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可爱与拳击手

记录片美国2013

主演:篠原乃梨子,篠原有司男,Alex Shinohara,Ethan Cohen

导演:扎克瑞·海因策林

 剧照

小可爱与拳击手 剧照 NO.1小可爱与拳击手 剧照 NO.2小可爱与拳击手 剧照 NO.3小可爱与拳击手 剧照 NO.4小可爱与拳击手 剧照 NO.5小可爱与拳击手 剧照 NO.6小可爱与拳击手 剧照 NO.13小可爱与拳击手 剧照 NO.14小可爱与拳击手 剧照 NO.15小可爱与拳击手 剧照 NO.16小可爱与拳击手 剧照 NO.17小可爱与拳击手 剧照 NO.18小可爱与拳击手 剧照 NO.19小可爱与拳击手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30 16:05

详细剧情

  影片是纪录片导演 Zachary Heinzerling的首部长片。《小可爱与拳击手》讲述了来自日本的“行动派”画家Ushio Shinohara和他的妻子Noriko Shinohara四十多年的婚姻,他们常常需要不断学习和包容来自对方的种种个性和缺点。Ushio Shinohara现年已经73岁,他主要在纽约举行创作,戴着拳击手套上面包裹着海绵,蘸取墨汁在画布上作画,而他的妻子Noriko尽管一直被当成丈夫身边的助手,却也在试图实现自己存在的价值。

 长篇影评

 1 ) 高雅的生活艺术

纽约,前卫艺术家,画廊,工作室。当我写下这些词儿的时候,在我脑海里闪动的是关于艺术的那些刻板印象:高贵冷艳的画廊展厅,看不懂的后现代艺术品,特立独行、酷到毙的艺术家,在敞亮而又充满现代气息、循环播放着爵士乐的工作室里,高举着价格不菲的红酒或香槟,与同样高贵冷艳的朋友们畅谈着人生。哦,对了,当我们说到艺术家时,我们往往直觉是个”他“。

但这些场景你在《小可爱与拳击手》里一个都看不到。镜头打开,一面镜子前,花白头发的老太太正在梳洗,完了编上俩小辫。镜头一转,一个窄小而寒碜的起居室,到处堆着书、纸张还有杂物。老太太熟练地煮好一壶咖啡,倒入两个不成套的杯子,然后从旁边的小黑屋里喊出来一个更老的老头。这个早晨老两口坐下来谈的第一件事是:上个月的房租和水电费还没付,总计一千美刀。老太太幽怨地看着老头儿,而老头儿的脸,面对镜头闪过一丝尴尬,分明写着无可奈何四个大字。

直到老头儿脱下上衣,戴上海绵手套,在一面巨大的墙上啪啪啪击出漂亮的墨团儿,我们才意识到:他就是60年代日本新达达主义的领军人物,Ushio Shinohara。而老太太,他口中的assistant,就是他的妻子Noriko Shinohara。40年前,19岁的Noriko作为一名文青来到美国,遇到了41岁的Ushio,两颗追求艺术的心走在了一起。

如果故事结束在这里,那就不是纪录片而是韩剧了。导演Zachary Heinzerling用经济的笔墨和闪回的方法,从Noriko的视角,勾勒出这对夫妻档艺术家婚后几十年走过的心路。这是一条与富足、高雅完全不沾边的路。作为艺术家的妻子,Noriko饱尝了生活的贫困,艰辛,毫无保障,和婚姻生活的苦涩。为了维持这个家庭,她只能在最美好的年华放弃自己的艺术追求,成为“某某人的妻子。”当Ushio在墙上啪啪作画时,她在给孩子热牛奶,唱摇篮曲。当Ushio在展览会上被镁光灯包围时,她被冷落在一旁无人问津。当Ushio一件作品都卖不出去、他们的生活陷入困窘时,她是那个操心当天的菜肴和开支的人。Ushio酗酒,不理家事,把一切,包括抚养孩子的责任,都抛给了她,而她只能做那个盛宴后默默收拾的背影。就算这样,Ushio也并不把她太当成一回事,对着镜头介绍她说,她只是个assistant。对此,Noriko反抗道:我不是他的assistant。我有我的工作要做,只是看他可怜帮他一下罢了。

