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冠2020

剧情片大陆2020

主演:巩俐  黄渤  吴刚  彭昱畅  白浪  朱婷  徐云丽  张常宁  姚迪  林莉  刘晓彤  颜妮  惠若琪  丁霞  袁心玥  龚翔宇  李现  刘敏涛  陈展  罗慧  毛雯  李紫微  李冬徐  马雪纯  刘畅  刘贞宏  凌敏  李阳一  刘晨曦  

导演:陈可辛

播放地址

 剧照

夺冠2020 剧照 NO.1夺冠2020 剧照 NO.2夺冠2020 剧照 NO.3夺冠2020 剧照 NO.4夺冠2020 剧照 NO.5夺冠2020 剧照 NO.6夺冠2020 剧照 NO.13夺冠2020 剧照 NO.14夺冠2020 剧照 NO.15夺冠2020 剧照 NO.16夺冠2020 剧照 NO.17夺冠2020 剧照 NO.18夺冠2020 剧照 NO.19夺冠2020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0 01:24

详细剧情

  2008年8月15日,北京奥运会女排比赛,中国VS美国。戴着金丝框眼镜的郎平(巩俐 饰)坐在美国队教练席上,大气沉稳,目光如电;中国队教练(黄渤 饰)站在场边,全神贯注,面带笑容。中国队教练望向郎平,目光充满深意,不断经过的人影遮蔽了他的视线,中国女排三十余年的沉浮图景被缓缓打开……

 长篇影评

 1 ) 《夺冠》: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

前言

平日里写影评最怕遇到的,就是一部电影它片里片外都有“事儿”。刚走个《八佰》,又来个《夺冠》(原名《中国女排》)。

这样的电影要评起来很不容易,因为片内片外两种因素在影响电影的最终呈现。有的影评会选择只根据最终呈现来评价,这当然是没问题的。但要全面客观地了解一部电影,还是要知道两种因素都起了什么作用。

一、片外:历史的掣肘

《夺冠》最终呈现的一个最明显的大问题,是比较流水账。

流水账的第一个特点,与“流水”恰恰相反,它是割裂的。135分钟的片长,大约60分钟聚焦1981年中日大战,10分钟聚焦2008年中美大战,60分钟聚焦2016年中巴大战。只是它们中间缺乏有效的衔接(特别是1981与2008),大多以黑底白字的字幕串联。仿佛这三段大战是三个短片被硬凑在一起。

流水账的第二个特点,浮光掠影。各路人马跟走马灯似的登场,大多数没给人留下什么深刻印象。事实上,就连本片着力刻画的郎平和陈,也比较工具人。他们不是没感情,但缺乏能打动人的真情实感。反观《极速车王》,甚至是《绝杀慕尼黑》,你就能明白我说的是什么意思。

与其说《夺冠》是电影,倒更有点像电视纪录片的情景重现多了点台词。

造成这个局面,我认为主要是两个片外因素在起作用:

第一,本片是命题作文,命题的范围是1980-2016年的中国女排,时间长、人物多,只有135分钟呈现,那好像确实也没什么别的好办法。要是拍成电视剧,选择就多一些。

第二,本片触及了很多敏感事件,因此也遭遇了不少删改,也可能有的事件就直接回避掉了。电影中删改或回避的,我猜测至少有三处:

一是80年代老一辈女排人,从教练(袁)、陪打教练(陈)到女排队员,全都没提名字。

这跟电影改名有异曲同工之效。连名字都没有的角色,怎么指望它丰满呢?之前有传言,陈反对导演对他的艺术加工,因为他觉得很冒犯,这个网上都容易搜到。所以最终,他的角色没有名字。那么这个传言是不是真的呢?我不知道;其他人没有名字,是不是也觉得自己受了冒犯?我也不知道;电影审查本身在这里又起到了什么作用?我还是不知道。这些问题对观众来说将是永远的谜。

二是郎平2005年在美执教被一句字幕带过。这个情节我不知道是被删改了还是直接回避了,但它缺失的影响是巨大的:首先,1981年中日大战与2008年中美大战在逻辑上被割裂了;其次,郎平这个人物也少了一次丰满的机会。当然这件事也很敏感,有传言说郎平在美执教是因为与中国排协闹了不愉快。到底谁是谁非?或者谁“是”多一点,谁“非”多一点?我也不敢妄言。

三是郎平2013年回国任教后推行改革,接受某种委员会质询时,所有质询她的人也都没有名字,只有职业:官员、教授、记者等。这么做显然是为了避免指名道姓地告诉观众当年谁对改革提出过质疑。讲道理,质疑是很正常的事情,任何事情都可以拿来质疑。但在中国现在的舆论环境下,没人愿意当这个出头鸟,暴露自己当年的倾向,似乎也可以理解。

说到这里,有人要怪各种审查了。我当然对一些思路清奇的审查无法苟同;但是在历史问题上,如果不审查,出了历史偏差谁负责呢?又有人要说,那就不能把原原本本的历史拍出来吗?可是,原原本本的历史,又有谁说得清呢?

即使能说清,也不是现在。这段历史如此之近,还没有尘埃落定。所以本片必然受到种种掣肘。

二、片里

抛开片外因素,本片制作得还是不错的。

首先,三场大战重现得酣畅淋漓,即使观众知道了结果,仍然足以被调动情绪,从屏息以待到血脉喷张。

其次,郎平的专业性也得到了系统体现。

她提出了女排改革三项计划:“大国家队”、引入外教、多种阵容组合。

她在赛场上准确把握敌我形势并指定策略:她在刚面对巴西队时说:“她们想3:0拿下我们,拖住她们!”在第一局输了之后又说:“她们第一局太兴奋,这不一定是好事儿!”这既是给队员打气,又包含了对对手“三鼓而竭”的判断。

她在赛场上运用计算机等现代科技手段寻找对手弱点,一击而破。这一点前面还有呼应:80年代美国就采用了计算机分析,时任教练只能加倍发狠地练女排,用肉体弥补技术的不足;到了今天,我们终于也有了自己的技术。

最后,本片还试图探讨,两代中国女排存在的意义。

老一代女排存在的直接意义是为国争光,根本意义则是国民精神的寄托。

老教练袁说了:“我第一次出国时流泪了,冰箱、彩电、空调,我没见过。中国太落后了,所以我们必须赢。”乍一听这话的逻辑很怪:中国落后,为什么女排必须赢?女排赢了,中国就先进了吗?

应该说,这一时期的女排起的是一个精神寄托的作用。当我们什么都不行的时候,我们需要在某一方面证明自己行,才有继续前进的动力。经济见成效需要几十年,军事见成效需要几十年,唯有体育见成效的周期可以短一些。所以上举国体制,所以袁近乎残酷地练队员。最后也可以看到,中国女排击败日本时,举国欢腾。这个时候,体育不仅仅是体育,它事关民族自信。

随着中国的发展,女排陷入了迷惘。新一代女排的直接意义仍然是为国争光,但问题是中国人还需要这份“光”吗?正如陈说的:“现在拿了冠军,谁又在乎呢?”

