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片法国1962

主演:让·内格罗尼  埃莱娜·夏特兰  达沃斯·哈尼奇  雅克·勒杜  André Heinrich  Jacques Branchu  Pierre Joffroy  Étienne Becker  Philbert von Lifchitz  利贾·布拉尼卡  威廉姆·克莱因  Germano Facetti  

导演:克里斯·马克

播放地址

 剧照

堤 剧照 NO.1堤 剧照 NO.2堤 剧照 NO.3堤 剧照 NO.4堤 剧照 NO.5堤 剧照 NO.6堤 剧照 NO.13堤 剧照 NO.14堤 剧照 NO.15堤 剧照 NO.16堤 剧照 NO.17堤 剧照 NO.18堤 剧照 NO.19堤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0 00:58

详细剧情

  遍野废墟,末世凄凉。男主人公(达沃斯·哈内赤 Davos Hanich饰)成为核战爆发后少数存活下来的人类。他幼年时梦中总是目睹一名陌生男子的死亡,这也使得他成为了时光旅行的实验品。他被送往核战爆发前夕的过去,他在堤岸上遇见一位女子(海伦·夏特兰 Hélène Chatelain饰),并且爱上了她。当实验快结束时,他又要被送往躲过浩劫的未来。但是他拒绝了这个机会,势要与自己心爱的女子在一起。然而到最后,他才恍然发现,幼年时常梦见的死亡,原来正是自己。  这部由新浪潮左岸派代表人物克里斯·马克执导编剧的科幻先锋派短片《堤》,是科幻片历史中的一座里程碑。全片用完全静止的画面,模拟人类对往事的印象,讲述一个世界末日后的故事。简洁有力的音效氛围,流畅凝练的剪辑镜头,配上如诗如梦的旁白语言,一段梦中破碎的记忆被描画得触目惊心。

 长篇影评

 1 ) 《堤》: 一种写作,电影、摄影与文学的凝固与流动

克里斯•马克的《堤》是硬朗的,是雕塑一般的电影。
它首先通过一个大部分时间以特写呈现的主体、强烈的光影对比、黑白色调、甚至还可以加上若隐若现的画面颗粒,从而得到一种具有雕塑质感的粗粝摄影静像。
与此同时,它还是削减而非增添的艺术,它以凝固的摄影替代通常意义上的电影的流动,将之还原到其每秒二十四格图像的本质,但区别在于,这些精心拍摄的静像稳固且独立,是“永远记得的凝固的太阳,观景台尽头的落日,和一个女人的脸”。而如果我们将一部正常的电影按每秒二十四帧还原,得到更多的是废片,那些被截取和分离的瞬间摇摇欲坠,《堤》剔除这些杂芜,由观众通过想象——那种内在的而不仅仅属于眼睛的观看依照自我的需求自由填充帧与帧之间的空白,恢复稳固的帧到稳固的帧这一过程中的可能、外延、含混与复杂,而不再只是创作者提供的孤零零的结果,最后得到恰到好处的满足。
再则,当克里斯•马克进行叙事时,减少叠化的使用,叠化是延续的,柔软与温情脉脉的,这种帧与帧的空白得以明晰与硬朗了。但毫无疑问的是,这种空白不是也不可能是僵硬的,它仍然提供出了一种导向,一个不可避免的流动的方向,而且通过更为直接的旁白(可以视为一种写作)促成了这种流动,最终形成静像与静像、事件与事件互相关联之后的意指,显而易见的是,我们需要意义,而不能忍受如同日常生活一般的支离碎裂、隔绝与混乱。
这使得电影——如果我们还可以称之为电影的话,基于摄影而获得了文学的特质。《堤》在形式层面上,探讨的恰恰是“摄影——电影——写作”这三者的关系,这也是克里斯•马克持续了终身的主题之一,而他想寻求的无疑正是这三者的平衡。至于其真正意图则在于,探讨认知、表现和复现外间世界和对象的最为恰当的或者说真正的手段,探讨真实,当然也间接探讨着我们如何构造自身这一问题。而我们更多地存身于时间而不是空间之中,也就是说,《堤》最终指向了时间,更准确地说,是指向了记忆,“人类注定要灭亡,空间没有办法,唯一是生存希望在于时间。通过一个时间的漏洞,也许能得到食物,药物,能量。”进一步说,于我而言,是过去使我成我,而非未来使我成我,我是历史过程的产物,始终为“过去的一个印象纠缠”,“相比起美好的未来世界,他更想回到自己童年时的世界,那个女人可能还在等着他。”因而我的生命是时间和记忆的具象形式,由此,《堤》试图解决的问题集中于一点,即如何去表现它,而它也通过“摄影——电影——写作”抵达了它的初衷。
  《堤》提供一种正在展开的、永远不会完结的现在,但更为重要的是,它展示了记忆,“回忆和普通瞬间没有区别,只有当那些瞬间留下伤痕时,你才能真正记住它们。”而记忆复现首先出现的是一个瞬间,一个凝固的场景,此时它抵达的是摄影,但之后当记忆流动——它必须流动,以空间的形式流动成为时间时,摄影便被抛弃了,当我们试图以摄影/绘画悬停而不是延展时间(更多的时候是指向过去的记忆)时,摄影的缺点便显露无遗了,它缺乏绵延的力量,一个瞬间只是一个瞬间,而且其所保留的太多瞬间更多的显露出轻浮与单薄。
当克里斯•马克意识到摄影呈现的应当是瞬间的总和,它应当绵延到至少能够容纳记忆时,他发现了更为便捷的方式——影像,“电影仍然是一种图像艺术”,“通过其中介,我以画面来写作,使我自己的意识形态获得一种实在的力量。”(科克托,陌生人日记)而且它和记忆一样,最先是一幅绘画或者摄影,是一种图像的艺术,然后它们开始流动。然而此种流动——通常意义上的电影运动并不能复现记忆的轨迹,甚至也不是我们认知外界世界的方式。克里斯•马克的聪明之处在于,他让这种流动以静止的方式进行着——他需要的仍旧只是瞬间,但这些瞬间此时却获得了引而未发的力量,凝固之后产生了流动的倾向。
而这种“凝固的流动”也将克里斯•马克导向了写作,写作事实上是以词语来绘画,它一帧接一帧地凝视故事,“小说就像绘画一样呈现凝固的时刻,但它不会只包含一个这样微小的,无可分割的时刻,会有成千上万个这样的时间点”,“如果说绘画呈现给我们一个凝固时刻,小说则呈现给我们成千上万个,一一前后相继的凝固时刻。”(帕慕克,天真的和感伤的小说家)。至此,“摄影——电影——写作”三者在克里斯•马克这里得到融合与平衡,而这种悬停与流动,正是我们存储与处理记忆和时间的方式,毫无疑问的,也是我们构造和凝视自身的方式——
  “他向她跑去。……他意识到根本没有办法逃离时间,而自己小时候注定看到的那个时刻,那个一直困扰他的时刻,正是他自己生命结束的时刻。”

