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伦拜校园事件

记录片加拿大2002

主演:Jacobo Arbenz  Mike Bradley  Arthur A. Busch  

导演:迈克尔·摩尔

 剧照

科伦拜校园事件 剧照 NO.1科伦拜校园事件 剧照 NO.2科伦拜校园事件 剧照 NO.3科伦拜校园事件 剧照 NO.4科伦拜校园事件 剧照 NO.5科伦拜校园事件 剧照 NO.6科伦拜校园事件 剧照 NO.13科伦拜校园事件 剧照 NO.14科伦拜校园事件 剧照 NO.15科伦拜校园事件 剧照 NO.16科伦拜校园事件 剧照 NO.17科伦拜校园事件 剧照 NO.18科伦拜校园事件 剧照 NO.19科伦拜校园事件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0 05:26

详细剧情

  这部记录片拍摄的起因是美国哥伦比亚中学的校园枪击事件。纪录片人摩尔着眼于大屠杀的背景、环境以及公众对这个事件反应,深入到美国暴力事件的本质,把枪支作为一种符号来探讨美国自由和自我毁灭之间的联系与矛盾。  摩尔通过与南方公园作者Matt Stone、美国枪支协会时任主席Charlton Heston和音乐人Marilyn Manson等人的互动,逐步揭示出科伦拜恩大屠杀发生和美国高暴力犯罪的根源。

 长篇影评

 1 ) 美国的罪行

1953年美国推翻了伊朗总理穆桑德克的统治,另立沙阿独裁统治;
1954年美国推翻瓜地马拉民选总统阿尔登茨,20万平民遇难;
1963年美国支持暗杀南越总统吴廷琰;
1963-1975年,美军在东南亚杀害400万人;
1973年9月11日,美国挑动智利发生政变,民选总统阿叶德遇刺,独裁者皮诺契特上台,5千智利人罹难;
1977年美国支持萨尔瓦多军政府,7万萨尔瓦多人和4名修女遇害;
20世纪80年代美国训练本拉登的恐怖分子对付苏联,中情局支援30亿美元;
1981年里根政府训练反抗军,3万尼加拉瓜人遇害;
1982年美国支援萨达姆数十亿美元武器对付伊朗;
1983年白宫秘援伊朗武器对付伊拉克;
1989年中情局探员Manuel Noriega(亦担任巴拿马总统)拒绝执行华盛顿的命令,美国入侵巴拿马,撤换Noriega,3千巴拿马平民伤亡;
1990年伊拉克以美援武器入侵科威特;
1991年美国进入伊拉克,布什让科威特独裁者复位;
1998年克林顿轰炸的苏丹武器工厂,实为阿司匹林药厂;
1991年一直到2011年,美军周周轰炸伊拉克,造成10万伊拉克人死亡;
2000至2001年,美国援助阿富汗塔利班政府2亿4千5万美金;
2001年9月11日,本拉登以中情局的专业训练,杀害3千人。

红色高棉,朝鲜战争,越战
……

罄竹难书

值得庆幸(并赞扬)的是,这里的大多数事件都被翻拍成了纪录片,以昭后世。美国人用重述历史的方式客观反思了自己的罪行。看到这些片子的时候心里才稍有慰藉。

 2 ) 大国的恐惧


——《克伦拜恩的保龄》是第一部让我不由自主地看了第四遍的纪录片。尽管我已经爱了很多人,我还是爱上了麦克·摩尔。

在密歇根,几乎任何人都有接触到枪的机会。一个瞎子可以拥有枪,为了有趣可以让一只狗扛着枪,银行为了吸引顾客开户可以赠你步枪,在沃尔玛这样的大超市和K-MART零售店你可以很容易地买到子弹,有责任的公民加入国民卫队还定期组织射击练习。
老影帝查尔斯·赫斯顿也是全美枪支持有者协会主席说,他家里摆着一支上膛的枪,是他在享受由一群打下这片江山的老白人所指定的法律赋予的权力。
国民卫队说,没有人能保护你和你的家人,除了你自己,难道你要指望警察么指望政府么?
片中主要涉及的三个惨剧都发生在密歇根,来自国民卫队的特瑞·尼古拉斯和提墨西·麦克怀恩制造了1995年的 俄克拉玛大爆炸造成168人死亡,克伦拜恩高中的两个男生枪杀了16名师生,一名6岁的男孩在舅舅家拿到了一把手枪带到了学校枪杀了另一名六岁的女孩。

