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大门

爱情片其它2006

主演:夏洛特·甘斯布,温琴佐·阿马托,弗兰切斯克·卡西萨,Filippo Pucillo

导演:艾曼纽尔·克里亚勒斯

 剧照

金色大门 剧照 NO.1金色大门 剧照 NO.2金色大门 剧照 NO.3金色大门 剧照 NO.4金色大门 剧照 NO.5金色大门 剧照 NO.6金色大门 剧照 NO.13金色大门 剧照 NO.14金色大门 剧照 NO.15金色大门 剧照 NO.16金色大门 剧照 NO.17金色大门 剧照 NO.18金色大门 剧照 NO.19金色大门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0 05:27

详细剧情

  1913年,西西里的小岛上,有一个农民家庭:母亲笃信宗教,哥哥萨尔瓦多(文森特•阿玛托 Vincenzo Amato 饰)隐忍内向,弟弟平静如水,孙子又聋又哑,他们的生活极为贫苦。某天,一个美国人来到了这里,开始传播关于新大陆的诸般传奇,这让一家人找到了寻求美好生活的方向,经过一番讨论,最终他们决定偷渡到美国。他们穿上了皮靴,穿越叫卖的集市,登上了开赴美国的渡轮。在途中,他们结识了多次赴美未果的年轻女子露西亚(夏洛特•甘斯布 Charlotte Gainsbourg 饰),萨尔瓦多对露西亚产生了好感,但是母亲极力反对,所以两人只得眉目传情。但是某天,露西亚突然找到了萨尔瓦多,提出了一个令他意想不到的建议……

