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泣的草原

爱情片其它2004

主演:亚历山德拉·艾迪尼,尼克斯·普尔索尼迪斯,吉欧格·亚曼尼斯,瓦西利斯·科洛沃斯,伊娃·科塔曼尼多,陶拉·斯塔索普洛斯,Thalia Argyriou,Smaro Gaitanidou,米哈利斯·扬纳托斯,格里戈里斯·埃万耶拉托斯,Aliki Kamineli,Andromahi Hrysomalli,Alex Moukanos,Thodoros Teknetzidis,Dimitris Kolovos,George Houliaras

导演:西奥·安哲罗普洛斯

播放地址

 剧照

哭泣的草原 剧照 NO.1哭泣的草原 剧照 NO.2哭泣的草原 剧照 NO.3哭泣的草原 剧照 NO.4哭泣的草原 剧照 NO.5哭泣的草原 剧照 NO.6哭泣的草原 剧照 NO.13哭泣的草原 剧照 NO.14哭泣的草原 剧照 NO.15哭泣的草原 剧照 NO.16哭泣的草原 剧照 NO.17哭泣的草原 剧照 NO.18哭泣的草原 剧照 NO.19哭泣的草原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0 02:45

详细剧情

  1919年,俄国内战。为躲避战火,斯拜罗斯(Vassilis Kolovos 饰)带着妻子戴娜(Thalia Argirioua 饰)和一双儿女,随着难民潮辗转来到希腊。十几年过去,俄国难民不断聚集,最终形成一个名为“新敖德萨”的小村庄。斯拜罗斯的养女艾莉妮(Alexa ndra Aidini 饰)如今已长成落落大方的漂亮姑娘,并和心爱的小伙同时也是她的非血缘兄长埃里克西斯(Nikos Poursanidis 饰)生下一对双胞胎。为了逃避养父的控制与霸占,艾莉妮与爱人开始漫无止境的逃亡。时间进入1936年,一家人暂时得以安定。为追寻音乐梦想,埃里克西斯告别妻儿远赴美国。在此之后,战争统治着这个世界,也摧毁了艾莉妮苦心经营的家庭。在混乱的大时代的背景下,他们随波逐流,生离死别……  本片是“希腊三部曲”第一部,并荣获2004年欧洲电影节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

 长篇影评

 1 ) 洪水何时退去

影片结束在伊莲妮的悲泣里,镜头对准一整片的洪流,就像她颠沛流离的一生,那永远也流不完的眼泪。幼年失去双亲,中年失去丈夫,老年失去儿子,人生三大悲剧悉数加诸女主身上。悲伤的女人,哭泣着过完一生,直至失去最后一位至亲,眼泪如决堤洪水。

哭泣的伊莲妮

从1919-1949近半个世纪的流离失所,湿答答的路面何时晒干铺遍阳光,洪水泛滥何时平息重建家园,痛苦的眼泪何时止住换成笑脸。

这深切的伤痛,让我不忍去细想,如若人生承受这痛哪怕一种哪怕一刻也会忍不住哭嚎。除了洪水潮湿就是暗夜,除了雨就是阴云,未见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

故事发生在褪色的世界,画面十分简洁,感情足够节制。由于看的资源画质模糊反而增添一种美感,安哲蓝真的很美。电影少有温暖的颜色,燃烧的火堆给了唯一可供想象的温度。那未织完的红色毛衣被拉成线,最终落在海面,仿佛在暗示一别后永难相见。美好被毁灭,家园被淹没,音乐也消失,整着世界只留下如洪水般泛滥的女儿的眼泪,妻子的眼泪,母亲的眼泪。

安哲蓝
未织完的红毛衣

如那封丈夫的来信。他说:梦见你弯下身来,伸手触碰这片湿漉草地。当你抬起手时,几颗露珠…竟如泪珠落下…

这片土地已经有太多眼泪,而今你的眼泪又要落在那上面。

 2 ) 哭泣的草原:时代洪流下,小人物的悲剧一生

2004年的希腊电影《哭泣的草原》是西奥安哲罗普洛斯的希腊三部曲之一,片长有185分钟、170分钟、162分钟3个版本,我看的162分钟版本,没找到其他两个版本。

故事情节发生在1919~1949年之间,1919年俄国内战,为躲避战火,斯拜罗斯带着妻子戴娜和儿子艾利克斯、养女艾连妮跟随难民潮回到希腊新奥萨德。在斯拜罗斯不知情的情况下,艾利克斯和艾连妮随着年龄增长发生关系生怀孕,戴娜带着艾连妮外出养病生下一对双胞胎并送人。戴娜死后,斯拜罗斯孤独欲与艾连妮结婚,在教堂结婚后艾连妮与艾利克斯离家出走开始一生的逃亡。有音乐天赋的艾利克斯拉手风琴寄居贫民窟在乐队一家讨生活并寻回双胞胎儿子,期间斯拜罗斯多次来找寻艾连妮,在一场舞会上斯拜罗斯与艾连妮他们相遇,斯拜罗斯却猝死。艾利克斯与艾连妮送父亲斯拜罗斯回故乡安葬,遭受家乡人群诅咒与排挤打击,最终新奥德萨被洪水淹没。艾利克斯与艾连妮逃出来后,艾利克斯抓住去美国为希腊侨民演奏机会去美国并希望借此让艾连妮及双胞胎儿子都去美国。艾连妮随后被入侵的德国法西斯关押囚禁,没有金钱贿赂,先后又被政府军囚禁,出狱的时候得知在美国的艾利克斯为获得移民美国机会参加美军参与太平洋战争最后一场战役中死亡。出狱不久的艾连妮得知在希腊内战中分别参与政府军和民主军队的双胞胎儿子在同一场战斗中死亡,至此,艾连妮就只剩下她自己一个人了……。

