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别姬

爱情片中国大陆,中国香港1993

主演:张国荣  张丰毅  巩俐  葛优  英达  蒋雯丽  吴大维  吕齐  雷汉  尹治  马明威  费振翔  智一桐  李春  赵海龙  李丹  童弟  沈慧芬  黄斐  徐杰  

导演:陈凯歌

播放地址

 剧照

霸王别姬 剧照 NO.1霸王别姬 剧照 NO.2霸王别姬 剧照 NO.3霸王别姬 剧照 NO.4霸王别姬 剧照 NO.5霸王别姬 剧照 NO.6霸王别姬 剧照 NO.13霸王别姬 剧照 NO.14霸王别姬 剧照 NO.15霸王别姬 剧照 NO.16霸王别姬 剧照 NO.17霸王别姬 剧照 NO.18霸王别姬 剧照 NO.19霸王别姬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0 01:25

详细剧情

段小楼(张丰毅)与程蝶衣(张国荣)是一对打小一起长大的师兄弟,两人一个演生,一个饰旦,一向配合天衣无缝,尤其一出《霸王别姬》,更是誉满京城,为此,两人约定合演一辈子《霸王别姬》。但两人对戏剧与人生关系的理解有本质不同,段小楼深知戏非人生,程蝶衣则是人戏不分。   段小楼在认为该成家立业之时迎娶了名妓菊仙(巩俐),致使程蝶衣认定菊仙是可耻的第三者,使段小楼做了叛徒,自此,三人围绕一出《霸王别姬》生出的爱恨情仇战开始随着时代风云的变迁不断升级,终酿成悲剧。

 长篇影评

 1 ) 霸王别姬电影分析(一次作业)


关于影片《霸王别姬》的分析

文学阐述
如果对《霸王别姬》用画框连缀起来的空间进行审视,陈凯歌将他的影片故事时间从1924年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延续到文革以后,是一个横跨了半个多世纪的近代历史。在这里历史是作为人物际遇的背景,给影响空间融入时间的剧烈变动。《霸王别姬》中的各种视听元素以及创作者的思想在经过选择、雕琢、再组合,才构成了影片的所谓之经典大作。
伴着“锵………. ”的京剧鼓点和忧郁的背景音乐,一段二胡“咿呀,咿呀”开始讲述百年的沧桑。本片从民国初期,横跨了国民党时期,抗战,解放,文革,平反等一系列历史,程蝶衣,段小楼二人也渡过风风雨雨。真是:百年觉醒,原是南柯一梦。
影片开始的时候是没有灯光的体育馆中场,站着晚年的段小楼,进来的是同样迟暮却依然痴情的程蝶衣。结束的时候还是这样的场景,这样的人,中间隔着的曲折艰难,我们已经看在眼里。于是那一个转身的慨然自刎,我们并不惊讶,只是面对注定的悲剧,仍然免不了叹息。
1924年的北京,作妓女的母亲带着9岁的儿子蝶衣来到关家科班,恳求收留他学京戏。在戏院这种环境的潜移默化的渗透下,小豆子最终接受了“女娇娥”的角色。慢慢地,程蝶衣的内心发生了变化,他对自己的身份产生了混淆之感。蝶衣与小楼从小就是好兄弟,他们合演的《霸王别姬》轰动京城。抗战期间小楼与青楼女子菊仙结婚,蝶衣倍感孤独。解放后两人又重新登台演出,文革开始了,小楼在巨大压力下揭发了蝶衣的罪行,蝶衣也在绝望中说出了菊仙身世。菊仙上吊了。而11年后,他们最后一次合作《霸王别姬》的绝唱……
 影片人物分析

小豆子始终以静默、思索的状态出现。小豆子体会了唱戏和做人的道理“从一而终”。他宁死不唱“我本是女娇娥”,完整的透露他生性倔强。可是小石头用烟斗捅他的嘴的时候,这种信念的最后防线也垮塌。终于唱出“我本是女娇娥”的小豆子,已经完全进入了另外一种人格,小豆子已带着同样的执著地走向另一端。于他不疯魔不成人生,缺乏对一切现实的考虑,心中只盼着和段小楼永远扮下去,演下去。从小时冬夜第一次与师兄同床共枕到第一次与师兄合唱《霸王别姬》,小豆子就知道,自己要当一辈子的虞姬,跟在霸王的身边。于是他在单飞独演《贵妃醉酒》时,倒在台上的是玉环的身子,脸上却是虞姬的绝望。十一年后,终于等到重逢,段小楼不是他想象的那种人,也不是他期盼的那种人。几十年的痴迷,在这一刻被顿悟击得粉碎。   
小石头讲述的是大师哥的故事,是一个逐步屈从于社会秩序的角色。他在经历了人事的变换在年老之时与影片第一场戏中显出同样的屈从、谦恭、谄媚来。段小楼是最现实的,他一早就分得清戏与人生,师父说的“从一而终”,对他来说不过是套话。与程蝶衣不同,他演了几十年霸王,却没有真正学来霸王的气度。为了救程蝶衣而有求袁世卿,却只剩下了无助而唯喏的嘴脸;更不要说在革命小将的威逼下背叛他最亲的两人。终于结局只是曲终人散。
关师傅在影片中大多时候声色俱厉,时而又谄媚谦恭,既有超我的追求又有自我的压抑还有自我的释放。
影片通过三位主人公的同性恋和异性恋的矛盾,把他们的命运和历史背景融合到一起,展现出他们情感上的纠缠和交葛。蝶衣从小依赖师兄小楼,这种依赖演变为一种爱情,但是小楼回对待他的感情却显得暧昧和模糊。而小楼和菊仙的异性恋,也是菊仙更为明显。小楼始终是一个模糊的状态,也许是因为害怕,这种害怕在文革期间表现的更为明显。然而这种矛盾还是以生命的终结画上了悲剧性的色彩。

导演阐述
导演陈凯歌的这部影片突破了传统叙事的规范。他的影片重视对画面上人物运动的处理,强调视觉造型不拘传统的叙事方式,故事情节淡化,但刻意追求主观性、象征性,寓意性。
作为导演,陈凯歌在影像风味的控制和处理上可谓很成功。一是在重头戏里对人物的奔走行动作长距离的前后跟拍,既完整地展现出极具真实感的空间布景,又可以让观众感受到当事人的某种临场体验;使一场戏的的着重点高度集中;加强影片的节奏感,而节奏的张弛变化可以引导、调节观众的注意力,避免冗长枯燥,树立鲜明的电影语法风格等。而且,不同的长镜头跟拍段落,效果也不尽相同:像影片一开始,前跟“霸王”与“虞姬”缓步走进体育场,长长的过道,相对固定的拍摄距离,使这样的一个运动镜头 产生了“动中取静”的沉重抑郁感,一下子将人带进真幻难辨的颓旧氛围里恍若隔世一般。另一场小豆子被母亲砍断手指,疼痛难忍,在戏园子奔跑大叫,其余角色在不同景深位置也相应地急速移动,剧烈狂暴的画面处理再配以撕心裂肺的尖叫,可谓先声夺人,体现学戏之艰难苛刻。

 摄影师阐述
  由于影片中人物经常处于歇斯底里式的情绪状态,摄影师实在太有理由大用特用夸张的、变形的短焦距镜头了,但顾长卫却从用色入手来烘托画面情绪,可谓自成一家。比如花满楼“相亲”一场,铺天盖地的大红色调,几乎能把银幕点燃;而程蝶衣和袁四爷扮装调戏的场面则用清冷阴郁的调子,加上淡淡的放烟效果。影片里多处可见表现主义的大反差布光,以及模拟舞台效果的分光、追光,反映出顾长卫深厚的影像掌控能力和丰富的影像创造经验。尤为难得的是,他还是一位既能把握导演意图又心思细腻敏锐的优秀摄影师。顾长卫恰好能予以弥补和润色,在本片多处利用光色的细部微调,衬托人物的微妙心理变化,给观者几多回味之处。
       为了给顾长卫的精彩摄影锦上添花,在剪接手法上,陈凯歌常常有意反常规而行,作动接静或静接动式的跳跃式组接,对比强烈,不乏令人色变的冲击震撼;镜语的又准又狠,再加上音响突然的闯入,凌厉逼人。

灯光技术分析
《霸王别姬》用光让人看上去相当舒服,它既不是那种单一、冷冷的暗沉,又不是绝对的暖色调。它介于两者之间,一面尽可能表现了旧中国时代的衰败,另一方面对人物摄像时达到了足够的暖色调,使人物看上去不单一,很具有血色。在色调处理上,尽量照顾到人物在该场景中的情绪。譬如:当文革时期来临前夕,菊仙和段小楼的家对比他们俩刚结婚时洞房,这点对比在对观众关于时间环境的交代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另外本片前半部分对小豆子、小癞子、小石头的面部刻画,机位都是处于侧45度角,光也是尽量模拟到自然光,打到半张脸,随着时间转换,人物刻画开始以正前方拍摄为主:这样做的效果在于利用光的效果,儿童们的一张张脸在逐渐展开,逐渐清晰,很有讲故事的意味,这是创作者在驾驭故事时的一种手段,恰到好处。