1

在克伦拜恩大屠杀发生后,查尔斯·赫斯顿来到发生惨案的城市,激情四射地强调每个美国公民持有枪支的权利。人们则在煞费苦心地寻找大屠杀发生的原因:重金属文化,暴力影片,父母,电子游戏,南方公园(看画面上说这话的人貌似是个神职人员,看样子Matt Stone和Tray Parker真是吓到他们了),电视,娱乐节目——不过最多的指责还是针对大吼“上帝根本不存在”的玛丽莲·曼森,因为凶手听他的歌。 当他两年后回到丹佛开演唱会的时候,摩尔跟他谈话了。虽然我不怎么听他的歌,但是被他的言语迷倒了,妖人果真是有妖气的。
公众责备他的理由是,不是每个看凌志广告的人都会买凌志车,但是总有一些会的。
曼森说,我明白为什么会挑我出来做靶子,我的形象十分具有代表性,在电视里作宣传是很容易的事。我是所有恐惧的源泉仅仅因为我只是说我想说的做我想做的。随之而来的两个副产品就是谴责娱乐节目中的暴力和武器监督制度,多完美的竞选纲领!这样就莫妮卡·莱温斯基和那个轰炸其他国家的总统之间的事情就没人关心了。我只是个唱摇滚的歌手,谁的影响力更大一些呢,玛丽莲·曼森还是总统?我个人希望是我自己,但应该还是总统的吧。(克伦拜恩大屠杀这一天,美国在科索沃投下了最多的导弹),我认为这很有讽刺意味。因为没有人说总统对这起流血事件也有影响,媒体也不会这样报道的。因为当你看电视,看新闻,你只应该感到充分的恐惧,洪水,艾滋,谋杀,然后广告时间来了告诉你请买宜家买高露洁,你口气不好就没人离你,你有疹子就没人愿意干你,这些都是恐惧和消费的宣传,这一切只来源于一个思想就是让所有人保持恐惧,这样他们才会消费,我认为,是时候减少这种做法了。
摩尔问他,如果你和哥伦比亚中学里面的人交谈你会说些什么呢?
曼森说,我什么都不会说,我想我更应该好好听他们说些什么,这是没人做过的。
在两个克伦拜恩事件中的幸存学生与摩尔的合作下,K-MART宣布在将三个月停止销售武器弹药。


2
两个凶手在制造惨案之前去打了保龄球,这有什么寓意么?掷出保龄,瓶倒下,这个动作也许正是开枪,受害者倒毙下的慢镜头预演。
可摩尔说,慢着,其他国家也有保龄球。被视为哥特之乡的德国,有很多玛丽莲·曼森及其拥蹙者;在 法国也能看到同样的暴力影片,暴力游戏则产自日本;如果说是因为家庭破碎造成青少年心理障碍,可英国的离婚率比美国高许多;如果说是因为贫穷,加拿大的失业率是这儿的两倍呢;还有人说这与美国的血腥历史有关,可德国,日本,法国,英国都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制造过大屠杀。可这些国家每年死于枪击的人数都不足美国的零头。又有人说因为在那些国家不太容易搞到枪。
于是摩尔来到了加拿大的温莎城,这儿与底特律隔河相对,有40万人口。在过去三年中这个城市只发生了唯一一起谋杀案,是一个从底特律来的家伙拿着一支从明尼苏达偷来的枪干的。
在加拿大,没有贫民区,没有种族歧视,每个人都能得到免费的医疗,家家夜不闭户。这里是天堂么?
无所事事的青年人翘首等着好莱坞出的血腥片,失业率高达8%-9%,种族构成复杂,3000万公民中大约有700万件武器,在沃尔玛,弹药你想卖多少就能买多少。跟美国很像的嘛。