电影包含的知识点的非常多,电影的历史背景宏大,1919-1949年的之间苏俄内战、墨索里尼入侵希腊、德国法西斯入侵、希腊内战,前前后后三十年时间,宏大历史中小人物宿命显得格外渺小与悲情。

电影中镶嵌有圣经故事和希腊神话故事,如电影开始斯拜罗斯带着家人和族人回到希腊场景就是典型的摩西出埃及记场景,以及艾利克斯和艾连妮带着死亡的艾利克斯回新奥萨德的时候场景,电影中也在不断出现圣经的祷词与祈求。把故事放在1919-1949年宏大历史背景中,族群与个体流亡求生存故事特别符合出埃及记故事。艾利克斯带着本已与父亲成婚结婚的艾连妮外逃及至父亲最后死亡,艾利克斯与艾连妮遭受诅咒新奥萨德发生洪水,这是希腊神话中俄狄浦斯王的故事。艾连妮双胞胎儿子自相残杀也是希腊神话中的七雄攻忒拜故事。

艺术化的电影特点,电影不像史诗电影或者人物传记电影特别注重剧情的发展,剧情部分有时一笔带过,略显单调。电影剧情发展呈现一种舞台剧风格,电影很平静,像舞台剧一样,比如艾连妮听到艾利克斯计划去美国后穿着洁白婚纱离家出走在海滩上时情节,还有在小酒馆举行舞会,更像一种舞台剧风格。电影中场景构图深刻美丽且有深意,比如艾利克斯与艾连妮带着死亡斯拜罗斯回到新奥萨德时候遭受诅咒,门前的树上挂满剥皮的羊时,极具艺术性;艾连妮出狱后看到被炸掉一半呈现焦土色的房子时里面一件洁白的婚纱特别显眼,凸显战争的残酷;电影中多次出现的挂满空地的白色床单及民主音乐家在其中被枪杀场景象征当时的白色恐怖;艾利克斯出发去美国时,艾连妮送给他未织完的红色毛衣,艾利克斯扯着线头与艾连妮越走越远直至线头断掉为诀别埋下伏笔。树上挂满剥皮的羊、洁白的婚纱、素静的布匹、红色的毛衣在颓废灰白的电影中显得格外显眼。

电影中老音乐家寻得演奏计划集齐演员后赶往场地却发现已经倒闭,“形势比人强”,心酸哪里都是,不一定国外的月亮比较圆,只能感慨我们遇到一个好时代。这样的电影恐怕只有意大利电影《灿烂人生》,与大陆《活着》,台湾的《悲情城市》可比了。

