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围城

剧情片香港2009

主演:甄子丹,王学圻,梁家辉,胡军,王柏杰,谢霆锋,李宇春,巴特尔,黎明,范冰冰,曾志伟,任达华,周韵,张涵予,张学友,李嘉欣,吕中

导演:陈德森

 剧照

十月围城 剧照 NO.1十月围城 剧照 NO.2十月围城 剧照 NO.3十月围城 剧照 NO.4十月围城 剧照 NO.5十月围城 剧照 NO.6十月围城 剧照 NO.13十月围城 剧照 NO.14十月围城 剧照 NO.15十月围城 剧照 NO.16十月围城 剧照 NO.17十月围城 剧照 NO.18十月围城 剧照 NO.19十月围城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4:26

详细剧情

  1905年,香港中环。革命志士惨遭暗杀。知悉孙中山(张涵予 饰)即将抵港,清廷遂派遣将军阎孝国(胡军 饰)前来剿杀。他收买赌徒沈重阳(甄子丹 饰)作密探。适逢商人李玉堂(王学圻 饰)之子李重光(王柏杰饰)考学庆典,沈重阳见前妻月茹(范冰冰 饰)与幼女已成他人家眷,黯然离去。为护孙,《中国日报》社长陈少白(梁家辉 饰)邀戏班班主(任达华饰)出手,令其惨遭灭门,其女方红(李宇春 饰)侥幸生还。陈少白被擒,与阎孝国相见,师生决裂。独子游行好友被擒等变故,使李玉堂投身革命,引得探长史密夫(曾志伟 饰)查封报馆。其间,李玉堂帮车夫阿四(谢霆锋 饰)与恋人阿纯(周韵 饰)订婚。月茹夜会沈重阳,要他弃暗投明。打女方红、小贩王复明(巴特尔 饰)、乞丐刘郁白(黎明 饰)等人也先后加入护孙行列。一场惊心动魄的全城追杀由此展开……  本片投资1.5亿人民币,史上首度以 1:1的比例,在上海重铸了1905年的香港中环。

 长篇影评

 1 ) 只要為你活過 我就不是粉末

年末的那些天,我密集的會見了姐妹A\B\C,從她們的口中也知道了好多人的近況,沒有一個完美,多多少少都充滿了缺憾。我們在一起不禁感慨,為什么生活會有那么多惱人的小事情?他們從不會一棒子把你打入絕望的深淵,卻會一步步把你拖入痛苦的泥沼。 而如果不是《十月圍城》的出現,不知道這種情緒會停留在心間多久。它讓我們跳出自己生活的這個小圈子,去審視這個國家,這個世界,這種安穩生活的來源。 『只要為你活過,我就不是粉末』 *王復明:為了去打壞人* (巴特爾飾) 他應該是劇中目的最為單純的一個人,從少林寺只身來到維港,在街邊擺攤賣臭豆腐,平日的愛好就是種綠植。 但是他卻有著最為淳樸堅定的信念,李少堂的一句話“一起去打壞人”,就把他的命運卷入了歷史的洪流。他雖有著一身好功夫,但是之前連一場正經的打架都沒有經歷過。他雖然高大粗莽,但是卻有著一顆珍愛植物的敏感之心。他雖然是人流中極普通的那一個,但是當有人向他發出召喚,他會立刻投身其中。 他也許不懂得陳少白口中的“人人皆平等的自由國度”,他也許沒有其他人那么強烈的革命意愿,但他卻是最敢于挺身而出的那一個。 當最后他拖著滿身鮮血的身軀,來到受困的人群前,揮舞著那雙大手,費力地說出“走、走、快走”的時候,當他竭力說出自己的姓名時,當他最終重重地倒在地上時,所有的人都會對他肅然起敬。 *方紅:我爹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李宇春飾) 她是一個多年漂泊在外,骨子里沒有安全感的姑娘。她是一個表面叛逆假小子,實則內心敏感細膩的姑娘。她是一個打女,也是個孝女。 不知道為什么,方紅的第一次的出場大部分人的反應就是笑場,也許是因為李宇春來飾演的緣故。她雖然已經在努力慢慢改變自己的形象,但是有些東西確實需要時間的洗滌。 隨著電影的推進,人們漸漸開始忘了她的歌手身份和那些漫天的傳言,她現在只是一個演員,一個雖然生澀但是認真無比的演員。 我相信當她最后用力鎖住那扇門,鎖住那一桶桶被點燃的炸藥,她也贏得人們內心的尊重,擦掉了那一片片的有色眼鏡,讓人看到另一個自己。 *劉郁白:愛上一個女人有錯嗎?* (黎明飾) 一個為了跟老爸搶女人而家破人亡的乞丐,一個只懂抽煙槍渾渾噩噩度日的已亡之人,也是一個在緊要關頭讓你為之肅然起敬的人。 也許你從那身扮相上看,的確看不出這是昔日風流倜儻的黎大官人,但是當他開始念白,口里始終喃喃自語,說出“難道愛上一個女人有錯嗎?”時,你就瞬間明白了陳可辛找他來演的原因。 有人說黎明是這里面演的最差的一個,開始我也這么認為,但是當看到最后一幕,看到李嘉欣那絕美的一幕,看到劉公子終于滿足的閉上了雙眼,我不禁在內心里為他流淚鼓掌。 人是多種多樣的,也許有些人天生就是情種,他們為情所生,為情而死,他們活得純粹無比,活在自己精神的世界中。 *沈重陽:給念慈,給念慈……* (甑子丹飾) 一個混混,一個賭徒,一個為了錢可以做昧著良心的事,一個已經喪失基本尊嚴的人,但幸好他沒有喪失掉內心最深處那點最溫柔的地方,他仍可以被喚醒,仍可以被感動。 看慣了他在《葉問》里扮演的堂堂正正的英雄形象,猛然間看到這個有些地痞有些流氓酷愛賭博為了錢可以拋家棄子的設定,還是有些些的不適應。 還但是演得好,打戲就不用說了,最重要的是文戲也好,尤其是最后已經腫脹不堪血肉模糊的那張臉,竟然看到了自己與家人重聚,在街頭歡快地蹬著腳踏車的一幕,幸福與生死就在一線牽,唏噓痛心,無法言說。 *阿四:明天后嫁給我* (謝霆鋒飾) 阿四是個下人,一個拉車的腳夫,他最大的樂趣就是在路過《大友記照相館》時看看里面的阿純。他的生活重心就是能好好干活,能讓老板開心,最后能討得阿純成親,好好過平淡的生活。 謝霆鋒能把這樣一個角色演的絲絲入扣,幾乎讓人忘了他一貫的帥哥作風。婚后的他收斂了很多,成熟了很多,也讓人看到了努力過后的結果,一個真正的演員功力。 最迷人的就是阿四每次看阿純的那種眼神,透著歡喜,帶著羞澀,欲說還休,盡在不言中。當他在海邊把那張用不同大小字塊粘成的喜帖交給阿純時,幸福傳遞給了每個人,同時帶著擔心與不安,不知道這幸福能否真正來到,能夠持續多久。 *李重光:我閉上眼,就是中國的明天* (王柏杰飾) 他是個熱血青年,受著西方教育,信仰人人平等的社會,高呼“不做亡國奴”,革命似乎是他生而由來的使命,他要用自己的生命來捍衛革命的勝利。 但幾乎所有人都忘記了他只是個孩子,一個未成人的十七歲的孩子,他會恐懼,他會害怕,他也需要人來保護,他也需要躲在某人的背后。 但命運偏偏選中了他,作為孫先生的替身,他變成了子彈靶子。永遠記得那一幕,他們一行人躲在孫先生母親家的閣樓里,他因為害怕不自知的開始發抖,孫母只是輕輕的握著他的手,說道:“我替我兒子謝謝你,也謝謝你的父親。” “革命不是只有發發傳單、印印報紙,革命是來真格的,是要有人流血犧牲,是要拿命換來的。” ——陳少白 我們八零后的這一代,沒有經歷過戰爭的創傷,沒有經歷過建國的艱苦,沒有經歷過文革的磨難,生活在被人稱之為“蜜糖般的生活”中。而我們也會有自己的煩惱,物質生活極大的豐富起來之后,精神的荒原也隨之出現。失去了精神上寄托,像是迷失在茫茫大海上的小船。 而如果你至今還迷惘在自己生活中的那些瑣事,那么去看看《十月圍城》吧!重新開始審視生活中的點滴,重新找到生命的信仰,珍惜這平淡如水的日子,那真的是無數人拿熱血換來的生活,他們沒有享受到的生活,我們絕沒有理由不去珍惜。 最后,向所有這部電影的工作者致敬!你們是扇在所有愚弄觀眾粗制濫造者臉上的響亮耳光。