准备充分,摩尔向查尔顿·赫斯顿的大别墅进发。

3
当六岁的小卡拉死在同学的枪口下以后,枪支协会的人也发怒了,他们十分希望把这个六岁的男孩在高高的树上绞死而没有人问这一切究竟是为什么。
这个男孩来自一个贫穷的黑人家庭,他的妈妈为了不被动地接受救济而每天坐很久的车去打工,为富人端饮料,她没有钱付房租正被迫要搬家所以才会把自己的儿子送到哥哥家,于是就有了惨剧的发生。
像上次一样,查尔顿·赫斯顿又在惨剧发生后来到当地继续他的演讲。就像他不应该去这些悲伤弥漫的城市一样,这次查尔顿·赫斯顿也不该放摩尔进门的。
这个西方白人男性中心主义者的每一句托词都被摩尔孔武有力地反驳了。他败了,他无言以对了,最后他回到自己的房间不再回答任何问题。
摩尔把小卡拉捧花微笑的照片摆在赫斯特的豪华庭院里离开了。

4
中间有段讲述美国历史的动画,听配音很怀疑是Matt Stone和Tray Parker做的。

因为害怕受迫害他们来到了美国,因为害怕印第安人就只好把他们全杀光,因为害怕失去自由开始杀英国人,因为害怕工作他们从非洲买来了奴隶,因为害怕奴隶他们发明了不用重复装弹的手枪, 奴隶制废除后因为害怕黑人又成立了3K党,当3K党被定义为恐怖组织后他们又成立了全美枪支所有者协会,当黑人可以做公车前部时他们开始恐慌,搬到郊区安上三重门锁买上两亿武器来让他们保持安全感。

以前上犯罪心理学的时候老师说,攻击性强往往都源于内心的自卑和恐惧。这话用来说美国,还真不错。
要是这么说,我们中国人的得过且过和委曲求全就来源于内心的夜郎自大和无所顾忌,是不是也有道理呢。

 3 ) 就这么突然发生,就这么永不结束

如果能穿越回去他们杀人的前一天,你会对那两个孩子说什么。

我不会对他们说什么,我会听他们说什么,可惜没人能听到了,之前也没有。

他问一个倒背如流独立宣言的农民,为什么不学甘地呢?他不用武器也战胜了大英帝国。 这个有雄辩精神的农民回答是——这件事我完全不清楚。 这个合众国的人从全世界移民过来,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只知道总统每年都会下令轰炸一个名字很难拼出来的国家,会有政府被美国支持推翻。 在一片“what a wonderful day ”歌声中,生活在“天堂”的高中生无差别屠杀了学校四十多人。 个中原因过于复杂,自卫队、动作明星、军火商,这个片子不嫌麻烦地全部掏了出来,乱如麻的关系让人绝望。 他就是这么发生了,就是那么结束了,以后还会发生。 因为你不会告诉自己的小孩有和你一样的同学,他们毫无原因地杀死了四十多个身边的人,你千万不要学他们。你越强调越会有人学,能做的就是祈祷他们从来不会有这样的想法。 我很讨厌像海豚湾这样世界警察式的纪录片,剧组的人在自己的影像里像英雄一样戳穿世界的丑恶。 但是如果他们把瞄头对准自己呢?

 4 ) 《科伦拜恩的保龄》为何如此卖座

迈克·摩尔是美国著名的政治实用主义纪录片导演,他拍摄过许多社会敏感议题纪录片,并且在美国甚至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他的作品也曾获得过戛纳、柏林、奥斯卡等多项大奖,可谓名利双收。导演罗伯特·德尼罗曾评价迈克·摩尔说:他是一个真正的、真正的美国英雄。他总是言论激进,用最犀利的视角来批判、直指当下的社会政治事件。可就是这种政治实用主义、主观宣教色彩浓厚的真实电影纪录片也可以获得较高的票房与商业价值,《科伦拜恩的保龄》(Bowling for Columbine)就以2150万美元票房在当时成为美国电影史上最卖座的纪录片。那么接下来我会从纪录片的立场表达、拍摄影像文本分析,以及在当时社会环境下与观众产生的价值认同,几个方面进行简单论述。

摩尔成长的最为重要的90 年代的美国,兴起了非常具有影响力的“新纪录电影运动”,他本人也是这次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新纪录电影运动不再沉醉于安德烈·巴赞式的“影像信仰”。不再刻意教条地寻找客观与真实。这便为电影创作者带来了很大的主动性与选择性,不在像直接电影“墙上的苍蝇”一般,而是大胆的去寻找诱发,驱动影片内容的要素,创作者的个人主观价值引导便占据了重要地位。如何使导演的观点更具有说服力呢?迈克·摩尔找到了一种“虚构”与“非虚构”的暧昧平衡。

