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年生的金智英

剧情片韩国2019

主演:郑有美,孔刘,金美京,孔敏晶,朴成妍,李凤莲,金圣喆,李挚,孙成灿,金正英,李海云,李娜云,禹志贤,艺秀晶,廉惠兰

导演:金度英

 剧照

82年生的金智英 剧照 NO.182年生的金智英 剧照 NO.282年生的金智英 剧照 NO.382年生的金智英 剧照 NO.482年生的金智英 剧照 NO.582年生的金智英 剧照 NO.682年生的金智英 剧照 NO.1382年生的金智英 剧照 NO.1482年生的金智英 剧照 NO.1582年生的金智英 剧照 NO.1682年生的金智英 剧照 NO.1782年生的金智英 剧照 NO.1882年生的金智英 剧照 NO.1982年生的金智英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18 16:05

详细剧情

  表面看来,金智英(郑有美 饰)是一个生活在幸福之中的家庭主妇,有一个收入不菲又温柔体贴的丈夫郑大贤(孔侑 饰)和一个非常可爱的女儿,在波澜不惊的日子里享受着每一天的平淡和安稳。  实际上,金智英的内心早就如同地震一般的产生了天崩地裂的动摇,在她的身上背负着无比沉重的枷锁。婆婆面前,她要扮演逆来顺受的好儿媳。丈夫面前,她又是无条件支持他的贤妻。面对女儿,金智英必须隐藏起脆弱,做她无坚不摧的母亲。那么,真正的金智英究竟在哪儿呢?长久的压抑和挣扎中,金智英患上了心理疾病,郑大贤决定和妻子一起接受心理咨询,共同面对命运设置给他们的难题。

 长篇影评

 1 ) 《82年生金智英》:从女性主义文学到治愈系电影

#1 金智英诞生记

8.72与2.89——这并不是韩国男性和女性对该片的评价,而是同为男性的影院观众和普通网民打出的平均分。

对于一部从诞生便充满争议的女权标签作品,男女大众评分两极化似乎早已命中注定。有趣的是,关于《82年生的金智英》的评价在男性群体内部也呈现出强烈反差,一方面是恶评肆虐的键盘论战,本片公开卡司当天,一位男性网民便发起青瓦台请愿要求禁拍该片,称“只会助长韩国社会的性别矛盾”。在两年后的今天,尽管网友们恶评依旧,看过电影的男性观众却与打出9.4均分的女性观众站在了同一阵营。

关于电影的争议,不得不从原著说起。《82年生的金智英》作者赵南柱大概完全没有料到,自己在主妇生活中用两个多月完成的小说,会成为未来韩国女性主义运动的代表作。

赵南柱生于78年,出身梨花女大社会学系,曾在《PD手册》等时事节目任编剧近10年,因生产育儿而离职。变身主妇的她因告别职场倍感失落,决心开始写小说。据赵南柱所说,那个时期她丧失了经济来源,写小说对她来说也并非职业,因为藉此赚来的钱根本不足以维持生计——直到她写出了《82年生的金智英》。①

在电影和小说中,金智英被路人讥讽是“妈虫”(韩国网络语,原指无法管教好小孩的妈妈,后暗讽有小孩的母亲整日无所事事,过着靠老公的生活。),向郑代贤诉苦,“我难道连喝一杯一千五百元(约8.9元人民币)咖啡的资格都没有吗?……我赌上自己的性命把孩子生下来,甚至放弃了自己所有的生活、工作、梦想,只为了带孩子,但我却成了他们口中的一只虫,你说我接下来该怎么办?”

退职成为主妇和妈妈的赵南柱与她笔下的金智英一样,也曾外带一杯美式咖啡、推着婴儿车在公园散步,不料却从午休的会社员口中听到了“妈虫”这一歧视性单词。于是《金智英》便由此诞生,赵南柱将书稿投寄给一家出版社,后顺利出版并跃入畅销榜单。

这部小说讲述了82年生的金智英在成长过程中身为女性受到的种种歧视,赵南柱搜集了韩国女性不平等的新闻和统计数据,将金智英的人生历程和统计资料并行,打破了传统虚构叙事的框架,让人重新思考诸如“户主制”等脱胎于儒教社会形态的积弊,是为一部掷地有声地为女性控诉的作品,也被称为“大韩民国女性的人生现场报告书”。

持批判观点的受众不禁质疑这份编年史略显夸张,“这些事情如何会发生在同一个女人的身上呢?50年代到90年代韩国女性经历的所有一切,都被金智英一个人给经历了。”②

小说本身也许难以跻身上流文学作品,作者努力搜集的资料和证据,以及特征时代情节的拼贴,暴露狂、性骚扰、重男轻女,长女为家庭牺牲等等,不禁让人想起《请回答1988》中的桥段,导致金智英被塑造成了一个经时代辗压的韩国女性模版。然而,真实取材的结果却取得了更多女性读者的认同——“我竟然花不到一天就看完了她的一生,因为那是非常熟悉、几乎和我的人生一模一样的故事。”③

尽管赵南柱希望跳出女性框架,获得更多群体的广泛共鸣,小说的报告书形式和控诉的功能性依然遭到了大部分男性读者的批判。他们认为,金智英的故事将女性完全放在受害者的位置,却忽视了韩国社会中男性所遭受的歧视。

小说以精神科医生的角度开启叙事并收尾,绝大篇幅投入在金智英的人生编年史上。而电影却明显不同于小说,更多地将视角集中在金智英的职场履历断层的困惑上,明朗的新结局也改变了金智英人生的抑郁基调。


#2 被消音的智英们

“因为是女性、年纪小,在现场总是被人无视,说的话也没人听。”两年前,一同听课的制片系韩国女生H曾面带苦涩地向我解释了她不得已剪超短发的原因。在她看来,中性干练的形象与时尚帅气毫无关系,只是为了在职场上获得尊重和话语权。

如果说H是试图通过牺牲头发改变形象获得话语权,那么金智英则是让出自己的躯体,通过“被附身”,以他人的身份和口吻来为自己发声。金智英的附身情节实质上也是对于“消音”的一种反抗。在韩国社会,经常会有难以发声的情况,或碍于礼节情面,或碍于惯俗,对女性而言尤其如此。而“被消音”久了,就会变成主动消音,在某种场合主动放弃话语权。

电影中金智英的附身症状令人想起作家韩江的短篇《植物妻子》。婚后居住在上溪洞13层公寓的女人发现自己逐渐变为植物,最后丈夫将她栽种在了阳台的花盆里。类似地,韩江也是通过身体的异化现象描绘出了女性的孤独、受困的心理以及自我表达的断绝。

在阳台上沉默失神的金智英倘若没有附身作为发声途径,她最终会否也将成为一株植物呢?