 2 ) 大多数人,不知道

故事本身,已经被证实是虚构。但是,让我们还是仔细回顾电影的细节,看看电影制作人想表达什么样的意思。

故事从孙文到港前四天开始,每一天,有更多的人牵扯进来。大多数人,并不知道,1905.10.15,会有什么样的大事发生,他们要保护,而清廷刺客千方百计要刺杀的,究竟是何等人物;而他们的保护行为,又有何意义。

第一,大多数人,不知道孙文
戏班方红,乞丐刘郁白,车夫阿四,捕快沈重阳,“臭豆腐”王复明。。。其中,少爷似乎知道孙文,但他的了解也仅限于报纸主编送给他的两本孙文著作。

第二,大多数人,不知道他们那天要赴死
方红想着之后回老家天津
车夫阿四憧憬着之后的洞房
“臭豆腐”王复明是打算回少林的
捕快沈重阳和乞丐刘郁白一个为赌,一个为情,都是把生死置之度外
而少爷虽然经常慷慨激昂,但是在生命终结前的两个细节,一个是在孙母面前的发抖,另外就是在黄包车里的惊恐,则表明他至少没想到这种危险是如此骇人。

第三,大多数人,很年轻,对于死亡没有概念
按照今天的说法
方红是90后生人
少爷是89年生人
阿四也是80后人
王复明是78年生人
沈重阳和刘郁白应该也都不到40
所以,这群对于死亡没有概念的年轻人,在1905年10月15日死去的时候,都还很年轻。

第四,大多数人,看不到孙文理想的实现
孙文远非片中主角,但是他的几句话,是片子的点睛之笔
“欲求文明之幸福,不得不经文明之痛苦,而这痛苦,就是革命!”
片尾列出1905-1911年若干起义。
我们知道的则更多,从1905到2005这100年,革命此起彼伏
那么今天观影的我们,达到孙文之所为幸福吗?
“革命就是为了四万万同胞,人人有恒业,不啼饥,不号寒”
那么现状呢?

中场小结一下,为什么100年以来,有这么多赴死之人,有这么多次革命,而孙文最初用来感召人的基本理想,远远没有实现呢?
原因应该还是“大多数人,不知道”。要说的更多一些,鲁迅笔下地那么多愚昧,麻木的人,其人格本质,其精神状态,岂能通过简单的外力一次性改变。而培养众人独立思考,勇敢质疑,小心求证,启迪心智的教育从来又没有系统性的发生过,所以,这种不改变众人心智,只凭外界蛮力的运动,已经被证明是无法使得孙先生“有恒业,不啼饥,不号寒”在十年,五十年或者一百年的历程中实现的。如果这一百年的历史不够,还可以上溯300年,上溯2500年,上溯5000年。历史总是在一次次证明,没有大众心智的开启,所有的暴力最终只是沦为少数人获取利益的手段。


下半场开始。说完了这些小人物的“不知道”,说说他们的“知道”。

已经确认的消息表明,此片乃虚构;
我们能确认的是,孙文等大人物并非主角;
主角是这群小人物

小人物不知道大人物,不知道大意义,所以,我们今天依然奋斗,希望“有恒业,不啼饥,不号寒”
小人物知道什么?

