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乍泄

剧情片香港1997

主演:张国荣,梁朝伟,张震,格利高里·戴顿

导演:王家卫

播放地址

 剧照

春光乍泄 剧照 NO.1春光乍泄 剧照 NO.2春光乍泄 剧照 NO.3春光乍泄 剧照 NO.4春光乍泄 剧照 NO.5春光乍泄 剧照 NO.6春光乍泄 剧照 NO.13春光乍泄 剧照 NO.14春光乍泄 剧照 NO.15春光乍泄 剧照 NO.16春光乍泄 剧照 NO.17春光乍泄 剧照 NO.18春光乍泄 剧照 NO.19春光乍泄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15 20:15

详细剧情

黎耀辉(梁朝伟)与何宝荣(张国荣)是一对同性恋人,为了有新的开始,他们怀着美丽的梦想(去看南美洲大瀑布)离开香港来到阿根廷,却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迷了路。黎耀辉想安下心来过日子,无奈何宝荣于夜夜笙歌中放纵着自己的生命,以期找寻更多的刺激,只当黎耀辉是他受伤后的港湾,两人分歧 、争吵越来越多,心的距离越来越远。  黎耀辉明白过去的日子不可能再复返时,决定离开何宝荣,而正是在他离开后,绝望的意味(对黎耀辉的爱)才在何宝荣的脑海中完整地浮现。

 长篇影评

 1 ) 张震才是落脚点

张震的出场我觉得好惊艳。在厨房里眯着眼睛洗碗,分辨着周围的声音,好性感啊。


那时候他脸型很消瘦,轮廓特别好,而且站在梁朝伟旁边显得好高挑啊(计算张震178、梁朝伟174,我也觉得张震好像高出一个头的样子)。

总的来说,在黑白的色调、王家卫式的浓墨重彩的光影里,张震显得特别清新(白衬衫踢球那几段,把音乐关掉,完全就是小清新嘛!)

这个“清新”就引来了好多遐想:

1.小张是gay么?

2.黎耀辉有没有一点喜欢他?

3.他有没有一点喜欢黎耀辉?

有情节在说小张说自己喜欢“声音低沉的女生”……这个也不代表他就是直男吧,我反正这么觉得。

踢球第二段中,小张故意抱了黎耀辉好几次,黎耀辉站在原地微笑,这难道不是暗示么?!

小张离开阿根廷往南,在卫生间和黎耀辉单手相拥,镜头从头顶斜拍下去,有一种强调的意味,强调什么?就好比背景音乐一样的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

而故事最后,小张回到阿根廷找黎耀辉,黎耀辉到台北找小张,而双方都没有看到彼此,这个是很好的默契!所以我觉得至少是有好感的,异国他乡,没有朋友,没有能用熟悉语言沟通的人,长期相处,两个人又俊俏得要死,导演肯定只想让你觉得两人是普通朋友那么简单的。

“你是我唯一的朋友”这句话更含糊不清,甚至是双方不想打破原有情况而保持暧昧的最好托辞。

但是最最伟大的最最撩人的,就是故事没有给这两个人下结论!这是最美的地方。比黎耀辉和何宝荣的故事还要有张力,黎耀辉说了,他在厕所碰到过何宝荣,而他以后再也不想回去!

人生是向前迈进的。管你是何种感情。

王家卫其实并没有在叙述一个特别的同志案例,到头来镜头还是指向了芸芸众生,伤心在那里,快乐在那里,然后感情过去了就是过去了,新的路需要走,剩下的人生还在继续。


 2 ) 后来我们不哭了。

1

多年以后,我还是不够清楚小张到底是不是。
假如没有小张,是否黎耀辉就能戒得了何宝荣?
还是,在他们倾城倾国的传奇里,小张由此至终,只是一个增加片长的超级配角而已。
是手握录音机周游世界的流浪少年,却被剧情强硬安排,闯入他和他支离破碎的地图,然后抽身离开,却要背负他和他分离的理由。

在离开布宜诺斯艾利斯之前,黎耀辉要小张闭上两眼,说他像盲侠。他曾在那一角患过眼疾,听觉异常敏锐。
盲侠。那是「东邪西毒」里梁朝伟扮演的角色,也是黎耀辉的前生。
他在小张身上看到的,也许是更年轻的何宝荣。
而后来王家卫在「摄氏零度·春光再现」里却只是语焉不详地说,天涯海角可以是小张的故事,他的完结点,但那又是另一段景致。

2

我一直无法释怀,一直怀抱私心,一直近乎偏执而病态地认为,黎耀辉最后给小张的那个拥抱也是包含有爱的。
拥抱的时候,黎耀辉内心独白说,跟他接近得多了,我什么也听不到,只听见自己的心在跳,不知他可有听到?
如果小张不是,黎耀辉与何宝荣会不会接着跳两个人的探戈,看两个人的瀑布?
如果他是,当他如愿来到世界尽头最后那座气吞云梦的灯塔,把黎耀辉的不开心留在那里之后,又怎么埋葬掉自己的不开心?
我不知道。只是后来,拥抱开始对我具有最致命的杀伤力。

在异国居所的天台上,黎耀辉埋头修整房顶,何宝荣抬头仰望蓝天。
就像在阿根廷与台北与香港,他与他都是无脚的飞鸟。
自我放逐,漂泊无着,靠近取暖,相互刺伤,艰难地寻找一张双人床,轻易离弃,又再怀念。

小张之于黎耀辉,或许就是,警察之于苏丽珍,在某段时期出现并包裹后者的伤口,然后戏份殆尽功成身退识趣退隐下落不明。
小张取代不了他心里的何宝荣,就像警察取代不了她心里的那个流氓阿飞。即使黎耀辉说,这个夏天过得很快。

在美洲大陆最南端,小张终于听到了海的蓝色。还好,他没有被刻入他和他——那两个落魄人的感情脉络。
既然足够清醒,明白黎耀辉和何宝荣最爱的终究还是彼此,那么,不如在拥抱过后干净明朗地转身,至少还可以留下最后那一格,孤傲却潇洒的背影。