 3 ) 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

《哭泣的草原》是电影的英文名,原本的电影名叫Eleni,这也是本片女主角的名字,Eleni在希腊语中是Helen的另一个形式,就如这部电影的配乐大师Eleni Karaindrou(艾莲妮•卡兰德罗),她的名字也叫Helene Karaindrou,而Helen就是“希腊”的意思,Eleni代表的就是“希腊”。 希腊是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可步入二十世纪,它却成了被战争反复撕裂的失落之地。1912年巴尔干战争,1936年梅塔克萨斯独裁统治、1937年第二次世界大战、1944年希腊内战、1967年军人政变、1974年军政府倒台,战乱给身处其中的人们带来了不可逆转的悲惨与不幸。 《哭泣的草原》的故事就发生在1919年到1945年之间。一个从敖德萨逃到希腊的犹太人族群在族长史派罗的带领下被迫迁居到河边一片草原。史派罗带着病重的妻子,一个五岁的儿子Alexis,还有一个在流亡途中收养的不到三岁的女孩遗孤Eleni。妻子病逝后,史派罗执意要娶Eleni为妻;可Eleni与Alexis情投意合,且偷偷为他生下了双胞胎,两个儿子被好心人收养。在被迫与史派罗举行婚礼的当天,Eleni与Alexis在一个流浪乐团的帮助下私奔逃走,两人开始了漂泊流浪的生活。时间来到1936年,父亲史派罗突然身亡,昔日家园被洪水淹没,乐团首领Nikos又被白色独裁枪杀,内忧外患之下,Eleni被迫放手让Alexis去美国谋求新的生活。而Alexis为了给妻儿办去美国的签证报名参军,随后深陷太平洋战场无法脱身,Eleni这边因曾收留过Nikos在二战和希腊内战中几次三番被不断更换的当局囚禁,他们的两个儿子长大后加入敌对阵营,并相继战死。就这样Eleni成了一个时代的牺牲品,没有人爱,也没有人可以关心,不满三岁她就成了一个遗孤,30年后,又一次被动无奈地成了孤家寡人,伤痕累累…… 电影里的人物情感是经过悲剧“净化”的,敏锐厚重、单纯肃穆。Eleni刚生下双胞胎在家休养,Alexis朝她窗户扔石头,她听完他的倾诉趴在窗台上泪流满面;当她被带到两个妇人家里,晚上在梦中一遍又一遍地呓语,四两拨千斤地再现了强权面前个体的脆弱和无力,痛心疾首如十指被夹: 守卫,我没有水,也没有钱可以贿赂你,我没有纸可以写信给儿子。制服换了,你穿着灰色,守卫。守卫,你换成黑色了。我叫Eleni,我为避难而来,你们现在要把我带到哪? 守卫,我要水,没有钱贿赂你,我要写信给儿子但没有纸。制服又换了,德国人穿绿色,你是德国的吗?守卫,我叫Eleni,我来这里避难的,你们要把我带到哪去?我当时也在广场,1944年13约,当时大家在那里庆祝,你们要带我去哪? 制服又换了,守卫,你是英国人吗?一颗子弹多少钱?血又值多少钱呢?所有的制服都一样…… 守卫,我要喝水,我没有钱,我要给儿子写信,没有纸……你们要带我去哪?我叫Eleni,我因为藏匿受伤游击队员入狱…… 导演西奥·安哲罗普洛斯(以下简称“安哲”)说:“我个人的电影语言,是基于时间维度的延展。” 基于时间维度延展的电影语言不是写实,而是诗意肃穆、带有强烈隐喻和沉思性的史诗体叙述风格。安哲沉迷古希腊神话,他曾说:“我一直努力把那些神话从至高的位置上降下来,用于表现人民”。在《哭泣的草原》中,他用《圣经》里英雄人物或者古希腊神话人物做隐喻。史派罗这个人物就有《圣经》里摩西的影子。他带领敖德萨犹太人从俄罗斯流亡到了希腊,而摩西带领犹太人成功逃出埃及。摩西是耶和华的“好牧人”,而一只只“羊”就象征族群里的人,也象征希腊人民。当Alexis带着Eleni走到老屋前,父亲的羊被吊在树上活活沥干鲜血至死,这是暗示接下来的政治乱世面前脆弱的个体。第二天全村被洪水淹没也是摩西出埃及记里被困红海的意象。史派罗同时也有古希腊神话人物拉伊奥斯国王的影子,拉伊奥斯国王的儿子俄狄浦斯就是Alexis。Alexis的儿子亚尼和优奇象征着俄狄浦斯两个反目成仇的儿子埃忒奥克洛斯(Eteoclus)及波吕涅克斯(Polyneices)。木心说:全部希腊神话,可以概称为“人的倒影”。而安哲在这部电影中就多处用水中“倒影”来表现现实人物与神话人物的关系。他还利用其它象征细节,比如Nikos在挂满白色床单的海边被杀的场景是意指当时的希腊处于梅塔克萨斯独裁的白色恐怖时期,政见异己者被随意暗杀。不管是仰望奥林匹亚山上的神话人物、还是西奈山上的摩西,安哲都是为了俯视、关照人心。希腊诸神之上,有一个最高的命运,诸神无可抗拒,人类也不能逃脱命运。这是悲剧,无情且残酷,但安哲诗意的叙述风格“让时间的流逝变得甜美”。 切斯瓦夫•米沃什说:“我们不能简单地漠视不幸,以为只要否认它的存在,就可以安慰自己,因为它的确是存在的。由于我们无法摆脱它,我们所能做的只是选择一种跟它相处的策略。当外物侵犯蜂窝时,蜜蜂肯定要在蜂窝周围涂一层蜡。哎,这份在入侵者周围涂蜡的劳作必须重复进行,但这是必需的,因为否则的话,不幸就会来控制我们的所思所感。” 2009年《南方周末》采访了安哲。他对自己的电影是这样阐述的: 南方周末:不能通过电影让他们看到某种前景吗?” 西奥:不,我想电影是诗意版的世界,某种意义上,电影惟一能做的就是使时间的流逝变得甜美。它给人做伴,让我们的生活稍微好一点,那就是好电影、好诗的作用。它不能改变世界,人才能改变世界。你知道人多么经常地尝试改变世界,同样的故事一次次重复,最终他们总是牺牲品,几代人迷失其中。 别要求电影做它做不到的事。我有时候感到非常孤独忧伤,我会拿起自己喜爱的诗歌、散文,它们让我得到平衡,使我的时间甜美了一些。最近我在读一本新版的安娜·阿赫玛托娃的诗集,她也是斯大林的牺牲品之一。尽管那些诗非常悲伤,整本书写的是悲剧,但非常有力的诗句却使你感到有种忧伤的温润,流过你的身体。 这些作品的意义,就是让你忍耐,让你等待,让你幻想,让你做梦,让你期待…… 南方周末:还有呢? 安哲罗普洛斯:还有战斗 安哲是用电影在写诗,打通现实、历史、神话的岩层,在最坚硬处筑起坚固的温柔,为的就是希望人们能“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让时间的流逝变得甜美。“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出自德国诗人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在柔媚的湛蓝中》的一句: 劬劳功烈,然而诗意地, 人栖居在大地上。 为了让人的理性和感性和谐,避免我们的所思所感被不幸控制,荷尔德林认为:“必须走诗的道路。诗的艺术就其完全的本质而言,就其热忱、朴素、平实而言,是欢快的崇拜,从不把人搞成神或者把神搞成人,从不搞邪门的偶像崇拜,而只是让神和人们彼此可以更靠近。悲剧则从方面表现这一点。神和人看起来是一个(Eins),随之是命运,命运引发出人的所有谦卑和骄傲(stolz),并且最终一方面存留下人对上天的敬畏,另一方面又把人的经过净化的情感作为人的财富保留下来。” “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这次看的《哭泣的草原》,是162分钟的版本,某些段落被剪得仓促跳跃,不是很流畅,希望有一天能看到185分钟的版本。