方红知道要追寻老父的道路
车夫阿四要让老板高兴,也是为了自己阿纯
王复明想出口气,一身武功从来没有用过
捕快直到事发前,因为突然发现自己居然有女儿,所以临阵倒戈
少爷呢,则是17岁少年典型的慷慨激昂

所以,这里面有
父女之情,爱人之情,主仆之情,不平之情,激昂之情
每一种感情就是渺小到写不进史书,刻不到石头上,但又是那么真实,一次一次,在人类的历史上不断的发生。
所以,小人物所知道的,就是这朴素的真情。


好了,小人物不知道大人物,不知道大道理;小人物知道朴素的善,小人物知道朴素的恶。这两点结合起来,又得出什么结论?
小人物不知道,因为“不知道”,即使他们的死会换来一些成果,而成果本身总是被少数人占有,而他们的儿辈,孙辈,依然是沉默的大多数
小人物不知道,所以尽管不断的有人死去,但简单的理想依然看不到踪影
小人物不知道,所以总是懵懂中赴死

小人物要求少,安居乐业即可
小人物很可怜,总是被利用
小人物很可悲,总是被蒙蔽

所以,大多数人的“不知道”,大多数人朴素的善念恶意,决定了,若干次外力的结果,并不能一劳永逸的改变他们,他们的儿辈,孙辈的命运。所以,真正的希望在于民众心智的开启。但是自上而下,系统性的开启民智,似乎从来没有发生,这是为什么?

快终场了,还是讲讲电影本身吧
第一呢,这是虚构的电影,甚至开始有美国投资人希望把场景设在檀香山
第二呢,这是一部从1999年开始,历时十年的片子。所谓十年磨一剑,所以,不要错过了片子的苦心。
第三呢,这个片子的主角是“小人物”,通过对历史场景里小人物赴死的刻画,我们应该理解到这是一种何样的真实!
第四呢,把片中的年代简单的加100年。我们可以看到90后的方红,70后的王复明,以及80后的若干人。我们是不是在这群年轻的小人物身上,依稀看到自己的身影?是不是应该思考一下自己的命运?
第五呢,真实的人物孙中山和杨衢云,在片中话语不多,都是点睛之笔。把这句话搬出来,一一叩问一下在座各位,在100年后的今天,有何感想。
“十年前,衢云兄跟我在此讨论何为革命,当时我说,革命——就是为了四万万革命同胞人人有恒业,不啼饥,不号寒。十年过去了,我从他乡漂泊重临,与我志同者相继牺牲。革命两字与我而言不可同日而语,今日再道何为革命,我会说,欲求文明之幸福,不得不经文明之痛苦,而这痛苦就是革命!”

第六呢,即使孙中山和杨衢云聊聊不多的话语,依然我们看到历史的每一段,即使是伟人都有的局限。杨衢云,临死前最后一句话大概是,我在有生之年看不到云云,你们有希望云云。而孙文呢,一方面以为革命就是唯一的痛苦,痛苦之后就可以达到文明之幸福,另一方面认为清廷是外族入侵,所以才有沦陷200多年,驱除靼虏,恢复中华的话语。

好了,终场了。作为小结,谈下一我们看电影时发生的一件小事,正好是对这个电影做一个注脚
我们昨晚看的是晚场电影,快11点开场。
前面放广告的时候,不时有一种中频的噪音传出,很是恼人
但是没有人出声,大概是以为正式开场时会消失
开始放电影了,依然不断有恼人的噪音,一下一下的
依然没有人做声
电影演到捕快闯到她女儿的卧室,很安静,这时噪音已经完全盖过电影了
终于有人开始大嚷怎么了
噪音似乎消退了,大家又开始不作声了
不一会,噪音又起,终于,有四五个声音,口哨,还有倒掌声
大家嚷着”心脏病要发作了“,有人嚷着要退票,有人嚷着要开灯,有人嚷着要补偿
终于灯开了,有工作人员进来了。
随后工作人员才知道,是二楼装修的噪音,可怜的装修工人,白天不能装,晚上装,岂料11点多还有几百人看电影。
有人建议报警,有人要把电影放完,同时补偿100块,还有人建议把电影声放的更大一些,压过噪音(我说姑娘,你以为这是2012?)
十分钟后,问题终于解决,电影从头放起,众人喊,”快进“
快进倒刚才捕快从她女儿的卧室跳下,大多数人满意
有人又喊”从头放“。众人说”别闹了“
于是众人息声

这个小小的插曲,无疑是这个电影最好的注脚。电影的主角是这些懵懂的小人物,真实而又可怜。而所有观影的人,难道看不到自己就是片中人物100年后的复刻?甚至更多的退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挂起不了,一走了之;心有不满,但不作声;自己不作声,希望别人出声;有人出声了;大家开始宣泄;宣泄结束,被小小安慰一下,然后就安静的看片;看完之后,曲终人散,这件事情就和没发生一样,就这样过去了。把这个影院看成我们的疆土,把三个小时内的事情看成这100年的历史,而我门即是这四万万或者十三万万”大多数“,由此可以看到我们自身的命运以及这种命运的缘由。