镜头技术分析
镜头是摄像师的艺术,包括前面的光。而所有的影视元素就像一辆马车,导演就是车夫。本片的摄影师是顾长卫。从片子的镜头美观程度就深知顾导的功底和用心。由于影片中人物经常处于歇斯底里式的情绪状态,摄影师实在太有理由大用特用夸张的、变形的短焦距镜头了,比如花满楼“相亲”一场,铺天盖地的大红色调,几乎能把银幕点燃;而程蝶衣和袁四爷扮装调戏的场面则用清冷阴郁的调子,加上淡淡的放烟效果——雌雄难分,真假莫测,一派迷离情调。影片里多处可反映出顾长卫深厚的影像掌控能力和丰富的影像创造经验。尤为难得的是,他还是一位既能把握导演意图又心思细腻敏锐的优秀摄影师。原来,陈凯歌一贯的执导作风通常使演员的表演偏向抽象理性一端,故人物的情感表达往往流于粗线条,而顾长卫恰好能予以弥补和润色,在本片多处利用光色的细部微调,衬托人物的微妙心理变化,给观者几多回味之处。
《霸王别姬》是一部故事性很强的影片,将近三小时要讲述跨越半个世纪的发生在一对戏子身上的事,考验摄像师的镜头叙事能力。场面的调度和人物的调度尽善尽美。在本片中,所安排的演员的调度形式的着眼点布置在于保持演员和他所出的环境的空间关系、在构图中的完美,更主要在于反映人物的性格,拍摄时更强调遵循人物在特定环境下必然要进行的动作逻辑。 为了使电影形象的造型更具艺术感染力,在处理电影场面调度时,更注重从剧情出发,灵活运用各种场面调度。使这部电影的过渡也显得自然而流畅,在前一个主题结束之后,画面悄无声息地由亮转暗、由暗转亮,婉转而出下一段主题。比如:在片子的开头,小豆子被切去手指,小豆子的脸部特写,手部特写,反复两三次出现街道,再结合音响“磨剪子来,镪菜刀”以及“低沉的鼓声”。

拍摄技术分析
这一段场面纵深调度对人物命运的铺垫起到了很多作用。就像摄像师对整部片子镜头的把握程度其实用两个字来形容:“精”、“炼”,“精”指的是摄像师慧眼,他找到最能传达情谊的镜头,譬如小楼从花满楼救下菊仙,回到戏院蝶衣和小楼两人背靠背坐着对话的那一段,先不说哪一段对白是如何如何精彩,单看镜头,两人背对着坐着,摄像师给的角度是平视,人们面前都摆着一块镜子,这种格调的设置,比两人傻傻站着对白更具意味深长性。“炼”,指的是摄像师对镜头逐个的提炼,导演找对了场景,演员弄清楚了对白,但摄像师要思考的是:把人物角度如何摆,机位如果设置,是动还是静,才能最具效果。另外一个值得一提的是:在《霸王别姬》的镜头里,多次出现人物甲通过镜子看人物乙,也就是说在片子里镜子作为一种视线介质多次出现,当然这其中肯定包含导演的想法,关于镜子在生活中的用途我就不多扯了,我想说的是这一运用正暗暗对应了“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这一说法。
越是经典的片子越没有必要把画面蒙太奇一一抠出来逐个分析。它的蒙太奇思维应该是一个整体,存在于导演的的脑海中。从转场来说,小豆子和小石头从童年变成少年,是在湖边念叨:“力拔山兮气盖世…”转换的,通过两个摇镜头叠化,表示时间过渡。另外小豆子和小石头从少年变成程蝶衣和段小楼时,则是通过照相,前一镜头是和师父以及众师兄弟合照,后一镜头则是他们已成为角儿是的合照。一前一后,时空交代。前后镜头一两秒,就跨越了好几年,这一方面说明了影视艺术的特殊性,另一方面也说明蒙太奇在影视中运用的欺骗性。
   电影的画面剪辑干净利落,在一个个段落般的故事结束后没有拖泥带水的衔接,而是直接剪接或用远镜头摇开摇进。而电影画面中物象的镜头处理,更使得象征主义手法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如小癞子自杀时轰然倒下的屏风,在关师傅叙述霸王悲剧时的霸王别姬画卷,在太庙批斗时燃烧的戏服和在大火照耀下扭曲的脸,都仿佛对未来人生的磨难与悲壮做了无情的预言。

人物塑造分析
 对于人物面部表情的特写可谓极其细致传神,如小豆子在唱错《思凡》后被“洗嘴”的恍惚神情;在审判程蝶衣汉奸罪时程的坚定;在小四看见共军齐唱“我们的队伍像太阳”时的惊讶和喜悦;在最后菊仙被出卖后的悲愤与绝望;这些面部特写使观众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也使得人物性格被塑造得更丰满。
    《霸王别姬》的对白很精炼,最大的特点很有京味,把那种京剧,京腔味表露得一览无余。《霸王别姬》的人物对白简短但很倾注感情。当然,对白在蒙太奇中也发挥着发挥重大的作用。譬如一些台词:“要想人前显贵,您必得人后受罪”(梨园里师傅对刚入喜福成科班的小豆子的训话),“真他妈想当太太奶奶啦你,做你娘的玻璃梦去吧!你当出了这门儿,把脸一抹洒…你还真成了良人了,你当这世上的狼呀虎呀的,就都不认得你啦?我告诉你,那窑姐永远是窑姐,这就是你的命”(菊仙从良时,老鸨对她说的话)… …这些对白在一定程度也交代了人物以后的命运发展。用一句北京话说:“很有艺术的范儿!”正是这种诸多表现元素反映了中国的古老的文化底蕴,对中国的古老文化是一个很好的展现。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就是,片子的最后当蝶衣拔出剑时,实现了他“从一而终”的梦想时,小楼对蝶衣的呼唤:“蝶衣…”再到“小豆子”,称谓的变化,也足见小楼对蝶衣的感情,这一段很是让人回味无穷。关于演员的表演,都很到位。张国荣把虞姬给演活了。最经典的那一段莫过于那段“说的是一辈子,差一年、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算一辈子。

空间背景技术分析
影片中的每个场景、每个画面都是中国社会和文化的真实写照,导演并且很巧妙地将文化与人物的生存环境紧密联系起来。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历史阶段的时代风貌:街市、四合院、古老的城墙、传统的小吃、鸟笼、蛐蛐罐儿、大烟等等……这些中国独特的人文景观被恰如其分地运用到影片之中,就连胡同中的各种吆喝声都被渲染得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当然,片中的京剧更是不可或缺的一大文化亮点。因此,我们可以说这是一部有着深刻中国文化内涵的影片。
影片中几场湖边长吟的过场戏,镜头空间内容更为宽广,使原本局促于院落的空间舒展开来并且从容的完成率时空的过渡。画面表现四季,镜头运动缓慢,色彩对比度小,浓度偏低,柔和而少刺激。
《霸王别姬》里,总的说《霸王别姬》在空间环境的描述是偏重于再现的;但是,浓重的现实色调常常铺满了画面,把再现性的空间构成上升到风格化的层次。在本片里陈凯歌无疑在艺术表现的分寸感方面进了一大步,整体气氛的营造取代了单个造型的突兀,当然,顾长卫的摄影指导亦功不可没。影片中以浓墨重彩泼洒情感,冷暖两极色调的交叉混用,将本来就五色斑斓的京剧造型、脸谱、服装、动作推到形式美的顶端。

