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卢布廖夫

剧情片苏联1966

主演:安纳托利·索洛尼岑  伊万·拉皮科夫  尼古拉·格林科  尼古拉·谢尔盖耶夫  伊尔玛·拉乌什  尼古拉·布尔里亚耶夫  尤里·纳扎罗夫  尤里·尼库林  罗兰·贝科夫  

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剧照

安德烈·卢布廖夫 剧照 NO.1安德烈·卢布廖夫 剧照 NO.2安德烈·卢布廖夫 剧照 NO.3安德烈·卢布廖夫 剧照 NO.4安德烈·卢布廖夫 剧照 NO.5安德烈·卢布廖夫 剧照 NO.6安德烈·卢布廖夫 剧照 NO.13安德烈·卢布廖夫 剧照 NO.14安德烈·卢布廖夫 剧照 NO.15安德烈·卢布廖夫 剧照 NO.16安德烈·卢布廖夫 剧照 NO.17安德烈·卢布廖夫 剧照 NO.18安德烈·卢布廖夫 剧照 NO.19安德烈·卢布廖夫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0 05:44

详细剧情

15世纪初,俄罗斯动荡时期。著名圣像画家安德烈·卢布廖夫(安纳托里·索洛尼岑 Anatoli Solonitsyn饰)在大公的邀请下前往莫斯科为教堂作画,受到了贵族式的服务与对待。然而,卢布廖夫却身处在一个饱受鞑靼人铁蹄践踏和充满灾难残杀的悲惨时代。目睹了黎民百姓在大公暴政下的水深火热,卢布廖夫毅然离开教堂返回修道院。不久,卢布廖夫被迫再度回到莫斯科进行圣像创作。然而面对居民被无辜的残杀,教堂在战火中被无情的摧毁,卢布廖夫再次陷入艺术与现实巨大反差的质疑之中,拒绝继续作画。1423年,鞑靼人的军队终于被赶出俄罗斯的大地。在经历了炮火、鲜血的锤炼洗礼后的卢布廖夫,终于完成了传世名作《三位一体》的创作。   由苏联电影大师安德烈·塔科夫斯基执导的旷世史诗巨作《安德烈·卢布廖夫》,用塔式特有的诗化电影语言和如历史壁画一般的浓重画笔,呈现了15世纪俄罗斯著名圣像...

 长篇影评

 1 ) 塔可夫對這部電影的評價

老塔在一次採訪中說了一段關於這部電影的話“當時拍完以後,很多同事和電影委員會的人都對這部電影的評價非常高,我覺得非常意外,因為連我自己都不知道我究竟拍了什麼,很快這部電影就被當局雪藏了,接下來一直未能在蘇聯放映,因為他們認為這部電影是反歷史的,那是完全錯誤的指責,我們盡可能的還原電影所處時代的真實狀況,卻被當局認為我是反俄的。”,

 2 ) 笔记

看Andrei Rublev就好像攀岩一样,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他对剧情安排基本是不在乎的,一切镜头都是为了象征主义服务。