总结一下,这是2009国内拍的最好的片子,当然,这个只有香港影人才能做出。
片子用虚构的历史取叩问今人,让人我们看到作为小人物,命运依然如旧,心智依然懵懂
所以,这部历时十年的片子,若能使各位观众,在娱乐片刻之后,还能有半点思考,那么电影人的良苦用心就达到了

那么我的思考的结果是什么呢?
1)作为小人物,命运依然如旧;为啥依旧,每人自知
2)真正能使我们达到”文明之幸福“的手段,不是几次暴力的运动,而是系统性的启迪众多小人物的心智,让他思考,让他警醒,让他从善
3)这种系统性的教育不会自上而下的发生。这个很容易理解,就和挤公共汽车一样,车上座位有限而车下人数众多,没上车以前,你恨不得用大喇叭喊”再挤挤,都能上去“,刚一上车,你就恨不得车门马上关闭,而你的口号又变为”快挤死了,还不关门?你们等下辆!下一辆马上就到”
4)很多真正得有识之士正在投身去做这种启迪民智的教育,比如《财经》前主编胡舒立,比如李开复(在自传中透漏自己本来的理想和最终的理想都是创办一所民办大学)
5)在期待别人改变之前我们能做什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呢,可以多读一些历史书(不是历时教科书),搞清楚最近100年,最近60年以及最近30年的历史。路呢,多在远处转转,多出国转转。仅仅拥在网上,宣泄一下感情,做一个愤青,最后只是网上暴民。纵使可以看到一个一个“门”的破裂,而不会对整个社会,对你的子孙辈有任何多的益处。

最后,关于“最幸福一代“的悖论。

第一,我们能证明,我们是有史以来最幸福的一代,论证过程如下

20世纪比以前强,这似乎是肯定的
新社会比旧社会好,这也是不用质疑的
父辈比爷爷奶奶辈强,因为爸爸常说爷爷没过过好日子
我们比父辈强,父母小时候饿过肚子,吃过病死的猪肉
所以,一路比下来,我们是有史以来最幸福的一代

第二,我们个人的感受呢?似乎已经是最幸福了,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苦痛和困惑呢?

So something must be wrong, what is it?

 3 ) 《十月围城》:让领导先走

其实我们总是需要神话的,只不过我们常常忽略这个事实,特别是在我们自以为推倒一个旧神话的时候,其实无形中就已经塑造了新神话。所以,在我看来,《十月围城》也是一部神话片——当国家消亡的神话被民族国家的神话所取代时,《十月围城》的骨子里无非是又一部《建国大业》,只不过后者囿于具体指向而主要局限在海峡一隅传播,《十月围城》则把落脚点放在了两岸都能接受的“中华民族最大公约数”那里,明后年就是民国建国百周年纪念,想必《十月围城》剑指金马奖,已是司马昭之心。
救亡压倒启蒙,饱受蹂躏的中国人总免不了有救世主情结——普罗大众渴望有救星带领他们,精英们便时不时的以救世主自居(按照雷蒙•阿隆的说法,这种心理不过是“知识分子的鸦片”罢了)。于是乎,《十月围城》在一个波诡云谲的时代背景里,打造了一出关于救世主的神话。不过陈德森很聪明,他并没有简单的树立一个高、大、全的神主牌位,而是着力打造了从财主到乞丐,从大亨到流氓的牺牲群像,用断片切面的手法较为全面的展现了那个时代的香港风貌。所以,整部《十月围城》看下来,便是一出仁人志士舍生取义“让领导先走”的神话催泪弹。

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覆巢之下,谁能独善其身?正如李重光与陈少白争论时所说:“整个中国都卷进来了,我能不被卷进来么?”有时候,牺牲是迫不得已的,烈士们也没有教科书上面说得那么光鲜。赌徒舍身护中山,只是因为突然有了作父亲的责任;马戏演员舍身护中山,那是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乞丐公子舍身护中山,不过是将早已苟延多时的生命来个灿烂的了断;人力车夫舍身护中山——这可能是最令人唏嘘的一段——他只是觉得老板是个好人,而且给他说了媳妇,不能让心肠好的老板遭难——可怜到最后一刻,车夫根本不知道他保护的人是谁。中国人本性善良,甚至有点懦弱,但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不是不想偷生,而是想偷生亦不可能的问题了。莱克星顿的纪念碑上写着:“在敌人没有开枪射击以前,不要先开枪;但是,如果敌人硬要把战争强加在我们头上,那么,就让战争从这儿开始吧!”这句话放在《十月围城》里,倒是对一干保镖们颇为准确的心态描摹。

《十月围城》里人物虽多,但互有勾连,彰显出华语电影中难得的编剧功力。而且人物设置也很对版,春哥(不含贬义)和巴特尔明显演技欠缺,所以给他们安排了度身定制的角色,所以扎在一干大明星里,倒也不丢份。而且片中武戏虽多,但陈德森还是清醒的将串联全片的重任压在了王学圻和梁家辉两个老戏骨身上,所以剧情走向、节奏俱佳,该煽情的煽情,该插科打诨的插科打诨,绝无突兀之感。而且,在善恶分明的叙事模式下,《十月围城》还是尽可能的将人物立体化了——英雄的卑微出身早已是欲扬先抑的坊间惯用手法,片中对反派人物的心路交待,才更加耐人寻味:胡军扮演的清廷刺客阎孝国,曾在陈少白处受教西学,虽做了朝廷鹰犬,但绝不是外界想象那样食古不化的封建冥顽。阎孝国在与陈少白对峙时直斥对方是书生意气,一心想依靠洋人帮助来振兴中华,实在是书生误国;而且,阎孝国在临死前还不忘对老师说一句“学生已报国恩”,委实令人扼腕——护中山者是为了民族国家,刺中山者居然也是为了民族国家——当然,是他们各自心目中的民族国家。

