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破坏者2019

剧情片其它2019

主演:海伦娜·泽格尔  阿尔布雷希特·舒赫  加布里拉·玛利亚·施迈德  丽莎·哈格迈斯特  维多莉亚·塔拉特曼斯多夫  玛丽安·扎瑞  马提亚斯·布伦纳  芭芭拉·菲利普  彼得·施耐德  

导演:诺拉·芬沙伊德

播放地址

 剧照

系统破坏者2019 剧照 NO.1系统破坏者2019 剧照 NO.2系统破坏者2019 剧照 NO.3系统破坏者2019 剧照 NO.4系统破坏者2019 剧照 NO.5系统破坏者2019 剧照 NO.6系统破坏者2019 剧照 NO.13系统破坏者2019 剧照 NO.14系统破坏者2019 剧照 NO.15系统破坏者2019 剧照 NO.16系统破坏者2019 剧照 NO.17系统破坏者2019 剧照 NO.18系统破坏者2019 剧照 NO.19系统破坏者2019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0 01:06

详细剧情

  本尼是一个娇弱的女孩,有着不受约束的精力。她是个“系统破坏者”。这个术语用来描述那些违反每一条规则的儿童;那些拒绝接受任何形式的结构的儿童,以及那些逐渐从德国儿童和福利服务的裂缝中跌落的儿童。不管这个9岁的孩子被带到哪里,她都会在短时间内再次被解雇。这正是她所追求的,因为她所想要的就是能够再次和她母亲生活在一起,一个完全无法应付女儿不可估量的行为的女人。

 长篇影评

 1 ) 再完美和人性的系统都是到处是窟窿

这部电影是一个非常感人和值得引起深思的故事。可能打了低分是因为没有发现这部电影想讲的点。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作为Systemsprenger 的女孩子是如何越来越陷入绝境的,她不止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且也在糟蹋自己的同时也在糟蹋他人,甚至威胁到他人的生命。她成为了社会和周遭生活的极为不稳定的因素。电影也全方位地诠释了造成这个女孩子陷入绝境的一些原因,比如家庭背景,尤其演她母亲的演员真的表演得非常好,母亲这个角色被演绎得非常丰满。一方面母亲也深深爱着女孩,但是却是一个无法遵守自己承诺的人,也想离开女孩不喜欢的男朋友,但是一旦离开了,又无法自己谋生。她也想将女孩重新带回家里,但是又怕小儿子跟着作为大姐的女孩变得一样狂躁。

女孩虽然越来越陷入一个无底的深渊,但是她身边却有一个“系统”在努力尝试着将她拉回正常社会中。这个“系统”中有的人如紧急收护中心的两位养护员,以前已经吃到了女孩的苦头,女孩无处可去,又回到了这里,他们默默忍受着,但是打心底里希望这个女孩能够被移出自己的工作范围。“系统”中也有只是追求“专业”的女医生,冷静而又似乎关心女生,但或许因为有太多的人需要她付出“专业的工作”,所以她也只能保持距离地“专业”地处理这个女孩。“系统”中也有两位极度关心女孩的人,总协调员大姐,女孩让她吃了很多苦头,地区内几乎已经没有儿童收容机构或者家庭要这个女孩了,但是她还在努力尝试挽救这个女孩,甚至为女孩拥有这样的母亲感到愤怒,对女孩的往下坠感到无比的无力。还有一位小大哥陪读,不但悉心呵护女孩,并且尝试用突破死板系统的方式,带着女孩去森林中感受,并且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女孩出现了一些正常化的倾向。但是陪读大哥也开始内心纠结和质疑自己是否不够“专业”,已经超越了一个“专业人士”应该承担的专业范围,并且不断否定自己是拥有挽救情节,内心开始否定自己比一个死板的系统做得出色是否正确。当女孩第二次要到他家和他全家过夜,女孩又犯错,光脚逃向远方之后,他还是下意识地去想追回女孩。但是他可能想到了自己家庭的处境,以及这只是一个工作,自己不能不“专业”,再超越“系统”来挽救这个女孩了,选择了不再追,其实也是反映了他内心的放弃。

这个故事想说的东西太多了,人物描绘也比较饱满,但是需要观看者对于欧洲社会已经有了一定的深度了解的基础上,才会觉得这个故事的深意。欧洲不少国家已经适应了一种类似于从摇篮到坟墓式的系统,出现了什么问题,也透过系统的思维和方式来解决。必须要说明电影中这个为了尝试将这个女孩从深渊拉出来的而设立的小组,会将围绕着女孩的所有人一块集中起来开会一起想方案,这是一种典型的欧洲式leadership的方式,很多德企甚至欧洲企业也都是用这种方式来运作的。比如有一个项目,就是由一位人士牵头,然后其他相关涉及业务人员一块集中开会制定方案,牵头人士一般只比其他人高半头,起到一个调节会议节奏和方向的作用。可以说,这样的方式用于针对帮助这个女孩,不但是非常人性的,同时理论上也应该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但是这种方式的最大问题是,即使假使每个组员都是无比高尚,都想使出全力来帮助这个女孩,但是他们都也要遇到一个内心的问题,我已经做到了我专业范畴内的最大化,比如陪读的作用就是陪女孩去读书,看她课堂表现,如果我超越了自己的范畴和体系去工作,是否我会不专业呢?