 长篇影评

 1 ) 《金色大门》:趣与意的有致结合

(芷宁写于2008年1月29日)
    将一部讲述老套移民故事的影片拍得如此妙趣横生,将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事件背景表现得如此充满冷幽默、又透着股子绝妙智慧,似一部无处不具犀利暗喻的现代寓言,又似一副在尖锐中闪耀着点点悲怆的社会历史画卷。意大利影片《金色大门》在影像风格上,洋溢着大胆而富有想象力的颠覆,在叙事结构上,清晰明确富有逻辑,在表现手法上,使用了大量超现实主义的想象和蕴含着无限台词的静音画面,从而将这部具有“史诗”气质的影片给予的独一无二,于肆意挥洒中彰显内涵,难怪大导演斯科塞斯要力挺此片,且该片导演艾曼纽尔·克里亚勒斯也被誉为新一代的“费德里科·费里尼”。
    老马丁这样赞克里亚勒斯,说他是“少数拍美国移民片却巧妙避开了自由女神滥觞镜头的优异创作者”。的确,片中并没有出现那标志性的塑像,却凭借超现实的臆想手法和随处可见的讽喻,让观众对彼时“新世界”的风貌了解得更多,也联想得更多——彼时美国,甚至时至今日仍存在着藐视移民尊严的政策,影片在荒诞幽默的氛围中凸显出了自然而然的大气凝重,似乎比刻意追寻的大气凝重来得更具有震撼力,63届威尼斯电影节颁给该片银狮奖,似乎给的小了点。
    1913年,居住在西西里岛上的马库索一家离开家乡,和诸多移民一起乘坐拥挤的轮船,来到代表着富裕生活的美国。然而,迎接他们的不是“牛奶多得可以在里面游泳”的理想新家园,而是仿佛检疫牲口般的身体检查和低幼智力测验,以确定他们是否符合“新世界”居民的素质要求。这些怀揣着过好日子梦想的移民,只能无助又无奈地接受检查,单纯而笨拙的回答问题,他们的眼中满是无辜和困惑。
    马库索的母亲原是乡村的巫医,有着一定的地位,然而在这里,她却要接受女性私秘处的检查,还被问及一些蠢问题。她反问那些高高在上的询问者——“你们有什么权利评价我们的优劣”,“你们又不是上帝”。在这样一段非同寻常的历程后,母亲不再说话,被冠以“思维固执”的不合格理由,将被遣返,而马库索那从不说话的小儿子佩卓此时却开口了,他替奶奶表达了心意,奶奶要他们留在这里,马库索和大儿子难以置信地盯着比驴子还倔的“哑巴”佩卓,仿佛他和巫医奶奶换了舌头一般。
    影片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发生在西西里岛,起伏的山峦上遍布着大小不一的灰白石头,村民们守着贫瘠荒凉的家园,挣扎在温饱边缘。一天,他们平静而贫苦的生活出现了“契机”,来自美洲大陆的陌生人以带来的一些照片为证,传播着新大陆的致富传奇,告诉他们大笔的财富和好运气在新世界召唤着他们。照片上那硕大的马铃薯,像小舟一样长的胡萝卜和树枝上缀满钱币的树……所有这些让食不果腹的人们心驰神往,马库索获悉,他的双胞胎哥哥已然在新大陆发达了,这个消息让他越发按耐不住。影片伊始便是他和大儿子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嘴咬石头,爬到山顶,献上石头,祈求上天明示。其实不论上天是否明示,他都是要去的,他和儿子们卖了可爱的小毛驴,换了一身像样的行头,“要打扮得像王子一样到新世界去”。
    第二部分是在海上,三等舱的宿食条件相当恶劣,其境况堪比远洋运输牲畜。上船之前,夏洛特·甘斯布饰演的英国姑娘露茜终于出现了,当马库索一家按拍照要求,在布景后面只露出脸时,露茜立在马库索的脑袋旁,和这家人一起拍照,仿佛这家的一份子,而这张照片的布景设置也饶有趣味,那母亲的身形坐姿令人想起了被憨豆毁掉的那副画。
    露茜是个神秘的女人,有着淑女的装扮却独自旅行,还住在三等舱里,在甲板上“放风”时,不时有所谓的绅士对她感兴趣,乡巴佬马库索也不例外。起初马库索的母亲瞧露茜不顺眼,然而一场突如其来、能把人震飞的海上风暴,让人类变得脆弱,也变得团结。
    很欣赏导演表现船抵达美国时的手法,大雾弥漫,伸手不见五指,有关美国的一切显得云山雾罩的,马库索纳闷地自问:“美国在哪里呀?”露茜答道:“我们已经到了,就在这里。”此时的露茜经过沿途的观察和思量,选择了老实巴交的马库索做她的未婚夫(一位没有未婚夫的年轻女士是不允许进入彼时美国境内的),而非那些外表光鲜实则不靠谱的好色绅士。
    第三部分也是影片最具讽刺和暗喻的部分,梦想之地到了,被称为“金色大门”的爱丽丝岛(Ellis Island)是欧洲移民进入幻想中美国的实现之门,然而,这座岛更像是移民们的“囚笼”,在这里,他们接受各种非人的检疫和智商测试,而且是封闭式的,所有程序都在一栋大楼里进行,没有通过的人便在此处被遣返。沐浴更衣后,年轻的女士们聚到某场所,以便被“未婚夫”认领,而这个貌似合法的程序却有着买卖婚姻的实质,是“绿卡”的20世纪初美国版,同船而来的少女们在家乡时就被中间人安排好了美国“夫婿”,于是年轻貌美的少女不得不接受秃顶肥胖的老男人。
    在讲述抵达美国后境况的第三部分,镜头里没出现任何和自由女神像有关的画面,但其底座的铭文却在此时袭上观众的心脑——“让我包容你的疲惫,你的困乏,还有你那渴望呼吸自由空气的躯体;家乡既已谋生无门,既已背弃了你,无家可归,屡遭颠沛的人儿,何不来我这里?我已在黄金大门边点燃一盏明灯。”这种反讽暗喻的手法用在这里,实在是神来之笔。
    影片的影像风格和臆想画面令人难忘:马库索父子在空旷萧瑟、除了石头还是石头的西西里荒原上攀爬时,镜头由近景换为远景,父子俩就像在白石子迷宫里逡巡的小不点,仅仅这个画面就已言尽此地村民的艰辛生活;为威逼母亲同意移民,马库索将自己埋在土里仅露出一张脸,他不断臆想着枝杈上挂满钱币的树正将钱币不停地撒在他的脸上,不由得乐开了花,这种主观臆想的外在表现很好诠释出了人物的强烈渴求;而在片中,这类于肆意夸张中流露出丰富而深刻讯息的臆想随时可见,该片两次出现了在牛奶中游泳的想象画面,一次是轮船上的马库索幻想自己和露茜一起幸福地畅游在牛奶海洋里,展现了马库索对美好生活和美妙爱情的向往,第二次是在片尾,除却露茜、马库索和两个儿子,还有其他获准进入美国的移民们,他们浸在牛奶海洋中划动着双臂,似在努力寻找梦想中新大陆的模样。
    除了妙不可言的拍摄构思、非凡灵动的叙事技巧,该片还暗藏着一些有如向过片经典“致敬”的段落,从而使这部主旨明确、想法丰富、表现力强的影片更显古灵精怪。此外,影片的每处场景、每个人物举止都挥洒出创意十足的幽默,马库索及其两个儿子,看上去有点笨笨,有时甚至是愚蠢可笑的,然而这些活跃扩充观影感的元素丝毫不显浮浅无聊,马库索们的憨直单纯反而衬托出了审查者所提问题的愚蠢和无稽,也使该片的暗讽意味递增。
    夏洛特·甘斯布的表演恰到好处的表现出了露茜的神秘和经历丰富,长期以来都没觉得这位简·伯金的二女儿有多漂亮,此次夏洛特展现出了她卓尔不群的美,特别在甲板上露茜对向她脱帽致礼的马库索父子的微笑,充满了微妙且迷离的风情,十分迷人。
http://nicolew.blog.hexun.com/16740200_d.html