那年第一次看,不能原谅黎耀辉结局时绝情的离开。
他回到台湾,回到香港,那何宝荣呢,他被丢在阿根廷怎么办?
后来才听说这是政治的寓义,是九七的隐喻,说小张是王家卫安排用来点醒黎耀辉,让他清醒、决定给父亲写信、然后回到香港的一剂清醒药,假以揭示回归的主题。

3

只是我还在执念的,只是风月。我还在纠结的,只是小张的心事。
Happy Together。最后快乐的,不是他与他或他,在一起的,也不是他与他或他与他。

黎耀辉最抵抗不了的是何宝荣说,不如我们重新开始。
后来有一个人纠正我说,粤语不是不如我们重新开始,是不如我哋由头来过。
再后来我看「半生缘」,很多年后的小酒馆里,顾蔓桢对沈世钧说,我们回不去了。
像是遥遥呼应,道破人世间这样那般,终将殊途同归于一地斑驳灰烬的爱情。

不如我哋由头来过。这样的句式实在太美,美得逃不开它的诱惑,美得太无望。
方文山写在纸上的句子,我剖开横切面的青春,开始寻找与你相遇的年份,在最最最外圈的年轮,看到紧紧相依的你们,原来在这一生,我只能是你其中一圈的认真。

梁朝伟。张国荣。张震。
再后来,我们都知道他们去了哪里。一个娶妻,一个飞天,一个还在演文艺片。后来,他们再也无故事无交集。
影片又回到黑白色。在更多年以后,或许我,或许你,终能不再执着于领悟小张到底是不是。

4

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拥有一出「春光乍泄」,自己会是黎耀辉或者何宝荣,在署名自己的那段感情章段里沉湎膨胀,假想它多么铭心刻骨回肠荡气天下无双,好留给后来人去歌颂去膜拜去敬仰。直到最后才发现我们穷其一生,原来只是小张。

后来,我们再也不哭了,不痛了,不恨了,不爱了,终于统统都忘了。


 3 ) 我们都别再等爱的时光机

1
  初看时,我以为,何宝荣是不爱黎耀辉的。

2
  同性爱,即使在电影里也免不了要受世俗牵制,伦常规范具化为大多世人的指指点点,轻挑眉毛,嘴角下瘪,如同瘟疫。所以分开,比如MEW和TONG,(《The love of Siam》),Leo 和 好友(《海南鸡饭》);或者死掉,蓝宇,JACK....21世纪的导演们在面对同志情人的感情时,大多显出他们黑白胶片的情节。与世俗抵抗就是一场革命,流血牺牲?爱情中根本就没有格瓦拉,谁都不愿意。

3
  王家卫总是不同的,我说的是,在这部影片里,黎耀辉和何宝荣没有太多受所谓的世俗眼光牵制(至少电影中没有大加渲染)——身处异国他乡,两人暂时可以把与其联结的人际评判放低。
  王家卫从来不是喜欢抢社会学家饭碗的学院派导演,他力图还愿爱的本质。他不讨论社会,权利,他在讲纯粹的爱和人性。这是他的高段数。

4
  那么,也让我单纯的只说这个故事。
  何宝荣说,不如我们从头来过。于是,他们一起去找大瀑布;何宝荣说,不如大家暂时分开。所以,黎耀辉让他走的头也不回。

  在爱的生老病死中,总有一方掌握着主动权,他们像是天赋异禀,总能够步步为营。在一开始,我以为黎耀辉是值得同情的。
  你看,何宝荣倦了,累了,被人打受伤了,他又再一次接受他。虽然他没有再回应何的“从头来过”。但是,藏起他的护照,替他煮饭,买烟......哪怕是无聊工作中的一个笑容,都足以说明他的答案。黎耀辉的爱虽然不动声色,却是一览无遗的。

  而何宝荣,做足了一个仆街仔的戏份,任性妄为,理所当然的享受宠爱。连黎都会忍无可忍的质问他:“你有没有良心?!竟然让一个病人给你煮饭。”——显然,他的表现是不讨好的。
  但是渐渐,我看到何在黎熟睡后的注视,他对黎“出轨”的质问,他一次次的无理取闹,像极了渴望得到成人注意的幼童......在蛛丝马迹中,何宝荣不安的爱竟然慢慢显形。

  他们在厨房中相拥舞蹈的戏,其实不过是现实中情人间的一个浪漫插曲,却感动了无数观众。两人四目相接,有情人在这一刻放下彼此心结,芥蒂化为乌有。这成了一个相爱的故事。

5
  但到底,他们分开了。
  可是我想再次感谢王家卫没有把原因归结为劳什子的世俗眼光,他们依然是最纯洁的同志情人,分开也只是单纯的无以为继———
他对爱笃定,希望的只是安稳;他躁动不安,对相守没有信心。他是一棵树,他却是一阵风,树欲静而风不止。没有多余的外在压力,他们相爱想离,都只因纯粹忠于内心。

  黎耀辉独自站在了瀑布脚下,又转身奔赴新生。
  何宝荣一个人拥着曾经温暖过爱人的毯子失声。

6
  对我来说,故事已经结束。
  从头来过?对不起,在所有爱的形形色色的美好中,并没有这一种。

 4 ) 十年春光 一晌贪欢

    本来就打算要在近日重温你所有的影片的。前几日看到林奕华的访问,才知道97年金像奖男主角提名的时候,是发生过一些口角的。

    据说当时大多数评委投给梁朝伟,原因是身为非同性恋者,把一个同性恋角色演绎得如此妥帖生动实属难能可贵。你呢,顺理成章的表演自然是得心应手,演得再好都是应该。林奕华先生提出异议:按这样的道理反推,那是否张国荣先生以往所塑造的异性恋角色都应该提名影帝?席间愕然。他们自以为已经很理解很了解,可依然掩盖不了内心的世俗观点。

    黎耀辉越是真实,越只能提醒大家这只是在做戏而已。你不同,你定是用了生活中的自己去融入了角色,一个让人欲罢不能的何宝荣。你将自己的生活片段曝露下光天化日之下,恰恰满足某些人窥伺你的好奇心。窥伺完了,人们又觉得信手拈来的演绎,当然不如梁朝伟的塑造来得可贵。实在是不平,谁说同性恋就能演何宝荣了??无稽之谈。最后,影帝仍然不是你,但你只是淡淡一笑,释然的,一笑泯恩怨,就像你唱的那样,默默的这心不再计较与奔驰。“因为你坚强到利用自己的痛心转换成爱心”——林夕