“因为我们不喜欢虚构,但我们活在虚构的时代,因为我们有一个虚构的选举结果,选出了一个虚构的总统(指小布什)。我们活在虚构的时代是因为,一个人,因为虚构的原因把我们卷入战争,就因为一条虚构的录音(指911调查)”。迈克·摩尔在2003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说道。他直言不讳的嘲讽了美国的政局,并且强烈的表达出个人对于战争的厌恶痛恨。他用这种“虚构”看似表达出了个人的无奈与被迫,实则是合理化个人的预设立场,并引导性的让受众接受这种“虚构”的实现。当然,这部获奖作品就是《科伦拜恩的保龄》。纪录片详细讲述了震惊美国的科伦拜恩高中校园枪击案。影片涉及到枪支管控问题,校园暴力与安全规范,娱乐暴力化,媒体监督与报道,种族歧视刻板印象,科索沃战争恐怖袭击等等。摩尔的关键论点是美国这样一个崇尚自由,平等的国家为何暴力,战争不断。而由此展开的调查地域广阔,时间久远,宏观与微观兼具。他们共同都反映出,美国当下的社会环境与政治局势,这正是导演想要利用摄影机作为武器来剖析,改善社会问题的目的。这也正是导演口中“非虚构”的价值。“在最后,我想和大家聊一聊‘非虚构’的概念,聊一聊如何用它来抹除我们听到的谎言,如何把它作为一种争取变革与改变的非暴力武器。我们这些工人阶级的孩子,很快就敏锐地察觉到那种基于阶级划分的话语系统,那些去过更好的学校——或者任意什么学校——的人对我们说话的方式。现在我要呼吁那些坐在电视机前的人们,拿起你们的摄影机,与公权力作抗争。”迈克·摩尔的纪录片是一种介入的虚构,不管拍摄什么人实际上都在创造事实。

利用画外音与采访加强对参与式纪录片的介入。

在影片的开头部分是导演摩尔来到北国信托银行决定开户行,导演通过与工作人员的谈话让观众了解到银行开户可以赠送枪支的规定,以及一些赠送要求。对话层层深入,如此巧妙的诱导想要的答案,也给观众表现出导演的意图。这是典型的按照流程及逻辑顺序展开的引导性提问。在电影中间部分还有涉及到许多路人采访,导演来到加拿大、温莎询问路人是否会使用枪支,认为自己生活的环境是否安全。这里采访介入更为直接有力,因为有了前文中美国枪击事件、暴力事件的残酷,与采访对象的回答对比强烈,尤其是导演故意推开加拿大居民未锁的大门时,冲击力之大给人深刻印象。这种直接呈现证据的方式,也给人在情绪与叙事节奏上有起伏。在影片82分20秒至83分02秒的时间,导演完全采用了屏幕黑场,只有现场的嘈杂声与爆炸声,随后是画外音的解说来表现。黑场画面是迈克·摩尔的惯用手法,在《华氏911》中,导演也同样使用了1分05秒的911事件爆发的现场声音。这种风格化的处理,是导演故意加重了观众对于声音的关注,哭声、呼喊、惊叫使人更容易进入当时的恐怖氛围之中。从而达到让观众产生同情、情感认同的心理,进一步强化个人预设立场。

利用现代音乐增强反讽效果。

影片的音乐也是很重要的元素之一,尤其是现代音乐的使用,产生更强的讽刺效果。较为典型的是《华氏911》中,在播放到“9.11事件”的画面时,采用了阿沃·帕特的《纪念本杰明·布里顿的圣歌》(Cantus in memoriam Benjamin Britten,1977),这是全片仅有的柔弱感伤处,但,依然犀利。在《科伦拜恩的保龄》中也出现了如进行曲,广告插曲,新闻片头曲等音乐,大大增加了电影的娱乐性。

利用画面剪辑拼贴突出政治波普。

什么是政治波普呢?政治波普源于上世纪60年代盛行于美国、英国的“波普艺术”(Pop art),即流行艺术。波普艺术的前身是“集成艺术”,就是通过拼贴、罗列等集成手段进行艺术创作。不同于现代主义、现实主义等流派的是“波普艺术具有相当强的民族主义,民族主义对波普艺术迅速而意外的成功起了作用。

