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乱世情

爱情片澳大利亚2008

主演:妮可·基德曼  休·杰克曼  布兰登·沃特斯  大卫·文翰  

导演:巴兹·鲁赫曼

播放地址

 剧照

澳洲乱世情 剧照 NO.1澳洲乱世情 剧照 NO.2澳洲乱世情 剧照 NO.3澳洲乱世情 剧照 NO.4澳洲乱世情 剧照 NO.5澳洲乱世情 剧照 NO.6澳洲乱世情 剧照 NO.13澳洲乱世情 剧照 NO.14澳洲乱世情 剧照 NO.15澳洲乱世情 剧照 NO.16澳洲乱世情 剧照 NO.17澳洲乱世情 剧照 NO.18澳洲乱世情 剧照 NO.19澳洲乱世情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0 02:35

详细剧情

英国贵族小姐萨拉•阿什莉(妮可•基德曼 Nicole Kidman 饰)孤身飞跃重洋打算说服丈夫卖掉牧澳洲场重返英伦。在澳大利亚北部港口城市达尔文,萨拉相遇牧牛者卓(休•杰克曼 Hugh Jackman 饰)。卓开车带萨拉长途跋涉前往牧场,没曾想只见到萨拉新亡丈夫的尸体。悲痛的萨拉本欲迅速卖掉牧场,可又为了保护初谋面的土著小孩诺拉(布兰登•沃特斯 Brandon Walters 饰)与地头蛇的农场经理尼尔•弗莱彻(大卫•温汉姆 David Wenham 饰)闹翻。一千五百头公牛要赶去达尔文港装船,萨拉只好求卓帮忙。牧牛之旅让萨拉与卓情定澳大利亚。婚后二人耳鬓厮磨不久,卓的流浪个性使其离开萨拉继续牧牛;而本该进行澳洲土著成人出走礼的诺拉则与其他混血儿童一起被抓入教士岛,祖父“乔治王”(大卫•盖尔菲利 David Gulpilil 饰)也入狱。与此同时二战爆发,日军轰炸达尔文港,河山破碎,萨拉的家庭危机还能否解决? 本片被提名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

 长篇影评

 1 ) 《澳洲乱世情》五大经典笔触

有人对我花60块钱去电影院看在网上已经可以下载到DVD版的《澳洲乱世情》表示非常不理解,我却不以为然,甚至有人挖苦我是不是要支持正版,我也一笑置之。原因很简单,我喜欢坐在电影院里欣赏电影这种感觉,像《澳洲乱世情》这种电影值得我去电影院看,单就妮可儿—基德曼这一个名字就值得我跑一趟,结果也丝毫没让我失望。

 

有人不禁要拿《澳洲乱世情》和《乱世佳人》来比较,说尼可尔是澳洲版斯佳丽,就像有人拿《黑皮书》跟《色戒》比较一样,中国人喜欢比较,还喜欢列出个一二三。其实在看《澳洲乱世情》时,我是丝毫没觉得和《乱世佳人》像,反而倒最后“寻根”的主旨才让我找到斯佳丽最后对“土地”的深情同样的归属感。现在就说说我个人对《澳洲乱世情》的一点感想。

 

景致

 

电影展现的是澳大利亚的中西部自然风光,广袤的干旱的平原、辽阔的沙漠区:其中包括著名的厄亚斯巨石(红石),在平原上奔跑的袋鼠、数百只的野马、数千只的野牛。保证让你大开眼界,完整的再现了澳大利亚中西部概貌,让人心旷神怡。这是《澳洲乱世情》一大看点,既有美国西部的情调,又有非洲平原、沙漠的景致,非常自然的融合在了一起,成为澳洲中西部独有的风景。

 

母爱

 

这里说的是尼克尔出色的演绎,无论在《大开眼界》里的大胆出位,《红磨坊》里的艳惊四座、《冷山》里的温情执着,还是《黄金罗盘》里的邪恶妖娆,都让人觉得无与伦比,而这次塑造的Sarah,除了勇敢、坚强、出众的气质,还带上了由衷的母性温暖,让人觉得耳目一新。她对那拉母爱的演变是本部影片的一个暗线,也是非常精彩的,环环相接,循序渐进。

 