“将极度抽象的符号通过画面实体化”这种很实用的技术词完全不足以形容电影本身的多层次(政治,哲学,宗教,以及斯拉夫文化)。

不过如果坚持看完电影,再继续来看Tarkovsky的访谈,你会觉得仿佛是攀至顶峰终可尽情眺望的风景。

 3 ) 陈卫评《安德烈•鲁勃列夫》

苏俄的艺术家,除了普希金等极少数几个之外,在接触前总是那么的怕人,因为他们的作品总是那么的大而重,叙述又是那么地不顾读者的接受心理(但是经验告诉我:他们不顾读者的理由成立;如果我们因此而拒绝他们,亏欠的仍是我们自身)。单就《安德烈•鲁勃列夫》长达三个半小时的篇幅,就把很多人挡在了门外。
难以想象安德烈•塔尔可夫斯基以如此宏大的电影篇幅,实际上只为解决一个问题:什么是艺术家?或者说:什么是艺术?或者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艺术和艺术家是怎样生成的?事实证明,这个生成的过程远比艺术和艺术家本身有意思得多。
但是,这个问题难道不需要以一个巨大的篇幅来解决一下吗?在任何一件可以算做艺术的作品之外来谈“什么是艺术”,自古以来就都是那么地艰难,现当代的艺人们只能依赖某种“智慧”和“聪明”对这概念打一些擦边球。确实有必要创作一件作品,告诉所有人:这,就是艺术,这,就是艺术家;艺术、艺术家,就是这样生成的。
可以说,《安德烈•鲁勃列夫》无论从什么角度,都是我最喜欢的作品类型。首先,它解决的不是一个仅仅作为当代而存在的问题。当然,也不是那些空洞的诸如“爱与恨”、“生与死”等所谓的“永恒命题”。“非当代”与“空洞”并不直接对立,正如“当代”并不一定与“现场关注”、“真实”、“残忍”、“重要”之间开着直通车。《安德烈•鲁勃列夫》试图解决的问题,其针对性涉及到每个艺术家,过去的,现在的,将来的。这种针对性远比任何“当代问题”更重要,更有切肤之痛,也更需要努力去面对。不感到自己身处的时代是“最重要的、独一无二的、史无前例的”,才是最现代的,因为他活在任何时代,包括未来时代,不管这是否是他的愿望。
其次,它的方式令我着迷。它屏除了我们阅读或创作时所要求的那种“先后顺序”、“前因后果”来“安排”它们,而按照事情本来的样子在叙述。“本来的样子”,就是:事情在发展时,没有人知道接下来的样子,但这丝毫不影响它冷静、正常地发展。这种方式与当代那种“迫不及待”的作品的重要区别在于:后者总是恨不得在第一句话、第一个影像出现的瞬间,就把后面所有的结果以及作者全部的目的乃至作者全部的私生活和盘托出;他们是在迫不及待地“表现”、“展现”,并为这“表现”和“展现”急切地一件一件地、甚至恨不得几件几件地脱掉身上的衣服(有的甚至一上场就已全裸);而前者则是在耐心地塑造,每个过程都是目的。
每个过程都是目的。这样的创作思维不仅体现在与“主线”相关的“情节”上,更打开了艺术家随时敢于“走神”、敢于“闲笔”的勇气和自由。因为走神与闲笔也是目的。面对这些走神和闲笔镜头,观众不能再问“这与整个作品有什么关系?”,只要这些走神与闲笔自有它们自给自足的价值,自有它们自身存在的价值,它们的意义就胜过作者和读者强加在它们身上的暗示和象征、指引和说教。况且,不用担心的是,大艺术家自然会使这些走神与闲笔最终或随时与“主线”重新接上头,无论他采取怎样的方式和角度。《安德烈•鲁勃列夫》最后一章“铸钟”,就是这种“走神、闲笔与主线接头”惊心动魄的运行。安德烈•鲁勃列夫,是他自己一生的所有时间、所有地点、所有他人以及所有事件的总和凝聚而成,没有一件与他无关。“主、次”之分并不以这些元素表面的轻重为衡量标准。敢于从“次”中发掘出比“主”更“主”的价值,无疑增添着创造的难度,同时考验着艺术家的功力,而如果不接受这样的考验,“艺术的刺激”又从何谈起。
塔尔可夫斯基的镜头完美而不光滑,丰厚而不滔滔不绝,有强烈的风格而不单调,有“主题”而主题不单一,有自己迷恋的景物(如马、雨、树)但不首先是他自己,有意象但不刻意象征,有闲笔但不随意,节奏低缓但不沉闷,语调凝重而不枯涩,几乎每一个“是”后面都必须立即加一个“不”,矛盾不多到如此、大到如此,哪有丰富。


2002/7/11
文:陈卫

 4 ) 影像形式中的民族与土地

写在影评之前的:

  这样说来,他也是凯瑟琳•谢林说的那种——一生都不能获得哪怕一次成功的人——因为只要他(原指F•施莱格尔)获得了一次小小的成功,那么他的一生就被毁了。
  有的人就必须始终被不幸和沉默紧紧压住而不得喘一口气。凡是不能了解这一点人,就不能了解,人类思想的丰度和宽度。

  然而,在潜行者之后,他毕竟是脱离了自己的土地——俄国人的本性就是这样,不能哪怕离开俄罗斯大地一俄尺——一旦脱离,那么他就失去了自身的根;赖以存在的土壤了。屠格涅夫如此,索尔仁尼琴如此,难道他塔可夫斯基就会例外?
  这,才是俄国所有诗人作家和艺术家的基本特性。不可脱离性。尽管,在苏联的空气里……但,他们不能离开哪怕一小步,则是命中注定了的。譬如说,乡愁啊、牺牲啊,这不过是越过苍穹返回俄罗斯土地的某一精神连接的尝试,但结果……

  其实,这是大多数艺术家的宿命——泥土的宿命。
  要么,终生埋没在自己家园的土壤中直至姗姗来迟的发现者,从坟茔旁掘出宝藏。要么,必须流落他乡,在不理解乃至蛮荒中与整个大自然相搏斗,做一个终生都“不被故乡悦纳的先知”。然而,无论哪种情形,看起来都不怎么妙啊。