金智英其人,平凡无奇,她拥有82年韩国最常见的女性名字以及最普遍的姓氏,也过着不好不坏的生活,和丈夫郑代贤住在首尔的全租公寓中,既不算是经济上毫无后顾之虞的上层阶级,亦不至于沦落到为养家糊口而疲于奔命。

出生于80年代初全斗焕政权之下,金智英成长在重男轻女最为严重的90年代。六二五战争后韩国人口激增,政府在推行节育的同时,将流产堕胎合法化,进一步加剧了性别比例的失衡。鉴定胎儿性别后,以“医学上的理由”将孩子打掉的情况数不胜数,原著中金智英的“妹妹”便是因此提前离开了这个世界。

她的少年时代在韩国的金融危机中结束。身为长女的姐姐恩英为支撑家庭而放弃梦想,改考容易就业的师范大学。到了智英毕业的2005年,女性生存并没有变得更容易,据统计,女性的雇佣率甚至不达30%。在这一年,44%的韩国大公司表示同样条件下会优先聘用男性,表示会优先聘用女性的公司比例为0。④

尽管智英的公司存在友好的同期和上司,但性别歧视仍然如空气一样如影随形,当她为生子而放弃事业,成为主妇、辞职育儿,却仍逃不了路人的“妈虫”鄙视。

在这样的环境下,智英学会了噤声。中学时被男生骚扰,爸爸却斥责她裙子短、作为女生不够小心,她渐渐不再反驳。面对婆婆指使的差事,她虽然满身疲惫,却不得不做。当婆婆送她一件艳俗的围裙,用意人尽皆知,她却要面带笑容违心地赞叹,“真漂亮呀!”

金智英在片中三次被附身(郑代贤手机视频片段除外),她变为妈妈对婆婆说话,变为大学同窗对丈夫说话,变为外婆对妈妈说话。当她被附身,成为一个不正常的怪人,周围的人才终于开始反省,为何智英会变成这样?

中庸与从众可以说是韩国社会生存的基础法则,对于所谓出格或不循常规的批判,女性往往比男性更容易成为众矢之的。《金智英》作品本身便是一种例证,女团Red Velvet成员Irene、少女时代秀英因阅读该书遭网友谩骂及焚照威胁,而国民MC刘在石、防弹少年团RM也曾阅读和推荐这本书,却获得了网友的一致好评,甚至被称赞是粉丝的“人生导师”。

“MeToo”运动以来,韩国男女性别矛盾更为激化,在Megalia和WOMAD两处线上社区,聚集了大量极端女权主义者及“厌男主义”者。同时,男性联盟也发起“反女权”运动、“YouToo”运动,而集中在“ILBE”等网站的“厌女主义”极右男性团体仿佛与极端女权形成呼应,他们反女权反少数群体反LGBT,并将韩国女性统称为“泡菜婊”。

在为逆向性别歧视发声的道路上,韩国男性也不甘落后。就《82年生的金智英》一书而言,网络上出现了不少与之对峙的作品模型,主张在韩国社会中,男性也备受性别歧视之害。他们将这些作品命名为《90年生的金智勋》、《79年生的郑代贤》等。在韩国男性的逆向性歧视文学中,女性反而成为了令人艳羡的尽享优越福利的对象。

这些为男性发声的文本中提到,“他”百日照上裸露的性器官会成为女性长辈的谈笑对象,体罚盛行的时代老师对男同学下手更狠,大学校内兼职女生总被安排在空调房而男生却要在烈日下流汗工作,女生在校园尽享青春时男生却在军队服役,考公务员时因为国家取消兵役加分政策而不幸落榜,每次长假前日同社女职员总是“恰好”来例假,“他”做牛做马地工作最后妻子却以“疏忽家庭”为名提出离婚等等。⑤

在韩国男性的心目中,这也许就是被人嫌弃的男版“金智英”的一生。在性别平等指数比印度更糟的韩国社会⑥,究竟谁受害更多,谁受益更多呢?

男版“金智英”《90年生的金智勋》曾发起众筹出版计划,在目录上的最后一节,这样写道,“即便如此,我们仍然应该明白,辛苦的并非某一个特定性别,而是整个(韩国)社会。”⑦


#3 从控诉到治愈

“会想到妈妈”、“并不是女权主义电影啊”⑧。被女性亲友拉进电影院的男观众们似乎对电影《金智英》颇感意外。

电影与原著差异显而易见,它采取了一种妥协的方式来为小说中金智英的抑郁人生圆场。将其整体放在当下语境中进行,成长史作为片段插入。比起小说的控诉,电影试图提供的是性别和代际之间的和解与治愈。

本片是金度英导演的长片处女作,她也坦言,虽然很想拍得锋芒毕露,但这是一部商业电影,最后还是决定在保持一定风度的同时,也放低姿态,希望能有更多观众看到这部片子。⑨

因此,《金智英》选择聪明地避开男女性别矛盾的雷区,将智英的母亲作为沟通媒介,打通了男女受众之间的芥蒂——如果说小说不曾做到这一点的话,脱胎于小说的电影在大众性方面无疑更为成功。她确实做到了赵南柱作家想要做但却顾此失彼的部分——跳脱出单纯女性视角,取得更广泛的共鸣。原著作者赵南柱在看完电影之后,也评价说,“电影比小说要更进一步”。⑩ 

智英用外婆的身份与母亲对话是原著没有的情节,但这一场却成为了许多观众的泪点。三代女性的复杂情感流动在两个人之间,此时不仅是智英替自己发声,希望母亲不要再次牺牲自己的人生;她也借用外婆的身份倾诉心情,实现了母亲和外婆之间的和解。同样的和解也发生在智英三姊妹之间,尽管上个世纪由于时代和家庭关系留下的伤痕记忆,长大的三人呈现出互相理解的面貌,“彼此都是要让步的。”恩英说。

另一方面,小说中不友善的男性群像在电影中隐去或修正了一大半,缩减为几个人物——智英的男性上司、代贤同事、讥讽智英是“妈虫”的上班族。在代贤和同事的闲聊中,分明看得出剧本也在尝试对男性的苦恼给予理解,与金智英的女性困惑相平衡。包括性骚扰教育中提到针对男性的内容,“觉得你像弟弟所以摸腹肌,是性骚扰”,似乎也在努力打破人们的固有偏见。