声音技术分析
声音是经过精心选择的和磨合的,否则就会使声音显得很突兀。它与画面蒙太奇同等重要。声音是有节奏的,用声音来调控画面的节奏,磨合出最好的效果。这就是声音蒙太奇存在的伟大意义。这儿我只说一个:当小癞子和小豆子逃走后再次返回时,小癞子看到小豆子被打得很惨,那一刻他害怕了,赶紧吃掉他美味的冰糖葫芦,接着就自杀了。那一段:小癞子吃冰糖葫芦的动作音响,以及被混响了的“刀胚子”声,暗示下一镜头小癞子的自杀。声音是铺垫得如此干净。宁静,死亡前的片刻。
片子有两段主题音乐:一段是低沉的弦乐,另一段则是京剧中很常见的敲击乐,很有韵味的哪一种(本人对京剧不了解,无法详细描述)。也有两段音乐叠化在一起的时候。一般主题音乐出现时,都是主人公命运发生转变的时候。低沉的弦乐暗示主人公命运的未知数;而京剧选段则是提醒着观众“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大主题。比如:当小豆子被母亲切去第六指强行留在戏班时,两段音乐是交织在一起的,强调小豆子入戏行,铺垫了“戏子”这个身份对他命运以后的影响。再如:当小豆子和小癞子逃跑时在戏院看到“当一个角儿的风采”时,弦乐再次响起,这一次音乐传达了一个信息——小豆子要“自个儿成全自个儿”。再到后来,蝶衣吸毒,把自己弄得人鬼不分时,主题音乐也响了起来。得不到爱人,自感沉沦,深深地刻画了蝶衣对小楼的爱慕之深。再往后文革时期:当红卫兵问到段小楼爱不爱菊仙,段小楼因为害怕背叛了菊仙,同时他也揭发了蝶衣。在那个互相背叛来保护自己的年代,段小楼的行为直接导致了蝶衣和菊仙命运:蝶衣绝望,菊仙自杀。这又是一个主题音乐暗示人物命运的一个例子。最后还有一个:在片尾时,当久别重逢的蝶衣小楼再唱《霸王别姬》时,蝶衣装过脸来的特写,拔剑前的一刹那,音乐再次回到了京剧选段——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唯美的经典。当然其实在蝶衣倒下后,音乐中出现一个微弱的《歌唱祖国》(片子开头也有):一方面对应了片子的时空叙述方式,另一方面,激进的旋律,有点讽刺的意味,当然更多的是中国一路走来,有过尝试,有过错误,但也相信祖国明天会更好。
电影全篇大量使用了京剧中二胡以及如锣鼓等打击乐乐器的声音,使得这部电影更具民族传统韵味,而音效与画面的结合更是恰到好处:在开始时戏班中师徒抓小豆子拜师时的京剧声暗示了小豆子已无法改变自己戏子的命运;在小四抢戏的环节,台前京剧声的响起与其说是故事中的原声,不如说更是为了表现段小楼难以抉择却必须抉择,英雄末路的配音,虞姬的唱腔一直在耳边萦绕,却不是程蝶衣而是他认真栽培的徒弟小四的声音,更是增添了对今昔对比和对苦涩的现实的渲染。在“太庙大火”的场景中,沉重的打击乐声错落有致地响起,使得我们的心头也饱受着和主人公一样的精神摧残。在菊仙自杀的时候,菊仙在空中悬挂的画面配着程段二人撕打发出的吼叫声和“听奶奶讲革命……”的歌声,使故事具有了荒诞色彩,而广播中的歌词“却原来,我是风里生雨里长”是暗暗包含了对菊仙一生的概括,更使故事具有了悲凉感。

 声效技术分析
这部电影的声效极逼真,尤其是其中的大场面犹如身临其境。在影片后期制作中导演陈凯歌为剧中的一个角色程蝶衣启用了配音,使得《霸王别姬》完整准确地再现了老北京的风土人情,但是仔细看下来现场蝶衣的原音与配音是穿插在整部电影中的, 成年后的小豆子和小石头都已成了角儿,艺名分别为程蝶衣和段小楼。师兄弟在影楼照完相后承黄包车赶往戏院唱戏,途中蝶衣首度开腔:领着喊的那个唱武生倒不错。柔柔的,细细的声线。身上顿时起了一层鸡皮疙瘩。对于配音,个人最满意的是批斗的那场戏,杨立新声嘶力竭的声线演出将当时近于丧失理智的蝶衣刻画得准确到位,近乎完美。 其实这部片子里蝶衣的原声,有时没有台词,例如:蝶衣为袁化妆时的笑声,戏院外听到冰糖葫芦的叫卖声时的咳嗽声,戒烟时的喊声,以及菊仙自尽后,蝶衣跑出屋后的发疯般的喊声……有很多这样的现场声。

音响技术分析
片中的音响运用了很多,尤其是动作音响,比如:关师傅打弟子屁股的声音,以及打破杯子的声音。其实片子中有很多摔东西和东西掉地上碎掉了的声音,稍微留意一下,就会注意到,片子中的文革前这种场景比较多,破碎的响声正预示着“打倒走资派”的到来。可见音响也是直接参与了叙事。另外在音响方面,值得拿出来细抠的就是音响师在音响的处理上运用了大量的混响,增加了声音的通透感和层次感。关师傅反复强调了一个“道理”:人各有命。混响的加入在叙事也向观众传达了“人很渺小,命运弄人”的信息。
《霸王别姬》运用视听语言的强大组合能力,蒙太奇思维巧妙剪切,影像节奏上的调整在摄影构图上的强大构造能力,把人物跌宕起伏的命运作为了电影的主题,描绘得淋漓尽致,再衬托以风起云涌的大时代背景,让电影在豪情万丈中又不失细腻的情怀;而正是特定的人处在特定的环境中,他们的命运才更加地多舛!这般宏观和微观的结合,产生了奇妙的化学效果!

举例场面分析
举其中一段作为影片的拍摄分析。本场面概括,京城里有名的经理人那爷来喜福成科班为张公公要看的戏选戏班子,而小豆子又一次唱错了词。为了戏班能得到演出的机会,大师兄含着眼泪惩罚再次唱错戏词的小豆子,看着师哥的哭了的样子,小豆子终于拗过了这个弯,唱对了戏词。小石头成全了他,同时也是他自己成全了自己。本场面虽然是群戏,但是主要讲了四个人物的情绪变化:小豆子,大师兄,那爷,关师傅。
  开场,运动镜头,交待场面环境,喜福成科班内,师兄弟们正在排练,也是为了那爷来考察而做表现。
  交待剧情,那爷进场,并且通过关爷的话“您就是我们喜福成的衣食父母”交待那爷这个人物这次来考察的重要性;镜头随人物运动,长镜头,场景调度把握很好。
  依然是在镜头2这个长镜头之内,那爷遇见小豆子,对这个角产生兴趣。
  小豆子给那爷请安,那爷第一次看出神,产生兴趣,情节上往正面方向发展;但是那爷接着的一句话:要求小豆子唱段“思凡”却把好气氛立马打住了,在场的师兄弟弄的很紧张,情绪的第一次小高潮。
  小豆子果然唱错,镜头把站在小豆子后方的大师兄也扫入镜头内,表现人物的情绪关系,大师兄的担心。在意识到自己唱错后,自己也呆住了,整场气氛降到冰点。
  场面气氛转向不好的发展方向,配乐开始严肃沉重,那爷要走,眼看着快要到手的活没了,所有人都开始害怕,这个镜头内正面全脸给的是大师兄,主要人物是他,不安情绪最浓的是他,接下来他为了挽救这个情况而做的举动埋伏笔。
   看着机会就将溜走的时候,大师兄做了一个动作,抢了烟袋,为了整个喜福成科班的存亡,开始教训起小豆子,这是的师兄是“恨其不争”的心态,其实也想转移视线和挽救机会。
  整个场面的高潮,惊吓住了全场所有的人,也留住了那爷,保住了机会;大师兄也是在无奈的情况下,如果不这样做,一则喜福成的机会没了,二则小豆子会被师傅打的更惨.那爷吓呆,而达到了暂时留步的目的,所以关师傅喜从心来。
   一个正面推近的镜头,表现了小豆子内心急速的变化。
   当师哥的烟杆在小豆子的口中一阵乱捣之后,他终于看清只有这样一条前路,师傅一直告诫,既然选择了唱戏,就得从一而终。这个“从一而终”也是整部影片都在强调的,蝶衣后来一生的性格特征。于是,镜头前失魂地坐在太师椅里的小豆子也就只有仪态万方地站起身来,行云流水般,面带一丝微笑地唱:“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至此,小豆子的性别指认转换完成,也是整个影片中人物思想的一次重要转折。
   这其实也是他长期以来精神中对自己性别的一种迷惑与思考,长相中性,母亲是青楼女子,小豆子对自己的性别概念是模糊的,而师哥的这一举动,正让小豆子真正接受了自己的“女娇娥”身份,让他成了角儿。但是并非是被师哥所逼,而是在之前就奠定了蝶衣选择戏的内因情况下,由这一次机会而让其彻底的转变了思想,蝶衣对戏、虞姬对霸王都“从一而终”。

