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剧照

一个明星的诞生2018 剧照 NO.1一个明星的诞生2018 剧照 NO.2一个明星的诞生2018 剧照 NO.3一个明星的诞生2018 剧照 NO.4一个明星的诞生2018 剧照 NO.5一个明星的诞生2018 剧照 NO.6一个明星的诞生2018 剧照 NO.13一个明星的诞生2018 剧照 NO.14一个明星的诞生2018 剧照 NO.15一个明星的诞生2018 剧照 NO.16一个明星的诞生2018 剧照 NO.17一个明星的诞生2018 剧照 NO.18一个明星的诞生2018 剧照 NO.19一个明星的诞生2018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0 00:52

详细剧情

  杰克(布莱德利·库珀 Bradley Cooper 饰)是一位小有名气的乡村歌手,但酗酒的恶习屡屡让他的事业停滞不前。一天,在酒吧里,杰克邂逅了名为艾利(Lady Gaga 饰)的驻唱歌女,在艾利的身上,杰克发现了惊人的天赋。  曾经,艾利对音乐事业怀有着热情和梦想,可是现实一次又一次的令她失望,久而久之,艾利失去了前进的动力。虽然拥有着出色的创作能力,但是艾利在酒吧里从来不唱自己写的歌,同时她也明白,听众们虽然喜欢她的声音,却对她算不上好看的外表敬而远之。杰克被艾利深深的吸引了,决定帮助她找回初心,在此过程中,两颗孤独的心慢慢靠近。

 长篇影评

 1 ) “一个明星的诞生”是怎么经久不衰的

或许它更真实的名字应该叫做“一个明星的衰落”

Lady Gaga心怀歌星梦,却只能在当地的一个变装酒吧作客串表演。

直到遇到一个名叫杰克·梅恩的著名乡村歌手,他把她径直带到舞台,给她唱歌的机会和浪漫的爱情。

随着女孩的崛起,男人的生涯却日渐走向落败。

这是[一个明星的诞生]的故事,而这个故事已经拍了四代了。

©Lady Gaga版[一个明星的诞生]剧照2018

从1937年的珍妮·盖诺版到54年的朱迪·加兰版,到76年的芭芭拉·史翠珊版再到今年的Lady Gaga版本。

最新的这版由布莱德利·库珀自导自演,已经在北美收获了超过1.78亿美元的票房,并且进入了颁奖季许多主要奖项的最佳榜单。

不过,此前每一版的成功程度其实都不亚于此。

这一“丑小鸭”女孩的逐梦故事,似乎已经建立起了一个跨越几代人的美国人民文化共同体。

©四个版本海报,分别是1937年的珍妮·盖诺版、54年的朱迪·加兰版、76年的芭芭拉·史翠珊版、今年的Lady Gaga版

就像它每一个版本都是由当时时代的“Lady Gaga”主演一样,每个版本也是当时时代文化的一部分。

它从30年代演到现在,也几乎正好串起了歌舞片的一个发展简史,甚至男性视角里的男性“牺牲史”。

1954年由朱迪·加兰主演、乔治·库克执导的版本被公认是几个版本里最好的一部。

它改编自1937年威廉·A·韦尔曼执导、珍妮·盖诺主演的同名原版。

珍妮·盖诺在出演前,已经是第一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得主。

她通过出演茂瑙的[日出]、弗兰克·鲍沙其的[第七天堂]等片而成名,和查尔斯·法莱尔组成的银幕情侣在二、三十年代红极一时。

连续多年成为当时美国最卖座的明星之一,这也成了她主演[一个明星的诞生]的契机。

©37年珍妮·盖诺版[一个明星的诞生]剧照

一个从乡村来到好莱坞寻梦的女孩,遇到成名已久正走下坡路的男明星,她获得了机会和爱情。

典型的浪漫轻喜剧。

却有着一个悲伤的结局,酗酒无救的男人日渐落魄下去,最终为了保全妻子的事业沉水而去。

[一个明星的诞生]很快获得了巨大成功,票房高涨,收获多个奥斯卡提名。

有意思的是,在影史上一直有所争议,它和1932年一部名叫[好莱坞的价值]的剧本简直太像了!

©[好莱坞的价值]海报

除了原来的大欢喜结局改为了悲剧,故事线索几乎没变,而乔治·库克正是这部[好莱坞的价值]的导演。

20年后,正是他执导了第二版[一个明星的诞生],他说,是因为他不能拒绝朱迪·加兰。

在世纪末美国电影学会评选的百年最伟大女演员中,朱迪·加兰的名字和奥黛丽·赫本、英格丽·褒曼等人被放在一起接受瞻仰。

而提起她,人们首先都会想到[绿野仙踪]里那个勇敢善良的小女孩桃乐丝。

©朱迪·加兰在[绿野仙踪]里

她在里面轻唱的一曲《Over the rainbow》是20世纪最成功的流行金曲之一,而[绿野仙踪]更为她赢得了一座奥斯卡特别奖。

加兰13岁就和米高梅签约,16岁出演[绿野仙踪],以童星身份出道成名。

此后,她又为米高梅拍了一系列的歌舞片,成为当时著名的歌舞片明星。

然后,到她出演[一个明星的诞生]时,乔治·库克为此在片中加入了大量的歌舞元素。

©朱迪·加兰在[一个明星的诞生]里有很多歌舞元素

原版其实并不是歌舞片,而54年的这版正是因为朱迪·加兰以及歌舞改编而成为一代经典。

50年代,正是歌舞片发展到顶峰的阶段。

好莱坞歌舞片从30年代开始发展,在三、四十年代的大萧条背景下异军突起,成为最受欢迎的电影类型之一。

50年代,随着特艺彩色技术的成熟,米高梅聘请了以色彩、服饰著称的歌舞片导演文森特·明奈利坐镇。

他和吉恩·凯利合作的[一个美国人在巴黎]取得了巨大成功。

这之后,又是吉恩·凯利手握雨伞在雨中独唱独舞的经典[雨中曲]横空出世。

©1952年[雨中曲]经典剧照

在这样的背景下,乔治·库克将原版[一个明星的诞生]改成歌舞片版本也就不难理解了。

而歌舞女孩朱迪·加兰,就是它跃动出美丽音符的灵魂。

76年,芭芭拉·史翠珊主演的版本是[一个明星的诞生]的第三个版本。

也是最接近今年新版的一个版本。

它在剧情方面做出了一个改动,主角由原来逐梦好莱坞的女演员变成了逐梦格莱美的音乐人。

©76年芭芭拉·史翠珊版[一个明星的诞生]剧照

毕竟,这可是70年代。

摇滚乐经过50年代的发轫期,60年代披头士、滚石的两家独大,到70年代,真正迎来了百花齐放的时代。

大卫·鲍伊画着外星人妆容、踩着高跟掀起了妖娆多姿的华丽摇滚风潮;