原著中的不友善男性在电影中却借另一情节得到修正。小说中,平时开张生意不接女客的出租车司机载智英去面试,表示是自己“大发慈悲”才这么做;而电影中,一位大妈问超市老板“我不是第一个顾客吧?”老板却说,“哎哟,最近谁还在意这种事啊。我们店最喜欢第一个顾客是女性了。”

电影在修正了部分的男性群像之后,也更加强调女性之间的联系。母亲对智英的支持、女职员揭露卫生间偷拍、女上司的赏识和激励等,都为金智英们带来了力量。

电影立足当下,借小说作者的经历为金智英的故事改写了一个充满希望的结局。尽管并非人人都是赵作家,也并非每个主妇都有勇气向陌生人的讥讽做出反驳。

小说中始终隐忍无言,只能凭借附身才能为自己说话的金智英,更接近传统韩国女性的形象;而电影中的她,却代表着新生女性力量的觉醒。她开始反驳、据理力争,寻回了自己的话语权。无论是在咖啡馆堂堂正正地质疑,还是借助文字发稿诉诸笔端,电影似乎在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正在改变。

韩国社会确实对女性不够友善,但电影《金智英》并没有控诉,没有将矛头指向某一性别,它更像一份倡导宣言,告诉我们通过男性和女性的共同努力,金智英们可以走出困境,未来的女儿们可以不再畏惧,未来的母亲们可以不再悲伤,未来的男性们,也毋需再抱怨自己因逆向歧视受苦。

Cajamarca, Peru 2019年12月10日夜


参考来源:

① [책 속으로] 지극히 평범한 여성 삶 그렸는데 … 지독히 심한 성차별 보여줬대요, //news.joins.com/article/21876754 ② “‘82년생 김지영’ 본 2030男 “불쌍한 엄마·누나” “과장 심해서…”, http://www.donga.com/news/article/all/20191026/98070649/2 ③ 趙南柱.《82年生金智英》“82.” Apple Books. ④ “‘82년생 김지영’이 말하지 않은 이야기”, //www.huffingtonpost.kr/entry/story_kr_18638264 ⑤ SNU Bamboo Grove, //www.facebook.com/SNUBamboo/posts/1727482740676684/; “남성차별 시대 남성 인권을 위한 책, 90년생 김지훈”, http://archive.is/i7yHD //zh.wikipedia.org/wiki/全球性別差距報告 ⑦ “남성차별 시대 남성 인권을 위한 책, 90년생 김지훈”, http://archive.is/i7yHD ⑧ “그 남자들은 왜 ‘82년생 김지영’을 봤을까”, //www.hankookilbo.com/News/Read/201911121552057714 ⑨ “82년생 김지영’이 ‘전래동화’ 같은 얘기가 되는 날이 올까요?”, http://www.hani.co.kr/arti/PRINT/915755.html

(修改版首發於“虹膜”公眾號。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個人微信公眾號:CinemaTale 劇場前】

 2 ) 不只是82年

首先

这部电影所有的情节都很写实

除了结局

这也是我没有打五星的原因

丈夫请了育儿假照顾孩子

婆婆的嘴能饶得了她吗?

她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了小说

网上那些言论没有呈现出来

没照顾好孩子

是妈妈的错

那个看起来设备齐全的家

更像一个牢笼

想起了the end of the fxxking world

男友指着那块地对女主说他们未来的家

还要建个地下室

当时第一个念头:

所谓男人的爱 结婚

就是装修一个让你看不出来是牢笼的牢笼

把女人困在里面

以爱为名义

牢牢地把你圈养起来

生孩子 洗衣服 做饭

你的一辈子

就埋葬在此处了

看这部电影我一共被三个情节触发了眼泪开关

女儿以外婆的口吻说出妈妈辍学打工给两个哥哥赚学费

妈妈那个委屈的眼神

无法不跟着流泪

妈妈因为女儿的病难受

爸爸却只惦记给儿子买补药 没有想过家里的女儿

妈妈哭着埋怨

这个画面里

看到妈妈哭

姐姐也跟着哭了

弟弟和爸爸却没有

说明男性没有跟女性共情

弟弟去看姐姐想买点吃的过去

却不知道姐姐喜欢吃什么

打电话给爸爸

爸爸说姐姐喜欢豆沙面包

买过去 姐姐却说

我从来都是把豆沙抠出来只吃面包的

是你喜欢吃豆沙面包 我喜欢奶油面包

一家人 自己三十岁了

相处了这么久

都不知道自己姐姐的喜好

说明他习惯获得 没有想过照顾家里其他人的感受

爸爸也是只考虑儿子的喜好

而无视了女儿并且默认女儿的喜好跟儿子一样

看得我也跟着委屈

偏爱 不公平

多兄弟姐妹家庭

就是会有这种情况

我有点庆幸

我的妹妹跟我相同性别

不然 我肯定会像金智英一样

什么都围绕“男孩”转

连我妈

都轻松的口吻说着

她的爸妈

最喜欢儿子

明明我妈才是牺牲最多为他们付出最多的人

却默认了

儿子最受宠爱

爸爸怪女儿遇到跟踪狂是因为穿的裙子短

还说学习不好就嫁人

还有偷拍摄像头

看得我握紧的拳头在发抖

而男人

只会说“干嘛那么大惊小怪 我在开玩笑而已”

“你怎么生气了呢”

或者建各种黄图群偷拍群

男主

看似很担心女主

却只会喝着啤酒看女主叠衣服

女主被催生孩子 也只顾着避重就轻转移话题叫女主做饭

你为什么不动手做一下家务呢?

男人

从小被教育

是负责成家立业的

家务这种鸡毛蒜皮的事情

不屑一顾

为什么请月嫂请保姆越来越贵

而妻子做着同样的家务

却没有获得认可的报酬

而被认为是在家“休息”呢?