影片总结

《霸王别姬》所搬演的中国历史十分的眩目。随着小豆子的成长,观众经历了近代中国最纷乱的时代。不到三小时的影片时间内,中国江山已经数度易主。影片细心地安插了各种情节去让观众感受这段期间内政权交替的频繁,片子展现那都是中国一个个真实的年代,因此片中包含了清朝的太监张公公、北洋政府时代、国共内战、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和文化大革命等细节。包括人们生活状态,京剧文化,都对中国的那些年代一个很好的复现。借助人物的命运,以小见大,窥视了一个国家的兴衰荣辱。
《霸王别姬》有着清晰的叙事框架,即学戏、从戏与最后的殉戏,而且有着连贯的叙事线:以程碟衣、段小楼、菊仙三人的感情纠葛为主线——体现蝶衣与小楼的分分合合,以历史的演进以及“霸王别姬”这出京戏为两条副线。
《霸王别姬》的镜头语言明确简洁,基本围绕着故事展开,而不是刻意营造意义。影片剪辑流畅规则,构图精美;同时影片中有大量的运动镜头与不同景别的静止镜头交叉使用,形成行云流水而有放有收的节奏效果。
影片的音乐音响也挣脱了沉重的寓意,而主要用来刻画人物心理、营造场面氛围以及创造场面节奏。整部影片总共有四十多段音乐,以胡琴、笛子、鼓等民族乐器为主,巧妙的将京剧、昆曲及各种配乐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与影片风格相契合的凄凉与沧桑韵味。音响上,影片经常巧妙地对现实音响进行恰到好处的提炼,有效的营造出了场面的空间感,托起了整个场面的情绪和气氛。
《霸王别姬》影像华丽,剧情细腻,内蕴也极为丰富深广,对中国文化的挖掘更具历史深度。它把戏剧小舞台与人生大舞台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把剧中演员的艺术声涯和现实人生巧妙地交织在一起,既扩大了艺术表现的空间,又给人以多方面的启迪和思考,既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又充分地发挥了电影音画的综合表现效果,是一部通俗中见斑斓、曲高而和众的佳作。

 2 ) 关于《霸王别姬》-

又看《霸王别姬》,不一样的环境,一样的感动。 有几大矛盾对象: 程蝶衣与段小楼 蝶衣从最开始进京剧班,就与小楼有着很深厚的感情。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感人的画面:小楼受罚,黑夜冬天在院子了跪着,蝶衣则隔着窗子心疼地看着他,等小楼回来后则自己光着身子,却把被子给小楼裹上。接着那个他们依偎在一起睡觉的场面大家一定很难忘记,蝶衣紧紧地搂着小楼,仿佛怕失去了他。而小楼对蝶衣也是深深的爱护,他开始知道蝶衣不想学京戏了,那一次,他却把蝶衣放走了,尽管他十分的不舍的。还有后来让老板来,听蝶衣总唱不好“我本是女娇娥”,就用烟斗烫他,从而使蝶衣第一次唱对。 毋庸置疑,他们都是相互喜欢的,但是,小楼对蝶衣只是好兄弟一样的感情,而蝶衣对小楼则超越了亲情。由于总在戏中扮演青衣,唱的是女腔,学得是女形,久而久之,在社会及角色中,他则比较倾向于女性。对小楼,他也一直是以一个女性的角色,例如帮小楼舔伤口,给小楼画脸谱,其亲昵的动作无不体现出他对小楼的超出一般的感情。尤其是在出现了菊仙以后,他对菊仙的嫉妒和对小楼的怨恨,都很明显的变现了他社会角色中女性化的特点。 程蝶衣与小癞子 小癞子给蝶衣留下的最深的印象,莫过于一句话:“等以后我成角儿了就天天吃糖葫芦”和一个场景“最后因为害怕被师傅毒打,而上吊自杀。”他的自杀是有准备的,由于看着蝶衣被打的恐怖的场面,或许还由于他觉得成为一个角儿还要挨很多很疼的打而觉得害怕?总之,他有准备的自杀了,死之前他把自己身上所有的吃的东西都急急忙忙的吞了下去。这也许是许多学京戏却没有成角儿的人的另一种选择吧。梦不能成真,就只有在虚无的世界中去寻找了。 但他却留给蝶衣一生的印象。在蝶衣成角儿后,一次入场前他听到了冰糖葫芦的吆喝声,就愣住了。那时候,他想到了什么呢?小癞子的梦想?小癞子的死?或许是震惊和无奈? 程蝶衣与张公公 张公公玷污了蝶衣。成了角儿,也并不一定只是荣誉和欢乐。他们或许还不知道,开始只是拼命的向前奔,可后来等达到了目标,却才发现这结果也许并不是美好的,可却,只能接受而不能改变了。 讽刺的是,后来的新中国成立前夕,曾经呼风唤雨,为所欲为的太监,张公公,却成了一个买烟的贫苦的老人,并且已经神智不清,只知道卖烟的人。他曾干过的一切,就在他的混沌中被遗忘了吗?可是受到伤害的人,却是一生的无法挽回的创痛。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一件事也许对一个人来说微乎其微,何时对另一个人来讲也许是决定性的。 程蝶衣与菊仙(妈妈) 从一开始蝶衣对菊仙就充满了敌意,嫉妒,因为她抢走了小楼,一个蝶衣生命中最最重要的人。他们之间也许存在着一场战斗,而蝶衣注定是失败者。 可是,在一幕幕蝶衣与菊仙的对视中,他有对蝶衣有一定的依恋,是一种对于母亲的依恋。尤其在他戒毒瘾时菊仙抱着他哄他睡觉更表现得淋漓尽致。蝶衣从小就被妈妈送到京戏班,连妈妈的最后一眼,那个空荡荡的没有人影的门,都没有看到。因此他对母爱是渴望的。并且菊仙和蝶衣妈妈得出身一样,都是妓女,更给他一种幻象,菊仙有着他妈妈的众多特性,女性,泼辣,妓女。 因此他对菊仙的感情就非常的矛盾了,在敌视与依恋中徘徊。 程蝶衣与袁四爷 也许袁四爷是他的知音,在京戏方面。他在蝶衣失去小楼的最痛苦的时候,让蝶衣产生了幻觉。他很欣赏蝶衣,他也给过蝶衣很多的帮助,各个方面。但小楼对他是充满敌意的,也许是因为他对蝶衣的特殊的关照也令小楼嫉妒了?但他的命运让小楼和蝶衣都很惊讶,一个社会上游刃有余的名流,终会遇到一种无法逍遥自在的社会。他就那么的死了,被历史碾死了。 程蝶衣与小四 蝶衣捡来了小四,在师傅死后,又收养了小四。他是想让小四延续京剧的发展。可时候来,小四却无情的将蝶衣打下了地狱。他抢占了蝶衣的上台的机会,他抢占了虞姬的角色。而对于蝶衣,一个把京剧视为生命,甚至比生命还重要的人,如果连京戏都被剥夺了,那他还能剩下什么呢? 程蝶衣与京戏(师傅) 师傅把蝶衣领进了京剧的世界,一个严厉的,传统的,却对京剧充满理解的师傅,他最终在唱京剧时倒下了,辞世了。无疑,他给了蝶衣很大的影响。蝶衣慢慢的从只知其声,其形,到了解其中的精粹,最终把其视为生命。他在表演时非常的入境,常到达一种与戏中的人物和一的境界。那种潜心投入的表演,一切外在的喧闹和烦扰都不能够影响。 程蝶衣与时代(清末,侵华,民国,新中国初期,文化大革命,之后) 一个动荡的年代,人们的思想也是非常慌乱的,不确定的。连国家,民族,你都不能确信,你就更不能确信任何其他的一切了。人们仿佛都是漂浮在空气中的,没有根基。善于生活的人也不一定能够生(比如袁四爷),懂得人生常识的人也不一定能够生(比如菊仙)。 清末,百姓,戏子,被动得像旗子一样受封建残余的玩弄,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 日寇来了,无辜的人们的姓名也不能幸免。或许艺术能够无国界,可是舆论却不能够接受,民族感情不能接受。 民国呢,仍然是动荡不安,随时都会发生变动。 短暂的新中国初期,对于京剧形式的变形,蝶衣很难接受,毕竟,那不是他心中的京剧的印象。可是他不能决定一切,因为时间的车轮在不停的转着。 他一直都在唱着,不管是哪一个时期,或许,每个时期都需要艺术。艺术没有时间性。可是,在这其中蝶衣总要时不时地受到外界的干扰,政治,一个无聊的却无法避免的东西,在艺术前进的道路上洒满了图钉。 文化大革命来了,一切真的都颠覆了?革文化的命,对文化进行批判,打破固有的一切文化。或许如果这只在学术界进行,只是行而上的批判是好的,可是当权力掌握在了不成熟的头脑发热的人的手中,也许就变味了。没有了文化,没有了标准,没有了历史,每个人都可以是他想是的了,最终,也就什么都不是了。 程蝶衣与死 蝶衣真的累了,经历了那么多辉煌与动荡,得到,失去,又得到。最终,他选择了在戏中结束自己的生命。一生都无法把握住自己,一生都宿命的漂泊,终在死亡这件事上他做了自己的主人。一幅完美的画面——霸王别姬,永不能重演了。留下了孤零零的楚霸王,人生,也许真的只是一场戏。爱,别,离,怨,憎,恚,总得有一个苦涩的结局来收场。 程蝶衣与张国荣 虞姬死了,呈蝶衣死了,张国荣死了。戏里戏外,真真假假,可是,结果都一样。 2005.4.29

