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女儿

剧情片大陆2019

主演:周采芹  肖恩·康纳利  吴珊卓  温明娜  丹尼尔·克雷格  曹可凡  杜源  胡雪桦  

导演:陈苗  希拉·梅达利亚  

播放地址

 剧照

上海的女儿 剧照 NO.1上海的女儿 剧照 NO.2上海的女儿 剧照 NO.3上海的女儿 剧照 NO.4上海的女儿 剧照 NO.5上海的女儿 剧照 NO.6上海的女儿 剧照 NO.13上海的女儿 剧照 NO.14上海的女儿 剧照 NO.15上海的女儿 剧照 NO.16上海的女儿 剧照 NO.17上海的女儿 剧照 NO.18上海的女儿 剧照 NO.19上海的女儿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22 20:06

详细剧情

  “人生本是戏”,艺术和生活的界限模糊了一个上海名门之后的海外闯荡,一个超逾时代的女性偶像,她就是周采芹Tsai Chin!从成为首位轰动西方的华裔邦女郎,到蜚声好莱坞的华裔演员,她历经繁华,也尝尽苦涩。周采芹刻入骨髓里的坚毅与傲气,使得耄耋之年的她,仍在表演艺术上坦荡无畏地续写传奇……

 长篇影评

 1 ) 《上海的女儿》,ABC的精神支柱

本片一直在以双线的形式在银幕上流动。分别是明面上的周采芹女士的艺术人生以及不断跃动其中的华裔思想与西方思想,这种思想的波动,可以从《苏丝黄的世界》的舞台上转移到银幕上的《傅满洲》的脸上,还可以从《喜福会》转移到《摘金奇缘》(虽然周采芹女士并未参演),但它们却一直潜藏在本片的只言片语之中。 其中包括诸多华裔戏剧从业人员为《傅满洲》系列的辩护(周采芹女士也称“是因为它们从来没有见过好的中国人”,而忽略了《007》中那句“北京烤鸭和俄罗斯的鱼子酱,我都喜欢”这句带有明显意识形态性的话语,意指瓦解共产主义阵营,同时也忽视了对“苏丝黄”的评价“我们要被苏丝黄腐化了吗?”这句典型的黄祸论语调的题头)以及吴珊卓的眼泪(《喜福会》给移民潮下的中国人所带来的精神支柱,但其核心确是“摆脱儒教社会体系,迎接独立、自主的新生,而这种新生是美国社会所赋予你们的”,而《上海的女儿》所体现的周采芹女士的独立、自主的成功ABC的生活姿态,也正是华裔所向往或是急需这样一个姿态来自我麻痹的,再加之本片的华裔班底,其内核也便不言而喻了),当然各类“外国友人”对于周采芹女士的评价及表现也间接体现了他们对于这类精英华裔的态度,而这种尊重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许多华裔所需要的,尤其是在当前这一阶段。排华以及恐华的情绪在美国蔓延,这种外国人对精英ABC的尊重以及精英ABC的形象都是当前的普通华裔族群所需要的精神支柱。 因此,如果我是华裔的话,我一定会打满分,但很遗憾,我不是,因此我厌恶本片所包含的那种为了过审而刻意迎合中国的肤浅表象,同时也不屑片中所谓的华裔情结。

 2 ) 上海的女儿

从个人经历(作为凝结产物)回看大时代

2021-01-17 16:27

传主“这个人”是出来了,个性独立、大胆表达、日常表情戏剧性、经历传奇这些都具备了,但可能正是经验丰富又独立而表演力强所以都能自我叙述(见世面多也不太可能轻易受采访诱导),似乎只能到语言层面而无法再深入到内心深度了(当然我相信她足够真诚,拍片过程也大概不止一次触动过。只是语言之于电影的力量难比影像)。感觉她鬼妹/美式贵婆性格,不太觉得有中国印记;但先天条件是真的具备(苏格兰血统有作用于面相)——做所谓第一名演员除了个性努力肯定得要条件基础。