我觉得电影最精彩的地方在展示Noriko从最初的甘心做某人背后的女人到决心脱离丈夫名气的阴影,寻求自己的发声这一过程。

Noriko直到59岁才等到她的第一次展出,也是她与Ushio的第一次联名展出,但Ushio一早就提出不希望把展览弄成“艺术家夫妻档”这样的噱头。当他发现展名是Love is a Roarrrr时,他问Noriko是谁的主意。后者说是自己。Ushio问她为什么,Noriko说这句话精确地表达了她多年经历的真实感受。Ushio说,哦,Love is crying。你不过是借题发挥罢了。但是Noriko坚决地反驳,坚持要用这个展名。Ushio说了句很绝情的话:It doesn't mean anything to me. Noriko毫不示弱地反击:对我来说很有意义。重要的是,你从来都不同意我的观点,但我开始独立思考了,并决定不盲目跟随你了。此时Ushio的脸色是那么难看而又难堪,哈哈。随后夫妻间展开了一场超级有意思的唇枪舌战,我就不剧透了,感兴趣的朋友自己去看吧!

电影很成功的地方在于,并没有把Noriko刻画成一个从前被男权奴役而现在被女权解放的女艺术家。我想很多习惯于西方女权理论的观众在看到Noriko的觉醒时,都有一点点期盼她能“果敢”地离开Ushio。然而,这并不是Noriko的选择。面对镜头,她很感慨地说:过去几十年我们过得很苦,我经历了很多,但现在我觉得那些经历都是为了我今天的创作积累素材。我过去的一切造就了今天的我。当Noriko觉醒过来,她发现自己选择不离开Ushio,但学会了在生活中驾驭后者。甚至,她的作品cutie系列也是以她与Ushio的婚恋生活为蓝本来创作的。

我觉得这是对Love is roar最好的诠释。我想Noriko对Ushio的感情是love hate love的感情。对,你没看错,不是爱恨交织,而是由爱变恨(失望可能更准确些)再变为爱。第一个“爱”只是少女的她对成名艺术家的盲目爱火,而第二个“爱”则是精神独立后的她对伴侣的宽容大爱。这是“翻过筋斗来的”人才能有的境界。女权的最高境界不是与男人敌对,而是女性精神的独立和自我的完满。我觉得Noriko在这一点上的悟性甩Ushio好几条大街。

Ushio和Noriko都是个性超强的人,他们的婚姻生活由于内忧外患也谈不上美满,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却没有将他们分开。我在想原因是什么。当看到Noriko和Ushio在镜头前毫不给对方面子地唇枪舌战时,我突然明白了。他们两个都是对自己诚实的人,无论是Ushio的自我中心,还是Noriko的一针见血,他们毫不做作,直面内心。不论艺术对他们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他们因艺术相遇、相爱,因艺术受苦,也因艺术而重生。

纪录片将镜头伸向高雅殿堂后的艺术家生活,从柴米油盐的生活点滴透视一对艺术家夫妇的心路与人格成长。电影对女权视角的纯熟运用,和对爱与艺术这个主题的阐释,非常有层次,令人回味无穷。

 2 ) 文艺到老?

