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候董建华发落

剧情片香港2001

主演:邓树荣,艾敬,李炜尚,邱礼涛

导演:邱礼涛

播放地址

 剧照

等候董建华发落 剧照 NO.1等候董建华发落 剧照 NO.2等候董建华发落 剧照 NO.3等候董建华发落 剧照 NO.4等候董建华发落 剧照 NO.5等候董建华发落 剧照 NO.6等候董建华发落 剧照 NO.13等候董建华发落 剧照 NO.14等候董建华发落 剧照 NO.15等候董建华发落 剧照 NO.16等候董建华发落 剧照 NO.17等候董建华发落 剧照 NO.18等候董建华发落 剧照 NO.19等候董建华发落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0 00:24

详细剧情

  故事发生在一九八五年的香港,张有铭(李尚文 饰)是正值叛逆时期不知天高地厚的莽撞少年,某日,他跟随一群小混混劫持并且杀害了一对情侣,之后众人遭到警方的逮捕。张有铭因为尚未成年,因此并未得到判刑,而是被关进了监狱,“等候英女皇发落”。  没想到,这一等就是十年,时间就这样悄无声息的来到了一九九七年,香港回归在即,一位名叫誉玲(艾敬 饰)的女子注意到了张有铭的存在。一来二去之间,两人竟然产生了信赖和感情。在梁忠勤议员(邓树荣 饰)的支持和帮助下,誉玲开始着手替张有铭翻案,并且联手很多有着和张有铭一样遭遇的人的亲属,向政府发出联合抗议。

 长篇影评

 1 ) 豆瓣评分7.2,三十年前的反思良心,在今天臭不可闻

对于香港的影视创作者来说,1997年是一个非常别扭的一年,这一年香港回归,但是这一年也是一个分水岭。香港人的过去和未来也会因为这一年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对于内地观众来说,这样的变化对于自己影响不大。对于香港人而言,这样的变化对于自己影响很深(当然,后来看来影响也不是很大)。然而香港的一干创作者们却迈不过这道坎。有的人很别扭,比如陈果,到现在一直别扭,有的人很茫然,比如今天给大家推荐的影片的导演。他本来想通过一部影片来展现社会问题,然而他通篇说了很多,但却又好像什么都没有说。

《等候董建华发落》听起来好像是一句发牢骚的话,实际上也是一句发牢骚的话,这句话的前前后后代表着香港的过去和未来,但却没有人愿意看看香港的现在(片中的二十一世纪)。一群少年犯,在英国殖民时期的香港因为自己所犯下的罪行在等待英女王发落,等到了回归后,他们的案件没人受理的时候,又成了等待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发落。这样的等待之间,这些少年犯们开始了自己的五味人生。而在监狱之外,为了他们自由平等而奔走的人们同样有着自己的五味人生。

邱礼涛在拍摄这部影片的时候,一定是有着自己的想法的,因为这部影片涵盖的内容太多太多,但通过影像展现给观众的却显得太过于凌乱。作为观众,在观看了这部影片过后会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邱礼涛好像是说出了很多的社会问题,但好像是什么都没有说,因为他讲述故事的方式并不系统,所以稍显零散,这对于观众不友好,同样对于片中的角色们也不友好。

第一个问题自然是少年犯的刑期。法官们可以定义少年犯的恶,但却没有办法定义少年犯的悔过。谁来评定他们的悔过,他们究竟做了什么才叫悔过?这一点没有说明,同样的也没有人去定义,影片的核心内容是少年犯的公平问题,是少年犯面对自己的刑期的法制问题。然而创作者怎么展现的呢?

创作者试图展现了少年犯面对的法律给予他们的不公平,甚至于展现了少年犯曾经行过的恶有多么的恶性。但唯独没有展现少年犯的悔过态度。影片展现出来的这些少年犯的悔过态度,无一例外都是对于自己所面临的刑期的不满以及对于自己现状的公平与否的担忧。这些都不是悔过的态度,充其量只不过是面对自己的现状的一种发泄。试问这样的发泄,宣传的是什么?这些人真的值得原谅吗?