倒是更佩服她的父母,一个敢于独立决断明智,一个心怀家国从未背弃,他俩才是实力最坚强的铺垫和后盾。当然在传主叙述自己时也毫不讳言提到自己的很多经历是出于父亲之名所赐,而母亲用实际行动影响一生并且机场背影如烙印——以传主积累一生的经历,看那个时代(欣赏传主毫不介意,乃至自愿作为一个博物馆的文物,一个凝结产物,一个媒介。这点她丝毫没有自私)。

十分喜欢片中对父亲影响的形象化,剧场始终隔着木屏风、角儿在聚光灯明暗之间咿咿呀呀唱做念打,(幼小的)观者孤零零在暗处被神秘吸引,静静默念学习却半懂不明、始终无法走近的感觉;以及主人经历沧桑后,回归和亲自体味剧场和人生,才豁然开朗,渐悟剧中人的处境、心境,就如屏风渐次升褪,主人终于可以踏着暗影步近那个聚光灯下的角儿……

----- 【历史背景参考】 周信芳与裘丽琳的生死情缘 当年上海首席名媛裘丽琳与周信芳私奔时 周信芳与裘丽琳 上海滩名媛狠心将5个子女送出国 唯一被美国上流社会认可的华人厨神,有过3位神仙级妻子 亦舒笔下最美的女人 本片幕后

 3 ) 玉兰绽放 吐纳芬芳

她曾是风靡英国的亚裔演员,她也是轰动好莱坞的华人明星,她还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周信芳的女儿,在她的头顶上有着无数的耀眼的光环,但最让她自豪的莫过于我们上海的女儿,她就是周采芹。

纪录片《上海的女儿》以周信芳的女儿周采芹为人物原型,以采访、回忆、叙述、旁白等形式,选取了无数珍贵的影像资料,寻访了不少当事人,其中不乏她的好友,妹妹,曾经合作过的导演、制片、舞台监制等,再现了周采芹17岁来到伦敦至今在美国的经历,让我们与她一起走过风风雨雨的人生路,见证了一位伟大女性的独立与自强。

从呱呱坠地起,采芹就与“戏”结下了不解之缘。而真正把“戏”带进生命的却是17岁时独自闯荡伦敦。凭借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概,懵懵懂懂的周采芹就步入了英国皇家戏剧学院的大门。这所戏剧艺术殿堂级的志高学府,有史以来接纳了第一位华人演员。不卑不亢是她的态度,不屈不挠是她的追求,不疾不徐是她的定力。当所有人都在为毕业找不到工作而迷惘时,“幸运女神”却向她抛来了橄榄枝,而“苏丝黄”更是让她红遍伦敦。鲜花、掌声、名誉如赶趟儿般地一起而来,甚至装束都成了人们效仿的对象。“采芹”的艺名在伦敦西区威尔士剧院的灯箱广告上闪烁了两年。

一方是在西方红透半边天的采芹,一方是在国内遭受着“***”非人待遇的父母。而当年母亲在伦敦机场那深深的回眸,却成了今生永恒的离别。回想起父亲曾对自己最后的教诲“你要永远记住,你是一个中国人”,周采芹的心中无不充满了遗憾。而扮演“王光美”这个人物形象,终于让她将艺术与女性统一起来。以至于日后能够有勇气去挑战“江青”这个角色,“任何一个人物都不是绝对的坏人”,这是周采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的回答,而唯有证实人性的多面性,矛盾性,才是一个真正的伟大的演员。周采芹做到了。

也正是有了这份豁达与坦然,在历经经济危机时,她能够从昔日的女明星变成弟弟餐馆里的领班,能够在哈佛大学图书馆里装信封,能够到保险公司当打字员。然而,周采芹终究是为舞台而生的,即使在这样为生活所迫之时。剑桥剧社成了她演员生涯的又一个起点,她以扎实的舞台功底,丰富的人生阅历,展现给观众们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当改革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之时,周采芹踏上了回家之路。她在中央戏剧学院执教,将自己在国外舞台的经验传递给这些莘莘学子。她来到父亲的铜像前,缅怀着带给她这倔强而又坚毅的一生的父亲。她回到上海的故居,抚摸着曾经熟悉的一草一木,在父亲的遗像前深深地叩拜。

纪录片真实地记录下了人物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艰难的抉择与命运的博弈,并穿插周先生的京剧片段与之渲染,可谓相得益彰,水乳交融。

“逃之夭夭,灼灼其华”,“霓裳片片,束素亭亭”。作为上海的女儿,周采芹以自信、勇敢、独立、坚毅的精神向全世界诠释了女性的美,这份属于上海女性的美,必将永远绽放。

 4 ) Always cheer for FREEDOM and INDEPENDENCE!