所以郎平反复问新一代女排:“你们为什么打排球?”她试图为女排找到新的根本意义。新一代女排与老一代女排最大的不同是,老一代女排是像军人一样服从命令、完成任务,而新一代女排则多了很多选择。她们可以选择进入国家队,也可以选择离开。选择进入国家队的人也不一定是因为爱排球,譬如朱婷,进入国家队是因为举国体制是她离开农村的捷径。

于是郎平引导这些姑娘,首先接受现实,然后在为自己打球的同时为国争光。时代变了:过去是个人无条件服从集体,如今个人多了选择,集体与个人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这个道理很正确,不过电影表达得不好,后期主要是通过郎平和陈轮流灌鸡汤让队员们既“为自己打球”,又“为国争光”的,导致最终的呈现实在是让人困惑。

三、批判一种影评风气

接着中国女排存在意义这个话题,我还要批判一种毫无根据的解读。有些影评夸赞说:陈可辛导演是用新一代女排的自我追求,批判、否定老一代女排的集体主义,很“敢”。

这真的是无稽之谈。这种幼稚的认识也是让我忍不住写下这篇影评的直接原因。

从上文可知,电影确实展现了两个时代下,中国女排的两种不同的根本意义。但有不同就意味着捧高踩低吗?

大概这些影评自己也知道这样解读太牵强附会,于是说:陈可辛导演是“模糊”“鸡贼”地批判、否定的。

这就更搞笑了。如果一只动物看起来像鸭子,听起来像鸭子,那它就是鸭子;如果一部电影看上去“模糊”地有这个意思,听上去“鸡贼”地有这个意思,那它根本就没这个意思。至少,没有足够证据证明它有。

其实我觉得呀,不喜欢集体主义,没什么问题。计划也好、集体也罢,都是为了发展的权宜之计;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有更多的选择。但你不喜欢就不喜欢好了,何必拉着陈可辛导演一起呢?

结语

同是香港“北上”导演拍的主旋律,《夺冠》比《攀登者》强得不是一星半点儿。关键还是在对时代的把握上。

其实《夺冠》想拍得皆大欢喜,也不是不可以。回避掉所有敏感点,拍一部热血励志体育电影,也行得通嘛!

但是《夺冠》选择了捕捉时代的脉搏。过去,中国不行,大家不自信,所以中国女排没得选,只能硬激流勇进;现在,中国比较行了,大家自信了,所以中国女排有得选。有的人选择追求自己的事业——这完全没问题,这是新时代赋予的权利,也是我们发展的目的;有的人选择(尽管可能是不情愿地)继续留在集体中,把为新时代的中国而战当作自己的事业。

我想,这部电影最难能可贵的是,对此它传达出了一个很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当指尖在键盘上敲得飞起时,我们应该牢记这一点。

 2 ) 是个好题材,但不是部好电影

中国女排的故事本身就是一个起承转合特别鲜明充满转折的故事,陈可辛并没有在原故事的基础上增添色彩,只是讲完了这个历程而且还讲的不好(很多还是用字幕阐述的,在看的时候心里吐槽说这是在做ppt吗)

不了解女排故事的人在看电影的时候无法代入,因为很多时候你不知道她们在干嘛,现在是到了什么阶段。感觉导演本来是想要烘托氛围,但最基本的叙事框架都没有呈现好。

很多时候陈导直接就给你高潮了,铺垫没几个,没铺垫这个缺点贯穿于整个影片的始终,导致在比赛赢的时候激动感不够

人物语言假大空缺乏生活气息,全是口号或者金句,人物的台词都过于有仪式感了,特别是吴刚饰演的教练

影片的音乐、叙事调度等等能让你明显地看出来这场比赛是输是赢,毫无悬念没有惊喜

镜头很散,晃动很厉害,很多时候想要看清她们到底在做什么都不行,镜头切的这么散到底是要干嘛

最后结尾,情绪推到最高突然无声,真的有一种一口气憋着出不来的感觉,我知道陈导想要营造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但在那个镜头语言下还不如爆发出来,无声这个技巧不是这么用的

总之,这个现成的故事非常好,充满戏剧性很好发挥,但陈可辛真的没有拍出来,甚至没到及格线。

 3 ) 《夺冠》:陈可辛的创新与重塑

其实回想起来,陈可辛不是一个按套路出牌的人。《甜蜜蜜》、《如果·爱》、《中国合伙人》……你很难总结他的个人风格,但他也不会按你想象的方式拍电影。

因为题材总与时代勾连,他挑战的又往往是发生在当下的现代题材,对亿万经历过、也正在经历时代变迁的观众而言,每个人都看到自己眼中的故事。陈可辛个人的视角要跳出来,必须带着“挑衅”。

《夺冠》就有这样明显的“挑衅”意味。

如何用新视角处理一个存在于大众记忆中的旧故事,给现在的人带来新鲜感,是我对《夺冠》最好奇的部分。看完电影我也确实过瘾,果然,他重新创作的中国女排故事让人眼前一亮。

首先是选角。

《夺冠》的选角非常惊喜。

从最早爆出巩俐出演郎平的新闻,大众哗然——这样不相干的两个公众人物,怎么会关联起来?巩俐怎么会演郎平?

巩俐的三次拒演不是不可以想象。因为郎平不是一个完全属于历史的人物,她还活跃在今天的体育赛场上。如果在一个已经“过去时”的故事里,巩俐会是安全的,大众对她的期待就像对任何一个特型演员一样,她也有自己足够的空间发挥。

但是很尴尬,巩俐要扮演一个“进行时”的人物。人们在荧幕上观看她演郎平时,还会对比现实中的郎平。郎平如何看待她,郎平的家人、战友们如何看待她,亿万球迷、喜欢郎平的人如何看待她,她面临的是表演上全新的挑战。

陈可辛的直觉与坚持引导了这两个人物的关联。当我看《夺冠》时,我产生了一种亦真亦幻的感觉,巩俐的肢体语言、说话的方式,就像匠人一般精准复刻了郎平的行为与表情——这与她细致的观察、老道的表演经验密不可分——但更关键的是,她的灵魂都像附在郎平身上,借这个故事,也重新塑造了她自己。

观察郎平的巩俐

有一个很鲜明的对比就是黄渤。黄渤饰演的陪打教练,如果与一般演员相比,其实是不错的。但是在巩俐面前,他的衬托有点“够不上”。看黄渤的表演会出戏,你总不自觉联想到他过去的喜剧形象。当看完电影一想原来他演的是女排教练陈忠和时,对比的失落会非常明显。——这是电影中对我来说一个比较遗憾的地方。

但是在巩俐身上不会。你完全不会想到《秋菊打官司》、《红高粱》这些成名作甚至最近的《花木兰》。她对郎平的刻画,就像一块圆润的玉石放在流水中,你在看到水时就自然看到它的光泽,时而在阳光下闪现,时而在水波中与水光相映衬。她的表演是温润细腻的,渗透到各种各样的细节里,让人觉得可亲可近,也相信这就是那个现实中的郎平。

最好的演员,会用最精准的肢体语言传达角色灵魂。当荧幕上的巩俐眼含热泪时,她让我们想到的就是赛场上和队员们一起打拼、坚毅而感性的郎平。而更令人头皮发麻的是当她情绪爆发,对着朱婷喊出“朱婷!我问你!”那句话时,你能感到平行时空里郎平在训练场上的专注、执着,她用她的斗志激发大家的斗志,她的精神就代表了中国女排精神。