 4 ) 现代性的终结

视听文本分析

多灾多难的土地,孕育出一位希腊之子——西奥。毋庸讳言,作为希腊三部曲的第一部,时间线起始于1919年,布尔什维克革命浪潮席卷,阿芙乐尔号的汽笛#0撕裂天空。画面中首先出现了马队般的人群,涉水而行,他们来到了一个柱子前的地方,与对岸的人隔空喊话,从此他们成为了边缘地带的移民。

寒冷的冬夜,希腊人们围坐在一起,唱着故乡的歌谣,男孩走到寒冷的屋外墙角,用石头敲打楼上Eleni的窗#1。

“我们说好一起寻找河流的源头”#2,电影以一个俄狄浦斯式的故事开篇,两人私奔向远方,这里是现代性的开端,背后是即将消亡的农场集约化生产模式。父权阴影下,对自由相爱的追求更像世界的一隅,安哲的镜头语言风格不断变换,以现实主义的视角透视希腊乡村的富足与贫困,两人亲热过后抵足而眠的画面更像古典主义油画,短暂的幻梦拉开了现代性的帷幕。自由,存在与音乐,他们似乎找到了安身之所,weeping meadow男主手风琴的声音贯穿了始终,父亲最终停止了嘶吼倒在了音乐声中,随着天赋被赏识认可,US的梦想越来越触手可及。另一边,女人与自己早年的亲生骨肉相见,两人回到故乡,在父亲的故宅前掩面而泣,洪水淹没了村庄,羊群挂在树上,为悲剧氛围埋下了伏笔。

现代性在希腊沉重历史上的昙花一现,就如女性内心的矛盾挣扎,两人在海边围成心形,却不得不面临吻别,去往美国的巨轮汽笛再一次响起/0,这一次是永远告别。

开头旧世界群像,在滚滚前进的车轮中被无情碾碎,对于群体变动的反映,多采用中远景,刻画细致入微的人物形象则用特写,场面调度流畅自如,就像那场著名的河面船群,黑压压一片像马队也像乌鸦。Eleni因为窝藏游击队成员被捕,工人运动面临宪兵队的追杀,追求艺术的人们如同雨夜中孱弱的火堆,至此现代主义的历史接近尾声。

影片开始形成庞大的互文对照体系,窗户被飞来的石块砸碎/1,脆弱的民主自杀了。士兵高唱战歌走入狂热,法西斯来了,男主卷入太平洋战争,以书信体的倒叙错综时空,镜头拉近不断变少的针织毛巾,红线悬而未断,景深变浅。至此安哲已经进入超神状态,时间的切肤之痛让每个二战后的人静默,Eleni在重复梦呓,重现自由被禁锢的伤痕,妇女相对无言,此地无人生还。突如其来的悠远手风琴声如同上帝的福音,Eleni起身,出门,在门关上的那一刹那福音飘远,追随在Eleni的上空。(此处个人认为拉扎罗的福音是向其致敬)

最后的部分模糊了梦与醒,生与死的边界,神性开始显现了。来自美国最后的信里,他说“我梦见,智者指引我到了河流的源头,大河分裂成一条条小溪,尽头是一片草地,草尖上挂满露珠,就像你的泪水。”年少爱恋的序曲在长眠中落幕,Eleni来到边境发生战斗的山坡,镜头上移,人物消失,两个儿子相遇的场景重现,civil war。在两兄弟的对话中,母亲被发现在牢房时已经死去,而此时此地Eleni作为生者对战地投去最痛苦的一瞥,至于是哪一种结局我们无从得知。

现代性的终结,不过是沉沉流过的河水,不过是那最后一声仰天而哭,“you were you,you were him.”

 5 ) 一个民族的受难

    一直想看安哲罗普洛斯的电影,当我只看过他的介绍,我便坚信,这必定会是一位让我颤抖着去崇敬的电影大师。后来,也有过一些机会,但上天总像是故意跟我作对:先是错过了《永恒的一日》,然后是买到了《雾中风景》,却不能看。近日又买到一部《希腊首部曲:悲伤草原》,是他2004年的作品,老天开眼,这次终于遂了心愿。长久以来的直觉竟然准确无误,从书上得来的印象一一应验在屏幕上,那一刻我无比满足,同时相信美好的事物得来总需费一些周折。

    我很庆幸自己能看到这么一部超逸拔群的史诗电影,可惜它至今还未取得与它本身价值相匹配的国际声誉。故事纵跨从1919年俄国内战到1949年希腊内战这三十年时间,讲述了一个名为艾莲尼的希腊女子的悲惨命运。她的丈夫是一个手风琴艺人,两人青梅竹马,并早早生下了一对双胞胎男孩,然而战乱纷争中一家人聚少离多,吃尽苦头。丈夫去美国后参军,在二战中牺牲。两个孩子在希腊内战中分属敌对的阵营,最后也双双战死。只剩下艾莲尼一个人,不知她是选择继续,还是终结?影片并不是单只拿出爱莲尼这个人物和她的单个家庭的境遇来折射希腊人的整体变迁,而是通过她这个点去带动希腊人的面,涉及到流浪艺人,迁徙的牧民,以及更多无家可归的平民,从而塑造出一个民族的群像。这就是所谓的悲天悯人吧,当草原变成河流,当人的泪腺也已干枯,这个民族还在宿命般地颠沛流离。