就算我在这里说这么多

认真看进去的

也只有女性

男人轻飘飘一句

“小题大做”

又什么都天下太平了

而这

才是我们现实世界 真实的结局

不只是82年的金智英

62年的 92年的 甚至02年的

千千万万个金智英

都是我们女性

 3 ) 腐朽观念的囚徒

《82年生的金智英》是一部意义大于剧作与技术的电影,故事从展现来看显得颇为温吞,而无论是拍摄与剪辑都有些平淡,说得严重一点,像是流水账。但基于电影试图表达的内容,我仍然觉得电影值得一看,值得思考。

女主角金智英是一位家庭主妇,日常生活是照看女儿与打理家务,在结婚之前也拥有着正常人的生活轨迹,上学,毕业,工作,恋爱。

一切看起来都很正常,但不知怎么的,金智英女士患上了奇怪的病症,她会莫名其妙的变成其他人,以其他人的口吻说话,比如自己的外婆、自己的妈妈、丈夫死去的朋友……丈夫虽然非常担心她,但还是小心翼翼地照顾着她的情绪,在家人面前维护她,并且同意她重新进入职场。

如此看来,金智英应该是幸运的,不必在职场打拼,有可爱的女儿,体贴的丈夫,有维护她的家人,但最值得警惕的就是有人觉得她很幸运。 金智英像一根针一样,牵引着观众的视线,游走于过往回忆与当前现实,游走于家庭、职场以及公共场所,同时展现陈旧的观念与女性的生存状况。 而这些观念和状况包括: 老一辈的家长与亲戚对男孩有明显偏爱;过去的女性总会被剥夺上学读书的机会;女性在家庭生活中理所应当的需要承担家务;女性工作能力再强也不如把孩子和家庭照顾好;带孩子出门的全职主妇则有可能被视为“妈虫”;被性骚扰了一定是因为自己不够小心不够注意;某些男性会偷拍女性并将照片上传分享……

但电影的总体气质是温和平静的,没有强烈的表达态度,可即便如此,电影还是在韩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或者说是反差。 女性给了电影高分,男性则给出了超低分,更有激进者请愿青瓦台,希望禁止本片上映。结合韩国娱乐圈的几起丑闻,由此可以猜想韩国大部分女性的生活状态,拥有名气、财富、地位的女性尚且如此,普通女性可想而知。 电影中实际上对男性已经有所美化。 孔刘所扮演的金智英丈夫,不仅愿意分担家务和照顾孩子,甚至觉得金智英患上怪病是因为和自己结婚的关系,这是足以打动观众的非常深刻的自我反思。 金智英的父亲虽然重男轻女,观念不太正确,但对女儿的爱却是发自内心的,接女儿放学时急促地叫女儿的名字,对她找到工作感到开心,打电话买药,这几个镜头都是极具温情的时刻。金智英的弟弟生长在重男轻女的环境下,倒也没有变得令人厌恶,知道姐姐患病后,带上了礼物和零食去探望。 私以为电影是给出了暗示的,亲密关系和亲情也许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改善女性的地位和生活状态,但严苛一点来说,这可算是一种一厢情愿的想法,现实中的情况往往要比电影来的复杂得多,这也是很多人会觉得金智英幸运的原因,因为她的身边几乎不会有特别蛮横不讲理的男性,几位男性并不排斥更加关注女性。 电影明示的部分是,两个喝咖啡片段的对比。第一个,金智英在公园喝咖啡带孩子,被不远处的男性非议;第二个,在购买咖啡时被无礼的男性指为“妈虫”。第一次金智英默默走开,第二次金智英上前据理力争。

两个桥段的对比,终于让人觉得看到了一些戏剧性和态度,想要获得一些进步,总归是要靠自身去争取一下,不能指望别人有所觉悟。 这样的态度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目前社会中所发生的一些事情。 2019年12月18日,日本东京地方法院对女记者伊藤诗织遭遇性侵一案作出裁决,伊藤诗织胜诉,被告人“安倍御用记者”山口敬之需赔偿其330万日元,并且,山口控告伊藤侵犯名誉权的反诉也遭到驳回。

这本该是一场快慰人心的胜利,但这个结果却让受害人伊藤诗织足足等待了4年之久,而日本法律体系本身便存在着对性犯罪的严重忽视,在过去,日本强奸案的最低判刑仅仅是3年。伊藤诗织以自己的经历写作并出版了《黑箱》一书,成为日本乃至亚洲为女性所受到的恶劣待遇而抗争的标志性人物。 反抗永远来自于压迫,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 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不管是女性意识的觉醒还是倡导女权主义,都不是为了制造男女之间的对立。真正的女权主义,不仅对解放女性有所帮助,同时也有益于男性。 基于漫长的历史,女性真正的敌人是陈旧的错误的观念,甚至我认为,无论男女,只要你活在新时代,只要你认为自己的新时代的人,想要更多的自由以及美好,你就应该视陈旧的错误的观念为敌。 电影中的金智英觉得自己被困于囚笼之中,真正捆绑着她的并非是房子、家庭或者某个具体的人,而是长期捆绑于女性之上的腐朽观念。而精神病则是一种类似于科幻手法的消解手段,变成另外一个人,对女性予以安慰。

某些观念一旦在人们的心中既定成型便很难改变,随着时间的推移更有可能根深蒂固,事实上,所有的人,你我他,都有可能成为错误、陈旧、腐朽观念的囚徒。 -END-

 4 ) 我要做公交车上的阿姨!

原著是女性,导演是女性,主角是女性,视角是女性,必然是女性主义电影。而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一种电影分类为“男性主义”电影。男性是这个世界的基调。这个电影并未试图控诉或推翻基调,而是在讲“出路”。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的脑海中不断闪现出生活中遇到的女性的形象,这部电影具有丰富的女性角色,让我第一次可以将现实中的平凡女性投射进来。这些形象不是喜剧片里古板的女班主任、花痴的大龄未婚女,或者爱情片里欲求不满外强中干的女强人,或者恐怖片里控制欲爆棚的母亲,而是如此鲜活就在身边的女性——是在家庭和职场之间摇摆又不甘心的朋友,是工作后自己还完助学贷款,贴补家里盖房子的女同学,是遭遇过家庭暴力和母亲相依为命的女同事。这是很少见的观影体验,可见是人人心中皆有,却人人笔下皆无。

这部电影点出剥削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现实。当我女同学全天在家里照顾孩子的时候,她的丈夫在离家两小时车程外的地方排队进地铁站。当我的女性同辈小产,她的丈夫请假照顾她后,就被“流放”到不重要的岗位。这不是简单的妻子对抗丈夫婆婆或者原生家庭的故事,这是每个社会螺丝钉在面对制度性剥削,该如何抢夺自己个人生活尊严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女性的上司并不一定更认同用女性下属,“性别同袍情义”更多的是职场利益驱动,当劳动者只剩下剥削属性的时候,性别只是剥削的一项指标——在现有劳工制度下从谁身上能更轻松稳定地获利。制度可以异化人,人是制度的产物,而个人意识的可贵之处在于对制度的反思。当国人看这部韩国电影感慨韩国女性处境艰难而升起本国骄傲的时候,其实是对另一套权威话语的顺从,在文化的差异下面个体和制度的对抗是永恒的。不妨自谦地去比较,在韩国的制度下,有这样的电影出现,即便它遭受很多的压力,而华语电影中这类讨论几乎失声的。