从她第一眼看见那拉(混血男孩)开始就买下了这个种子,第一次在鞭子下就出那拉,是种本能的母性的保护,在那拉的母亲意外去世,她去安慰那拉,虽然作为母亲的业务不很熟练,但当拉近两人的距离时,一切变得那么自然。在悬崖的尽头抱住惊吓过度的那拉这一刻是这条线索的高潮,也是点睛之笔,这种情感是种本能,从这个时候,Sarah已经完全进入母亲的角色。这也是后来那拉要去跟乔治王寻根时,Sarah极力阻止的主要原因,这是爱第一阶段的提升,“母爱”。接着,那拉被送到岛屿上接受政府“驯化”,Sarah答应那拉一定会去找他,这个承诺变成了Sarah坚持到底的原动力。影片最后,那拉跟着乔治王去寻根,Sarah意识到“爱就要放手”,每个人都有权利去寻找自己的根,这是伴着那拉远去的身影,经历战争、离别种种的Sarah对那拉的爱再次提升一个层次,变为“大爱”,以这种广博的放射性结尾给这条主线画上圆满的句号。

神秘

 

整部影片弥漫着对澳大利亚土著民族神秘的气息,他们古老而又神秘,他们坚信自己有超能力,无论是古老的习俗、古老的土著语言、古老神秘的歌曲、祭奠仪式都让人们觉得神奇。尤其是乔治王,他像那拉的保护使者一样,永远远远的看着他,庇佑着他,帮助那拉等人找到水源,走出荒漠,或是在关键时刻出手就出那拉。那拉也相信自己有一种神奇的力量,甚至在阻止受惊的牛群冲出山崖时,倒是不敢肯定是不是那拉的超能力让牛群止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拉有着异乎寻常的勇气和信念,也许正是这种勇气和信念在一个孩子身上体现变真正成为一种超乎常人的“神秘力量”。同样,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这种土著民族传统备受冲击,所以越是现代人不了解的就越觉得神秘,这种神秘感正式这部影片又一处吸引人的地方。

 

歧视

 

这里的其实包括民族歧视,甚至对性别的歧视。在上面提到土著民族,不得不看到这种 “民族歧视”的现象,这是一个历史悠远的遗留问题,到现在依旧没有解决。不过在影片里导演始终抱着一颗红心,与人向善,这种心情让我尤为感动。从Sarah、牛仔、那拉三个背景甚至种族截然不同的人走到一起,快乐的生活着,本身已经是一种向世俗观念的巨大挑战了。从酒吧规定土著和女人不住进入,本身也是性别歧视和民族歧视的缩影。Sarah用自己的能力向大家证明了女人不比男人差,于是她成为特例得到了和男人一样的待遇,一起喝“穷小子”酒,这是第一个进步;后来战争爆发了,酒吧老板依旧守着土著不准进入的规定,被牛仔的坚毅打破了,甚至要求老板同样拿玻璃杯给他土著伙伴(中国人论的大舅哥)倒酒,当两个同样晶莹剔透的玻璃杯放在残破的吧台上时,镜头停留的几秒钟让你觉得这种平等的感觉如果能一直像玻璃杯一样清透该多好啊,这算是第二个进步;在影片结尾,打出字幕澳大利亚政府正式对“失窃的一代”道歉,表明的政府的态度,也是人们对消除种族歧视的心声,这便是第三个进步。导演用这种循序渐进的改进表达着自己美好的愿望,时而含蓄自然、时而义正言辞,煞费苦心,我是由衷的敬佩。

 

寻根

 

影片把最后的笔触放在了“寻根”,是有深远含义的。为什么《乱世佳人》耐人寻味,最后意识的升华,对恋人的爱恋升华为对土地热爱是画龙点睛的一笔。同样《澳洲乱世情》的结尾把对孩子的母爱升华为“寻根”的博爱也有异曲同工之效,我倒不觉得是拾人牙慧,反而是青出于蓝。澳大利亚是移民国家,这个民族本身就具有极大的融合力和包容力。他们多数来自于西欧国家,最后融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全新的民族,这是个非常特殊的民族,所以“寻根”具有深远的意义。但我认为,这里的寻根并不是要追溯你从哪里来,当你知道你从哪里来时,更重要的是为什么到这里来,这个“根”与其说是根源,不如说是归宿。归宿到哪,就是扎根到哪,扎根到这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子子辈辈的生活下去,这就是人们所要寻的根,你属于这里,这里就是你的根。