 3 ) 戏梦人生

·张国荣能接《霸王别姬》很大程度上要感谢黄百鸣:当时张国荣是东方院线的签约艺员,本来不可以去接拍其它公司的电影,但是作为老板的黄百鸣不但不做限制,反而大力鼓动他去接下此戏,说剧本实在太好了,“会成为你一生的代表作”,这种体贴和大度在商业社会里是非常少见的。张国荣是一个感恩的人,从此以后每年都为黄百鸣拍一部贺岁电影,片酬打折,直到约满之后也依然如故。

·陈凯歌下决心请张国荣出演蝶衣是因为当时《号外》杂志为张国荣拍的一辑照片《奇双会》,有朋友寄了照片给陈大导演看:“动心了没有?”陈凯歌果然立即“动心”,专程去香港与张国荣面谈力请。《奇双会》那辑照片是为纪念梅兰芳所做,造型近似《游园惊梦》,拍得确实很美,但是与《霸王别姬》电影一比,立见高下,不仅化妆不如宋小川,张国荣自己的身段、造手、眼神也都非常“业余”,跟拜过名师之后的表现大相径庭。

·百万片酬张国荣:张国荣一来到北京就像上了弦。一方面要学京剧的手,眼,身,步法,一方面要学习地道的北京话,这对普通话都说不好的张国荣来说是够难的。拍摄更是马不停蹄,每天上午十点半进棚,晚上十一,二点出棚。时间一长可谓是疲劳作战。不过,他那百万片酬是国内演员想都不敢想的。摄制组对张国荣的行踪严密控制。即使和他配戏的演员也不知道他何时来,何时去,真正是来无影去无踪,和大家玩起了捉迷藏。看样子张国荣在北京并不轻松,谁让他这么有名呢?

·大陆很多观众对张国荣的了解是自程蝶衣开始,所以对他有个印象就是阴柔妩媚,实际上张国荣一贯是英气勃勃的小生形象,与程蝶衣相差甚远,为了把他改造成这个男花旦,剧组和他本人都下了好大工夫:剃了他的眉毛,因为太粗太直了,这回要修剪成纤秀的形状;要他保持消瘦的体型,结果常年健身的张国荣在《霸王别姬》里瘦得整个人都细了……还有他的胡须:张国荣的胡须比一般人浓重,长满半张脸颊,每天都要剃两次(梁朝伟曾经羡慕地说:“为什么张国荣可以蓄络腮胡,我就只能蓄山羊胡?”),这次为了符合蝶衣的气质,化妆师给他刮干净还不够,还得在他脸上涂粉来掩盖,但是有些镜头仍然可以看到一片青色的须根。另外张国荣在拍摄《霸王别姬》期间连行走坐立的姿态都改了,那段时间照片上的他坐下来都是紧并双腿,而他一向的习惯是大大咧咧地叉开腿坐,从前是那样,拍完《霸王别姬》之后也恢复了那样。

·认真的哥哥:被港人誉为“天皇巨星”的张国荣把《霸王别姬》中的“虞姬”程蝶衣给演“活”了。现场的张国荣扭着旦角身段,说起话娇滴滴,笑起来酸溜溜,举手投足活脱一个训练有素的旧戏子。剧组人们对他的演技佩服极了,私下开玩笑的说:“你可真是个妖精!”张国荣对自己的表演也十分得意,虽已拍过很多影视剧,但他仍觉得这部将成为他的代表作。张国荣为人也十分随和。拍戏他是最按时到场的演员,从不耽误大家的时间。如果赶上拍脚步声,胳膊,腿等镜头,坚持不请替身,他认为身体的每个部分都是通心的,是有感觉的,局部镜头也是某种情绪,某种信息的传达。他全身心投入的程度可以说是“走火入魔”。

·从《霸王别姬》小说来看,只需要两拨演员:少年和成年,但陈凯歌觉得还不够,所以他又选了一拨幼年的小演员。那些小孩们都是戏校的,长得很可爱,又十分敬业。他们可真吃了不少苦,因为所有挨打的戏都是真打。陈凯歌说:与其假打打好几遍都通不过,还不如来一遍真的,这样孩子也不知道会打到什么程度,很真实。打完导演都哭了。

·张丰毅回忆那场挨师父打的戏时说:“原本导演说穿着衣服打,我觉得要表现出挺大的一个老爷们还象小时候那样,把屁股露出来让师父打,意思才对,所以主张脱裤子。张国荣说:我可不光屁股。我说:‘我不在乎,我来。’”等真到拍的时候,板子打下来,张丰毅真是疼得脸也变了,声儿也颤了。拍完起身,别人都上来慰问他,他强笑着说:“没事儿,没事儿……”后来,有人说:“要不你去医务室瞧瞧吧,上点儿药。”他才绷不住,真有点儿急了,回头冲老头儿喊:“你把我打出血了……”这场戏还有一段香港记者的描写:拍这个镜头前,听陈凯歌一声“现在打张丰毅的屁股”,笔者误为开玩笑,张国荣随即乐得拍手叫好。张丰毅声明四十岁以下的女性离开现场方可开拍,陈凯歌只要求在场人不要拍照,引得一片笑声。扮演师传的演员重重地举起“刑具”,较轻地落到张丰毅的身上,众人都笑了,觉得打得不像,于是再来一遍。直到陈凯歌认为打得合格才喊停。 张国荣迅速将“师兄”的长衫放下,他一脸心疼状道:“不能再打了,都打出血了!”由此可见二人戏外也十分默契和友好。

·电影中《贵妃醉酒》一节,高力士的扮演者是一位京剧名家,号称“梨园第一名丑”,据说为人非常骄傲。拍戏那天他与张国荣搭戏,拍完之后悄悄问工作人员:这个人学了几年戏了?工作人员回答:没学过戏,香港明星来着。老先生大吃一惊,立即上前与张国荣结交,赞不绝口,并且约他有机会共演一出折子戏。张国荣高兴地答应了。不过老先生恐怕还不知道,《贵妃醉酒》那段演出张国荣只学了十五分钟就拍成了。

·日本兵入城一节,拍到劫后余生的蝶衣,张国荣拍完之后看了回放,建议说蝶衣的化妆应该更凌乱一些才有被蹂躏的效果,陈凯歌表示同意。张国荣要助手过来亲他一下,助手不敢,于是陈凯歌亲自出马,揽过张国荣狠狠亲了一口,把他脸上的胭脂口红抹得杂乱一片,恰如几缕血痕,拍完之后果然效果更好。

·“师哥你别走”一节,张国荣叫出这一句之后,陈凯歌喊停,走过去给他讲戏。从花絮中可以看到张丰毅和巩俐都停下来望着陈凯歌听讲,而张国荣眼里全是泪,一动不动地盯住张丰毅,待到陈凯歌讲完,伸手拨开陈凯歌继续演下去,眼神始终没有离开张丰毅。

·据香港媒体描述说,拍摄巩俐往张国荣脸上吐口水那场戏试戏时,巩俐只是随意喷些口水,到了正式拍时,巩俐表情好逼真,口水一大口喷过去,陈凯歌说巩俐演得好,够逼真。张国荣拍完这场戏,对巩俐笑道:“怎么你这么多口水啊,好似喷泉一样。”巩俐不好意思,即刻起身帮张国荣抹脸,张国荣说:“不如我今晚不洗脸啦!”