能够挖掘演员的潜在特质,似乎是陈可辛别具一格的地方。回想他过去的作品,那些鲜明的女性形象也会浮现在我脑海。比如《甜蜜蜜》中一身孤勇闯天下的李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和张曼玉不羁的个人特质难舍难分。比如《亲爱的》里两位失去孩子的母亲,当赵薇和郝蕾急急追寻时,你的心也会焦灼煎熬。再比如《如果·爱》里放下往日恋情、贪慕虚荣的影星,周迅就能演出那样的神经质、敏感和遗憾,让我们相信这个故事可能在她这张脸上发生。——陈可辛就是会用这样的“魔术”,塑造角色,也重新塑造演员自己。

于是在《夺冠》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巩俐。她平日的王者风范依然在,但她又有郎平身上的拼劲狠劲与柔软。这也许本就是巩俐自身的特质。当我们想起她时,她是个能够坦然面对困难、又能对荣耀云淡风轻的勇敢女性,也是一个会生活的平凡女人。郎平也是如此,既能落落大方的站在公众面前,表达她独特的执教风格;在生活中也是一个让我们能感受到温暖的母亲、老师,她也有自己感性的一面。

——陈可辛巧妙的将两位女性的独特气质联系在一起,因此才有了这部电影里一个活生生的郎平,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巩俐。

在选择青年郎平演员上,陈可辛也眼光毒辣。——有谁会想到用女儿来演妈妈呢?当电影作品最终呈现出来时,我既相信白浪是职业排球手,也会想她是不是职业演员。她都做到了。热血燃烧的青年郎平,白浪成功穿越到从未经历过的年代,饰演她出生前的母亲。这真是一种特别有趣的“重合”。而她也非常自信的说,“只有我可以演我妈妈。”

白浪饰演青年郎平

在后来的群戏上,陈可辛更大胆,用女排运动员饰演她们自己。这相当于给每个人剧本,让她们回到过去,演过去的那个自己。电影比竞技比赛回播更有趣的地方是会用强烈的戏剧冲突、聚焦的镜头放大每个人的特质,让她们作为演员,再一次感受自己曾经的困惑与突破,找到她们真正的自我。于是你能把这些看似相同的面孔分开,感受集体中每位运动员的独特个性。而其中,排球名将朱婷的表现最为绽放。她的小故事既平行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在电影中被提炼为新一代女排精神,让人尤为难忘。

朱婷饰演朱婷

选角的成功,已经奠定了这部《夺冠》不会差。让我感到同样惊喜的,还有故事的编排、叙事节奏、剪辑方式,是另一种方式的创新。

通常这种题材的故事片会用“失败——胜利”的线性结构叙事。高潮部分是获胜,前面的铺垫是失败,或加多几层转折,败而胜,胜而败。

《夺冠》运用了传统结构作基础,真实的中国女排故事也确实曲折,失败——胜利——再失败——再胜利,因此几段重要的历史时期,几场重要的国际比赛,本就像跌宕起伏的故事印刻在观众心中。

陈可辛却加入了另一种结构,“青年郎平——中年郎平”,“郎平——老友”,在起伏的胜败曲线中又有一种人物前后、人物之间对比的感觉,给故事带来了更多层次的美感。

最典型的对比,就是巩俐出现前和巩俐出现后,故事的色彩、氛围是截然不同的。如果说前面我们还沉浸在80年代的朴素怀旧中,沉浸在那种艰苦奋斗、集体至上的氛围里,那么当巩俐出现时,现代、明快的新鲜感扑面而来,我们也感到了一种与当下生活更紧密相连的愉快轻松。

巩俐就像《亲爱的》中的赵薇,当赵薇出现时,故事忽然被撕开一个口子,让我们看到更广、更深的世界,不由自主“浸入”更大的时空里,感受角色更强烈的命运起伏;《夺冠》中当巩俐出现时,往日单纯的艰苦奋斗、为国争光也有了新冲突、新意义,故事更加复杂,我们也从相对封闭、定型的怀旧年代中跳脱出来,扒开一扇窗,看到新世界。

这也许就是陈可辛的独特配方——不让巩俐一开始就挑大梁,真正的主角上场只有后半程,她的表演集中在相对短的时间里,有种爆破的张力,炸出了更大的世界。人物前后对比,也一下丰富了叙事层次,比简单的“失败——胜利”线性结构更有张力。

除了人物前后、人物之间的对比,陈可辛还有一个绝招是人物与时代的对比。

即使在同一个角色身上,白浪刻画青年郎平的热血、拼搏,巩俐刻画中年郎平的成熟、坚毅,分别各有侧重,也有相互映照、成长的感觉。但比这层对比还多的,是始终贯穿在郎平角色上的感性力量,在不同时期与宏大的时代形成冲突,她个人的抉择也尤为关键。

80年代,郎平作为运动员背负的使命是专注训练,为集体争得荣耀,为国争光。21世纪,经历了出国留学、海外执教的郎平回到中国,她的使命变得更为复杂。她既要传承老一代中国女排精神,又要用全新的方法执教新一代中国女排。但在此同时,她个人对“夺冠”的意义又有了新的思考。因为更丰富的人生阅历的加持,她对为何夺冠,更多从个人的动机、使命出发,以此激发每位运动员的特色与个性,并把她们凝聚在一起。作为教练的郎平,面临传承与革新的使命,比“夺冠”本身更复杂,也更开阔。

我非常喜欢的一段剪辑就是在郎平挑起国家队教练大梁时,她的述职规划与改革后的女排训练画面结合,镜头不断切换,非常明快。一扫前面失利不振的阴霾,让人看到昂扬斗志。

在传统处理方式下,我们理所当然会为一个热血燃烧的青年郎平所感动,只要她执着于自己的目标,专注练习,夺取冠军,我们就会被这个角色打动。但《夺冠》超出了我的预期,因为它给了我更多复杂的感动。在巩俐饰演的中年郎平身上,我们更能体会到一个中年人面对家庭、老友、过去的集体、国家使命的多重选择。她的理性思考、成熟应对的方式,同时克制而内敛的温柔,正是这个角色最有魅力的部分,也更多映照出人性的光辉。

当你仔细观察巩俐眼中的热泪,你会发现不同场合下,她的泪水的含义不同。隐忍的、坚毅的、温馨的、关爱的、热切的、幸福的、喜悦的、酸楚的、遗憾的……种种情绪,酝酿在巩俐的一双眼中,让我们直抵中年郎平的内心,感受她的肩挑重担。同时她又是智慧的、开明的、果敢的,不仅带着往昔时代的风采,还有新时代的开阔视野,一位中国职业女性的风采跃然荧屏之上。

正因有比单纯的线性结构更多的对比,与青年时期的对比,与老友的对比,与过去的集体、现在的集体的对比,与不同时代的对比,巩俐饰演的中年郎平才凝聚了极为复杂的情感与力量,她的爆发与沉默都有极强的感染力。因为我们知道这个人物如何成长而来,为何做出现在的选择,她经历了什么。她的困境,不仅是英雄的困境,也有凡人的困境。不仅有青年的拼搏,还有中年的困兽之斗。不仅有过去时代的烙印,还有当下成长的烙印。在一个中年郎平身上,不仅凝聚了两代中国女排精神的魂,也凝聚了跨越几十年时间中国人在时代浪涛中拼搏的顽强与温柔,因此她光芒四射。