 原载于我的博客
流水溯源的博客 地址:http://blog.sina.com.cn/raygrace

 2 ) 澳大利亚

实在不忍把此片归为烂片。期待了几个月,结果竟然如此不堪。

对于澳洲历史,我怎么也想不起该国还跟鬼子二战时交过手。专门请教了土著。该斯说打小就知道日本人不是好birds。感觉这地界儿广袤无垠,地广人稀,人民自给自足,放放羊,潜潜水,冲冲浪,采采菊花,悠然见蓝山,过着陶渊明般的腐败生活。

估计是得到了共鸣,我国政府觉得电影中给倪洪鬼子的近景都是极其猥琐的脸,引进的时候专门美化了名字,“澳洲乱世情”。我最不待见这种程式化的翻译,人家好好的名字,愣是给弄的恶俗难耐,动不动什么这百分百,那百分百,什么“。。爱恋”,什么“绝世。。。”万恶的翻译啊毁了多少片子。

此片本想展示黑,黄,白,棕这些人们是在一起多么的其乐融融,小黑孩代表土著和欧洲的后裔,赶牛人是新移民,当然妮可是英国贵族,那个King Gorge吓着我了,特别是最后一个镜头,华丽丽的臀部。
有很多中国元素,灯笼,旗袍,汉字,中国厨子宋星。他的名字也挺可乐,Sing Song.估计导演是想结合本片主题歌Over the Rainbow.
妮可的旗袍让人无奈了,谁给设计的,胸口挖个大洞,下面还是鱼尾。不适合啊不适合。

整个故事有点虎头蛇尾,爱情显得很突兀,中间的剧情转折也莫名其妙。本来其乐融融的一家,小黑孩忽然要去walkabout了,所以赶牛人也忽然觉得自己这辈子不能就这么交代了,转身就离开了女人。妮可撕心裂肺,但不动声色,黯自看他背影,说了句特俗的话,走了就别回来。
男人连头都没回。
妈的,看到这我又骂人了。

妮可的表演还是老一套,但同样是战争爱情题材,同样是妮可,“冷山”就可以把战争与和平,爱情与现实,等待与倔强表现的淋漓尽致,这个就差远了,不能怪导演,澳洲历史就那么点儿。
值得肯定的是她的英国皇家音。男主角应该是纯澳洲人,口音很重。bloody这bloody那, mate你mate我,crikey,哈哈。

想说算了,就当是一部风景片来欣赏,可是看来看去除了几只袋鼠蹦跶,我喜欢的考拉都没见着。自然景观嘛,全是拙劣的电脑特技。那群牛冲向悬崖的一幕,假的太厉害,让我想起了马达加斯加。

当然也有好的,男主角还算养眼,虽然导演给的眼神放电大特写太过矫情。

 3 ) 像阿什莉这样

冲着妮可基德曼去看的电影,跳过了介绍剧透影评等等一切繁琐的过程,直接奔赴电影院豪爽地掏钱买票。
所以意外于它的冗长。

前半段,我只想说说阿什莉。
阿什莉是个可爱的女人,初来乍到满眼尘土的澳大利亚自视甚高,带着格调一致精巧的蓝色银边行李箱,装满了她散发香气的内衣,一惊一咋,看到袋鼠欢呼不已激动得眼眶里几乎能泛出泪水,妄想男人都想占她的便宜,到哪都撑着黑色的遮阳伞戴着白色花边帽。啊哈,这样一个贵族女子,和这荒蛮之地格格不入,和粗犷的牛仔毫不匹配。然而,自从她踏上了这片土地,就注定她不再是端坐于厅堂品茶赏花和别家小姐谈笑欢声,或者执着于胭脂水粉梳妆打扮的夫人。阿什莉不像个娇滴滴的娘们,她挥伞张开双臂将那些弱小拦截在身后,不计后果的坚定,她骄傲地抬起下颚吩咐牵来自己的马匹,鼻尖上闪耀着光芒,即刻便投入那场风尘滚滚的旅途战争。她又如此真实,微微吐下舌头,不自然地靠近哭泣的小孩,不自然地讲故事,不自然地唱着歌神经质地胡乱挥舞双手,噗,真是可爱。然后她骑着马灰头土脸出现,帅气的白衬衫马裤,头发凌乱略显疲态,像个男人一样喝酒。惹人喜爱的女人。
那场大雨来临,那只舞,那场狂欢,我以为影片就该结束了。