·小楼和蝶衣在剧院演出一节,要求群众演员全体鼓掌,但是一个女孩没有,只是挥舞着一张纸等张国荣签名。张国荣在台上看在眼里,演完之后叫助手找来那个女孩,一边签名一边说:签名是没问题的,但是工作的时候你就要好好演戏才对。

·蝶衣戒烟一节,第一次拍完陈凯歌就说可以了,张国荣不满意,要重拍一遍。连续拍了几次之后,他砸玻璃砸得太狠结果把手指削去一块肉,大家都很紧张,他笑着说没关系,这一回终于拍好了。

·一般电影为了节省经费,都是按场景排工,同一场景的戏安排在一起拍完。《霸王别姬》为了情绪上的连贯,是按时间顺序排工的,就是说电影中前边的戏是先拍的,后面的戏是后拍的,结尾的戏是最后拍的。你可以明显地看出张国荣在开头还不太自然,有点故作扭捏,随后入戏越来越深,演绎得越来越精彩,到电影的后半部分,陈凯歌说他的表现已经超出自己想象,不再对他做指导,是任由他自己发挥的。

·拍摄休息时,“虞姬”张国荣和“菊仙”巩俐开玩笑,两个人亲亲热热,坐在那里,你一言我一语,一会说一会笑。立在旁边的张丰毅全无霸王之威,几次细声细语的插话却没人搭理。见他们旁若无人,楚霸王不觉火往上撞,“别介,咱们可是一家人。”俩人转过头来看看瞪着眼睛的张丰毅,大笑起来,原来是巩俐和张国荣设计故意气他。说起巩俐,张国荣赞不绝口,夸奖她出戏快,适应快。巩俐对张国荣也是颇加赏识,只可惜和张国荣配戏要比张丰毅少,要是再多一些就竟锦上添花了。张国荣玩笑道:‘那是他们怕你爱上我。”

·张丰毅与张国荣同岁,拍《霸王别姬》的时候处得跟亲兄弟似的,那年是他俩的本命年,张丰毅特意送了张国荣一条红腰带,教他“避邪”。

·葛优一直以为张国荣比自己小,后来得知人家比自己还大一岁,吃惊地说:“他那是怎么长的。”葛优得了国际影帝之后,张国荣请他吃饭,热情祝贺,还对他说:“我倒是觉得蝶衣应该选择袁四爷,因为袁四爷比小楼更懂艺术,更懂京剧,也更懂蝶衣。”

·《霸王别姬》里的几位客串角色:花满楼一位嫖客是黄磊,红卫兵小头目是吴大维,给蝶衣擎伞的跟班是宋小川,庭审的法官是张进战。

·陈凯歌找巩俐来演菊仙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照顾国际市场,因为当时巩俐是中国影星里国际影响力最强的一个,《霸王别姬》为她大幅度增加了菊仙的戏份,境外版本的影碟封面大半张都是菊仙的头像。

·很多人都知道程蝶衣曾经原定尊龙出演,但鲜为人知的是李碧华对段小楼最早看好的人选是成龙,而且成龙也是戏班出身。而成龙怕这部影片的同志色彩会影响自己的形象而谢绝了。

·张丰毅豪爽,仗仪,真挚,洒脱。陈凯歌独具慧眼选中他演《霸王别姬》中的“霸王”,对他说:“你的气质与角色吻合。”李碧华对张丰毅也挺满意的,她描述第一次见到张丰毅的印象,说他符合段小楼的形象,不但粗豪硬朗而且“眼角带一点桃花”。剧中段小楼由‘纯”变“俗”,是个又好又坏的人。张丰毅说:“我喜欢演这部戏。演了十几年戏还没哭过,这部戏已经让我哭了两次。你想,让一个堂堂五尺汉子真的哭出来不易啊!” 谈到张国荣,张丰毅的话更多了:张国荣很潇洒,不像大陆人那么累。平时说话高兴时就扭着旦角身段。他演技好,为人也好,总之除了爱吸烟外其他的都好,他们配合默契,戏中是搭档,生活中是朋友。

·拍《霸王别姬》是张国荣第一次北上,香港朋友都为他捏一把汗,担心他到北京去过“非人生活”,张国荣自己也很紧张,带了一大箱子药,拍摄期间成了剧组的公用药品库。到北京他还真病了,水土不服,发高烧,流鼻血,泻肚子,人迅速地消瘦,他说这样挺好,更符合角色形象。

·批斗那场戏非常辛苦,连拍了两天,当时是北京最热的季节,张国荣在酷暑中穿着全套戏装,挂着大牌子,跪在火盆边声泪俱下地演了又演,结果拍完之后大病一场。

·许多时候没有张国荣的戏份,陈凯歌给他放假,允许他回香港休息,他不走,说要维持戏里的情绪,怕分了心。而当时全剧组都知道他在香港有一个“多年女友”,每天至少通一次电话,费用都是他自己承担,没要剧组拿一分钱。

·拍京剧戏份时上行头是很辛苦的事,勒头勒久了会呕吐,张国荣吐啊吐啊硬是吐习惯了,几十斤重的凤冠一戴一整天。行头上好之后不能吃东西,因为脸上的肌肉活动会使贴片脱落,张国荣又不愿折腾化妆师重新化妆,于是不顾自己的胃病经常饿着。就连喝水也要控制,因为上厕所不方便。拍贵妃戏的时候张国荣要上厕所,怕弄脏了一身繁琐的行头,没敢进男厕,跑到女厕去试试看,结果一进门立即又跑出来:“原来女厕更脏……”

·内地公厕之肮脏久负盛名,香港去《霸王别姬》剧组探班的记者都不肯在片场上厕所,每次都要坐车回酒店去上,他们对一贯有洁癖的张国荣居然可以跟剧组其它人同样去公厕深表敬佩。有些特殊场所连公厕都没有,需要在野地里解决,香港记者问张国荣:“有没有跟路过的鬼神打招呼啊?”张国荣笑道:“有啊,我每次都说‘对不起,借个光’啊。”

·张国荣拍戏时总是会自掏腰包请工作人员吃饭,《霸王别姬》也不例外,当时正值盛夏,他还包办了剧组的水果和冷饮,没有他的戏份时也兴高采烈地带着西瓜去片场慰问。5月下旬,正赶上北京罕见的高温。摄影棚高达40多度。张国荣见剧组人员个个大汗淋漓,难免心疼。拍摄间隙,他趁大家不注意,遛出去花了300元买了一箱冰棍儿。

·张国荣对《霸王别姬》剧组的感情极深,与所有的工作人员都相处融洽,经常在一起玩闹,工作人员说“他是个近乎完美的人”,“工作态度一流,勤力,肯合作,没有架子”,“从来没见过他那么关心人的大牌明星”,“对自己的要求比导演还严格”……拍摄结束时他恋恋不舍,又一次做东请全剧组吃饭,席间难过得忍不住流泪,跟每一个人对饮,喝了三杯茅台十二杯白酒,素来不擅饮酒的他回到房间后呕吐了四个小时爬不起身。张丰毅和巩俐都劝他说以后还有相聚的机会,张国荣说:不同了,以后就算再见,寻不到这份心情了……

·2003年初,已经被抑郁症折磨一年的张国荣专程去北京拜会《霸王别姬》剧组的老友,一一见面,吃饭,扮演小豆子的尹志当时没有见到,张国荣回到香港之后还给他打了电话:“我是你国荣大哥啊,有机会再去看你……”

·陈凯歌说,早几年前,香港就请他拍《霸王别姬》,他没有接。过了几年,他觉得能够驾驭这个题材了,才接拍的。陈凯歌对《霸王别姬》极其用心,许多不为人注目的细节都一丝不苟,比如说解放前剧场的看客中经常会有擎着鹰的少爷,你仔细看电影里,镜头中一晃而过的一位看客臂上就擎着鹰。

·片中程蝶衣是杨立新配音的。尽管张国荣提前3个月到北京练普通话,拍摄过程中,已经能用很流利的普通话与大家交流了,但后期制作时还是发现广东味太重。不过,陈凯歌为了让张国荣的努力在剧中有所体现,在程蝶衣嗓音处于“失真状态”时,还是有两场戏保留了张国荣的原声:一场是程蝶衣神志昏沉抽大烟的戏,还有一场就是他与葛优饰演的袁四爷在后花园舞剑之时,醉后所唱的。而由于国际电影节都要求影片使用演员的原声,杨立新当真成了幕后英雄,字幕中都没有打名字。

·这是中国大陆第一部在戛纳获金棕榈的影片。戛纳影展张国荣以一票之差落败影帝确实很可惜,连评委会都对他表示抱歉,据说是因为最高大奖金棕榈奖和最佳男主角奖不方便让同一部电影兼得。而当年被提名金马奖最佳男主角的演员们第一反应都是询问张国荣有无提名,说如果有他,自己就不抱指望了。最终由于种种原因这部电影也没有参加华语的影展,影帝也就无从评起,但张国荣自己对这种境遇从未抱怨过。