 2 ) 沐浴在牛奶河里

迟到了,等进电影院,西西里岛的曼库索一家正在卖牲口、置换行头,准备上路去美利坚。
开头很像意大利的乡村题材电影,农民Salvatore带着两个孩子和母亲打算离开家乡,到“土豆有火车厢那么大、胡萝卜像船那么长、树上结金币”的天堂美利坚。
中间部分是航行篇,Salvatore在越洋轮上遇见了lucy,来自英国、优雅美丽,几乎船上的每个男人都想娶她,结果当然是Salvatore和lucy在一起了,两人沐浴在牛奶河里,登上了户萝卜船。
最后一部分是上岸之后的入境检查,最赞,黑色幽默。除了每个入境者的指甲头发和脱光了查身体,“新世界的守门人”还很耐心地考察他们的智力水平和精神状况,因为按照他们的“现代理论”,这些都是会遗传的。
于是Salvatore用七巧板盖了两间屋子给考官,告诉他一间住人,一间住牲口。考官又问:如果你的船快沉了,一袋面包和一袋金子你扔哪样?答:我把面包吃了……为什么要扔金子?
最好的是最后一幕,Salvatore固执的妈妈和儿子被判定精神失常和哑巴将驱逐出境,Salvatore说,这里有那么多的土地和活儿。哑巴有什么不好,他只干活,不会抱怨,多清净啊,我妈妈,我会把她关在屋子里,让她干活,绝不放她出来……
事实上,他要说的是,新世界是属于他们的,没有什么可以把他们分开或者驱逐。
“面包像云彩一样、房子有一百层高”的美利坚就是由他们这些指甲缝乌黑的人亲手创造的。