电影是给出了一个比较理想化的状态,至少每个组员都是希望女孩好,并且愿意真心实意帮助女孩的。但是在现实情况中如何呢,最明显的一个弊端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这样的组织方式往往会让组员只愿意呆在自己的责任范围内,每个组员之间会留出巨大的责任窟窿。一个美好的说法是,为了保持自己的专业度,但是实际上往往会觉得这只是一个工作,不能将自己投入太多。第二个弊端是,无真正的领导,不但会让决策非常困难,决策的时间也会非常长。第三个弊端是,逐渐的,所有组员的能力会太过细分化,不再有统筹应付问题的能力。这无论是对于企业,还是对于喜欢用这样方式的社会保障部门来说,长期来看都会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

我自己在德国的经历也有一些感受,如果你很明确这个人是负责某个具体的事情,你问他,他能答出来。但是但凡你问一个综合性的困难,对方就很难帮助到你。我还是得回家自己Google。

同时,我也始终坚信个人奋斗的重要性,系统再完美再人性,但是构成系统的每个元素之间都还是有间距的。你不可能依靠一个四处充满间距的系统,躺在这个系统上成长。只能通过个人的奋斗才可以。

而习惯了这样运作方式的德国企业,或者德国社会,未来如果遇到了某种巨大的冲击,也会令人非常担心。不但可能没有这样具有统筹能力的人站出来力挽狂澜,甚至有可能不少这样的组员会打着“专业”的旗号,以“相信我们的系统”的信念,袖手旁观着,看着问题逐渐变大,甚至组织走入深渊。

 2 ) 何以长恨复相思?

何为爱?何为恨?爱何故?恨何由?

何以长恨复相思?

开篇中的这些问题,影片中的女主角本尼以其极具个人色彩的方式做出了她的回答。

按照我以往的行文习惯,影片内容此处不作叙述。如有对此小文有兴趣的仁兄,还劳请诸君自行观影。

或许是因为我本身职业的缘故,所以在影片中所关注的角度也一向是侧重于影片人物的心理及其经历。此篇也不例外,对于本片的“系统破坏者”本尼的过激行为及其似乎被注定的命运,又让我产生了想要说点什么的想法。

首先,本尼是个与众不同的孩子。因其患有某种精神疾病,会经常愤怒、失控、伤害他人。所以她不能融入家庭、集体和社会。她在人们眼中是一个不安定因素,像是一颗不定时的炸弹,每分每秒都有可能发生难以预计其毁灭程度的爆炸。成年人因害怕而逃避,同龄的孩子们则不同。孩子们还不懂得“责任”两个字的含义,也不知道“后果”两个字的沉重。在孩子们的眼中只能看到本尼的特立独行与不合群,所以他们并没有选择逃避她,而是选择了另一种更为激进的方式——排挤、欺负和嘲讽。

人们看到的是满身是刺本尼。人们以爱之名,企图通过一些人为的手段来剪掉这些刺,从而让本尼变回(至少是看起来像是)一个正常的、普通的、能够遵守系统规则的孩子,过上相对正常的生活。人们尝试通过医疗、教育、更换寄宿家庭的等等手段来剪掉本尼身上的刺,然而结果却是将这些刺变得更加锐利了。因为这刺的尖锐会刺伤自己,因此人们又选择了回避。人们始终都只愿意注意这些尖刺的存在,然而却从来没有人愿意关心这些刺究竟是怎么来的。

“我恨你!”是本尼使用频率最高的一句话。她用她的“恨”来回应这个世界和她身边的每一个人。她以拒绝、辱骂、咆哮、暴力和各种极端行为去反抗和破坏一切系统规则。她看起来是一个糟糕透顶的不和谐分子。然而这样的一个本尼却有着一个看似简单,但对她而言却永远也无法实现的愿望——回家。

如果说电影《北方一片苍茫》所讲述的是一个寡妇在大雪天里找房子的故事,那么《系统破坏者》所讲述的就是一个小女孩儿坚持不懈的为自己找“家”的故事。

一个恨恶一切的本尼,她的行李里却装着厚厚的一摞相册,每一本相册就是她曾经寄宿过的一个家庭,里面有她的经历、她的童年和她的“家人”。因为本尼的斑斑劣迹,她已经辗转了很多个寄宿家庭,她曾经被这些家庭所接受,然后又被这些家庭所抛弃。她每天都对着各色人等歇斯底里的吼着“我恨你!”却从来不舍得把越搬越多的“家庭”相册丢掉一本。她独自承受着一次次被抛弃的伤痛,她用她的尖刺将一次次被撕裂的伤口隐藏起来,却从未真正怨恨过、报复过那些抛弃了她的人。

一个拒绝一切的本尼,她却极为渴望得到别人的接纳。她的拒绝,不过是为了要抢占在被别人拒绝之前先拒绝别人的先机,因为如果这样大概心里就会少难过一点吧。站在台前念作文的她,时刻关注着同学们的反应,稍有不对便会打击到她,她便会选择以愤怒的方式退却、逃避、回击。如果遇到有人嘲讽她,她便会失控的对其大打出手。直到她遇见了赢得了她信任和依赖的校卫米查在她想退却时给予了她一道鼓励的目光,她才第一次念完了她的作文。其实在她的尖刺之下,隐藏着一个敏感、脆弱、自卑、渴望被接纳、被鼓励、被陪伴的小女孩儿。

一个习惯以暴力回击的本尼,却从未伤害过唯一给予过她陪伴的米查。患有本能性恐惧症的她,却接纳了米查的孩子在她脸上随意抓摸,甚至在遭到米查的拒绝和抛弃时,她也没有选择伤害这个孩子分毫。

本尼,系统破坏者,精神疾病患者。其实相比于这样的表述,不如说她是一个被世界抛弃的孩子和一个心理疾病患者来的更为贴切。作为本尼本身来说,她或许从来没有想过要从冲破什么。如果说一定要有,那就是冲破阻拦她回家的障碍,冲破她注定要被被抛弃的命运而已吧。

本尼总是大声的喊着“我恨你!”其实她从未怨恨过任何人,无论是抛弃她的妈妈、抛弃她的寄宿家庭、抛弃她的米查,她都不曾真心怨恨。她所恨的并不是这些人,而是所有拒绝她的、不信任她的感觉。所以她会一边歇斯底里的咒骂着,另一边却又满怀希望的期待着。她一边怨恨着,另一边却又思念着。本尼以她独特的情感方式和激烈行为表达着她的爱与恨。