《科伦拜恩的保龄》中大量采用视频资料与拍摄画面进行剪辑拼贴,在影片开场是一位美国军官,身穿军装告诉大家,这是一部步枪协会制作的影片,请大家欣赏,随后是画外音与画面同步展现了美国平凡的一天清晨。很显然片头军官为影像资料,与之后的画面毫无关联性,但导演巧妙剪辑在一起,便构成了不同的意义,使整部影片似乎变成了步枪协会的宣传片。不仅如此,在讲述美国历史时,导演采用了动画片制作,来表现美国自大狂妄,嗜杀成性。甚至还利用影视资料如《关山飞渡》一行人遭遇印第安人袭击、《日落黄沙》妹妹再次回到白人区表现出的不适、吃惊表情。射击画面与布什总统头像相互切换等。这样的剪辑手法大大违背了真实性的创作原则。美国时政专栏作家詹姆斯·赫森评价摩尔时说:“(摩尔)擅长运用煽动性的手法,把不完整的资料组合在一起并努力去推动一个单方面的观点。”影片巧妙地利用了大量素材的拼贴和引导性提问,服务于整部影片核心框架的是摩尔预设并被逐一否定的若干个立场。在这种充满戏谑、嘲讽的表现形式之下,是纪录片拍摄不再具有以往的严肃客观、严谨真实的界定,“消除了高级艺术与大众文化之间的界限本身就是一种前卫的政治宣言——他们想让艺术民主化,期待着更加平等的未来。”迈克·摩尔的众多纪录片题材都是具有很强现实性,会向观众直接展现如贫富差距过大,美国贫民生活的惨况。恶意挑起战争,战士牺牲会给他的家人带来怎样的悲痛,被卷入战争的无辜百姓如何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等等。这些沉重的话题,残酷的现实,并没有减弱摩尔影片的趣味性与娱乐性。仿佛鬼畜视频的恶搞,带给观众全民狂欢的效果。他一直就是以创造性的“虚构”和“风格化”的纪录片创作方式来超越真实电影和直接电影以达到电影真实的更深层次——“狂喜的真实”。由此也可以看出,迈克·摩尔的作品利用剪辑创造虚构的艺术,画面之间断章取义,使画面脱离原本的语境而通过蒙太奇重新拼接产生为个人所用的新意义,让纪录片变成以大众认同为主导的艺术。也有学者以迈克摩尔的《科伦拜恩的保龄》、《华氏911》为例,将美国调查类纪录片影像风格归纳为“叙事故事化、选材娱乐化、表达个性化”三个特点。

《科伦拜恩的保龄》2002年在美国上映后,陆续在36个国家地区发行上映。获得第35届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奖,这是摩尔第一次也是唯一次获得奥斯卡奖。可以看出该片不仅适应市场环境,也符合奥斯卡评审的口味。如果我评价该部影片,我最想说的是迈克·摩尔最卖座的纪录片。这与影片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与观众期待有很大原因,科伦拜恩校园枪击案发生在1999年4月20日,当时两名学生配备枪械和爆炸物进入学校,枪杀了12名学生和1名教师,造成其他24人受伤。这件恶性事件在当时美国轰动一时,不少人开始关注校园霸凌现象以及暴力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而就在此事还未平息,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驾驶两架劫持的民航客机分别撞向世界贸易中心一、二号楼,和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震惊世界的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这无疑使美国国民的紧张、恐慌情绪达到极点。人们开始反思,急迫的寻找答案,并对安全事件高度关注。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导演利用观众情绪,从校园枪击案出发,调查寻找美国“危险”的原因,满足观众的认知期待,并以较强的逻辑、娱乐化的风格层层剥茧,引导观众使个人主观立场与其价值认同。再加上导演娴熟的影像手法运用,对事件的敏锐察觉力,都满足了影片的市场价值与艺术审美。

 5 ) IMDB上一篇批评性影评,兼听则明

http://www.imdb.com/title/tt0310793/reviews

Ratings: 8.1/10 from 92,186 users Metascore: 72/100
Reviews: 873 user | 208 critic | 32 from Metacritic.com


19 out of 222 people found the following review useful:
Technique = 8... Honesty in Presentation = 0, 12 July 2006
3/10
Author: Craig Estrella (Surecure) from Toronto, Canada

First let me say that, as a person (a Canadian for anybody who might question if all the negative reviews are from the USA) who doesn't care for guns and has no interest in them -- I've never even held one -- upon first viewing of "Bowling for Columbine" I was a fan. I loved this film. I even bought the DVD. I thought it was a brilliant documentary and that its presentation of the facts was spot on.