 3 ) 《金色大门》:我其实并不在乎它是否光荣和正确

昨晚爆肝刷论文到半夜四点,今儿起床刷了任务之后,临时起意去资料馆看了《金色大门》。我没有任何积累,顶着沉重的眼皮和乱跳的精神,也没有任何回顾的时间。
回来之后在豆瓣上MARK看过似乎是大家的习惯。然后顺手翻了下下面的影评,很多人去探讨男主角一家谁留下谁没留下,或者是其中蕴含着怎样的现代化意味,以及未来他们的美国梦会不会破碎等等。有一篇内容分析的影评猜测,女主 Gainsbourg是不是通过性交易的方式登船等等。
其实,看完这些之后,爆肝的我觉得很烦躁。
为什么烦躁?我们似乎太热衷于解读,而丧失了一种保留空间的能力。而这种解读,往往可能是过度阐释的。你给一部电影赋予太多的文化意义之后,电影导演也会佩服你。他的艺术直觉咋就能变成了别人满眼的符号呢?我都没想到我是如此高明。
这是一种习惯赋予意义的思维方式。还有一种,是中国观众解读魔术式的思维方式。
在观看魔术时,一个合格的观众应当是首先享受魔术带来的惊奇感的。而不是孜孜不倦的去迫使魔术师屈从于他们的好奇。我们可能需要承认专业分工,同时,我们也需要尊重秘密。当然,严肃的解读和研究不在此列。
因此,我真的是发自内心的觉得,我们也许需要首先学会做一个观众,一个接受者。
这也是我为什么说,我其实并不在乎它是否光荣和正确。我并不在乎它是否能担得起所谓移民史诗的名号,我也并不在乎其中哪些内容可能存在怎样的问题。我在乎的是,他讲故事的方式,这部电影我喜欢的那种平静的,但是充满不伦不类的彩蛋的调调。以及那个青春睿智的老太太,那个熟谙“规则”的英国女人,和那个充满创造力的文盲男主。
每个人都会在其中看到自己。然后,我想说的,其实是,我其实也并不在乎我说了什么。因为,我只是一个观众,以及,我还算是喜欢这部电影。因为它和我们容易接近的那些片子,有所不同。

停留在观众身份的做法可能是反智的,是懒惰的,是极端不容纳好奇的。但是,我们需要保持适度的后退,沉默,需要在观众的身份上多停留一会儿。因为即便是再急切的表达,也需要时间去沉淀。

 4 ) 青灰色調

哇~我好喜歡裡面拍人物的特寫喔~~還有一開始拍義大利某個島的鏡頭。不會講,就是覺得非常地詩意,他拍人也是喔!

這部片子道盡了達爾文的『進步說』如何充斥在當時的新世界與就是舊世界...重點是,生活其中,對於新大陸充滿嚮往的人們,在乾竭草木不生的石礫島嶼生長的人們,雖然不認識字,不會寫字,還是有他們的堅持,....相信土地會長出巨大洋蔥、紅蘿蔔、相信河流流出泹泹牛奶......因為相信所以『無所畏懼』......不管是被裁定『啞巴』或『弱智』,在島嶼來的人們心中那把尺根本就不存在...所以奶奶決定,大家留下,她要回去,她想念老家。
她是個智者,在義大利小島上,她可是治百病的女巫呢。

那個草木不生的島,真是拍得太美了。。。他的鏡頭都會有『三分之一』與『三分之二』的對比.......包括人也是。


嗯~灰綠的色調,青灰的色調,是我最喜歡的顏色。
然後裡面摻雜的那一點魔幻,嗯......就是喜歡那種調子。。。

******

想到這部電影可以跟陳志勇的{抵岸}相輝映...用圖像描繪了那時人們尋找新天地的熱情與...不知所措的失落.....

 5 ) 金色大门为谁而开?

还是上周五晚在新天地看的这片,是偶这次电影节看的第二部片,而且和星光在我心一样同样出产自ITALY.之所以选择观看此片,一是因为偶对ITALY电影的一贯热爱,其二是因为电影完全手册里的介绍让偶看得很是心动, 三是根据IMDB上的评分和获奖情况来看此片的可看性也是比较高的(7.3分加一堆VENICE FESTIVAL的小奖).