  镜像中的诗人所发出的苦涩的颤音所不能解释的……是超越了人性的反人性。而这一“反人性”恰恰是一种自然——宇宙的状态。不是以人的所思所想就能撼动的。是高山和海洋。人必须去适应而不是站在山前、海前高喊:啊,我要征服你啊!关于此,康拉德已经将人类的愚蠢讲的很清楚了,没必要再多说什么。


评论:

  在完成最后的转换之前,叙述节奏拉得过长——虽然这是必需的——而对卢布廖夫的关注亦被分散于各个侧面人物身上的做法,使得整个结构稍显臃肿。对于背叛的王公与鞑靼人对城市的蹂躏,伸出去的太长而毫无必要。当然,铸钟、修道院生活必不可少,但完整的叙事则对风格却是很大的破坏。
  显然,塔可夫斯基试图运用更为复杂的叙述手法,来阐释这个中世纪民族与宗教合二为一的艺术家的人生价值。当然,从这个角度来看,主题和主旨不仅毫无问题,反而应当说是具备了隽永深沉的艺术杰作的基础的好主意。可是,在反应民族的影像——或者说到底应该如何从民族性中摄取作者所需要的影像这个方面来说,塔氏并不高明,更准确说是略显笨拙——与帕拉杰诺夫不同的是,前者并不懂得如何抓住蕴含在民族性中的诗性;自然他也不懂得如何去表现这一点。
  在裸浴节和鞑靼人入侵的段落里,写实性的纪录模式不仅未能从复杂场面中攫取到有用之物,镜头反而弥散在错综复杂的场面之内,无力、轻、pan和tracking shot上都缺少坚决性。因此,大场面的镜头表现得,并不是他想要的那种从纷乱中搅拌出来的纯粹,而只是纷乱本身。此乃一处败笔。
      铸钟段落洗练平实,此处的用法值得肯定。而问题是,几乎所有段落都是同样的节奏——这对最后提升起作用的手法,在影片中前期却打散了结构的严密,使得情感的积累过程变得不合理的漫长,以及对卢布廖夫的外在心理刻画过于频繁,都是应当避免的。
  总体上,本片在场面上的应用,似乎陷入某种迷惑之中而不能充分发掘其中优势。

 5 ) FIFF12丨DAY3《安德烈·卢布廖夫》:艺术是苦难火焰中涅槃的凤凰

第12届#法罗岛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第3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安德烈·卢布廖夫》,下面为大家带来前线苦难画家们充满信仰的评价了!

果树:

好厚重的历史感。

蹦擦擦:

所以到底什么是艺术?

George:

好多震撼人心的镜头啊!宏大的篇幅、题材、角度,最终的呈现也确实担得起,飞得比《地球最后的夜晚》好多了,和这个沉重的飞翔相比好多历史题材拍得还是太轻盈了。

野凡:

仿佛是老塔自己编写的一部耶稣游记,以圣人的视角看尽世间百态,看见战争、人们的苦难与信仰的困境。这样一部个人风格极为明显的作品,竟如此浩大,如此深邃,不得不让人慨叹。

法罗岛帝国皇后:

直面历史的灾难不是消费苦难,正视民族悲剧不是自轻自残,色彩昏沉气氛压抑不是传播负能量、唱衰正能量,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和安德烈·卢布廖夫是同样伟大的艺术家,这源于他们民族的相同记忆。

土:

刚开始看还在叹惋为何关于绘画的电影是黑白的,到结尾已是惊为天人。礼崩乐坏之时是历史的失彩、宗教的失语。如何唤醒数十年沉默与沉沦之罪,为族裔敲响的警钟长鸣,最后的作品是画家悲泣的圣歌。

蝠蝠:

知识越多痛苦越多,人这一生总会有比快乐要更为重要的事情,于塔可夫斯基而言则是用第七艺术承载与分担人类以及世界的苦痛,我们到底是所处在时间中的空间,抑或空间外的时间全部无关紧要,因为在这里,电影已经化身为“伟大”了。

曲有误:

对涉及宗教的电影总有一种天然的抵触感,老塔也不例外,前半程的观影体验隔着一层壁,进行到鞑靼人入侵的时候,看着入侵者不屑的谈论圣母玛利亚,俄罗斯少女成为鞑靼人肮脏的妻子,无疑更能触及人心中的柔软,艺术总是在苦难之上诞生,蒙上一层悲悯,在大雨中洗刷。

supremacyacron:

属于老塔的史诗。经典的广角横移长镜头处理方式仿佛已经成为老塔电影里面的标配,场面的处理和调度上也是极为宏大,气势磅礴。塑造神像乃是一种信仰,虽然老塔的这部作品颇为写实,却仍不妨碍老塔将意境融于情景之中。但本片与其后期作品相比,在个人风格方面算不上特别突出,或许是受到了时代创作的局限性吧。

sparrow:

史诗级巨作。景别变化、色彩运用、摄影腾空的创新、诗化逻辑的叙述……都是构筑此部磅礴景象的重要元素。卢布廖夫多年创作的停摆期,饱受现实与理想冲突、宗教与意识矛盾的折磨,在人间的淬炼中重建信仰:积贫积弱之人跪舔他人赤足、裸体女子奔走在荒野、流浪艺人的生存窘况、以及俄罗斯的裹尸布。是集宗教、世俗与艺术的“三位一体”,鞑靼铁马蹄疾,钟声响彻天地,惟有圣人的神情格外悲悯高大。

Bob_Chow:

上帝创造了世界,然后这个同等的概念被转移到艺术家的手上,给予世间万物以形以“肉体”。虽难以避免的如铸钟一段将艺术重新与工业和技艺结合,但总体而言仍然是一曲赞歌。开篇的热气球如同玛利亚抹大拉亦或是巴别塔,妄想触碰神域。时代的荒谬和宗教理念的探索,一切不是关于残杀,而是处罚,宗教特权的存在与私刑又如何能与鞑靼人的掠夺完全区分开来。运镜调度和镜头构图已无需多讲,燃烧中的教堂,反复锤击着黄金时期画家Bartholomeus堕落的教堂。异教徒,失去眼睛的工匠,及其大胆且富有诗意。当宗教扩展到人的维度去思索,大抵如此。

盆满钵满赵+:

拍的真好看啊,镜头作用的真好,也真有点似懂非懂。 和开始天空中俯瞰大地的镜头一样,整部电影像是安德烈一行的“公路片”,在这条“公路”上他们仿佛见识了一场大型的人间疾苦秀,见证了杀戮、仪式、宗教、无法挣扎的人们。 异端必将处死?我们认为的爱不同,你要被我们欺凌;我们信奉的宗教不同,你必将饱受苦难;是的,我们同为俄罗斯人,但我们的民族不同,你恐怕得去死啊。 但是,自由者比较有存活下来的,那些新奇的思想必将飘向远方。 好喜欢那些随人物移动的长镜头,镜头前的人物远处,必定有另一个层次的意象,宛若新生的人们:雨中行进的车夫,背十字架的登山者,处刑台上的嚎叫,漂浮的小船,田间的水牛,盲目工作的人们…主角背后的他们仿佛是所谓的主角。

Pincent:

一部因缺乏对宗教的了解而无法有更多感受的塔可夫斯基电影,但它仍然如此关注着人类精神形态的印迹,电影试图来到圣像画背后,通过大量宽幅长镜头来捕捉它们是如何产生的生命体验,剧作遵循着诗意的逻辑,相当超前,依靠观众的意识想象来描摹鲁布廖夫的人物。人物对圣像画的想象引起他对耶稣受难场景的幻想,电影则描绘这种精神生活,记录人物形成对世界的态度的过程,赋予其尘世中的触觉。摄影机模拟肉体飞升,在人物上空翱翔,人类形象被拉扯穿越时间,被拉出空间之外,开场即宣布着故事将试图挑战在凡间获得超然的视野。当教堂遭遇入侵毁坏后,下雪时这座教堂才真正具备神性,同时具备了纪念和顿悟的场所属性。最后观众跟随音乐和摄影机庄严地对圣画像进行流动的审视,加上色彩辅助,这段似乎延伸到电影画面之外了。

子夜无人:

第一章里展现人类虔诚、朝圣、信奉的画面都没有让我感觉到太多震动,反而是第二章里鞑靼人入侵之后,看到他们攻占教堂、焚烧圣像、残杀信众、用极端轻蔑的语气谈论着耶稣和玛利亚、以从灵到肉剥皮抽筋的方式掠夺他们的生命之光,那种对美好景象遭遇灭顶之灾的遗憾和悲悯才作为人类共通的情绪被激发出来。 在土地、血统之外,能将一群人、一个个原本彼此独立的个体召唤在一起的力量,就只剩下信仰。作为无神论者我看待宗教题材电影一直的态度,是不必非要懂得和钻研据典,你甚至可以保留你的隔膜和不理解,但换算成你心中同等的珍贵爱惜之物,你就明白为何不祥的会变成不朽、不值得的最后载入史册。导演天赋是门玄学,老塔在这个时候就已经构建起了影史级恢宏精细的三段式,当众生微弱的悲鸣终于重新凝结成不死不灭的创造,正因为受难才会有艺术的诞生。