 2 ) 重译字幕

http://www.shooter.cn/xml/sub/50/50694.xml





                                    

                  

 3 ) 我听见心跳的声音

克里斯·马克也是“左岸派”中独树一帜的一枚。什么是“左岸派”呢?(新浪潮通常划分为“《电影手册》派”和“左岸派”两大派别)我个人理解,就是那些看上去比较有文化的,就是“左岸派”,比如Chris Marker这种发表文章车载斗量的知识分子;那些看上去小混混一样的,就是“《电影手册》派”,比如……戈达尔:D
 
克里斯·马克最著名的当属那部27分钟的短片《堤》,片子从头到尾全由一帧帧的静态照片构成,以一个冷静的画外音串起,讲述第三次世界大战后,一个幸存的男人被抓来做试验,将他通过梦境传送回过去,他在梦中找到了他念念不忘的女人。就类型来讲,这是一部实验性质的科幻片,它突破性的方式让人重新意识到电影的实质——所谓动态的画面,也不过是一秒钟24帧高清照片连续播放产生的错觉。
 
片中唯一一段“动画”,只持续了几秒钟,一不小心就要错过:十几张女人入睡时的面部特写逐一在银幕上停留,有时画面暗一些,女人像要被黑暗吞没,有时画面又稍微明亮了,于是她迷人的睡脸又从黑暗中浮上来,最后,女人对着镜头眨了两下眼睛——如果这时候你恰好也眨了两下眼睛,那真是太遗憾了。
 
当然,如果仅仅是以形式取胜,那我是看不上的。《堤》的动人之处在于,之前的27分钟,片子以一种超然的、克制的、钟表式的精准,遵循某种不快不慢的节奏向前推进,没有多余的动作,几乎让人觉得冷淡。然而一切都在最后的两秒钟起了变化——那是怎样奇妙的化学反应,之前27分钟一板一眼的严谨的“滴答”声,在最后的两秒钟里,变成了两记心跳。
“扑通”。一下。
“扑通”。又一下。
我有种挥之不去的错觉,这部黑白片在最后一刻变成了彩色而且动了起来。真是无与伦比的错觉——你突然发现这部“科幻片”,想讲的也不过是个爱情故事,简单得没有情节,只有一个让人心碎的倒下的身影。
 
《堤》是克里斯·马克向希区柯克的《迷魂记(Vertigo)》致敬的片子;而向《堤》致敬的片子则有布拉德·皮特主演的《Twelve Monkeys》,另外Michael Shamberg还拍过一部《Souvenir》,也是向此片致敬的。当然,致敬不只是电影圈的爱好,David Bowie的《Jump They Say》的MV也小致敬了一把。
 

