特蕾莎修女

剧情片西班牙2003

主演:奥丽维娅·赫西,塞巴斯蒂亚诺·索马,英格里德·卢比奥,米歇尔·门德尔,内尔·斯杜克,瓦莱里亚·卡瓦利,Carlo Cartier,菲利普·杰克森

导演:法布里奇奥·科斯塔

播放地址

 剧照

特蕾莎修女 剧照 NO.1特蕾莎修女 剧照 NO.2特蕾莎修女 剧照 NO.3特蕾莎修女 剧照 NO.4特蕾莎修女 剧照 NO.5特蕾莎修女 剧照 NO.6特蕾莎修女 剧照 NO.13特蕾莎修女 剧照 NO.14特蕾莎修女 剧照 NO.15特蕾莎修女 剧照 NO.16特蕾莎修女 剧照 NO.17特蕾莎修女 剧照 NO.18特蕾莎修女 剧照 NO.19特蕾莎修女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4:23

详细剧情

  本片内容跨越了半个世纪,真实而深刻的记述了德蕾莎修女秉持著对上帝的信仰与奉献的精神,发扬人性至善的光辉,超越国界与藩篱,给予数以百万计贫困苦难的人带来 希望与尊严慈悲的恻隐之心,无怨无悔的照顾无依无靠的人们,让他们知道有人关心著他们,她抚慰了苦难人的心,发扬了信、望、爱的至高精神,为那些弃婴、麻疯病人以及比穷人还穷的人们默默付出,鞠躬尽瘁。  德蕾莎修女生平记事: 德蕾莎修女生于一九一Ο年八月二十六日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人。 一九二八年派调印度加尔各答洛瑞图修道院。 一九四八年因深感受印度贫民的苦况,而走出修道院济世救人。 一九五Ο年获教宗特准,成立了 仁爱传教修女会。 一九九七年六月在华府接受美国政府颁赠国会自由奖章。 一九九七年九月五日因心脏病发,逝世于加尔各答,享年八十七岁。

 长篇影评

 1 ) 愈显主荣

第一次听说这位修女,是在家乡堂区的神父所订购的信德报上。上面记载着特蕾莎修女从污水沟里救起一位身患重病被人遗忘至快要长蛆的人,她救起这个人并像亲吻兄弟那样亲吻了他。直到今日,这件事给我的印象远深于任何以智识雄辩著称的对象。她对这个十分贫困而匮乏的人的救助完全是不求己益的。

回到影片,特蕾莎修女身上那种对上主的信赖和无悔的决心令人震撼——我们并未生活在真空中,在做任何一个重大决定的时候,可能没有人不是焦虑不安的,但特蕾莎修女不是这样。她目光纯洁而贞定,从她在亡父墓前祈祷之时,她的意志便矫如雄鹰。

有许多人问她:明天怎么办呢?她总是以平静而又坚定的话语表达她的信心。如果说现代性带来的是普遍的疏离、虚无、绝望及道德败坏。那么特蕾莎则呈现了另一种迥然不同的在世状态。她像所有圣人那样满含信望爱。

从离开修道院到街头救助穷人再到向罗马提出创建仁爱修女传教会,她在祈祷中交托了一切,并以仁爱来感化他者。在被别人逼迫的时候,她也不曾更改自己的爱,这是多么难得的一件事啊。

整个世界最不缺的就是伤害及受到伤害触发的自卫机制而来的攻击性驱力的报复和毁灭,无论朝向自我还是他人。欲情与愤情,这两种低级嗜欲盘旋在人类的幽暗意识中,但特蕾莎在多年积极生活的炼净中已习得了德性的坚毅,这就是平静中的喜乐,意志朝向上主的不朽渴望。后续在她与沙雷诺神父的交谈中,她吐露了对基督的神视,而这种保守圣婚之契的秘密的做法在许多圣人那里都存在,比如圣十字若望极少显露基督给他的恩宠。