影片的细节设置也蕴涵匠心,巴特尔扮演的少林和尚叫“王复明”,这“反清”之义看过《鹿鼎记》的地球人都知道;同理,大反派名为“阎孝国”,个中深意,正如前文所述。此外,早前就听闻《十月围城》里打满五十分钟,两个多小时的影片看完,始觉不虚。而且陈德森难得的把文戏、武戏紧密结合在了一起,最后场面火爆,情感郁积也充沛,看下来一气呵成,绝不拖沓。
中国人不信神,但中国人对政治、历史又有着天生的浪漫主义情结。所以,把政治历史(以及其中的暴力)浪漫化的《十月围城》颇对中国观众的胃口。不过有时候狗血也过了量,譬如乞丐公子刘,一出镜就笑了场——胡军的秃眉毛和谢霆锋的吊眼角加起来还没有黎叔的一头离子烫扎眼,最后黎叔洗了三温暖、拉了直发,陈德森又弄了个电风扇使劲吹,再加上随风而来随风而去的嘉欣姐——看到这里,笔者已经无话可说。

当然,总的来讲,人物前史的设计,《十月围城》堪称教科书。如此千头万绪,最终汇于一脉,乱中取栗,这才有技术含量。跟嘉欣姐一样,周韵和范冰冰都是花瓶,但难得的有戏——周韵腿有残疾,且刚与谢霆锋扮演的车夫定亲;范冰冰身为王学圻扮演的李玉堂侍妾,却与甄子丹扮演的赌徒英雄有一段孽缘。可见《十月围城》的编剧,在每一根线索上都是下足了功夫的。即使是几分钟戏份的吕中,一句“我代表我儿谢谢你”也让孙中山母亲的悲怆尽显大银幕。而剧组给张涵宇的化妆功夫也了得,猛一看还真像马少骅,而最后那双中山泪眼,则给这场内牛满面的大戏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点。

不过我个人印象最深的,还是片中山先生的那句台词:“革命就是为了四万万同胞人人有恒业”。什么是“恒业”?拿今天的标准衡量,主要就是指房地产。
此外,印象真切的还有客串的张学友,歌神一出场就被人爆了头,当时,他正在给人讲解什么是“民主”。
我已经看见,一出杯具正上演。
剧终了吗?

(南方网专稿,转载请注明)

 4 ) 我闭上眼睛就看到中国的明天

以前有部老片叫《苦恋》,里面的女儿质问起父亲:我爱他,他也爱我,而你呢?你爱祖国,苦苦留恋,祖国爱你吗?后者无言以对。个人与国家存在形式上的不对等,所以这问题看似简单,但要回答起来,真的很难。如果从“爱是不计回报”的角度出发,那么结果就会趋向于悲剧,只因见多了个人命运被时代所玩弄,屡遭不公,化为炮灰。

看过《十月围城》,孙中山的旁白声犹在耳,这几天就一直在想这种小我跟大我的问题。影片是一首小人物跟平凡人的赞歌,那些贩夫走卒的诀别画面,尤为令人震撼。他们被虎狼所扑倒,像野草一样被踏过。这些人无疑是爱国志士,然而他们跟孙中山素未谋面、非亲非故,连保护谁都不大清楚。看起来稀里糊涂,其实是全不在乎。他们爱着亲人、信任朋友,有人出报酬,他们愿意当保镖,这就是全部。甭管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卷入,即便也有被前路的险阻吓到,他们都要撑过那一小时。

有人会很奇怪,这明明是部商业娱乐大片,有甄子丹的畅快打戏、有李宇春巴特尔这帮话题人物,怎么劈头上来就讲爱国大道理?《十月围城》恰是这样一部片子,该有的它都有,期待的东西打不了满分却一定够本。片中有实打实的街头对战,也有注重策略的包抄突围,更有飘洒写意的悲情侠客。绝对的眼花缭乱,没有自我重复。它额外带来的感动与思考更会让观众受益良多,哪怕是在甄子丹和李宇春身上的两份父女情,完全能叫人信服,为之动容。再有几场言简意赅的对峙辩论,围绕中国为何、革命为何,道出了不易,说的是良心。反过来讲,《十月围城》当然有瑕疵毛病,可能在于铺垫太长、某个角色人物有短板、动作戏的加减分,然而这些都是因人而异,说不上大问题。

中国大片的故事题材从几千年前拍到了近代风云,终于让人觉得这跟我们的当下生活有所关联。这个话题可以援用好莱坞电影里面的美国精神,强调个体、注重情感,且不是一味说教。《十月围城》谈及了一种广义的中国精神,接受起来并无太大障碍(以现有的历史课本也够了),一扫主旋律跟伟人片的阴霾笼罩。小人物在做的好像与历史无关,至死不知未来大事,然而他们尽力完成了属于自己的任务。不为慷慨大义,只求死得其所。

李重光说,他每晚一闭上眼睛就看到中国的明天,年少时候的忧国情怀,油然而出。借孙中山那双小小的、泛着泪的眼睛,《十月围城》紧紧呼应了这句台词,原来在座的我们正在经历的就是“中国的未来”。他仿佛看到了,他们什么都没看到。百年过去,唯有感慨现实比电影残酷得多。直到孙中山辞世,他依然留下了革命尚未成功的遗憾。中国的未来在哪?只可惜历史没有岔口。中国大片的未来在哪?我想《十月围城》又给出了一个优秀且珍贵的样本。【南都周刊】