本尼在遭到拒绝之后,便会选择踏上下一段“回家”的旅程。回家找妈妈、牛棚、米查家、梦里的狗窝、天空。她看上去总是在以极端暴烈的方式横冲直撞的破坏着一切固有的系统规则,但其实她不过是想找到一个“家”而已。可惜的是,最后却连天空也抛弃了她。

究竟是破坏者,还是被抛弃者,也许从来都只是一个角度问题。

 3 ) 创伤后的情绪失控与多群相治疗

她的歇斯底里,婴儿时期被尿布遮住脸导致心理创伤,如今的大喊大叫,是被自己的情绪疾病所控制了意识,还是自己也想借此毫无顾忌地发泄出来,外露内心。她渴望爱,但却一直缺失。她想回到妈妈身边,但她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导致妈妈受到伤害,她的愤怒与疯狂,她的癫痫与暴力,让妈妈没有一刻可以放松神经。 她自残,她对某种一定要得到的东西的不放手,都是伤害着那些爱她的人,而她却以为那是她可以一直留在爱她的人身边的筹码与资本,她以为只要把需求大声喊出来就可以实现,她以为只要自己做了出来就不会有人打断事情,她以为只要自己想的就没有得不到的东西。 她允许新生儿抚摸她的脸,谁都不给摸的脸,她只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换取在这个新家庭一起生活的权利,但人们会认为她不应该照顾新生儿,她有暴力倾向,最后她确实也暴力了,被迫放下新生儿,转身逃跑。她希望有个地方是家,有爱她的人,但她不会说,她以为爱只有一种表现形式,只要她要就给她那就是爱,所以她要通过这种方式测试谁是爱她的,她才能放下戒备去爱那个人,而这,恰恰就是两种观念的冲突。 还以为结局会是她的身体死了,她的灵魂只能与动物相拥,她不属于人类世界,在动物的世界(与狗一起进狗屋生活)被人类所约束或许才是正常的,而不是作为人被人类社会的繁文缛节所约束,电影有这层意思? 影评摘录: 现实主义的悲剧往往表现在,每个人都尽职地完成了他的任务,每个人的缺点和局限都可以理解,但结果依旧是失败。这种系统性的失败是无法用社会讨论来解决的,这也是为什么这部现实主义电影最终不落脚于解决问题,而是展现整个系统里无论大人孩子在这问题前的无力感。 系统救不了破坏者,因为系统本身就是构立在normal之上,那能否从系统支线延伸出更多关于如何应对这种危险而又弱势的人权不足个体的思考呢?结局很开放,问题曝光之后,福利制度下这种症状人群从电影中不同角度群像的交流,还是如今制度体系的完善,都有利于更好地帮助在保护常人前提下保护这些症状群体有人权地生活。

 4 ) 一个“熊孩子”的愤怒故事

我喜欢下载电影,动不动就从字幕组网站上下几百部电影放在移动硬盘里,梦想有一天能看完。这会导致什么问题呢?下载的时候我知道这部电影是讲什么的,等我半年后的某一天终于打开它,其实早就忘记了它到底是部什么电影了。

比如今天我想和大家聊的这部德国电影,只看名字似乎更象某款烧脑动作片喜欢起的,然而内容颠覆了我。

什么是系统破坏者?系统,在这里也可以解释为规则。我们每个人从随意哭闹和大小便的婴儿成长为知道如何使用厕所、知道如何开启学习能力,进而从家庭走入社会的每一步,都和它息息相关。我们的某些行为在一定年龄段是正常的,并不会成为一种对系统或规则的破坏。但这类行为持续下去,会导致一个人难以适应社会正常的生活,难以和他人建立正常社交互动,并形成心理障碍。

本尼,本片的主角,是个九岁的女孩。她患有我们称之为破坏性行为障碍的心理疾病,表现为对任何规则的破坏性,还有对他人的严重攻击行为。她辗转于德国的各类儿童教养院,因为行为乖张,经常被教养院拒绝。

破坏性行为障碍是以儿童为主要诊断对象所得出的,他们在其他孩子都可以进行自我控制以完成某些行为的情境中无法做到对自己行为的控制,冲动、自毁、攻击他人等等是他们的典型表现形式。它有两个分支,一个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多动症,另外一个是品格障碍。

自我控制是一种能力,在人的早年可以慢慢被发展起来,然后我们就可以进入幼儿园和学校。如果这部分能力因为种种原因被阻滞了,无法正常发展,不但进入社会系统会出现严重的不适应遭到社会系统的拒绝,也会导致这个人的学习能力发展缓慢。对有此类问题的儿童,如何战胜这种心理障碍,是他们巨大的挑战。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成年人的帮助,也需要社会愿意为他们这种孩子付出巨大的耐心。德国在这方面做的非常不错,在本尼身边,有她的辅导员,还有各种持续就她的问题进行商讨的各位教育领域和心理领域的专家们。她只是来自贫穷家庭的普通孩子,她的母亲是个虚弱的、不负责任的母亲,亲生父亲根本没出现过。但人们没有放弃这个孩子,一直就她的问题在努力。

此类行为障碍的孩子,也很难和其他同龄人进行正常的互动。影片一开始,本尼就和孩子们吵起来了,并激烈的攻击他们。老师们赶紧将他们隔开,本尼还是愤怒的用工具砸门。

社工和她交流,告诉她,她需要停止这样的行为,不然就要换教养院。本尼说,她想回到母亲身边。可是,她的母亲根本不想她回去。然而她那个虚弱的母亲却从不告诉她这点,甚至一度还表现出愿意改变自己,重新找份工作并打算接本尼回家的意向。然而,这只是母亲的一时兴起,很快她就象以前一样,继续逃避本尼。