金智英之所以震撼也在于她不是一个惯常的恐怖片女主角。她有努力的丈夫,有认可她能力的上司,有鼓励工作的前同事兼朋友,有以身作则的姐姐和关爱与支持的母亲。但即便如此,仅仅育儿一项就足以将她的处境推向孤岛。那么在现实生活中,以上条件都不具备的女性,其处境可想而知。假如金智英将生活的不满发泄到丈夫和女儿身上,生育和为家庭的操劳成为了情感勒索的筹码,这就是一个“曹七巧”的恐怖片了。

相比金智英,丈夫反而显得更加“孤立”,无法向自己的母亲敞开心扉(婆婆这个形象相对刻板),要面对工作的压力,没有朋友,对周遭男同事的价值观不赞成,育儿假期的困境,他既是社会制度的得益者,也是被剥削者,连带着献祭妻子的劳动,但如果他不“乖”,他也会面临现实的困境。虽然他在生孩子这件事上顺应的“压力”,但在拯救妻子于病痛之中又显出担当的勇气和不妥协的坚韧,这就是在处境中的平凡人的反抗。电影中不少角色都是“出路”的良好示例,至少你可以是在咖啡店里给金智英递上纸巾的人。最感人的莫过于公交车上的智慧与勇气并重的阿姨——谁要做神奇女侠?我要做公交车上的阿姨!

电影中有两场戏我非常喜欢。一是当父亲生气说“你就等着嫁人吧”母亲发脾气反驳,噎到父亲,全家人大笑喷饭,接着智英接到录取电话,举家为之骄傲。真是让人热泪盈眶的家庭氛围,是在父权的阴影下,但你得承认这里面有爱,每个角色都蕴含着对女主角的情感。电影不不负责下价值判断或建立斗争阵营,它的美在于包含丰富的层次。第二场是母亲目睹女儿发病,女儿是以母亲的母亲身份在说话,既是发病情节的推进,兼有对照顾者身份的母亲的体恤——我的长辈中也有这样的女性——又是女性命运的互相映照。而金智英在咖啡馆中的反驳,是这部电影最“旗帜鲜明”的地方,是个“必要”的时刻——在室内打翻饮料,多半会有店员帮手——所以远不及上面两场戏层次丰富。

剥削的另一个特点是带有阶级性,某些事业生活两开花的“成功女性”背后其实有的原生阶级优势,普通女性无法参照。人是带有社会性的,孤独的恐惧来源于对自己的处境的绝望。在社会群体中人会本能地互相参照,女性间互相比较,带有制度压迫的原因-——利益边界界定好了之后的内部困斗。但是这种比较,也可以是的参照(出路)。11岁的山口百惠看到电视节目选拔歌手有一个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女生参赛,于是心想“或许我也可以试一下”。女性楷模的确更能激励女性。是参照“楷模”,还是妒忌同列,是自己可以选择的。当然,如果一个社会“成功”的样板本来就很刻板,那么“成功女性”的样板不过是在本来的刻板形象上再添上“家庭幸福”,那就还是枷锁了。对很多人来说,认识到自己的真正欲望就是了不起的成功了呢。

 5 ) 抱歉,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成年后的女性生活看似由无数无关紧要的事所组成,实则每件小事都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电影开篇智英面容憔悴且不发一言的做着家务劳动,忙碌过后她推婴儿车到路旁长椅处端咖啡休息片刻,却被陌生男女嬉笑打趣:

“命好啊,命好...太羡慕了,我也想用老公赚来的钱买咖啡喝还到处转悠...”

“我最近觉得上班太难了,要不也嫁人得了。”

婚姻是女人的出路吗?

智英丈夫给人以温柔体贴的感觉,他会在智英因做家务过多而伤了手腕时关心道:“手腕怎么样,没事吧?”

智英回:“就是用多了而已。你知道真正伤心的是什么吗?医生说饭是电饭锅做,衣服是洗衣机洗,为什么会疼,这么反问我。”

丈夫说:“真是,公司职员们难道因为有了电子日志工作就变轻松了吗!”

但说这些话的也是丈夫:“这次过节咱们去旅行吧。不去我家或你家,要不在家休息。我最近好累啊。”

与此同时智英的反应呢?她未因此变得开心起来,反而怨妇一般盘算着如果他们出去玩,会被婆婆如何闲话,被留下的孩子以及家务又要如何处置。丈夫希望,也有权利短暂脱离工作与琐碎的日常生活,但智英推卸不掉日常的负荷。

家庭狭义上指因婚姻产生的社会生活单位,而在泛亚洲生活语境下已延展到婆家、娘家,而婆家以压倒性的优势占据着家庭中的话语权。

春节间智英公婆到她家做客,智英身份由主变客,她变得需要以推测、满足婆婆的期望而活。智英丈夫见厨房水槽堆满用过的餐具想帮妻子收拾一下,智英连忙上前阻止,但已来不及见婆婆阴阳怪气说道:“我的儿媳妇真是有个好丈夫啊。”这对自己儿子的夸赞及对儿媳的揶揄,反应出一种传统家庭视家务活为妻子全年全包的既定偏见。

婆婆并不会因自己同为女人而体谅儿媳的难处,有时反而加入男性群体通过言行打压儿媳,这或是种通过剥削同类而获得自我补偿的行为。

智英走上了街,看着妆容精致,步履轻盈的年轻女性便超速跟了上去。她想跟上其他人的生活,更想跟上社会前进的脚步。

智英婚前对职场晋升表现出了明确的渴望。上司认可她的工作能力,但担心她女性的身份会妨碍她无法长时间、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即便智英立即表出决心,上司仍把工作机会给了综合能力差于智英的男同事。

职场对女性的打压是明目张胆的。

一表现在智英女上司:金组长作为职场妈妈工作干练,却被上级以开玩笑的口吻吐槽道:“外婆和妈妈不一样,孩子就得待在妈妈身边,要不最后肯定走歪路。事业有成又如何,孩子毁了什么都完了。”男同事毫不避讳的性别歧视,好像带孩子是女性天经地义应该做好的事,与男性绝无干系;

二表现在智英女同事:在同等工作出色的情况下,晋升要比同期入职的男同事更慢、空间更小。

眼下智英的生活半径只有孩子与家庭,她在求职网站搜索找不到匹配的工作。另一方面,丈夫也在网上搜着什么,输入法关联到鬼附身,他搜完产后抑郁症又搜了鬼附身,这表现出他对妻子产后表现异常缺乏一种感同身受后的理解。

这时让我们插入第三者前同事的视角,智英的同事看着她丈夫的照片对她说:你看你丈夫神采奕奕的,你怎么却这么面无血色!