观毕此片愈发感叹何谓“贵族不是一代养成的。”“他说她就像猫一样,把子女们一个个都叼走了。”坚韧如她的母亲,“下嫁戏子”又把各个儿女送去看见更广阔的的世界,自己始终作为一个守住最后一个钱袋子的母亲,用自己的方式支撑着孩子们。

"If i were tender,I will die."她热烈地工作、生活,因此也得到身边人热烈的爱和拥抱。做过打字员也做过弟弟餐馆的女服务员,而在这些领域彻底的失败才更让她明白何为"born for the stage",也即她所说“我是吃开口饭的人啊!”13岁起就和父亲分离,然而父亲却始终贯穿在她生命里贯穿,历经沧桑后回到老房子里父亲的遗像前,内心该是怎样的波涛汹涌?乱世让人把握不住自己的生命,但内心传递的东西总会永恒。

“我已经看见天了,所以我知道我不会升得那么高。不过这也是我的动力,不是吗?”真好。她如此从容但依旧燃烧着勃勃的生命里,在她80多岁的年华里。

Always cheer for FREEDOM and INDEPENDENCE!

 5 ) 无题

以前读过王国维先生的《宋元戏曲考》(1912年成书,191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时候更名为〈宋元戏曲史〉)里面有一句:“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追根溯源,戏曲初期来自各个地区的巫觋文化,西南地区至今仍有“傩戏”(顺便推荐一个影片,张艺谋的〈千里走单骑〉高仓健主演)后来社会经济形态不断变化,文人创作与人们对于文化艺术的渴望催生了不同风格的戏曲话本(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时的戏曲依然还没有成熟)在这期间,关马郑白,王实甫,汤显祖,以及没有留下姓名的人们,将民间传说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艺术加工,为这个庞大的体系注入了活力。统治者以及王公贵族的偏好又给戏曲教育,戏曲学习,带来了庙堂与江湖的差异。 近几十年来,表演专业学习的体系“声台形表”又同戏曲有不可割裂的关联,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戏曲舞台的程式化也为其他表演方式所借鉴(推荐一部纪录片〈上海的女儿〉麒派创始人周信芳女儿周采芹女士的访谈,戏曲在分流的过程中有很多动人的故事,有江湖千秋义气,有人心恻隐真情) 方正戏台四平八稳,这戏台上演绎帝王兴盛衰败,人间悲欢离合,也能演战场上千军万马,常人家男耕女织。 真成了角儿的演员,观众爱他们的唱腔,做派,身段,也懂得这门艺术的滋味儿。 12年,13年的时候听过一段相声,说的是京剧念白的重要性,里头有一句话:千斤话白四两唱。能强化人物性格,可以推进故事演进,好角儿的一句念白,抵得上千句唱词。(比如: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真到了能琢磨个中滋味的时候,既有沧桑岁月的加持,也要历经白云苍狗的变幻

 6 ) 我以为,母亲也曾经是别人的女儿

如今的人们眼里,周是《喜福会》里漂洋过海来到美国的林多阿姨,是《实习医生格蕾》里Yang的母亲,是《新红楼梦》中的贾母……她仿佛天生就适合演一个母亲,但也许很多年前,母亲也曾是别人的女儿。

17岁之前的全家福里,周家的小女儿总是站在父亲身旁,耷着嘴角,一副委屈和不甘的神情,像只不得要领总是斗败的小兽。而17岁以后,再也没人见过这只小兽了。翻开剪报和画册,你便要被那种镇定的、充满野性的目光制服,她看着你,如同一只豹子在注视着误入领地的猎物。