约翰尼·罗顿和他的性手枪在沉闷的英国投下一声石破天惊的“没有未来”,少男少女们纷纷追随而至;

不甘寂寞的黑色安息日,将他们的阴暗、邪恶、不安、末日情绪投入进暴虐的和弦,一种新的重金属声音诞生了。

齐柏林飞艇、皇后等乐队将摇滚乐带入进可以容纳上万人、数十万人的体育场,开启体育馆演唱会先河。

©76版[一个明星的诞生]剧照,是对70年代音乐盛世的一种回应

更别忘了,此刻还有正兴盛而至的迪斯科,在摇滚乐之外占据一席之地。

这是一个被各种声音包围的10年。

[一个明星的诞生]的76版就像是这10年声音的一个混合体。

克里斯托佛森和芭芭拉·史翠珊主演的男、女主角变成了分别正在衰落和崛起的摇滚明星。

比之前两版,他们的爱情也更向抓马的方向发展,电影整体风格更偏向了摇滚乐式的迷幻和坎普

©76版[一个明星的诞生]剧照,电影加入了很多嬉皮元素

即使有人称它是矫揉造作的,但也丝毫不影响电影在当时时代获得的巨大成功。

它取得了超过8千万美元的本土票房,并获得了当年的四项奥斯卡奖提名。

而片中史翠珊演唱的那首《Evergreen》,不仅拿到了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还获得了格莱美奖年度最佳。

芭芭拉·史翠珊也戏剧性地成为了在戏里戏外都拿到了格莱美的音乐人。

相同的,在出演[一个明星的诞生]前,史翠珊就已经是成功的全能型艺人了。

史翠珊18岁便开始了演唱生涯和参与百老汇演出,20岁即拿到第一个托尼奖提名。

©芭芭拉·史翠珊

21岁时,她的首张专辑就拿到了格莱美年度专辑和女歌手两项荣誉,而且历史性地在排行榜上保持了超过18个月。

一年后,歌舞剧《妙女郎》再将她推上剧坛巨星地位,从此成为百老汇60年代的台柱,被人们誉为“百老汇女王”。

而电影版的[妙女郎],更是一举为她带来了奥斯卡影后的小金人。

©[妙女郎]中的芭芭拉·史翠珊

横贯整个六、七十年代,在唱片、百老汇、电视、电影上,她都是最畅销的女艺人之一。

更别提,她后来又走上导演之路,首次拍摄[燕特尔]便拿到金球奖最佳导演的传奇经历了。

这样开挂一般的人生,甚至比[一个明星的诞生]剧本更富有传奇色彩的生涯,显然也是电影背后的流量话题。

Lady Gaga大概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朱迪·加兰和芭芭拉·史翠珊。

格莱美的常客,时尚界的宠儿,走到哪里都是人群焦点、宇宙中心。

Gaga成为[一个明星的诞生]的主角也再适合不过。

©[一个明星的诞生]中的Gaga

不过,导演兼男主角本人布莱德利·库珀在电影里展现出来的陈旧和自恋却让人失望。

Gaga很美,歌声很甜,剧本也很旧。

1932年,写下这个故事、即[好莱坞的价值]原始剧本的豪华编剧阵容里,8个编剧中有6个都是男编剧。

这也与当时从业人员的男、女比例近似。

同样的故事从30年代一直讲到2018年,它似乎也建构起了一个隐性的好莱坞性别神话:

一个女明星的诞生,来自男人付出的巨大帮助和牺牲。

这种牺牲甚至包括生命(从几个版本的结局便能看出男人的这种自恋心态)。

他发现她,他引导她,他帮助她,他最终以死亡的方式维护她的高光生涯。

布莱德利·库珀的剧本里,甚至比前几个版本更关注男明星的衰落和心理变化过程。

©[一个明星的诞生]剧照

他反复酗酒又戒酒的过程,他和哥哥、和父亲的关系,他的骄傲和失落,几乎占据了电影后半部分的全部。

Gaga反而成了一个依附于男人的配角,一个被伤害又忠贞不渝的木偶,一个缺失了心理深度的简易符号。

几个版本里,也都用了当时的顶级流量女明星来出演,名为“一个明星的诞生”。

聚光灯却往往打在男人身上,或许它更真实的名字应该叫做“一个明星的衰落”

或许,这也是为什么每过几十年,总有导演愿意把它捡起来重拍一遍的原因吧。

-

作者/卷卷毛

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破词儿」

 2 ) 印象深刻的一些片段

我觉得这是一个需要静下心来看的电影,因为里面大量的人物对话以及人脸特写。

从ally在drag bar表演的那一段躺在jack旁边的吧台上,给了一个巨大的lady gaga的特写时我被震住。

另外有一个镜头我印象深刻:jack去看ally舞蹈彩排,画面右边是jack的脸的特写,左边是ally练舞的样子投射在玻璃上(?) 变成了像影子一样的人,但从影子的变化动作可以看得出她练舞的动作。她好像变成了一个符号,不是她自己了。Jack内心大概不喜欢这样的她,却还是对她说,很好啊。

还有一个是jack最后本来要去ally的最后一场巡回演唱会,但是却下车回了车库。吃了药把车门关上之前,给了一个镜头是Jack背后的车库灯照着他,仿佛他置身于舞台一样,最后一次。

Gaga的歌声的感染力我就不多说了……我在片名字幕还没打出来的时候,ally扔完垃圾走在夜里随意哼歌那段我就想哭了……之后的shallow合唱和结尾我眼泪汪汪。对我而言,她的歌声本身就有种感人的力量。另外,ally弹琴唱歌的表情……和gaga在她演唱会上表演时的表情是一样的。怎么港,真实演出了。

 3 ) 灵魂不再,时代终结:Maybe it's time to let the old ways die

首发于公众号“影探”

ID:ttyingtan

作者:探长

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部片子北美一上映,口碑直接爆炸(IMDb8.2)

烂番茄有超过400家媒体评价,仍保持90%的高新鲜度。

在苛刻的Metascore,媒体和观众分别是88/100和8.7/10,可见也是一致的高评价。

探长被清一色的好评给惊呆了:

“著名的演员加上著名的故事,这部电影却让人觉得新颖又惊奇。” @John Hanlon

“翻拍电影就该这么拍。它讲的是个老故事,但找到了一个不同且新颖的叙事角度。” @Sebastian Zavala Kahn

“我真的很喜欢这部电影,Lady Gaga,库珀,Elliot等人的表演太精彩。尽管故事很老套,但观影很愉快。” @Robert Roten

探长刷了他们的短评,大家都在重复三句话:

这部是最棒的翻拍!