后半段,对于一个坐在vip厅软绵绵的沙发里昏昏欲睡的观众来说,实在是太冗长了。即使整部影片的重头戏是在后半部分,依然长得能够将热情一股股浇灭。
总觉得,前后像是讲述了两个不同的故事,只有土著小孩勉勉强强牵连在其中,说前半段是铺垫也好,那铺垫也实在做得太过充分和详细,让后半段稍显逊色。

影片其实有很多煽情点,不过转折得有些快或者生硬(?)调动不起情绪。

其实我知道影片的宗旨不在于我所说那些肤浅表面的东西,不过,我的感想也只停留于此,浅见而已。

 4 ) 实在是一般

这部电影下了有段时间,一直放在硬盘里。
下午得空看了。

看完立刻删除。

如果没有《燃情岁月》,如果没有《末代独裁》,如果没有《伊丽莎白》,如果没有。。。
或许我还能给个四星。

但是整个影片的内容相当薄弱,有位童鞋说有史诗的架子,无史诗的内容,对此我相当同意。

影片中包括的元素太多,以至于不知道导演想要表达的意思。

何为“遗留的一代”?指混血的土著吗?还是指战争后遗留下来的子民?我也很难想象澳大利亚现在都是土著人的后代。
从一开始的商业竞争到后面的战争,中间穿插着一些土著人具有神秘力量的暗示,以及爱情,种族,人性等等等等。

如果导演想像《燃情岁月》那样表示一个人史诗般的一生,那么中间穿插着的神秘力量又为何?
是歌颂女人的毅力吗?看看也不像。
爱情?或许。
战争或者政治?但仅仅拿四分之一的篇幅来说是否太显薄弱?

从头到尾,我感觉导演要歌颂的就是那种神秘的贴合自然的歌声。
又不想拍成部悬疑恐怖片,故给了它个牛气冲天的名字《澳大利亚》。
即便如此,又有必要劳师动众耗费巨大物资把战争都扯进来吗?
似乎现在一扯上战争就能获个什么奖似的。

但是从去年的奥斯卡来看,怎么着,导演的如意算盘还是打错了。

总之,此片除了尼克十分养眼的身材之外,无一可取之处。

实在失败!

 5 ) 《澳洲乱世情》:壮丽的复古史诗

文/狐狸梦见乌鸦

 

     也许是让美国佬媒体们铺天盖地的恶评吓怕了,直到今日俺才有机会看到这部《澳洲乱世情》。当然,管你地球那一边对本片如何吹毛求疵,一部电影的好坏并不是别人说了算了,起码俺认为这部号称澳洲版的《乱世佳人》的影片还是非常值回票价的。也许这不算一部经典的影片,但绝对是一部好的电影,而且是一部壮丽的复古史诗。




    先分析一下如此壮志雄心的影片为什么会在北美市场惨遭滑铁卢,个人认为其原因无外乎两点:其一,就是本片的起点过于高了,影片上映之前便号称澳洲版的《乱世佳人》,是可想传世经典的《乱世佳人》的地位岂是轻易撼动的?所以影评人的看本片时的眼光自然与《乱世佳人》的高度看齐。谁都想看看新世纪的能否出现一部旷世奇作比肩影史传奇。诚然《澳洲乱世情》与《乱世佳人》的距离是显而易见,差距有了,一向闲的腚疼的评论员们自然口下无情。不过本片确实称得上是一部史诗作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有点像是《乱世佳人》和《走出非洲》的结合体,如果说本片是澳洲版的《走出非洲》比较靠谱,个人感觉本片与后者的气质更为类似一些。


   其二,本片的故事过于简单化,巴兹·鲁尔曼的电影中向来是形式大于故事,本片在史诗的外衣下包裹着依旧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剧本。本片的故事很简单,全片为着爱情的主线服务,情节发展水到渠成。电影并无过多的跌宕起伏之处,全片的节奏缓慢但并不乏味,因为有着简单但美丽的故事和壮丽的视觉效果等着我们。


   影片大致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是走着促进感情的老路线,后半部分主要表现在乱世当中人物中细腻的感情。从妮可与休极具搞笑方式的见面开始,我们的主人公便自然的投入到典型的“欢喜冤家”的行列。要提一点的是,本片对两人间的爱情发展并无太多描述,妮可与休的对手戏较少,到两人第一次接吻的时两人之前的对手戏只有两场半,感觉爱情来的太突然了以至于影片中部的真正爱情戏显得有些唐突,二人火花不足,也就是对手戏不多,其实纵观整部影片,男女主人公的谈情说爱的场面少之又少。不过电影的主题似乎并不在此之上,电影主要表现远古大地上异族文化的冲突以及在烽火乱世中的真善美人性渡过艰难岁月的传奇。爱情是主线,爱情发展的过程也被影片的主题有意无意的淡化。