 
《堤》已经很好了,不过我更加喜欢另一部纪录片,《没有阳光》。依然是由一个画外音串起的片子,关于日本的零碎记忆。克里斯·马克和日本还是蛮有缘分的,日本有一家酒吧就叫La Jetée,每天有过往的人坐在《堤》的海报下面饮酒,再扯远一点,文德斯的《寻找小津》里还出现过克里斯·马克……《没有阳光》里潮湿的颜色,晃动的镜头,自言自语般的旁白,使整部片子呈现出诗一般迷离的气质。要是能在大银幕上看一次,该是多么美妙啊。

 4 ) 不是克里斯马克主义者,但承认这部电影一部顶一百万部(本文首发于2016年10月28日的《看电影看到死》)

原文链接

吉尔.德勒兹在《时间-影像》中断言所有电影都是 “时间电影”。假如电影是个有机体,那么它的细胞核就是:感知-运动符号(用帕索里尼的话说就是电影语言的语素),感知-运动经过剪辑(德勒兹称其为电影的核心行为), 便成为了“隶属于运动的时间-影像”, 这种情况下,时间不再是运动的尺度,相反,运动成为了时间的视野。出现如此吊诡现象的原因在于影像本身是扁平的,所以它能在空间以外(在电影中,影像必须是运动的,空间是影像的第一维度)的维度上被呈现出来,舍费尔更是说“只有在电影里,我才感受得到时间。”

罗伯格里耶在他的新小说理论中提出,他只用尺度,点,线条来进行写作,简而言之,他试图让小说变成“可视”的小说,所以他会用20页的篇幅事无巨细地描述一座花园,直到最迟钝的读者也能想象出这座花园的每条阡陌。罗伯格里耶宣称,他摒弃了一切对声音和色彩的视觉描述,因为声音和色彩是“不能用来作为证明存在的条件”。再现声音和色彩的诉求正是发明电影这项技术的目的之一,但在今天,数码技术的出现让声音和色彩可以凭空再生,它们“原本要替代的客体”都被扬弃。格里耶认为,这种“语言擦拭被替代物”的现象甚至已经蔓延到了电影之中,影像不再是事物,而是一种试图取代事物的描述,比如戈达尔所说的“这不是血,而是红色。”总而言之,新浪潮最大的贡献在于让电影从“可看”变得“可看又可读”,结果便是,小说越来越像电影,电影越来越像小说。

以上这些理论在今天看来已经毫不费解和前卫,但是在1962年克里斯马克拍摄本片时,舆论仍然在特吕弗和戈达尔掀起的所谓视听革命中争论着何谓电影语言的现代化,《堤》已经悄然抵达了电影的边界,正如文明一样,电影也是在它的边界状态中最为眼花缭乱。

《堤》被很多评论家称为“图像-小说”(“photo-roman”),注意这个用词,是“图像”而非“影像”,刻意突出了静止而非运动。母语为罗曼语系语言的人都很喜欢在日常谈话中使用 “moment”这个词汇,那么,一个“时刻”到底是一张“图像”还是“影像”呢?从语用的角度出发,当我们使用“moment”时,我们都是处在一种回忆的状态中,在回忆中, 我们必然把每个片段“标记”(皮尔士的术语:mark),再组织叙述。剪辑就是一种回忆的行为,在影片的开头,旁白说 “This is the story of a man marked by an image from his childhood.”作者开门见山,电影是对某段记忆的现实化的工程。电影中的支配者驱使男主角进入回忆,导演驱使观众进入针对这一段回忆的再现中。拥有记忆区分了生命和非生命,控制与反控制成为了生命这部电影的唯一情节。

对图像的大量应用看似颠覆了感知-运动的基本游戏规则,在导演的操控下,观众的视野被一张张光学摄影的图像所定格,观众的脑路被时隐时现的旁白反复旋转,空间被消散,时间似乎也断流了(14分钟时的旁白提到了“dateless”),正如男主角在被强迫的状态中,回忆起了女人的面孔,你也被强迫观看这些挑选出来的,有限的画面,然后男主角开始“记起”成年后的他和那个没有变老的女人在时间之外的某地的邂逅,这邂逅到底是梦境还是记忆?这个男主角还是片头提到的那个男孩了吗?