    从电影中认识了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虽然不能如史书般详尽,却往往更形象,更容易透彻地一眼看到灵魂,欣赏大师的作品尤其如此。比如说塔科夫斯基,看他的电影,就如同品读俄语文学大师的传世佳作,能时刻感受到俄罗斯人坚忍的民族性格和凝重的人文精神,主人公大都是沉痛、积郁的,这也像极了那块土地。我时时看到主人公被无常的命运逼仄得心在滴血,此时他们的形象便和整个民族重叠起来。有人说安哲也是沉重的,悲观的,这我倒不觉得,起码在《悲伤草原》这里,我感觉他镜头下的希腊人有点像犹太人了。这一生所遭受的无止境的苦难,仿佛全是命中注定的,他们所采取的态度是等待,把这黑夜熬过去,而不是逆天而行,去改变什么。因此我觉得希腊人的人生哲学主要是隐忍、避让,当然他们也在抗争,但这抗争不是面对命运的强势姿态,而只是被压迫处境中的自然反弹。他们深信美好的一天终将到来,抱着这个信念,看什么都平淡了,因而他们能在光景黯淡时奏响乐章,翩然起舞。在他们眼中,只要还有一线希望在,再大的天灾人祸也掀不起致命的波澜。片尾艾莲尼的独白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她的大意是:只要还有一个人让我盼望,让我爱,我就能直面人生的苦难,坚持下去。可是现在连最后一个亲人也离我而去了,我孤零零的一个还有存在的价值吗?可见,这个片子一直是被希望牵引着,去呈现一个民族多舛的命运,兼有质问“命运你为何如此”的意味。到最后,结论出来了——“上苍是冥顽不灵的”,艾莲尼纵声悲号,这才宣告了一个悲剧的完成和一个沉重主题的诞生。而在之前看的过程中,这都没有显形,统治整个影片的还是忧伤的情绪,我也还觉得安哲处处透露着一种冲虚平和的人生观。

    安哲是诗意的,我想不出还有谁能拍出这样从画面到叙事,从形式到内涵均高度统一的美感。再拿塔科夫斯基来做比较,他也是极诗意的,但他的诗意是血性的,画面总是笼罩着一层即将铿锵起来的惨烈气氛。安哲则不同,我甚至觉得他的感情已经消解在优雅的长镜头里了,画面上只剩下弥漫不散的诗意。然而回头再一品味,他所有的感情都在,只是这感情表露得自然之极,全是合着故事的独特韵律在流动,令我一时间分不清这是主人公的忧伤,还是导演的忧伤。片中有许多意味深长的画面,安哲之所以营造这些镜头,给人的感觉是他都没有任何去发掘画面象征性意义的动机,而全然是出于一种对浓缩的,高度具象化的表达手法的执着。比如:父亲死后,他的羊群被人宰杀,挂满了房前那棵大树,鲜血流了一地。放在别的导演手里,这可能会被处理得挺吓人,也可能让人愤慨,最少是突如其来的震惊,但安哲就那么娓娓道来,没有强烈的冲击力,仿如一拳缓缓打在人的心口,在观者心中激起的滋味却是五味俱全,难以言说。再比如:艾莲尼和丈夫分别那段,她手中是尚未织完的红毛衣,丈夫牵着线头,他的船渐行渐远,红线也越拉越长,越拉越长……这是个形式感颇重的设计,但安哲拍来既不显做作,也不过分煽情,还是那一贯沉敛的调子,还是那一贯悠悠然的凄凉况味。安哲技巧的圆熟还体现在细节的设置上,艾莲尼逃婚时穿的那袭婚纱,陪伴了她的一生,多次出现在重要的关节,是一个很有内容的指代物。而他们的老房子,从短暂安定时的风光,到被法西斯分子破坏,再到被大水淹没成为废墟,暗合了命运的步伐,更衬托了人物的心境。

    世间没有完美的电影,只有在电影中获得完美体验的观众。《悲伤草原》给我的感觉就是完美的,只觉得它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再合适不过了。很可能我是一时冲动脱口而出,唉,全因我已陶醉于安哲那毫无破绽的凝练了。

    必须一提的是,《悲伤草原》只是《希腊三部曲》的第一部,年已七旬的安哲罗普洛斯可能现在还在为第二部忙碌着。依着安哲在这第一部中所表现出来的功力,等三部都完成了,那必将是电影史上彪炳千秋的史诗大手笔。我热烈地期待着。所以,最后我要衷心地祝愿大师身体健康。

 6 ) 《哭泣的绿地》:没有归属的流浪

文/故城

安哲洛普洛斯依然做到了,做到了一位大师应有的风范,即使戛纳对他是这般熟视无睹,即使柏林用委婉的方式表现德国人的吝啬。我宁愿把这些错误归咎于评委的无知,缺少洞察力、缺乏耐心的他们怎么能从古老的岩石中看到氤氲的灵魂。在《哭泣的绿地》里,安哲洛普斯基用晦涩的语言缝合了时间与空间的间隙,流浪与逃亡这个主题也被历史、时间和生命拉长,呈现出一种耐人寻味的悲壮。安哲洛普斯基依然执著于从历史中抽取精神,唤起每个人内心的悲鸣,人类的孤独与寂寞在他的镜头语言里变得触目惊心。

《哭泣的绿地》的宿命气息从影片伊始便已浓重:开阔的草地上,被遗弃的人群从远处走来,他们背井离乡多年又回到这片土地,从敖德萨到Thessaloniki的河边,那何尝不是又一次的背井离乡?他们当中,3岁的女孩依琳妮(Eleni)总尝试拉着男孩阿莱克斯(Alexis)的手,女孩期望的归属似乎依稀可见,但静静河水中的倒影分明在说所谓的归属终究是一场梦,原来梦境里的缥缈竟真如水中倒影这般的波光粼粼。