#FIFF12#DAY3的主竞赛场刊评分将在稍后为大家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6 ) 为神造像

塔可夫斯基的这部电影里,安德烈卢布廖夫是一个修士圣像画师。他的同事基里尔,在一个教堂里看到费奥凡画的壁画,不禁赞叹费奥凡的画大道至简,庄严肃穆,神性四溢,画的好极了,是极致的圣像了。听这一套套夸赞吊足了大家胃口,这时镜头缓缓拉出费奥凡的巨大的圣像作品。 什么鬼,太丑了吧,儿童线描的样子,中世纪的人什么审美?这观感和他们语言描述的反差太大了。这些圣像画家毕生追求的到底是什么?卢布廖夫能画的比这还丑?导演应该给我们看一下卢布廖夫的画对比一下了吧。还真没有。整部电影中间只有卢布廖夫和同事们,去各个教堂作画的旅途见闻,对话,以及教堂还没有画的白色墙壁。卢布廖夫和费奥凡去莫斯科画圣母领报大教堂,老塔没有拍他们的作品;卢布廖夫和丹尼尔画末日审判,老塔也没拍他们画成了什么样子,他们的争论、坚持和执着,到底带来了什么作品?直到黑白的电影情节都结束了,镜头一切换,老塔用全彩的画面,伴着恢宏的配乐,逐格放出色彩鲜艳的卢布廖夫各个时期的真迹,三个小时漫长的期待,终于一睹真容了。放到全景时我都惊呆了,太……,别误会,是太丑了!!!什么鬼!讲了三个小时的艺术追求就是为了成就这个?中世纪真是太迷了! 在中世纪的一千多年前,希腊罗马时代,已经有了让现代人高山仰止的维纳斯雕像了。一千多年后的中世纪艺术,居然倒退到了人物形象都是儿童画水平了。果然黑暗的中世纪名不虚传。那个时代欧洲艺术真就这么差吗?我重新翻了一下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里面卢布廖夫时代一百年之前,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乔托已经画了哀悼基督(1305年),人物栩栩如生,表情丰富,结构自然,以现代人的审美看都是好极了。 把卢布廖夫和乔托比当然不公平,乔托是划时代的人物,他拉开了文艺复兴的幕布。乔托带来了革命性的技术理念,在他的画里面,人物有了明暗、阴影、肌理、体积感,环境有了深度感和单点透视。在他之前中世纪时代的画,都是拜占庭式的,以线条和平涂色块为基础,整体呈现平面感、装饰感,没有发展出现代绘画的明暗、透视、和精确解剖结构。卢布廖夫所在的俄罗斯东正教画派,继承的就是拜占庭式的圣像画古法,电影里的第一幅卢布廖夫的基督像有着非常典型的拜占庭式的僵硬死板。电影里最后一副,他最富盛名的作品,1410年左右的《圣三位一体》,就是他毕生求索的结晶了。《圣三位一体》色彩鲜艳,人物衣饰已经有点脱离拜占庭那种工艺性、概念化表现形式的样子了,看起来更飘逸,人物脸部也有了一点容积感,但看起来仍然很僵硬呆板很丑,离百年前文艺复兴开端的真实美感水平还很远,甚至离更早的,乔托的师傅契马布埃的水平都很远。毕竟那个时代意大利才是欧洲的文明中心,再过几十年光芒万丈的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都要登山历史舞台了。卢布廖夫年代的罗斯国是一个文明边缘的,还被蛮族统治的极其落后的地方,那时绘画还停留在中世纪水平也是正常。 丑的锅不能由卢布廖夫背,那问题就变成了中世纪的拜占庭风格圣像画为什么要搞这么丑? 这要从基督教反对偶像崇拜开始说起,基督教认为上帝无具形,无具像,无法窥见,立像、画像都是偶像崇拜,是要绝对禁止的。