针对这些问题,镶嵌在蒙太奇中的图像已经不再可以提供任何解释,你只能服从叙事者的陈述。比如,片头那个女人目击男人死去的画面直到结尾才被解密:男主角的记忆中,似乎是他一直在凝视女人,可其实整个故事的真相是,他也一直在被女人,他的支配者们和童年的自己凝视着。莫薇说好莱坞电影中的凝视是一种反射,福柯说工业时代的凝视是一种规训,德里达说一个人唯一不变的就是他的凝视。假如“堤”象征着一种抵御时间波浪 (“wave of time”)的努力,而堤下那部永远没有起飞的飞机却又证明这种努力终究是徒劳的,男主角和观众听到飞机起飞的轰鸣声,轰鸣声下是女人惊恐的面容,然后,叙事结束,时间结束。这一切都是绝望的,却也是美丽的。

值得一提的是,克里斯马克在全片中避免了运用镜面,反射这些烂俗的手法来把图像变成马德莱小蛋糕。对核大战的恐惧催生了反时间的妄念,或许是为了奚落这种布尔乔亚的白日梦,克里斯马克设计了一场记忆的悖论,在这个故事中只有凝结的图像,图像取代了世界,一张图像出现又被另一张图像取代,对时间的回忆取代了时间,其实不存在时间旅行,男主角经历的和你在这28分钟里经历的一样,你头脑中的自动识别系统成为了这场记忆的悖论的帮凶,你不妨把全片看成是一出精心设计,却又在逻辑上不可调和的三段论。假设古典三段论是: 因为男主角必须活着,必须说话,悲剧才能继续,所以他不说话了或者死了,悲剧就结束了。这个故事的结尾表明男主角在开头就已经死去。你看到的又是什么?时间不是内容,不是框架,只是一种感受。电影是时间的伪造者。

早在实验开始前,博士便告诉男主角,“实验后,在另一个时间中醒来的是另一个成年人。”“如果你能够想象或者梦到另一个时间,那你就能在里面生活。”实验开始后的第十天,男主角看到了一些断断续续的画面,出现了一张“和平时代的儿童”的面孔,这个儿童不太可能是童年时代的男主角,毕竟人最难回忆起的面孔就是自己的面孔。第十六天,男主角开始接近目标:空无一人的奥利机场的桥墩,然后是一张女子的面孔,不是停机坪上那位的面孔。此时的解说词是 “一张幸福的面孔,却是另一个人的”。在这张面孔出现之前的是湖泊上的一条孤舟,解说词“有时,他回忆起幸福的日子”。此时,男主角似乎尚能辨别哪张女人的面孔才是让他在寻找的,这说明他的记忆在觉醒。

实验继续,他离目标越来越近了,他终于在桥墩上遇到了那个女人,也终于掉进了实验者们为他准备的陷阱。没错,他想起了那个女人的面孔,伴随着女人面孔的是一些破损的女人的雕塑。然后,叙事回到实验者,他们用德语低声交谈,再接着就是叙事中的第三十天,男主角和女人相遇了,因为实验者们多次把他投放到有女人出现的场景中,而每个场景都被精妙地伪造。

全片第17分钟时,男主角已经接到了墙的警告,而在叙事内的第五十天,男主角和女人在博物馆里观赏动物标本,他没有意识到这些标本就是在暗示他自己的命运。然后,实验者把他传送到未来,借未来人(其实就是这些实验者自己,如果有未来,也就只有他们能存活到未来)之口讽刺他“你说人类不应该拒绝过去,这不过是因为人类不能抵挡宿命才找的借口。”未来人给了男主角一条明路:把万能能量单元带回去,然后加入他们未来人的行列。男主角拒绝了,他不顾一切地要在最后一次实验中赶到奥利机场的桥墩来见女人,他以为女人在那里等他。结果是,当他第一次要进行真正的时间旅行时,他就被从时间中永久地驱逐。“童年的图像只是一个诱饵。”时间就像一卷胶片一样永不停止地转动,不管过去还是未来,都是被完成而且不可更改的情景。

正如很多人注意到的,在第三十天男女主角相遇之后,男主角开始出现在“过去”的影像里,他的出现带来了某种外部的介入,时间似乎至此才流动起来。我前不久看了罗伯格里耶的《美丽的女俘》,其中有一个比较类似的场景:一名通灵师和医生监控,重现着男主人公的梦境,男主人梦到了海,梦到了雷内玛格丽特的《美丽的女俘》,梦到了一个勾引自己的女人,和自己都先后出现在玛格丽特的画中。

相似的桥段,克里斯马克和罗伯格里耶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的主人公都在不自知的情况下坠入了镜像之中,区别在于,克里斯马克让镜像服务于叙事,被伪造成男主角视角的叙事始终在观赏着镜像中的男主角,文字成为了唯一不变的矢量,而在《美丽的女俘》中,男主角在镜像中的挣扎却因为多重的叙事结构事实上变成了一种对叙事本身的延异。

另一个有趣的细节是,在格里耶更有代表性的《说谎的人》人中,所谓的闪回镜头本质上都是一些刻意混淆界限的换称游戏。在格里耶的《欲念浮动》和《美丽的女俘》中,对应大量空洞的肉欲明喻和有限空间内扭曲人物的,是多次被抛出的女人高跟鞋的意象。高跟鞋和皮鞋触地时发出的响声成为许多镜头中唯一的活物,格里耶对声音和色彩的运用几乎使得剪辑的行为在镜头内部完成,他示范 了如何光运用叙事把电影变成拓扑空间。与格里耶相比,克里斯马克要严肃一些,在拯救人性的时代主题之下,他更多保留了对人性中审美和爱欲的嘲弄。