 5 ) 我们好像还那样儿

曾经读过一句话,大意是说成功的商业电影都是类型片。作为对《十月围城》毫无事前预期的观众,在影院的前半个小时里我却没能正确把握本片的类型,起初我甚至将其作为一部迟到的政治献礼片看待。当然伴随反复出现的甄子丹、戏院的灭门戏,我渐渐调整了对本片的认知。待到填满后一半篇幅的动作场面,不用多大努力也可以将其界定到功夫片之中。

如今大部分迈进电影院的观众都是或多或少读过金庸看过李连杰,这让我们对功夫片有着特别的眷顾。然而这种眷顾无法掩盖的是,功夫片作为一种类型电影,它反映的不是人类智慧的一面,相反它表达“用拳头话说”这种不文明的暴力的问题处理方式。因此功夫片自己不得不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如何让这种落后的方式成为影片中合理甚至是唯一的处理问题方式。基于此,在传统功夫影片中冲突双方被划分为绝对的正义和绝对的邪恶。绝对的邪恶是不可理喻的,因此正义的一方必须对其进行暴力性击倒。正派/邪教、爱国的中国武师/作为侵略者的外国武师、警察/一心向恶的罪犯,这些组合都是这种符号化正邪定义的具体实例。

回到《十月围城》,本片选择的正邪界定标准是政治信仰,冲突的组合是天赋人权/君权神授。《十月围城》选择这样一个相对敏感的标准也许是希望藉此摆脱传统功夫片的符号化正邪设定下的打打杀杀,尝试表达一种更高层次的理想和信念。开篇中提到的那些让我误读的文戏——正面角色在冲突的作用下加入代表正义一方,则可以被机械地解释为民众选择了自由民主。然而遗憾的是,本片中大部分角色选择自由民主一方不是因为他们对这些词汇的理解,而仅仅源于私人恩怨甚至是盲从,这种依据力量甚至天然与那些美好词汇相冲突。脱离历史语境中所谓的先进和落后再去看待本片,其中的正面角色事实上无法被解读为追随先进思想的民众,而是和反面角色一样的未经启蒙而被煽动的愚民。

片子主要角色中最接近自由民主思想的是梁家辉饰演的陈社长。遗憾的是这个人物却被塑造为将孙中山看作革命之神,将保护孙中山作为一切行事动机的扁平人物。而他在片中唯一的大段说辞(对李玉堂的说服)只是基于孙文神性和历史参与。从全片来看,这段说辞未能说服王学圻饰演的李玉堂。陈失踪后,李玉堂对其行动的继承更多缘于朋友的嘱托,体现到后面那段对美国主旋律演讲桥段的模仿里,李就只能对陈的话鹦鹉学舌。可以尝试推想片尾之后,失去儿子的李今后的立场?从这两个人物之后,片中正面角色所代表的思想更加断裂。其后的角色作为正面人物理由开始千奇百怪。巴特尔饰演的和尚,名字(王复明)在暗示其是反清复明的遗老。方红(李宇春)的初衷在于复仇。所以在发现仇人后,她就抛弃了大队人马去寻私仇。刘公子(黎明)更多是对李玉堂的感恩。沈重阳(甄子丹)的变化源于自己的女儿。阿四(谢霆锋)和阿纯(周韵)之前有一段在水边读书的戏码,其中引出了孙文的独白,“欲求文明之幸福,必经文明之痛苦,而这痛苦,就叫做革命”,这仿佛解释了行为动机。然而在阁楼替身的戏中,阿四在李重光(王柏杰)的逼问下,反复强调自己什么都不懂。这使阿四之后的行为完全恢复到对主人尽忠,同时也将之前引入的独白消解为只为说服观众而存在的片段——取消掉这场戏,片中人物的行为不会有任何变化。李重光也许是片中唯一理性选择自由民主的角色,但如果注意他,就无法忽略与其形成对称的胡军饰演是阎孝国。阎的行为也是在学习西学后自主选择的结果。片中存在许多对阎脸谱化的刻画,试图说明其狂躁、不理智 ——陈对阎的评语是“头脑愚蠢”。但李同样存在许多非理智的戏份,比如和父亲争执一场。另外最后一场戏中两人的尸体被并置,同时镜头中包含对各自孩子失去控制的父亲(老师)。这个镜头很强的对称性似乎在暗示两个非理智角色的等价性。至此正面角色相对反面角色所谓的正义信念依然无法从片子本身中挖掘。

片中虚构人物被刻画为由自相矛盾首领领导的盲从民众。这种刻画也被导演在有意无意中同构到对历史人物的塑造中。张涵予饰演的孙中山除了化妆值得褒扬之外,很难让人相信这就是国父的形象。孙中山最主要的戏份是在地下室中制定计划。其中开场孙中山和各省代表见面的镜头里,强大的逆光让孙中山化为一个包围着光晕的阴影,而对面的各省代表从一个较低的位置用崇敬的眼神对其仰视。这里的孙中山不是一个革命领导者而是一个降临的弥赛亚。接下来的讨论则变成了孙中山的个人演讲,各省代表则是痴呆般的崇拜凝视,全过程中双方没有任何讨论和交流。这个场面里整个革命计划被演绎为孙文的个人意志,这里的孙文更像一个独裁者,其他人则完全盲从于他。以上几幕中的孙文无法和那些自封跟随天命所归的领袖相区分。回到那句前面被认为是用于说服观众的旁白——“欲求文明之幸福,必经文明之痛苦,而这痛苦,就叫做革命”。本片的摘引没有给出“欲”和“必”之间的逻辑,加之孙文的形象塑造,这句话就更容易被解读为一句煽动的口号。

