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者2:谍影行动

剧情片大陆2019

主演:张家辉,古天乐,吴镇宇,姜珮瑶,张亦驰,刘宇宁,黄志忠,蔡洁,马德钟,袁伟豪,陈山聪,王君馨,张宝儿,江嘉敏,李忠希,刘楚恬,欧瑞伟,郑启泰,黄祥兴,徐荣,林伟,吴瑞庭,卫志豪,黎振烨,汤洛雯,许绍雄,关婉珊

导演:文伟鸿

播放地址

 剧照

使徒行者2:谍影行动 剧照 NO.1使徒行者2:谍影行动 剧照 NO.2使徒行者2:谍影行动 剧照 NO.3使徒行者2:谍影行动 剧照 NO.4使徒行者2:谍影行动 剧照 NO.5使徒行者2:谍影行动 剧照 NO.6使徒行者2:谍影行动 剧照 NO.13使徒行者2:谍影行动 剧照 NO.14使徒行者2:谍影行动 剧照 NO.15使徒行者2:谍影行动 剧照 NO.16使徒行者2:谍影行动 剧照 NO.17使徒行者2:谍影行动 剧照 NO.18使徒行者2:谍影行动 剧照 NO.19使徒行者2:谍影行动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3 04:03

详细剧情

童年兄弟意外失散,30年后因一桩罪案相见,两人已身处不同阵营。随着对罪案调查的深入,一个多年来隐于幕后的恐怖组织渐渐浮出水面。

 长篇影评

 1 ) 今年很期待的港片

人物 程涛(张家辉饰,阿Dee),警察,同时是反恐工作小组的一员 井进贤(古天乐饰), 叶志帆(吴镇宇饰) 姚可仪 -—— 真的很喜欢这样的港片,特别还有三大巨头出演,期待了很久,想起以前追电视剧的那个青春年少。 程涛和井进贤是从小一起在孤儿院长大的两个兄弟,两个人智慧出众,以比拼玩魔方作为兴趣爱好和技能。然而不幸的是,他们俩在一起外出游玩的时候被一个专门拐卖儿童,并且将儿童训练成国际特工的组织给掳走。本来要被拐走的是程涛,但是井为了救程,后背受刀伤,并且变成他被掳走。开篇的这一点,为后面两兄弟相认和相持埋下了重要的伏笔。 一开始在收到线人姚可仪的举报之后,警察局内到底谁是卧底的猜测过程是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程涛还是井进贤还是叶志帆? 好在编剧并没有让我们猜太久,只不过叶志帆死得也太早了吧。 程和井的专业素养体现在过目不忘还有默契上,不过我依旧没明白夜市里井进贤的魔方上的把戏怎么看得出来那个英文单词,以及他家的墙壁上的字是怎么看出来的。 程涛在西班牙被牛撞时候那一刻的演技,还有两个人对打变态时候的演技是真的逆天了,这才是我才期待的港片!

 2 ) 这群使徒行者是不是在东北玩过泥巴?

2014年,一部《使徒行者》红遍两岸三地,人气热度甚至超越了之前同类型的《潜行狙击》,在当年《无间道》系列拯救香港电影市场之后,《使徒行者》作为一部卧底题材的警匪电视剧拯救了TVB,甚至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卧底影视剧风格。

《使徒行者》大获成功的原因最重要两个方面,第一就是故事创意本身,对比以往同类型影视剧刻画卧底在黑社会中的生存不同,本剧最大的特色在于带动所有观众找卧底,被删除资料的卧底探员和寻找他们的长官经历艰难险阻最后找到彼此,对于观众来说,这些就足以让人欲罢不能。第二就是《使徒行者》创造了很多经典的角色,不论是苗侨伟饰演的卓sir,佘诗曼的丁姐还是许绍雄的欢喜哥都是让人非常映像深刻的存在,可以说,基于这两点,《使徒行者》不成为年度爆款都难。

由于电视剧版超高的人气,2016年导演文伟鸿拍摄了电影版《使徒行者》,影片以黑马的姿态在暑期档创造了超6亿的票房佳绩,成为了当时票房仅次于《寒战2》的香港警匪动作片,但是虽然保留了电视剧版的丁姐和欢喜哥这样的人气角色和忠奸难辨的故事套路,这部电影版却创造出了一堆糟粕,大量逻辑bug,对于张家辉和古天乐角色的过度突出以及相当鬼扯的故事并没有在口碑上有什么大收获。

或许是为了挽回一点电影版造成的口碑影响,或许是不想这么快失去,一棵摇钱树,TVB更换导演拍摄了电视剧《使徒行者》的第二部,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一个前传故事,讲述卓sir和另一群卧底之间的故事。但是和所有狗尾续貂的影视剧一个毛病,第二部基本上是有一种无聊并且拖沓的方式把第一集的故事又说了一遍,而且全局都很难找到有趣的角色,大部分时间也都是无聊的感情戏,所以,本剧的口碑和在内地的点击率也都不理想,基本上把这个系列创意枯竭的事实全部摆在了观众面前。

但是让我没想到的是,又没多久,系列的第二部电影版就来了,而且这一次的电影版已经和之前所有的故事没有了任何关系,文伟鸿的回归居然把它打造成了一部反恐谍战动作片?????

这些年,香港商业片对于续集和系列的依赖还是很明显的,故事上有连续的就如同《寒战》系列,烂片《反弹风暴》系列,而另一种则是明明每一部之间都没有联系却又要做成系列的,就如同,《窃听风云》系列,《杀破狼》系列,《扫毒》系列以及即将上映第二部的《拆弹专家》系列,只要班底差不多,演员差不多,能拍几部拍几部,而我今天要吐槽的《使徒行者2谍影行动》明显就属于后者的阵营。

和那些典型的香港商业烂片一样,《使徒行者2》也是一部类型杂糅的、通篇漏洞的、情节任性的、空洞且过火的电影,它不仅仅是香港电影在类型上的一次失败的尝试,更是一次反智却又自我感觉良好的对于观众的戏耍,甚至,它的整体气质滑稽得如同一部没有歌舞场面的宝莱坞动作片。

而当有人称之为拯救暑期档的希望的时候,我真心觉得这就是一个无耻的笑话。

《使徒行者2》是一部融合了很多电影内容的大杂烩,片中的麦格芬争夺、鬼扯的IFF(山寨IMF)部门设置以及假死等桥段来自于《碟中谍》,好兄弟(本片中是孤儿好友)离异之后重聚身处不同阵营最后共同作战的情节来自于《逆战》,前半部莫名其妙的香港警队部分展现来自于《寒战》,浮夸且失真的动作场面来自于一系列宝莱坞动作片,影片把自己包装成一部谍战动作片,但是我看完了之后,这分明就是一部宝莱坞狗血基情科幻动作大片呀!