    如今,春光成了你里程碑式的代表作,媒体对何宝荣的认同甚至多过梁朝伟的黎耀辉。心下凄然又苦楚。媒体对你的肯定,总是那么姗姗来迟。

    那么,挑日不如拣日,干脆就在今天,十年之后,春光再现。

    你的何宝荣,痴缠又任性。分分合合,辉都抵不过他一句由头来过,于是,何宝荣任性的天未亮便把辉叫醒去晨练,半夜让辉去买香烟,饿了让感冒卧床两日的辉起来做饭。这一切,辉都甘之若贻。何宝荣,黎耀辉。谁更爱谁?或者这是注定的醉生梦死。梦已醒,跳最后一支舞,微醺的灯光里暧昧的探戈,拥着彼此像拥住了永恒,心无旁骛意乱情迷摇曳跌宕,柔肠被磨碎以后,能覆盖宇宙。美到极致的画面!

    你的何宝荣,淫荡又天真。谁也比不上他的矛盾,矛盾也能如此绝美。他在酒吧里流连于各式男人,眼神魅惑又迷离,却因为辉的呵斥缩在床角瑟瑟发抖抽泣。他对辉说着自己的男朋友数到天亮也数不完,表情淫荡又轻佻,转眼,却又满是醋意的反复追问辉有没有和张震发生什么,像个孩子。他坐在床上大叫“你去仆街”,待辉要他离开的时候,却又暧昧流连的喃喃"你不要舍不得“。这样一个尤物,难怪辉会抵不住他的“由头来过”。

     你的何宝荣,冷漠又决绝。再怎么纠缠,何宝荣终究是一个怕闷的人,护照被辉藏了去,他找遍房间所有大小角落,歇斯底里之后,决然的摔门而去,留下房间内像被掏空了的辉——他知道这一天迟早是要来的。何宝荣自此杳无音信。辉重新搵了屠宰场的工作,猩红的鲜血在水泥地上化开又聚拢,仍是人潮汹涌,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热闹都是别人的,他什么都没有。好绝情的何宝荣。

     辉遇见一个和何宝荣相似的男子。也许有一刻钟他爱过他,告别时情不自禁的拥抱,拥抱以后,又留住什么?该来的来,该走的走,有些人注定只是生命中的过客,流连亦是徒劳。离开阿根廷之前,辉去了瀑布,一首waterfall响起,水雾弥漫,烟波缭绕,面对这么气势磅礴的瀑布,万事万物变得微不足道。辉想,站在这瀑布下的,本应该是两个人。任水花拍面,那么深沉的忧郁,嘴角泛起一丝无奈又心痛的苦涩。终于回到香港,回到没有何宝荣的生活,日子,仍是要继续。

    地球的另一边,何宝荣终究不是冷酷冷血的人。回到阿根廷辉的房间,他们曾经的纠缠记忆——却是人去楼空。心存一丝侥幸,买好一堆香烟,像辉一样摆放得整齐有序。地板积了灰尘,他擦了又擦。许久,他终于心如死灰——这一次,再也不能由头来过了。紧紧拥住辉的被子,身体发肤感受最后一丝余温,抽泣,泣不成声。 Happy Together放荡不羁的旋律,映衬着片尾那么阴郁的红,滴血般怨毒,戏完了,终于明白了,你爱辉甚于辉爱你。

     十年了,春光重现,我会记得你彼时的容貌,丰盛而迷离。感谢王家卫和杜可风,给予了我们一场属于两个男人的如梦似幻的春光,在他们最好的年岁——那一年,你41,梁35。演者沉醉,观者痴迷,十年春光,一晌贪欢。虚虚实实的光影交错,像陪他们造了一场华美的梦,梦里尘埃,扬起又滑落。


 5 ) 我很想念他

我又一次的忍不住把电影翻出来看了。这电影在电脑里已经存了两年了,舍不得删。
真怀念这时候的Tony梁,看上去还略带水嫩,有着似乎三十岁不到年轻男人该有的愤怒和言吐,脏话挂在嘴边,酒瓶乱砸,一句句的狠话逼得Leslie缩在床脚瑟瑟发抖。我看着《色•戒》,都忍不住暗自悲伤,为什么十年时间而已,一个男人也可以老成这样?

买了《Happy Together》的OST,周末的时候经常只放最后那首欢快的歌曲一整天。想象自己也和厨房里的张震一样,自己和自己玩,自己唱歌自己写字自己听音乐。
不是应该happy together的么?为什么还是会互相伤害。
这样的感请势必浓烈,也势必容易一摔就粉碎。其实喜欢Tony梁照顾Leslie的那一段,好像现实的生活,简单直接温暖。在那么远离香港的一个国度,一个杂乱美丽热烈的地方,却没有继续下去爱情。

我没有去理会到底张震有没有和Tony梁产生什么感情纠葛,那不是重点,重点是我根本就不想去想他们到底会有什么样的发展。是不是gay就不会有单纯的同性友谊了。就像人们都说异性根本不可能有纯洁的关系。

管它那么多。
可能就是那些画面和音乐吸引我。
也可能只是这两个拥有致命美好的男人。
我喜欢他们奔走在城市里,背影摇晃,画面折射的点点灯光,它们模糊的连成一片,变成了灯火辉煌生生不息的夜景。
在越是嘈杂的地方,越是会容易寂寞。
于是他们分开。各有各的精彩,各有各的悲伤,各有各的寂寞。

于是现实中,Tony梁重申了三次他会和刘嘉玲结婚,快二十年的感情,就算纷纷扰扰,但也许也真的有了一个皆大欢喜结局;
Leslie五年前从文华酒店跳下,毫不犹豫。从此世间再没有一个男人可以将虞姬演得那么美。