看了片名,本以为讲的是爸爸和女儿的事情,看到中间发现明明是“妈妈”和“儿子”的故事。

不只是因为电脑的原因,还是播放器的原因,还是片子或是字幕的原因,这个片子看起来非常困难,在生理角度。因为画面和声音不同步,声音和字幕不同步,就连字幕也是中英重叠。画面还一会慢动作一会快进。这些导致了我看片子的时候不断走神,想了些有的没的。

最近有一个名叫“让我们文艺到老”的微博很火。点进去看的时候,我这样的人第一瞬间就想到,呵,他们肯定挺有钱。他们穿着很有品,感觉也很文艺,脸上写满富足满意平和安详以及“个性”。然而他们是做什么的呢?他们家里经济条件如何呢?他们怎么文艺了呢?不放弃的穿着品味?还是?实话说,我不知道。我只想着,但愿我老的时候不要没钱看病,能体面地活着。

电影中有一幕,女主人画外音说:伍尔夫曾说过,作为一名女艺术家,无论如何要多多少少有一点钱,而且还要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这样才可能会有所成就。

虽然不懂什么叫艺术,但我觉得他们是艺术家,又是那种能让你闻见油烟味的艺术家。家里杂乱的设施,资金的局促,对金钱的渴望,生活琐碎的争执都是那么直直的冲撞出来,不留情面。


喜欢女主的样子,那样的年龄,还是美的,我会觉得很美。男主呢,我看到他那孩童般的眼睛的时候,就一切都相信,也舒坦了。


岂止文艺?

 3 ) 关于《小可爱》拍摄手法的一些想法

仅从拍摄角度记录一下自己的感想,不喜勿拍~~

导演把纪录片拍出剧情片的跌宕起伏了,故事情节完全不是靠采访推动的,是靠剪辑、动画和音乐推动情节的,这一点特别难得。没有导演干预的感觉(大多数纪录片涉及采访的时候都会有这样感觉),就是故事特别自然的发生了。
真的是把纪录片拍出剧情片的赶脚!!!

首先,配乐是亮点,是把不同场景的日常素材串联起来之后,都是靠配乐保证了情绪的延续性。有一段儿boxer离开家卖画儿去,cutie又跳舞又逛公园又画画又思考,就是情绪饱满且特别有consistency,音乐抓人。

另外,动画的效果确实挺出乎意料的,没想到导演用这种方式回忆过去,包括从侧面表达cutie对老公生活方式的看法,她的无助等等。漫画里的cutie很天真很琐碎很真实,现实中的cutie很ambitious很有想法很独立。导演这样一搞,人物塑造就立体了~~

导演对画面的控制,有张力,又有控制。之前cutie的思绪起伏,有各种音乐渲染。最后她俩在一个屋子画画的时候,又没有任何音乐。感觉导演对张力的拿捏,真是有一套!

Cutie年轻的时候真好看,简直就是日剧里的纯情女主角,可以想象对于年轻单纯的cutie来说,纽约是一个多么刺激奇妙的地方,可能也正是因为这样,她刚来纽约的时候多么需要boxer这样的精神依靠和“父亲角色”。一个不太会说英文的懵懂的有一颗文艺心的小女孩,一定会被这个极度自信、意气风发、有主见的艺术家吸引的。

包括最后那个慢镜也太有寓意了,cutie成熟了,也变成了生活中的另一个boxer,蜕变成了一个有主见、有自我的一个艺术家,一个女人,一个独立人格。她不再是秘书,不再是艺术家的夫人,不再是孩儿他妈。而且你看!又是女性主题!!!

如果从手法上来看,导演真的是有很多想法,动用了很多手段。近两年对于纪录片的定义有很多争议。比如有的纪录片会有这样的场景:一片旧报纸在萧瑟的秋风下载广场上打转。为的是体现故事主体悲凉和无助。这个报纸的场景明显是导演设计的,报纸也是导演故意扔在广场上的,就是拍到一个风吹旧报纸的萧条场景。有的评论人会认为纪录片不应该有任何人为的干预,没有旧报纸在广场上飘就不能生生创造一个旧报纸场景,这种就不能叫纪录片。面对这样的主张,我也不知道自己该站在哪一边儿。