影片中的大主教曾说他十年间都在思索上主的旨意——但上主的意旨到底是什么?在这个叙事中,神视已经说明了上主的在场,但神视并未被赐予每个人。当然,各样特恩是依照上主对人的计划所赐予的。

隐修哲学及其伦理要求或许无法完全适用于所有人,但爱德之律本身是向所有人敞开的,对于已分享基督意识的人,爱德之律究竟意味着什么?它又该如何显化于人的日常生活?特蕾莎的答案是这样。

主啊!让我做祢的工具,去缔造和平;在有仇恨的地方,播送友爱;在有冒犯的地方,给予宽恕;在有分裂的地方,促成团结;在有疑虑的地方,激发信心;在有错谬的地方,宣扬真理;在有失望的地方,唤起希望;在有忧伤的地方,散布喜乐。神圣的主啊,请使我不求他人的安慰,只求安慰他人;不求他人的谅解,只求谅解他人;不求他人的爱护,只求爱护他人;因为在施与中,我们有所收获;在宽恕时,我们得到宽恕;在死亡时,我们生于永恒。

Lord, make me an instrument of thy peace. Where there is hatred, let me sow love; Where there is injury, pardon; Where there is doubt, faith; Where there is despair, hope; Where there is darkness, light; Where there is sadness, joy. Oh heavenly father, grant that I may not so much seekTo be consoled as to console, To be understood as to understand, To be loved as to love; For it is in giving that we receive; It is in pardoning that we are pardoned; It is in dying (to self) that we are born to eternal life.

 2 ) 愈显主荣

第一次听说这位修女,是在家乡堂区的神父所订购的信德报上。上面记载着特蕾莎修女从污水沟里救起一位身患重病被人遗忘至快要长蛆的人,她救起这个人并像亲吻兄弟那样亲吻了他。直到今日,这件事给我的印象远深于任何以智识雄辩著称的对象。她对这个十分贫困而匮乏的人的救助完全是不求己益的。

回到影片,特蕾莎修女身上那种对上主的信赖和无悔的决心令人震撼——我们并未生活在真空中,在做任何一个重大决定的时候,可能没有人不是焦虑不安的,但特蕾莎修女不是这样。她目光纯洁而贞定,从她在亡父墓前祈祷之时,她的意志便矫如雄鹰。

有许多人问她:明天怎么办呢?她总是以平静而又坚定的话语表达她的信心。如果说现代性带来的是普遍的疏离、虚无、绝望及道德败坏。那么特蕾莎则呈现了另一种迥然不同的在世状态。她像所有圣人那样满含信望爱。

从离开修道院到街头救助穷人再到向罗马提出创建仁爱修女传教会,她在祈祷中交托了一切,并以仁爱来感化他者。在被别人逼迫的时候,她也不曾更改自己的爱,这是多么难得的一件事啊。

整个世界最不缺的就是伤害及受到伤害触发的自卫机制而来的攻击性驱力的报复和毁灭,无论朝向自我还是他人。欲情与愤情,这两种低级嗜欲盘旋在人类的幽暗意识中,但特蕾莎在多年积极生活的炼净中已习得了德性的坚毅,这就是平静中的喜乐,意志朝向上主的不朽渴望。后续在她与沙雷诺神父的交谈中,她吐露了对基督的神视,而这种保守圣婚之契的秘密的做法在许多圣人那里都存在,比如圣十字若望极少显露基督给他的恩宠。

影片中的大主教曾说他十年间都在思索上主的旨意——但上主的意旨到底是什么?在这个叙事中,神视已经说明了上主的在场,但神视并未被赐予每个人。当然,各样特恩是依照上主对人的计划所赐予的。

隐修哲学及其伦理要求或许无法完全适用于所有人,但爱德之律本身是向所有人敞开的,对于已分享基督意识的人,爱德之律究竟意味着什么?它又该如何显化于人的日常生活?特蕾莎的答案是这样。