然而《十月围城》的正面角色无法得到认同吗?答案是否定的。我观看本片时,旁边一位三十岁上下的男子就反复摘下眼镜擦拭眼角。既然片子本身对正面角色的塑造经不起推敲,那么这种认同感来源于何处呢?最直观的设想是源于历史语境、美好词汇和我们对于“牺牲”的热衷。但看看豆瓣上吓人的评分和评价,很难相信自由、民主、牺牲这些在当今社会已经快要天然包含反讽含义的词汇会有这样的效果。因此我们回到本片的类型——功夫片。事实上如今传统武侠设定已经被解构为被强行划定正义和邪恶的黑帮帮派之争,但这也丝毫不妨碍我们在观看武侠作品时对正派的认同。因此功夫片作为正义邪恶绝对划分的类型片,它早已不再需要使观众认同它本身所定义的正义,片子只要让观众入戏,他们就会自发地认同它定义的正义。这构成《十月围城》中正面角色被认同的基础。另一方面,片子为每个死者提供了统一的、极为形式化的“就义”场面——文字、升格镜头加尸体特写。因此我们很难将这种死亡理解为和尚的复明、方红的复仇等等各为其是的选择,我们需要统一的正义来解释这些“牺牲”,此时历史语境、美好词汇以及之前铺垫的孙文独白发挥了功效。预告片中用一段文字来概括全片:“他们舍生取义,为一个素未谋面的人”。这是个很难从片中得到的解读,即使他们的行为可以上升到“舍身取义”的高度,也不是“为了素未谋面的人”。然而我们很可能认同了这句话,因为功夫片类型使“他们舍生”是值得赞美的,而历史语境提供了“为一个未谋面的人取义”作为一致的高尚理由。

如果剥离影片类型和历史语境,那么《十月围城》的正面角色还值得认同吗?《十月围城》演绎的是百年前的死亡,在这演绎里,百年前的阿四不理解那些词汇,他没有顾及阿纯和自己的幸福,毫不保全自己地为主尽忠死去了。我们也许不会再重复百年前的做法了。但我也看到百年后的演绎者依然吝惜在结尾顾及一下生者阿纯,她没有悲痛嘛?所以无论我们嘴上是否认同他们,我们好像还是没能正确演绎那些当时人无法理解的词汇,我们好像还是在不经意地展示着同样的“存天理,灭人欲”的习惯。我们好像就是他们。

所以如果你坚持看到这儿,我其实想说的是,100年过去了,我们好像还那样儿。

威力加强版:http://sakinijino.com/archives/1402

 6 ) 找回大片的勇气与责任

  ■入评理由:贺岁档影片里最有模有样的一部,情节紧张,不仅打得精彩,更是催泪感人。

  ■片名:《十月围城》

  ■导演:陈德森

  ■上映日期:2009年12月18日(中国)

  ■读家:木卫二

  ■推荐指数:★★★★★★

  ■一句话点评:诠释何为流血革命,小人物不计牺牲,肝胆相照,情义无价。

不知道什么时候,大家都把贺岁片等同于喜剧,然后是大片,现在就是喜剧跟大片。那些讲苦大仇深的,说爱恨情仇的,大多没能得到票房成绩的翻倍补偿,陈可辛就一直搞不懂这个,然而他没有轻言放弃。再有一些人,绞尽脑汁要从大片里掏出所谓搞笑台词,行娱乐之实。虽说做人不要太认真,更何况买票消费一部电影,但我们的华语大片真沦落至此,连基础的勇气跟起码的责任都没有了么?依个人愚见,2009年出现了几部电影能击碎这一现实,现在《十月围城》也加入了这一行列。跟同档期大红大绿低俗搞笑杂耍技穷的玩意相比,《十月围城》保持了难得的上佳品质,大批明星的加盟影响也被完全冲淡,他们顺利融入到剧情当中,各归其位实属不易。

《十月围城》是个合拍片,你从很多地方可以看到港片的影子,不仅有百年前的中环街市和香港风光,更包括港片串戏套路和见招拆招的习惯。甚至进一步去想,香港电影有多少年没出现这种明星云集、拍摄一部严肃电影的盛事了。如果你想看到跟《上海滩十三太保》一样从头打到尾,连喝水去嘘嘘的空当都没有,那你注定会要失望——影片也未必会成功,毕竟武侠片早已到了革新时代,那可不比人家的飞机大炮机械人。看《十月围城》时,我一度找到了观赏徐克《顺流逆流》时的心情,影片高潮打斗实在占据了太长时间,以至后半部分一直感觉喘不过气来,还好最终没有烂尾,更没有泄气。有甄子丹在,打得精彩完全不需要过多言语来形容。如果连他都不能信任,那华语圈里面大概没有真正打得动的家伙了吧,那段行云流水的追逐更是让人看得激动难耐。《十月围城》既有实打实的盘肠大战,更有飘逸潇洒的武侠遗风,现在很少能见到在一部电影里融合了两种取向相反的武打风格,考虑到甄子丹和黎明等人的实际情况,这也算是个应变尝试。

相比之下,影片在以情动人上毫不逊色,更见精彩。几次牺牲诀别更是做到了煽情极致,直接干脆,斩去以往死不掉的弊端。《十月围城》至少包含了四种演员,有演技派、无演技或者努力提高演技、偶像型以及非职业等,要把这些人糅合在一起,就需要强势人物如王学圻来镇场。他想过逃避结果然而还是卷入革命,等到试图脱身却不能,这个传统商人演得充满说服力。没有人比他失去过更多,得到的却好像一无所有。

演员因素决定了不同类型的人对手戏不宜太长,因为容易露出破绽。台词最好尽量短促而有力,必要时候可以用幽默冷笑话来掩饰尴尬。再有长时间打斗和旁白时间,故而电影少有让人出戏的地方,中间王学圻跟曾志伟对峙、甄子丹与小女孩道别的场面就相当出彩。李宇春原先被认为只是个炒作点,平心而论她造型合适,打得也好。除了一开始念大段台词还没入戏,整体表现不过不失。回头来看,好多演员为这部电影破相,这其中以黎明的颓丧最为可怕,披头散发、眼神空洞,如同一具行尸走肉。不知是否考虑演员的实际情况,回头细想这个角色还真对位。唯一的大反派胡军更是把愚忠诠释得阴郁恐怖,意外被削发后陷入疯狂状态,只求杀了孙文好报效主子。