第一次去香港中环的时候,我走出地铁,按着路标上的指示,选择了文华酒店的那个出口。风很大,吹得我的头发不知去向,我仰着头,望着他跳下楼的那个窗户,我想,如果4月1号的傍晚风也有那么大,会不会把他吹到另外一个地方。那里有柔软的草地,他轻轻落下,不会有一丝殷红。
那我们应该还能听到,《我》。

一直在看《Happy Together》。一直看了很多遍。
借以怀念哥哥Leslie。
快要五年了。我没有忘记。

 6 ) 1997年,在普伊格与马拉多纳的土地上流浪

看见上次《重庆森林》的影评现如今已经有了七十多个赞,衷心感谢大家的同时也履行我之前的承诺,开始这一场《春光乍泄》(下文简称春光)的旅途(有关此文的注意事项详见上一篇长评,这里懒得再重复了//movie.douban.com/review/14138975/?dt_dapp=1)。

王家卫曾用一段诗意的话语描述过春光带给他的感受:“在摄氏零度的土地上,没有方向,不分昼夜,无论冷暖,我了解了放逐的滋味”。1997年,当王家卫逃离了HK《重庆森林》式的高速迁跃和《堕落天使》式的无端漫游之后,抵达了世界上距离香港最远的国家——阿根廷。或许,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在这个南美大陆上的世界尽头,“逃离”可能不仅会赋予王家卫,甚至会赋予像黎耀辉、何宝荣一样千千万万的香港人一层极为特殊的含义,过去与将来都在1997年这个时间节点汇聚,而对于历史与现状的无所适从则注定了他们被迫选择在普伊格与马拉多纳的土地上流浪,至死方休。

01戈达尔or安东尼奥尼?

在风暴来临之际,身为一个电影导演,王家卫可以效法特吕弗躲进光影世界中,可是身为黎、何一样的普通人却只能任由风暴撕扯自己的灵魂,而这也就是黎耀辉和何宝荣们的宿命。王家卫在春光中埋藏的对人与时代的辩证,以及在辩证过程中展现出的关于对时间和空间的掌控能力,不得不说王家卫像极了戈达尔和安东尼奥尼。

之前听一个豆友说过:春光就是gay版的《狂人皮埃罗》,我深以为然。诚然,当今时代可能再难见到像《狂人皮埃罗》一样自由、伟大的影像——光与声的碰撞,现实与虚幻边界的“第四面墙”被破坏,文学浸入电影且回荡着名为巴尔扎克的交响乐…《狂人皮埃罗》之后,有人说“戈达尔解放了电影”。可是当伊瓜苏大瀑布伴着Ceatano Veloso《Cucurrucucu Paloma》的音乐毫无预兆的出现在影片的开头和结尾,混淆了现实与幻想的边界从而力图还原时间的样貌的时候,不得不赞叹于王家卫对影像所展现出的极高的直觉性和天才,同时也不得不承认王家卫承接过了戈达尔的衣钵,成为了又一名游走在光影世界的吟游诗人。据说,当年这段总计长达五分多钟的影像,惊艳了整个戛纳,也因此助王家卫一举夺得戛纳最佳导演。

而代表了王家卫第一梯队的这部电影,还离不开另一位导演的影响,他就是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春光的片名就取自安公经典之作《放大》的香港译名)。如果说戈达尔在这部电影中的存在还可以称为“显性”的话,那么安东尼奥尼则是完完全全的隐匿在影像的背后悄无声息的计算着每一个人物走向他们自己的生命终局。毕赣曾经说过:“对于我来说,安东尼奥尼是黑白的王家卫,王家卫就是彩色的安东尼奥尼”,直到三刷春光前我都不认同毕赣竟然能把王家卫抬升到和安东尼奥尼同样的高度,因为就像戈达尔一样,不可能再看见有人可以做到像安东尼奥尼一样把虚无与存在当作电影中人物所必须面临的生存挑战,而人物则在虚无与存在的一次次选择中走向看似最温柔的结局,进而是生命的完满与丰盛。三刷之后,渐渐明白何宝荣一次次的“黎耀辉,不如我们重新来过”不过是对他们二人爱情之间的再一次自我确认,而对护照要求的无果不仅成为压垮他们二人感情的最后一棵稻草,也预示着从此以后他们就要独自抵抗生活的虚无以及身份、历史的丧失了。

王家卫在书写类似这样的人生困境以及人类面对困境中所做的挣扎中,使我不由得想起了加缪《局外人》和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此处不对这两本书展开过多描述,还有《卡夫卡》晚于春光,只是我单纯想到了而已),面临来自于外界的不可控的风暴,默尔索、田村卡夫卡、黎耀辉和何宝荣均选择了不同意义、不同程度上的自我放逐,这个过程中,有人成功,有人失败,有人与过去达成和解,有人在旅途中走向孤独无依,但无论怎样,“当你穿过暴风雨,你就不再是原来那个人”(村上春树语),我始终认为黎、何的最终分手很大程度上并非他们二人自身问题,反倒是外部的“暴风雨”所导致,其实好的也好,坏的也罢,正如村上所言,一切的一切使得你不再是那个从前的你,而这也正是“暴风雨”的意义。

02相约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街头,寻找逝去的故乡

春光原本叫做《布宜诺斯艾利斯情事》,原版中还有女主人公关淑怡,张震的戏份也不像最终成现出来的这么少。因为王家卫意识到这只能是两个人的故事。每当我看到黎耀辉独自一人站在伊瓜苏大瀑布前,以画外音的形式说出那句最有名的台词(请不要在下边评论区和我争论哪句台词最有名,谢谢):“我一直以为站在这底下的,应该是两个人”,在这象征着时间尽头的伊瓜苏,两个人“重头来过”时,泪水总会打湿我的眼眶,——他们的爱情以一种摧枯拉朽的速度不可遏制地决裂了。

无论是杜可风的摄影,张叔平的美术,梁朝伟、张国荣的表演,都带着某种着颓废且无力的感觉,同时也呼应这即是爱情的终点,也是时间的终点。因此黎耀辉与何宝荣两个人在春光乍泄的时时刻刻中散发出一种浸泡在回忆里的特殊质感,而那场黎、何共跳的探戈,一束灯光打下来,把一曲快节奏的探戈舞曲跳得缓慢而悠长,两人互相依偎在彼此的身上,把暗涌的情欲推向了高潮,而这也是全片中两人少有的开心时刻。时间在此刻是静止的,是独属于他们二人自己的,是过去时语态而非现在时的陈述。这也是90年代三部曲中,前两部所不具备的一点——时间的凋零与衰败。