主啊!让我做祢的工具,去缔造和平;在有仇恨的地方,播送友爱;在有冒犯的地方,给予宽恕;在有分裂的地方,促成团结;在有疑虑的地方,激发信心;在有错谬的地方,宣扬真理;在有失望的地方,唤起希望;在有忧伤的地方,散布喜乐。神圣的主啊,请使我不求他人的安慰,只求安慰他人;不求他人的谅解,只求谅解他人;不求他人的爱护,只求爱护他人;因为在施与中,我们有所收获;在宽恕时,我们得到宽恕;在死亡时,我们生于永恒。

Lord, make me an instrument of thy peace. Where there is hatred, let me sow love; Where there is injury, pardon; Where there is doubt, faith; Where there is despair, hope; Where there is darkness, light; Where there is sadness, joy. Oh heavenly father, grant that I may not so much seekTo be consoled as to console, To be understood as to understand, To be loved as to love; For it is in giving that we receive; It is in pardoning that we are pardoned; It is in dying (to self) that we are born to eternal life.

 3 ) 愈显主荣

第一次听说这位修女,是在家乡堂区的神父所订购的信德报上。上面记载着特蕾莎修女从污水沟里救起一位身患重病被人遗忘至快要长蛆的人,她救起这个人并像亲吻兄弟那样亲吻了他。直到今日,这件事给我的印象远深于任何以智识雄辩著称的对象。她对这个十分贫困而匮乏的人的救助完全是不求己益的。

回到影片,特蕾莎修女身上那种对上主的信赖和无悔的决心令人震撼——我们并未生活在真空中,在做任何一个重大决定的时候,可能没有人不是焦虑不安的,但特蕾莎修女不是这样。她目光纯洁而贞定,从她在亡父墓前祈祷之时,她的意志便矫如雄鹰。

有许多人问她:明天怎么办呢?她总是以平静而又坚定的话语表达她的信心。如果说现代性带来的是普遍的疏离、虚无、绝望及道德败坏。那么特蕾莎则呈现了另一种迥然不同的在世状态。她像所有圣人那样满含信望爱。

从离开修道院到街头救助穷人再到向罗马提出创建仁爱修女传教会,她在祈祷中交托了一切,并以仁爱来感化他者。在被别人逼迫的时候,她也不曾更改自己的爱,这是多么难得的一件事啊。

整个世界最不缺的就是伤害及受到伤害触发的自卫机制而来的攻击性驱力的报复和毁灭,无论朝向自我还是他人。欲情与愤情,这两种低级嗜欲盘旋在人类的幽暗意识中,但特蕾莎在多年积极生活的炼净中已习得了德性的坚毅,这就是平静中的喜乐,意志朝向上主的不朽渴望。后续在她与沙雷诺神父的交谈中,她吐露了对基督的神视,而这种保守圣婚之契的秘密的做法在许多圣人那里都存在,比如圣十字若望极少显露基督给他的恩宠。

影片中的大主教曾说他十年间都在思索上主的旨意——但上主的意旨到底是什么?在这个叙事中,神视已经说明了上主的在场,但神视并未被赐予每个人。当然,各样特恩是依照上主对人的计划所赐予的。

隐修哲学及其伦理要求或许无法完全适用于所有人,但爱德之律本身是向所有人敞开的,对于已分享基督意识的人,爱德之律究竟意味着什么?它又该如何显化于人的日常生活?特蕾莎的答案是这样。

主啊!让我做祢的工具,去缔造和平;在有仇恨的地方,播送友爱;在有冒犯的地方,给予宽恕;在有分裂的地方,促成团结;在有疑虑的地方,激发信心;在有错谬的地方,宣扬真理;在有失望的地方,唤起希望;在有忧伤的地方,散布喜乐。神圣的主啊,请使我不求他人的安慰,只求安慰他人;不求他人的谅解,只求谅解他人;不求他人的爱护,只求爱护他人;因为在施与中,我们有所收获;在宽恕时,我们得到宽恕;在死亡时,我们生于永恒。

Lord, make me an instrument of thy peace. Where there is hatred, let me sow love; Where there is injury, pardon; Where there is doubt, faith; Where there is despair, hope; Where there is darkness, light; Where there is sadness, joy. Oh heavenly father, grant that I may not so much seekTo be consoled as to console, To be understood as to understand, To be loved as to love; For it is in giving that we receive; It is in pardoning that we are pardoned; It is in dying (to self) that we are born to eternal life.