有人说,这个故事精彩,因为中国女排精彩。当然如此,中国女排是最好的素材,最好的IP。

但是我想说,在电影世界,如果只是复刻几场重大比赛,观众们不如打开电视,回看比赛,竞技体育本身就比电影有更强的冲击力。

电影要给我们带来的感受,绝不是回看几场比赛那么简单。它需要艺术的方法处理,需要突出角色的灵魂,需要带来新的思考。而你在《夺冠》这部电影里也能分明感受到,陈可辛所理解的“中国女排精神”,已不单单是我们所习惯理解的“团结奋斗、为国争光”八个大字。他用特别的演员与特别的叙事方式,为这个故事注入了新的能量。人物的精神尽管在前半程已经彰显,但更重要的是后半场,带着往昔时代的风采来到当下,要怎样继续为同一个目标奋斗,是更值得思考的问题。——人们要争夺的还是那个冠军,但通往冠军的路,已经有了新的方法、新的意义。

这样别具一格的处理,注定会挑战不少人的观影习惯和对原来故事的想法。喜欢的人热血沸腾,讨厌的人认为他偏激、有失公允,都在意料之中。

检验电影作品最好的办法就是等。比如等了十年二十年,《甜蜜蜜》酿成一坛浓郁的好酒,你根本不会介意那讲的是一个负心渣男与拜金小三的故事,会有更多的宽容,也能够理解一个个渺小的人在一大段时间空间里做出的选择。

我相信再过一段时间,人们会记住巩俐代表郎平坚毅而感性的面庞,记住她带来精彩表演的瞬间,记住代表时代精神的中国女排,她们不仅勇敢、专注、纯粹,而且独立、个性、智慧。

 4 ) 夺冠……

作为一个体育电影,无法评价它是否成功 毕竟我没有看过其他的体育电影。但作为一个讲中国女排的电影,它在我心里也是失败的。中国女排分为三代,一代老女排 艰难的国际环境 艰难的训练条件 不服输努力拼搏的女排一代。二代女排是陈忠和带领的没有任何明星学员,底下薄领导作妖,草根教练带出来的,获得两金一铜的成绩的女排。三代是郎平回国指导后大胆启用新人培训出来的新女排。

这个电影展现第一代和第三代的女排,第一代拼搏,第三代奋进,拍的都不错,虽然有点用台词升华的感觉但总体感觉是不错的。第三代全部是现役女排实际拍摄,代入感很强,尤其是最后打巴西那届奥运会,完全是追过来的,看得热血沸腾,回去就要看一下当时的比赛实况。有点可惜是第二代大概是因为剧情需要并没有过多讲述,没有抹黑陈忠和,但也抹杀了他对女排的贡献。忍不住想说,郎平就像天赋绝佳有努力奋进的开拓者一样,名师培养的弟子,有绝佳的天赋,足够的努力,也优秀的履历,还有极大的影响力,所以她有说一不二杀伐决断的底气,她可以带着体女排改革,带给女排新希望。而陈忠和更像现实生活的你我他一样,草根出身,有热爱有努力有一定天赋,即使有机会,也受多方掣肘,不得不说一句体制内的悲哀。有个镜头是郎平去赛场挑人,在河南队挑了五号朱婷,旁边有个人推荐说,三号不错,五号哪里哪里不行。然而郎平依旧坚定的要了朱婷,我就在想,如果这时是陈忠和,是不是就会选用推荐的人选……有点悲哀又有点无奈,想一下,这些不能拍,陈忠和的很多无奈都不能拍。陈忠和一开始在江苏执教,带着江苏女排得了全国冠军,被提拔到国家队,作为副教练和郎平一起配合过一段时间,想努力改善国家队的现况,那会的郎平没有13年郎平的影响力,最后多方因素下失败了,郎平再次回美国,当然这段也没拍,毕竟不能拍。那会的陈忠和还是副教练,直到00年左右,女排成绩惨淡,马上要掉出第二梯队,万般无奈下才让陈忠和执教国家队……想想就唏嘘不已,草根上位如此艰难啊 当然郎平也是,如果没有08年郎平指导的美国队打败了中国队,郎平没有这么大的影响力,那郎平第二次指导中国队怕也很快就结束了。对于每次女排的低谷都想说一句,政体请分家,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

要是说这部剧是讲郎平的,那也不太具体,并没有讲郎平如何带着美国队获得冠军的,但整体而言其他人的形象都很扁平,只有郎平是立体的。没看过其他的体育电影,也不知道这算哪种风格的体育电影,当然这也不是一部纪录片……很难归类 它的故事线主题线在我心里都是不及格的 是看在拼搏的精神才打了三星 不能再多了 每一星都给一代女排人~

 5 ) 电影《夺冠》中的女排精神,是“继承”还是“重构”?

首先,作为陈可辛导演的作品,《夺冠》的故事是工整的,叙事基本流畅,演员演技在线,在表现竞技体育的镜头语言上也很有看点,是一部质量偏上的电影。

不过我这儿不想深究电影的文本,只想谈谈《夺冠》的主题。

陈可辛是一个有表达欲望的导演,《夺冠》和他的其它作品相似,其真正的主题都是喻而不言的。观众都能感受到主题,但不一定能言说出来,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式的宣教。我不反对陈可辛导演表达他的观点,但并不认同,因此觉得有必要将之点明,再附上自己的观点给读者参考。

一、方法论:左旋与右旋

简单而言,《夺冠》中的郎平是一条线索,她作为队员,和作为教练,两次带着 “中国女排” 走上世界巅峰。两次 “夺冠” 有其共性,就是唤醒了女排队员的拼搏精神,并且最终赢得了 “胜利”。而主要戏剧冲突却不是拼搏的过程,而是两代人截然不同的 “组织方式”,一代是 “左旋” 的,一代是 “右旋”的。

何谓 “左旋” “右旋” 呢?这是一个哲学的方法论。假设我们站在未名湖边,想绕湖一圈。我们顺时针(左旋)走一圈,和逆时针(右旋)走一圈,都是绕着湖走了一圈,但看到的沿途风景却是截然不同的。湖边的花草树木、楼宇本身是一体的,但因为我们走的方向不同,一次只能看到它们 “一半”。

二、《夺冠》的主题

电影中的 “左旋”,自然是八十年代的夺冠,女排的组织方式靠的是集体主义精神、国家荣誉感、个人的牺牲、不怕苦不畏难的毅力。而21世纪的夺冠则是 “右旋” 的,与集体对应的是个性,与国家荣誉感对应的是个人成就与乐趣,与意志力对应的是 “科学” 的训练、营养、战术计算等等。

估计当代的年轻电影观众,会比较喜欢后者,而反感前者。

而按陈导的叙事,“女排” 的故事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的,是历史进程在竞技体育上的投影。我们可以看到其中的叙事逻辑,随着经济发展、物质丰富,人们也越来越个性化,技术也越来越进步;而80年代一味强调集体、国家荣誉和个人奉献的 ”组织方式“,已经跟不上时代了,表现为直白的——无法 “夺冠” 。而郎指导回归女排,带回来了新的 ”组织方式“,新的这一套 ”组织方式“ 用 ”夺冠“ 证明了自己,赶上了生产力的发展。

最重要的是,两个时代用两种不同的方式得到了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拼搏赢取胜利(夺冠),和国家荣耀。不言自明的推论是,为了这个共同的目标,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应该 ”拥抱变化“,去学习和适应新的组织方法,或曰新的精神文明形态。

三、对主题的三点挑战

以上是个人的理解,陈可辛导演在《夺冠》中寄予的真正主题。我其实一直很喜欢陈可辛导演的电影,却几乎从来没有赞同过他电影背后的观点。这里也要对《夺冠》的主题提出三点挑战:

  1. 中国人对 “女排精神” 感到荣耀的本质是什么?
  2. 2016年之后的女排崛起,靠的真是新女排精神吗?
  3. “夺冠”,真的是女排精神的最高目标吗?