However, the scene where Moore talks about a bomber on display in the desert and the army plaque beneath it always made me wonder exactly how honest he was being, since what he claimed the plaque said sounded too outrageous to me. It kept on grating me until about a year later I began to actually research his film and found that nearly every single thing Moore presents in BFC is either heavily manipulated facts or bald-faced deceptions.

Take the scene of him getting a gun for opening an account at a bank. What he does not show is that there was a criminal background check including photo ID check and an FBI background check. Then, to get the gun, he had to open a 10 year Certificate of Deposit... basically he had to deposit nearly $1000 before he could get the gun, not the smartest idea compared to just buying a gun if that's the only intent. Even then, when Moore gets his gun and asks about the safety of handing out guns in the bank, the audience is duped into forgetting a large portion of Moore's handing-out-a-gun-at-a-bank safety joke: the bank doesn't supply the ammunition!

You even have his little cartoon where he tries to link the NRA to the KKK... never mind that him saying the NRA was formed the same year that the KKK was declared an illegal organization is 100% wrong... never mind that the NRA was actually formed by Northern Yankee's who fought AGAINST slavery... never mind that the NRA was primarily created in reaction to Southern laws that would ban blacks from owning firearms (the exact opposite of the cartoon's suggestion the NRA wanted to suppress blacks and leave them defenseless)... never mind that the cartoon is a South Park rip-off, presented after an interview with South Park creator Matt Stone in order to make it seem like the cartoon was made by the creators of South Park. I mean, no wonder Matt Stone hates Moore and made him a target of insults in his "Team America: World Police" movie. Talk about complete deception from every angle.

What's worse is that he is even hypocritical in how he talks about America's culture of fear and how the media tries to instill fear in the population, and yet that is EXACTLY what BFC is: a film that presents manipulated facts in order to create fear. Probably the best refutation of BFC one can find is the in-depth article by Dave Kopel called "Bowling Truths" that literally shreds BFC from beginning to end, showing it to be -- as he puts it -- more of a 'mockumentary' in the vein of "This is Spinal Tap" than a serious documentary outlining anything close to reality.

In terms of gun control issues, if you really want an intelligent look at the problems of gun control, check out the episode of Penn & Teller's Bullsh*t on gun control. Now THAT is an intelligent and more importantly an HONEST delving into gun control. But if you are looking for facts and honesty in subject matter, you couldn't find a worse choice than BFC.

BFC is insulting to anybody who would be willing to take the time and educate themselves on exactly how honest Moore is. If you think BFC is truthful and honest, go read Kopel's article (readily available on the net) and you'll see how much Moore stretches the truth. I mean, even the film's title is deceptive since -- as even the preliminary police report states -- the two shooters at Columbine never showed up for bowling that morning! I still own the DVD, if only to show people a perfect example of how sheep can be led around if they don't stop and ask whether what they are hearing is real. BFC offers little reality and a lot of political brouhaha that does little for intelligent discussion on gun control. In that, he has hurt the gun control movement more than he has helped it.

(And by the way, people in Canada do lock their doors. I have to wonder how many doors he had to try in order to get his shots of every door being open.)