 4 ) 爱无止境

看完特蕾莎修女这部电影后,我总是在想:是什么力看使一个爱美的女子几十年如一日,放弃了安逸的修女和教师生活,穿上了穷人的衣展,一天扎进贫民席、难民营和各种各样的传染病人中?是什么力量促使一个柔弱的女子勇敢地担起拯教穷人于水火之中的重任?换作是他人,偶尔为之尚可,一辈子像她这样,真的很难。为什么特蕾莎修女能够做到呢?我想大概是因为特蕾莎修女心中始终有一盏大爱之灯,用她自己的话说,是“怀大爱心,做小事情”。正是这盏大爱之灯照亮了阳光不曾照到的角落,驱走了人类的自私和冷漠,点亮了一个平凡女子的生命。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2016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支月英,她是一位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教师。1980年,江西省奉新县边远山村教师奇缺,时年只有十九岁的南昌市进贤县姑娘支月英不顾家人反对,远离家乡,只身来到离家两百多公里,离乡镇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36年来支月英坚守在偏远的山村讲台,从“支姐姐”到“支妈妈”,教育了大山深处的两代人。授予她的颁奖词为:你跋涉了许多路,总是围绕着大山;吃了很多苦,但给孩子们的都是甜。坚守才有希望,这是你的信念。三十六年,绚烂了两代人的童年,花白了你的麻花辫。是什么让一位正处在花季的少女放弃了安逸的生活,踏上了远离家乡的路程?我想这也是爱,真是这种朴素的大爱之灯让她的单薄之躯充满了力量,她要将这种力量传递到需要帮助的人身上,谁说女子天生脆弱,支月英用她的大爱之心照亮了我们的眼睛,让我们真正了解到大爱的力量,也给我们现代人做了一个很好榜样。 从现实回到电影里,电影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就是“做一个住在穷人中间的穷人。”在这个社会是很难想象有人会这么说的。人人都想做富人中的富人,为此可以不择手段,挤破脑袋也要钻进这个圈子。这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当德雷莎修女做出这个决定时,就连当时教会中的其他人也不能理解。群众中也有许多人攻击、抵挡她。但她没有退缩。她看到穷人或者生病的人那种怜悯的眼神让人敬畏。她把他们收容到一起,为他们建立收容者之家,提供食物和简单的医疗。她没有什么钱。这些食物最开始都是靠她去乞讨得来的。后来,一些被她感动的人越来越多,就都与她同工。再后来,又打破重重阻拦建立和平之城。 说实话,我觉得我们应该好好向特蕾莎修女学习,不但是她的工作方式,态度,更是她的理念。她之所以能做这样,就是因为她是怀着对上帝的爱去做的。所以她创造这样的神话和奇迹不是偶然,是她的信仰的结果。这种信仰能让她超越现实的利益追逐,以宗教的行为把世界上的存在物统一一到一个伟大的意义之中,在这种意义中,已经没有任何世俗事物的意义。尽管身在此岸,心已经超越现实抵达被岸世界。人们也许还会迫间,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事实上特蔷莎精神告诉我们的是:人,作为意识的存在物,必须具有超越看得见的世界的精神支柱。这种支柱就是我们的信仰,只要这种信仰有益于人类和社会,就可以赋予我们的生活以伟大的、不同寻常的意义,活出不一样的人生来。 