《十月围城》会引发的讨论在于那种牺牲乃至送命是否有价值,他们没能永垂不朽,说起来是有点不值,连保护谁都不知道。只为一股热情、他人恩惠乃至是友情相托,就此献出了生命。不知为何而死跟为了理想志向相比,是否相差太远?倒地的革命者一样失声不已,谁能指责他们除了空想以外,就没有过切身实际的付出——只是电影自行略掉。看到胡军三拳两脚就解决一群书生之辈,如同跟小儿过招,这等讽刺好像变本加厉,革命者居然如此落魄与无力,坐待其毙。这等不堪,何曾见过。

所有的沉重压抑不会损害到影片立意,在那样衰败的年代,在孙文的旁白当中,我们看到了百年前的国人面目,相似、模糊,忙忙碌碌。这些面目幻化成临时保镖们,他们拿出了勇气、承担了责任,这些人的面孔一下子又变得如此真实而清晰。对《十月围城》这部电影来说,它一样做到了。【北京青年报】

 短评

我闭上眼睛就是中国的明天

4分钟前
  • 喜连连福满满🌈
  • 力荐

凡是看到鼓励人牺牲的片子都感觉寒毛直竖。尤其是非要把美好的东西撕碎在你面前--17岁的孩子。黎明的李公子扮相也太装 14 了(13+1)

7分钟前
  • Fenng
  • 较差

剧本有硬伤,但靠着凌厉的打戏和演员的集体精彩演出使得观众无暇顾及。制作精良,彼时的香港还原得非常真实,人物的塑造也很饱满。对孙文这个角色的拿捏和塑造最为有新意,几乎全是间接描写,但每一笔都很到位。有两次眼泪差点掉下来,都是谢少的戏,单纯专一的男人果然最打动我。全片感想:做人要低调

10分钟前
  • 影子的影子
  • 推荐

一部成功的商业影片,有太多值得国内电影人学习的地方,如何层层包夹突出重围。作为今年最优秀的一部华语商业影片,这个片,值得去影院看

14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非常平庸,可能我对本片期望值太高了

19分钟前
  • 何生生
  • 还行

1.原来张涵予是声优。2.打心眼喜欢那个小女孩。3.胡军放倒黎明后跑台阶的动作也太童真了。

21分钟前
  • 开树的花
  • 推荐

学友在开头的那场戏告诉我们:在某些地方说了不该说的,不管你多牛逼是歌神还是什么,都可能被一枪爆头。

25分钟前
  • 王若虚
  • 推荐

前半段的文戏绝对是09华语片中群戏的最佳。。

28分钟前
  • 五色全味
  • 还行

如果孙文的扮演者行到最后都没有露脸会不会戏剧效果更好?那么阿四、方红、王复明...他们都是为了一个没有见过的人一个意象而死,会不会更加令人感到伤心。

30分钟前
  • Echo
  • 推荐

每个演员的演绎都非常精彩

33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2009年唯一让我激动的华语电影

36分钟前
  • 皮革业
  • 力荐

挺一般的啊,为啥就有人鼓掌看哭了呢

37分钟前
  • 豆维
  • 还行

春哥救了孙中山,没有春哥就没有新中国!!!!!

38分钟前
  • 义达木糖醇
  • 力荐

这样做,值得吗?热血,情怀。民主启蒙,流血革命。过去一个世纪了,有些东西还是令人不满、难平,孙中山、剧中人和我们观众都没有看见。如果这片子无法从”三地烂片拼盘“中突围,如果网络上的愤怒只是无聊叫嚣,那我也没什么好说了……

43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论制作,在华语电影圈绝对是一流水准。遗憾的是,一成不变的煽情手段、按部就班的氛围营造和痕迹明显得就像把每下一秒钟都提前写在银幕上的执导和稍显混乱的剪辑(尤其是几场打戏)以及清一色脸谱型程式化的角色,令精彩度打了折扣。3-4星都是中肯的评价。

48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还行

王学圻真是老戏骨,极好看。春春和巴特尔演的都不错,小谢也挺让人意外的,就是据说最后的上映版没了那段让人笑场的胡军“飞”上楼梯的那段乌龙,还蛮可惜的。哈哈哈哈。话说,导演说他喜欢胡军,我砸不觉得呢。

50分钟前
  • 走走走走一
  • 推荐

一颗星给扎实的剧本,一颗星给陈德森的单纯;一颗星给陈可辛制造的品质,一颗星热乎乎的剧力和情感。还有半颗星,给明明白白拍戏,认认真真制作的劲头。

52分钟前
  • 程育海
  • 推荐

看完《十月围城》,让《三枪》,《刺陵》,《风云》都打酱油去吧!

56分钟前
  • BTcooky
  • 推荐

每个演员都有突破演出的一部电影--谢霆锋不再是帅哥,黎明不再是小白脸,胡军不再是大英雄,甄子丹不再是功夫之王,张涵予也不再是大老粗。春哥演得真的不错。我最喜欢甄子丹在街上被追的那个镜头,一气呵成,很爽。最感人的始终还是亲情,春哥为她爹,甄子丹为他女儿,王学圻为他儿子。

59分钟前
  • 伊豆
  • 推荐

王学圻的表演抢了整个电影的风头。导演对动作-剧情混搭的驾驭还显稚嫩,但是很有诚意。4星鼓励。

1小时前
  • 阿北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