王家卫曾言:“很多年以后,我才明白了,‘我们能否从头来过’这句话里更深刻的含义,那就是一个被97情结困扰了14年的人的情感注释”。确实,当历史的时针伴随着滴滴答答的声音一步步逼近1997年7月1日零点那个位置之前,没有谁明白明天是更好还是更烂(我写这段话会不会过不了审啊)。在被巨大的焦虑所裹挟的港人看来,时间,不过是97回归的倒计时。王家卫曾坦言:“我厌烦了被人问到97回归的问题,因为回归以后怎么样,谁也不知道”,于是正如上文所言,他逃到了阿根廷——这个距离香港最远的地方,这个普伊格与马拉多纳的故乡。事实上,王家卫所谓“逃离”,也不过是从一个故乡(97年的关系)去往另一个“故乡”(有人问过他为什么选择来到阿根廷,他回答到:因为这是马拉多纳的家乡和受到了阿根廷作家普伊格的影响),来到这个二十世纪饱经沧桑与哗变的大陆,像两个主人公寻找丢失的爱情一样,寻找着自己已经在香港再难寻觅到的故乡的踪影,聂鲁达的浪漫诗歌、博尔赫斯的哲思构想、马尔克斯的孤独叙述、科塔萨尔的灵感之光……他曾遇见的不屈灵魂指引着游子漂泊的方向,因为他们曾是同样的沦为世界的弃儿、同样的颠沛流离以致沦丧。所以与其说这是一次“离乡”的创作,倒不如说是一次“归乡”的创作,王家卫回到了自己渴望已久的精神故乡,在这片番石榴飘香的土地上书写着自己苦闷的乡愁,并假借黎耀辉与何宝荣的名字抒发着对“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哀伤。因此,他最终了解,无论他怎样努力地想去逃离在香港发生的那个历史性时刻,他最终发现还是无法摆脱香港——他真正的家乡带给他的记忆与过往。

大洋彼岸、地球另一端的时间快速流转,似乎冥冥之中也在暗示着于HK而言的那个意味着未来的重大时刻的迫近,或许正因此,时间在春光中才会被王家卫赋予一种凄凉的况味。后来令王家卫始终割舍不下的香港,以一种最意想不到的上下颠倒的方式出现了,王家卫想要用极端抒情的手法依然故我的去复刻香港的时间,但结果却同黎、何的爱情一样走向物是人非。当杜可风用空镜记录着布宜诺斯艾利斯街头的寂寥,又让我想起安东尼奥尼《蚀》里的结尾,那也是一段由空镜头构成的反高潮的结局,王家卫与安东尼奥尼似乎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破败的街头才真正完成了彼此的沟通,此刻的他们是同样的自我、同样的感伤、亦是同样的迷人。布宜诺斯艾利斯可能让他明白了,纵然这是片曾令他魂牵梦绕的地方,终归不能长久的流浪,否则只会成为又一个毫无温度可言的皮囊,麻木地消耗着永不止息且令人烦躁的时光。

03 博尔赫斯《我用什么才能留住你》:

“我用什么才能留住你

我给你瘦落的街道、绝望的落日、荒郊的月亮。

我给你一个久久地望着孤月的人的悲哀。

我给你我已死去的祖辈,后人们用大理石祭奠的先魂

我父亲的父亲,阵亡于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边境,两颗子弹射穿了他的胸膛,死的时候蓄着胡子,尸体被士兵们用牛皮裹起;

我母亲的祖父——那年才二十四岁——在秘鲁率领三百人冲锋,如今都成了消失的马背上的亡魂。

我给你我的书中所能蕴含的一切悟力,以及我生活中所能有的男子气概和幽默。

我给你一个从未有过信仰的人的忠诚。

我给你我设法保全的我自己的核心——不营字造句,不和梦交易,不被时间、欢乐和逆境触动的核心。

我给你早在你出生前多年的一个傍晚看到的一朵黄玫瑰的记忆。

我给你关于你生命的诠释,关于你自己的理论,你的真实而惊人的存在。

我给你我的寂寞、我的黑暗、我心的饥渴;我试图用困惑、危险、失败来打动你。”

爱人,请不要为我哭泣。香港,请不要为我哭泣。1997的夜,让我们HAPPY TOGETHER.

 7 ) 论春光的隐藏HE结局

初次看完春光结局,对这个结局是非常想不通的。完全没看懂王家卫要表达什么,原来的悲剧结尾也被换成这样一个喜不喜,悲不悲的结局,感觉并没有带给我深刻的触动而是对下文的迷茫。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只是能略微的感觉到黎耀辉心底不再那么压抑。那么这是他忘记了何宝荣么?对我来说是很难以接受的。
直到看了第二遍,第三遍,我才感觉到不同的东西,并且注意到了更多细节。现在我认为,就像那首happy together唱的,他们最后的结局是喜剧。
还记得小张那句话,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其实我们只是全都顺着黎耀辉的眼光去看,所以看到的只是一半的真相。
我一开始也以为,两个人的分手是因为宝宝何宝荣的不安定造成的,但是重新看了几遍之后,我的看法开始改变。下面着重说几个问题。