四、中国人对 “女排精神” 感到荣耀的本质是什么?

《夺冠》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个时代的人民对女排期望的差异。前一个时代的人民,万人空巷观看女排比赛,夺冠后举国欢呼,人民走上街头欢聚,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火把点亮了夜空。

而后一个时代,人们却在奇怪为何要把胜负看得这么重?赢了又怎样,输了又怎样?

按电影中郎指导的解释,是前一个时代还不够自信,因此不能接受失败。而后一个时代的人民有自信了,从而能够享受运动本身了,不再执迷于胜负了。

我认为郎指导的说法站不住脚,按她的观点,全中国最自信的应该是中国男足。

职业体育没有胜负心吗?尤其是投入数以亿万计资金的职业体育,那就是商业行为。比赛失败,主教练下课,队员开除,赞助商撤资,这才是这个时代的现实真相。

如果商业行为没有胜负心叫做 “自信”,那么最不自信的人上到上市公司的老板、CEO,下到小老板、技术经理……遍布全国所有行业。这个时代绝不是更自信了,而是更不自信了。

上一个时代人民把 “女排精神” 看得那么重,唯一的理由是人民觉得那是 “我们” 的女排。而现在如果看得不重了,只因为这 “与我无关” 了而已。

在世界人民仍未大团结、而是相互竞争的大时代里,每个国家、民族都有压榨出最大生产力的潜力,目的可能是为了国家进步、民族强盛、人民幸福,也可能是为了维持霸权或给大老板赚更多钱。

“最先进的生产力” 是双方共同的目标,也就是我们哲学话题中那个需要绕一圈的未名湖。

如何带领一个民族去前往目的地,究竟是顺时针走,还是逆时针走,是大哉问。看上去目的地一样,可沿途风景截然不同,挑战截然不同,因此也需要不同的组织方式。而组织方式产生的效果,无非是高度自主与充分服从两种策略。

我们这里不讨论监工的皮鞭、佃户的卖身契或是产线工头口中的Dio他妈。绝对的服从绝对不能发挥人类个体最大的创造力,最优秀的组织目标都是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或曰拼搏精神。

我们这代人所熟悉的拼搏精神,叫做 “Owner” 意识,源自于期权、奖金、财务自由理想、创富神话、35岁失业压力、对 loser 的恐惧感和末尾淘汰的业绩考核。

而上一代人熟悉的拼搏精神,是人的一生该怎样渡过、是为人民服务、是心忧天下、利国利民、为人奉献。

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 “组织方式”, 或用一个时髦的词,“生活方式”。

所以,冷战时代的竞技体育为何受到各国各民族的高度关注呢?因为它本质上,是以 “先进生产力” (锦标)为目标,不同 “生产关系” 之间的和平较量。

八十年代郎平所在的女排获得胜利,是在 “女排” 这一战场上,与列强不同、属于中国人的这种 “生产关系” 获得的胜利,尤其是在物质条件、身体素质远不如人的情况下获得,似乎更能证明 “组织方式” 上的优越性,女排英雄们不仅能够吃苦,而且愿意吃苦,把自己千锤百炼锻炼出来了。

那为什么当时的人民对女排的胜利如此热情呢?因为当时的很多人真诚的认为,属于女排的 “女排精神”,也是 “我们” 的精神。女排赢了,就像是 “我们” 赢了。

五、女排重新崛起,靠的是 “新女排精神” 吗?

结合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来看,更准确的说,八十年代女排的 “夺冠”,是一种 “旧” 生产关系的回光返照。当全社会各个角落的 “旧生产关系” 都崩塌了,女排精神无非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于是以电影《夺冠》中的郎平为例,“左旋” 和 “右旋” 两种前行方向的矛盾欲言又止地呈现了出来。与其他人不同,电影中的郎平青年时就会思考 “前途” 问题,所以她自己很早就学会英语,也建议陈指导要以中国女排总教练为目标。

而身处美国的郎平,已经是一名认证的残疾人,全身上下没有一片骨头是好的。而她昔日战友,也早早因为癌症去世。

电影似乎有许多话没有说出来,但我替他们说出来,“女排” 们为时代奉献了那么多,可是时代给了她们什么?

这种质疑的声音,是八九十年代时,四十岁以上的人们在艰难中回顾人生时最常说的一句话。

于是郎平成为了一名职业体育人,学会用属于个人视角的 “专业性” 和 “利益” 来重塑自己的动机,融入了新的时代,解决了自己曾经和时代的冲突。也通过个人能力,获得了最令她内心矛盾的成就——她带领的美国队击败了她出身的中国女排。

接下来的故事,就是郎平怎么带着新的思维、新的组织、新的技术、新的文化回到中国女排,把她们重新带领上了世界冠军的位置。其中最主要的戏剧冲突,就是郎指导怎么让这些年轻的女将们找到了自己打排球的快乐,找回了自己的主体性。

或许很多观众和我一样,看这后半段时,会有说服力不足的感觉。怎么新女排就从屡战屡败,一夜之间战胜世界第一的强敌了呢?靠重建人生理想,靠快乐排球?

试问,巴西队的那些女将们,难道也不知道她们追求的是什么?当她们鼓动全场欢呼的时候,她们难道不懂得享受排球的快乐吗?凭什么世界第一的强队,就这么败给了一个二三流公认的弱队呢?

必须得说,这一段在逻辑上是不给力的,与前一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前一代女排因为奉献精神,在物质不足、身体素质不占优的情况下,通过更强的个人能动性,更努力的拼搏,更多的汗水和血泪,才赢得了胜利。

这反而符合唯物主义(科学)的推理,而后者的一夜转变,却更像是唯心主义(精神)的胜利。

我对新女排并不了解,也许真的就是电影所说的那样,但不符合自己当年的感受。我当年看到女排战胜巴西重回巅峰,还一度以为是拼搏、奉献的集体主义精神重新回归,重新证明了自己呢。

这一段的真相,就留给读者们自己评判了。

六、“夺冠” 真的是女排精神的最高目标吗?