这样的态度之下,恐怕没有多少人会选择原谅这些少年犯,更不会有人愿意相信他们也会重新做人。为他们奔走的女孩在看到自己支持的少年犯曾经的罪恶的时候也会感觉到强烈的心里不舒服,更何况普通人。想要获得普通人的谅解,一定要有一颗悔过的心,然而片中却没有让观众看到这颗悔过的心究竟在哪里。一味的卖惨,只能让观众们对于这些人感觉到厌恶,失败的自杀更像是对于现状的反抗,而并非幡然悔悟,请问这一切意味着什么?

邱礼涛想要展现的第二个点,莫过于对身处香港的人的迷茫的描绘,不管是从内地来到香港讨生活的大陆人,还是香港本地的原住民。他们的社会问题都值得关注,罢工,家庭暴力,青少年犯罪等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一直到九十年代,香港迎来了经济腾飞的几十年,且被誉为亚洲四小龙。然而快速发展的经济并没有解决香港人的恶社会问题,一直到九十年代回归前后,香港的社会问题愈演愈烈,时至今日,这都是一个非常难以解决的主要矛盾。这些问题有人会注意?

大家看到的香港是一个辉煌的香港,就如同大家看到的香港电影曾经也是一个辉煌的代名词一样。没有人意识到这种辉煌是会有相应的代价作为平衡的。有获得就一定会有支出的成本。而很多时候,大家都看到了获得却忽视了成本。真正等到问题出现后,这种成本被转嫁到底层人群身上的时候,他们能做什么?他们自然会抱怨社会的不公平,抱怨政府的无能。但这些是真正的原因吗?

香港的劳资矛盾为什么在之前会形成罢工的趋势,本质上因为发达国家六十年代的产业转移造成。当香港经济迎来腾飞的时候,他们接受的是发达国家基础的轻工业,而这些基础轻工业往往是劳资关系最为紧张的行业,因此,工人运动如火如荼,社会矛盾随意滋生。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香港迎来了自己的经济腾飞,但付出的代价本片说的非常详尽。然而这种代价却没有人认真研究。重新选一次,香港人还会不会为了经济而牺牲自己的社会结构呢?这些问题邱礼涛会考虑吗?这些问题,香港的本地导演会思考吗?看到问题却看不到问题产生的原因,就好像说了什么,又好像什么都没说一样,往复循环而已,没什么意义。

……

 2 ) 等候

未看片子之前,我就被片名吸引了。我冲动地通过内容简介误以为这是陈果的片子。在整体上被娱乐垄断的香港电影市场,只出现一个草民陈果,就成就了香港电影的另一种品格,扯起了香港电影独特的一道风景线,底层的,边缘的,政治的,说白了,也就是陈果的啦。陈果的标签贴满了有关草根阶层,社会责任的成品及还处在政治子宫内的半成品上。
所以我产生上述的错误基本上是情有可原的,我不曾料到,除陈果外,还有人会对政治感这么非典型的冒。尽管邱师傅自己说了,他讨厌政治,他无意去拍一部具有很强教化意味的政治性电影,但结果他确确实实就拍了这部极具现实意义的针对性电影。

我们知道没有谁会无端的跟政府过不去,我们只知道有社会良知和健全人性的人会跟自己麻木不仁冷眼旁观的丑陋内心过不去,能做的,就是通过一件事把这种隐藏的恶念击得粉碎,比如邱礼涛拍《等候董建华发落》。