布莱德利·库珀的导演处女作牛逼!

Lady Gaga演技很棒,歌超好听!

从这三句话就能看出,片子本身就充满看点。

《一个明星的诞生》讲述的是一个被翻拍过多次的老故事。

自1937年以来,在81年里,这个故事已被翻拍4次。

每一部的套路都是一样的:一个普通女孩,遇到一个男性巨星,两人相爱,女孩成为明星,而那个巨星逐渐陨落。

这一次,影片的阵容更加吸引人。

男主是型男布莱德利·库珀,导演也是他(《宿醉》《乌云背后的幸福线》《银河护卫队》)。

女主是歌星Lady Gaga(《美国恐怖故事》第五季第六季)。

布莱德利·库珀(Bradley Cooper)

Lady Gaga

Lady Gaga饰演喜欢唱歌的饭店服务生

库珀饰演屌炸天的摇滚歌星

现实中,Gaga是著名的歌手,这是她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在电影中当主角。

库珀是著名的演员,这是他第一次当导演。

在这个俗套的故事里,两个来自不同领域的国际巨星产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

他俩就像一对跨专业考研的情侣,最后被同一所学校录取。

Lady Gaga叱咤歌坛多年,她以性感和另类著称,每次的造型都能把摄影师辣到眼瞎。

而在影片中,她完全脱下歌后的妆容,素颜上阵。

我们终于看到一个国际巨星平凡和卑微的样子。

《Beautiful、Dirty、Rich》MV

《一个明星的诞生》

讲真,探长都被她在片中的素人形象给惊到了(原来Gaga长这样)

如此朴素,如此纯真,而且演绎得非常自然。

单说她第一次登台的这场戏,在她的眼神中,那种内心的不安、犹豫、激动与挣扎都看得一清二楚:

而且,Gaga除了素颜上阵,还破天荒的第一次在电影中全裸出境。

她自己都说,自己从来都没有为一部电影付出这么多。

她做这些,都是因为相信库珀。

而布莱德利·库珀就更厉害了。

2016年,他受邀到洛杉矶参加一个癌症慈善演唱会,舞台上一个唱《La Vie En Rose》的女歌手吸引住了他。

他抬头一看,那个歌手正是前来表演的Gaga,库珀立刻决定女主就是她(两人现实中的相遇被改编进电影里)

第二天,他就出现在Gaga加州马里布的豪宅门前。

Gaga给他热了热冰箱里剩的意面,听了他的想法,然后问他:这部电影里你是摇滚歌星啊,那你有唱歌的经验吗?

库珀说,没有,但我会弹“空气吉他”(就是跟着音乐瞎比划,不吹不黑,这个探长都会)。

库珀表演“空气吉他”

库珀是认真的,他和Gaga都不喜欢摆动作对口型。

于是,他跟着美国的乡村音乐大神威利·纳尔逊(Willie Nelson)的儿子学习生活了整整一年。

12个月后,他从一个音乐白痴,变成一个可以熟练演奏钢琴和吉他的音乐高手。

库珀和卢卡斯·纳尔逊

电影中的每一首歌,每一次的吉他演奏都由他亲自完成。

不仅如此,他还请来教练进行声线训练。

几个月后,他压低声音,变换声线,一张口,整个剧组的人都想喊“Oh,My God”。

探长的小伙伴看完后也跑过来说,库珀的声音性感到能催卵。

而且为了追求“现场感”,片中的演唱会段落都是在真实的演唱会中实拍。

在格拉斯伯顿利音乐节上(Glastonbury Festival),库珀登台演唱了8分钟。

库珀在Glastonbury Festival

《一个明星的诞生》

一个倾注了演技的性感歌后,一个认真导演又努力唱歌的演员。

两人在大银幕一合体,就炸了另一边的北半球。

片中不仅两人演技hold住全场,里面的原创歌曲更好听到爆!

原声带一上架,直接破了Billboard上保持了11年的纪录(2007年《歌舞青春2》创下)。

空降三连冠!

Lady Gaga也成为自2010年以来第一个5连冠的女歌手。

不信感受下这首《Always remember us this way》,Lady Gaga独唱,旋律优美,画面感强又感情充沛,好听到哭:

When the sun goes down And the band won't play I'll always remember us this way……

经过12个月努力的库珀绝对靠实力征服观众。

开头他抱着吉他一开口,立马摇滚歌星附体。

但最让人折服的不是他速成的技术,也不是外表和形象,而是他的声音。

声音好听的人有很多,但真正打动人的歌曲是可以传递感受和情绪,可以诉说一个动人的故事。

库珀就是这样。

Gaga说:“库珀唱得发自肺腑,他是在用灵魂唱歌”(He sings from his guts, he sings from his soul)