按陈可辛导演的叙事逻辑,“右旋” 的新女排精神,和 “左旋” 的老女排精神,在各自的时代赢得了同样的目标——“夺冠”。言下之意两个时代不需要互相否定,在目标一致的前提下,我们应该拥抱时代的变化,顺应新的文化和新的组织方式。

可陈导却仍然未对电影中的问题给出答案,为何这个时代不再看重女排的胜利,不再看重女排的精神了呢?

我觉得这个道理其实很容易说得通的。《夺冠》电影中的郎指导,靠着 “快乐女排” 的思想让女将们找回了自己的主题性,最终赢得了胜利。但试问那些没有入选阵容,或是被筛查淘汰掉的女将们,也能都像领取金牌的女将们一样快乐面对排球吗?

排球对电影镜头外的女将们,究竟是一门爱好,一块事业,还是一项职业、一门生意、一个将自己异化的运动呢?

对于赢者全拿的锦标运动而言,快乐永远只属于镜头前的少数人。如同企业老板将每天睡四小时视作一种自我实现的奋斗时,那些封闭开发中看不到老婆孩子的码农们不一定快乐;如同美团的算法工程师们追求着改变世界的理想时,一边闯红灯一边回复手机的外卖骑手不一定快乐;如同乔布斯在发挥着 “扭曲现实立场” 创造一个时代时,富士康产线上在工头dio声中一天组装三千件的员工不一定快乐……

“新女排精神”带来的快乐与自我成就,并不一定是 “我们” 的快乐与自我成就。

《夺冠》中老教练回想起66年拿到世界第九,不料十年没有球打,充满了遗憾。可职业运动员没有锦标比赛的时候,也许是中国人生活中体育运动最丰富的时候。

回想着小学时每周三晚上,在工厂操场和小伙伴们一起看车间篮球联赛的快乐,再低头看自己在工位一边敲键盘一边吃外卖吃出来的一米多腰围——

——这个时代的人为何不再看重夺冠与女排精神,对我而言是一件很容易理解的事情。

 6 ) 看来所有关于本片的负面流言都是真的了……

不知道你现在是否还记得,在年初我们的生活还没有被永久改变的时候,曾经有一个消息说:《中国女排》可能要被撤了!

当初流言四起,一会陈忠和不满意片中形象,一会排管高层不满片中内容,一会女排队员不乐意署名了,等等等等。

虽然后来好像一切都平稳解决,只不过影片的上映被另一件事都耽搁了,但看到现在的这部《夺冠》,我不得不说,那些你曾经听到的关于本片的每一个负面流言都很可能是真的。

影片明显有大量重新剪辑、重新配音的痕迹,涉及到黄渤扮演的陈〇和的部分更是连名字都没有提,曾经被屡屡提及的“抢鸡腿”片段也根本没看到,我甚至感觉到有一处有个非常明显的剪辑错误。

但对于期待本片的观众来说,本片真正的问题甚至还不在这里。

陈可辛做了与李仁港一样的事,在一个比李仁港还要严重的场合。

在最该讲究集体主义、金牌体制的一部电影里,陈可辛在旗帜鲜明地反集体主义,而且甚至还动用了大量女排队员来参与他地这次“反叛”,不得不说真的很有种。

当然,相比较确实能力有限的李仁港,陈可辛将他的观点包裹得非常严密,乍一看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我相信在那些会用放大镜看八佰的人眼里,这部片以及陈可辛一定也会被同样批倒批臭。

好了,下面我们回到电影。

后 有 剧 透

影片以彭昱畅饰演得陈〇和视角代入,作为陪练的他来到了福建漳州的中国女排集训基地做培训,在这里他结识了那一届女排的姑娘们,以及其中那个年纪最小的郎平。

在吴刚扮演的教练领导下,女排姑娘们帮中国赢回了来之不易的世界杯冠军,至此第一部分结束。

第二部分时间直接来到2008年,在中国本土进行的奥运会上,陈〇和率领的中国女排败在改由巩俐饰演的郎平执教的美国女排手下,最终遗憾只夺得季军。

第三部分从2013年起,郎平走马上任中国女排主教练,对女排体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最终成功带领中国女排夺得了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冠军。

影片重点也表现了三个时间段里,中国对日本,中国对美国,以及最后中国对巴西三场比赛。

其实影片并没有按照通常体育片打怪闯关或者大Boss似的去展现这三场比赛,甚至可以说一直都没有怎么把这些对手当作“对手”去描写,第一场比赛后还有美国队的海曼来示好。

那么显然我们该知道,真正的“对手”另有其人。

影片在2013年前的部分里,除了比赛的片段外,节奏都非常糟糕,表达也让我有点摸不着头脑。

影片一开始,好几层字幕走完后,直接就打了女排精神出来,然后彭昱畅走进集训室,马上就看到吴刚开始了上价值、灌鸡汤,流血不流泪什么的哗哗都整上来了。

我一下有点愣住,这也太急了吧?

这么早开始煽,那观众的情绪根本起不来啊,这不是陈可辛的水平啊!

越看,越糊涂,吴刚煽情着鸡汤着,第一段就这么结束了,我就更看不明白了。

经历了一个让人崩溃的2008年后,一直到2013年郎平上任主教练,从她和体育局高层商谈改革开始,影片文戏的节奏才开始好起来。

然后看着看着,我就渐渐发现了,为什么前面的价值要上那么急,是因为有批判的意思在里面。

吴刚这位教练作为经历浩劫十年的幸存者,已经牢牢被困在集体主义中无法自拔了,他对待女排姑娘们的态度甚至已经显得有些病态——我们当然都知道这是铁血教练要出成绩,我们要知道后来这批姑娘们确实都成为了传奇,但是在片中的那个时候,她们的未来还是未知的。

那段原本在预告片里令人无比振奋的话「18岁我就把你招进国家队…」如果和后面郎平带队时对队员们的态度进行对比的话,其实能看出作者的倾向是负面的。

这些东西的集中体现自然就是郎平的遭遇了。

2008年,郎平率领美国战胜中国以后,陈可辛特地拍了几位辱骂郎平的老哥,这意思就很明显了——脱离了这个集体,你再厉害你也不是我们的英雄,你就是XX贼。

当郎平回到美国以后,有一段她在超市购物的蒙太奇,就像在说排球依旧深深融入她的身体里。

当她走出超市,一个老外来找茬你怎么停车在残疾人车位啊,结果她拿出证明结合后面的剧情,我们知道她有60岁的心脏和80岁的骨骼,脖子以下没有一块是好的。

这些就是她为排球的付出,为集体的付出,但当她因为出于一个排球人的职业精神带队获胜的时候,因为带的不是美国队却被人骂了XX贼。

那你说,排球到底对于她是什么呢?排球对于她而言是一切,集体对于她而言也是一切,曾经她也是被这样灌输的,但是后来她才发现这两个是无法并存的,如果做个纯粹的排球人,在背离集体的时候,她的感觉并不好受。

紧跟着后面的剧情就讲了,她在美国的家里吃饭,家人看着比赛,议论纷纷,有一个女人说了一句:排球就是个游戏。

到这,郎平的心态到底如何已经全体现出来了——注意,我说的是片中的角色,并不是真实的郎平。

后面我们注意,郎平回归体制回归集体的原因,其实是一位老队友的临终嘱托,真实故事改编,但是那段拍得看起来有点尬,我觉得陈可辛想拍出一种“道德绑架”的感觉:我都要死了,求求你就听听我的话吧。

所以郎平才回来了。

但她回来,也一定要带着她的价值观回来,她要改革,她要抛弃旧的那些东西——这里还有一个颇藏坏心的地方,作者为了凸显集体主义的落后性,故意隐去了2004年陈忠和率队夺冠的事,显得片中这位陈〇和好像真的没什么才能,更要表示他那套传承自老教练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是落伍的。

郎平改革这段拍得其实很好,甚至可以说全片最好的文戏就在这了,但也还是能明显感觉到有海量的删减,因此价值观的表达也断断续续,不成体系。

陈可辛比李仁港鸡贼的地方在于,他明明实际上在否定旧有的女排精神,但他通过陈〇和这个角色的调和作用(老漳州基地那场戏),使得表现起来像是在继承并革新女排精神——可明明连大方向都变了,这要说是革新也未免太革了吧?