文伟鸿这一次拍摄的《使徒行者2》不但和电视剧版完全切断了联系,和上一部电影也毫无关系,主角方面保留了古天乐、张家辉、吴镇宇,故事上保留了捉鬼的设计,其余的部分完全是“全新”的,导演试图以《碟中谍》式风格的故事拓宽香港类型片的创作思维,却没有想到过这种题材的故事,当年的《紫雨风暴》、《圣战风云》、《赤道》等等电影早就玩过了,而且玩得比本片不知道严谨了多少。

《使徒行者2》讲述的故事非常简单,任何看过《碟中谍1》的人瞬间就可以明白创意的来源在哪儿。简而言之,本片的故事是以围绕一个记录着恐怖分子资料的硬盘展开的,警队的精英和恐怖分子安排在警队中的内奸争夺这一块磁盘,最终,警队精英还要伪装成为犯罪者与恐怖分子交易,整条故事线就是对于《碟中谍1》简单粗暴的“临摹”。

而另一方面,《使徒行者2》又讲述了一个老掉牙的兄弟情的故事,当年在东南亚国家孤儿院生活的两个好友平时的爱好就是玩魔方,但是一次意外让其中一名被恐怖分子带走并且培养成为了恐怖分子,而两人误打误撞都进入了香港警队,身处要职,几十年没有见的他们最后还是认出了彼此,基情的燃烧让两人最后联手,如同《使徒行者1》中古天乐和张家辉饰演的两人一模一样。

别看影片的情节看似饱满丰富,但是不论是人物的构建、情感的渲染、情节的编排还是动作场面的处理都是非常失败的。

首先来说,从各方面的宣传上都把自己包装成一个标准的三雄电影,但是看完了电影发现不过是一对双雄加一个打酱油的,整部电影大部分时间都在建立古天乐和张家辉饰演的角色之间的情感联系,却把吴镇宇的角色写得一场鸡肋,在影片的开头10分钟,我们还以为他是一个可以连接其他两人的角色,展现了他与古天乐角色的矛盾,展现他的生日会,展现他与张家辉角色的师徒情深,但是当影片演了三十分钟左右的时候,这个角色就丧失了所有戏剧功能,写着写着就写丢了,直到故事中那一段莫名其妙的三雄三桌的情节才给写回来。

对比《扫毒2》,再看看本片,我们明显可以发现《扫毒2》中三位男性角色分工明确、相互制衡,但是本片之中则是双雄对峙,另一人可有可无,甚至让人觉得设置这个角色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让吴镇宇演几场戏而已,哦,对,甚至到影片最后我都不知道古天乐的角色和他是什么时候具有的师徒关系,明明影片开头两人相见的时候看起来非常不熟。

而影片对于兄弟情的设计也非常矫情和做作,不知道是导演有意为之还是怎么样,影片在处理这两个人的感情戏的时候几乎就是把两人当做情侣来写,好几次我都以为两人真的要亲上了。仿佛是编剧在看完了《美国队长》系列之后异常兴奋,直接把美国队长和东兵的关系做了一个琼瑶煽情版,两个男人没事儿就对视然后一眼万年的感觉,而且古天乐与张家辉角色在结尾生死关头的真情流露真的是快把人看吐了,那台词写的真的别提有多恶心了!

想想吴宇森以及杜琪峰在对于男性情谊展现上的那种硬气、天真与传递出来的专属于直男的浪漫,本片中的男性情谊反而显得娘们唧唧,基情四射,感觉完全是在照顾腐女观众。

其实说实话,影片的前半个小时还是正常的,恐怖分子控制他人自杀性袭击香港的开头算得上是噱头十足,而叙事逻辑和一开始的情节设计也没有啥大问题,尤其是在东南亚国家街头的那一段动作戏还算看得到一些师从《盗火线》等经典好莱坞动作片的设计,但是当这场动作戏之后,影片就彻底失控,从一个现实题材动作片彻底变成了科幻谍战片,各种黑科技的加入、浮夸并且虚假的特效非常辣眼睛,而当作为香港山寨版IMF的IFF(Invisible Fortress Force)出现并且场景类似蝙蝠侠的蝙蝠洞的时候,我真的差点笑出声来,当然,整部电影也彻底陷入了精神错乱的地步。

明明后面的故事加入了大量考验编剧技巧的反转,明明可以拍出大快人心的大逆转,但是导演偏偏犯了神经病,让影片最后的三十分钟看起来如同帕金森患者拍摄的一样,并且透露出来浓浓的咖喱味儿。

《使徒行者2》最让我感到恶心的地方就是影片的剧作具有一种爆棚的自作聪明的感觉,不论是人物关系、情节进展还是设局方面都想玩大量反转,但是这些反转却又全是编剧一拍脑门就乱写的,完全不考虑合理性,也丝毫不考虑前后的逻辑。

就比如影片中让其中一个角色假死,然后让他去骗另一个黑警的角色,明明是想促成和黑警背后组织的交易合作,结果却直接造成了黑警的暴露与逃亡。

也比如另一个情节,他们俩原本要在一个地方谈判,恐怖分子组织明明没有拿到硬盘却派人潜入准备杀掉他们,并且莫名其妙地叫来了原本已经被写丢的男三号,最后爆发了一场毫无意义的混战,而在其中,IFF组织居然完全无视自己成员的安危,非但没有派人支援,连监听都没有,可谓是脑子有坑。

而到了影片结尾西班牙的高潮戏份的时候,整个故事彻底失控,前一秒钟警员沾沾自信自己通过特殊手段骗过了恐怖分子,下一秒钟,被保护的女性角色就遭遇了伏击,主角以为只要中途掉个包就可以骗过反派却没想到反派人多势众有几辆车就跟踪几辆车。

而一阵枪林弹雨之后,两位男主角和一个反派的马仔PK,不但不正面较量,反而开车逃跑,明明生死关头却互诉衷情,仿佛这一年所有的狗血都需要在这些情节中爆发一样,和其荒谬。说实话,一群号称精英的反恐警察前往西班牙抓捕恐怖分子,就他么不能多带几个人吗?活该你们被突突死好吗!

当然,影片最让人无语的还是高潮的动作戏,西班牙奔牛节上追车、枪战以及最后的1V2,特效之差,调度之乱,节奏之崩让人非常无语,奔牛用特效做也就算了,就连车子也用特效做,尤其是那段飞车高空360度自由落体并且翻跟头的场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了印度动作神片的标准水平。而且最重要的是,影片的终极BOSS居然是一头牛!!!!!!!!!!!!!!