影片的第二次逃往发生在阿莱克斯这个家庭。逐渐长大的依琳妮楚楚动人,阿莱克斯的父亲也早已想将她占为己有。然而正值豆蔻年华的依琳妮与阿莱克斯坠入爱河,“年轻的错误”造就了一对双胞胎的降生。父亲在并不知晓的情况下举行自己与依琳妮的婚礼,可就当牧师说完“阿门”后依琳妮就转身逃跑,提着婚纱消失在路的尽头。阿莱克斯与依琳妮来到Thessaloniki,开始了一段颠沛流离的生活。像《流浪艺人》里流浪在街头的人们,两人用手风琴的音乐维持着生计,从剧院辗转到贫民窟;踏着梦想去寻音乐梦,碰壁归来依然苦苦支撑残破的生活。即便影片中,双胞胎儿子的回归给两个人内心的慰藉多么巨大,他们仍被卷入更深的无助。影片中的一个场景是依琳妮在昏暗的海边,穿着婚纱准备独自继续流浪,夜幕拉下昏睡的眼帘却让我们窥看到她孤独的流浪者的宿命。这段依莲妮的形影相吊并非空穴来风,安哲洛普斯基用深峻的调子寓言着每个人的内心世界——希冀寻找的归宿只不过是自己的影子罢了。

终于,在流浪艺人卖艺的舞会上,父亲找到了这对恋人,他们注视对方,也被对方注视。与依琳妮跳过一支舞后,父亲缓缓离去,心中的忌恨伴随着生命的猝死而去,这也宣告一段流浪的结束。撑着竹筏,一个灵柩与两个失落的灵魂返回故土,却目睹了这幅超现实主义的画卷:老屋旁巨大的树上,倒挂的羊鲜血淋漓,鲜艳的红在土地上汇集,喘息的土地似乎满目疮痍,一场浩劫即将来临。夜晚,依莲妮听到楼下潺潺的水流声;那个夜,家园被淹没,没有凄惨的嚎叫,只有黑压压的人划舟逃难。《伟大亚历山大》里导演也曾用成群的黑衣人隐喻政治独裁主义侵袭,革命与政治的寓言再次被用在安哲洛普斯基的影像中,表现出来的东西有着出奇的一致性。于是随后,我们看到了战争的爆发,纳粹进入了希腊。政权交叠、变迁下,这对恋人又一次的漂泊,又一次的无家可归。

在第三次流浪中有一幕,两人听到在晾晒床单的白色深处萦绕着美妙的音乐。青涩的小提琴声变得浑厚磅礴,音乐中似乎有着巨大的磁石,吸引着每个人的情绪。音律盘旋在雾气朦胧的天幕中,有种挥之不去的忧伤:失散的人们,你们何时能找到故土?

其实白色床单的象征意味依然浓烈,它象征着白色恐怖的政治环境。几声散乱的枪响催促着艺人们开始新的逃亡,他们毕竟是政治的牺牲品。迫于革命形势所逼,阿莱克斯选择了美国作为自己的避难所,却留下依琳妮独自空守寂寞。离别时,依琳妮为阿莱克斯未织完的毛衣成为牵系两人的纽带。远去的驳船松弛着毛衣的每个镂空,随着距离的拉长,毛衣逐渐变成一根长线,这头牵着他,那头牵着她。

影片随后的基调变得深沉、黑暗。深夜,依琳妮终于被罢工事件牵连,她锒铛入狱却留下了两个酣睡的孩子。战争结束后,依琳妮得知丈夫战死的噩耗不禁昏厥过去,这里导演安排了让依琳妮回到几乎被炮火夷为平地的平民窟,她看到了仍然洁白如新的婚纱挂在屋檐下。光明似乎即将来临,她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没有夫离子散后的失而复得,一个个的噩耗却接踵而至。依琳妮承受不了打击,疲惫的身体倒了下去,睡梦中的呓语却分外清晰,“军装各不相同,但军队都是一样的”,那分明在控诉战争的残酷和告慰依琳妮内心的无助。尔后,两个儿子的尸首相继被找寻到,而观众看到的是依琳妮两次的跪倒在地上,两次的痛哭流涕。影片的结尾,依琳妮在几乎被大海淹没的老屋找到战死的儿子,陷入困顿的她向天上咆哮,将怨言、苦闷以及绝望用一种声嘶力竭的方式交给了上天。“你是你,他是他”,那是人类永远无法逃逸出的隔膜,好象什么都是命中注定。

伴随着卡莱德荣(Eleni Karaindrou)谱写的无限忧悒的巴尔干悲歌,影片结束了长达三小时的历程。安哲洛普斯基将对历史的审视和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关怀倾注于其中,带给我们的是宽慰生命的悸动和绝望生命的惆怅。当然,除此之外,影片将作者执著的精神再次带给观众,不管是放逐还是自我放逐,不管是逃亡还是回归,思索中的安哲洛普斯基仍然孜孜不倦的试图用影像传达诗和哲学。它依然晦涩难懂,需要人们去揭开面纱。作者不忍将残忍过多的暴露给观众,自己却陷入了无尽的痛苦,在孤独的边缘徘徊,不知所措而又不能自已。