新天地UME影院还是头次去, 可能因为是周末, 又是位于新天地这样的地段, 上座率至少在五成以上吧,中途退场者有,但基本上没对观影有什么影响,而身边也没有连篇累牍的评论音轨. 有一段失声以及另一段屏幕错屏的问题也没有人大声抗议啥的,这点让偶不得不佩服当天到新天地观看此片的观众的素质, 因为能让偶看了觉得闷的片实在已经是相当闷了。 放映质量、字幕什么的也就SO SO了,但感觉新天地的硬件明显不如永华。

偶承认偶之所以对此片相当失望是与电影手册里的介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的, 如果单看手册的介绍, 会以为这是部老少皆宜的带有贝尼尼式夸张喜感的喜剧作品,而介绍里的比鸵鸟大的公鸡、天上下金钱雨和美女共同徜佯在牛奶河的虽然都出现了, 但在整片平淡无奇的叙述和拍摄手法下丝毫没有让偶有超现实主义的感觉,更多的反倒是画蛇添足的感觉。 整部片子几乎从头闷到尾, 只有极少数的几个片段让偶的控制笑神经的肌肉有些许的搐动.回来再翻看手册的时候,才发现看到本片是归类在“另类酷玩片”而非“喜剧片”之类。

其实整个故事的情节是相当简单的, 就是一个ITALY在获得了所谓的神的旨意下, 举家移民去美国,在一路上历经艰辛的故事. 其实这样的题材已经拍得比较多了, 比如前段BB出过的由阿梅利奥执导的另一部ITALY电影L'AMERICA,但要拍出些新意来或者至少让人获得些观影的愉悦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但问题就出在导演一方面想拍出些新意, 而另一方面在拍摄手法上显得过于平实,也许是不愿意让影片看来显得过于商业.但偶在看完之后,实在不太想得出导演想通过这部影片表达点啥独特的观点.电影似乎是想告诉观众,美国梦其实并非很完美,追求的过程充满坎坷和艰辛, 甚至于要牺牲自己的信仰,承受骨肉分离的痛苦等等,所以是否要迈入这个金色大门值得人好好思索。 而这些难道偶们了解得还不够吗?

可能和偶一起观看了此片的人也会有类似的感觉,在影片前半段故事情节以一种缓慢的、冗长的节奏进行的时候,总会想着可能后面会峰回路转, 突生波澜,但一直到片尾字幕打出, 也没有出现期待的精彩,故事一直是平铺直叙地进行着, 直到影片最后抖出的那个包袱也让人觉得不明所以。 当然偶又要再次提及电影手册上严重误导的介绍, 因为那里面明明是写着“本片充分显示了意大利人的浪漫和滑稽”。可说实话, 偶整整两小时的就是在一边忍受着影片的拖沓迟缓、笑料的平乏无奇,一边又心有不甘、充满期待的过程中度过的。 如果一开始就让偶知道这是部看完了让人觉得似乎有话要说而实际又无话可说的纯文艺电影的话, 偶也认了, 可是.......

当然电影也不是完全的乏善可陈, 至少里面还有个看得比较顺眼的英伦美女, 而原本胡子拉碴的男主角在刮掉胡子后面貌焕然一新也是在观影中让人觉得精神一振的。 除此以外, 这样一部在去年上映的现代电影没有用到什么眩目的特效,而是用一种极其写实的手法来拍摄,本也是件比较难得的事。不过总体来看, 偶觉得这部影片只能说是一部平平之作,而且似乎也颇能反映当年曾缔造新现实主义的ITALY现代电影的日趋没落的现状, 看来只能通过老片多多怀念ITALY电影的黄金年代了

 6 ) 它就在那里,但你看不到


不似希腊伟岸铜塑雕像
拥有征服疆域的臂膀
红霞落波之门你巍然屹立
高举灯盏喷薄光芒
您凝聚流光的名字——放逐者之母
把广袤大地照亮
凝视中宽柔撒满长桥 海港
“扼守你们旷古虚华的土地与功勋吧!”她呼喊
颤栗着缄默双唇:
把你,
那劳瘁贫贱的流民
那向往自由呼吸,又被无情抛弃
那拥挤于彼岸悲惨哀吟
那骤雨暴风中翻覆的惊魂
全都给我!
我高举灯盏伫立金门!
 