但是如果没有直观的感受,仅靠脑子想和悟这种抽象的行为,对于没文化的老百姓来说太难了。在6世纪末,格列高利大教皇为了普及基督教,他打破了不能画像的禁忌,开始倡导用图像传播基督教。他说“文章对识字者之作用,与绘画对文盲之作用,同功并用。”这个决定对于绘画这太重要了,它意味着教廷这个中世纪最有钱的主,终于可以资助绘画事业了。当然,绘画传教并不是格列高利发明的,世上其他的宗教用绘画故事和雕塑教化信徒都是常规操作,到格列高利时代,敦煌莫高窟宗教壁画和塑像,都开创好几百年了。 打破古制是很难的,格里高利允许画像,是打破了禁忌。而他们开创出的拜占庭画像的古制,又成了中世纪绘画的藩篱。拜占庭绘画按格里高利的古训是有特定目的的,他们并不是要创作自然的真实写照,也不是要创造优美的东西,他们只是要忠实地向教友们表述宗教故事的内容和要旨。画师们领悟到像连环画一样把故事讲清楚,在一个画面里把神意传达出去,就是最高境界。庄严肃穆的传达是目标,而不真实、不自然、不优美却成了传统的一部分。说明我们感觉到圣像画的丑,是真实存在的,圣像画并没有美的需求。 画师做到最高境界,不只是把故事画出来,而且是要传达神意。画师要先有感悟,要把自己接收到的对于神灵的感受,通过绘画凝固在画面中。只有这样圣像画本身才能神圣,才能成为虔诚的信徒和超自然的另一世界的神秘连接。 塔可夫斯基在这部电影里,讲的就是卢布廖夫这个修士画师,自己投入人间淬炼人性,到修炼成功,能在作品中表达出神性的过程。 电影开始阶段,卢布廖夫的画技已经名满天下,基里尔却对费奥凡说,卢布廖夫画技出众,但还缺少点什么。他没有敬畏、没有心底而生的信仰。如果感受不到神性,就表达不了神性。对比费奥凡的画,卢布廖夫的画是缺乏灵魂的。画形容易,画出神性要怎么做?卢布廖夫走出了他学习技艺和经典的教堂,用自己的眼睛亲眼去看人世,亲身感受世间的懒惰、谎言、诱惑、痛苦、嫉妒、饥寒、恐惧、暴力、背叛、愤怒、罪恶和绝望,经历磨难后他终将明白。 电影的第一幕热气球。有人制造热气球,离开土地飞升一段后,最终摔死,失败。 最后一幕铸钟。年轻人凭借狡黠、勇气、坚毅和严苛,身先士卒团结引领众人,历尽艰险,成功铸就大钟。 这两幕讲了不相关的其他人各自完成一件事,没有讲卢布廖夫,完全跳脱于电影剧情。除这两幕外中间的每一幕,都是卢布廖夫亲自经历的事件。 而从结构上来说,看似跳脱的第一幕热气球失败和最后一幕铸钟成功是一个呼应,也是整部电影的主旨所在。热气球的失败,预示着如果脱离了人与人的连接,高高在上,俯瞰大地生灵,这样的喜悦和成功都是短暂而无意义的,很快会跌落。而铸钟成功则是预示着提升自我,投入世间的事业,引领他人,为他人和集体奉献和付出,相互成就,才能获得恒久的价值和意义。 第一幕在热气球上高高在上的状态,也是电影开始时卢布廖夫的状态,他从来没远离过教堂,通过他人的眼睛和文字了解世界,满脑子情操道德,满腹经典,高谈阔论,高高在上,怜悯众生,但就是缺少点什么…… 而最后一幕之前,卢布廖夫历尽人间磨难和罪恶后,非常迷惘。他已没法高谈阔论,沉默失语,折笔停画,找不到方向和意义。这时他看到青年铸钟成功的全过程,不禁抱着青年喜极而泣,那一刻卢布廖夫重获了神的指引。 卢布廖夫一开始的画像缺少的是什么,这只有在他投入人间的事业,和世人一起捱过去磨难,对人世的疾苦和罪恶感同身受以后,他才能明白,明白怜悯和牺牲的沉重和真意,他才能悟出真正的神性,并最终画出《圣三位一体》,在画中表达出神性。