在这幅标志性的画面中,男主角带着眼罩,头斜靠着,他身下的更像是吊床而不是死人床,他仿佛一个酣睡的儿童那么安逸。 唯独被蒙起来的双眼在暗示他在承受酷刑。很容易就能看出,这位男主角和现在那些观看VR电影的观众高度神似。特别讽刺的一个情节是,未来的人居然还跑到集中营告诉男主角,到了未来,要时空穿越就容易了许多。假如作者的本意就是想很严肃地告诉观众,在时间和回忆中的旅行的感受类似欣赏一部他人为你执导,并且由你本人出演的电影,那么死亡到底是最后的一个剪辑,看电影看到死,看到你自己的死。

在结尾的这张图像中,男主角倒下的身躯遮盖了前景,远处唯一一个可见的身影,很多人都认定那个人影就是那个女人。那个从头到尾都没有出现过的男孩呢?是否被男主角后仰的身体挡住了?或者说被挡住的是行刑者的身体?抑或是那个疑似女人的身影就是行刑者呢?还是说倒下去的男人根本就不是男主角?(他的左手带着手套,之前从没有看到他带过手套)。

有一篇影评文章中提到,作者在第一次观看《堤》后以为上面这张图像中的观察塔上站着手持镰刀的死神。多年后,他重看《堤》时才意识到自己错了。这位作者说,《堤》这部作品最神奇的地方在于一种持续制造错觉的能力。而全片最大的错觉就是那个男孩从头到尾的缺席,于是作者找到了下面这幅画面

影片的开头也一闪而过了一个男孩,他在家人陪同下来到奥利机场的桥墩看飞机,他只留下了一个背影,然后在影片最后出现了这个女孩,这个女孩是在代替片头那位没有交代清楚身份的男孩吗? 在全片的最后一幕中,唯独只有上文提到的那个模糊不清的黑色人影支配了我们的视线,图像是强权的,也是欺骗性的。男孩的缺席,或者说镰刀死神的缺席不应该掩盖一个事实:这些看似巧合的错误在向观众灌输一种印象:文本内外的观察者都同时陷入了一种对于似曾相识(dejavu)的不详预感之中,一种意识到已有记忆被篡改的后怕。在《堤》中,这种恐惧深藏在核大战制造的毁灭之下,直到历史的末日和个人的末日先后降临,艺术和很多东西一样,终于显得 “与生俱来得毫无意义”。

上文的作者拿《堤》中的停机坪和一幅Hugo Simberg 1889年的画作作比较, 图下的这幅画作名叫《堤上的舞蹈》

不过,我认为让上面那位作者产生死神出现的错觉的是同一位画家的同一幅以堤为背景的画作

“Dancing with Death”

我一直看不出在第一幅画右边角落的究竟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这位芬兰画家 Hugo Simberg 最有名的作品是下面这幅 《受伤的天使》,巧合的是画中的这位天使和《堤》中的男主人公一样被蒙住了眼睛。2007年,夜愿发行了一首名叫 “Amaranth" 的单曲的MV,便取材于这幅画。当然,这首歌曲和《堤》没有任何关系。

很奇怪,第一遍看完《堤》之后,我独自在一座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办公楼的安全通道里面站了3,4分钟,可能抽掉了5,6支香烟。楼道里没有灯光,没有窗户,我周围的环境就类似《堤》中人类栖息的地下管道。当然不会有人请我去做时间旅行的实验,如果有,我希望我能带着手机里的《堤》的资源回到2008年,然后不再看任何别的电影。不看那100多部没任何意义的电影,我可以做很多别的事情,比如练练电竞,学学金融,实在不行好好写几个段子也比做什么搞“风格化”,“先锋”电影的梦强,毕竟这个星球上已经有人在1962年拍出了这样的杰作。人这辈子总会有几个瞬间,发自内心地意识到自己根本不可能追上前人。以前,我把写出一首诗,拍出一部电影的快感比做扒窃得手,考试作弊;在看了《堤》之后,我发现这种快感,洛特雷阿蒙在《马尔多罗之歌》里面已经有了描写,“在点燃了大火之后,一言不发地推开惊恐的人群离开,都不回头看一眼。”

2012年7月29日,克里斯马克死亡,当天是他91岁生日。1962年2月16日,《堤》首映。7+2+9=18,2+16=18。18,在第18天看到的应该只有废墟。

 5 ) 如何诉说

文/caesarphoenix

2011年我准备看200部有质量的电影,大抵就是世界电影史上那些声名赫赫的片子,但年头上就看了这部,起点太高何以为继呀。
我不想援引克拉考尔关于电影本性就是照相性的理论,也不想用苏联蒙太奇理论,更不想把它和一款叫PPT的软件扯到一起。
《停机坪/堤》是如此电影的电影,它和很多实验影片近乎神经质的疯狂不同,它创造了一种超越于实验意义上的永恒之美。