本尼只会通过愤怒来表达自己,也会转换成逃离教养院后的短暂快乐。她没有办法恨她的母亲,于是把对母亲的恨全部投射到想帮助她的社工身上。她的智商完全没有问题,为了偷到商店里她喜欢的一个包,她将某个顾客的很小的孩子推倒在地,引起混乱而将包抢走。为此,她没有任何愧疚,反而是得手后的沾沾自喜。因为很难告诉她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和她讨论这些只会招致她的撕打和唾沫。

我们认为有这类问题的孩子,和他们的家庭是分不开关系的。很多孩子搞破坏是因为他们以为这样可以得到他们想要的,而在家庭中也往往成功了,父母的妥协强化了他们这一行为的合理性。当父母希望孩子能去做些什么,而他们不想做的时候,他们也会通过破坏和攻击行为来迫使父母放弃对他们的要求。从心理上,这是对孩子破坏行为的奖励。这种情况在家庭中可能还未必特别凸显,等孩子进入幼儿园或小学就会带来许多问题,因为学校是需要孩子有一定服从性的。当这类孩子继续希望通过破坏行为来迫使他人,比如老师的妥协而失败后,这对他们就会形成困扰。

本尼的母亲没有稳定的收入,和不同的糟糕男人交往,生了三个孩子,本尼是最大的那个。有一次本尼又从教养院偷跑出来,回家看到弟弟和妹妹窝在沙发上看色情电视,家里一个大人都没有。这个时候,本尼变的和之前的她完全不同。她告诉年幼的弟妹,不许看这种电视,给他们换到动画频道。然后给他们准备吃的,虽然冰箱里几乎空空如也,她也努力弄了点食物给他们吃。

母亲回来了,本尼很高兴的上去拥抱母亲,母亲也亲切的回吻和拥抱她。但母亲的某任男友突然也走进了房间,本尼立刻本能的退了一步。行为是一个人最真实的体现,特别是这种下意识的行为。而且本尼也让这个男人离自己的妹妹远点,似乎这个男人做过些什么。当她坚决要求这个男人离开他们家的时候,母亲只能用为难的表情告诉她,对方要在这里住几天。

本尼本身就有破坏性行为障碍,那个男人对她也毫无耐心,她愤怒的拿起一个雕塑就狠狠砸向母亲。接下来是一片混乱,男人把她塞入了壁橱,一直到警察出现,又将她带回了教养院。无论她在壁橱中如何哀嚎,请求母亲放她出来,都无济于事。就象影片刚开始的时候社工说的,每次她回到母亲身边都是同样的情况。

但我们也可以看到,当母亲之后告诉本尼自己和这个男人分手了,找到新的工作并可以很快将她接回去时。本尼兴奋的把刚买好的薯条全部推倒在餐厅的地板上,然后跳上桌子发疯似的跳舞,母亲根本没有阻止她这个行为。餐厅的服务员皱着眉头打扫卫生,而母女就纵容她——一个已经九岁的女孩——用明显不合适的方式来表达快乐。甚至,母亲还牵着她的手用鼓励的眼神看着她站在餐桌上跳舞。

对孩子的纵容和爱无关,和父母自身的虚弱感有关。而对孩子而言,无法建立良好的和他人沟通的正常渠道,会让他们很难发展出友谊这个东西。更可能,存在这一类问题的孩子在成年人后会出现反社会行为。因为人格的发展是连续的,早年在应该发展许多正常的能力的时候,比如爱的能力、自控能力、社交能力、学习能力的时候受阻带来各种生活问题,之后从这些问题里恢复是不容易的,需要人们付出巨大的代价。而这些发展性适应的受阻,又会导致他们的学业被破坏,使他们成年后也很难象其他同龄人一样获得一份工作,这又给他们适应社会带来许多困难。

以上种种原因还不是本尼变成今天这样的根源,我们发现,遭受虐待的儿童发展出破坏性行为障碍的比例是相当高的。从本尼对母亲男友的那急速退后的一步可以看出她在母亲的各种男友当中遭受过什么,她的养育员和负责她这个项目的社工都知道,本尼不能被碰脸。据本尼的母亲说,因为她在婴儿时期曾经被尿布糊住了脸。显然,专业的工作人员并不相信,一次糟糕体验不会让一个孩子在九岁还为此奔溃。本尼对于被碰了脸后的反应是极度的尖叫,各种闪回的画面。从跳跃的画面里,能依稀看到一个纹身和一些让人害怕的碎片。这是属于本尼的被深深压抑的恐惧,也是导致她无法象正常孩子一样生活的原因之一。

当一个人总是遭遇身体上的体罚、各种虐打的时候,他们也会对别人做同样的事情。

本尼在新的教养院遇到了她的陪读,一个看上去三十岁左右的男性。当他在楼下打电话,并愤怒的踢旁边的植物时,本尼从他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陪读也是心理工作者之一,他们为本尼这样的孩子不但提供教养院,还有专门的辅导员,以及为了让她的学习跟上进步的对他们实行特殊教育的老师,以及陪读人员。

Gewalt,本尼的陪读,之前面对的都是男孩。的确,破坏性行为障碍的多发人群一般是男孩居多,比例甚至远超女孩。一种可能性是男孩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本来应该得到鼓励的一些行为,比如勇敢、无畏、行动力等被病理性的夸大了,男孩的这些行为在传统上收到奖励的可能性是比女孩更大的。另一方面,男孩受到体罚的情况也比女孩更多,故此他们更容易对其他人做同样的肢体上的破坏和攻击行为。Gewalt之前应该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所以他会通过拼命捏自己的手来控制自己的愤怒。当本尼指出这点的时候,他告诉本尼,控制愤怒是一种能力,难道你想让自己的愤怒随意发泄,然后得到一个不可收拾的后果吗?