但是看完Cutie and the Boxer,反而给了我另一个角度的思考,想片子里漫画的处理方式,其实属于人为的后期处理,但是没有影响影片的integrity,反而elevate整个片子的情绪和腔调。纪录片本来就是艺术创造的一种,完全没有外界干预是不可能的,否则就把影片主角一天24小时的生活直接放给观众看得了,还剪辑什么啊。所以说,纪录片是需要有节选、有控制的,那么这种控制的程度就是导演发挥创造力的空间。只要不曲解和扭曲被采访对象的原意,我认为应该允许导演用其他手段渲染情绪和突出主题。

艺术家们真是一个奇怪又可爱的物种,导演又何尝不是另一个艺术家呢~~

 4 ) 在罪恶与甜美中咆哮,在觉醒之中迷失

入选第86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却仅有5336人标记了看过。有人评价说导演梳理采访资料的能力只能算一般,好在老夫妻的故事够精彩。但他们故事精彩在哪里,每个人又有不同的看法,有人称赞机灵古怪的爱情,有人因艺术与现实的冲突而怅惘,而我坚定地认为这是关于自我觉醒的哲学。

1.鸟壳中的艺术家

年轻貌美的艺术系学生和小有成就的艺术家,一个为了艺术远离家乡求学,一个在贫穷与名望中沉浮,这注定是一段畸形的感情,因为他们都处于某种巨大的矛盾中,渴望从矛盾中抽身,渴望用爱去感化矛盾,最后还是磨蹭到了岁月的尽头。

黑塞在demian中说过“鸟要挣脱出壳,蛋就是世界。人要诞生于世上,就得摧毁这个世界。”

他们都在艺术和现实的漩涡中迷失了自己,而Noriko奶奶走出她的壳的方法是找到迷失的自我。

因为比起艺术家Noriko,她更多时候是作为Ushino的附属品出现的。

在纪录片的前期,Noriko奶奶一直是Ushino爷爷的助手,她帮他煮饭,为他的作品拍照,照顾小孩。然而大众的闪光灯永远对准Ushino,他们称赞他为artist,pop art style的行家。

而Noriko更像他的翻译和助手,所以当Noriko抱怨人们总是忽视房间里的另一个艺术家时,Ushino笑着对镜头说“你只是我的助手。”

这是Noriko最初期的觉醒-表达自己的不满

在年纪轻的时候他们因为对艺术的执着追求相爱,他们相信艺术带来的灵感大于一切,所以未来不足为惧。

但现实的压力最终还是压垮了Noriko,哭泣的孩子,酗酒的丈夫,她再也没有时间追求自己的艺术,也逐渐丢失了独立的自我。

有天赋的丈夫总是不经意地给年轻的Noriko无形的压力,在她眼中,他成就了她,担当着她的老师,她的丈夫,却也限制了她无限的可能性,而Noriko的大半生都处于一种压抑的不满中,她希望自己能够作为一个独立的艺术家被大家发掘,但她更为大家熟知的身份只是Ushino的助手,甚至自己的艺术作品也会带上Ushino的印记。

纪录片有很多留白一样的镜头,他们的对话结束了,但镜头还是对准Noriko的脸,所以你能清晰地看到她的欲言又止和无奈的微笑。

美丽的Noriko奶奶总是带着一种隐忍的悲伤,她不像我们常在电影中看到的那种女艺术家,或肆意张扬,活得潇洒帅气,或忧郁脆弱,只是站着都让人怀疑一碰就碎。

她很坚强,在料理琐事中享受生活的乐趣,学跳舞,画自己的画,但她的隐忍让人觉得悲伤的不行,纯真又残忍,没有什么比怀才不遇让艺术家更绝望了。

这段独白非常真实地剖析了她和Ushino的关系

事情在她创造小可爱系列后出现了转机,她将这当作第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作品,在作品中,她称自己为cutie,仿佛她还是那个扎着麻花辫青春靓丽的女孩,Ushino爷爷在她的画中叫做Bullie,邋遢蓬松的卷发和疯疯癫癫的行为,让人觉得鬼马又混蛋。