十四行诗《新巨人》爱玛-拉扎露丝


《金色大门》是一部2006年的意大利电影,由意大利导演埃马努埃尔-克里亚莱斯执导,影片讲述1913年时意大利西西里岛百姓移民到美国的故事。这部作品与大部分探讨移民议题的电影不太相同,并未着力于描述离乡背井的心酸艰苦,也不具体刻画开疆拓土的勇气与新生,而是将故事焦点聚集在移民们踏上美国土地、正式进入新世界前,所受到的检查与测试,以诙谐但温和、充满想象意象的调性与手法,讽刺美国移民政策早已丧失最初的包容精神。

影片故事以萨尔托瓦一家人为故事主角,成员包括父亲、两个儿子和祖母。这一家人原本在一个小村子里生活,靠着养羊为生,祖母还兼职担任巫医,小儿子则被认为是一个聋哑人,因为他从来不开口说话。偶然看到的一组照片让他们下定决心移民,照片里头的美国是一个人间天堂,鸡有半个人这么高,水果必须双手才能环抱,又大又多的钱币就从树上长出来。当然,这照片其实是被虚构出来的,用来诱惑年轻女孩远嫁到美国。

就这样,萨尔托瓦家的父亲不顾母亲和小儿子的反对,将家中事物处理交代清楚,之后便举家踏上前往人间天堂-美国的移民之路。他们的第一站是西西里的港口,必须在那里办理相关的手续、买好船票,才能登船前往美国。那里的一切都是乱糟糟的,有各种骗钱的人和把戏。正当他们一家依照要求拍照时,一个年轻的英国女人混进他们当中,佯称是和他们一道的。

这个英国女人叫做露西,说着一口高雅斯文的英语,从穿着打扮来看,明显出身上流社会。露西很快就引来其他人的注意,立即有掮客上来搭讪,告诉她单身的女子是不准到美国的,但他们可以帮她介绍美国那边富有的成功人士,只要她同意,马上就有一纸婚约帮她进入美国。不过露西并没同意,而是继续紧紧跟着萨尔托瓦一家。登船之后,男性和女性被分开来,各自住进又小又脏的船舱里头。露西明明可以选择更高级的舱等,但却挤到萨尔瓦托家祖母身边住,忍受这位祖母一路的刻薄叨念。

果不其然,在确认萨尔瓦多家的太太已经过世后,露西开口问萨尔瓦多家的父亲是否愿意娶她,当然她也强调了自己并不爱他。萨尔瓦多的父亲一万个愿意,他和其他人一样,一直都没把眼睛从露西身上移开过,至于爱不爱的问题,他说:“爱?我们根本不怎么熟!感情必须慢慢培养。”这就是露西,不要有钱人、不要成功人士,只要一个淳朴的男人、一个自己选择的男人。

经过漫长而艰苦的海上航行后,船终于抵达美国,所有人都在爱丽丝岛下船,这里是通往美国的大门,每个人必须在此接受一系列的身体检查和测验,确定自己符合资格后才能正式进入美国。在靠岸下船之前,一阵大雾弥漫,萨尔瓦多家的父亲问:美国在哪里?而露西意味深长地指着前方说:美国就在那里,不过你看不到。

所谓的检查,包括各种身体健康和功能检查,连个人的私密部位都不放过。至于测试,则包括算术、语言和堆积木等智力功能的测试。露西曾经质问考官,为什么需要智力测试,对方回答说:“智障是遗传性疾病,也就是有传染性,绝不能让智力低下的人进入美国。”结果因为拒绝配合测验,萨尔瓦托家的祖母被认定是智障,而小儿子被认定是哑巴残障,将遭到遣返。

在被要求测试时,萨尔瓦托家的祖母说:“你们又不是上帝,凭什么对我们进行测试、凭什么决定我们这些来自旧世界的人有没有资格进入新世界”。对方回答:“你要想到美国,就必须遵照我们的规则。”显然,美国只是美国,不是天堂。至于萨尔瓦托家的小儿子,因为拒绝开口说话,被独自带到小房间内进行测试,考官要他“开门、把椅子放在门边、把书放在地下”,虽然小儿子毫无困难地理解和执行对方的要求,但当他打开门,竟然发现门后面是一堵墙!移民们舍弃家乡的一切来到美国门前,但门后却没有路走,除非放弃先自己既有的理念和习惯,完全按照他们的游戏规则来行事。