而媒体对库珀的评价更言简意赅:一个明星诞生了。

但作为一部电影,仅仅歌好听是远远不够的。

《一个明星的诞生》能够获得如此高的评价,还在于库珀给了故事新的生命力。

在经典的“明星诞生”的基础上,他加入了好莱坞造星的内幕。

我们先看经典套路。

这个故事生命力如此顽强,是因为它足够俗套,足够简单。

Gaga饰演的Ally是个餐馆服务生,她的声音确实好听,但在芸芸众生中她再普通不过。

有能力有梦想的人有千千万,但真正实现梦想、出人头地的寥寥无几。

几十年过去,这个内核依旧现实而残酷。

《一个明星的诞生》1937

库珀继承了这个内核,他让这个故事更加现代,也更有说服力。

影片中加入了男主的过往,他父亲在60多岁才生下他,年幼丧父让他从小就缺爱。

这给他严重酗酒足够的理由,毒品的侵蚀和越来越严重的耳疾也注定了他事业的下滑。

库珀饰演的Jack在同性酒吧遇到了Ally,两人坠入爱河。

Jack给了这个女孩登台的机会,幸运的Ally冉冉升起,走下坡路的Jack逐渐被人们忘记。

这是几版翻拍都采用的套路。

但库珀这一版,还体现了Ally成名前后的变化,这也是他新加入的内核。

片子前半程,Jack和Ally相遇,灰姑娘遇到王子,土豪找到真爱,纯粹的爱情让两个人迸发出耀眼的光芒。

他们一起写歌,一起登台演唱,爱情甜蜜,歌也好听。

这一段是全片最高光的时刻。

Ally出名后,好莱坞的经纪人找到她。

然后,一切都变了。

考虑到Jack酗酒等问题的不良影响,Ally不再和他一起同台演出。

好莱坞经纪人

更重要的是,Ally变了。

开始Jack鼓励Ally不用管别人的眼光,做真实的自己。

她顶着被人吐槽的大鼻子登上舞台,观众也为她喝彩。

后来经纪人为了迎合主流审美,让Ally换发型,换发色。

她完全被包装,变成一个“观众会喜欢”的明星。

之前

之后

Ally和一群伴舞站在台上,和其他女歌手没什么两样。

她唱的歌更简单,更朗朗上口,但比起之前两人创作的歌曲却没了灵气,显得浮夸而空洞。

最后就连深爱Ally的Jack也忍不住说:现在的你真丑。

在天台,Jack掏心掏肺的告诉Ally搞创作要用灵魂,否则站不住脚。

但最后站不住脚的,却是Jack。

而Ally的歌,由注入灵魂的“作品”变成流水线上的“商品”。

歌是浮夸,是空洞,但卖得好到势不可挡。

Ally成为最耀眼的明星,Jack在黑暗中陨落,但真正陨落的,是一种精神,一个时代。

Ally站在格莱美奖台万众瞩目,Jack倒在右边的台阶上无人问津

在当代投机资本和流量的运作下,造出来是话题,是明星,抹杀的是能力,是个性。

电影名叫《一个明星的诞生》,其实是《一个明星的陨落》。

但可惜的是片子后来在传统内核和新内核中挣扎,剪辑和重点都失去方向。

后半程显得游离和混乱,这也是许多观众不买账的原因。

但话说回来,这毕竟是布莱德利·库珀的导演处女作。

而且是挑战俗套的故事,能拍出新意,创作出slay全场的原创歌曲已经值得肯定。

81年,不变的故事,4版改编,循环上演的故事就像是现实中的人世繁华和沧桑沉浮。

喧哗的诞生总伴随着静默的毁灭。

在这个看重票房和流量的快消费时代,还有多少人愿意踏实用心地创造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还有多少人愿意为此付出等待?

也许就像《Maybe it's time》中唱的那样:

Maybe it's time to let the old ways die 也许是时候让旧的事物消亡了 Nobody knows what awaits for the dead 没人知道等待亡者的是什么 Some folks just believe in the things they've heard 有些人只相信他们听到的 In the thing they read 只相信他们读到的 Nobody knows what awaits for the dead 没人知道等待亡者的是什么 I'm glad I can't go back to where I came from 我很高兴我无法回到我开始的地方 I'm glad those days are gone, gone for good 我很高兴那些日子一去不复返 But if I could take spirits from my past and bring'em here 但如果我能把过去的灵魂带回来 You know I would, you know I would…… 你知道我会带来,你知道我会的……

文/探长

(更多原创影评,微信搜索ttyingtan,后台回复片名,一起来看片儿~)

 4 ) 觀影心得:淺談音樂電影的魅力

或許音樂電影對我來說總有種難以言說的魅力吧,平時不太看爆米花電影的我,只要接觸到音樂系列的電影,無論形式總是能讓我著迷,尤其只要歌曲深得我心,基本上就會一股腦兒的陷進去。

回想當初深陷 Adam Lavine 在《曼哈頓戀習曲》中的魅力後,播放清單維持了好幾個禮拜就只有一首<Lost Stars>,而午夜夢迴之際,總會想起 Dan 和 Greta 那段藉由”音源分享器” 而加深的友誼,也總會希望在現實生活中能遇見如此的友情甚至是愛情。

而論《一個明星的誕生》的故事本身,其實對我來說是比較沒有吸引力的,說起來,他其實就是由幾個大型MV拼接而成的音樂電影,而主角 Lady Gaga 的光環及歌聲基本上照耀了全片;換句話說,這部片簡直可以說是單純的「Lady Gaga的誕生」紀錄片,除此之外並無其他。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由 Bradley Cooper 根據 1937年的《星海浮沉錄》自編自導自演,而該片已經歷了多次翻拍,分別在 1954年 及1976年;由此可知,這是一個美國人非常喜歡的劇本,然而,一個已經被拍爛的劇本要如何拍出新意大概是這部電影能在 2018年年末 驚豔眾人的原因所在了。

本片與最初的版本最大的不同在於,本片的背景設定由原先的好萊塢改成了搖滾樂壇,而其餘的故事以及轉折則並沒有太大的差異。

關於電影本身,我想說的並不多,而且我相信本片刮起的風潮大概也讓大多數的朋友們都觀看過了,所以在這裡我只是想提一些我在本片中特別喜歡的幾個元素,與你們分享。

第一個讓我特別喜歡的部份,也是全片唯一一個讓我感動的片段,是當 Jackson 向 Ally 求婚時用吉他弦拗製的戒指。

我突然發現,好像很多的音樂電影都會有一個信物,好像是想以此將人們與音樂及生活串連起來。如此說來,音樂其實是一個看似很虛無的存在,很像裝在氣球裡的空氣,你好像擁有它但卻也未曾擁有過,你需要把“那東西”裝入氣球裡,再用一條線狠狠地綁緊了,也才能握在手上,好像你擁有它一樣。所以,人們與音樂其實既親密又疏離,有它陪伴你得以活下去,可沒有它卻好像也死不了;基於此,在音樂電影中,好像總是需要某個物品,讓音樂化成一種形式,讓電影中的人們能夠緊緊握住那樣東西,好似音樂總是伴著他們左右。

像是《曼哈頓戀習曲》中,將 Dan 和 Greta 串連起來的“音源分享器”,還有《曾經,愛是唯一》中,將兩個陌生人串連起來的“吸塵器”,以及在本片中,將兩人的愛情套牢的“吉他弦戒指”。也許是我太浪漫了吧,或者其實「音樂」無形之中影響了我的人生很多很多;我總是特別喜歡音樂電影中表達愛情的形式,不溫不火卻能讓我感動很久,總是希望導演在片中想出的伎倆,有一天我也能用在現實生活中,並且另一半也能懂我的感動,每每這樣想起來就能讓自己又再感動了一次。比如今天,我在寫《一個巨星的誕生》的觀影心得,寫著寫著忽然想起了《曼哈頓戀習曲》中的那支「音源分享器」,也就臨時決定再重溫一次總是能讓我在最後五分鐘熱淚盈匡的電影了。