Noriko终于以她独立的作品达成了自我的觉醒,Ushino不再是她自我反射的镜子,她的人物越来越饱满,开始带着自我的色彩。

Noriko在漫画的第一页写着“你好我叫cutie ,我一直是光着身子的,因为我很贫穷。”这里的pool也许不光是她贫穷的生活,也是指当她把自己和Ushino独立开时,自己是赤裸不带一物的,她以独立的姿态向大半辈子的不满咆哮,作为小可爱出现在美术展的画壁上,以她独特的力量冲破鸟壳。

2.拳击手的眼泪

作为一个小有名气的艺术家,Ushino在艺术上遇到的烦恼却一点都不比Noriko小。他开创并领导了日本前卫艺术的发展,最出名的就是他用拳击手套"画"出来的一幅幅作品,尽管他的收入比起名气少的可怜,这位疯疯癫癫的老顽童总是笑着的,在Noriko奶奶抱怨他的时候也笑着,创作作品时也笑着。像Noriko奶奶说的,他是一个胸怀坦荡的人,年轻时他也为自己的才气骄傲,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喝酒玩乐,他的爱是不加包装的,爱你便说上千万遍。

和不着调的生活对比,他对艺术的追求是抱有使命感的。他一直是笑着的,但在纪录片里他的流泪不知道让多少人动容。

要报以多深的真情才会对着自己的作品哭出来,让他感到悲伤的不光是艺术和现实的摩擦,还有他逐渐流走的年华让他不能再像年轻时那样拿起拳击套给予世界沉重一击。

这段真的是必看,那种心酸涌上心头眼泪打转的感觉这辈子也忘不了。

Ushino的悲伤难以用笔墨阐述,假如说Noriko奶奶是为迷失的自我而悲伤,Ushino爷爷也许找到了他想寻求的艺术,但已快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这种叹息是沉重的,来自最原始的哭泣。

艺术家的第一部作品往往是最棒的。

这简直是拳击手内心深处的自白,什么抵得过岁月的流逝?

爱是咆哮

到电影的后半程,他们终于开诚布公,展露自己内心原始的想法。

在记者问起两个相同职业的人相处会不会困难时,Noriko把她和Ushino比喻成同个花盆里的两朵花,她说:"有时候花盆里的养分无法同时满足两个人的需求,但当所有事的事走上正轨之后,我们会绽放成两朵美丽的花,所以,对我们来说,既是天堂也是地狱。"

纪录片的最后一幕是他们围绕展会名称展开的一段很生活化的小谈话。

这一段太过真实了,我妈都在旁边笑出了声。

我其实很能理解这种想法,每次看到爱是...这种句式就让我觉得后槽牙一酸,觉得有点矫情。无论什么样的人都会为爱动容,这是我们的本性之一,但是当我们说爱是....的时候,我们已经背弃了爱最原始的含义了,爱不是本身就没有意义的吗?

但Noriko奶奶说的话是多么有说服力,他们的爱情不就掺杂着各种各样的情感,黑塞说我们可以彼此理解,然而每个人能够诠释的,只有他自己。

所以言语与沟通都不够。我们需要咆哮才足以让他人感受到我们的爱,直到震耳欲聋,两败俱伤,把爱以各种各样奇怪的形式刻在对方身上,我们才满足地感叹这才是爱。

但这不是爱吗?这是爱啊。所以世界上有太多的事情我们归结于非理性的存在,有人称之为神迹,有人称之为人情,但无论哪一种,我们唯一能做的不过是享受其中,若加以思考,很多事情就变得不美了。

超级喜欢结尾两个人的镜头,因艺术产生的爱或许是偏执的,但两个人为了心中的艺术而创作的时候,这份爱看起来又变得可爱了。

小广告:

想看到更多的影评和更精美的排版请关注我们吧,ballball你们了TT,没有公司,没有背景!只有两个爱看电影的cool girls不太成熟但有趣的影评,快来找我们玩吧!