愤怒的发泄当然会让一个人觉得很爽,尤其是别人会对自己的尖叫和摔东西妥协的时候。但并不会让你和别人的关系变的更好,更不会让你的生活变的更好。

所以,Gewalt相信本尼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所有她身边的心理工作者们都相信。故此,他们才愿意为这个孩子不断努力,希望能够改变她。

当本尼提出一个企图打破规则的要求时,Gewalt通过游戏让她学习如何和规则共处。社会规则不是只具备惩罚性的,甚至惩罚只是其中的很小一部分。它让我们每个人可以顺畅的和他人相处,并在其中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同时得到回报。

在得知已经没有新的教养院可以收留本尼后,Gewalt决定冒险一试,毕竟他在这个孩子身上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把本尼带到森林里,一个没有电、没有网络的地方。他们需要通过自己砍柴生火煮熟食物,也需要向农场主讨牛奶做早餐。

本尼没有经历过这样的生活,或者说,没有和Gewalt这样的人相处过。Gewalt对她的各种撒泼打滚根本不妥协,无论本尼用什么难听的话骂他,他也不在意。同时,他让本尼承担力所能及的工作,并信任她可以完成。当农场主说本尼是有病的孩子,他气的紧紧压住自己的手掌才没让脾气发作出来,这些本尼都看在眼里。

Gewalt有天早晨叫本尼起床,开玩笑的把毛巾扔到她脸上,引发了本尼的创伤后应激反应。本尼大声尖叫,Gewalt过去紧紧的抱住了她。不管本尼怎么在他耳朵边失控的嘶吼,拼命踹脚,Gewalt都不放手。他就这样死死的抱着本尼,在她耳边不断的说“对不起”,一直到她安静下来,虚弱的瘫倒在他怀里。

Gewalt并不是完美的。当本尼尿床了,希望能和他一起睡,他粗暴的把本尼赶了出去。但半分钟后,他就缓过神来,可是本尼已经在树林里跑没影了。幸好,她在森林里过了一夜,早晨去了农场主这里。不情不愿的,本尼被Gewalt拽出了农场主的屋子。在那之前我们只在她被母亲的男友关在壁橱里的时候,才哭过一次,那次哭也更象一只困兽的哀嚎。而这次,本尼居然跟在Gewalt身后委屈的抹眼泪。虽然很委屈,但也会紧紧跟着他回家,因为她知道这个人真心的爱她。

在给孩子制定规则的过程中不可能没有冲突,而冲突也并没有那么可怕。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是学习做父母,面对冲突我们也会有自己的情绪,有些时候处理的并不好。但孩子都知道最爱他们的人,就在哪里,并不会因为和父母有冲突而让他们感受到巨大的挫折。

Gewalt将本尼的破坏力,通过更合适的方式流淌出来。他带她在田野里狂奔,让她拆掉废弃的木屋,一起听摇滚乐一起疯狂摇摆。我们都有破坏性,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个部分,就和我们具备爱的能力是一样的。破坏力可以转换成一个人的突破精神,攻击性也可以成为创造力。当它们有了能安放的地方,被扭曲的情感就能疏解,本尼就可以哭着对田野呼喊“妈妈”。

本尼很想永远和Gewalt在一起,甚至在两周时间到了后,通过自残拒绝回到教养院。无奈,Gewalt只能打破设置带她回了自己家。但这也是暂时的,最终她还是要去面对自己的生活,也许没有Gewalt的生活。

一切似乎开始走上正轨,Gewalt觉得自己打破了设置,对本尼的情感卷入太深了,希望可以退出本尼这个项目。她的辅导员同意了,但同时他们也协商了如何就本尼的情况做好后续衔接工作。

本尼去了新的家庭,之前她曾经在这个家庭里待过一阵子,感受很好。他们也带她去溜冰、学习拳击,在课堂上她已经能完成写作的学习了,并在老师的鼓励下将自己的文章念给同学听。

当所有为本尼的改变而努力的心理工作人员和社工们坐下来,就本尼回到母亲身边进行协商的时候,本尼的母亲迟到了。这是个明显的回避行为,显然母亲并不急着想接她回家。果然,母亲哭丧着脸说了一些理由后,面对本尼愤怒的指责,她逃开了。

本尼的辅导员,这个一直对她付出了许多耐心和爱的社工追了出去,询问本尼母亲突然变卦的理由。最后,甚至请求这个虚弱的母亲,哪怕亲口告诉本尼现在无法接她回家,亲口告诉她而不是这样突然说个“不行”就跑开。结果,这位母亲居然直接从辅导员面前逃走了,连重新走进会议室面对本尼的勇气都没有。

我想,泣不成声的辅导员难过的是为什么这样一个好好的孩子,要遇到这样的母亲?为什么他们都愿意为本尼的情况而努力,本尼的亲生母亲可以如此轻易的抛弃孩子?但人生没有为什么,世界本来就没有公平可言。特别是因为你摊上一个糟糕的原生家庭而迷惑的时候,这种疑问是无解的。

本尼马上就出事了。

她故意拿走和她一起生活在寄养家庭的小男孩的冰激凌,并在小男孩无意中碰到她的脸时,她将所有的愤怒都发泄在了这个无辜的孩子身上。

不得不赞叹一下德国的社会保障系统之完善,看起来他们在一个孩子身上可以花费那么大的精力,但我认为是值得的。所谓少年强,则国强。未来是属于他们的,只有我们的孩子们心理健康了,才能更好的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带给一个国家更长足的发展。同时,专业人士的团队协作也的确能发挥很好的作用,在无论孩子还是成人的心理疾病上提供更全面的帮助。