1.电影的基本组成单位是镜头
格里菲斯以此为出发点进行创作,令电影成为一门有着自己语言的艺术,美国的电影史学家因此称他为“电影之父”(大陆一般指在技术层面最终完成的卢米埃尔兄弟)。
《堤》也是由一个个镜头组成的,不同的是大部分镜头都是静止的单一画面、或者说一幅摄影作品,镜头内有时其实也有变化、就是通过推拉展现细部或是全局。好像有一个传统意义上的镜头,那名女子的眨眼,在一个个凝固画面中的这一点流动极为特殊。
实际上这部影片选择以一帧画面取代一个镜头的叙事策略是极为成功的,因为男主人公生活的“现在”是三次世界大战后物质极其匮乏的地下社会,在极权统治下一切都呆板僵硬,即使进入过去和未来那些形象也都只能是片段式/照片式的。用个类似《三体3》的比方就是生活在二维中的人看三维,虽然感动无比美丽动人、神秘莫测却也只能凝固的诉说。
而那名女子眨动了眼睛是因为她真的“活”了起来,在男主人公的心中。

2.跳切
人们常常说戈达尔的《筋疲力尽》(1960)开创了一个新的电影时代,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对跳切的大胆大量的运用。
而《堤》(1962)全是跳切,它的连接靠的是声音。波德维尔在《电影艺术》里讲到“声音的威力”,《堤》有着近乎典范的意义,声音(还包括部分念出来的字幕)在影片中影响我们对镜头的诠释(在这里几乎是替我们诠释大部分镜头),将不同空间的镜头连接起来(比如用一段悲壮的音乐将各种破败的巴黎地标式建筑组接在一起)。

3.对“视觉暂留”理论的彻底否定
“视觉暂留”理论曾经很流行,它认为每秒24帧的播放能够形成完整连续的影像是因为每幅画面都会在我们的视网膜上残存一段时间。这个颇符合生活经验的说法有着重大问题,那就是如果真是因为如此,我们将看到一大堆叠影、重影,而不是完整的时间流。
现在普遍的看法是“临界闪烁融合”和“似动现象”,或者说“心理认同”——大脑的一种选择机制。
不但是同一镜头的各帧如此,跳切的镜头间也是,人脑自动补全了两个截然不同画面的间隙,而非让一个的残影和另一个画面交叠。
不过《堤》中倒是把不少画面叠印在一起,给这部每个镜头内部大多处于静态的影片带来了动感。

4.完整电影和场面调度
看起来巴赞的理论离这部电影相当之远,它不但没有表现不间断的连续时空,还把它们分割成一张张照片。但我认为这是一种典型化的处理,它将每一个镜头中最有力的部分选取出来、并且长时间的表现,但也没有采取理性蒙太奇的方式去强行给它们赋意,而是让观众自主选择观察。
每一个镜头/画面都拍摄的极为开放、美丽,想象空间极大,它将摄影——巴赞所谓给时间涂抹上香料免于自身的腐朽的艺术,纳入到电影之中变为流动变化的,那些雕塑的残破变得真实痛苦而“活”了起来。
电影作为一往无前的时间艺术,让静止的画面变成了真实的场面,画面与画面间的空隙由自然的想象填充,并因之完整。

5.关于故事
不到30分钟的影片,展现了过去/往昔的宁静优雅美好、未来的神秘不可亲近、现在的异化与可悲,讲述了人类悲剧的命运和一个人不可救赎的宿命。简直可以与让雷诺阿的《大幻影/幻灭》媲美。
后来的扩充之作《十二猴子》也是一流作品,但无法企及此片的高度。

去年看到雅克塔蒂的《于洛先生的假期》、《我的舅舅》、《玩乐时间》,以为法国电影对我的震惊也就止步于此了。但是……
某些电影也许真的已经超过某些文学成为艺术了。

胡言乱语,请轻拍。

 6 ) 堤——在零度时间中穿行

这是一部充满静态画面的实验性科幻电影。全片给人的感觉像是配了画的故事梗概,又像是带有声音的连续翻动的摄影集,或者以展示照片为主的黑白纪录片。所以这部电影注定了只能给那些真正喜欢文学艺术的人看,这是左岸派一大共有特色。影片片头前的一个运动镜头出现之后画面就完全转为静态了,以后的每一个细节每一段故事都以“剧照”形式出现。这并非只是一个形式上的耍弄,它没有抛弃内容,这种凝固的影像恰恰构成了全片营造氛围的一个关键环节和叙事上与所表露情感达到默契的一种方式。