 5 ) 有谁还记得曾经的梦想呢

被宣传海报吸引点开了这个,一开始就被两位老人的小温情给吸引,我们努力一辈子,所追求的无非是精神或是物质上的满足,两个人一直到老的相濡以沫,并不富裕的生活,或是还有点拮据,很拮据。可是,这也并不妨碍我们追求梦想的脚步。

我们是一群喊着理想万岁却又麻木的沉浸在在物质的追求里无法自拔的人,在学校时,不屑的嘲笑着那些为了生活而放弃理想的人,想着说如果换成自己一定会坚持的自信。在刚踏入社会时,便被一系列的场面吓的不管不顾。当初的理想是什么呢?有多少人还记得。早就被巨大的物质所压的不见踪影,自我劝解着说我也没办法,生活所迫么。
有人真的成功的坚持了自己的理想,可是他或许在生活在家庭中成了失败者。有人放弃了梦想,却也安安稳稳的成为了成功者,这似乎是一场赌局。我们有着追求理想的信念,却没有为理想而坚持到底的勇气。这究竟是好,还是坏呢?


总是希望着自己的另一半有着相同的兴趣爱好,共同的理想,幻想这样可以互相给对方喊加油,可是,现实不是泡沫剧,没有那么多的温情,只有生硬的分歧。

小可爱说:我们就像是生活在同一个花盆里的两朵花,那的确有点困难,有时候花里的养分,甚至都无法同时满足我们两个人的需求,但是当所有的事都走上正轨之后,我们就会绽放成两朵美丽的花。所以,对我们来说,既是天堂,也是地狱。

有多少人,在幻想破灭时候还能够继续坚持呢?

说真的,有点被鼓励了,可是,在这两年的工作生活中,说短不短,说长不长。却足以让曾经的理想变的模糊。


总有一天,那个充满了希望的清晨会来临,我们要精神满满,追求我们的梦想。

 6 ) 爱即生活

这是一部看起来很简单的纪录片。一对已经白发的艺术家夫妇,满满的生活细节,地点不过是在他们住宅和工作室,没有什么深刻的道理或启示,它有的是一种浓浓的生活感,这种生活感并不是很容易表现出来的,而这个片子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这可能也是我相对其他类型电影更喜欢纪录片的原因,它足够真实,又充满美感。
片子的主角是一对相差21岁的老夫妇,老爷爷用拳击手套蘸上颜料用力的击打画布作画,或者是用硬纸壳制作机车恐龙,老奶奶则是画画,她画他们的故事,小可爱和比利的故事。
整部电影的色调很轻柔,但也拥有它该有的张力与强度,影片用小可爱的插画以及他们旧时的视频交叉剪辑,让人感到时间的力量,不过几分钟,乌发变青丝。