音樂之於我,大概是一種浪漫的形式吧,而我也總是希望我的另一半能理解我的感動,雖然很難,可是心中仍然會奢望如此一般的感情能夠發生在自己身上。

而第二個我很喜歡的段落,是 Jackson 和 Ally 在天臺上一起看著 Ally的巨型看板時的對話。

那時 Ally 正在準備演唱會,大概是對自己的不信任,讓 Ally 始終無法敞開心胸接受自己正準備登台演出的事實,那時 Jackson 溫柔地將 Ally 摟在懷裡,並說著:「All you got is you, and what you wanna say to people. They are listening now. They’re not gonna be listening forever. Trust me. So you gotta grab it. And you don’t apologize, you don’t worry about why they’re listening or how long they’re gonna be listening. You just tell them what you wanna say. Cos how you say it is the stuff of angels.」

聽到這段話時,連我都全身充滿了力量,我忽然明白原來「溫柔」可以是最強韌的後盾,他能夠讓人擁有征服世界的勇氣與力量。

前陣子深陷寫作瓶頸的時候,我特別在意別人的目光,再加上一直以來的自卑感,我不僅無法說服自己擁有的能力,甚至開始懷疑起自我價值;很多時候,我覺得自己的文字沒有任何魅力,儼然是失去靈魂的存在,因此也就越來越不能理解為什麼會有人想要閱讀我寫出來的東西,以及別人又會怎麼看待這樣空洞的文字。

Jackson說的那段話,正是所有我經歷的,我曾經對我的讀者感到抱歉、也曾無法理解別人閱讀我的文字的原因、甚至也會去擔心讀者的離去…,因為我無法相信我自己。

很久以後,我終於靠著自己走了出來,雖然一路走得踉蹌,但我很高興現在能夠開始相信自己,而我也相信如果 Jackson 能夠提早出現在我的人生裡,那我大概能走得更快也更順遂。

所以我想對不相信自己的你說:「你就是你,所有你該擔心的就是:『你是不是以“真正的自己”活著。』你不需要過度在意別人的眼光,因為那些人不會一直在你身邊,所以你真正必須做的就是“活出自我”,因為你很棒、非常棒了。」

藉著 Jackson 的那番話,我們互相鼓勵,因為我們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而每一個我們都已經夠棒了。

 5 ) 为什么在中西方观众的眼里,《A Star Is Born》的口碑差异如此之大?

《A Star Is Born》在中西方观众之中的口碑走向不太一样。

这部电影在海外上映后,票房与口碑一路飘红,媒体综评达到88分,14家媒体打出满分,烂番茄新鲜度90%,基本是2018年度口碑最佳的电影之一。

但在国内释出资源后,在社交网络上口碑则相对平淡,豆瓣评分目前停在7.2分,37.5%的观众仅给予三星评价,“还行”。

其实近期还有一部在中西方观众眼中口碑两极的电影在中国上映,《摘金奇缘》。两部片子因地域、文化背景而导致的口碑分化情况虽然算不上相似,但都碰到了“想象中的世界”的问题。“摘金奇缘”幻想了一个在西方人眼中格外新奇的中国传统背景下的灰姑娘故事,大卖。但在中国人看来,毫无感觉。

《A Star Is Born》呢?

我们碰到了三层期待与现实的差异。

先说第一层,对于“造星故事”的期待差异。

不少中国粉丝们听到这个片名,听到Lady Gaga的出演,想象的是天才女歌手雷霆佳佳超Slay一骑绝尘金光闪耀站在世界顶端唱响Super Bowl的造神画面。结果片子最激动的圆梦舞台竟然只是她初次登台怯生生闭眼献唱的画面,之后几乎再无任何画面可提供肾上腺素补给。

反之,电影大量的着墨落在了Bradley Cooper身上——关于他的听障,他的酗酒,他的情绪问题,他的过气,他的死,以及Lady Gaga与他渐行渐远的轨道。与其说这是一出《A Star Is Born》,不如说这是一出艺人过气实录,憋屈,一地鸡毛。

这样的安排显然是不能让中国粉丝满意的。因此在中国观众这里口碑平平也并不意外。

但当我们的视线转向西方媒体,他们夸赞的重点恰恰落在这部“明星诞生记”的故事讲述的真实感上。以《TIME》的评论为例,“It’s wonderful to see a first-time filmmaker who’s more interested in effective storytelling than in impressing us; telling a story effectively is hard enough.(非常欣慰,他第一次做电影就把重心放在讲故事上,没有哗众取宠。有效地说一个故事已经够难了)”。

换句话说,不少中国观众期待的是一个形式主义的、浪漫主义的、甚至有点浮夸到令人涕泪横流的明星出世现场。不少人看完之后抱怨,为什么没有宏大的演唱会场面,一点也不激动人心。

但西方观众期待的反而是一个平实的、动人的、去诉说明星作为普通人一面的故事,他们希望这个电影是现实主义的。Bradley Cooper拍摄的手法确实也很现实主义,不少部分絮絮叨叨得像一部没剪精巧的冗长纪录片素材。但恰恰是这些拙笔为电影提供了真实感。Lady Gaga的成名不是什么石破天惊大艺术家横空出世,就和无数的梦想女孩一样,巧合偶然加上天分,很合理。电影平时到Bradley Cooper饰演角色的死都没什么锣鼓齐鸣的情绪渲染,几个画面简单带过而已。

一者想要的是浪漫,一者想要的是真实,最后看到一部纪录片式的电影,自然前者不屑,后者赞叹。

再说第二层,故事讲述重点的差异。

前面有说到,电影大量的重点落在了Bradley Cooper饰演的摇滚巨星陨落身上。甚至压过了Lady Gaga饰演的Ally崛起的部分。

同样,在中国观众这里,不少人期待的是Lady Gaga的升起,并不愿去看那些负面的、陨落的事物。我有个朋友跟我说,看到Bradley Cooper的颓样就想快进。

但这一版《A Star Is Born》动人的地方则在于展现一种“世代交替”的命运之中,人的无助与失控。Bradley Cooper代表的是一个时代,一个民谣与摇滚的时代。Lady Gaga代表的是另一个时代,一个流行摩登的时代。二人在乐坛的故事就是后浪将前浪逐渐取代的残酷物语。就像滨崎步如是中天时曾在歌里唱的,“我曾目睹一个时代的结束,但怎能想到下一个轮到的竟是自己”。

这个残酷的命运历程,被Bradley Cooper转化为了一个还带着不少温度的爱情故事,使之不那么难以接受。但实际上,故事里隐藏的,就是当一个人青春不再、地位失却时的无奈与悲哀,只能滚入时代的洪流,被冲刷而去。

正如《La La Land》因叙述了娱乐行业边缘人物在被压迫之下的绽放而获得西方观众广泛共鸣一样,《A Star Is Born》叙述的娱乐行业人物被时代巨浪卷走的故事甚至要更加令人痛心。这不仅仅涉及关注电影与好莱坞的从业者的共鸣,同样能够引起热爱娱乐文化的年轻观众、以及容易联想到自身处境的中年观众的共鸣。无怪乎在国外有那么多人会在影院里哭成一片——这多容易想到行业里的心酸,多容易想到晚景凄凉的自己啊。