 4 ) 戏里的霸王,俗世的虞姬——评《霸王别姬》

      《霸王别姬》观影三遍仍觉有口难言,大到剧情结构小至细节手法,震撼处诸多却无从下手,切口太多,可谈处也极广,既怕单写一点可惜了其他灵光,又怕浅尝辄止范范了事。循印象最深处看,片子高妙之处源于技术实现与艺术效果两个层面,宏观上给观众久久难以平复的心情多在于剧情的曲折,戏如人生,人人摆脱不掉似乎安排好的命运浮沉,而人事之变又与家国之事难分干系,若从大处社会着手,片子有其折射反思之处,若从人性本身细看,又有合乎常理的矛盾和纠结。总而言之,无论对艺术鉴赏还是现实哲思,《霸王别姬》以其跨越巨大的时间线和复杂的性格塑造均能给人以思考。但作为影评而非观后感,似乎还需走出戏来,放下憾恨,单就对导演如何实现作品的表现力来浅析一二。
      《霸王别姬》首尾相连正构成一折绝唱。其间按时间顺序的剧情铺展补足了开场带给观众的悬念,也加深了面对片尾时的理解。从结构上来看,《霸王别姬》是流畅易懂的,因其明显的时间线,和环环相扣的剧情,毫无缀余之处,紧凑之余让人目不暇接,始终吊着观众的眼球。更需点明的地方在于结构上前后的联系都似有因果,无论是人物还是道具甚至音响都与下文构成或多或少的联系。在此结构下构成的鲜明对比和反复,能起到加深人印象的作用并进而在转折处动人心弦。从世界的架构上来看,天地愈加宽阔,可人生路却越走越窄。结合电影来说,片子前部分多为练功、受罚情节,均展现的是梨园内生活,闲暇时小癞子最喜欢的冰糖葫芦叫卖声将其吸引偷溜去开门,从此打开了外面的世界。此处门外的世界以五彩斑斓的大风筝这种带有童话色彩的意向代表,则是导演巧妙的安排。而后小癞子在戏院时看角儿激动得边哭边说“这得挨多少打啊”使得之后因为害怕挨打自杀显得合理,而小豆子看霸王时入戏流的泪也使得回梨园显得合理。另外那爷此处戏院前第一次登场,标志性动作抹头以及那油腔滑调不仅直接建立起了人物形象,更是为后面同地不同时的对比做了准备。第二次那爷出现在戏院前等的角儿是蝶衣,同一个位置,同样的动作,同样多的人群,小癞子却已故去,而此景下响起的冰糖葫芦叫卖声则不约而同的将蝶衣和观众都带回了年少时偷跑的经历,恍惚片刻。这样几番波折,便也引得观众更加入戏了。结构紧凑的特点贯穿全片,而人设的结构也是稳固的,小时候的主要人物为小石头、小豆子、小癞子和关爷(师傅),成角儿后是段小楼、程蝶衣、袁世卿、菊仙、那爷、以及后面的小四。小豆子和小石头打小便好,这点片中细节不胜枚举也就不再赘述,而不同阶段的主要戏剧冲突便是由人来构造,小时候的冲突源于师傅的严厉,成角后的冲突源于菊仙和袁四爷的介入,而后的冲突由时代变迁下当政者及听戏群体带来,以及最后文革时小四儿的背叛引发冲突等等。稳固的人物结构以小楼和蝶衣为核心,从小豆子和小石头建立起稳固的关系再到置身历史洪流,沉浮一生,经历无数,结构的稳固才使得剧中人物众多的情况下,时间线较长的情况下,剧情几经波折也没有迷乱,更没有乏味,反而虞姬自刎,片子骤然结束,留得大片记忆和留白供人回味。
      若谈《霸王别姬》不谈人物塑造,一定不完整,若谈人物塑造仅就剧情来说也一定不完整,《霸王别姬》人物塑造的成功在于真实丰满,片子跨度极广,几乎涵盖了多许主要人 物的一生,人物的行为选择与其性格密切相关,而人物的性格又是复杂和变化的,片子的剧情铺展恰恰解释和展现了主要人物的性格变化过程,并有节点性的镜头标志,由此显得合理严谨而真实。我中学时就听说过《霸王别姬》的好,可对于同性恋却是感觉无法理喻也因此没有兴趣观看本片,可看完片子才彻底理解,但就蝶衣对小楼复杂情感这一处来看,小豆子对师哥的情愫并非从始如此,刚入戏班遭众人嘲笑不惜烧掉母亲留下的唯一纪念、被打几年还坚持唱成“我本是男儿郎”、以及打死也不求饶的种种细节都能让我感受到这个瘦弱的小男孩一直有的倔强和男性意识,而小豆子的取向发生变化也是递进的,受多方影响的,儿时一直被打扮成女孩;师哥为帮自己受苦被罚的感动;对虞姬的理解;张公公的猥亵;对师哥的依赖等等,蝶衣逐渐将对小楼的感情被虞姬对霸王的复杂感情——陪伴、崇拜、依赖甚至爱恋所嫁接,最终在菊仙出现打破这对平衡关系时终于迸发,表白确定为了爱慕。那爷戏班子采风一段小豆子终于放下了对“我本是男儿郎”的执着,是人戏分开的开始,亦是走入虞姬的开始,世事动荡无依无靠,每日唱戏,年复一年终究形成了蝶衣的性格和对小楼的情感,蝶衣是单纯的,他活在戏的世界里,除了戏里的世界(戏中人物心里世界)就是戏外的世界(关注戏剧本身),可终不是现实世界,因此他可以与日本人青木为友哪怕扣上汉奸之名,可以与袁世卿为友只因他懂戏,袁四爷梨园大拿但他懂的是戏并非是人,爱的是虞姬而非蝶衣,程蝶衣演活了虞姬这才有了袁四爷的深情,于是所谈内容也不外乎戏剧。片中真正懂蝶衣的其实是菊仙,蝶衣对菊仙百般刁难,但至最后菊仙并未记恨蝶衣,反倒是毒瘾犯时菊仙如母亲一样紧拥蝶衣安慰,究其原因实在于菊仙理解蝶衣,青楼岁月让这个倔强的女人见够了人情冷暖,她将自己幸福生活的筹码压在了小楼身上,蝶衣无论如何羞辱刁难,只要他在意的小楼没事,她就始终以大嫂姿态面对这个“师弟”,否则真以菊仙的本事脾气,与蝶衣勾心斗角也不是难事,因此菊仙选择了有尊严的忍让,直至小楼的背叛让菊仙心灰意冷,这才断了生念,需注意的一个细节是菊仙上吊自尽,未穿绣鞋,似乎与光脚“讨婚”一折有对比之意,那场是蝶衣扔的绣鞋羞辱的菊仙,菊仙走时干干净净不欠任何一人,一个镜头便多体现一分人物,每每此类,我都不禁感慨导演的高明。再看小楼,最有霸王气概时是在日本人占领北京时,戏院起冲突小楼将茶壶怒摔在宪兵队长头上,全然不畏,生死不顾。儿时练戏帮小豆子偷懒结果乐观受罚冻成冰人回房时还唱“此乃天亡我楚,非战之罪也,小爷我今儿个练的是九转金炉的火丹功。”那等豪情已有几分霸王的气概,了最终的解决实系关爷的一句教导点,“人得自个儿成全自个儿”。蝶衣记住了从一而终入了化境,可小楼却始终将唱戏作为一技之长,过好日子的本领,终究只能做戏里的霸王。于是在袁世卿被枪毙开始,小楼就已经彻底丢了霸王的气势,毕竟“袁四爷何等人物都被打倒了”,仿若失魂,而后便在各个抉择关头如同丧犬,但求苟活,不敢逞强。
      坚守和背叛是片子一个主题,该主题更是为了公开的将人性拿到台前审判。为了展现这个效果,导演在片中大量运用近景特写镜头展现人物面部表情以表现其内心活动和状态,更是在台词上下功夫,配合人物神态将人物塑造的活灵活现,台词的雅俗之分,俚俗语言的运用和地道京腔将人物塑造的个性真实生动,极富生活化气息。除此之外应指明的本篇一大特色为舞美,京戏讲究情境,蝶衣在片子中经常上着妆或带不带行头出现在没有布景的现实中,“有那么一二刻,袁某也恍惚起来,真如虞姬再世了”,正体现其“不疯魔,不成活”的境界,又恰如其分的展现了蝶衣与现实的对抗,美妙玄幻。除此之外造型设计上片中多次出现隔一层东西展现,比如蝶衣在日本军营唱戏时隔的拉门,从外面看如同皮影一般;再如隔着鱼缸吸大烟的镜头,烟雾缭绕飘飘欲仙更显蝶衣内心空虚,乃至追求虚渺;片尾批斗时隔着火帘的人物更加狰狞,隔着屏幕都有灼烧之感,片中人撕心裂肺,局外汉痛惜叹惋。这些舞美造型上的特点使得片子盖上了一层朦胧美,似幻似真,这倒也倒符合了几分戏剧的元素特色。
      感有余而言难尽,思有限而意无穷。思想分境界,想法有高下,寥寥文字肯定说不出片中的许多细节、手法,而且有些地方甚至还未发现,浅谈片面充其作抛砖引玉,所评之处若有误读还请示下,另有高见但望不吝赐教。