未成年犯罪是除香港外,包括各种社会制度在内的人类社会的普遍社会现象。当法律把社会因素和犯人自身心智成熟程度考虑进去作为定罪量刑的标准的时候,不管是从刑罚的严肃性角度还是从人道立场,都给未成年犯一个从轻发落,使其改过自新的机会。
英属港府的“等候英女皇发落”就是这么一部徒有其表的“恩典”判罚令。
在1993年香港未废除死刑之前,终审法官对未成年犯人不判死刑和终身监禁,而判处“等候英女皇发落”,原本的意图是让犯人在不确定的羁押期间内,痛改前非,重新做人,条件成熟后,由英女皇特赦他们。从这个意义上看,这是一部充满人性,符合人道的法令。93年,香港立法局废除死刑,将一切死刑犯人判为终身监禁,这时,“等候英女皇发落”便形同虚设了,那些未成年犯人一律被终身监禁。从立法意图来看,当时的政府有意疏忽了这些未成年犯人。至香港回归前后,立法局通过《长期监禁复核条例》,出台犯人“确定刑罚期限”,政府象征性地确定了其中几名羁押时间过长的未成年犯人的刑期,但他们确定的刑期居然高过了成年犯人的实际服刑时间。

电影针对的就是这部荒谬的殖民地法律及此引发出的关于未成年犯人人权问题的思考。
小铭的个案表明了这个沉重的主题。
小铭16岁那年,随老大抢劫,行为中老大突然变卦,命令小铭等手下将两位遭抢劫的情侣打死。小铭惧于老大的喝令,不得不参与他们的行为中。被捕后,因未满十八周岁,而被判为“等候英女皇发落。”
小铭在等候中已服刑十二年。他的刑期确定后是不少于三十年。“不少于”的概念再一次撕破了特定历史遗留下来的假人道的伪善面孔。
我们来比较一下我国大陆的刑法制度。按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小铭至多属于被教唆犯罪,加上他未满十八岁,应减轻处罚;或者属于被胁迫犯罪(老大当时用言语威胁),应免予处罚。
相形之下,是小铭的命运太惨?还是殖民政府的人道主义文章做得太过表里不一?
小铭在狱中洗心革面,勤奋努力,力求上进,满载希望重新做人,回报社会。他天真的信心在等候中渐渐磨灭。最后等来的仍不过是长时间的羁押,毫无希望可言的结局的时候,特别是连上诉的机会都被抹杀了,心灰意冷的他只有以死来结束一心向善却不被接受的生不如死的痛苦。
小铭的寻死是一声无力的绝望的呐喊,在一个被逼到以死来争取基本人权的情形下,还有什么人权可言?

影片并不是一味揭示政治内幕的纪实,而更多的将镜头对准了孳生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现实。片子的几名未成年犯人多是父母离异,在贫困的木屋区长大,缺少关爱和正常教育机会的底层青少年。在他们的成长历程中,诱发他们犯罪的社会因素正暴露了一个繁荣的背景掩饰下的种种疮痍。

片中的希望还是有的,自觉担负起社会责任,并坚持不懈,敢于同当局做激烈抗议的梁议员正给了我们这种激奋的感觉。在正义面前,在一群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面前,良心才是良心。
希望的人有瞬时。绝望的人有永恒。

 3 ) 等候命运发落

--等待

从小失去家庭走上歧途的少年,杀人但因年纪过小被判等候英女王发落.

等待是件折磨人的事,意味着希望,可是又遥遥无期.

Deadline的意义在于,你知道过了那个节点,一切就可以结束.
97是个milestone,你以为可以有个答案,可是翻过去还是只有等待.

等待是一生最初的苍老.

可是有所期待总是好的,哪怕只想在颁奖礼上握住你的手.

--救赎

"他和你非亲非故,为什么要帮他?"

有时候,与其说帮助别人,更多的是帮助自己.

当女主倾听少年在经历十二年的牢狱之后无人探访,积下的苦闷时,想到的未必不是自己心底埋藏的不堪.




时间会给我们一个答案,再此之前,请别放弃希望

 4 ) 《我是愤怒》:只想吞千吨的怒火 、未去想失声呼喊

电影《等候董建华发落》在港片里面属于社会纪实题材。因涉及街坊工运、97回归及董特首等敏感话题,曾经长时间难得一见。没想到这电影通过网络在国内已经被公开传播,值得保存再看一遍。

故事的起源要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回归前二十几名作奸犯科的未成年犯被当时的港英当局以“等候英女皇发落”、法外施恩为名,被无限期羁押长达十数年。到了97回归在即,议员梁忠勤、社工誉玲等有识之士开始为之奔走呼号。试图争取罪刑法定、合理羁押。但是直至97以后,为之努力的结果换来的却是一纸“等候董建华发落”。

第一次接触这部电影的观众,想法大概都是一致的:看看咋回事,杀人最少不应该轻判。不过,即便是不应该轻判、可是也没有这么办的:以押代判,形同无期监禁。这不是草菅人命吗?