但我们这儿的中年人,可能会去下《A Star Is Born》来看的人并不多。

第三层,对国际巨星的观察角度差异。

世界娱乐与流行文化的中心在欧美。他们成熟的工业化体系与选拔机制能够不断产生影响世界的巨星。当我们隔着重洋看他们的时候,感受到的是因距离和仰视角度不断加成的神坛光芒。

因此我们看西方一线歌手参演的明星诞生故事,总会怀着要看到一个时代巨轮启航的震撼场面。结果电影里的Lady Gaga,说起来还有点朴实,没有那么多惊人的演唱会表演,倒是一直在排练、练舞、泡澡、吵架,就像个平凡人一样。

于是我们的期待又落空了。看明星诞生当然要看西洋镜万花筒漫天烟火,这电影拍的也太平实了一点。

但,说来有点意思,我们这里,讲自己地区的歌手成名故事的电影,其实拍的也很朴实。例如,不少人都听过的,《下一站天后》。

这样类比可能大家多少能够理解——我们对更为先进的流行文化中心的巨星,总怀着更高的期待。但在欧美观众看来,《A Star Is Born》也就是另一部《下一站天后》,要是拍得花火四溅,倒是不真实了。

再往深里说,其实东亚的偶像文化就是很喜欢造神,或者很喜欢养孩子。欧美的娱乐产业里,明星们依然是普通人,每天养马种菜岁月静好也没什么大不了(Lady Gaga的Ins每天都是这些),发表点政治观点也没什么大不了。我们这儿的明星当然没法碰政治,为了接高端广告似乎也没法表现得太平凡,逐渐社交平台就塑料化了,导致全民只能盯着一个出口“感情生活”拼了命地瞧,其实挺无聊的。

这种对明星作为“神级偶像”与“有才华的凡人”的观察角度差异,也造成了《A Star Is Born》口碑的地域分化。

在文章的最后,我希望引用Lady Gaga在美国电影艺术奖颁奖台上对Bradley Cooper的一段话。

“你有时会叫我Gaga,但你我都知道,你私下叫我Stefani(Lady Gaga的本名)。很长时间以来,我一直在逃避她。我披上我的超级英雄斗篷,以Lady Gaga自称,是你让我潜入心底深处,再次与她相见。是你让我再次成为Stefani。”

Lady Gaga说起这段话时泪如雨下。这也让我明白我为什么会如此珍惜这部电影里的她。这部电影里,她脱下了那一层她出道起就披上的Lady Gaga盔甲,而是呈现出了自己作为一个有才华的平凡人,情感充沛的一面,如此鲜活而真实,有那么多不完美的情绪,但那是一个living person。

从这个角度想,或许我们对明星作为一个“非凡个体”、“超级英雄”的期待,也总令他们不堪重负、如处牢笼。虽然总有人可以冷血地说,从事娱乐行业、获取高报酬,就是会牺牲这一切。但当我们对比东亚文化之中、万众目光扫射之下,不少明星与粉丝彼此被束缚、被异化的病态场面,难道真的不愿意去思考一些更为自然的表演、交流方式吗?造神的粉丝文化,把明星幻想成无暇的神像,给予其极端优渥的回报,剥夺其为常人的权利。难道明星真的不可以只是一个“有才华的普通人”吗,他们真的需要方方面面无懈可击吗?这种无懈可击真的值得相信吗?

或许他们也都想成为电影里的Ally,那个还能涌动真实情感的人,那个不必处处道德完美政治正确,只需要用才华证明自己的人。

THE END

感谢关注

微博:呆若木一

微信:呆若木一

作者:木一

编辑:洗澡

 6 ) LADY GAGA《一个明星的诞生》冲奥斯卡,要了解美国才能看懂它

这IP或许大家很陌生,但是对于美国人来说这是一部跨越几代人的热门传奇故事,它就是《一个明星的诞生》

《一个明星的诞生》是华纳的珍宝之一,早在1937年,就已经有了第一代作品,到了1954年出了第二代,1976年第三代,到今年是第四代。

最新这部《一个明星的诞生》可谓命运多舛,曾经华纳想要投入巨资去打造这部电影,当时想要找克林特斯特伍德导演,因为影片的叙事结构有些西部片悲剧的内核,不过最后找来的是布莱德利.库泊做导演。

而男主最初考虑过汤姆.克鲁斯,克里斯汀贝尔,小李等超一线好莱坞巨星来演,最后还是被布莱德利.库泊拿下男主,女主则想找碧昂丝,虽然没谈成,但却谈成了同样知名度很高的LADY GAGA。当然LADY GAGA也不负众望,她的演出和演唱,则成为了这部电影唯一值得冲击奥斯卡的保证。

前两代的《一个明星的诞生》,把故事背景放在好莱坞,讲述如何挖掘影视明星的造星过程,后两代作品,则放在了如何挖掘有音乐天赋的歌唱家。

每一部的《一个明星的诞生》,都引起当时人们关注的目光,因为影片中造星的故事,一定是会请到当时最闪耀的明星去演绎这部电影。

《一个明星的诞生》主线剧情很直白,男主杰克是乡村摇滚当红却日渐衰落的歌手,有药瘾和酗酒的陋习,在演唱时候长期不戴耳塞导致听力受损,而且性格偏执,但没关系,谁叫他是孤独的艺术家呢。

杰克音乐事业如此成功但却郁郁寡欢,某日杰克去一小酒吧酗酒,意外发现了一位很有音乐天赋的女歌手艾利,两人一见钟情畅谈一晚上音乐,还同时即兴创作了一首歌。

杰克立刻邀约艾利参加自己下一场演唱会嘉宾,之后两人不断在音乐上互相激励,艾利也因此有了更多成名机会,一发不可收拾,红起来比杰克十倍都不止,还提名并获得了格莱美奖。

而杰克则在音乐事业上急转直下,两人最初和最后音乐地位都很悬殊,但悬殊的地位正好相反。最终,音乐和爱情化解了两人的欢喜与悲痛,也成就或湮灭了这对恋人。

目前《一个明星的诞生》在西方国家口碑可以用炸裂来形容,看过都说好,有因为音乐赞扬的,有因为故事感动的,更多的是因为LADY GAGA的出演而爆打满分的。

但影片再一次上演了文化审美隔离,就像《黑豹》一样,美国和西方国家个个给好评,到了国内却觉得片子一般般。《一个明星的诞生》一样存在着文化审美隔离问题。

其实这很好理解,影片时长有135分钟,在这两个多小时的电影时间内,第一次拿起导筒的布莱德利.库泊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在影片第二幕的时候电影叙事主线有些失去方向,剧情推进有些无聊。