面对测试官的结果宣告,萨尔瓦托家的父亲非常愤怒,说自己漂洋过海来到美国,如今却面临骨肉分离的困境,美国这么大、需要许多的工人,自己儿子不过是因为性格倔强不肯开口,这对他的工作能力有何妨碍?至于母亲,虽然爱讲刻薄话,但只要让她呆在家里,又能妨碍到谁?就在这位父亲说完这些话后,小儿子突然开口了,他说祖母想回故乡,但她要我们留下来。

■祖母原本就不想离开家乡,抵达爱丽丝岛后更是不喜欢这个地方,然而露西却是那个让她有所改变的人。祖母一开始便对露西不友善,但露西并不以为意,一直在祖母旁边关照她,也更愿意跟三等舱的人们待在一起。

一个受过教育、出身良好的英国人,愿意放下既有的一切到新世界寻找自由的生活空间,对其他人没有成见,始终秉持平等和开放的态度,同时还坚持自己为人处世的信念。如果有所谓的美国精神,那露西身上的就是最初到美国拓荒的人身上所体现的精神。如果自由女神底座上头写的那首《新巨人》十四行诗文还代表些什么,那这什么不在美国的金色大门之内,而是在即将进入大门的移民们身上。

露西究竟为什么会从意大利出发、又为什么要去美国,影片从头到尾都没有交代,但可想而知的是,她对美国怀抱有自己的梦想。在影片最后,许多移民女性坐在一个大房间内,等待着叫到自己的名字,之后便起身与“预定”了自己、但素未谋面的美国男性面对面,整个过程犹如动物拍卖会。露西对于其他人的示好始终无动于衷,只是执着地要萨尔瓦托家的父亲,一个不会读、不会写、又穷又土还拖家带口的男子。当整个过程完成、确定两人的婚约后,萨尔瓦托家的父亲没有花送给露西,于是把自己的帽子抛给露西,说:“送妳一顶飞翔的帽子”。我想,这就是露西要的:决定自己未来的权力。

■《金色大门》和一般讲述移民美国的电影作品有一点很大的不同,那就是全片没有一个镜头带到美国本土,也没有一个镜头照到象征美国的自由女神像。因为露西说的那句话便表达出影片的意涵:美国就在那里,但是你看不到。

我有一个美国的朋友,他是中国的第二代移民,在美国出生,但一句中文都不会讲,后来回来学中文。以第二代移民来说,完全不会说中文是一件不太寻常的事情,毕竟父母都是中国人,除非有坚强的决心,否则多少都会在家里讲中文,也多少会和其他中国父母来往,因此孩子通常多少都会说中文。当他告诉我他的父母从来不说中文时,我有一点的不谅解。

但是后来当我去美国念书时,我慢慢可以体谅他父母割舍自己故乡的心情,这是基于现实考虑,和爱不爱国没有关系。美国是个开放的国家,很多人都可以移民到那里,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拥有专业知识的人,因此许多中国留学生都选择在毕业后留在当地发展。然而,进入美国的移民大门并不意味着你成为新世界的人,一座文化的墙、一座玻璃的天花板,始终都顶在那里。

因为语言、因为价值观、因为思维逻辑和处世方式,第一代移民往往只能有限地融入当中,做着不完全代表自己能力的工作。因此,他们自然会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希望下一代说着毫无口音的英语、拥有美国式的思维逻辑和处世态度。他们不希望孩子跟自己一样,卡在新世界与旧世界之间、进退无路。