最后本尼的结局怎么样?这里我就不想剧透了,或者说其实也并不存在什么结局。这是部没什么跌宕起伏情节的小众电影,也许在刚开始观看的最初十来分钟你还会觉得厌烦,觉得本尼是个可怕的熊孩子。但我相信,细细品味,那种从心底升起的悲伤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裹挟你,让你最终带着复杂的感情看完整部影片。

非常写实的一部电影,却并不是纪录片那种过度真实的表现形式。真的建议心理咨询师们都找来看一看,相信可以对破坏性行为障碍的孩子,有更多的了解。

想加入影心理读者群,请联系平台助理微信:xinliwanka,通关密码:我是读者。如果觉得我们的文章还有些趣味,或许还能给一些提点和帮助,欢迎点赞转发,或打赏支持主创。想跟进一步了解主创,可以关注微博:心理咨询师贾睿。

 5 ) 破坏天使与虚伪人类

电影刚看完时的感受并不太好,但是仔细回想过后不禁大为惊叹,从而深深地被打动。

这部电影作为导演的故事长片处女座,展现了很高的导演天赋,这种天赋是电影语言上的,类似于贾樟柯当年在《小武》中展现出的那种开山辟路的天才之处。所有的电影语汇都意在营造一种不安定的氛围,导演通过这样的方式表达了对人性以及人类所搭建的社会体系的失望,这种对人类的绝望很是枝裕和——这也是乍看之下令人感到不适的原因。

首先,镜头运动时不稳定的。影片中几乎没有固定镜头,但是这与娄烨惯用的那种手持不一样,而是将不安定感融于每一个种类的镜头之中。被摄主体快速运动时,镜头也会剧烈的摇动,甚至会产生些许的眩晕感,横移和摇镜头也是不流畅的;就连在拍摄不移动的正反打时,镜头也在微微的颤动,并且这种颤动有别于增添自然感的呼吸镜头。

其次,炸裂的声音、断裂的音桥和配乐。开篇第一场戏就是贝尼在声嘶力竭地尖叫,资料馆的混音音量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尖叫的声音极为刺耳,我听过之后都忍不住揉了揉耳朵。镜头间连接的音桥常常配合跳接镜头出现断裂的情况。配乐之间的主题联系也是如此,运动场面的快节奏动感音乐与平时的现实主义配乐存在一定割裂感。虽然这里是否是导演控制力出现问题依然存疑,但我认为这一点同样服务于主题。

最后,紧凑和混乱的构图。影片室内戏居多,构图紧凑,拍摄人物时大多采取中近景(贝尼确实长得很可爱)。镜头设计也是如此,贝尼坐在路边给妈妈打电话那一场戏,景深拉开,可以看到路边的大树一直在不安地摇晃着。

所有这些电影语言都是一个目的——让观众体验与贝尼相同的感受。影片的表意体系是精密的,但是叙事是混乱而缺乏重心的,这也与所有的电影技法一起,将观众置于一个混乱无序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自身无法控制,他人无法依赖。观众在镜头的驱使下被肆意驱赶,就像贝尼被这个社会到处丢弃,前一秒满怀欣喜地以为能和妈妈回家,后一秒又被抛弃。

看到最后一个镜头贝尼脸上大大的笑容,我也接收到了导演所要传达的那一种无力感。首先说说个人对这个结尾部分的理解。我认为,贝尼其实从来没有走出过那片森林,那一段贝尼在森林中迷失,最后和狗一起在狗窝中安眠的部分,现实与环境交杂。在现实的部分,导演其实给出了贝尼被包上塑料袋抬走的画面——这是对死尸的处理方法。而最后贝尼醒来见到母亲,之后被送往国外进行强化治疗的那一段,其实是导演的一段表意段落。

理解这个结局,首先要理解全篇要探讨的话题。导演拍摄这部电影同时也在做一个关于遗弃妇女家园的纪录片。本片也是一样,讲述一个异类被遗弃的过程。首先我们可以看到德国社会严密的儿童保护体系,即使像本尼这样的孩子,仍然有三十多个儿童中心可以辗转,还有愿意接纳她的家庭。但是同时,导演也通过这样一个极端案例来讲述了,人类社会所建立的根基是自我保护。

本尼患有的是所谓的PTSD,创伤被激起之后的狂躁反应是她无法控制的。大家都深知这一点,同时也因为这一点而怜悯她,但是这种怜悯是有前提的,那就是要先保证自己的生活正常运转。这种创伤从何而来,原生家庭和社会问题先不予探讨。重点是这种事情发生之后,人们如何面对,导演所展示的结局就是抛弃。我们可以看到没有病发时的本尼是非常善良可爱的,她渴求爱甚至到了小心翼翼去讨好的程度,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天使般的孩子在被伤害之后,又再次遭到了“系统化的”遗弃。

本尼从米夏家出逃后,跑到一片狂野上,米夏追出来后,看着本尼的背影渐渐停了下来,这时本尼回头看着停止追逐自己的米夏,她心里渐渐明白,此时的米夏希望她逃走,希望她从这个世界消失。这时米夏个人对她的抛弃。之后本尼被决定送往国外进行强化治疗,则是一种社会性的抛弃。

米夏在片中曾提到一个叫“拯救幻觉”的概念,心理学上对这个概念的解释是“这种心理功能系统利用有敌意的全能幻想来防御无助感。治疗师拯救孩子的幻想中包含着对父母的潜意识敌意,可能是对父母的防御性敌意的反应性因素,而这加剧了工作的困难。”这个是针对儿童工作者的,提醒他们产生这种心理会对治疗工作产生不利影响,这个概念在片中显得和其虚伪。

一个对我影响很大的人说过这么一句话,她说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这个世界上多一点无条件的爱,这也是她决定做电影的原因。或许导演想要通过这部电影所表达的,恐怕也是如此。