安哲洛普洛斯似乎在泯灭人与人、人与物的分界,情绪在物化的同时,外物也被情绪化。这种人与物的互衍互生是通过他的长镜头得以实现的。影片中导演依然探索着长镜头的美学边际,一个镜头里所容纳的复杂涵义丰富甚至可以用奢华来形容。《流浪艺人》《伟大亚历山大》中气势非凡的调度在本片中又复苏了,作者用长镜头将人物命运融入风景当中,火车呼啸而过,妇女们冲下斜坡寻找着自己的父亲、丈夫或者儿子;镜头缓缓推进,跪倒在河岸旁的依琳妮,眼前是湍流不息的河水和远处倒在对岸的儿子。Helene Tierchant说过,“安哲罗普洛斯的每部作品至少有一个360°的全景镜头”,本片也不例外。陌生人告诉依琳妮两个儿子代表不同的政权参战,他们在一个山头相遇,相遇却是为了通报家信,一个对另一个说,“我们失去了母亲”。这一幕导演用了那熟识的360°长镜头,将现实与母亲的浮想并构在同一个画面当中,依琳妮在河堤背后,似乎目睹了儿子们的一切。

此外在影片中,我们看到放逐与自我放逐使得流浪不再是一厢情愿。《养蜂人》中马斯特罗安尼开始自我流浪,却被自己设下的路径羁绊,女人献出了自己的肉体来表达精神的企望,他却拒绝承认这种爱慕之情,在失落与痛苦之中倒在蜂毒之下。而本片这对恋人的流放却并非全部出于个人的主动意识,人物被一种无形的宿命气息包围着,举步艰难却又不得不选择漂泊。无休止的漂泊换来的是结尾的失落、寂寞与绝望,观众在感喟人物命运的同时,也跟随作者一起陷入沉思,正像一首诗中所释的,“我已成为一天涯的飘零者/我已习惯于流浪的生活/流浪罢/我或者将流浪以终生。”

安哲洛普洛斯说过《塞瑟岛之旅》(Voyage to Cythera)之后他所呈现的是人类内在与外在的放逐。“如今我关注边界如何阻隔人与人的沟通,在混乱的世界中,人失去了中心,失落了源头。”《雾中风景》中姐姐与弟弟寻找的父亲是他对源头探索的第一次尝试,那若隐若现的边境却如雾中风景,一声枪响让所有的疑虑与希望都烟消云散;《尤利西斯生命之旅》的结尾也是浓雾,小孩子欢快的叫声,巡逻队的汽车笛声,老太太的哀求,母亲的惊呼,都被枪声终结了,羁留下的是凄冷,也是悲悯,那是生命弥留之际的天籁。《鹳鸟踯躅》、《永恒的一天》都在寻“根”,但那都是寻问、都是思索,那源头在哪里?

在《哭泣的绿地》的结尾,安哲洛普洛斯似乎开始尝试回答这个问题:“由一个老人带路,他们一起去寻找那河流的源头。走啊走啊,河流渐渐变小,变成了无数溪流。突然,看见源头在一个山顶的冰盖下面,那个老人指给我们看一片覆盖绿草的土地,在一片潮湿荫凉的地方,草叶的边缘都有露水,常常滴在松软的土地上。你伸出手,抚摸这湿漉的绿草,举手之际,有露珠滴下,滴在土地上,像泪珠。”

然而,哭泣的绿地依然不是归宿!

05/11/21 01:32

 短评

1.手风琴再叙悲伤,整片草原跟着哭泣;2.只言片语也能令我的泪腺分崩离析,一封信便令人看见了断壁残垣烽火连天和横尸遍野的境况中隐忍着爱与思念;3.无情战争、颠沛流离,最后撕心裂肺的哭喊是绝望而空洞的虚无。

7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力荐

最喜欢的安哲作品,以前年轻的时候看只觉得画面极美,不知道画中人在哭什么。今天在大银幕上重看,才知道哭的是命运是历史,哭声极为悲怆。死生离别、手足相残,灵魂像河岸上张开黑色翅膀的小木船,又如暗夜中在岸边跳起的舞,总是那么短暂,便已消融在浓夜间。哭泣的草原几乎没有一刻不是哀伤的,远离国土前往美国的父亲,像极了最后一任国王,各为其主的兄弟何曾指的不是分裂的社会,最后都统统流散在滚滚河水,只剩下悲怆哀嚎的母亲。

10分钟前
  • 可绿丝毛
  • 力荐

充斥着虚假的漂亮画面,叙事手法浮夸,矫揉造作,令人讨厌的假呻吟片子

13分钟前
  • 1
  • 还行

看得老子沉重和诗意了一个晚上

17分钟前
  • 枯川满
  • 力荐

坐在地上看到心神摇曳 镜头摇起来 音乐一起 全无抵抗力 生平第一次大银幕安哲 怀念老人家【电影资料馆】

22分钟前
  • 奇爱博士
  • 推荐

每次烂片看多了 就会选一部安哲来看 清洗大脑硬盘

24分钟前
  • 饿霸地煮
  • 推荐

这部电影中段,丈夫坐轮船去了美国,妻子在海边送别。她说:我还没有织好这件毛衣,然后他牵着其中的一根线,慢慢渡远了。一件未完成的毛衣,变成一根长长的红线,最后断在风中。场景极为凄美而震撼。

25分钟前
  • 小海
  • 力荐

可分上下两集。上集到斯派洛去世,一部杀父娶母生孩子的俄狄浦斯故事;下部则是希腊现代史。场内音乐(安哲与卡兰德罗恰如莱昂内与莫里康内),史诗体的叙事。旁白极富诗意。