懵懂少年受同伙胁迫致人死命,锒铛入狱、实在罪有应得。无奈港英当局司法程序积弊,致使多名未成年人犯被无限期羁押候审长达十余年。回归后又因积重难返、再被判最低刑期三十年,远超过成年人犯罪应负之刑责。同罪不同罚,违背罪刑法定基本法理。

影片从真实案例切入以此来揭露昔日司法制度的不尽如人意处,实在是一部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写实影片。

刑罚的社会意义的不在于以暴易暴,而是在于预防犯罪、在于惩前毖后、治病救人。除非罪大恶极、天怒人怨、人神共愤的社会败类,否则大多可以网开一面、给予洗心革面、悔过救赎的一线生机。而影片中讲述的真实案例,则是意在揭批九七前后文过饰非的文牍歪风以及昂首天外、闭门造车的官僚作风。

内地女歌手艾敬在片中出演女主角,而且由始至终的通篇人物、戏份很重。沈阳姑娘艾敬,在内地曾经是知名的摇滚女青年、民谣一姐,经典曲目是民谣曲风的《我的1997》。作为非专业演员 ,艾敬在本片中的的出演分外引人关注。既是亮点,也是槽点。由于缺乏必要的表演张力,人物塑造不够丰满。说得直白些,就是艾敬演得很烂。

其实想要成为一名好演员,首先要有开放的心态、发散的思维,善于揣摩人物内心。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感悟由表及里彰显出来。这样才能调动电影观众的情绪和易位思考,引起共鸣烘托剧情升华电影主题。作为上镜经验不成熟的女文青,艾敬在银幕上难掩非专业演员的通病。结果上镜表演往往就是本色出演,悉听导演调动。一言一行、眉宇之间,多数时候都是在做戏:或者保守、拘谨、唯命是从;或者张弛失度、大悲大喜、一惊一乍。这样的演员,说到底是不懂得怎么学习、从而失去了进步的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主打曲是BEYOND乐队的《我是愤怒》。歌词充满爆炸式的愤怒和几近呐喊的宣泄、“只想吞千吨的怒火”。《我是愤怒》是四子时期创作的一首带流行金属曲风的摇滚作品。收录于Beyond1993年5月发行的粤语专辑《乐与怒》内,最早出现在另外一部香港电影《醉生梦死之湾仔之虎》(1994)里面充当插曲。