 6 ) 有点迷惑

我想相比之下华氏911比这部要更成功一些,原因可能在于华氏911主题比较单一,而bowling for columbine要探讨的东西太多,结果浮于表层。
事实上整部片子是有些自相矛盾的:一方面提供证据否认枪支与谋杀的关系,一方面却又对出售枪支的公司步步紧逼。既然我们知道加拿大的持枪率不低于美国而谋杀案件远少于美国,为什么还要强迫商场停止售卖子弹呢?既然我们也知道导致校园枪击案的真正原因并没有定论,为什么要逼迫NRA主席向死于6岁男孩枪口下的同龄女孩道歉呢?此外,为什么片中一方面反复强调美国人自相残杀的倾向远高于其他国家,一方面却又声称这些都是媒体的选择性报道呢?
我们知道Moore出身草根,因而一向关注美国贫困问题。此片也涉及到了失业率、福利制度、单亲家庭,但同时又提出加拿大的例子将这些因素导致谋杀率高发的可能予以否决。个人感觉这一段偏离主线,显得游离。实际上Moore唯一没有否定的因素,是他一向擅长的阴谋论:美国政府试图通过keep people in fear来加强控制,使人们忘记这个国家存在的其他问题。这在华氏911中有了进一步阐释,并在该片结尾引用奥威尔《1984》中的经典言论予以摊牌。但在这部片子中,这一点只是提出了一个怀疑,并没有得到足够的证据支持。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篇幅给了商业媒体,控诉他们为了吸引眼球而不择手段地营造恐怖和血腥气氛;但Moore并没有探讨在这层关系中媒体和观众究竟谁处于主导地位而谁是被影响者。
事实上,Bowling for columbine以Columbine校园枪击案为起点和中心,探讨了若干导致类似悲剧的原因,但由于涉及的方面太多,线索太庞杂,而所有讨论都充满自相矛盾的证据,导致整部片子虽然有引人反思的功效,却也与此同时让人迷惑。明显地,导演本人在努力试图找到一个立场,因此他的若干采访和行动策划都是有严重bias的;但很遗憾,我没有看到他最后在哪里站稳了脚。不仅对枪击案原因的讨论没有结果,甚至连美国的犯罪率究竟是高是低、在美国生活到底安不安全这一判断,片中也在反复摇摆着。
也许整部片子唯一能确定的就是最后一句话所表现的:美国是一个充满恐慌的、人与人之间充满不信任的社会。但对这个结论,连我都不能接受--尽管我在迈阿密,美国人(也是中国人)印象中最不安全的城市之一。就我认识的美国人而言,并没有如片中所极力渲染的一般充满恐慌和敌意,事实上尽管校园中也出现过盗窃和抢劫事件,但大多数宿舍还是不锁门的。
Michael Moore的一大法宝是:采访特定对象时(主要是他想踩的那些人)问一些十分古怪的问题,录下对方反应,并以讽刺的立场剪辑后放入电影。很多时候,他采访的语气表面友好甚至卑下,实际上句句藏有讥讽和机锋,给人以被挑衅之感。此时,大部分人都会有一些下意识的抗议性或者抗拒性的不友好的举动和言论,于是正中莫氏下怀。比如NRA主席Chalton Heston,实际上他的态度已经相当诚恳了,结果莫氏竟然拿出小女孩的照片要求他道歉,自己站在道德的至高点而以审判者的眼光去看待对方。事实上,既然这本来就是没有定论的问题,便没有必要把自己搞得像正义的化身一样,这样对方换谁都会觉得脸上挂不住的。Heston已经足够克制了,没有端枪轰他出去。
当然,我们都知道,这样的采访才好看,这样的纪录片才能拿奖;如果Heston真的大发雷霆,恐怕Moore就更开心了。很多时候,他的所作所为,貌似充满人道关怀,实际也是为了片子拍出来更具有戏剧性、更能吸引观众和评委眼球罢了。否则,何必去问那些谁都知道答案的问题,何必去做那些谁都知道是白费力气的事情。每个人都是为了做好自己的工作,而Michael Moore的工作,就是从意识形态上去挑其他努力工作着的人的错。
事实上很难讲究竟谁错了。我们能看到的是,至少在美国,有Moore这样的导演,有华氏911和bowling for comunbine这样的影片;而且,它们不仅能上映,还能拿奖。因此,尽管很多人看了莫氏系列纪录片后对美国失望得一塌糊涂,我还是可以因为它们,而更加喜欢这片土地。

 短评

最需要枪的人得不到

6分钟前
  • 卫卫卫
  • 力荐

相当有趣。在观影中能够清晰的看到摩尔提出问题再构建论据最后提出结论,整个刨根问底的过程虽有主观煽动却没有太多说教,嘲讽的口吻让影片非常具有观赏性,同时也足以引起观众的深思。片中仅仅数分钟的卡通来嘲讽整个美国历史是最大的亮点之一!

8分钟前
  • TORO VAN DARKO
  • 力荐

一开始以为是讨论枪枝的威胁的纪录片,但Michael Moore却为我们讲述了恐惧与犯罪的联系。Charles Heston的言辞和他身后历劫佳人的海报在一起,怎么那么扎眼!