除了视听层面以及剧作层面的无语,影片的配角选择同样是灾难级别的,就像《使徒行者1》中的毫无存在感的张慧雯、克拉拉、成泰燊,本片也再次贡献了合拍片中的灾难casting和更灾难的表演。

被设计成女主角的姜珮瑶几乎是第二个AB,除了干瞪眼、挤眉弄眼就啥也不会,表演状态之僵硬总让人觉得是带资进组的人物。

饰演反派打手的张亦驰则是全片最可怕的角色,从头到尾模仿小丑的坏笑,却如同一个蹭镜头的智障一般,中间有一段戏,在枪战中,他躲在暗处,悄悄走到灯光底下放了冷枪,然后悄悄又消失在黑暗中,整个表演非常诡异和猥琐,而到了结尾高潮的动作戏,他的表演彻底失控,歇斯底里,异常尴尬,就好像当年去上《吐槽大会》的马景涛一般,真的不知道导演是如何容忍这种表演的。

影片另一个让人无语的选角就是饰演反派的黄志忠了,这名内地的实力派演员演绎了大量正面的角色,这一次对于反派角色的把握也是让人非常黑人问号脸,并且特别让人想问,这厮从头到尾除了装逼还干了啥?

最后还是得感叹一句,本片的水军和软文,太特么多了!

 3 ) 《使徒行者2》:毫无新意全是套路,没看第一部的人反而很幸运!

2014年的《使徒行者》几乎是每个港剧迷必看的一部,除了引人入胜的剧情和不断反转的角色身份之外,爆Seed和钉姐两大角色相爱相杀的故事也很动人。

剧版《使徒行者》林峯和佘诗曼

再加上,这部剧又是林峯离开TVB的告别之作和佘诗曼重返TVB的回归之作,具有其重要纪念意义。

《使徒行者》人物关系图

所以当年毫无悬念地拿下各种奖项,打破不少收视纪录,也渐渐成为大家心目中美好的记忆。

《使徒行者》核心悬念

两年后,这部剧被改编成电影,虽然没有林峯,但有张家辉、古天乐、吴镇宇三大影帝的加持,再加上原剧导演文伟鸿亲自操刀,这部电影还是可以一看的。

电影版《使徒行者》吴镇宇

剧改电影想要重现剧里的精彩细节自然不太可能,不过在影片中我们还是可以找到不少剧里的梗,也被三大影帝的演技所折服,尤其是他们三个的对手戏,有原剧的那种悬念和反转的味道。

电影版《使徒行者》张家辉和古天乐

尽管电影版《使徒行者》有些烂尾,但对于粉丝而言,已经算很不错了,至少是在合格线上。

01

如今,电影版的续作《使徒行者2:谍影行动》又上映了,依然还是导演加三大影帝的对决,又是近期暑期档继《扫毒2》后可以一看的港片。

《使徒行者2》吴镇宇

然而,这次给我的观感其实并不是很好,影片毫无新意,满是套路,几乎就是一次复刻,但凡看过前作的人,都会同意我的观点吧。

所以如果有人问没看过电影版《使徒行者》直接看《使徒行者2》可以吗?我会说可以,非常可以。

因为第二部跟第一部在剧情上没有半毛钱关系,跟大多数港片续作一样(如最近上映的《追龙2》、《扫毒2》),基本上是挂羊头卖狗肉,所以看完后你可能会觉得还不错,挺出乎意料的,可以从中获得一种新鲜感和悬念上的快感

但是对于已经看过第一部或为了看续作重温第一部的朋友来说,就有点难受了

《使徒行者2》古天乐和张家辉

三大影帝饰演角色的身份,本质上没有太多的变化,虽然上一部是揪出卧底,这次是揪出黑警,角色的行为也没有太多的变化,吴镇宇这个角色总是要死的,张家辉总是会为古天乐挡枪,古天乐的女儿总是被威胁等等,总之,角色虽然换了名字和身份,但所做的事情,其实没什么区别。

就连一些枪战的场景,也是如出一辙,譬如古天乐和张家辉在异国被围堵险些被杀最后成功获救,还有他们之间的对话,意思也差不多,说来说去就是兄弟情。相反地,我还更喜欢第一部古天乐说的那句台词:做兄弟,在心中,你feel唔到,我讲一万句都系废噶。

《使徒行者》经典台词

甚至连影片的结尾都是一样地狗血,我都想在影院里大声喊一句“真牛逼”,难道你们三年后还学不会简单的补刀吗?这两个徒弟真是白教了,吴镇宇做人真是“失败啊”!

《使徒行者》结尾

片尾的歌曲和说唱也是狗尾续貂,如果看国语版还好,看粤语版突然再听到国语歌曲和说唱,一下子就出戏了。

当然我建议大家还是看粤语版,比较原汁原味,许多角色的潜台词也是粤语才能get到的。

简而言之,如果说《使徒行者》是为了致敬剧版的,那么《使徒行者2》无疑是抄袭前作的。

《使徒行者》里的魔方

当然,反正都是抄自己的,你也可以把换皮理解为彩蛋或致敬什么的。影片中那个魔方做出的摩尔斯密码和最后每面只有中间一粒是不同的魔方的确就是致敬第一部的

02

不过,影片中也不是完全没亮点,像片中那个死缠着不放的杀手就像是魔方每面中间不同的那一粒,他的角色虽然看着有点憨,有点颠,演技还需进步,但反倒是这样一个角色让人记住了

《使徒行者2》张亦驰

看完电影我才反应过来,原来影片开始的【特别感谢:张亦驰】,就是指的这个演员,当时还以为是什么特别投资人。

简单翻看张亦驰这个演员的资料,发现他还真是个宝藏男孩

《火锅英雄》张亦驰饰演沙僧

他出道以来,作品不多,能被记住的角色也是寥寥无几,唯一能让许多人知道的,大概就数《火锅英雄》里饰演一个憨贼沙僧

《流浪地球》张亦驰饰演李一一

今年他似乎火力全开,在多部热门影视剧里都有他的身影,在打破影史纪录的国产科幻片《流浪地球》里他演李一一,在八月长安的《暗恋橘生淮南》里他演张明瑞。

03

古天乐和张家辉今年上映的电影挺多的,古天乐有《家和往事惊》、《反贪风暴4》、《追龙2》、《扫毒2》等,张家辉有《廉政风云》、《沉默的证人》、《催眠裁决》等。

《扫毒》三大影帝对手戏

他们两大影帝的演技都不用多说,基本也都是影片的质保,很多人都是冲着他们看的片子,然而如此密集的上阵,难免会让人审美疲劳甚至让人串戏

别的影片不说,就拿这部电影来看,其中一些桥段也会让我想起许多港片的片段,比如《扫毒》的片段,尤其是三大影帝同框的时候,还有张家辉在行动中“死去”,比如古天乐担心女儿的画面会让我想到《杀破狼3》等等,不一而足。