 6 ) 熊孩子是怎样炼成的

这部电影,我两遍以上后,才体会到它想说的事情远没有看到的那么表面。

看第一遍的时候,我光顾着生气了:这是什么样的熊孩子啊?这是什么样的不负责任的成人社会啊?电影看完,我希望熊孩子的结局是倒在雪地里的那个。

可是回看了电影的名字:系统破坏者。这个跟熊孩子完全无关的影名,让我觉得这部电影应该不是这么单纯的爽剧。于是在看第二遍的时候,我为我之前的想法感到汗颜:这不是天生的熊孩子,这是被大人们炼出来的熊孩子。

初看的时候,我想的是Benni就是现实生活的破坏者,唯我独尊,稍不如意就以暴力相待,即使儿童中心、领养的父母有多么地为她着想,她都只是活在自己的小小世界里,只要不顺心如意,那就带着大家一起毁灭。

再看时,我意识到,那么多儿童中心的人,为了让Benni融入正常生活,一次又一次为她破例,漠视中心的规则,他们也是规则的破坏者;Benni的母亲,不自立自主,将自己的人生依附在一个又一个的男人身上,她是自己生活的破坏者,还破坏了几个孩子拥有完整家庭的机会、破坏了他们原本可以很美好的童年;收养儿童的父母,持大爱失小爱,为了所谓的善良,只一味地纵容发火的Benni,然后在给了她希望后,又一次将她打入冰窖,他们是爱与信任的破坏者......此时的Benni,还是个孩子,她就这样被架到了命运的面前,走向了极端少年的结局。

再回味电影的时候,我又感受到了另一层不一样的意味。其实大家一开始就知道Benni的情绪失控是受内分泌影响的,大家一开始就知道Benni有精神病,情绪难以控制,但没有人遵循有病就要看的规则,单方面地认为用爱可以感化Benni,这才是最大的系统破坏者啊!就像用爱是无法治愈绝症一样,Benni的身体自己有了缺陷,她需要的是专业的帮助,而不是虚无缥缈、无法固定下来的爱。

想到这一点,我突然觉得这不是一部我想的庸俗电影,它的架构和反讽值得大家多次回味,Benni的疯,是一帮自以为是的大人带来的,她才是整部电影里最大的受害者,同时还要背负上加害者的罪名,因为大家都在嫌弃她、抛弃她,没有一个人跟她说过:宝贝,这不怪你,你只是需要更好地帮助。

于是,我希望Benni可以走向另一个结局:她不要走向那片雪地,她可以属于自由,放弃这个城市所谓的所有的爱的羁绊,去寻找适合自己生活的方式。

熊孩子是怎样炼成的?是自以为是的大人们,打磨出来的。

 短评

#69th Berlinale# 主竞赛。史上最年轻柏林影后应该基本稳了(没得好可惜!!!),最佳处女作和鲍尔奖都很有竞争力!!!小女孩的爆发力和准确度都让人惊叹,而导演对德国儿童社会福利系统的观察理解极为准确,更可贵的是这些细节信息既有效地转换为剧作,同时又有助于塑造人物,几个主要人物的细节准确,逻辑让人信服,并且足够复杂。摄影和音乐也属上乘。这部片子可能真的是从Generation拉上来的,但是占了这么一个好位置(去年这里是[女继承人]哦,必定有所斩获!

3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2019SIFF 无法认同是一种酷甚至只觉得小孩太可怕了。

7分钟前
  • 山頂公仔波板糖
  • 较差

極難得的在電影主角身上看見了我自己。

12分钟前
  • 焚紙樓
  • 还行

0.5 / 前半段观感还略有起伏,后半段就真的是愈发图穷匕首见坐实一星了。无论对“系统”还是“破坏”都毫无想象力。创作者要么是无法把握作品内虚构与现实的浮动关系,要么就是只想通过各式看似无序非理性的精密算计以及孩童的身份对观众进行绑架。请问导演真的有在构建情境吗???请问真的关心镜头下的人物吗???

13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很差

很唬人,但其实一惊一乍多过扎实的人物。导演完全抓住了观众的心理,每过十几分钟就给出一个炸弹,但连环爆炸后,这个女孩和她家庭的形象依旧是单薄的。

15分钟前
  • Heidyroyal Tea
  • 还行

系统救不了问题熊孩子,因为系统本身就是构立在normal之上。这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不能延伸出更多关于弱势个体的思考?

16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SIFF. 疯狂的萝莉:狂暴之路。

20分钟前
  • SleepWalker
  • 推荐

现在的处女作完成度真的都不得了。摄影剪辑声音表演都非常过硬。不过硬伤也是非常明显。导演既没有在社会层面去真正直击这个“system”,也没有像《妈咪》那样从私人情感的角度去深入表达。(家庭线的位置有点尴尬,功能性更强)(观影过程中我一直在cue妈咪)说到底本质上是个奇观展示片,而且有点长,并且结尾没处理好。前半段有几个瞬间让人感觉即将进入另一个层面,但最后发现是false alarm。尽管如此,技术层面的执导做得的确是不错,尤其是剪辑以及对整体节奏的把握。这个女导演换个好剧本应该会效果很不错。

24分钟前
  • Unbeliever
  • 较差

自然父母并不能给子女超自然的影响,完善制度也无法给孩子最完美的保护。本该属于森林却被丢入城市,试图钻进狗窝却被混入人群。是照顾婴儿的天使,也是虐待大人的恶魔。是引发救赎幻想的孩童,也是瞬间就能发疯的野兽。被小宝宝摸脸的瞬间,忽然止住了狂躁。耗尽所有人的心力,终于能抱着独角兽飞起。

27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影后。Nina Simone粉色点睛 (和奶哥小笔记上写满了新学到的脏话 edifying doch