与你遇着在路途

你莫退避

我是愤怒

几多虚假的好汉

都睇不起

只想吞千吨的怒火

未去想失声呼叫

i'll never die i'll never cry you'll see

专辑《乐与怒》一度成为BEYOND乐队回归摇滚的宣言。不料一个月后家驹在东京演出现场遭遇不幸伤重不治,再没有机会把自己想要的音乐奉献给大家。

 5 ) 等候董建華發落

  作為局外人,要說一句寬恕太容易,但對於身受著傷痛的人,要與仇恨斷裂是一件很難的事。

  在寶馬生雙屍案發生的時候,譽玲跟有銘也還年輕。譽玲心不甘情不願地來到香港,母親用著譽玲不能理解的方式關心她。譽玲不覺得母親是在著緊她,只覺得母親賴不講理,連穿一件像樣的衣服也不允許,買一瓶醬油也得穿著校服。譽玲覺得母親不疼愛自己,就只有表姨丈會對自己好,帶自己出去玩,然而表姨丈只是貪慕少女童稚的身體,把譽玲當作洩慾的對像。年輕的譽玲並不明白,覺得只要有人對自己好就行,直到被母親揭發才離開了這個家,結束了這一段色慾的關係。譽玲恨著自己的母親,一個人回到國內,當上了工廠女工,再被另一個年長的男人包養,供書教學,成了現在的自己。譽玲曾企圖謀殺表姨丈的妻子金姨,卻沒有被人發現,這成了她心中的一個秘密,在見到沒有確實刑期的有銘後,譽玲決定幫有銘爭取刑期,這樣做一方面是為了有銘,但更大程度是為了原諒自己。我曾經做錯過,與你不同的,只是你被抓到了,我卻逍遙法外。譽玲在街上遇到因被自己推出馬路而失去行動能力的金姨,自己跟有銘其實同樣是手上沾了鮮血的人,憑甚麼叫人受苦,而我自己卻置身事外?譽玲幫有銘及其他同樣被判了「等待英女皇發落」的少年犯爭取確切的刑期。有銘說他最大的願望是見見自己的生母,這令譽玲想起多年不見的母親。你渴望見自己的母親,卻不知她在茫茫人海的哪一處;我有著一個伸手即及的母親,卻選擇背她而去,一別多年。譽玲回到自己成長的地方,見到了已經老去的母親。母親曾經因為女兒勾引表姨丈而恨得把她趕出家門,然而再恨都好,只要女兒肯再來看看自己,怎麼樣的恨都可以洗清。母親沒有再用惡恨恨的語氣跟女兒說話,只是煮了一頓飯,叫女兒多吃一點。譽玲在牆上看到自己小時候的裙,那個時候自己偷偷把裙拋出家外,打算母親應承讓自己出外跟同學看電影後,再偷偷地把衣服拿走,在外面換掉,卻被母親發現,把裙子剪成碎片。譽玲看見裙子,說這麼破了,怎麼還留著,母親說這是你喜歡的裙子,我怎可以丟掉?裙子一留就是這麼多年,當年母親趕譽玲出去是真正的恨,看見女兒裸身與親人躺在同一床上怎能不生氣?然而再氣也都及不上你能回來重要,把裙子留著,就是希望有一天你回來了,能把裙子還給你,雖然別了這麼多年,裙子都不合穿了,還是一直留著,掛在最當眼的地方,好教我望見的時候,也能想起你。譽玲肯回來探望母親,已意味著原諒母親。看見掛起來的裙子,譽玲終於知道不是母親不肯原諒自己,而是自己不肯給自己機會去原諒那個早已變得和氣,懂得說一句「你想說的,你自會對我說」的明理母親。最後,譽玲跟母親說「我們一起住吧」,正式完結了兩個人之間的恨。

  有銘從小就被丟到孤兒院去,父親為了申請一間較大的公屋才把他接回家裡去,卻又對他不好。後來,有銘跟了老大,在同夥脅迫下殺死了一對外藉男女。外藉男女的父母聞得子女葬生,傷心得高叫殺死他們的人應當判處死刑。譽玲為有銘請求判決刑期,找來了當日的報導,竟見那對男女不獨失去了生命,在死前更遭受殘虐。面對這這兩個被虐者的照片,震撼得信念動搖,「到底我在幫一個怎麼樣的人?」。與死者沒有關連的人看見照片後尚且驚惶得不敢再去見殺人者,對死者的父母而言,那種傷痛又怎能輕易地化得掉?然而,死者的父親卻在多年之後原諒了殺人兇手,更為當年只有十六歲的有銘求情。這樣的寬恕要多大的勇氣才做得到?

  眾人在知道死者家屬為有銘求情時都開心得奔奔跳跳,但有銘卻坐在花灑之下,一臉感傷。要寬恕自己並不見得比寬恕別人來得易。有銘跟譽玲說自己當時是被迫的,同夥說苦他不打兩棍的話,他便要成為當日的第三個死者,有銘在這樣的協迫下才加入殺人。然而,一句被迫就能置身事外嗎?殺了人就是殺了人,殺人者終生受折磨,死者掙扎的樣子殘留在有銘的腦海中,成了夜夜的夢魘。家屬的原諒反而成了更大的壓力,面對著長期的囚牢生涯,以及無了期的心靈折磨,有銘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然到了最後一刻,有銘卻放棄了,死亡沒法子贖回自己所犯下的錯誤,如果真的後悔,就用活著的生命去還吧。囚並不是想令人變得絕望,而是希望犯過錯的人明白自己失去自由雖然痛苦,但相對於那個生命被自己剝削掉的人來說,自己的痛又如何比得上他/她?有銘放棄死亡,一心等待那個沒有見過臉面的母親。