然后就如同八佰里不愿意升旗的逃兵一样,本片里也出现了自愿退队考大学的队员,从各种细节都能看出来作者的表意:她们首先是个人,然后才是女排的队员。

很有意思的一场戏,就是那两位有代沟的队友的交流,你的心里是谁啊?是郎平,因为郎平是榜样是楷模啊,那我的心里是谁啊?是我自己,因为我就是我自己——就这两位对话间,作者意思都出来了,而且他也并没有让两种价值观对立,他没有直接讲两者间的矛盾,而是给了他们一个共同目标,然后让观点共存。

无论是花猫还是黑猫,反正现在都要去抓老鼠的。

到后来在对朱婷的鼓励上,作者的意思就更明显的了,朱婷(这里显然说的还是角色,绝对不是说她本人)背负了太多,她不是为了自己打球——就一如当年那个18岁进国家队集万众期待于一身的郎平。

所以当她从事这样一份激情的工作做着主攻手这样最激情的角色时,她都还是闭着嘴的,她无法释放自己的情感。

郎平发现了,郎平逼着她一定要释放自己,这一段被剪进了预告片,也算是文戏里除了美国那段之外难得的精品。

最后朱婷终于在郎平地引导下释放了,高声吼着我要成为你,此时已经离郎平想要的那个答案只差一步了。

在最后的比赛里通过那场短信来说出最后那句鸡汤,完成郎平的说教,朱婷的彻底蜕变也就完成了,成为那个纯粹的主攻手朱婷。

当然,还是剪太碎了,而且感觉缺了些平滑过渡的内容,所以只能说看到作者表达的意图,却没有做到及格。

对了,提到两支女排的对比,郎平在中巴赛前那段在体育馆的回忆也很有意思,观众以为女排们还在训练,郎平仿佛从他们身上看到了自己队友们的影子。

结果画面一闪,发现不过是郎平自己的幻想,这显然也是作者的表意。

最后,这批为了自己而打球的全新女排队伍们,战胜了东道主巴西后,一路砍瓜切菜最终夺得了冠军,虽然这里好像也结束得太过突然,好像就一下子突然:完了?

我其实也没想到,陈可辛会把1.0体育片的内容抛弃得这么彻底,竟然敢连决赛夺冠时刻都跳过不拍。

你说,陈可辛把好好的一个运动题材主旋律片拍成这样,到底图啥呢?

完成度高低且不说,毕竟被剪碎成这样,作者已经不只是被阉割了,我们只谈意图。

其实当把个人脱离出集体来讨论的时候,我们就能较为准确地发现核心所在了:女排夺冠,其实只是观众们想要消费的一种情绪罢了。

当时代变了,女排夺冠后人们不会跑上街欢呼了,女排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片中的郎平告诉我们,可以让女排成为姑娘们自我实现的工具,可以成为一个“农村人”阶级跃升的途径。

这样至少当不在聚光灯下的时候,还能像一个正常人一样地活着。

关于这部分我就不过多展开了,毕竟退一万步说,陈可辛这次确实也没有讲多好,仅仅是比李仁港的水平高,还没到值得特地讨论的程度。

最后再说说影片最大最大的优点——比赛场面吧。

比赛场面确实是拍得最精彩最惊心动魄的地方,我一直觉得如果电影拍体育赛事再拍不好那就别拍类型片了。

竞技体育本身的魅力之外,你还可以用运镜和声音去尽可能放大每一个动作的张力,影片里赛场上带着呼吸感的手持镜头,配上女排姑娘们帮帮帮的暴扣,看得人确实十分过瘾。

我看的那场,甚至有人为一个精彩的扣杀鼓掌。

说到这里我又想吊打一下让人失望的《绝杀慕尼黑》,无止尽地暴扣暴扣暴扣,肤浅地就好似《黑子的篮球》,他们在用外行看来最有魅力但实际上最无聊的表面刺激来抹杀这项运动本身的生命力。

篮球的魅力在于樱木花道“左手只需要轻轻扶着”。

同样,排球的魅力只需要忠实地去放大比赛本身,提炼比赛本身就足够展现了,就像陈可辛做得这样。

但是我还是认为,应该还可以做到更好的。

最后做一个总结吧,如果说李仁港是完全没什么政治敏感度,而管虎是一个技术力加强版李仁港的话。

那陈可辛可以说确实从作者表达上又前进了几步,而且还做了足够合理的“模糊化”,期待本片成为大爆款什么的是不可能了,现在就期待少点极端如马前卒这样的把他给批倒批臭吧。

毕竟拿着主旋律项目还敢这么搞的人是真的很稀有了,看看刘伟强把川航8633这么好一个题材拍成了一坨四平八稳的屎,我觉得还是多期待一下能拍出不一样东西来的人吧。

 短评

总体过于冗长,个人戏份太多了,叫《郎平传》更合适,中国女排在我看来应该是几代人一个大集体,而不是某个很突出的个人,比赛戏挺燃的,算是亮点

8分钟前
  • xkc1117
  • 还行

和脑海中所想象的完全吻合分毫不差,换言之,是一部被民众想象与民族期望绊住的电影。“无路可退”本是电影的题眼,前半程暗指挣脱物质匮乏,后半程靠近抛弃精神压抑,但无法明说无法深谈。眼神和身体足够强悍,更倾向于瞬时的捕捉而非常态的构建,相较之下语言则显得苍白,无论是赛前鼓舞、赛事解说还是赛后感慨,都不如沉默更加有力。

13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还行

确实有点抱不平,04年雅典奥运女排陷入低谷多年重回世界之巅,振奋人心的0:2惊天大逆转,本应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却一笔带过了。甚至连冯坤,赵蕊蕊,周苏红这些提都没提,冯坤可是继孙晋芳之后最棒的二传兼队长了,他们也是女排精神重要的一部分啊!何况那届还是陈忠和执教的。难怪从《中国女排》改名《夺冠》了,我明白这部电影主要想要突出郎平,我同样也非常非常喜欢郎指导,但这不是《郎平传》啊…