30分钟前
  • 咯咯精
  • 推荐

山一国际女性电影最后一部。电影没有宣传用药物治疗精神病,首先这一点很好。导演不断在用视听语言让观众感受到那种暴躁感,紧张感,并且也留给观众喘息的机会,这种体验感很不错,各个人物生动形象。摄影调色很好,看得很舒服,ost除了有些时候的音乐的使用过了一点,其他时候都挺享受的,最后20多分钟个人觉得是个败笔,对主角的处理的方式不是很好,野性可以归于自然。入围个人今年十佳之一。

33分钟前
  • 樂啊樂
  • 推荐

还蛮酷&感动的。9岁小女主是一名system crasher(具体是什么病谁懂可以科普下),无法适应任何社会运转规则,连亲妈都不敢和她一起生活,具体表现是极度暴躁、易怒,满口脏话,受惊会厉声尖叫,具有攻击性。但内心里她就是个脆弱柔软善良的小女孩,十分渴望被爱,却因为生理病症无法获取别人的信任。对生母、不同岗位的儿童护工等成人群像刻画也很真实生动,没有把谁刻画成圣母。小女主年纪这么小就挑战难度如此大的特殊病人角色,很了不起,拿影后都不意外。女导演叙事细腻,剪辑干脆利索,就是结尾半小时稍微有点拖,能看出导演也不知该拿这个小女孩怎么办了...只能开放性结局了吧,哎

34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明显是在德国传统的“问题电影”框架内游走的《系统破坏者》却规避开了几乎所有的俗套。显然作者有着她的社会学兴趣,但这种兴趣没有变成居高临下的道德话语,相反她的电影富有体恤精神,对她的所有角色都充满理解。于是你无法预测电影的走向,充满目的性的“这有一个问题,需要这样来解决”式的剧情线完全缺位,取而代之的是强烈的当下性,观众和角色一起被关在电影里宁静、暗潮涌动和激烈的场景里,这就是这部电影情感力量的所在。现实主义的悲剧往往表现在,每个人都尽职地完成了他的任务,每个人的缺点和局限都可以理解,但结果依旧是失败。这种系统性的失败是无法用社会讨论来解决的,这也是为什么这部现实主义电影最终不落脚于解决问题,而是展现整个系统里无论大人孩子在这问题前的无力感。

35分钟前
  • brennteiskalt
  • 推荐

导演和小演员都生猛极了。青少年儿童成长家庭教育问题,导演首发复杂而多变,常有不可思议之举动,小演员的表现力惊炸!摄影和配乐加分不少。只是似乎没有欧洲与中东局势问题来的更具威胁性。屈居银熊。

39分钟前
  • 無邊無際
  • 力荐

试听和剪辑做得很好,但整个影片都没让我弄懂作者的态度。创伤是一回事,但除去创伤之外女主得到的爱不是更多吗?她宁愿一次次伤害所有爱她的人还是拒绝变好,我又凭什么理解她?

43分钟前
  • iMcFlurry
  • 较差

以“蜻蜓点水”都不足以形容的电影。有没有人能告诉我柏林的选片门槛到底低到什么程度,这种东西都能拿奖?简直丑闻。导演利用一个小女孩天才般歇斯底里的演技,做些最浮于表面的廉价视听情境创作,从而把人物本身奇观化。这种观念和表达,蠢度满格。

46分钟前
  • 徐若风
  • 较差

电影是对现实剪辑,导演单一重复呈现这种极端情绪及其后果,只表明了导演创作立场既不是社会的也不是病理的,而只是利用这种极端情绪作为一个剧作麦高芬,操纵和支配观众(等同于一颗希区柯克定时炸弹),即使社会层面建构不是全然空洞,但导演显然更在意如何剥削这种情绪与观众的感知和情感做廉价交易。

50分钟前
  • Peter Cat
  • 很差

執行誠然不差(金髮無眉小女孩的表演能量極強,對愛與安全感的需求有力且說服,宛如炸彈般的存在,如拿東西砸媽媽與後來拿刀那兩段簡直slasher亂入!溜冰場那段也嚇人),可是真的欣賞不來這種情緒轟炸片⋯反覆驚咋與歇斯底里,難受當藝術,原始當真誠,所形成的無奈與不舒服迴圈,而且片長近兩小時⋯不能說完全沒有社會學意涵,但看到最後只覺得夠了,一種當代所謂藝術電影裡的feel-bad movie既視感(但此片在德國電影獎大獲全勝,是否有某種屬於當地的刺點?)。末段技窮,感覺是不知該怎麼收了,湊一下人犬對視及《跳躍吧!時空少女》式破玻璃停格開放收尾,拉拉逼格。如何回應或放到德國新電影裡的那些理性秩序外的瘋狂與畸零邊緣人,Herzog,Fassbinder,一層捏扁而硬的純情緒感知介面?

55分钟前
  • HurryShit
  • 较差

叙事风格很东欧(罗马尼亚气质?),非但不像看前传说的那么难看,反而很好看。小女孩出色的表演,开放探讨的议题和结局,不过它依旧有个相似毛病:像这样社会学意义较深的“特稿”类电影,尤其需要避免重复堆砌一些相似的细节,因为这样显得不够干脆,也削弱了整个片子的力量。

56分钟前
  • 南悠一
  • 推荐

太cool!一个喜欢猫头鹰的小女孩 常玩被人追的游戏 只是想多点在乎与陪伴。观看时 喉咙总是哽咽 看见小女孩在树上一直喊妈妈、安慰坐在地上哭泣的教导员 泪奔。忘不了本尼在雪地里奔跑 转身看着停下来的米夏 她知道他放弃了。我以为这是个拯救故事 但并不如此 映后和制片交流 问为什么是这样的结局 他说 最开始就不想设置为被拯救 因为就算电影中被拯救了 现实中也不是这样。拍摄3个月 剧本打磨了很久 整个用了七年时间。#22 SIFF 科技影城

58分钟前
  • 芊啊芊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