电影要表达的不仅仅是这些。智英妈妈年轻时为了照顾兄长放弃了当老师的梦想;智英姐姐年轻时为了照顾弟妹放弃了当记者的梦想;智英爸爸出国出差,给智英及其姐带的礼物是笔记本,给儿子带的是钢笔;智英读书时被高年级男生不轨尾随,被父亲责备被尾随是因为她裙子短,喜欢笑;还有那些职场偷拍...

社会对女性的不公平与家庭对女性的倾轧,所有的事情汇总在一起,强光一样使得智英神志恍惚,有时把自己当做了自己的妈妈,有时把自己当做了自己的姥姥。智英太累了,已经无法再当她自己。

智英丈夫告诉婆婆智英病了的事,希望自己妈妈能够多多体谅妻子。婆婆打电话叮嘱智英要好好吃饭。婆婆的关心缺乏一种人性,而是站在把儿媳当作不能劳损的工具人的角度,需要她好好的以便照顾自己儿子、孙女。

万幸的是智英丈夫一直守护在她身边,发现了她的病,未因此抛弃她,积极与心理医生沟通试图治愈智英心理上的疾病。智英母亲也是从始至终疼爱着自己的女儿。智英没有丢失她最后的稻草,她抓住了爱她的人给予她的帮助,开始面对问题,对社会给予她的不公平发出了自己的心声。

电影快结束时智英与她的心理医生有这样一段对话。

智英:崔医生,我觉得这样活着也不错,作为别人的妈妈,别人的妻子,偶尔也觉得挺幸福的。可是有时候呢,我又觉得自己像是被囚禁在什么地方。我总觉得越过这面墙壁应该就能找到出口,可依然还是碰壁。就算找到其他出路,也依然碰壁。有时候我会想说,是不是打从一开始就没有出口,也会为此愤懑不已。可后来我又明白,其实这一切都是我的错,别人也应该找到了自己的出口,我不过是自己没能力,才落伍了。

医生:这不是你的错。

社会对女性的不公,不是你的错;

家庭对女性的倾轧,不是你的错。

你是生而平等的,不需因为自己性别而多付出什么才有资格获得幸福。

如果你感到被冒犯就理直气壮的说出来。抱歉,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想要被爱,但更想以平等的身份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6 ) 唐山事件之后,我们为什么要重看《82年生的金智英》?

82年生的金智英

作者:李楷然

人类幼崽研究员


唐山事件发生的第二天,中国电影资料馆重映了《82年生的金智英》,大厅几乎座无虚席。情节进行到金智英高中时代在公交车上被尾随这里,耳边渐渐有抽泣声响起,到影片落幕时,抽泣声已是此起彼伏,抹着眼泪离座的,不乏很多男性。

也许那一晚很多女性观众在银幕上看到的,不止是主角金智英,她们在金智英身上看到她们自己,看到烧烤店的那些女孩们,看到了身边每一个平凡普通的女性。

金智英是82年生的韩国女性用得最多的一个名字,影片中的主角金智英正像是千万个家庭中作为母亲、女儿、妻子的“金智英”们的缩影:出身平凡,家境普通,大学读国文系,毕业进入一家广告公司,结婚后成为全职妈妈,父母到了退休的年纪依然在做小生意。有着三两知心好友,原生家庭和婚姻也没有显见的重大缺失。读书、工作、结婚、生子,生活每日就像水一样波澜不惊地流过。

《82年生的金智英》剧照

然而平静水面下那些细微的旋涡和暗流,涌动在金智英的身体里,只有她自己能感觉到:高中时在公交车上被男同学尾随,虽是有惊无险,那种恐惧带来的冲击力却是经年不减的,作为保护者的爸爸出现后也不免要责备几句“不要穿那么短的裙子”、“不要随便对人笑”,即便金智英穿的是统一发放的校服、连尾随男子的脸都没看清;

工作后参加企划组选拔,终选名单上全员男性,她犹豫再三才敢向上司问出“不选我是因为我能力不足、您不喜欢我吗”,得到的答案是“你能力不错,但也许做不了几年就要结婚生子,无法兼顾家庭与职业”;

生完孩子想重回职场,输入自己的履历和可以工作的时间后,筛选页面却一片空白,唯一能迅速上手且兼顾接送孩子的职业只有附近街区的面包店售货员,而她是国文系大学毕业生。

《82年生的金智英》剧照

片中所有矛盾冲突的设置、情节的推进、画面的转换都极尽温和,几乎没有大起大落的戏剧性场面或是极端的角色,唯一对女主“攻击性”稍明显的只有婆婆,但也点到即止、戏份有限。然而东亚社会中女性权利感的丧失很多时候并不仅仅因为遭遇过某几件重大挫折,反而正是那些微小不易察觉的侵犯、打压,与分不清是保护还是限制的“为你好”在成长过程中点滴积累,编织成一张无可脱逃的、繁复细密的蛛网,“金智英们”在其中像是徒劳挣扎的猎物。

就像姑母来家里做客时与金智英的一段对话,再日常不过,却正是这种渗透进女性生活毛细血管里的钳制最好的写照:

“你养孩子再难,也要好好打扮自己,女人应该是漂亮的。”

“姑母,我觉得我不化妆也很美呢!”

“漂亮什么,瞧你憔悴的样子!”

这里姑母虽然是女性,但她的建议却带有深深的男性凝视意味。金智英不是没有试图反对姑母的话,她把反抗藏在和气的笑里,试图用幽默和笑容缓和对话中紧张的对抗性,但很快这小小的矜骄和自尊心又被姑母看似是关心的回应打压下去。这样微妙而令人丧气的瞬间,恐怕少有女性敢说一生中从未经历过一次。什么样的建议才是真的为女孩们好很难界定,但提建议这个举动本身却彰显了提建议者及其所代表的价值衡量体系在权力上的高位。

也有人质疑金智英矫情,觉得已经很少有男性能做到片中的丈夫所做的——在母亲面前尽力维护妻子、主动要求休育儿假、为妻子找心理咨询师。但女性在亲密关系中呈现出的黑洞般的、缺乏安全感的、仿佛再多的爱也填不满的低能量状态,不是哪一个具体的男性能修复、弥缝的,因为这种状态不是某一个具体的人,不是某一次单独的事件,而是系统性的、长期性的能量侵蚀与贯穿女性生命终始的权力低位感导致的。