当然,这并非是这部电影的问题,在其他港片中也有类似的问题产生,而归根结底,还是因为香港电影演员青黄不接,所以看来看去还都只是在看这一批老牌演员。

《反贪风暴4》里的林峯和古天乐

尽管每年都有不错的港片上映,如《杀破狼》、《反贪风暴》、《追龙》、《无双》等,也都获得较好的口碑和票房,但始终还是会给人一种审美疲劳,依旧是那样的题材,那样的演员。香港电影依然还是处于“香港电影到底死没死”的阶段。

不管香港电影之后会走向哪里,作为看港片成长的一代,我对于港片的态度是愿意永远地支持,只是希望导演能够再多用一些心,旧瓶换新酒,换多了,也容易让人心凉。

关注电影观后感,一个记录个人观影的地方,可能如实,也许主观,但一定不是影评!

往期回顾:

《烈火英雄》:看过的几乎没有不哭的,遗憾的是电影本可以更好

《跳舞吧大象》:无聊的鸡汤故事,煮沸了也不会好喝

《隧道尽头》:这是一部细思不能极恐的西班牙悬疑片

《未来机器城》:还不如看一期暴走大事件来得有趣

《小Q》:很催泪的一部狗片,感动之余还能学到不少东西

 4 ) 张家辉古天乐吴镇宇......“王牌阵容”会杀死港片吗?

今年暑期档因为种种动荡,相对冷清,除了30亿的动画黑马《哪吒》,几乎没什么印象深刻的爆款。

不过最近倒是有部港片也有成黑马的可能,毕竟2016年的前作6亿票房,也算小黑马,它就是《使徒行者》。

可《使徒行者2:谍影行动》到底能不能像上部一样,暑期档杀出一条路呢?

1

从故事说,《使徒行者》第一部已经把情节拍完了,没什么续集的潜力。

那第二部怎么拍呢?

当然是新开篇章。演员承袭上部,张家辉、古天乐、吴镇宇三大男主都在,但人物、故事、设定,完全不同。

《使徒行者2》是轱天乐、渣渣辉带来的,系你没有体验过的船新版本。由第一部抓内鬼,直接搞成一次全球反恐行动。

张家辉、古天乐、吴镇宇是不同部门的警察。但警察系统里有黑警,是恐怖分子集团成员,并且他们三人中可能也有内鬼。

女主作为黑客,入侵恐怖组织系统,拿到恐怖组织的计划和人员分布,恐怖分子要抓她。

抓是不可能抓到的,当然是被张家辉救走,但救走才知道,得去趟缅甸,硬盘资料在那儿。

于是上级就把张家辉、古天乐派到缅甸找硬盘,吴镇宇坐镇总部指挥。

好不容易缅甸拿到硬盘,发现硬盘根本不重要。女主把恐怖分子系统锁了,她的虹膜是唯一解锁办法,她才重要。

张家辉执行秘密任务,带着硬盘,绑走女主失踪。古仔儿童时期被绑架进恐怖分子集团,如今又因为女儿受胁迫。

于是古仔代表恐怖分子集团,张家辉代表警方在西班牙开始对决。

电影故事很简单,就两个重要悬念,一是童年失散兄弟俩到底谁被恐怖分子集团拐走,二是到底谁是警队里的黑警,当然,两个其实是一个问题。

所以这点悬念实在不够看,到后半段更是太好猜,很难看过瘾。每一次破解,都太轻而易举。

恐怖分子在香港放了三个炸弹,说完黑客就破解,顺便还查到恐怖分子老窝。然后警方神兵天降,突击把反派头目给做了。本以为是BOSS的人,随便就领了便当。

反倒身边一个打手,和张家辉、古天乐成最终对决。

结尾打斗戏更是随意,主角重伤想倒地就倒地,想奋起反抗就算中枪也龙精虎猛。

还有打不死的两个主角,最后大发神威,一起把杀手举起来撞在牛头上。这是什么迷惑动作戏?难不成牛才是电影C位?

2

《使徒行者》追根溯源,最经典的肯定是2014年TVB剧,港剧里也算高分。

导演文伟鸿就趁着剧集成功,拍了部电影版,也就是第一部。

《使徒行者》最大特点是疯狂反转,警察全是黑警,黑帮全是卧底。电影继承了这点,虽然有时候比较强行反转,但反转够多,也够用力,看着精彩。

第二部偏向动作片,就把这点抛弃了。古天乐卧底身份中间就讲明白,张家辉只一句我6年前当过卧底,卧底反转的事,没了。

但除了槽点十足的主角借助特效牛击杀反派,动作戏是挺刺激,枪战、爆破、飞车一个不少。

三大男主都年纪不小,演这种动作场面,不容易。

尤其是古仔,按他的话说,动作导演钱嘉乐拍片还一定要“找辆真车撞撞他才开心。”

动作戏几乎都在闹市,调度上难度不低。除了香港,还有缅甸、西班牙。

当然,以异国为背景的动作戏并不少见,只是把地点和动作戏内容融在一起比较新颖。

像首次开放给外国电影团队拍片的缅甸仰光,电影在地标苏雷宝塔附近公路,设计了一段行车中枪战。

到西班牙,更是把当地盛大节日奔牛节,做成一个动作场景主段落。

奔牛节是什么呢?就是6头公牛,追逐上百个大汉穿市而过。《使徒行者2》把飞车追车放这种大场面里,当然是种奇观。

但奔牛节的牛,是个亮点,也是败笔。结尾恍惚间牛喧宾夺主,成了主角,就有点尴尬了。更何况较真说关于牛的特效,也不那么过硬。

3

《使徒行者2》最大期待无疑是落在阵容上。但可惜在某种意义上,电影成也阵容,败也阵容。

张家辉、古天乐、吴镇宇,这阵容强不强?

强,在港片里数一数二,演技无可指摘。他们的出场,用“王牌阵容”这个很火的词形容,再合适不过。

但细看,看到了什么呢?