11分钟前
  • 马西吼吼吼
  • 推荐

这胖子很喜欢在镜头前玩政治吗?中间的动画和音乐配合的真好,戏谑和调侃的调调和后半部分的对话居然还能融合起来。PS:对于一个走在街上随时可能被对面的人一枪打死的国家,我坚决不去。虽然我们这里的死法可能更奇特。

12分钟前
  • 望仔放弃减肥了
  • 力荐

invisible problems for U.S. strongly inspiring

14分钟前
  • 冥想高潮
  • 力荐

Charlton Heston:“我们有暴力的历史,开国先知觉得对,我就觉得不错。”——持枪历史决定论在中国民主立宪的面前是那么的...另人心酸。那是不是我也可以举着枪说“民主?你要让我们死了以后再说罢!”

18分钟前
  • 谁在水立方我撑起一把纸伞回头望
  • 还行

喜欢行事作风犀利的胖子。 还是对曼森不来感,《大象》始终不敢看第二遍。 平民枪指平民,无解的暴力甚为悲剧可怕 。 看到有政客为单身妈妈出来工作而说话,还有一些人一被问到要害就装作失聪真的很好笑,其实都只是身在其位的无奈吧。

23分钟前
  • 推荐

hapiness is a warm gun。。。。MM真有点儿秋菊的架势

24分钟前
  • 贾小宁
  • 力荐

结构和节奏都非常好 不过 美国之所以有趣 不就是他总结出来的这个原因嘛 加拿大多没劲啊

25分钟前
  • 柴斯卡
  • 还行

加拿大是天堂啊?!!不过也正如剧里美国和加拿大的对比,为什么Michael Moore喜欢拍这类题材。不过没有深入研究下为什么学校总是首当其冲呢?!话说如果按照新闻联播,应该怎么分析中国人的安危意识呢?新闻联播从来没有讲过地沟油啊!卖切糕入室抢劫当街抢劫死个人就更去你妹的!!!

27分钟前
  • ★Napoleon,
  • 力荐

禁枪这事真不好说,那么多的主义要研究,真不是一两句话能解释清楚的,要不然早禁了,何必等到现在?美国都有4位总统死在枪子下。 8.1

30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他一直都是这个调调,不过可怕的是我竟然超喜欢这个大左派......囧.....看完这部纪录片之后我觉得《大象》实在有点操蛋的忧伤了......

32分钟前
  • T3的小喇叭
  • 力荐

刚好自己几天前才开了枪,朋友家里也有十几把枪。第一次摸到上膛的真枪时,我想任何一个正常人都会有害怕失手的恐惧。但摸久了竟然就习惯了。怎么能习惯呢?操。于是我惊异美国买枪的方便,似乎对未成年人来说,买枪和毒品比买烟酒容易。美国人对万物的恐惧纯属病态。枪支合法无非是往疯子手里塞刀子。

37分钟前
  • 思阳
  • 推荐

十五年前摩尔的作品就已经如此成熟了,故事结构上还没那么花哨,但摩尔太善于叙事,咄咄逼人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剪辑和配乐同样充满了讽刺意味,娱乐性十足。PS:喜欢片中的美国史动画。

39分钟前
  • mOco
  • 推荐

美国媒体灌输恐怖,美国人无安全感。(反例:加拿大)中国媒体灌输拜金,中国人要拥有各种名目的生活方式。(反例:所有正常可行的幸福感)

40分钟前
  • 希尼莫
  • 推荐

then we forgot about the president was shooting bomb overseas,yet, i'm a bad gay, because i sing some rock and roll song

41分钟前
  • 下辈子再努力吧
  • 力荐

并没有完全的说服力,倒是造成了更多思考的空间。而且可以看到导演很强烈的个人立场和感情,当然,这不一定就是个缺点。其实从某种角度来说,此片虽然讽刺了媒体对“恐惧”的概念的宣传,但其实它本身从某种程度上也起到了同样的作用。

44分钟前
  • Caesura
  • 推荐

今天和往常一样,政府不断轰炸名字很难念的国家……

47分钟前
  • iceman
  • 力荐

所以the daily show实际上做出来还是个严肃的纪录片,算是模仿了吧

52分钟前
  • Mamula
  • 还行

曾扮演宾虚的好莱坞影星Charlton Heston竟然是美国枪支协会时任主席,也是个不折不扣的右翼激进的新保守主义者,其浑厚敷衍而缺乏耐心的嗓音的确让人不由唏嘘,绅士的特权和趣味掩盖不了种族歧视的自我消毒

56分钟前
  • 戛剑生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