《82年生的金智英》剧照

片中的每一个女性几乎都在某个时刻成为被男性同盟所摒弃、所不能理解的“阁楼上的疯女人”:金智英内心深处所有对生活最真实的不满都是在“精神错乱”、“被他人附身”的状态下说出口的,但这种“精神错乱”更多是丈夫定义里的——只有他如临大敌且视之为病态,而智英的母亲、上司以及女咨询师则或是心疼怜悯、或是毫不意外地理解和接受了她的状态;

智英的姐姐中学时曾因抓住暴露狂送警被老师批评“女生不知道羞耻”,家庭聚会上也会因为还没结婚被姑母讽刺“你真是特殊”,她的据理力争被弟弟评价为“你总这么冲动,会出大事的”——她的每一次抗争都让她更加成为父权社会中的异类,尽管周围人“划清界限”的方式可能是温和的(也许只是家常闲聊中的一两句调侃);

母亲美淑两次因不满丈夫对女儿和儿子的差别对待而爆发,丈夫都是本能地回以震惊、不解、不可置信的眼神,即便妻子情绪崩溃地坐在地上哭诉,他也只是站在一旁。同样的情境下,当智英不堪压抑化身外婆诉说委屈,母亲则是本能地迎上去抱住了她,无需解释、毫无困难地理解了女儿;

智英的女上司半开玩笑地反驳男同事污名化职场女性的言论时,会议室里的男性迅速、无声地结成同盟对她施压——或者说同盟一直存在,只是何时现身的问题而已。

《82年生的金智英》剧照

只要女性试图反抗、表达不满、争取权利,不论是温和的还是激烈的,都会被视为异类与威胁。于是所有女性都有可能在任何时刻成为“生病的金智英”,因为定义“什么是正常”的权力不在她们手中。

家庭系统排列创始人海灵格的治疗实践表明,当家庭成员对家庭内部动力和能量流动没有觉知意识时,家庭中的一个后代会承接某位被排除在家庭系统之外的长辈的命运。亦即,一个人的情绪、感受、能量转嫁到同一系统中更为弱势(年龄更小)的另一人身上,不仅可能,在他们同为弱势群体时,这种群体间的“通感”甚至是必然的。片中金智英多次出现身份的游移——时而是大学时代的学姐,时而是母亲,时而是外婆(均是比她年长的女性)——也就不难理解了。

她们都是曾经被男性话语系统排除在外的人,她们都已经或近乎失语(母亲年迈,外婆和学姐死亡),她们连同她们的愤怒、委屈、不甘、悲伤,都活在金智英的身体里,因此金智英因为女性身份所遭受的每一次打压、侵犯、不公,也许看似微小,实际上牵动的都是她身体中这个巨大的女性共同体,在她的精神世界里引发的能量共振是爆炸式的。金智英其实也是失语的,只有借这个女性共同体中的某个其他人之口,才能说出真实的感受,代价是被贴上“精神疾病”的标签。

《82年生的金智英》剧照

在这股来自女性共同体的强烈能量的裹挟下,她的自我很容易被淹没。所以金智英面对很多生活琐事产生的愤怒、不满、失望,不是敏感,更不是小题大做,而是因为她愤怒的不仅仅是自己的愤怒,悲伤的不仅仅是自己的悲伤,几代甚至千百代女性的生命诉求在她身上横冲直撞、要找一个出口。

但正如上野千鹤子在《父权制与资本主义》里所说,家庭也不过是父权制对女性进行剥削的最小单位而已,“金智英们”回归家庭就像是一头钻进了死胡同:“我总觉得越过这面墙壁,应该就能找到出口,可依然还是碰壁。就算找到其他出路,也依然碰壁。有时候我会想,是不是打从一开始就没有出口。”

那么离开家庭、像娜拉一样出走的话又如何呢?恐怕在初入职场之时,金智英已经从女上司身上看到了答案。

知道她生病后,弟弟终于把那支她眼馋了十几年、爸爸去英国只买给弟弟的钢笔送给了她;知道她生病后,以前登门从不带礼物的弟弟受爸爸嘱托带来一袋红豆面包,尽管俩人都不记得金智英爱吃的是奶油面包,把弟弟喜欢的口味错记成她的。高位者的自省和歉意总是在对方已经不需要的时候姗姗来迟,正如这钢笔;有时这种歉意和补偿甚至根本无关要害、文不对题,如同一袋红豆面包。

-FIN-

 短评

82年生的金智英有体贴的老公,有亲人的关爱,然而依然过得很抑郁,因为她面对的是男尊女卑的社会,琐碎但理直气壮的日常伤害。电影用轻淡的散文体讲述生为女性之苦,激发的同理心是超越性别的,它让我忍不住换位思考:如果我是一个母亲,我知道女儿未来会呼吸和我一样的苦痛,我还会让她来到这个世界吗?——智英与母亲那段对话大催泪…

5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所以韩国男性对这片生气的原因是啥呢?孔侑扮演的老公太完美了吗?

6分钟前
  • 作姨
  • 还行

建议广大姐妹带男朋友去看这个,看完凡事觉得小题大做的建议当场分手。

7分钟前
  • 曲奇酱酱
  • 推荐

眼泪无法控制的流 全场同步默默流泪 等电影氛围好点的时候才有人吸鼻涕 泡菜人民观影真的很讲究了 一直到全部结束才有人开口说话

11分钟前
  • real卡
  • 力荐

金智英节日回丈母娘家用自己母亲的口吻说出我心疼我女儿我也很想我女儿的时候真的太难过了 想起妈妈以前跟我说你以后嫁人了才知道谁都没有你爸妈更心疼你 平平凡凡的金智英 是你是我 所有人都有可能是金智英 但并不是谁都会像金智英一样有美好的结局且爱她为她着想尊重她的丈夫 现实往往比电影更加残酷

16分钟前
  • 加多点肉
  • 力荐

之所以座位四周的女性都在抽泣,是因为她们都是男尊女卑时代达到顶峰的亲历者。生而为人,换位思考和将心比心难与否?说难也难,小说出版和电影上映后,韩国广大男性依然在网上展开无休止的谩骂,韩男深入骨髓的劣根性显露无遗;说易也易,即使性别站在女性的对立面,也能感受电影每一分钟的痛楚,无关性别的人类共情同样实现。诚然,电影和书籍都是一面镜子,能照出时代的落后、社会的不公和女性的伤疤。而我则愿为人如鲁迅所言:能做事就做事,能发声就发声,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同时,由衷地期盼世界上每一位女性,都可以怀抱更远大、更无限的梦想。

20分钟前
  • 亦可寻陳
  • 推荐

本来想说虽然你我都可能是金智英,但你我不见得有她幸运,遇到过欣赏她的上司,没有太不像样的家人,有个非常不错的老公。。。可是突然觉得,她老公做了什么很特别的事情么,能被这么多人说“完美”?