岁月的痕迹,他们的年纪不小了。

这一代男星的光芒太盛,港片来来回回就是这几个人,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新生代,能获得相似水准的认同。

就像38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男主,提名演员全50岁上下,并且是熟脸。

这正是整个香港电影的映照。港片和演员一起,停在那个时代不断重复,但其实都在不可抗拒的老去。

《使徒行者2》讲兄弟情,是情怀没错。《英雄本色》就传承的兄弟情,称得上港片内核。

但《使徒行者2》的兄弟情,更像添加的元素,太刻意。

当情怀都成可供增减的程式和调料,再好的演技,也难掩盖感情戏交代的苍白潦草,满是套路。

这种故事和第一部毫无关系,但看第一部口碑票房都不错,就乘胜追击急匆匆再搞一部流水线产品的系列,不止《使徒行者2》。

可以说,《追龙2》、《扫毒2》都是一样,阵容够强,动作戏挺新,但剧本故事完全敷衍了事。

《使徒行者2》不算太差,但要说成为一部好片还差很远。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如果冲着黄金阵容,港片情怀,动作戏刺激,可以去影院一看。但前提是期待不能抱太高。

停滞在差不多的编剧和故事水准,用着差不多的动作设计中加点创新,差不多的香港中生代男星,演着差不多的套路,就是差不多的港片现状。

《使徒行者2》是一部电影,但未尝不是港片缩影。港片想找回曾经荣光,但就靠这手老牌,还能再打出新意吗?

 5 ) 明明不是铁三角,为什么要搞我吴镇宇?

作为吴镇宇的脑残粉,我去看《使徒行者2》之前,轻信了网上的谣传,什么“铁三角”,什么“三大影帝飙戏”,当我走到影院门口,看到这张宣传海报时,感到一丝不祥的预感:

张家辉、古天乐势均力敌,占据了海报的C位,而吴镇宇被挤到了一边。

果然,《使徒行者2》的故事架构根本不是“铁三角”,而是港片中经典的相爱相杀“双雄”模式。

张家辉饰演的程滔,和古天乐饰演的井进贤,自幼在孤儿院相识,他们被一个神秘组织盯上,这个组织专门掳掠有天赋的儿童,训练成杀手或者特工。

阴差阳错下,一个孩子被劫走,一个孩子获救,二人就此分道扬镳。30年后,他们各自隐匿身份,为互相敌对的组织效力,因一桩罪案重逢后,他们这种亦敌亦友的关系,构成了《使徒行者2》的基本故事架构。

程滔与井进贤

吴镇宇这个角色到底有什么意义?

吴镇宇在片中饰演的叶志帆,算是程井二人在警界的师父,当上司怀疑他们二人是黑警时,他第一时间站出来,愿意担保他们,给予他们无条件的信任和帮助。

叶志帆的一滴泪

我看到有人说:“吴镇宇这个角色没有任何存在的意义”,我是坚决不同意的。

从剧情设置来看,吴镇宇演的叶志帆,恰恰是戏剧理论中典型的“功能性人物”

所谓“功能性人物”,是指非主角、并且推动剧情的人物,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一是在情节方面,需要为情节发展而服务,可以视为戏剧的“有形推手”。

在程井二人去缅甸取硬盘时,叶志帆是指挥他们行动的直接领导;当救援直升机拿到硬盘后,是等待程井二人上飞机,还是放弃程井、以硬盘为重,叶志帆选择放弃营救程井,这间接导致程滔失踪,为后续剧情的展开埋下必不可少的伏笔。

二是在主题方面,需要在剧中传达观众的潜在意愿,可以视为戏剧的“无形推手”。

当程滔失踪后,他和井进贤都被视为黑警嫌疑人,叶志帆还是选择相信他们;即便得知他们有可能辜负了他的信任,他仍然舍命相救,临死前还在问程滔:“你是不是在行动”,即便所有人都怀疑程滔是黑警,他还是选择相信他。

三是在气氛方面,需要调节戏剧的气氛,增加观赏度。

电影中比较轻松的部分,都是跟叶志帆有关:生日聚会的幼稚手表,跟程滔、跟井进贤的插科打诨……可以说,叶志帆的存在,缓和了程井二人剑拔弩张的气氛,舒缓了电影的情感节奏,带来张弛有度的观影体验。

吴镇宇作为金马奖影帝,由他来饰演叶志帆简直游刃有余,无论是这个角色本身的戏剧价值,还是他带来的独特演绎,都为这部电影增色不少。

变态杀手Demon为什么一直笑?

Demon

很多人吐槽张亦驰演的杀手Demon,这人太可怕了,每一个镜头都在阴森森地笑,有种纯粹得令人讨厌的变态感,已经给我留下了心理阴影。

我不禁怀疑,这人本来就长这样吗?查了下他的底细,竟然是《流浪地球》里呆萌可爱的技术宅李一一!完全没认出来。

既然张亦驰并不长这样,那他为什么要一直笑?

原因很简单,Demon在剧本中的定位是“陪衬情节角色”

所谓“陪衬情节角色”,作用是与主角形成对比,显示他们在面临相同难题时,所作出的不同选择。通过比较,陪衬情节角色凸显了主角的特质和困境。

Demon陪衬的主角,显然是井进贤。

他们有着相似的命运,都是小时候被组织抓走的无辜孩子,接受了残酷至极的杀人训练。不同的是,井进贤保留了良知,他遇到了挚爱的女人,遇到真诚的师父和朋友,虽然他为组织杀了很多人,却时刻饱受良心的谴责。在女儿出生后,他曾带着妻女逃跑,试图逃脱组织的控制,换来的却是爱妻在自己面前惨死。因此,井进贤在片中的表情,始终是沉重而痛苦的。

井进贤

与之相反,Demon从头到尾都在笑着。正如他的名字“恶魔”,他完全放弃了良知,所以他没有痛苦,没有愧疚,可是也没有真正的快乐,他为了避免井进贤这样永失所爱的痛苦,彻底舍弃了灵魂,成了一个只知道杀人的空壳。如果井进贤没有遇到程滔和叶志帆的挽救,他或许也会成为Demon这样的杀人机器。

从这方面来看,张亦驰的表演绝对可圈可点,绝非对小丑的拙劣模仿,更不是故弄玄虚,而是对剧本、对角色有着深刻的理解。

正如本片导演文伟鸿的评价:

“之前我看张亦驰在《火锅英雄》的表现,觉得他有一种邪味可以放大,他自己非常喜欢。我觉得每个演员都应该碰到不同的角色,打造不同的形象,展现给观众看。”
张亦驰与动作指导钱嘉乐