一,每一次分手和重新开始的循环是怎样造成的
(1)何宝荣离开的性质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就是开头所说的,两个人在香港没办法再继续才去的阿根廷,那么这个是为什么呢?看到后来,阿辉给父亲写信“越写越长,写了很多他父亲想问而又不敢问的事情……”可以推测这件事情就是阿辉的性取向这方面的事,也就是他之前并没有出柜。可想而知,两人的交往在之前阿辉方面就有着种种的压力。
在看片子里演的两人的第一次分手,以阿辉的口吻说“何宝荣有一天说感觉很闷,不如大家分开重新来过。”如果不加以详细分析,很容易把错推到何宝荣“喜新厌旧”上面去,可是这里面大有文章。首先,为什么何宝荣会感到“很闷”?俗话说,有情饮水饱,按理说,两个人开着车在异国他乡旅游,是一件很浪漫,很惬意的事情,为什么他会觉得闷?前面的一些镜头刚好交代了他闷的理由。阿辉总是板着个脸,一脸怨气的样子,就算何宝荣说着好话安慰他都没有用。大家想一想,和心爱的人一起出去旅游,对方一直一副不高兴的样子,还整天埋怨“你把钱都花没了”,而且一点情趣都没有,还想着要几十个人一起挤公车,根本没有想到两个人一起开车时候的两人世界的温馨,换做你你会不会生气?
更重要的,是阿辉从头到尾都口是心非,不给爱人一点“我很爱你”的表示,把他对何宝荣的在乎掩饰的死死的,总是一副皱着眉头的样子,不断拒绝拒绝,虽然对何宝荣照顾的无微不至,将爱化在这些具体的行动中,问题是他们是在恋爱,恋爱中的人是看不清的,十分患得患失的,看到爱人面对着自己总是不开心,难道不会觉得“他其实不怎么乐意跟我在一起”么?后面的何宝荣和阿辉在宾馆里吵架的时候,问他“是不是后悔了”,可见他也不知道阿辉是不是爱他,是不是因为跟他离开香港而后悔。
再来分析何宝荣是不是“喜新厌旧”的浪子。如果他是那样一个人,那么他会把黎耀辉当做一个自己累了时候的港湾,也就是说,只有在外面玩的累了,受委屈了,应该才会想到黎耀辉,而自己玩的时候根本不在意黎耀辉。
可是他的表现并不是这样的,他在离开黎耀辉的日子可以说是过得十分“风光”,却执意将自己弄得惨兮兮再回到黎耀辉的身边,为什么呢?从中间他给黎耀辉打许多电话,探听他住址可以看得出来他对黎耀辉十分上心。如果黎耀辉只是他的一个备胎,也太过用心了吧?而且为什么一次次非要重新就回到这一个人身边呢?
看到他们在宾馆里会面,这个疑点就解开了,他每次回到黎耀辉身边,是因为他很想念他,想念到无可奈何,所以才会只想把他叫到宾馆,只希望他陪伴一下,不是没有人陪,而是他只有他在身边才不是寂寞的。而那个人却比他更倔更决,一个劲儿只想攒钱自己回香港,一点没有回头妥协的意思。他如果不回头,他们两个可能真的就这样完了,所以先提出分手的何宝荣,只好放下自尊,想尽一切办法再回到黎耀辉身边。
而作为一个浪子,一个将黎耀辉当做备胎的人,为什么对小张那个声音那么敏感?如果他一直把自己摆在一个很高的位置,遇到这种情况会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勃然大怒,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因为他只有占有欲而没有爱,另一种就是不在乎,反正我也可以出去找。可是何宝荣不是,他是小心翼翼开玩笑般试探,眼神中不时的闪过黯淡,“那以后我不问你,你也别问我啊”,不甘示弱的背后是无可奈何的落寞,只有深爱对方,很害怕失去,并且不知道自己在对方心中究竟是什么位置的人,才会这样敏感和脆弱。他知道自己从来没有爱过别的人,可是黎耀辉呢,他不敢保证也不敢想。可以看出,他爱得很深也很认真。
没有人跟自己过不去,一次次离开,再一次次回来,这般折腾是何宝荣想要的吗,他自己也很痛苦。既然他一心只爱黎耀辉,为什么还要这么绕圈子?
答案就是,他没办法。
而且,他的离开并不是“贪新鲜”,更多可能只是一时生气,对着闷闷的“木头”再也看不下去。看他“感觉很闷”就提出分手,怎么烂的理由,怎么可能是认真的?甚至只要黎耀辉劝劝他,哄哄他,他也就回心转意了。可是“木头”只是闷闷的一副深受打击的样子,一个字都不说。就更让人生气了,他的离开,全都是赌气式的。
可想而知,之前黎耀辉所控诉的“每一次分手”,其实都只是宝宝生气时摆的架子而已,“没有你我也能过得很好”,是每一个恋爱中赌气的人都想证明的,可是赌完气了还是忍不住再低姿态地回到他身边。黎耀辉就没有想过宝宝再一次次放弃自尊的时候心里难道不难受么。
(2)黎耀辉的不安全感和王家卫的星座
从前面说过,黎耀辉没有出柜,并且偷了父亲朋友公司的钱来阿根廷,从他种种的表现看来,他身上充满了不安全感,用他的话来说“倒着的香港”会是怎么样。一开始我实在不明白这段话和那段让人眩晕的城市的倒转是什么意思。直到我看到了王家卫星座——和梁朝伟一样的巨蟹,不由得恍然大悟。
就我的研究,巨蟹是一个很深情很温柔的星座,同时也很自私,为什么呢?巨蟹就像是一个外表坚硬,内心柔软的寄居蟹,对他来说,安全感是第一要位的。而且内心对家的眷恋是其他星座所不能比的。当他害怕失去什么的时候,就会用大钳子紧紧的抓住对方。
他不会喜欢出去逛,不会喜欢陌生的城市,最喜欢的事就是大家都呆在一个小屋子,最好连吃饭也不要出去。不愿意去新鲜的地方,永远呆在自己觉得最安全的地方才是最好的,最舒服的。旅游这种事情在巨蟹眼里就是乱哄哄而且很烦。
每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他眼里都会流露出一种不知所措的不安,而且常常没事就一副不高兴的样子,老是心事沉沉,谁也不知道他在郁闷什么。
这样的人,如果遇到一个爱热闹有精力的火像星座的宝宝,那真是对宝宝的一种摧残啊~就看何宝荣蹦蹦跳跳出去转的样子,他真是闷了好久。
想象一下,那一个小屋子,那么一台小电视,何宝荣整天一个人呆着,不会无聊么?他想出去转转不是理所当然么?但是对巨蟹来说,这是一个完美的小屋子,完美的壳,不用管外面世界的风雨,最好是两个人永远就这么待下去,就是完美的人生了。所以他说“希望何宝荣的伤不要好。”这就是巨蟹的自私性了。这也是巨蟹闷闷的世界,也只有同样是巨蟹的梁朝伟能把这种感觉和闷骚诠释得那么到位了。
而何宝荣“出去转转”的两次,一次是买烟,一次是买宵夜,在黎耀辉眼里就是“他果然又离去了”,这种悲观与对自己的自卑是何宝荣无法拯救的,他出去也完全不是想找别的人,而是正常的出去解闷,却被黎耀辉一次次介意和控诉,他有错么?
在最后他自己买了好多烟放在那个小屋子里,好像象征着心甘情愿地被黎耀辉这温柔的壳束缚,放弃自己的自由一般,看着好心酸,谁说他的爱比黎耀辉浅?
看看蓝斯诺对月亮巨蟹的分析,很多地方就霍然开朗:
“这个行為是月巨蟹的一种习惯 因為月巨蟹是把这种以往过去不公平的能量 跟现在当下的不满结合在一起 也因此 如果你是一个 被月巨蟹挑毛病的人的话 你所感受到的能量 不会是只有当下这一次的事件能量 而是过去的加上现在的一次的爆发”