  一個恕字說得輕易,放在自己身上,又要多少的寬容才能做得到?

http://www.chinakolau.com/wordpress/?p=134

 6 ) 每个明天都是希望,又都是绝望。

“发落”这个词,很有皇帝权利的意思,不过也真差不多就是皇帝般的人物了。

邱导的拍摄题材总是独特,这回又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上世纪80年代非常轰动香港的宝马山双尸案,是一起童党杀人事件。童党是一个社会学名词,应该说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进步已经越来也少,但依旧还是有着不可小觑的存在数目(而且很难明确界定),成为社会学及犯罪学常常研究的课题,也是黑社会类型影视剧常用的人物背景。这些孩子最大的共同点就是未成年,因家庭和社会原因,或是童年成长过程中留下的一些摆脱不去的阴影,导致性格反叛,成为社会犯罪的隐患。而当犯罪已成事实,在法律的裁定部分,又是一大难题。

关于未成年人犯罪不能等同于成年人,我还是不太认可的。犯罪还分年龄差别吗?这是法外情的部分?对于未成年人受侵害我们会更愤怒更心痛,但未成年人犯法同样应该更愤怒,仗着自己年纪小就能为所欲为吗,就应该得到更多层的保护吗,那低龄犯罪岂不成为一种优势了!低龄不是低能,他们其实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和成人无异,一样的犯罪结果就应该得到一样的判决。

而电影中,这群未成年罪犯又处于一个十分特殊的时期,香港回归前后,于是他们的刑期从“等候英女皇发落”变成了后来的“等候董建华发落”,在等待中绝望的他们开始了另一段没有希望的等待……甚至最令人发疯的大概是,最终宣判的刑期远远低于自己已经服刑的岁月。如今的香港以法治令人生畏,不知在未成年人法这方面的相关法律完善到什么程度了。

片子已经很老了,更有浓浓的港味,和时代特殊的气息。那些想要突破权法,为罪犯寻求生路的人,也都在经历着内心的剧烈挣扎,佩服他们的理性,因为大部分人的脑子里都只充斥着“他们该死!死无葬身之地!死一百次都不够!”正如整部片子的基调,也都是客观得如同一部纪录片,带我们了解相关政法的变化历程,以及囚牢内外的人们所受到的牵扯。

不要纠结公平,总有人需要成为通往公平路上的一砖一瓦。

 短评

许多场景让人想起千言万语……未知的东西对人最是折磨,搬到法律与人权的夹缝中更显得逼迫。这才是正儿八经的邱礼涛吧。艾敬的角色扮得还可以,但是广东话真的是……~!@#$%^&……

7分钟前
  • 烏滌非
  • 推荐

一部极具社会责任感的写实影片,赤裸裸的真实感让人触目惊心

9分钟前
  • 笑挽冷风
  • 推荐

2+。前半部分真诚而烂,最后部分纯烂。

12分钟前
  • ddddddddd
  • 较差

三星半优点:(剧透)姨丈剪掉蚂蚱的头,然后猥亵女主。如果女主代表香港,蚂蚱代表我等屁民,那谁是姨丈?开场董建华的大后背,对面议员的惊恐表情,一边坐的是大陆,一边坐的是香港,表现97香港人的恐惧。少年犯被政府当球踢,就用镜头表现当年的少年犯踢球。被歧视的北姑、少年犯、被迫沉默的工人、子女,串联,丘礼涛的故事是带着人文关怀的。港版《天注定》,但感觉比后者更有力度。男主与女主的弧光都是和解,一个是跟自己的罪行(赎罪),一个是跟男主罪行和自己母亲(其实也是自己)。女主这边带出的主题很有趣:普通人跟罪犯的边界在哪?罪犯罪行与权利有无关系?问题:监狱隔音玻璃怎么又听到了对面的声音。用嘴说出口的主题太多。街头打孩子的父亲,出现得毫无道理,硬来。各种糙,代入不进导演情境这部片就很难下咽。女主表演有点尬

15分钟前
  • 观天
  • 还行

原来一个平庸的导演真的能够把一个不错的ideal弄糟...