29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C+ / 前2/3观感很好,史诗故事配合颇为古典肃穆的视听至少圆熟且有效。音乐与剪辑保持了连贯的气息,尤其是几处视觉上的物态幻化:声音-人-海鸥-白布。人物的状态也在迟滞中保留了几分灵动。但是第三部分时序跳跃逐渐频繁之后,影片落入了一种近似历史挂图的窠臼里。人物既无法与观众拉近距离,也无法挣脱一种类似机械反应的情感触发模式的束缚。还是觉得在表述历史创痛时安哲的手法局限很明显。

32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推荐

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总是在流亡,然后死亡;这条河的源头没有风光,只有泪光。

36分钟前
  • 可乐
  • 推荐

数次和《撒旦探戈》的影像恍惚重叠,但远没有那种酒神式的狂欢与洒脱,徒剩下沉郁顿挫的嗟叹,这部安哲给我的感觉像希腊的杜甫……(Ps:应当有一种蓝色被命名为「安哲蓝」)

39分钟前
  • 冰山的阴影
  • 推荐

希望有一天能看到4k修復版

40分钟前
  • 🥺
  • 力荐

#重看#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个体颠沛流离是命运与风雨飘摇的政权更替缠绕共生,以一个家庭的命运缩影折射希腊20世纪历史,与《1936年的岁月》构成联动。“梦见你弯下身来,伸手触碰这片湿漉草地。当你抬起手时,几颗露珠…竟如泪光般地落下… ”渡河而来的长镜如历经时光凝练,筑成永恒的姿势,静默凝视中的永恒悲剧意味。main theme如天堂回声,引领召唤民众投入到争取自由与和平的斗争中去,在浓重粘滞的黑暗中,予人前行的勇气。多处以船/浮筏隐喻漂流的国土,在欧洲版图上的流离迁徙。

44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力荐

12th BJIFF No.10@天幕新彩云。三星半。跟《流浪艺人》连看。作为安哲晚期作品,语言与《流浪艺人》时期其实并无变化。只是不同于早期作品更加侧重历史书写,希腊三部曲试图落到作为个体的人在历史洪流裹挟中的离合悲欢。然而这对安哲而言不啻舍长就短:三个小时的时长大半时间都在低效地交代主角的私奔故事,到最后几十分钟节奏陡然加快,忽然就将主角抛入时代风浪。两个主角如希腊雕塑,美则美矣,却没有人间活气,看不到性情与心灵。作为观众实在很难对他们的别离与恸哭动情。画面极其唯美,如树上悬着的群羊、满江悼亡的黑帆(复刻《猎人》场景)、小舟送别的红线,许多场景或许是为构图设计了剧情,形式感过重,未免本末倒置。

49分钟前
  • 奥兰少
  • 推荐

10开始的《哭泣的草原》12点40才结束。字幕亮起, 左边的女生在抹眼泪。看电影也不能改变什么, 你我都还是俗人。乌泱泱的人群涌出影院,无非是解决屎尿和食物。南京路上车水马龙,真实的人间一口把人吞噬。

50分钟前
  • 阿罡书房
  • 力荐

1.影片恍若对安哲前中期创作的一次漫长回溯,1919-1949,[36年岁月]中的抓捕、刺杀与飞撒的传单,[流浪艺人]中的巡回演出,[猎人]的变节者与打断舞会(亦是安哲作品中典型设置,一切演出或舞会都将因外力中止),[亚历山大大帝]的羊群屠戮-本片改为倒吊在大树上的绵羊,[塞瑟岛之旅]重归故土后遭遇的排斥。2.废弃的歌剧院,座椅上覆盖着各色布匹与杂物,二三层观众席则披设上白色的帐篷,仿佛映射着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亦似流浪艺人的倒置。3.海天相接的后景,无数白色的床单飘挂于系在小木棍上的晾衣绳上,被枪声中断的演奏与染上的血手印。4.洪水淹没的村庄,黑色的船队,分别时一截截拉长的红毛线。5.书信旁白字如泣血,单镜头中在现实/现在与想象/过去时空中切换(哭喊的母亲-分属敌对阵营的兄弟相遇),变焦前推镜的母亲嚎叫特写收尾。(9.0/10)

51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几年后在资料馆重看,凌晨两点到家又自己补完提前退场的半个小时。真是好,送行的船队、树上的羊、红色毛线,太喜欢。城市在身后飘零,我们牵手去看河流的源头。

55分钟前
  • 蜉蝣
  • 力荐

"…梦见你弯下身来,伸手触碰这片湿漉草地。当你抬起手时,几颗露珠…竟如泪光般地落下…"。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最后的栖息,被泪水淹没,电影里没有流出来的血…

60分钟前
  • 峰峰峰峰
  • 力荐

在资料馆又看了一遍,安哲的慢以及拖的观感不是令人厌恶的刻意而为的无叙事力的空境感,电影里任何一刻的停顿都是极其自然流动的,这种观感大概也只有欧洲人才能拍好。另外电影里的手风琴乐实在是太好听了 20170916

1小时前
  • ZHANGWANHE
  • 力荐

爱人在红线的另一头,飘散在风里。安哲电影中美丽、震撼、摄人心魄的画面,加上调度极富有想象力的长镜头,总让人忘记提及故事的历史政治背景,和那些被孤独、离别折磨的时代洪流中的人物(尽管镜头更多时候只是远远地看着他们)。其实这些不用言语表达的感情,真是极其有力和震撼的...

1小时前
  • 米粒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