从一个小保姆,到质量过关的爆米花电影

钱嘉乐作为《使徒行者2》的动作指导,带来了这部电影漂亮的动作场面,各种飙车枪战、各种突突突哒哒哒,配上干净利落的剪辑,确保了这首先是一部质量过关的爆米花电影。

什么算得上干净利落的剪辑?从井进贤家的小保姆就看得出来。

她基本相当于一个龙套角色,连名字都没有,全片只用了几个镜头和一句台词,就揭示了她从小保姆到女杀手的身份错位。

【镜头一】

古天乐饰演的井进贤开车送女儿上学,他从后视镜中,不安地看了一眼后座跟女儿玩耍的小保姆。

【镜头二】

井进贤送完女儿后,小保姆问他:“先生,晚上回来吃饭吗?”他冷着脸没理她。

【镜头三】

井进贤被组织要挟后,女儿遭到绑架关在笼子里,小保姆穿着一身雇佣军战服,手持机枪,冷漠地看了一眼井进贤的女儿。

三个镜头一句台词,不仅塑造了一个龙套角色,还从侧面烘托出井进贤被组织控制得有多深,他每天过的是怎样提心吊胆的生活,他想要脱离组织的渴望,以及挚爱遭到威胁的煎熬,都从镜头语言中展示出来了。

这部电影中,没有多少废台词,也没有多少废镜头,要么塑造人物,要么推动剧情,要么留下悬念,并且在每次反转时,都会在前面留下至少一处伏笔。这种干净利落的编排方式,颇有传统香港警匪片的气质。

尽管《使徒行者2》在情节上并非尽善尽美,结局的情感把控也有些过火,但这些细节,足以让我这样的港片迷感到怀念,当做一部有悬念、有冲突的合格爆米花电影来看,还是挺不错的。

 6 ) 能把榴弹打出导弹的效果,这就是港片!

只不过飞舞的白鸽变成了奔跑的公牛

“我是渣渣辉!装备回so没所谓,是兄弟就来砍我。” “我是古天乐!这辆车我现在就很想炸死它。”

虽然这样开场很“三俗”,但真的好符合电影的风格!

《使徒行者2:谍影行动》是一部很典型、却又有些不一样的华语警匪片,但当看到电影中,缅甸街头大战,反派把枪榴弹打出导弹的效果时,粉丝们一定会心领神会,这就是港片,无疑了。

只不过,当我们发现结尾枪战戏中,从昔日飞舞的白鸽变成了奔跑的公牛,就会明白这是港式警匪片的升格。

这并不是贬义,反而是“皆尽过火,皆是癫狂”的香港电影,极致的娱乐化体现。

因为《使徒行者2》(如下简称《使徒行者2》),既有昔日香港电影警匪片的猎奇过火效果,也有新世纪动作电影的大格局体现,且还带有相应反传统反类型化的诉求,以一个“俄狄浦斯王式”的宿命格局,核心还是昔日港片情怀的延续。

(因为涉及到卧底,所以本文并无剧透,以A、B代替演员和角色名称)


新世纪香港警匪片的求变

《使徒行者2:谍影行动》与第一部没有关系,两部电影各自独立,且新旧有别。而且两部电影,各自代表了香港警匪片的不同形态,说是新世纪警匪片,之所以“新”,自然有其独到之处。

香港警匪片就那些料,尤其是这样的纯爷们戏。兄弟情义、江湖恩怨、浴血警匪这些,一块砖头下去砸中十个片子有八个半是这种内容。前不久《扫毒2》是一部标准的港式电影,这部《使徒行者2》也是同样如此。

而且两部电影都有古天乐。。。

但不要以为同为警匪片,《扫毒2》与《使徒行者2》就是同样的类型,港片之所以创作力源源不断,就是因为擅长“看锅下菜”。相同的佐料,会调制出不同的菜品。

就拿本片来说,顶着“使徒行者”的名号绝不是浪得虚名,决定了故事特征和走向,那就是“追查卧底+情义两难”

如果看过两部TVB剧集和第一部电影的观众就会了解,无论阵容和故事变成怎样,上述两条基本原则,是不会变的。

这是“使徒行者”这四个字的标志,也是香港警匪片、或者英雄片的一大特征。

《扫毒2》专注兄弟反目、双雄对决,《使徒行者2》则是强调卧底身份和兄弟情怀,二者并不冲突。

但《扫毒2》与《使徒行者2》同作为新世纪的港片,也是有共同点的。就拿本片来说,在张家辉与古天乐身上,我们很难在其中看到昔日周润发或者张国荣的影子,电影从故事到角色塑造,英雄依旧,但他们不再浪漫化

这是新世纪在《无间道》之后,在“皆尽过火皆是癫狂”的港片没落之后,香港警匪片的全新形态。说白了,一方面与时俱进,符合新时代审美;另一方面则是在港片尸位素餐的今日,不再压榨昔日港片的剩余价值,而是寻找新的出路。

很明显,《使徒行者2》中张家辉、古天乐乃至吴镇宇,都称得上英雄角色,但对比于昔日《英雄本色》《龙虎风云》等片,江湖不再浪漫,这些依旧打打杀杀的电影,不再追求大英雄的风光表面,更加关注小人物的一举一动。


“真心英雄”:忘不掉的情义

又比如香港电影的卧底题材,《使徒行者2》作为卧底题材的作品,从剧集开始,就格外注重命运悲剧和性格悲剧的交互渗透,的确,新世纪新派警匪片开始反传统,不再玩男人的浪漫、江湖岁月那一套,而是开始做一些类似宿命的东西。这也是TVB剧集区别于《学警狙击》的特征。

香港卧底题材,真正要追溯到1987年林岭东的《龙虎风云》,尽管不是第一部(1980年章国明的《边缘人》也是卧底),但却是为香港警匪片中特殊的卧底题材定下了一个基调。非黑即白的现实,鲜明的正邪对立,兄弟情义夹杂在两个世界之中,面对的无言的悲伤。出卖、背叛,愤怒、离别。

《使徒行者2》其实并没有脱离卧底题材的桎梏,但在电影“寻找卧底”上,增强了宿命效果,从“找卧底”到“找兄弟”,以躲不开的宿命,来反衬兄弟情。

A、B童年兄弟意外失散,A顶替了B的身份,30年后因一桩罪案相见,电影用隐藏的反派来主导故事,制造出高效的悬疑效果。

30后的两位兄弟相逢不相识,已经分属于不同阵营。此时前期营造的“找卧底”悬念,又增添了新一层的“找兄弟”,这里的“找”是找回的意思,目的是让对方可以回心转意,毕竟集团的目标的是B,但A救了B,自己反而替代了前者,相当于“我这条命是他给的,我欠他一条命。”