但影片造成中西审美误差的,终其原因还是在于《一个明星的诞生》就是拍给美国人看的,说的是美国音乐界的事,谈的是美国人心中的情。

影片里面的歌曲,人物的心路历程,如果你不对美国音乐文化的艺人困境有所了解,或者不对美国娱乐圈残酷的优胜劣汰有所了解,是很难对片中作男主的设定,还有女主坚持做自己的姿态所动容的。

《一个明星的诞生》入围奥斯卡应该不成问题,而奥斯卡说白了就是颁奖给美国的电影而不是世界的,所以说如果觉得《一个明星的诞生》是烂片的人,或许你们还没有看到电影的多元和其中的味道。

——开始剧透了——

影片主要分为三段,从艾利角度出发,就是艾利成名前,艾利成名过程,艾利成名以后。

从杰克的视角出发,则是杰克正当红,杰克日渐风下,杰克一阕不振。

两人在最好的时候相遇,杰克需要找到音乐创新的突破口,艾利渴望有自己音乐梦想的一片天。所以在他们相识的时候,他们相爱相知,在音乐的12个音符中陶醉。

这样我想到了《爱乐之城》,虽然故事和背景都不一样,但《爱乐之城》里的男女主角,同样是在两人最需要温暖的时候拥抱在了一起,互相鼓励彼此追求自己的梦想,但最后两人却因为各自事业上的成败,以及现实和梦想之间的挣扎和妥协,让原本相爱并一直深爱的两人,却终究没能有圆满的结局。


杰克的陨落

我承认在看《一个明星诞生》的时候觉得杰克有点作,明明两人相爱,杰克亲手捧红了艾利,并取得美人归,但杰克却要一次次不成熟的无理取闹,伤害艾利和艾利的事业,伤害身边一直照顾他的哥哥(也是他的经纪人),让人看了觉得有些不可理喻。

但其实杰克的心路历程,影射的是整个美国界老派歌手在现代音乐环境的无奈和叹息。

其中影片一开始就表达了这个意思,在杰克和艾利在酒吧的时候,杰克被所谓的他人索要合影,那人目的不是偶像崇拜,而是因为那个人私人的无理要求。这也暗示了杰克全身心对音乐的付出,换来的却是别人把自己当做在快餐时代的次消费品,最后杰克自杀后大家都开始追忆他的音乐,也讽刺了这个时代确实不懂得珍惜将生命献给音乐的人。

影片中杰克的一首歌《Maybe it’s time》中的歌词,就很好的诠释了杰克日落西下的音乐路:

Maybe it's time to let the old ways die
也许是时候让老派消亡了
It takes a lot to change a man
改变一个男人需要很多
Hell, it takes a lot to try
地狱,尝试需要很多

我们大部分人看到的是杰克不懂得珍惜身边人,但如果从音乐的角度去看,杰克的生命是先给音乐的,在音乐的信仰中,杰克付出了全部,所以他也用这种音乐信仰,感染了艾利,让艾利迈出自己音乐事业的第一步。

杰克当初挖掘艾利,同时也是想要突破自己音乐的瓶颈,两人在共同演出的期间,擦出了许多音乐的火花,这些火花让艾利成为明星,但却没能让杰克得到预想的成功。

这样的落差让杰克措手不及,这里不能简单的用嫉妒去理解杰克的内心,而是杰克的音乐信仰被无情的现实打碎,让他在音乐的道路上更加迷失。

影片中杰克的听力就很好的映衬了这一点,杰克的听力问题,预示着他音乐之路消亡的开始,他越想做自己的音乐,听力就会越损伤。

当杰克看到艾利音乐事业越来越成功的时候,我相信杰克一定是欣慰和高兴的,但是回望自己的音乐,杰克更多要靠药物和酗酒,来自我催眠去填补自己心中巨大的深渊,但这种填补,无形中就会伤害身边最爱的人。

所以杰克为了艾利,为了身边所有爱着他的人,他有在尝试,他有去戒酒中心,努力想要变成大家心目中重振旗鼓的人,但最终他发现自己已经无药可救,这种精神困境,是现实音乐环境带给杰克的,并不是杰克不想自我救赎,所以杰克为了更好的保护艾利,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

杰克的死,正是影片备受争议的点,有很多人不解和吐槽,也有人表示同情和共鸣。

杰克的死,就是在讽刺老派歌手带着音乐的初心进入娱乐圈,却被娱乐圈在一次次迭代中无情的抛弃,这是现实的无奈和规律,也是对老派歌手最沉重的打击,所以杰克以死来保持自己对曾经音乐初心,同时杰克也以结束生命的形式,来保护艾利的音乐之路。


艾利做自己

LADY GAGA出演《一个明星的诞生》,无疑是影片最大的看点,同时也是LADY GAGA几乎本色的出演。

在LADY GAGA 的纪录片《嘎嘎:五尺二寸》中,GAGA 就有提到过自己为何在刚出道时,形象如此夸张惊悚,因为她要用这样的造型去抵制唱片公司对她的包装,GAGA用这样的形象,想要在音乐圈甚至娱乐圈做回自己。

所以GAGA在兜兜转转多年后,现在回归正常的音乐人形象,真正做到在音乐上一直保持自己的姿态去诠释音乐。

在《一个明星的诞生》中,艾利也是如此,艾利在经纪人的包装下反抗着,她不需要多余的舞伴,不要染成自己的不喜欢的发色,甚至是放弃欧洲巡演,来保护内心受伤的杰克。

艾利虽然事业有成,音乐之路一路高歌猛进,但依然在抵抗着这个行业诸多的诱惑和陋习,一直努力保持着初心。

就像GAGA 在片中所唱的《Always remember us this way》,翻译成歌词,就是“永远记住我们年轻的样子”。他们在最年轻的状态,彼此相爱,共同做出了很多完美的音乐。

所以这个片子高级的地方,不在于杰克和艾利之间陈腔滥调的爱情故事,而是在于梦想与现实,爱情与事业,做自己和迷失之间的讨论。

《一个明星的诞生》这样被翻拍第四遍的电影,把这些隐藏在美国当下行业艺人困境的问题挖了出来,虽然是旧酒换新甁,但这个新甁却十分贴合时代,一个美国当下的音乐时代。

这也能侧面看出,为什么《一个明星的诞生》IP虽然在1937年就诞生,但还在翻拍,而且不止一次,因为这是美国音乐行业永远无解的遗憾,那就是总有明星诞生,也总有明星陨落,残忍的行业更新迭代,才能换取音乐行业甚至名利场的在世人面前的关注。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听到更多更新更不一样的音乐。