费奥凡的壁画
1305年 乔托的哀悼基督
1410年 卢布廖夫的圣三位一体
1279年 契马布埃的圣母

 短评

8/10。老塔为传记片注入了神秘主义的质感,譬如流血的手浸入小溪漾出乳白色液体,鞑靼人洗劫城镇时从天而降的鹅,许许多多的圣愚形象把观众代入一片精神领域:乘热气球的农民为实践理想而死,民间艺术的小丑无视世俗眼光,给死人编鞭子的傻女表现摆脱乱世的幸福渴望,执着勇敢的铸钟少年更像一位圣徒。大地与生命信仰紧紧相依,飞翔的农民注视着大地,不可避免的坠落回归大地(挣扎的马将死亡的痛苦含蓄化),铸钟少年在雨水泥泞的大地寻找祷钟的原料,结尾一群骏马在雨帘的草地上嬉戏,作为精神洗礼的宣示。光影造型追求肖像画特点:淡化景深,前景布光集中打在人物脸上,力求构图的完美平衡感,舒缓的气氛调动了无限的空间感受,当长镜头从引导铁水的沟槽移向拉风箱生火的工人,再由祈祷钟的模型摇拍大公及其卫队和围观群众,传递着诗意性的影像内涵。

8分钟前
  • 火娃
  • 推荐

塔可夫斯基犹如神迹的史诗片。1.热气球坠地与骏马翻滚;2.裸女的狂欢与游向彼岸;3.一切皆为虚空;4.白桦林中的灰蒙细雨;5.于神的宽恕与自我忏悔间踽踽独行;6."女源出于男"vs哑女面对泼墨白墙的啼泣;7.以少年铸钟喻指雕刻时光;8.末段对彩色壁画细节的驻足观赏+砖墙雨锈+四马雨中食水草。(9.0/10)

10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完整电影神话的斯拉夫往事,采用构建诗歌的方法论,承载宏大主题的象征性元素作为氛围,镜框中最普遍又独特的封装元素是土地、雨水、树木等自然质感,它能链接厚重历史,同样也是老塔承托哲学生机的独属知觉,情感安静地流淌于影像,影像直觉则更简洁,只是在引起情绪能被认知的兴趣时,进入其中然后固化时间。

14分钟前
  • 给艾德林的诗
  • 力荐

目前看过的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的作品,诸如《安德烈·卢布廖夫》《乡愁》《镜子》《潜行者》《伊万的童年》《飞向太空》,有些人在短评里表示「看不懂、闷、看睡着……」却还打4/5星,也难怪会被说装13……小调查发现,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可能是这类片子最多的导演,而最有名影片当属《2001太空漫游》?

17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还行

#重看#siff@和平;深沉磅礴的史诗级作品,所谓用镜头写诗即是如此;开场的「上帝之眼」俯瞰众生,浸润着火与血的广袤土地,飘荡着尘与雾的教堂穹顶,爱是慈悲爱是忍耐;他游荡在俄罗斯的大地上,经受地狱一季,藉由铸钟少年开启神启,顿悟万物,涅槃天堂。

20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力荐

#19th SIFF# 塔爷的大场面简直控得神乎其技。开头那个飞翔的长镜头,突袭和铸钟两端的长镜头看得眼泪都要下来了。修复版画质感人。

25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880】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卢布廖夫周游西伯利亚的广袤土地,目睹了农奴的绝望,同僚的背叛,原始的疯狂,异族的侵略,统治者的残暴,他甚至亲自举起屠刀,为了善意而侵染罪恶,并无数次由自我或他人践踏信仰;直至暮年,钟塔修成,他才收获了多年难觅的灵感——或许只是释然了而已,他创作圣三位一体,也不知其中的神性是才华横溢的施展还是苦修一生的所感所悟。联想到数年后也在动荡的时局中背井离乡、四处漂泊的塔可夫斯基,这似乎是所有伟大艺术家难逃的命运。

29分钟前
  • kozmojo
  • 力荐

总会有这样的导演,你可以不喜欢,但不能不敬畏:布列松、安东尼奥尼、塔可夫斯基。而老塔是其中最沉重的一位,看过此片,你会知道,沉重自有沉重的道理。

32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前些天梦到了《Solaris》的曲调,赶紧找来了这一部看,看到最后才发现不完整。今天终于完整看了一遍。至此,老塔已全部补完。安德烈真是一个诗意的名字,他们注视着人间疾苦,悲天悯人地想要去拯救人类。比起和费奥凡不同的态度,安德烈始终对人性抱有希望,所以这是他的不同之处,他只是一个普通人。所以无论教堂被毁,还是神圣的画像,都是外壳,巨钟鸣响才是本质,人类需要信仰,更需要对自身的信仰。安德烈只是一个代表,老塔借这个代表从迷惘,沉默,到燃起希望的过程,表达了他对人类无限的信心。就像最感动我的那段来自《哥林多前书》的话“爱是永不止息”。爱自己的民族和脚下的土地永不止息。

36分钟前
  • Elanor
  • 力荐

《安德烈·卢布廖夫》是一部值得看一遍再看一遍以至无数遍的片子,因为它太沉,太深,离信仰太近,离我们太远。

39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力荐

不是鲁勃廖夫的传记,而是一个民族的史诗。民族的诞生先于国家,而民族的诞生则始于它的文化的诞生,在15世纪统一的俄罗斯帝国还没出现之前,俄罗斯文化的出现是一个新生命的开始,鲁勃廖夫就是在历史、宗教、艺术交融砺练中的民族一份子。电影突破人物为核心的传统叙事,以民族为潜在核心,给观众呈现