她使自己成为穷人,然后选择为最微小的那一个而做—为穷人中的穷人服务; 与此同时,以最微小的方式去落实她的服务。因为这种深信,所以特蕾莎修女在一切的事情上,都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微小。在她看来,如果真正地要为最微小的那一个而做,就必须使整个教会在各个方面从始至终地保持完全彻底的微小。她说:“除非你过贫苦者的生活,否则你如何了解他们?如果他们对食物不满,我们可以说我们也吃同样的东西,如果他们说热,我们也有一样热。他们赤脚走路,我 们也是。他们只有一桶水,我们也是。他们排长队,我们也排。我们只有降低自己,才能升高他们。如果我们能用行动证明,我们其实也可以和他们过一样的生活, 那么,他们就会向我们敞开心灵。” “有一天晚上,我们找回来四位流浪者。我把其中的三位交给其他姊妹,专门照顾剩下那位看起来最糟糕的。我尽力做了所有能为她做的事。之后,当我把她扶上床的时候,她的脸上浮现出了笑容。她拉着我的手,说了一句话就死了。她说:谢谢你!” 这是特蕾莎修女在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奖演讲中叙述的一个故事。对我们来说,这个故事意味着什么?有人说,这个故事是悲惨的。特蕾莎眼看着那个人在自己怀里死去,那时她该有多么悲伤啊! 有人说,这个故事是感人的。那位流浪者在临终前,得到了人的待通,体验到了爱。这些都是令人信服的解读,不过我更愿意强调这个故事的另一个意义: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特蕾莎为什么能够坚守自己的价值观,并且这种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如何影响她的选择的。 我们都知道富人有很多财产,但是特蕾莎告诉我们,穷人才更能给予。我们都知道弱者需要别人帮助,但是特蕾莎告诉我们,弱者才更能助人。那么,穷人是如何给予的?弱者是如何助人的?特蕾莎说“衣食不济的穷人也很了不起”,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特蕾莎曾设想过,如果自己处在那位濒死妇人的境地会怎样。是为饥饿而哀嚎,还是为寒冷而哭泣? 都有可能。但是,那位妇人不是这样。就像特蕾莎曾经救助过的一位男子,在临终前,说出最美妙的话,“不去抱怨任何人、不去诅咒任何人、不与任何人比较”。特蕾莎说自己获得了“真正的爱”。这句话是多么的真诚,我相信,这种爱便是特蕾莎坚守自己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并以此做出各种重大选择的重要原因。 1979 年,特蕾莎修女被投予诺贝尔和平奖;1997年,她离去了,印度政府为她举行国葬,全国哀悼两天,成千上万的人冒着大雨流着热泪走上街头为她送别。是什么力量这样震撼人类的灵魂? 是特蕾莎修女用自己对世人纯洁无私的爱和博大的胸怀感动了世界、诠释了真情。她用如花的生命演绎了至高无上的人类信仰: 热爱人的生命、满足人的需要,唤醒人的尊严。 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特蕾莎修女的生命,我会毫不犹豫选择一个“爱”字。让人们记住这位伟大的女性关于爱的真谛:成为真理一一被人传颂; 成为生命一一以生命见证; 成为蜡烛一被点燃发光; 成为爱一为人所爱; 成为道路一一让人在上走过; 成为喜乐赐人欢快; 成为和平一--四处洋溢; 成为祭牲一一-为他人献上。