然而,舍弃一切不等于就能得到一切。我的朋友虽然生在美国、只会讲英语,但他的个头矮小,彻头彻尾都像个中国人。因为外表,美国人当他是中国人,因为语言和态度信念,中国人当他是美国人,结果他还是被卡在新世界和旧世界之间。在拿到一个博士学位、两个硕士学位之后,他毅然决定回来学中文,毕竟外表他改变不了,旧世界是他仅剩的一道门。移民的道路,无比漫长,金色的大门,只是起点。

 短评

一个有关移民,有关梦想,有关希望的电影。很梦幻,很有趣,也很苦涩

4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推荐

关于人类迁徙的一次伪文艺记录。

5分钟前
  • 多多
  • 还行

好讽刺的电影

8分钟前
  • 是美露啊。
  • 还行

没看懂

12分钟前
  • softwind
  • 较差

电影中的美国很有意思,从未正面出现,而是化身“奶与蜜之地”的幻象存在移民的想象里。大家在牛奶的海洋中划行,看不到边;海上浓雾弥漫,看不见美国在哪里。其实没有什么剧情,重点都在对移民心路历程的刻画,虽然现在前往美国不再是孤注一掷的决断,那种背井离乡不知前路的心情是不变的

15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不一样

17分钟前
  • llxx8023
  • 力荐

够拖沓的

21分钟前
  • 幸福超市总经理
  • 还行

展现了早期意大利移民前往新大陆的过程。前三分之一略缓慢冗长,上船后开始紧抓人心,开船那个几个镜头处理我没有看过更好的了。有趣的是,美国始终没有在片中正面出现:它隐藏在白色的暮霭,迷糊的窗户和超现实的牛奶浴中。甘斯布和老奶奶是演员中的亮点,男主角剃了胡子差别好大。要去Ellis参观了

22分钟前
  • 怪盗巴金斯
  • 推荐

“美国在哪儿?”“就在那边,只是看不见。”

23分钟前
  • 鬼腳七
  • 还行

@旅行大巴

26分钟前
  • 玛琦
  • 还行

台版DVD畫質關係,片中許多暗景看得有點吃力。流水帳式地紀錄古早義大利一家人移民美國的過程,再輔以一些超現實幻想段落,大致上歷史細節還滿有意思的,最後也有不小的力道。不過故事有點單薄。

29分钟前
  • alfredo
  • 还行

妈呀,竟然想起了这几年这边儿私立学校选学生的考试。看出身,看基因,看智商,最后选上的家长兴高采烈地捧着金子,把孩子推进通往金色大门的牛奶河里。

30分钟前
  • 小米=qdmimi
  • 推荐

工整。文艺。讽喻。有趣。来自旧世界的凝滞缓慢与新世界的诙谐新奇形成对照。金色大门开启崭新人生,光明未来畅游牛奶河中。

35分钟前
  • Elvina
  • 推荐

美。为看夏洛特才下的,红发夏洛特,what a lady! 迷信的意大利人。(灰色的毛驴驹毛茸茸的好萌好萌!!!)移民之旅的前前后后。为了生存毫无尊严的一切(包括婚姻)。老妇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被关在了奶与蜜之地的门外。

38分钟前
  • ζωήιδ
  • 推荐

就是还是不明白为什么要设置一个比较突兀的女主角。。。

42分钟前
  • 奋意|呆萌の国
  • 力荐

过于平淡无高潮。有点奇幻的牛奶浴很奇怪跟整体风格不搭。儿子最后突然讲话也没交代怎么回事。老太太好。ost nice

44分钟前
  • 彌張
  • 还行

资料馆2015.1.6.7pm 流着牛奶的应许之地,神秘的红发女人,在新世界的孪生哥哥,从不开口的儿子。美国始终不曾露面,船舱外只是大海,隔离检查的地方也有毛玻璃遮挡视线,爬到高处可以透过玻璃望见高楼。

45分钟前
  • xīn
  • 还行

SIFF 2007@UME

47分钟前
  • mecca
  • 还行

你們的新世界。我給你這頂會飛的王冠。

48分钟前
  • 美丽新世界
  • 推荐

Charlotte Gainsbourg

51分钟前
  • 大米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