 所以说,黎耀辉的怨气是很难一时之间治好的,我们看到一个细节就是何宝荣在天台上深情的逗黎耀辉,后者却砰的摔下手上的工具,看得人胆战心惊,就算是脾气再好的人,也无法一直忍耐下去时时刻刻攒着一肚子气要挑毛病的对方吧。因为黎耀辉每一次虽然答应从头开始,但是在心中积攒的怨气却越来越浓烈,他不懂得宣泄也不懂得原谅,只在一次次冷漠中沉默着对抗,而何宝荣完全不是他的对手。
“第三个会造成的问题 就是主权宣示的问题 平常的状况这一点到是还好 但是一旦对应到感情上的时候 月巨蟹的这种主权宣示 将会扩散到一些不应当的地方 比方说月巨蟹的人 不认為已经分手的情人 可以快乐的跟下一个情人在一起”
这点在片中也有体现“我一直以为我跟何宝荣不一样……”那一端balabala就是在说,其实他每次都难以原谅何宝荣在离开他以后过得那么风光那么没有忧伤的和别人在一起。这就是一个表达方式的问题,也许他分手了会因那份强烈的痛苦而郁郁寡欢,但是何宝荣却是将内心的悲伤隐藏在欢笑和霓虹中。有意思的是最后一次分手,何宝荣开始像黎耀辉那样,抱着酒瓶一个人痛苦的堕落,睡倒在黎耀辉曾经悲伤的地方,黎耀辉开始像何宝荣那样,在夜色里寻欢作乐,用不羁掩饰悲伤。也许这就是爱情,让两个完全不同的人身上越来越烙上对方的影子。
总之,我们分析一下,对于一个恋家的巨蟹,要自己瞒着父亲偷了钱和同性恋人远离家乡到地球的另一端,最后没钱没房没依靠,是多么大的疯狂。所以,在心理的压力和不安下,他已经完全处在了一个不平衡的心理状态下,就像是世界都倒过来一样,唯一可以抓住的只有何宝荣,所以何宝荣完全是他不安的出口。说何宝荣离开他,倒不如说是“他相信何宝荣会离开他”,惶恐和不安令得他在种种无意有意的行动中使“何宝荣离开”终于成为现实。
这个时候他反而慢慢平静下来,终于学会反思,才会有给父亲打电话,写贺卡,坦白自己是gay的事实。这部电影,说是两个人的戏,倒不如是黎耀辉的内心转变过程。
二,关于小张和结局的种种端倪
剧里的小张更像是一个旁观者,一个点醒梦中人的人,一个在何宝荣不在的时候通过观察将黎耀辉的内心继续演下去的道具。
小张的离家出走令黎耀辉不解,直到他后来明白他是因为心中有家,才会开开心心行走。小张的“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也在提醒着观众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小张说“遇到喜欢的女孩会听到心跳的声音”而后来黎耀辉把小张当做何宝荣拥抱时候听到了自己心跳的声音。(注意这个时候黎耀辉说“终于可以和他接近一些了”,应该是说何宝荣,因为他之前的每天都在小张的陪伴下,却一副郁郁寡欢的样子,而且如果想接近应该有很多的机会,为什么要在“你知不知道你很像一个人”之后为接近小张而心跳呢?)“耳朵听到的才是真的”,所以黎耀辉依然爱着何宝荣。而他和何宝荣在厕所里遇见,他与当初一模一样的反应也证明了这点。他不愿还给何宝荣证件,嘴上说的是害怕何宝荣那句话,可是心里难道不是因为一旦还回去了,两人的联系就彻底断了,所以要留着这么一个东西么。
到后来他回到台湾,很明显心情变得开朗了,也就是说他终于走出了自己的心魔,这个时候的黎耀辉,和何宝荣在一起是不会再有障碍了,他坦白了心迹,还了钱,内心不再有阴影不再不安全。
这时候再回到那张贺卡“不知不觉写了很长很长,在结尾这样写道:我希望和他作朋友,我们从头开始”。首先这个“他”肯定不是小张,因为不是从头开始,我一开始以为是他父亲,后来才觉得怪怪的,就算是和父亲从新开始,也是做好父子,说不上要做朋友吧。
所以说,这里已经点出来了,阿辉是希望自己回到家以后还清钱再来找何宝荣,哈哈
而且结尾那首歌和阿辉“不知道见到父亲会怎样,到时候再说”之后露出的笑容,都证明了一切。就算是去见父亲,求的原谅,也只能是如释重负,而不会是像阿辉那样,在低头看了什么想到什么时候突然露出掩饰不住的笑容吧。这种更像是“带着情人去见父母”的时候才有的微微幸福感。
Imagine me and you, I do 想像我和你, 真的
I think about you day and night, it's only right 我日夜都想你
To think about the girl you love and hold her tight 要想所爱的女孩, 抱紧她, 这样才对
So happy together 在一起多快乐
If I should call you up, invest a dime 如果我該打电话给你, 就投个铜板
And you say you belong to me and ease my mind 你说你属於我, 叫我安心
Imagine how the world could be, so very fine 这世界会有多美好
So happy together 在一起多快乐
I can see me lovin' nobody but you 除你之外, 我这辈子都不会爱任何人
For all my life
When you're with me, baby the skies'll be blue 宝贝, 你在我身边时
For all my life, 我一生都是晴天
Me and you and you and me 我和你, 你和我
No matter how they toss the dice, it has to be 不管命运怎麼安排
The only one for me is you, and you for me 一定是我配你, 你配我
So happy together 在一起多快乐
再看这个歌词,首先肯定是代表着黎耀辉只爱着何宝荣,并且会一直爱着“除你之外, 我这辈子都不会爱任何人”,另外再看“你说你属于我,叫我安心”(黎耀辉的不安全感最终被治愈)“不管命运怎么安排,一定是我配你,你配我”(不管是你来说由头来过还是我来说,最终我们还是要在一起)“你在我身边时我一生都是晴天”(有你在的时候世界是彩色的,而没有你世界就变成了灰色) “如果我該打电话给你, 就投个铜板”(结尾的时候黎耀辉打了个电话,不是小张,是谁呢?别忘了他肯定知道自己住址的电话,难道不会打回去偷偷问一下何宝荣有没有回去找他?)在这之后他就开始有了第一个笑容。
注意到每次和何宝荣复合后及何宝荣独自时才有彩色,为什么这次何宝荣离开后黎耀辉的世界也是彩色的?这证明了他开始反思,而且躲着不见何宝荣也并不是要跟他分手(他并不是真的怕何宝荣那句话的杀伤力,只有他爱着时候,那句话才是杀伤性武器,对于一个不爱的人,就算一哭二闹三上吊恐怕都不行)。他想的是回家将自己逃避的问题解决,他和何宝荣才能有一个真正的好的结局。
不得不说,墨镜其实是爱张国荣的T T,他本来是要借这部电影来抒发巨蟹男的深情,不安,自怜自伤,所以安排黎耀辉死去,最后却还是忍不住偷偷摸摸给了他们一个光明的结局。他也舍不得何宝荣一个人在角落里孤孤单单哭泣吧。哈哈,大家不要再被他骗眼泪了~~~O(∩_∩)O~
另外,从情节的高明上来说,把一个震撼的悲剧改掉,怎么换也不能说换成这样一个不高不低的结局,唯一的可能就是,这是一个隐藏的喜剧结局,结果却让大多数人以为是悲剧,明显棋高一着,我要是王家卫我也得意洋洋。就这么定啦~~