 5 ) 特蕾莎修女

特蕾莎修女

1、她很忙,她甚至会亲自给孩子买膏药。她说,要把重要的事情留给别人。

2、永远不要隐藏你们脸上和眼神中的快乐,只要有基督徒的地方,就会充满欢笑

3、笑容越是真诚越是珍贵。笑容是爱的第一个特征。

4、如果拒绝接受这个世界的正常逻辑,那和完全接受同样的。

5、用暴力来对抗暴力是没有用的。

6、我们必须回到穷人里面去。

7、我们永远都不要害怕,即便是我们和这个世界发生矛盾的时候。

8、上帝,请赐给我们世界和平,只要有仇恨的地方,就会有爱。只要有宽恕的地方,就会有坚定不移的信仰。

9、哪里有绝望,我就带去希望。哪里有悲伤,我就带去快乐。让我们给他人带去安慰,而不是被安慰,去理解,远远胜于被理解。去爱,远远胜于被爱。这是你的,因为奉献本身就是回报。因为我们宽容,所以才会被宽容。因为有死亡,所以才会有有生命的轮回。

 6 ) 昨天看的

    这是第一部让我自始至终沉浸在感动之中的电影。我很多年没有哭过,甚至有点怀疑自己已经失去哭的能力,但是这部电影让我热泪盈眶!
    平日里大家都会认为救助穷人应该由专门组织来做,红十字会啦,NGO啦……但是Mother Teresa在接触了穷人之后,发现自己不能坐视不管,要用个人的救助来改变现状!她觉得是主在召唤她,这就是她的信仰,她就是这样一个单纯的人。并没有像中华文化里面的仙姑一样,自己感应到神的召唤,然后找一堆善男信女来帮助自己实现。她始终相信救助穷人应该是一个个体行为,而不需要高度的组织化——这个原则,她的助手要到三十年后才明白。高度的组织化也许能提高效率,但是本身也产生了许多内耗。高效不是行善要达到的第一目的,有效、把每一分钱用到慈善上才是目的。
    影片中的Mother Teresa并没有像介绍中说的——赤脚走到贫民中间,重要的是她的精神和原则,赤脚与否无关原则。想到台湾的慈济,有期节目中,被访者说外国人不知道证严法师是谁,他就告诉老外说是台湾的Mother Teresa。证严法师在高度组织化之前可能和Mother Teresa差不多,在高度组织化之后就不能自称Mother Teresa,因为Mother Teresa代表的是个人的救助,慈济现在完全是组织化的。这是旁人对证严法师的称呼,希望她自己没有这样说过。她可以有她自己的做事方式,但不可以把自己比成一个和她有本质区别的人。
    有个疑问:Mother Teresa是在印度学的英语吗?因为影片中的她也是一口印度腔的英语?

 短评

看这部电影,我却始终想着你。你有一双同样充满怜悯的眼睛。不顾自己疾病缠身,走入贫穷战乱的非洲。你勇敢,温暖,像孩子一样天真。无论他们怎样诬蔑你,你却从来不曾放弃。能够爱你,亦被你所爱,就是我一生最大的神迹。

8分钟前
  • 亚比煞
  • 推荐

To love rather than be loved.经得起流年的平淡,经得起流年的爱。

9分钟前
  • dawn
  • 力荐

2019上海电影节最后一部选的是《特蕾莎修女》,施与受,理解与被理解的正能量很适合现在的我。意外获得退一半票钱的红包一枚,简直是幸运彩蛋。期待明年六月🍻

10分钟前
  • 晃悠
  • 力荐

是不是当人出生的时候,就已经被埋下了善或者恶的种子?慈悲是一种天性,而恶念也很难被调服

15分钟前
  • 刘一涵
  • 推荐

自认为是一名佛教徒。不得不承认基督教的博爱要远比当今佛教所谓的布施强太多了。佛教经常以拯救者的姿态出现在大众面前,而基督徒则是爱与帮助,不是要解脱你看不见的来世,而是直接给予你实在的帮助。“哪里有悲伤我就带去欢笑,哪里有黑暗我就带去光明”

16分钟前
  • 是心
  • 力荐

电影中有一个细节:始于特蕾莎修女在加尔各答街头救助穷乏人、慢慢建立起来的慈善机构,后逐渐变得臃肿和官僚化,像一部巨大的机器 一样,出现冰冷的钢铁气质时,特蕾莎毫不怜惜地抛下它,重新形只影单地投入街头救助一个一个看得见的穷人。这个行动为机构重新注入最重要的活力: 爱。