从老电影的片段、报纸的版面中,便可想象出“采芹”这个名字在当年影坛、歌坛的所向披靡,然而在导演的叙事里,豹子女士的几十年里,苦痛大于荣光。在英国,她不是戏剧大师周信芳的小女儿了,仅仅是皇家学院里的一个“不可能有戏演”的中国女孩,倔强、不服输的眼神,一定是那时才开始显露的。

后来有了自己的儿子,可是每次母子的重逢,她都恰好在人生的低谷。接下来便是失去生活和骄傲,住过精神病院、在弟弟的餐馆打工……如果人生是一部电影,那么最终主角一定会把失去的东西找回来。但是人生就是人生,最终一切还是向前走了。

简陋的搬演与真实素材放在一处,很容易被看出违和做作,幸好“情景再现”在这部电影用的不算太多,正稍有分心时,周老太太豹子一样的眼睛和独特的腔调,便把人的“魂儿”给拉回来了。这是一部罕有的影片,敢于在20米宽的银幕上,把一多半篇幅献给83岁的女人演独角戏,以后的导演未必有胆量这样做,因为每一条皱纹都有魅力的女演员,很难找到第二个。

影片重心落在“女儿”这个词上,身份认同感,是打开这部电影和主角人生的钥匙。片中的周采芹说她不敢回到上海去,可是终于还是回去了。在父亲相片前,摆了香案好好的磕头(从前她是最不相信“这个”的)。多年后人们才发现,小猫和豹子是同一个女孩,柔软和尖锐的部分终于合为一体了。

后来的周采芹还是很难相处,那是天才们自带的格格不入,但是很明显,她的“倒刺”被抚平了一些。

电影最好的镜头出现在尾声。虚空之处,白发的周采芹从暗影里慢慢走来,走到聚光灯下、京生扮相的面前。过去她经历了许多,那只不过是人生的半个圆,直到她站在出生的地方回顾这一切,才算完成了整个蜕变。

像是跨越时空一样,大名鼎鼎的周采芹走向了名声赫赫的周信芳,西方走向东方,女儿走向父亲。

 7 ) if i were tender , i will die——记短评没说完的话

其实这部纪录片的片名——《上海的女儿》,也是周采芹很多年前自传的名字,看过书的人,对这个片名会有亲切之感,没看过书的人,看到上海二字,相信也会心驰神往。我属于当年翻过周采芹自传中文版的人,对她的人生,有些了解,但自传没看完,所以了解不多。但看过一些自传的我,是知道她很骄傲自己的演艺事业的,和弟弟的关系就有些纠结,很敬重父亲和母亲的。

所以,当我看了这部片子后,我可以说是有些失望,首先失望于片长太短了,周采芹非常独特且不平凡的人生,讲2个小时以上,我也是愿意去看的;然后就是最后的剪辑效果,这是什么“天才”人物,能把周采芹那么丰富多彩跌宕起伏的人生,剪成这个样子——浮光掠影式的线性叙事,仿佛是把百度百科从头到尾拍摄了一遍,毫无创意,也过于浅显。

我明明记得预告片剪得很有意思,可以从她在纪录片中的角度,从和父亲、弟弟、儿子、前夫和男友的关系入手啊,展现她的亲情、友情和爱情,尤其儿子和前夫这两条线,最后剪得虎头蛇尾,没有下文的感觉;弟弟那条线也是雷声大雨点小戛然而止,不知所云,姐弟关系在周采芹的人生里,是非常重要的啊。 她最骄傲的演艺事业(剪得还可以),她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唱歌事业(这条线就没有深入讲)。

但这片也不是一无是处,出乎意料的是妈妈这条线讲得很有力量,很打动人。

我想这片的导演,是辜负了周采芹对她的信任。

看过之后,发现视频旁边的列表,还有她的贾母和87版贾母的对比,看了这部纪录片和对比视频,我是真觉得就跟有些短评所说,她始终都是那个十七八岁的小女孩,脆弱又不乏坚强与野心,不服输,所以这样的性格,也很难适合贾母这个角色,贾母是什么样的人?养尊处优,这一辈子没受过委屈,谁见了她不得礼让三分,这跟周采芹的经历,也是太不像了! 周采芹简直把不屈和自傲写在骨子里!