40分钟前
  • 合纥
  • 力荐

1、大约十五年前,我买了这部影片的DVD,2010年,我在豆瓣上标记“想看”,又过了十年余,我才真正看完了这部长达三个小时的史诗巨作,仿佛这般“宏大”的“观影历程”,才对得起这部经典之作。这也是老塔的七部半中,我最后观看的作品 ,首轮圆满了。2、“不明觉厉”用在此片或塔可夫斯基身上,必须是褒义词!老塔的七部半,每一部都值得一看再看,单是画面,就值得一再“凝视”。3、前半部以“隐喻”为主,后半部才是“传记”,九个章节,各自独立,又环环相扣。4、电影史上,能够凭一部电影便可写出N篇博士论文的影片不多,此片必居一席,而且是那种可以有五百条以上注释的博士论文。5、俄罗斯大地、神性黯然、战乱、杀戮、苦修、天赋自弃、钟鸣回荡,没有一个镜头拍安德烈•卢布廖夫作画,最后,壁画在宏浑的音乐中出场。

41分钟前
  • Clyde
  • 力荐

老塔对受难场面的表现能力太强悍了,这绝对与民族性有关

44分钟前
  • LOOK
  • 推荐

9。漏雨屋堆流浪艺,夜裸异教图腾漂,教堂难挡鞑鞳马,暮年回首三圣诗

45分钟前
  • Mannialanck
  • 力荐

我最近才真正明白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是什么意思。那些脸庞所透露的人性悲喜,来自于对时代的观察;而中世纪末并非多么欣欣向荣的时代:战争、瘟疫、贫穷是大多数人的生活现实。电影的每个画面都深切把握住那个时代的画家视角的人文性,诗意、悲切、圣洁,也完美诠释了何谓真正的信仰。创造者本身,即造物者(creator)。但只有心怀深切真挚的怜悯心,才可能创造出跨越岁月也能打动现代人的作品。

49分钟前
  • Helicopter
  • 力荐

【中国电影资料馆北京电影节展映】183分钟胶片版。20220410资料馆数字版二刷。影片虽以圣像画师安德烈·卢布廖夫个人为核心主题,实则野心极大。仿佛一幅宏伟的画卷徐徐展开,以多章节、多角色史诗般的手笔描绘了14世纪末15世纪初罗斯土地上王公黎民各阶层人士生活的图景。有讽刺丑角和异教徒,也有王公贵族和铸钟者。有耶稣受难的排演重现,有异教徒裸奔狂欢庆祝伊凡·库帕拉节,更有鞑靼人血洗弗拉基米尔城与从无到有铸起一口大钟的震撼场面。不仅是个人传记,更是俄罗斯土地、民族、历史的记忆。安德烈·卢布廖夫的人生乃至俄罗斯的历史都是黑白的,而他留下的圣像画是彩色的。

53分钟前
  • 汪金卫
  • 力荐

史诗长卷宗。三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探讨艺术、信仰、欺骗、世俗、欲望、战争,终至沉默。(不喜欢最后的《铸钟》一章)。从俯瞰镜头的震慑力量到坍塌教堂里一只走过的黑猫,塔科夫斯基是最好的影像作家。但是为了看懂情节很多镜头设置都没看懂。另外,资料馆的字幕是活人翻译的?

58分钟前
  • 蜉蝣
  • 力荐

【B】①还是更喜欢老塔带点幻想色彩的片子,不管怎么说,一直号称本质塔粉的我总算把他片子都看完了②大场面调度骇人③友情提示:看这部电影前最好看看圣经,我没看,我懵逼了。

1小时前
  • 掉线
  • 推荐

它特立独行,不着重铺述人物的生平过往,关注的是形成传主精神世界的素材,从艺术伦理/苦难见证/信仰重构等古典史诗形式去描绘艺术家曲折的一生。关乎卢氏如何创作,在全片未占到多少篇幅,以最接近精神本质的认知而非历史真实去探索,其中的力量足以击破时代隔阂;对待塔可夫斯基,需永怀敬畏之心。

1小时前
  • 糖罐子.
  • 力荐

三小时坚持到结束,人生真是不容易,但最后总算是看到了一个勉强算是故事的造钟的故事,当然最终也免不了的疑问是:这个青年伊万造钟的故事关画画的卢布廖夫神马鸟事?空间处理依然是一塌糊涂,大部分时间视点都游离在故事之外,这样都能拍足180分钟,塔可夫斯基也是不容易,更何况据说还有200分钟的足版.......

1小时前
  • 东遇西
  • 很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