18分钟前
  • 开膛手贝塔
  • 还行

全世界只有你有这样的眼神。我爱你,朱丽叶~ 丽芙泰勒,布兰切特,蒂尔达,奥利维亚赫西,我看过的最喜欢的四位女演员。

19分钟前
  • 风没有说话
  • 力荐

题外:拥有偏执性格的人在人群数中的比率数大约是恒定的,我想。其中的成功者被封神封圣,夭折的失败者落为笑柄。但有些事还真的唯有偏执狂才能成功,这种偏执还有另外一些名字如“信念”或“信仰”。历史中翻来覆去的宗教杀戮。说信者得永生,敢不敢信呢

21分钟前
  • [已注销]
  • 推荐

从外教那里借来的片子,虽然很长,却感动了我好久。我想永生者之路应当是始于对弱者的关心,可是我们很少能够做到。

23分钟前
  • 听风声音
  • 力荐

即使你是友善的,人们可能还是会说你自私和动机不良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友善即使你是诚实的和率直的,人们可能还是会欺骗你不管怎样,你还是要诚实和率直如果你找到了平静和幸福,他们可能会嫉妒你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快乐说到底,它是你和上天之间的事而绝不是你和他人之间的事

27分钟前
  • M
  • 推荐

当慈善开始讲究策略的时候就变成了政治。对人付出爱心是不需要策略的,信就够了。德兰修女是我永远的仰望。

29分钟前
  • เมย์
  • 力荐

mother teresa 真是一个天使!!!!

33分钟前
  • 孔雀白
  • 较差

如果一个人做了一些为人称赞的善举,他/她是值得尊敬的,但人们难免去怀疑他的动机。但如果一个人穷尽一生,去奉献自己的爱,那么她无法被质疑,必须承认她就是个圣人。我们在利己的道路上经受一点先挫折都现出绝望的无力感,而她却能够在利他的长路上执着坚定,真的是只有拥有无比坚强的信念和足够的无私胸怀,才能做到。此刻,我希望她从未有过动摇,从未有过自我怀疑,由此,带给我们这些世俗小人憧憬和崇拜的希望,以坚定我们的信念,热爱我们的生命。

36分钟前
  • 九段
  • 力荐

We must never be afraid of being a side of contradiction of the world.

41分钟前
  • Jessy.Sedgwick
  • 推荐

除了有多处显得过于宗教色彩,显露神迹(signs)。其余整体特别棒,这个演员天生的特蕾莎气质,虔诚,悲悯,对上门作恶者的宽容,以及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倔强。所谓圣人,就是这样了。

46分钟前
  • 劳拉Lora
  • 力荐

感动的不行~~~~~~~哪里有绝望,我就带去希望。哪里有悲伤,我就带去微笑。爱别人,甚至大于被爱。开头车站的拍摄手法非常好。这部片子拍的非常成功。我可以给它十颗星。如果再选一次,我还是会那么做

51分钟前
  • 清音
  • 力荐

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

55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我们并不需要什么策略。(第二部)21只要有三个人在一起,他们想的就是如何开设一家公司。但是我并不想成立一家公司。32“比起这些我更喜欢简单的事情。”(特蕾莎院长依靠直觉,对于以现代的经济知识和专门化的机构来运营修道院抱着抵制的态度,换个角度想,如果一个人仅仅考虑事功,那他(她)是无法成为特蕾莎这样的人的。)

59分钟前
  • 彼得潘耶夫斯基
  • 推荐

她曾说,她微笑着面对人们,勇敢的告诉他们上帝的话语,然而她内心的深处,却充满了黑暗。而明知这黑暗的庞大坚固,却还坚定前行,这是她的伟大。

60分钟前
  • 暖聲
  • 推荐

德蕾莎修女生前曾三次访问中国,要求在中国开办慈善机构,照顾“穷人中的穷人”。但是,三次都遭到了拒绝。其中一次,一名政府官员回答德蕾莎修女说:中国“没有穷人”。

1小时前
  • 芦哲峰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