看过这片,对他弟弟也挺感兴趣的,就拍他弟弟在自己餐馆,做每天动员(?)时,跟人专金肖头目似的,小小的个子,八字胡,大大的ego!

 8 ) 及格

我的人生哲学就是自由和独立

我知道我不会成为一个好妻子或者说好妈妈

他不是那种需要男人的女人

她是有趣的小甜饼

我永远不会用容易来形容采芹

她永远难相处,却吸引人

当明星老了,就只剩下剪报了

她是第一个邦女郎,她演过喜福会,艺伎回忆录,实习医生格蕾,红楼梦里的贾母…

作为人物传记累的纪录片,只能及格

 短评

知道自己是吃哪口饭的人真幸福

8分钟前
  • 深夜声噎
  • 推荐

正如映后交流会上一位老先生提出的:片名叫《上海的女儿》,其实片中讲英国讲美国,独独篇幅最少的就是上海。周信芳先生教诲子女“覅忘记侬是中国人。”这句出来的时候,大家还很惊喜。没想到这也是全片唯一一句上海话。哎罢了,周采芹一生绝大部分时候生活在海外,电影也是真实的映射吧。今晚不知是刻意安排还是命运巧合,点映的朵云轩贴隔壁就是她父亲的上海京剧院,也是令人感慨人间沧桑。

10分钟前
  • 夏之轻寒
  • 推荐

2019-06@SIFF,爱她喔,她的身上母性弱一点童心多一点,拥有浮华奢侈的生活品质时可以坦然享受,潦倒寂寞时也一点也不怕,永远无畏向你走来

15分钟前
  • wata_watako
  • 力荐

片子拍得挺差,但老派上海人那种优雅真是迷人。

19分钟前
  • 闲人
  • 还行

2019.6.27 朵云轩上海首映礼&主创交流场。周采芹本人很棒,但是导演很烂,不是金刚钻为什么要揽瓷器活…当中有几段拍现在段落填充到过去是几个意思

22分钟前
  • 一翊
  • 还行

主流纪录片的拍法,一边是滔滔不绝的口述历史,一边是通过表演去情景再现,再一边就是寻找历史视频做人物活动背景,还是很扁平。人物本身很有魅力,感情生活、家庭背景、演艺生涯,随便一个点都是故事,可以拍得更好的!从上海到香港,到伦敦,再到美国,周采芹老太太的生命力很旺盛,年轻时是一枚性感尤物,符合白人对东方女性的想象,她的内心很执着,天生就是吃演员饭的,以前在老版007、放大、傅满洲等电影里见到她,还以为是越南人。

25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还行

周信芳的女儿,名噪一时的苏丝黄,哈佛大学的图书管理员,出演《红字》的舞台剧演员,《喜福会》、《艺伎回忆录》、《红楼梦》,这些标签下,隐藏着真实的周采芹。她见识过最好的,也经历过最坏的,不是一个“好母亲、好妻子”,却是一个survivor。周家的经历,堪称传奇,充满了分离和心碎,在“大时代”的齿轮下,自尊、公正乃至生命都如此脆弱。和《卡拉斯》、《摇摇晃晃的人间》相似,纪录片主人公足够耀眼、生动,可以忽略掉电影本身的瑕疵,不知道会不会公映,公映也不会有很好的排场,万幸来看了点映,希望有机会大家可以去影院看这部片~