A和B你来我往的针锋相对中,暗中布局的暗号,故意射偏的子弹,以及关键时刻的舍身,呼应开场,让兄弟情义显得更加真实可信。起码这一点,要比相对传统的《扫毒1》中的兄弟情更加直白一些。

因为昔日港片中的兄弟情,尤其是吴宇森的《英雄本色》,只是在渲染结果,说白了为了兄弟可以舍生忘死,却鲜有情节去突出过程,你们为什么是兄弟?你凭什么为他两肋插刀?这一点,后来银河映像的杜琪峰进行了弥补,比如《枪火》这些作品,通过细节和情节渲染出兄弟情,但杜大炮的兄弟情,往往都伴随着悲剧的命运。

所以,我觉得《使徒行者2》有点像吴宇森《喋血街头》和杜琪峰《真心英雄》的结合体。

其故事结构很像《喋血街头》,只不过三位发小搭档的配置减少到了两位,他们也没有真正的反目。不过电影三位主角在小饭馆里谈判那场戏,完全致敬了《喋血街头》三人对峙的著名场面,男性情谊在极端环境下的展现和救赎,正好切合本片的主题。

在剧情推动下,男主角们被逼到了绝路,已经到了悬崖边上,在强大无比的反派面前,渺小的主角孤注一掷。为什么说得《使徒行者2》很像《真心英雄》,因为两部电影的共同点就是“输人不输阵”。


“俄狄浦斯王”:躲不开的宿命

说到宿命,带着点命运悲剧的色彩,这一点在杜琪峰为首的银河映像电影中尤为重要。这其中包括了命运与人性两大特质。

古典美学所讲的命运悲剧乃是指外在的不可抗力决定人物的走向,最经典的例子就是《俄狄浦斯王》

“俄狄浦斯智慧超群,热爱邦国,大公无私。在命运面前,他不是俯首帖耳或苦苦哀求,而是奋起抗争,设法逃离“神示”的预言。继而,他猜破女妖的谜语,为民除了害。最后,为了解救人民的瘟疫灾难,他不顾一切地追查杀害前王的凶手,一旦真相大白,又勇于承担责任,主动请求将他放逐。”

像不像《使徒行者2》的故事起因?

电影中两位主角,从一开始结局就是注定的,这个走向末路的过程并不牵涉多少角色自己的选择在里面,因为没得选。而人性方面,则是说角色A的人性决定了其结局,倒不如说是天性本能。

换言之,面对宿命的逼迫,他们最后有什么样的结果是他自己选择的结果,而不是归咎于命运,角色的结局并不是谁在逼迫他,因为人性使然。

人类之所以为人类,不仅因为人会使用火,更因为人有情感,但在命运面前,绝非可以一意孤行。角色在面对不同困境需要做出抉择时的挣扎,以及做出抉择之后所引发的人生拧转,才是最具看点最能够引发观众遐想与深思的地方。比如电影中的角色A就是如此。

然而世间本无命,信的人多了,就有了命。

《使徒行者2》没有去塑造英雄,没有渲染江湖的热血,而是为电影里的正邪对立设了一场局,但这局中的路却是棋子自己走出来的。

电影对于正邪对决和命运的定义,让我想起了《暗花》,取代了后者宿命的极致渲染和灰色绝望隐喻,换来更加通俗化的你来我往的针锋相对,则是《真心英雄》里的末路情怀。

在此基础上,也直接影响到电影的格局。


白鸽变公牛:警匪片的升格

不同于好莱坞的奇观营造,港片奇观是建立 在“过火”基础上的,比如《英雄本色》里周润发的双枪白鸽,《辣手神探》里茶馆战场,而大格局下的“奇观”却不常见。

香港电影不乏匠气,但向来与“大片”绝缘,一来是自身的拍摄习惯,当代警匪片(时装动作片)从邵氏的棚拍功夫片演变而来,突出小格局内的大精彩,就像当年刘家良的《武馆》中狭小巷子中展现的十八般武艺,精彩十足;二来香港地方本来就小,枪战、动作施展不开,吴宇森可以在酒吧、茶楼里狂泄上亿子弹,成龙可以在一家商场或轮船上打一个小时,但追求的都是效果而不是场面。

就连当年展现街头枪战的电影也是如此,如《冲锋队》、《暗战》这些,都拍得很好,但格局依然不大。

从这一点上来看,《使徒行者2》,乃至一个月前的《扫毒2》的改变是很明显的,这与新世纪以来从《紫雨风暴》到《逆战》《寒战》这样的港片类似,就是追求大格局。要么如《赤道》这样走出香港,进入国际,要么如《风暴》一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全城开战”。无论哪种方式,这么做都是为了提升港片格局,让香港电影的类型化更丰富一些,与时俱进的顺应观众审美趋势,让港片走出穷街陋巷。

比起《扫毒2》里结尾的“地铁飙车”,《使徒行者2》则是打遍世界,让昔日港片的黑白道的卧底题材,直接升格为“碟中谍式”的反恐大战。

在结尾持续半个多小时的高潮大战里,从街头的飙车追逐,到奔牛节中的横冲直撞,影迷渴望怀念过去的爆裂怒火,那种粗犷凌厉的影像质感,是香港电影“过火式”的奇观呈现。

不要忘记电影中A、B两位主角合力杀敌那一幕,就是吴宇森《英雄本色》式的英雄片气场和兄弟情怀,双枪依旧,只不过飞舞的白鸽变成了奔跑的公牛。

真刀真枪拼一回,这才让最终大战显得猎奇而又合理。不同阵营的兄弟,最终联手御敌,这是前期积攒怒火的释放,也是港片奇观和情怀的体现。

香港电影打算有所出路,可以选择这个方向作为未来的发展之一,甚至可以说是一条捷径。毕竟“大片”的含义在观众心中根深蒂固,将电影做“大”并不难,而且观众也喜欢这种类型,凭借依靠题材和场面烘托起来的制作格局,让港片找一条出路也未尝不可。

记得在《盗梦空间》中汤姆·哈迪那句台词:做梦就要做大一点。拍电影也一样,小片有小片的精彩,但市场是大片的天下,做大没有坏处。

但,我们不能忘本,江湖、卧底、兄弟情,这些标签丢不掉的。比如古天乐那故意射偏的子弹,还有张家辉拿起双枪那一刻。。。


公号:电影文酷

dreamcrowflim

微博:乌鸦·火堂

 短评

两星半,上个世纪的剧情+电视剧的节奏=老套+磨叽。剧本比《扫毒2》稍微走心一点所以整体印象倒没那么差。就是那个叫张亦弛的反派真是绝了,哪儿找来的傻逼?