 短评

影片两个男主人公的名字竟然就是两个摄影助手的名字,感叹于王家卫随性而行的个性。

8分钟前
  • Se7en丶小七
  • 推荐

我敲诈你,人质是我自己

10分钟前
  • 小红帽
  • 力荐

第一次看王家卫导演的《春光乍泄》还是十年前,那会儿以为这就是一个同志爱情故事。北影节最后那天,在电影资料馆又看了一遍,到了这个年纪,有了一定的阅片量之后,总算是有点看懂了这部电影的好。才发现它讲的根本不是爱情,而是寂寞,讲了那个时代背景下,内心失去了归属感的香港人。

15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张国荣死后,有一个女荣迷,在网上发了一片贴子,说到自己看到梁朝伟的情形,有一次梁朝伟到内地来演出,等演出完毕后她守在他出门的必经之路,等看到他和一群人走来,她便大声的哭喊道:“黎耀辉,你还记不记得何宝荣?”梁朝伟听到她的喊叫,停下来,朝她这个方向看来,然后点了点头,急匆匆地走了

20分钟前
  • LisaLeung
  • 力荐

光棍节给自己准备的电影《春光乍泄》,根本就是找虐。。。。黎耀辉简直是八心八箭4个9的纯GAY,极品中的极品,GAY中的爱马仕,GAY中的劳力士,GAY中的劳斯莱斯,上下5000年不可多得的尤物!!!我想变男人要这样的男朋友啊啊啊啊

21分钟前
  • 色狼猫
  • 推荐

何宝荣。黎耀辉。如果你对一个人有特别的感情,你会更喜欢叫他的全名。

24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一直以为我跟何宝荣不一样,原来寂寞的时候,所有的人都一样。当我站在瀑布前,觉得非常的难过,我总觉得,应该是两个人站在这里。试问谁不想从头来过,但世间又有多少爱可以重来呢? 时光如同白马过隙,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既然回不去,我们又如何从头来过?

29分钟前
  • 幸运遇见你
  • 推荐

张国荣抱着毯子哭的那段太揪心了。

30分钟前
  • 撒旦的表妹
  • 推荐

张国荣转过身抽烟的样子看的我酥掉了=。=

31分钟前
  • 刘大顺!
  • 还行

感情说穿了 一人挣脱的 一人去捡

33分钟前
  • .
  • 推荐

梁朝伟加张国荣,简直是挡不住的诱惑.

34分钟前
  • kingfish
  • 力荐

没有张国荣就没了魂,绝非夸夸其谈

35分钟前
  • 力荐

爱一个男的还是爱一个女的尤其的不重要,只是爱一个爱上了的人……这个世界就完了

37分钟前
  • 隆咚锵
  • 力荐

最记得厨房中那一支探戈。

39分钟前
  • 逍遥兽
  • 还行

王家卫跟星海诚有个最大的共同点:作品都要靠观众自己意淫。

44分钟前
  • 饱肚师叔
  • 还行

总是觉得,站在瀑布下的应该是两个人。

47分钟前
  • 瓜。相信这个世界很变态。
  • 推荐

中间两个人在屋内调情、嬉笑怒骂那段居然那么有趣。“我终于来到伊瓜苏,觉得好难过,因为我始终觉得,站在瀑布下面的,应该是两个人。”

48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爱到极至,就是两个人的互相折磨。

51分钟前
  • littletwo
  • 力荐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可以这样开心的在外面走来走去,因为起码有个地方可以回来。

54分钟前
  • 自在
  • 推荐

Love is the best ,the world is the rest .

56分钟前
  • shu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