 5 ) 关于一个眼神的感动


这辈子第一次为一部电影感动是高一那年。学校里组织去看陈凯歌的《霸王别姬》。16岁的孩子,情窦初开懵懂年纪,真不知道当年学校让我们看如此深刻意识又前卫的电影是为了宣传什么。不管是什么原因,总之熙熙攘攘的一帮少男少女确实走进电影院,在黑暗中老老实实的坐了将近三个钟头。那一年很多的事情到现在都忘记了,可这部电影却永远留在了心底,留在了记忆的长河里。

那个时候的我,对同性恋是完全没有概念的。虽然读红楼的时候对脔童这样的字眼十分触目惊心,宝玉与秦钟同窗友谊后面隐藏的暧昧更是值得玩味,但两个男人之间的情欲却不是我小小脑瓜那个时候能够理解的东西。与其说感动,不如说是魅惑。电影里的方宅大院,青砖碧瓦,那些咿咿呀呀的美丽唱词,那些脸谱上五彩斑斓的线条,程蝶衣望向段小楼那妩媚热切又充满绝望悲伤的眼神。我完完全全被迷住了,迷失在一个超越我那个年纪那种心灵理解力之上的复杂故事里。我不明白巩俐饰演的菊仙为什么那么讨厌程蝶衣,我不明白段小楼究竟为什么总活在矛盾与挣扎里,我甚至没完全看懂程蝶衣最后为什么要自杀。可我清清楚楚的记得文革中焚烧京剧道具行头的那一幕,三个人相互指责互相毁灭的场景。熊熊火光里所有的人都被烧成了鬼,被烧得伤痕累累奄奄一息。我坐在那里心中感觉到的疼痛竟然那么真切,眼泪也如河流一般流了满脸。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为一部电影流泪,为一个自己并为完全看懂的故事感动,为一段自己完全没有概念的感情心碎。

我的身旁坐着的是当时我暗暗喜欢的男生。泪流满面甚至泣不成声的我在黑暗中突然感觉到自己的手被一个人温暖的,紧紧的握住。我偷偷扭头看他,看他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看他的眼睛映出那熊熊火光的明灭。我们俩就这样握着手,流着泪,不说一句话的看完了整部电影。当电影院里的灯光又亮起来的那一刻,当林忆莲那首悲伤的《当爱已成为往事》轰轰烈烈的响起来的时候,我心中的感慨几乎无法用言语形容。

后来这部电影又被我看过无数遍,每次的感动感慨都有所不同。可那种魅惑,可程蝶衣那妩媚热切又充满绝望悲伤的眼神却是永远打动我的细节。我依然会在火光重重的那一幕泪流满面,我依然会在音乐响起的时候感慨到言语尽失。我才知道,一部优秀的电影对人的影响,原来可以超越一切语言一切故事情节。

很多年以后,哥哥那个眼神仍然在我心头妩媚着绝望着,京剧与男人之间的感情对我依然极尽魅惑。很多年以后,每当我想起曾经暗恋的那个男生,我也总会想起他手心的温暖,想起我们一同流泪的感动。

 6 ) 《霸王别姬》的性暗示

《霸王别姬》中程蝶衣的性别嬗变是贯穿全片的一条隐线,亦是推动叙事的基线。程蝶衣为虞姬生,所以他必须是女人。正是这种个性与性别的抗争,最终导致现实与历史的对抗,性别的错位才是酿成悲剧的根本动因。片中至少有以下几点符号化暗示,例证了这一嬗变的过程:
1、 入行前,为生母砍断畸形指是肉体上的阉割。男体决裂的象征,完成了最初的、也是最具象的性别转换;
2、 十三岁,错唱戏词遭小石头施虐,用烟斗搅嘴至满嘴血污。此处象征意味最为强烈,烟斗……直捣口腔……满嘴血污,女贞沦失……初次见红……
3、 同年,受太监张公公侮,则是精神上的阉割。角色屈从了女身,最终暴虐受孕,至此,在多重折磨中完成了性别嬗变;
4、 而张宅浓烈的红色布景暗示腥红的子宫,以及母体的妊娠期
5、 随即,出张宅意外拾弃婴小四子,象征分娩结束,母性意识的唤起,固置了这一屈辱的性别改写


反复出现性别错位的事实模糊了蝶衣本人与他人性别的鸿沟,绽放出了一种令人“惊艳”和“惊诧”的美。京剧《思凡》唱道:“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看完全片倒回来听这一折,当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所谓“造化弄人” 真个被唱词表现得酣畅淋漓。

 短评

最优秀的中国电影

7分钟前
  • 艾小柯
  • 力荐

城头变幻大王旗,一个《霸王别姬》,一个《活着》,道尽中国现当代史,百年内无可超越。

9分钟前
  • Bono
  • 力荐

仨小时的电影,我没上一次厕所,一直专注的在看,除了牛逼我想不出其他的词儿了。直男对于gay来说终究是祸害,他们不敢爱,面对自己的感情畏畏缩缩,伤了别人还假惺惺。每个人都演的很好,蒋雯丽虽然出场不到半小时,也是把角色诠释的淋漓尽致。这真是陈导的巅峰之作了。

10分钟前
  • 莫呼洛迦-屁股上的青春在歌唱
  • 力荐

往事不要再提,人生已多风雨。纵然记忆抹不去,爱与恨都还在心里。真的要断了过去,让明天好好继续,你就不必再苦苦追问他的消息。爱情他是个难题,让人目眩神迷,忘了痛或许可以,忘了你却太不容易。我对你仍有爱意我对自己无能为力。

13分钟前
  • 文泽尔
  • 力荐

陈凯歌可以靠它吃两辈子饭了,现在看来江郎才尽也情有可原

15分钟前
  • phoebe
  • 力荐

被“历史”绑架了的两个小人物……《活着》和《霸王别姬》不是中国电影的起点,而是终点……

18分钟前
  • [己注销]
  • 推荐

他竟当面一语点破:虞姬是真虞姬,霸王是假霸王。

19分钟前
  • 沉歌
  • 力荐

在野路子出身的张国荣面前,学院出身的张丰毅显得那么单薄

23分钟前
  • 老鸡|扶立
  • 推荐

你凝视你的脸,几亿人在爱恋。

27分钟前
  • JulyChan
  • 力荐

蝶衣于台上贵妃醉酒,头顶忽撒下无数抗日传单。灯骤灭,台下喧哗。没有人再顾及台上的贵妃。唯有蝶衣,继续着未尽的绝美舞步丝毫未曾停滞。一片混乱之中,也唯有四爷,独自于楼上包厢继续丝毫未曾分神。看到这里感动的一塌糊涂。结尾处“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真的落泪了。纯粹坚持的2人去了

30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力荐

人戏不分,不疯魔不成活。

35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它已经存在了15年,我现在才去看它。小时候的部分,有些不够自然,后面倒是越看越入戏了。段小楼的个性颇有点让我厌烦,顶着个英雄的皮囊,其实最不懂事。电影结束的时候,很想听张国荣版的《当爱已成往事》,对张国荣从来没有特别的感情,也一直只听林、李版本的那首歌,可经过电影的铺垫,彻底推翻过去的喜好,张的版本变成了电影的延续,仿佛程蝶衣还在那低低的说话一般,缠绵悱恻,绕梁三日。

39分钟前
  • 半袖
  • 推荐

不疯魔,不成活

43分钟前
  • 大头绿豆
  • 推荐

菊仙是个好女人

44分钟前
  • Holocence
  • 力荐

不解,拍出过霸王别姬的人怎能拍出无极来

47分钟前
  • kingfish
  • 力荐

我記得我標記過這部片子的啊!——我以為這是國產電影的開始,誰知道是結束。

51分钟前
  • 人云奕云
  • 力荐

这真的不是电影,而是人生。如此真实深刻地反映了从抗战前夕至文革的那段历史时期下命运凄惨的人们,渗透在每一个细节,包括那个不能忍受戏班虐打的孩子,而文革中六亲不认,人格扭曲更是展现到了极致。当然最赞的是哥哥的表演,如此悲哀可怜的蝶衣让人心痛,不疯魔不成活,人戏不分,现实的他也是如此

55分钟前
  • 凯瑟琳小姐
  • 力荐

就凭这个,我愿意原谅陈凯歌一切的烂片 你只要伟大过一次就可以了 就凭这个 哥哥你是我心中永远不朽的传奇 你是全世界最大的角儿

56分钟前
  • 蚂蚁没问题
  • 力荐

君王意气尽 贱妾何聊生

60分钟前
  • 香水瓶
  • 力荐

往事不要再提,人生已多风雨。他是霸王,你是虞姬,“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万丈红尘蹉跌走过半世纪。寥落繁华不由己,十万春花如梦里。剑还给你,命也还给你。“君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陪你唱罢这出、我便离去...

1小时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