         片子取名为“堤”,开头与结尾均在“堤”上展开,与全片基调联系起来不难理解这个“堤”指的便是记忆的驻点,是拦住似水年华追忆的屏障。因此本片又可以被看作是一段有关“开始”的故事,片子处处都孕育着即将到来的开始直到末尾仍旧是停留在一个开端之上,这种叙事风格与大家所熟知的杜拉斯小说《情人》相仿。关于记忆与创伤的探究是左岸派惯常选择的话题,片子一开始就摆出了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与核冬天的到来,男主人公是生存在地下的一名俘虏,被迫参与变态教授的人体实验。他背负着神圣的使命——去到过去与未来帮助人类找到重建家园的能量,同时又注定了要湮灭于这样的实验之中。显然导演并不把科幻世界的构建当作片子的重点,这样一种不无隐喻的情境的设定,只是为后面的叙述栽下一粒宿命之种,男主人公痛苦地穿梭于时间断片之中,最终在一个展示没有时间的动物的博物馆中与自己心爱的女人定下约会。然而片子的任何一个时间段面都不曾疗好男主人公心里所受的伤,他明白自己注定只是一颗上帝的棋子,未来永远只会以模糊荒诞的形式展现。有一次当他公面对女人太阳下微闭的双眼时,突然感到了死亡的到临;或许这正诠释了西方学者眼中东方美学的“甜美的忧郁”,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在马克另一部长纪录片《没有阳光》中得到了更深层次的体现。

         结局是悲剧性的,也是意料中的。男主人公在来到将来与回到过去间选择了回到过去,为的是一个还未碰面的约会;在他欢欣雀跃奔向女人时,他的生命走到了尽头——一个实验品没有权利选择自由,这样的安排,从精神层面似乎更接近于北野武片子中常常表达的“灿烂中逝去”的悲观调子。然而在实验里男主人公思绪中所闪现的美妙瞬间,谁又知道那究竟是什么呢?正如男主人公自己所言,“可能是过去`将来,也可能只是我自己的虚构而已。”这种元叙事手法的运用,为影片带来了某种文本上的灵性。回忆的思绪不知疲倦地来往穿梭,时间的定位显得并不重要,或者说,所有的时间都如同那一张张停滞的照片回归到了零度,刻下的是一张张模糊的面孔与一团团扯不清的光影。

         本片很好地反映了左岸派“间离”的美学特色,影片不断地打破观众的观影经验(e.g.刚开始会让观众觉得这是部静态纪录片,很快“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陈述又把人拉入科幻氛围),在陌生化的处理之下整个故事笼罩在一层朦胧`迷幻的曲调之中,时断时续的配乐也显得实验味十足。总之,对于真正爱好文学或电影艺术的朋友,这是一部值得推荐的作品,不单单因为它总被人拿来说成是“科幻电影的一座里程碑”。

 短评

8.0/10。反乌托邦+诗性解说+鸳梦重温+黑白影像+伟大爱情+悲惨宿命论结局。‘’在绝大多数时候,电影的力量更来自每一个静态的画面。‘’——用侯麦的话来评价这部杰作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2分钟前
  • 火娃
  • 推荐

用幻灯片拍科幻片!瓦解的末世建筑、全片唯一动态的女人之眼、绝美摄影的沙粒感,奇特而不违和。潜意识映像穿越的概念居然早在1962年就被玩过了,影像与内核一样牛逼,未来狱警威严一瞥,美好回忆无奈倒地。每秒24帧的理念变得黯淡无光,这是一部反电影的电影。→20.12.30 追加:《堤》就是电影届的杜尚小便池。它反掉了最后的表象权威。戈达尔最近拍的几部足以说明他在否定说“电影是每秒24格的真理”的自己。90岁的他在走近62年的克里斯·马克。15岁的我:“这是一部反电影的电影。”一切早已注定,导演并不是我最本源的梦。这部“电影”,就是我穿越的真相,就是我不必成为、随缘成为电影导演的理由。

6分钟前
  • Ocap
  • 力荐

他有三次提及博物馆。画外音将主人公的记忆称为博物馆;片中时间旅行试验地palais de chaillot一度被当作电影资料馆的空间;主角与他记忆中谜一般的女子相会的地方是一间自然博物馆。人的记忆、电影图像资料、自然世界的死亡标本,它们在“博物馆”中,一边成为防腐的存在,一边成为人为意识的产物。在博物馆中邂逅人类的过去时,我又多么希望记忆中的事物也能在福尔马林的药剂中不朽。它一边要承受局限,一边又无可比拟地浪漫。如果,如果可以死在以前的记忆中,又哪里需要去“躲过浩劫的未来”呢。

7分钟前
  • 海带岛
  • 力荐

【八部半电影节】想起唐德里罗《欧米伽点》:“电影无情的速率需要观众付出符合需要的绝对的警觉关注。”片子帧数减少,叙事密度则更大,仿若极简主义走向极端。形式的背后忽然察觉一个根本原理——记忆中的永恒是影摄不是像摄,是瞬时不是间段,就连描述,用的也是“画面”一词。