20分钟前
  • 大宸
  • 还行

很美妙,由于政权的交接,形成了一种真空人。可惜这种恰到好处的中间状态随着交接仪式的完成,又回落成了一种浅层的抒情。

21分钟前
  • 刘浪
  • 推荐

题材好。好郁闷的结局。很真实……个别台词应该有得到董建华的确定吧。邱导总能感人肺腑。比讲绝食抗议的西雅图战争拍得好多了。当惩罚变成摧残,当画面变黑白,兄弟们哭成一片,绝望之后的看开,时间是公平的,开心和不开心的,都会过去。一部上窜到人权法制高度的讲述亲情和原谅的电影

23分钟前
  • 咕咕
  • 推荐

非常诧异以豆娘的尿性这条目竟然还能存活下来,论题材的敏感性这片子可以说直接秒杀很多大陆禁片,政治、法律、人权、香港回归、基本法,口号喊得一个比一个响。虽然取材自跑马地双尸案,不过片中倒没有太多的血腥暴力因素。评完了,坐等豆娘删广播

26分钟前
  • scofieldd
  • 还行

是你要带我来香港的,还说这里是天堂,这里没有一个是好人,连你也是一样。

27分钟前
  • 失控的蘑菇
  • 还行

中央滋瓷不滋瓷啊

31分钟前
  • 蚵仔煎
  • 力荐

除了题材外。其实没太多好说的,邱礼涛并没有足够的能力掌控这种题材。

32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2010年的邱sir在拍《秋瑾传》,艾敬在为她自己的艺术展忙活,谁还曾记得当年的铭仔?

35分钟前
  • 啃啃啃啃啃啃
  • 推荐

比较震撼的题材,但是作为电影,并不优秀,拍成伪纪录片的形式可能会更好

36分钟前
  • 苏简希ai装死
  • 还行

非利益相关体有多少会把别人的事当作自己的?

37分钟前
  • nadja
  • 还行

几段配乐是亮点,少女这条线本为了对比同样犯过错误的未成年人在监牢外亦得到救赎,但艾静的表演实在一般,整个线最终落入狗血实属败笔。少年犯到政治这条线很好,站在少年犯的角度,亦让人去了解所谓等候英女皇宣判是一种怎样的煎熬与绝望,但结局突然太过积极向上,快到让人以为看了另一部片的结尾

40分钟前
  • GS
  • 推荐

一流题材 三流剧情 在不同的价值体系中没有自己的立足点 试着对社会对制度有所批判 却沦为肤浅地为罪恶洗白 试问如果铭仔不靓 不会写诗 穷凶极恶 那“理性”“人权”“法律”的基石又在哪里呢?(何况真实事件更惨绝人寰)

42分钟前
  • harumi
  • 还行

Woo... 可否争番一囗气 Woo... 真本性怎可以改

44分钟前
  • 星游
  • 推荐

人权法律民主,圣母一定泪眼朦胧的跟着梁议员呐喊。但是我早就看出来,那些久经宦海权谋老到的官员,他们知道的是这些人即使释放出来,在社会也是受到歧视,也不能正常的找工作,反而活得更苦,也更有再次犯罪的危险。

46分钟前
  • 阿瞒冲起来
  • 推荐

感觉是对整个当代香港的隐喻,年轻时走错一步,之后再也无法回头,所有制度都来解决一次,但谁都解决不了,归家无门,叛离无路,而当初的错误,归根到底是父母家庭的错。

47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配合香港现状服用 效果窒息 欲哭无泪 每一句话都有所指 被丢来丢去等候发落的青年也只是想找到妈妈

48分钟前
  • igrɛkonze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