27分钟前
  • 苦丁茶
  • 推荐

搞个女的演年轻时状态的戏实在莫名,很可能是败在这个叫陈苗的导演身上,因为其他部分都很像BBC纪录片思路。信息量还是很大,周信芳老婆厉害的,情义深,远见高。

29分钟前
  • 九命猫@victor-eyes
  • 推荐

己亥58. 那高昂的自尊。一个完整的人。说句题外话,从这个纪录片其实可以看出,采芹并不适合演贾母。她其实一直是个孩子,没有老去,一直怀抱着儿童的完整的天性和赤诚,自己完整的性格,从未被深刻的“雕塑”过。贾母虽然心性爱玩,但是仍然是大家族的长者,一个经年累月的精明的老人,一个投入了相当大的神思、精力在管理自己儿女身上的人。采芹与贾母在外的特征上似是有重合的,但是精神内核完全相反。所以她扮演的贾母,眼神里飘出的,总不是书里贾母的心和情态。

31分钟前
  • Matt
  • 力荐

豹子一样的周采芹女士,魅力简直要溢出来了。裘丽琳其实也很传奇,虽然周采芹说她更像父亲,但包括周采茨都是很明显的“虎母无犬女”,母亲骨子里的那股劲儿传下来了。有关父母的回忆都非常唏嘘,离开上海时周信芳对她说“不要忘记你是个中国人”,母亲到英国探亲,说英国的海没有中国的好,告诫她不要说中国的不好,最后只有一句母亲在伦敦机场永远地走出了我的生活,下个镜头红旗飘扬。印象深刻周采茨说的那句,人家说时间会把这些东西抹掉,其实看不见,抹不掉。还有“If I were tender, I will die”。

35分钟前
  • 力荐

拍得四平八稳,就像新闻专题片。周采芹这个人物还是挺有魅力的

36分钟前
  • 张兮兮
  • 推荐

技术层面,完成不错,采访与画面的混搭,剪辑以及配乐。不过就人物纪录片而言,最重要的还是人物,周采芹这位老奶奶太有意思,太有气质了……表面看,是一位传奇女性的一生,时代与个人交互。但往深了思考,其实是在讲述父亲对女儿人生的深刻影响,再往深处看,是舞台对周采芹的人生影响。3.7

40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彪悍的人生不解释系列。

45分钟前
  • 傻乐的猫
  • 推荐

偉大的藝術家都是排他且自我的,周采芹的故事更可以視作處於異國的亞洲女性自我生命完善史(而非「成長史」),其享受了特定時代與文化環境所餽贈自己的禮物,也獨立承受了巨大的壓力與折磨,能夠永保真誠的純真感卻是令人羨慕無比,紀錄片中自以為是的導演添加了很多莫名其妙的「中國文化元素」,還一廂情願將「京劇」作為主線貫穿簡直腦殘無比。

50分钟前
  • 451½°F™
  • 推荐

有些话不便说,都寄在歌声和表情里了......传奇女子。果然艺术家比较容易得抑郁呀。周奶奶还真是挺顽强的:tenacious of life!

54分钟前
  • 我呼吸的空气
  • 推荐

很棒的女人!不过就纪录片而言拍得不如《三生三世聂华苓》

55分钟前
  • 又又
  • 推荐

“我已经看见天了,所以我知道我永远不会升到那么高。但这也是我的动力,对吗?”震撼

57分钟前
  • 七月流火
  • 推荐

一流的海外人生,二三流的纪录手法,其实对周采芹这么独特的老太太,可以从新的角度挖掘更深点,绝不该止于《艺术人生》《档案》那样综艺访谈式的浮光掠影。不过看完后也大概知道了海外生活并不是看上去的那么美,周强硬的个性也是被生活磨练出的,就像她引用自述的那句话,“我一温柔,我就死了。”

58分钟前
  • 瑞波恩
  • 推荐

虽然素材的编织基本以时间为主,但对于主线,即周采芹的人生选择和路线,仍然是太碎片了。很难看出导演对于内容的整体建构思路,有些可惜了,这么有趣的人物。

1小时前
  • 起司土豆泥
  • 还行

三星半,其实将采芹的魅力跟“难缠”展现得很到位,也蛮有趣味。只是一方面,有些问题不知是否二次剪辑过,看得人一头雾水——比方说跟儿子的结局。再就是……这片名起得也忒不讲究了……除了籍贯为上海,这影片本身有展现采芹跟上海的关系吗?

1小时前
  • 江山万岭尽皆迷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