22分钟前
  • janes
  • 推荐

在电影院哭成泪人。电影比小说更加丰满,其实男性跟女性一样被困在传统偏见的桎梏中,电影中已经展现了当代年轻男性对女性困境的共情与理解,但是老一代两班们真心没救。PS:看来男性洗碗和育儿在南韩依然不被接受。

27分钟前
  • 重忆小窗纱
  • 力荐

检票时候,阿姨说的是:“金智英可以入场了”。没错,我们都是金智英。就像电影宣传的slogan:"你和我的故事"。金智英为什么有的时候不像她自己,因为她身体里困住了千千万母亲,姐姐,妹妹。金智英每一次变成妈妈,外婆的时候,影院里都是各种抽泣声。我喜欢的是奶油面包,不是红豆包,迟到几十年的钢笔,只能是这个世界给我的补偿答案。

32分钟前
  • Justina
  • 力荐

从公交车上陌生阿姨的帮助开始哭 结尾完美的不真实

36分钟前
  • 多多
  • 推荐

还是像个网络热门吐槽贴,零零碎碎不成章,但是女性观众也实在是很难不被击中了。孔刘演的老公其实已经算90分老公,是老公这个东西本身不行了。以后还是不要再随随便便说“哥哥好帅想跟哥哥结婚”这种话了,准备改说:“哥哥好帅,想跟哥哥发展一段较长的、但又不涉及各自原生家庭的、并且保证做好一切避孕措施的亲密关系!”

38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非常好地还原了书里的内容。弟弟问爸爸智英姐姐喜欢吃什么,爸爸说红豆面包。弟弟买了一袋红豆面包给姐姐送去之后,姐姐说:红豆面包?红豆面包不是你最喜欢吃的吗?我喜欢的是奶油面包。那个时候我觉得我比金智英还要难过。

42分钟前
  • 成语
  • 推荐

改编的比较温和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怕太一针见血而顶不住社会压力 总之电影里还是美化了男性这个群体 现实要更比这残酷 绝大多数女性根本就没有这种老公 整体效果和小说有些出入 但是内容也足够唤醒女性 看女性想不想醒了

47分钟前
  • 拓四光
  • 推荐

我男友韩国人,观影期间,一直在叹气,事后问他,他说社会还是有一些男人不知道社会对男性的优待,不知道女人的艰辛,但是也在慢慢的改变。

52分钟前
  • miss lee
  • 推荐

金智英已经算是在韩国这个男权社会拿到上上签的女性了吧!原生家庭就很好了,父亲那种只是轻微的重男轻女,并不是刻意的对女儿不好。有个能干的妈妈,有个女权姐姐,弟弟也不错。所以她遇到了孔侑这样的好丈夫就结婚生子了。金智英也没有遇到婆家逼迫赶紧要生个男孩儿,不生出男孩儿就不领证,也没有跟婆婆住在一起。更没有遭遇丈夫孕期出轨,更没有家暴,丈夫更是要自己来休假让妻子去上班,这个在中韩现实环境中几乎都是不可能出现的了。没有直接的压迫,除了喝咖啡时候被骂妈虫,她已经是处境不错的妈妈了。但就是这样,她好想被抽取了生气,颓废的活着。

55分钟前
  • Sabrina
  • 力荐

你们说姐姐是最大的孩子,所以应该懂事点,做老师养弟弟妹妹;可是妈妈不是最大的孩子,还是让她打工供哥哥们读书。为了这个家,妈妈没能实现做老师的梦想,不想做老师的姐姐却不得不选择不喜欢的职业。金智英也是如此,放弃了写小说的梦想。人们看不到她们做出了多少牺牲,看不到她们放弃了多少想做的事,又咬牙做了多少不想做的事。到最后,她用丈夫的钱买杯咖啡也会被说闲话;如果她去上班挣钱,人们又会说:你上什么班?你上班有你丈夫挣得多吗?女人照顾小孩做家务是她应该做的,男人照顾小孩做家务就会被夸是个好丈夫。好不容易遇到一个愿意请假做家庭妇男的丈夫,就算丈夫同意,婆婆也不会同意。因为婆婆以前就是这么过来的,她觉得这样就是对的,放弃梦想是对的,任劳任怨也是对的。她小时候被压迫,长大后就去压迫别人。

58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其实已经不能从电影角度来聊了,影片更多在于引发的讨论与社会意义。里面涉及到非常多这几年被频频提起的女性话题与观点:关于重男轻女的、关于性骚扰的、产后抑郁的等等很多。相信之后,关于这部电影的内容与台词,也会经常被提起吧。影片比较好的地方在于,并没有故意设计几个非常极端的反派,大玩狗血煽情。甚至,孔刘这个角色其实还挺通情达理的,女主的姐姐与弟弟也有靠谱。然而,即便这样,郑有美的女主角色仍遇到了各种困扰与麻烦,这才是真正让人觉得很无奈的。

1小时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论为什么韩国的出生率突破了0

1小时前
  • 说我名字太长了
  • 力荐

戏剧上我最喜欢智英变成外婆时,对母亲的道歉,张力十足而且将这长久的无力凸显。但我总是回忆起的台词却是,智英在阳台上说自己成为某个人的妻子,某个人的母亲,也有开心的时候……像被打了一拳,愤怒回击却发现打在了一团棉花上,没人能回应我的愤怒,也没人承认是谁先对我动的手。电影里的每位女性,是你,是我,是他的母亲,姐妹,还有女儿。女性为什么总不是她自己?该看这部电影的,根本不是在电影院泪流满面的女孩子,而是后排哭的超大声的大哥,还有所有既得利益获得者。

1小时前
  • momo
  • 推荐

影片先是塑造一个温柔体贴完美到简直不可能在现实中存在的丈夫形象,然后再把这个所谓的温柔打破,让你觉醒那所谓的温柔体贴不过是他本就应该做的。为什么一个男人做他应该做的育儿和家务叫帮忙和牺牲,而女人育儿叫休息?为什么爸爸笨手笨脚带孩子还觉得莫名萌,偶尔能做点他该做的事就夸上天了,而妈妈就都得是超人?为什么女儿就要早早出来赚钱供哥哥弟弟上学,儿媳妇在婆家各种被使唤干活。为什么大家理所当然接受了这些不公,改把他们包装成狗屁美德。当我们觉得这个丈夫形象完美的时候,其实就是该审视自己的时候,这就是性别刻板印象啊。

1小时前
  • Elven小轩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