18分钟前
  • 手稔花琴
  • 还行

为了谁打球,到最后也没说清楚。拍得像cctv5的专题片,节奏却没专题片做得好。电影本身不及格的,动人的是真正打球的人。

20分钟前
  • 明月何时照我还
  • 还行

人物没立起来。太悬浮了。个人不咋喜欢

21分钟前
  • 梳打小饼
  • 还行

彭昱畅长大之后果真变成了黄渤😂

26分钟前
  • 段尽欢
  • 推荐

陈可辛还是厉害,算是国内体育题材的新高度了。从国家到集体到个人,看完这个片对女排精神会有更多的理解。以及巩皇和白浪演的真好啊。2021.1.15,二刷with toto。

28分钟前
  • 阿德
  • 推荐

非常不满意巩俐的表演,纸片人的演法,看似气场满满,但空如纸老虎。

32分钟前
  • 朝阳区陆依萍
  • 还行

反对逢煽情就批判的另类政治正确,这样的题材就应该有这样的张力。陈可辛是实打实的细节狂魔与情绪大师,从袁伟民到陈忠和到郎平,三代脊梁,选的片段太过合适。前期争议很大的“和平大战”的魅力在于中国教练、中国理念与中国技术的碰撞,这就是最“中国”的女排故事,又完美地串联起女排的兴替脉络,远比单纯的胜利来得更重要。看过很多十几年前报道的老球迷表示白浪太像她妈了,陈忠和的形象没有半毛钱歪曲,而巩俐就是郎平,她的表演是精准而立体的。当然,郎平也值得这样的戏份,一把斧凿起中国女排经久不衰过去和将来的铁榔头,一个把“夺冠”两个字从一种结果上升到一种艺术的女人,值得这种精彩的铭记方式!

37分钟前
  • BARRYoung
  • 力荐

能感觉是各方角力下最安全的结果,陈可辛小心翼翼完成了任务,维基百科般复刻关键节点,直到郎平带领美国夺冠后人物的情感和矛盾才终于得以落地。“不以输赢为标准,也不必成为其他人”,大概是第一次在国产体育题材电影里看到这样的价值观吧!

42分钟前
  • 翻滚吧!蛋堡
  • 推荐

原名叫《中国女排》,后来改名叫《夺冠》,看完电影发现的确不该叫《中国女排》,应该叫《郎平传》。导演并不具备拍摄整个中国女排的能力,人物太多了,每个人都拍了,但每个人都没拍好,还不如选两三个人,主要讲她们的故事,讲透彻。老队员全都没有名字,全部叫的编号,我还不如直接去看比赛录像或者纪录片,至少还知道谁是谁。中国女排为什么曾经夺得五连冠,后来又跌入低谷,再后来又重回巅峰?电影从头到尾都没把这个问题讲清楚。电影多次提到“女排精神”,但自始至终都没说清楚什么是女排精神。前半部分讲女排刻苦训练,这都还很正常,到后半部分就跑偏了,往成功学、毒鸡汤发展了,什么“可以输球,但不能输人”“你不需要成为我,你应该成为你自己”……她们拿奥运会冠军不是因为勤奋,而是因为教练每天讲讲大道理,说几句人生哲理?

44分钟前
  • 朝暮雪
  • 还行

什么时候能有一部记录国足的电影,哪怕叫《出线》,我也会热泪盈眶吧。

46分钟前
  • 第五个希望
  • 推荐

陈可辛对情绪的抓取,依然很好,哪怕是在这种文章里。早已不对比赛成绩热衷,那些赛事仍能唤起竞技的热血,热的也不是那些大而不当的概念,还是为了大写之下小写的人。“中国女排”是被需要的,八十年代因为国弱,现在则是过来人的记忆承托,新一代的自我定位,以及永不过时的女性互助力量。除此以外,有郎平与陈忠和的情谊,更有声誉几度沉浮后逆战的漂亮。再早几年,故事就不是故事。但部分对口型、不道名、删减与割裂,故事也只能是故事。三星半。(映前看到《风林火山》预告,激动。片尾又见余静萍,几阵涟漪。映后听说中巴大战动用11个机位,其中沉浸式的镜头,就是她扛着机器在场内穿梭而得。)

47分钟前
  • Mr. Infamous
  • 推荐

比想象中好。平行剪辑剪得淋漓畅快,节奏行云流水。女排真实队员演技也不俗,不错! 当年机场的速溶咖啡苦如药,如今机场的瑞幸咖啡香饽饽;当年国人为女排精神振奋上街摇旗呐喊,如今哪儿还有这份狂热与躁动?陈可辛点题点到了关键,使得后半段猛于前半段。结局收尾得恰到好处,简单、有力量!最后王菲+那英的片尾曲动听极了! (彭昱畅被黑得好惨…哈哈,也很可爱~)

51分钟前
  • 科林
  • 推荐

那代人背上家国的包袱,攻防的是民族的尊严。因为不够强大,输了比赛将后悔一生。这代人卸下民族的重担,触碰的是世界的摸高。只管享受体育,不再需要成为任何人。她赢了此生最想输的比赛,他弃了此生最想要的职位,冲出亚洲的呐喊言犹在耳,走向世界的标语字迹已干,墙上的球印却凿进了每一代人心里。

53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谁说的丑化陈忠和?明明塑造得超级伟光正好吗!这是一部你知道所有剧情但也依然会看得超级激动、热泪盈眶的电影,女排姑娘们太棒了,女排精神太棒了!

57分钟前
  • 安心
  • 推荐

如今时代不同了,年轻人可能体会不到那个什么都没有、所有一切都要靠大家拼搏的时代氛围。这正是电影要传递的主题,只有我们了解那个年代需要前辈们拿命去拼的那种精神,才能更深体会如今这个什么都有的年代拼搏又是为了什么。话虽然老套,但永远不过时,蒙太奇手法的赛场氛围点燃热血,35年之间新老中国女排的花样年华,拼成了两代人的“集体回忆”,去呈现一个时代的荣光

59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推荐

是中国女排好看,而不是电影好看。

1小时前
  • lanmons
  • 还行

【年前观影团】“为什么我们那么在意一场排球赛的输赢?因为他们太看重赢”能借郎平之口说出这句话我觉得够了,中国银幕上应该听到一些不同的声音。女排精神、国际标准…能看出来陈可辛把两个时代的碰撞感拍出来了,他真的明白不能单一的教育式拍电影,他真的很会抓重点。后半段确实撞了《绝杀慕尼黑》,可能每个故事的奇迹,都需要一个偏执的疯子。

1小时前
  • 壹安²
  • 推荐

它不像传统意义上的体育电影,它是一种精准的民族情绪消费,导演把精力都算计到了情节的煽动性和爱国情绪上。电影用二元对立简单粗暴的手段,把训练和比赛都处理成可以煽情和燃起热血的情绪宣泄,片中的女排比赛被简单粗暴的处理,真不如直接看一场女排比赛时更有戏剧化。因为故事的时间跨度大,故事前后的戏剧张力也割裂了,后半段直接变成《郎平传》,让她一个人对抗三十年不变的体制,营造出体制在进步的错觉。最终的女排精神成了迪士尼童话里最常见的美式主旋律——做自己,女排精神这件事前后拧巴了,却还是不得不转向新时代的女排精神这个主题上。其实电影讲的是时代进步了,我们这个时代已经不需要女排精神了,姑娘们做自己开心就好。供消费情绪的作品一般都没什么价值,因为这其中没有智慧,更多的是算计。

1小时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