    本片的人物刻画可见一斑,妮可的形象还算比较可人(个人感觉另一位澳大利亚女星诺米瓦茨更加胜任这个角色),开始部分故作扭捏的贵妇样子让人对这个半老徐娘很不适应,倒也显出了与周围环境的格格不入。后来一身素雅的装束却令人眼前一亮,尤其是她跃马扬鞭的姿态更显出了女性的风姿飒爽。开朗活泼的妮可在片中占据着主要的地位,相反男主人公休杰克曼在这部以女性视角为主的电影中发挥有限。影片前50分钟休的出镜次数并不多,不过也不影响他的发挥,几场戏下来把片中人物的豪放充分展现。中间部分休在舞会上的亮相堪称惊艳,是本片的一个两点,而全片的爱情戏也在此时达到了高潮。影片后50分钟休发挥的机会不多,几乎沦为配角,好在结尾处的营救部分也让我们看到了男子汉的风采,在这部有点女权的电影中,我们的金刚狼同志也算没坏了招牌。


    影片中贯穿始终的澳洲土著小孩纳拉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审视着这段乱世情愫,天真无邪的孩童口中的歌曲带给我们一丝清凉之感,还有时刻若隐若现的土著老人,更为这个古老的大陆增添一丝神秘色彩。片中多次出现土著老少在喧哗的现代部落中吟唱着神秘歌曲的片段,更加显出了科技与自然的对立、现代与传统乃至西方现代文明与澳洲古老文明的矛盾。


    本片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视觉效果的完美。导演巴兹·鲁尔曼素以华丽的视觉效果著称,《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红磨坊》带给我们极具的视觉震撼,尤其是后者鲜明的色彩更成为个人最喜欢的一部爱情片。从拍摄方式上看,影片采取美国60、70年代那种复古的拍摄方式,极力讲究镜头美感,长镜头和慢景居多,但有一种自然而然的流畅,与当下盛行的注重局部与快速的摄影方式格格不入。这样使得片中的镜头如油画一般的美丽,充分展现了广袤澳洲令人心悸的狂野大自然。单凭片中的美景就足以令人再进一次电影院。


    另外,本片由技术产生的的视觉效果相当美观,也以用壮丽来形容。静如油画般的港口,万牛奔腾的波澜壮阔、纳拉崖头在与数千奔牛对峙的剑拔弩张,以及最后轰炸机的空袭场景,使本片具有古典史诗的气魄,足可以为好莱坞九流视觉片上几课。巴兹·鲁尔曼用他招牌式的镜头语言带给我们一场壮丽的视觉盛宴。


    《澳洲乱世情》片长达到了160分钟,可是俺再观影过程中却丝毫不觉得冗长,反而觉得很享受。由此看来,这部电影似乎是一部被低估的片子,不过所谓“情人眼中出西施”,反正本片带给俺不错的观感,或许他不是经典,但是一部好片。究竟这道电影大餐是否对你胃口,那只有诸位看官亲自体验一下这澳洲之旅吧。

 

 6 ) 何处是故乡

1, 正评

这世界上本没有乡愁,当你认定一个地方为故乡的时候,乡愁才应运而生。

我们常说澳大利亚人没有故乡的观念,更谈不上乡愁。诚然,一个承认双重国籍,历史只有200多年,文化多元,种族多样,语言种类繁多的国家,从何而谈历史,从何而谈乡愁。走在悉尼和墨尔本的街头,建筑是英式的建筑,语言是英式的语言,文化是全球文化,时尚是欧美时尚,人群是亚非殴美拉。在这样的一个国家里,你才会更加明白什么是全球一体化,你才会更加明白什么是地球村。

08年底,我和友人去澳大利亚有名的最小的洲-Tasmania游玩。这个洲在澳洲最南部的一个小岛上,基本与世隔绝。岛上民风淳朴,很有一番世外桃源的美好。在这里遇到一些朋友,均是从岛外或者国外来的观光客,对我说起这个岛上居民对自己家乡的思念和留恋。其中一个德国女孩对我说,学校里有一个Ta洲的同事,每次逢年过节,总是迫不及待的跑回小岛,仿佛在外面过着如何水深火热的生活。女孩颇为不解,对我说:不知道这里有什么好,什么都没有。后来在岛上,我也遇到一些当地人,看到他们骄傲的对我们炫耀着家乡的美景,看到他们眼中闪耀的光芒,我突然看到了名为故乡的东西。我突然知道,这个国家,也有深爱着这片土地的人民。