5分钟前
  • 🌵🌵
  • 还行

那个demon谁演的?跟个傻逼似的。你想演变态杀手,同剧组吴镇宇珠玉在前,就不能请教请教???最后那个歌曲,不唱不行么? 当我第一次觉得歌唱完了时,又起了一段,第二次觉得唱完了时,又来了段rap

9分钟前
  • 公无渡河
  • 还行

还好吧,但是想说:1.港片警匪片太多了,内容雷同,再看就看腻了;2.演员来来回回总是这几个演员,真有后继无人之感。

10分钟前
  • 3Day
  • 还行

叙事乱,摄影乱,剪辑乱,表演乱,一切都乱哄哄,声音巨吵

12分钟前
  • 醇脆
  • 很差

有点用力过猛 最后一场戏怎么说呢……不过三个人座谈还是看得出演技

14分钟前
  • M酱
  • 还行

《使徒行者2》年度最佳无厘头喜剧电影,我们四个从场内一直捧腹大笑到出租车上,笑到岔气笑到流汗,太牛逼了!!!编剧是有嗑药到什么程度才能写出这种梦幻天才无厘头!又名《到你他妈有几头牛》,警匪、科幻、动作、喜剧、奇幻、无厘头,《西班牙侏罗纪公园》、《牛侠》你想到的你想不到的应有尽有!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太牛逼了!!!教堂的废墟,仪式感十足的光线,张家辉一声悲愤的牛叫,西班牙圣灵降临,横扫无能人类。所以我就问你,被车撞入云霄的牛,一头扎穿车门被枪打的牛和最后的圣灵之牛,到底是不是一头牛!!!!!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强烈推荐!!!一张票钱 横扫一切内心阴霾,爆笑炸裂,喜剧来袭!

16分钟前
  • Devlali Number
  • 还行

不管是使徒行者电影版第一部还是第二部,都没有剧版好看,真的电影版快收手吧,剧情套路的不行,也就打戏还能给个情怀分。古天乐年轻的时候虽然演技稚嫩但是稚嫩中还是能找到闪光点的,但是现在的古仔感觉一直在机械的重复表演,近几年警匪片,他每一个角色都演的一模一样,完全没有变化

19分钟前
  • 九宸
  • 还行

常规香港犯罪片。相比第一部,在动作场面上升级了不少,追车,爆炸,枪战场面的增多,也能感受出预算的增加,比第一部更电影了。另一个感受就是,三个男主都明显见老啊,尤其吴镇宇,老得好明显,唉。

24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是我15歲以前會喜歡看的那種港片:沒完沒了看到疲勞的槍戰撞車場面,反轉來反轉去鬼扯的劇情,出埠旅遊賣各種異國風情,還有搞基煽情就差接吻的兄弟情⋯⋯

27分钟前
  • 五色全味
  • 还行

有趣的是既能看到老港片的痕迹,不变的兄弟,江湖,还有那个杜琪峰般的三人戏和致敬吴宇森的白鸽。又能看到对好莱坞大片的融入,特工片模式的剧情推动和场面戏。剧情合格,节奏良好,导演水平不错,这样“没有限制”的类型爽片,恐怕如今国内也只有香港能拍出来了。另外我想问问那个杀手,你是为你的笑容做了韩式半永久吗?

28分钟前
  • 掉线
  • 推荐

七夕去看古天乐和张家辉秀恩爱我也是够了,不过这一次主打有今生没来世还是让人相当感叹兄弟情胜过爱情。文戏和动作戏都不错,有爽燃的地方也有泪点,有演技的演员看的太爽了

31分钟前
  • momo
  • 推荐

我从未见过这么命硬的反派,老是在那里邪魅一笑以为自己很厉害,又贱又样衰,最后感觉编剧扯不下去了让一头牛收走他了!!!谢天谢地!!!

35分钟前
  • 白rap的荧光帽
  • 推荐

哇那个demon真的鬼畜

37分钟前
  • purplePalm
  • 还行

最后那个傻逼反派,张家辉古天乐应该把肠子扯出来,砸烂他的脸,大喊,“笑你妈必笑!你继续笑啊!笑啊!笑你妈币!”

42分钟前
  • 伊卡洛斯在迷楼
  • 还行

全程担心有人打我家辉。

44分钟前
  • 榴芒茶
  • 还行

仿佛看了一部浮夸的印度动作片,就差唱唱跳跳了。明明是一个双雄戏偏要搞个建立不起来的“铁三角”,吴镇宇的角色毫无存在意义,甚至写着写着就写丢了,然后用特别奇葩的方式写了回来。影片前半部分还算是一个故事俗套但思维正常的谍战片,后半部分的彻底放飞自我,大量反转和让人匪夷所思的动作场面连番轰炸,结尾高潮更是混乱到极致,围绕奔牛节的设计可谓是笑料连连。演员方面,那个叫张亦驰的是疯了吗?

47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较差

很港片,但实在缺少一场撑场面的戏,无论故事上的,还是演员表演方面的。反派选择失误,cos小丑失败。

52分钟前
  • 华盛顿樱桃树
  • 还行

比第一部好,节奏紧凑流畅,不玩虚的,上来就干,枪战场面今夏最佳,是熟悉的港片味道。三位男主的演技看得人心驰神往,一个眼神就有无尽故事。古辉兄弟情让人泪目,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们隔着玻璃深情对视,却像隔着银河无法兄弟相认。

54分钟前
  • 小烨
  • 力荐

今年港片最佳预定,没有老套的港片剧情,缅甸行动有无间道的味道,渣渣辉的失踪勾连出古仔黑警的身份,古仔三十年的蛰伏不是为了妻离子散,这份隐忍总是在兄弟腹背受敌时爆发,双剑合璧,喋血双雄,兄弟合力,齐力顶牛,终于圆满。剧情跌宕起伏,血腥暴力,却又温情感动。

55分钟前
  • 稍息立正
  • 力荐

当看到枪榴弹打出导弹的效果时,这就是熟悉的港片啊。兄弟、卧底、宿命、熟悉的味道,江湖不再浪漫,不再追求大英雄的风光表面,更关注英雄的末路情怀。整体好似吴宇森《喋血街头》+杜琪峰《真心英雄》的结合体,三人谈判格局,张家辉手持双枪、结尾兄弟合力的场面都是致敬了经典,只是飞舞的白鸽变成了奔跑的公牛,就会明白这是纯正港式警匪片的升格。只是反派杀手是什么鬼???

60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