9分钟前
  • 迷宫中的站起来
  • 推荐

看完之后惊叹于,好多年前我曾经问过小海一个问题, “人活着是为了什么?”高APM中的他仍然用手推了下眼镜说:“人活着是为了有一天能回到过去。”

13分钟前
  • 一脸横肉张小晒
  • 力荐

过去是虚无的国度,时间是静止的无,我愿被囚于闭合的因果链中、只为见你最后一面,胜过未来永生的安逸,胜过现存的一切。

16分钟前
  • 康报虹
  • 力荐

那四秒钟的眼神,这不是照片集,就是电影,只不过是静止的艺术,更是真正的蒙太奇的艺术,音效和旁白的设计则代替了运动的图像和剪辑一起形成了影片独特的韵律和诗意,除了短以外非常完美。

18分钟前
  • TWY
  • 推荐

感觉整部片子其实不是为了枪声响起的那一刻,而是一直等待着女人醒来开始眨眼的那个瞬间。震惊了 2018.8.10 重看。这其实是一部元电影。如果人可以进入任意时间,时间由此变成片段,变成“剪辑”,变成非线性的影像。与此同时也是唯心的,因为世界的存在依托于意识,时间旅行的本质是意识旅行,时间和空间存在于意识之中。2021.06.14 ASMR向。结束得如此突然。

23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力荐

四星半。强烈、纯粹、优美的画面冲击,抛却高科技视觉效果,最本质的故事和画面是如此动人。

28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推荐

没想到这个真人漫画让我如此喜欢。我也相信,人生嘛,无非就是费尽毕生精力去找寻童年的一个瞬间,一种感觉,一段印象。并且死无悔改。

33分钟前
  • danyboy
  • 力荐

全片由一系列黑白静照组成,配以凝重的音乐、诗意的旁白、神秘的窃窃私语和噪音,传达出对记忆、时间、爱和死亡的思考。离散定格的影像契合了记忆与梦境的形式,作为实验电影也足够激进。28分钟的片子包含了动人的爱情、战争与科幻元素,冲击力极强。最爱标本馆一段,浪漫又充满末世感。(9.5/10)

34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和《野草莓》梦见自己死去不同,这次是看见自己死去。幻灯片切换,一帧一帧的静态图像,有着一种奇妙的“画面不动,意识在动”的感觉,爱情元素的加入有点让人唏嘘,也因为这个,导演给了女人一个连续动作,让我们看了一次gif。其实黑白静态画面,运用得当的话,是有着欲言又止的含蓄美的。

39分钟前
  • Derridager
  • 推荐

1.我在没有时间的国度里遇见了你,我们漫步,唯一的感觉是墙上斑驳的记号。2.我不断的离开,不断的回来,你是否记得我?你是否愿意让我成为你的幽灵?我想跟你说,我带着你的回忆离开。3.我愿意抛弃美好未来,只为能再见你一面,我们的爱始于过去。4.静止的画面说着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

40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力荐

四星半. a Movie or Stills?《堤》的革命性在于以左岸派手法挑战24fps的定义与影像表达的界限,用极端方式印证了布列松的观点:任何画面只有在与其前后画面共同构成的段落中才具有意义. 至于形而上学的层面,它无外乎启发我们,存在总归是我的存在;记忆无所谓真假,它以某种超脱了时空的声画形式漂浮在弥留之际的脑海中.

42分钟前
  • JeanChristophe
  • 推荐

去除一切技术,甚至去除一切镜头,单单用图片蒙太奇来展开,这是纯粹的小说化的故事表达形式。而这部电影的意义可能在于展开了一种最吸引人类的思考,那就是征服时间的可能性。这种深刻的哲学讨论在此后被反复提起,但是永远不会有答案。

43分钟前
  • 鬼腳七
  • 推荐

穿越时空竟然是看自己死,有点像【12猴子】里的布鲁斯.威利斯。★★★★

47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影像小说,电影文本,黑白PPT串联出来的故事,1962年的先锋实验。逻辑完备叙事干脆独白到位毫无赘余。三十年后的翻拍(对比之后不能认可只是作为创意来源的传承)在基础构架上完全没有脱出这里建立的范畴。

51分钟前
  • 流空破刃
  • 力荐

电影是每秒24格运动的幻觉。静帧画面更有诗意、文学性和间离感。并且切换的速度就是剪辑的节奏,完全没有生硬。

56分钟前
  • 蜉蝣
  • 推荐

太刷新认识了,一部好的感人的电影,甚至不需要移动的画面来达到:真的很像人脑里的记忆,一帧一帧静止的照片。最重要的是竟然是爱情片!流泪了!

1小时前
  • 米粒
  • 力荐

标本博物馆的设置太棒了,这些静止的影像又何尝不是时间的标本,故事的标本呢?

1小时前
  • 塔奇克马娜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