所以只要这个永恒问题存在,《一个明星的诞生》会一直诞生下去,将来也一样会有那个时代的《一个明星的诞生》。

关注《大聪看电影》公众号,不追求跑量,只研磨精品

 短评

光是原声就slay 全场,gaga跟库伯也都贡献不俗的演技。一部演烂的题材,被翻拍,能到新的高度,实属用心。

3分钟前
  • メav1౿r
  • 力荐

片中的Lady Gaga有种脱胎换骨的感觉,我跟朋友形容她这是贡献了“变身式“的表演。布莱德利·库珀的导演处女作,不显稚嫩。电影原声音乐比较棒。一些镜头拍得很美,比如酒吧里Gaga转头看到库珀时的那个慢镜(另外那个户外广告牌上的Gaga也挺漂亮啊)。整体没有预想中那么抓人,不过主要情绪传递得还是足够清楚明了的,那种光环与名望之下可能存在的无奈与痛苦,新旧交替的苍凉与难以逆转。结尾处理得不错,也是一个泪点吧……颁奖季见了。

5分钟前
  • 心生
  • 推荐

穿船袜是为了隐藏,戴耳返是为了助听,用冰袋替你消肿,用琴弦拧出戒指。我们可以在一晚上相遇,然后用一生去相忘,那个舞台下有千万人欢呼,这间车库里只剩我一人浅唱。每首歌不过七个音节区间,这人生却有这么多浅滩。我是藏在皮鞋里的船袜,躲在耳蜗里的耳返,是把你推向光芒然后任由自己陨落的星。

10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歌曲曲好听还热血,前半程像La La Land,特别爱情戏拍得都ok,两人的甜蜜和扶持让人超级想恋爱,而且有几首歌GAGA一张口喊就哭出来。可到了苦情戏部分电影开始flop,特别是最后的I will never love again为了追思设置的哭戏简直是电影车祸现场,烂俗至极。不过Cooper和Gaga居然演到不像本人,也有点突破了。可以预见本片还是会成为话题电影票房大卖。

15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还行

我要吹爆我的cooper!!!开篇一上来的吉他solo就全身鸡皮疙瘩了,颓得我特别喜欢,随便你唱什么,你看着我的眼睛就可以了。gaga卸了妆还是惊喜的,但是角色上的表达还是要全程跟着cooper走的,第一次当演员可以理解。音乐部分特别出彩,可惜故事线上没什么惊喜。

19分钟前
  • 朵朵鸭🦍💨
  • 推荐

全片剪辑得太有问题了 故事不流畅。库伯有点太油腻 gaga的表演是真的好! 后面半段开始情感冲突渲染很到位,从女主升男主落 到最后挣扎 自杀 最后一曲独唱收尾成功催泪 我哭了

22分钟前
  • SSGGGG7
  • 推荐

说过了,你鳖这辈子注定要做一个全才!born in this way!!!!其实音乐大于电影本身,看过鳖演唱会的人都知道,从gaga开始弹唱开始她即是爱莉也是嘎嘎女士。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锁了!

27分钟前
  • 十二月灬苏柒
  • 力荐

影片有几个点非常触动人,Lady Gaga 歌声让电影升华到极致,拯救了影片多处的平庸。男主的人设有点作,但依然能看到他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无奈,女主无可挑剔的完美。音乐类型电影歌曲很重要。

31分钟前
  • 大聪
  • 推荐

诞生总是百转千回,毁灭却只在一瞬,而嘉嘉女士轻巧地接住了这个刹那。

33分钟前
  • V.Dunham
  • 力荐

看完威尼斯电影节媒体与电影人点映,这部满是音乐的电影让大早起来的我就一下子清醒起来。中规中矩的剧情,但是音乐十分走心。卸下浓妆的#LadyGaga#展现出了超自然的一面,在演技的拿捏上似乎还有一些青涩,倒也是超乎想象。

38分钟前
  • Be The Only
  • 推荐

虽然嘎老鳖演戏好做作但是她和裤破在里面好real……

40分钟前
  • Hyperion💎
  • 推荐

五星配乐,一星剧情。这片子与其叫a star is born,不如叫a middle age loser s fantasing that he can use his gross flirting skills make a talented woman to worship him long and forever. 整部片子都充斥着一个钢铁直男对于女人的意淫,毫无愧疚的把自己摆在上帝的位置上,造星只是个借口而已。作为整部片子中唯一的女人,从头到尾只是一个没有灵魂跟自我的傀儡。甚至到了最后,男人用自我陨落的方式将女人推上了神坛,可在本质上,女人仍旧是这个男人的依附品。失望至极。

41分钟前
  • 麦芽糖少年
  • 较差

我从未见过如此具有魅力的音乐题材电影

45分钟前
  • 庞成健
  • 力荐

灭霸一个响指把银河护卫队打得只剩火箭浣熊一个人了,他这一死,整个银河护卫队就全军覆没了。

50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前半段特别知乎,杨超越保佑无障碍走上人生巅峰;后半段就豆瓣小组了,满地狗血内心毫无波澜甚至想笑。剧情差不多就是周迅&贾宏声的故事,但完全比不上《如果爱》。

53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内部试映会看了 the shallow还有清唱版本 其它不想剧透 最后一幕配合I will never love again将成为农场主slay全球的一首大热抒情

55分钟前
  • thunderswallow
  • 力荐

基本上是直接改编的76年版本,结局幸好沿用了54年版本,尽量降低了狗血度。有些改编的地方还挺有趣,比如最开始相遇的酒吧改成了Gay Bar而且还是Drag Night。歌都很好听,Gaga表演不好不坏比较自然但碍于剧本限制,这个角色空洞苍白完全依附于男主没能立起来。前半段不错,后半段一泻千里。全片剪辑问题也特别严重。

57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还行

二流的故事一流的歌,Gaga本色出演,演出了倾世名伶的范儿。然而我不能理解为什么不丢掉狗血爱情的脚本,老老实实讲一个明星的诞生,看着一个为舞台而生的女孩傻大姐般的谈恋爱也是醉了...

58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剧情太一般了,故事并没有讲好,但音乐真是非常喜欢。

1小时前
  • 一起吃地瓜
  • 推荐

开篇有惊艳,gaga前面的造型也呆萌可爱,歌曲在两人第一次合唱便推向高潮,导致后半部分一泻千里。全片观感依次是《爱乐之城》-《与歌同行》-《马戏之王》并逐层降级,最后40分钟歌也越来越少,无聊对白冲淡音乐片精髓,唯一的优点都没能坚持住…

1小时前
  • 影志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