早在库克船长在浩瀚的大海中发现这块土地之前,土著人在这片大陆上已经生活了近5万年。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语言,他们是这块大陆唯一而真正的主人。他们画浓墨重彩的画,里面有大片大片象征这片土地的深红或者墨黑。他们吹奏一种能发出很悠扬声音的乐器,好象在荒茫的沙漠中彼此对话。他们生于斯,长于斯,直到1768年库克船长的远征船出现在遥远的海平线上。从那一年开始,澳大利亚土著人民悲惨的历史就开始了。个体被杀害,被蹂躏也许已经不是世界上最凄惨的事,如果与整个民族被荼毒,文化被淹灭,故土被剥夺相比。

所谓的乡愁也许仅仅是指离开故国而不能或者暂且不能返回,那么故土被剥夺;语言,文化被摧毁;自己的国家被彻底的改变成别人的国家。这样的乡愁又有谁能够承担呢。然而,就是这样,那个土著老爷爷King George,最后依然对Sarah说:Welcome to my country, welcome to our country。这是怎么样一种宽容,又是如何深入骨髓的悲痛。正是缘着这样的宽容,无数的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最终覆灭。正是缘着这样的宽容,一个国家灿如繁星的文化,历史,转瞬间烟消云散。于是她成为了一个说到历史,说到乡愁都会被世人嘲笑的国家。这如何不是一个国家最大的悲哀。

何处是故乡?我从导演的眼中,从Nicole和Hugh的一举一动中,从小Nahla明澈的眼睛里看到了他们的故乡。

2, 歪批

抒发完了华丽丽的感言,也是时候该吐吐槽了。话说Hugh是男模出身怎么的,还是说他演Van Helsing的时候抻着了?怎么每一个姿势都像在摆pose呢?无论是一开始出场到后面赶着马群从Sarah家门口经过,还是和Sarah接吻,都象是反复练习了多次,走位,拿捏了一番之后才做到的。每次他一出场就好像在走秀,我和朋友就禁不住相视一笑。要说演员讲究流畅自然的演技,这老兄差的实在还有点远。

此外不得不提的是,前后半部的过渡时间实在是太长了。影片本来可以更加紧凑一些。因为看过剧透的关系,知道后面有日军轰炸的情节。于是他们开舞会的时候我在想:会不会一会跳着跳着炸弹就掉下来了。他们在外面谈情的时候我在想:会不会一会谈着谈着炸弹就掉下来了。结果左等也不来,右等也不来。真正来了,因为之前准备时间过长,已经完全无感了。估计没看过剧透的人会以为接下来要演下一辈的故事了。片子中段,虽然冗长,但也并不是一无是处。记得Nahla曾经说过,因为Mrs. Boss,他度过了人生中第一个Christmas。这个小细节也深入突出了澳大利亚的另一特色。夏天的圣诞节。

最后,通过看这部电影,估计澳洲人对日本人又该有意见了。看的我这个局外人都觉得,小日本怎么那么讨厌呀。最后对黑人哥哥残忍的,我以为我在看南京大屠杀呢,就是日本人有点少。

我们看电影的时候,已经是下线前的倒数第二天了,整个电影院都没几个人。散场的时候,看到的都是老爷爷老奶奶,朋友还兴奋的说:咱们赶上中老年专场了。不知道这些老爷爷老奶奶看这部影片的时候作何感想?会不会有更加深入的感受?不过说起来,这部片子在澳洲本地并不那么火热,不知道是因为大家都是移民没有那么多爱国情怀,还是现在的年轻人,真的不关心什么历史政治了。不过奇怪的是,这片子国内期待好象还是挺高的?莫非是想当风光片看?不得而知了。

话说起来,到现在还不明白,为什么澳洲的爆米花一定要是咸的?忘了哪个朋友说过:能不能给我不咸的爆米花?