他们是真正的艺术家。
老爷爷的拳击画,闭上眼睛,戴上全套,用尽全身力气从右打到左,画面上颜料飞溅,一个又一个圆斑重叠在一起,混乱又整齐,随性又刻意。
小可爱的插画也让我非常吃惊,华丽的小可爱跟她一样扎着两个大辫子,她和比利经常赤身裸体的出现在画面中,高兴的样子,愤怒的样子。老奶奶在与好友谈论自己的作品时,又显得腼腆,眼睛笑成一条缝,说小可爱生气的样子很棒。
但他们又不仅仅止于艺术。
搞艺术的人们往往随性,不希望被任何人或事束缚,要永远拥有无穷的创造力,所以让人颇为感动的,就是他们能一起走过这么漫长的岁月。就像两个极端一样,要么随心所欲,各自折磨对方,然后告别,要么互相妥协,经历漫长的痛苦,最后平静的生活在一起。
年轻的时候他们也曾疯狂,去酒吧喝酒,跟朋友疯狂的聚会,做爱,后来她决定留下,她知道自己爱上了他,他们结婚,生子,而他们的儿子正是他们年轻时的疯狂留下的代价。
之所以感动,之所以流眼泪,不在于他们的疯狂,他们对艺术的热情,而是在年老的时候仍旧可以开开玩笑,他会认同她的意见,会在电梯里亲她的嘴,这么多年来,经过这么多的磨练,他们对爱情的热情仍旧存在。
这不就是爱情到最后最美好的样子么。她为他做饭,嫌弃他把自己摆好的菜很快弄乱,他只管笑着大吃特吃。他作画,她在一边录像。他问她,她画里的小可爱是不是很讨厌比利,她说,才不是呢,小可爱很爱比利。
时间好像停了一样,他们永远不老。

若片子只做到这一点,大概可以有七八分,而它的精彩反而在于表现了两个人作为个体的独立性,作为个人的艺术追求。
老奶奶让我想起了杜拉斯的情人,她比年轻的时候显得更加美丽,有一种饱经岁月洗礼的笃定感。她扎两个白花花的大辫子,穿的衣服随意但都非常有艺术感。
中间有一段,老爷爷去日本卖他的作品,老奶奶一个人在市区里闲逛,她并非是老爷爷的助手,她说一个人的时候反而更轻松。一个女艺术家最好有点钱,有自己的工作室,意思也很明确,她需要一部分的独立,不能完全的依赖他人,她也需要作为独立的艺术家被人欣赏。
片子快最后的时候,老奶奶说他们就像一个花盆里的两朵花,共同吸收养分,要么互相抢夺都枯萎,要么盛开成两朵漂亮的花。
正是这样一起为生活奋斗,为挣来的钱开心的笑,又独立的创作自己的作品,才能使他们走到现在。

片子最后的慢镜头,老奶奶拿拳击手套打向老爷爷,油漆飞溅色彩交融,像他们的爱情一样,即艺术又生活,美不胜收。

 短评

早知如此,但我依然爱你!

5分钟前
  • benlovingmusic
  • 力荐

Love is roarrrrr ! ! !

10分钟前
  • 田好好
  • 力荐

第74人看过。

14分钟前
  • royalwyx
  • 力荐

一个骗钱、骗酒、骗炮打的艺术家能拥有这样一位有些怨念但不离不弃的爱人实在叫人羡慕。像boxer作品色彩中模糊的轮廓一样,导演用实景拍摄、老录像带和cutie的手绘三线交织把艺术背后艰辛的生活和爱情也勾勒出了一个让人羡慕却望而却步的轮廓。

18分钟前
  • 倁乌
  • 推荐

爱和艺术不是万能药,不能解决的痛苦和贫穷折磨,但是你七十岁的时候,有人送你鸭子拖鞋当生日礼物,听到门铃就知道是你,小跑着去开门,为你创作,和你斗嘴,并一起生活。爱和艺术牺牲了很多,但是也没有输。

20分钟前
  • 女巫
  • 力荐

奥斯卡纪录长片提名。以筹备展览为主线,串起DV资料和手绘动画,展现两位另类艺术家相知相伴的一生,平淡而温馨。Love is a roarrrr,文艺青年的幸福爱情就是找到与你志同道合的神经病。

21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这是北野武<阿基里斯与龟>的原型么?玩现代艺术的却没有概念支撑,拼命消费前人,把丑陋造型和垃圾色彩摆活了几十年,既无天赋更无自知,还大言不惭说:她是我的女人,就要跟随我。小可爱才是这部片子的真主角,像污泥里靠着坚韧挣扎出来的花。而婚姻就是一场拳击赛,Noriko既是小可爱,更是拳击手。