3, 时尚论

说起来Nicole在片子里面的衣服真是太漂亮了。深入怀疑1939年的时候,中国旗袍有没有在英国风行。记忆最深的她的几套衣服是刚开始的几套英伦范淑女装。甫一出场,那高佻,匀称的身姿便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后面,她的几条长裙,都让人显得腿特别长,比例特别匀称。后面则是几套骑装,尤其是他们练习的时候,她穿的一件绿色的上衣,真是太合体,太帅气了。后来在去往Darwin的路上,由于行李被毁,就没有换过衣服。然后就是几套晚装,尤以那套中国风情的晚装为最。非常贴身的剪裁让胸部,臀部都尽显无疑。花型的大下摆非常华贵,雍容。这部片子也可以说是Nicole的个人时装秀了。不曾记得她在哪部片子里有这么多种类繁多而高贵绚丽的服装。

如果有机会,截图来个Nicole时装秀,也是颇为有趣的。

虽然到这个国家不过几年,但却也是我除了祖国之外,居住时间最长的一个国家。看到电影里,大片大片的红土地,令人目眩的璀灿星空,湛蓝到让人流泪的天和大朵大朵的肆无忌惮的浮云的时候,我发现,我对这个国家也是有爱的。所以会爱极了她夜晚丝丝入扣浸人心脾的和风,爱极了她或高或低的大朵白云,爱极了她蓝到发绿的碧海,爱极了她白色的柔软的沙滩。所以看到电影里在狭长的深谷对面,那片深蓝而又挂满星星的夜空的时候,有一种置身童话故事的晃然。

何处是故乡?

 短评

下午六点看到现在(AM:1:54).

7分钟前
  • 莫呼洛迦-屁股上的青春在歌唱
  • 推荐

为了美人美景吧…

10分钟前
  • Beryl
  • 还行

风景让我痴迷.剧情就算了吧.可以略去了.

14分钟前
  • AlphaDiao
  • 力荐

严肃点,煽情呢

16分钟前
  • 不流ᝰ
  • 推荐

作品让人觉得一般,但服装吧,打光什么的真心赞,许多电影画面都特别美,光影效果也很棒

17分钟前
  • 小雨沙沙地下
  • 还行

情节没多大看头,风景和服装造型还能看一下。乡愁是什么呢?可能是一种牵挂吧,但前提是你在内心认定一个地方是故乡。无怪澳大利亚人对此没什么概念,一个允许拥有双重国籍的国家,又能对国、对家有什么深刻的认识呢?

21分钟前
  • ╯^╰
  • 还行

风光无限好,只是剧情糟。

22分钟前
  • 白发生
  • 还行

说不上多好,也谈不上多坏。

24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超好看 我特爱纳拉那小孩 角色以及声音 战乱里永远存在无限无法言喻的感人情感2009.04.06

27分钟前
  • 饲养幻想
  • 力荐

我看到他们把牛赶到港口的时候以为结束了,没想到后面还有那么多!而且休杰克曼太霸气了~爱~!

31分钟前
  • 可可爱爱郭麒麟
  • 力荐

看颜值还是不错的……结局有点突然……

36分钟前
  • 红色的狐狸
  • 推荐

可以看的出導演的野心,將很多元素都納入其中,包括了愛情、親情、戰爭、種族議題等等。看似內容充實飽滿,其實卻犯了一個錯誤,就是焦點過多且雜!不過還是不可否認,這部電影的運鏡和取景,實在是很美輪美奐,讓人看的心曠神怡無不享受!

40分钟前
  • mingjoyce
  • 还行

我是来看大花瓶的,我指的是金刚狼

45分钟前
  • 砒霜拌飯
  • 推荐

看“大片”最怕看到这种电影:塞满了“好看”的元素,但样样都做得不行,全是回天乏术的无力感,心疼剧组花的钱。

50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澳大利亚版的与狼共舞?休杰克曼+妮可基德曼,真正主角却是混血小孩诺拉。I will sing you to me,用那散发着魔力的歌声

54分钟前
  • 菠萝
  • 推荐

少的一颗星给大团圆结局和略显生硬的转折

58分钟前
  • tavico
  • 推荐

我觉得画面很赞,爱情很养眼。虽然史诗感弱了些,可能我最近泪腺比较脆弱。。

1小时前
  • 九尾黑猫
  • 推荐

虽然最后还是用了主角不死定律= =不过除了这点真的挺好看的

1小时前
  • 见晴
  • 力荐

There's no place like home!

1小时前
  • 荔枝超人
  • 还行

想表达的太多了结果什么都没表达好,总让我想起《先知》。不过澳大利亚的风景和土著的确很吸引人

1小时前
  • Started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