26分钟前
  • 匡轶歌
  • 还行

八十岁的生日礼物小鸭拖鞋,“我可以理解恐龙喊roar,武士喊roar,但love is roar是啥鬼东东……”纽约穷苦艺术家老夫妻内心激烈却又难得糊涂的浪漫日记,看着温暖

31分钟前
  • kylegun
  • 力荐

爱的艺术

34分钟前
  • 豆瓣天后董小姐
  • 推荐

藝術家的生活與創作與愛。婚姻和女性。有辛苦和遺憾卻無恐懼。色彩絢麗,畫面柔和,導演的鏡頭不管是物理上還是技術上都選用的很好。算不上喜歡有司男這個老頭子,不過真的驚歎于耄耋之年還可以那麼靈活有神,且拳擊畫真的很好看~Noriko這條線是亮點,在散漫的多條線中獨立并最終脫出!了不起的cutie~

35分钟前
  • 最后一代沉树
  • 力荐

在我看來這部電影不是關於愛情,而是關於女性主義。愛著一個aggresive型的藝術家,在生活中不委曲求全是不可能的,要發揮作為藝術家的獨立個性更困難。在輔助丈夫與努力實現自我價值實現中來回掙扎,Cutie最後積向前極邁進了。然而表達了自己以後,卻發現兩人其實早已經融為一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36分钟前
  • 啫哩啊
  • 力荐

艺术家的柴米油盐,贤伉俪的似水流年。cutie一直以为她是独立于bille的,可实际上,这么多年的浸淫之后,bille俨然成为了cutie的一部分。他们不曾拥有太多的物质,但他们却拥有凡人不曾体验的快乐。结尾夫妻对打的创意确实好玩,慢剪之下你会发现cutie的每一拳里都是温柔

41分钟前
  • 鴍諌🌈
  • 推荐

丹青不知老将至。

45分钟前
  • 柏林苍穹下
  • 力荐

日本少女一大天赋就是云淡风轻地说最残忍的事实,在她们那里,痛苦、禁锢和爱完全可以共存,甚至还不可分割。今年最好的讲婚姻的电影,没有之一。不过能感觉到夫妻两人还是因为摄像机没有彻底放开。摄影很棒,可惜没在今年的混剪里看到这部片。PS 达达主义者活化石。

49分钟前
  • dowhatugottado
  • 推荐

本片以两条线索讲述了一对旅居纽约的日本艺术家夫妇的故事。一条线索为纪录片视角,宛如当年“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东方时空,琐碎却温暖;另一条是妻子绘制的叙事动画,回忆两人相爱过程,充满怨念。这虚与实,爱与恨的交织,让这段爱情更具张力。映后老人说:看了她对我的恨,才知道她是多么爱我

53分钟前
  • Dude
  • 力荐

最棒的是没有拍成“贤伉俪相濡以沫共攀艺术高峰”的故事,而是磕磕碰碰,互相吐槽,相互支撑又彼此斗争地过了一生。主题与其说是艺术,不如说是婚姻。cutie真是可爱,可惜她没有一个“自己的房间”,才华被压制,青春过早地消逝,但她又偏偏特别包容和豁达。果然love is roar。

57分钟前
  • 唐小万
  • 推荐

艺术家的生活,普通人的爱情

1小时前
  • 杜望川
  • 还行

love is a roarrrr...

1小时前
  • ..Rita
  • 力荐

轻松俏皮赏心悦目,没有卖弄形式,而是依靠素材本身的激情和活力征服观众。艺术的生命和生命的艺术在两位可爱老人身上融为了一体。And love, is Roarrrr!!

1小时前
  • BLTEmpanada
  • 推荐

艺术家本身的经历只是装饰,包括他们的清贫。真正感动我的还是两个人几十年的爱情,两个真实、单纯又可爱的老人。性格上的很多细节都很有趣,比如会偶尔有点小嫉妒和互相吐槽,反而很真实,让人感动

1小时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