彷徨之日

剧情片大陆2020

主演:张明磊

导演:任申

播放地址

 剧照

彷徨之日 剧照 NO.1彷徨之日 剧照 NO.2彷徨之日 剧照 NO.3彷徨之日 剧照 NO.4彷徨之日 剧照 NO.5彷徨之日 剧照 NO.6彷徨之日 剧照 NO.13彷徨之日 剧照 NO.14彷徨之日 剧照 NO.15彷徨之日 剧照 NO.16彷徨之日 剧照 NO.17
更新时间:2023-07-20 01:57

详细剧情

年轻记者克服恐慌,最终感受到内心的勇敢和坚强...而蜡烛,刻画了人物内心的孤独和希望。

 长篇影评

 1 ) 比起电影更喜欢原著

《彷徨之刃》 和原著比出入蛮大的,故事背景一个日本一个韩国。印象比较深的是父亲杀害第一个男孩的场景。原著是父亲在看了录像之后少年回来了,电影是少年先回来,父亲躲在衣橱后面看到少年播放的录像。原著里,父亲拿菜刀狂砍,并且砍掉了男孩的某器官,可是电影里父亲只是用棍子把男孩打死了。这里我觉得还是原著更好更有深意,因为这种杀人手法更能体现一个父亲对待强暴自己女儿的罪犯的复仇心理。 还有父亲在旅馆杀了那个男人的情节在原著里没有,他在这里才拥有了那把枪然后知道另一个罪犯的下落。而不是原著里的他本来就有枪并且是从第一个罪犯那里知道罪犯二的下落。但是电影里能看出来父亲那个时候已经精神崩溃了,我觉得这里电影表现得不错。 在电影里,父亲去滑雪场疯狂问人,这里已经不是原著里父亲寻找人的细心和冷静了。更别提他和民宿女老板的故事。 我更喜欢原著,还有一个原因。对比起原著来说,电影对于主角的心理描写部分展现得肯定不够。比如父亲得到匿名消息第一次去罪犯家里,原著详细描写了父亲如何分析罪犯几时不在家而选择入门时间段的,但是电影里没能看出来。 还有那个懦弱的,给父亲报信的少年,他在原著里的心理描写很精彩,能看出他如何被其他两个少年威胁,他如何分析自己和那两个人的关系,他如何思考和警察坦白等等。这些心理描写展现了一个受到霸凌的少年,在求同和胆小之间做抉择的过程。 电影最后,父亲自杀死了,原著里是被警察开枪射死。我无法评判哪种死法更为妥当,各有作用吧。原著里被警察打死,读者可能会愤懑不平,痛恨这个现实的世界。而电影里父亲自杀则是他主动的选择,这就能让人思考他这么做的心理活动。

 2 ) 犯罪不分年龄 罪恶不论大小

这个电影已经看完20个小时了,心情繁复没有看其他评论直接写点心里想的。
心情复杂的原因很简单,罪与罚。宽恕还是严惩一直以来是司法界争论不休的话题,包括昨天我提到的拐卖妇女儿童问题。

其实犯罪根本不在罪与罚!人们之所以争论这个,只是因为这个还可以被称之为借口的借口可以用来逃避一些核心问题!而那些真正的根源不必讨论的原因,要么是“不切合实际”没有讨论价值,要么根本无法改变不需要讨论,这样的心态啊?!

本片描述的事实清楚,我们来看看发生了什么!

受害人:
女性 未成年 无不良嗜好 贫困单亲家庭 有一个整天忙着打工的父亲。是无数无辜、善良、弱势个体的代表。

罪犯:
男性2名 未成年 多次暴力、绑架、胁迫、强奸未成年女性,强制使用麻醉和管制药品,拍摄非法影像制品用于出售和威胁,故意伤害、故意谋杀等。首犯
男性1名 未成年 长期从事引诱胁迫未成年女性性交易,摄制非法影像制品用于出售和威胁,首犯头目
男性1名 未成年 因受胁迫利诱协助他人暴力绑架和胁迫他人,从犯。
男性1名 成年 因情绪失控故意伤害致死一人,因情绪失控自卫过当致死一人,受害者父亲,到底是不是犯罪的罪犯呢?

故事本来很简单,分析处理都不难,正是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难倒了我们的执法人员、法律部门、社会大众、当事人群体。
最荒唐的是警察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做的对不对了?原因何在?其实,就是扭曲的思维模式。带来的扭曲的意识形态!

首先,说说大家应该做什么!
女儿应该天黑之前就能被妥善送回到家,或者由父亲到学校来接。
父亲应该按时下班去接女儿。或者回家就能看着孩子。
首犯两名应该接受警察的询问和调查。
首犯头目应该在监狱服刑或杀灭。
从犯一名应该在自己家学习或者娱乐。
警察应该在抓捕嫌疑犯或路面巡逻加强治安(说白了,要么在维护治安震慑犯罪,要么在抓捕犯罪分子,或者倒班休息)
可是实际情况呢?
女儿放学天都黑了,学校又没安全送到家,天气又不好,还没人接。
父亲一天8小时的辛苦工作很显然不够保住这个工作,根本连喘气的时间都没有,遇到问题公司既不理解也不协力。
首犯们逍遥自在的在马路上选择下手目标,正大光明,众目睽睽!
首犯头目在自己的淫窝里逍遥自在,边挣钱边享受变态的欲望!
从犯被威胁着拿出自己的钱和家里的车参与自己不想做的勾当,提心吊胆。
警察不管世界怎么样,发生什么。永远无法在出事之前和过程之中发现他们,好像根本没有这群人!20多起未成年少女被暴力强奸居然连丁点反应都没有。麻木不仁到极点了.....

所以影片已经把事实说的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既然这样的社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奇怪么?通过杀一儆百的方法可以根除么?

我觉得这个想法过于天真!法典的正面其实就是这几个字就行,除暴安良、 惩恶扬善。大家都明白怎么做。既简单又适用!

我觉得不是人变坏了,而是人变得伪善和怯懦了!每次人类有这样的变化,后面必定跟着一个大教训,摔一个大跟头。流更多的血,死更多的人。历史为鉴!

话题扯远了,说回本片!片中有几处发人深省的台词和剧情,与大家分享!

1.受害者的父亲在纺织厂工作,因为设备连续作业导致故障维护时间缩短的问题,多次反映。而得到的答案是什么呢?我不管,你加班,我要货,小心你的工作。
就是这样,机器累了超负荷可以休息,人不行,人死了还有,机器不能停,停了就是人的问题.....啊,看看他的家就知道这么辛苦工作的结果....这就是现在的状态,人真的连机器都不如啊,别说畜生了!这就是现状!这样的生存环境,是羊群的生活环境么,你好好想想!

2.首犯被发现时居然都是一句台词不是我做的!
是啊,绑架不是你做的,强奸不是你做的,强制喂食麻醉药品不是你做的,ipad不是你偷的。反反复复这么多次都不是你!
当许多善良的成年人听到这里时多会为其辩护,啊不是存心故意的,给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吧!所以,你和你的孩子将来一定会陷入长大的这群人之中。而结果你自己想。
很多好人做事情都喜欢这么思考,我们是羊群怎么能像狼一样不宽恕自己的小狼?其实只有狼群里才不会出现一只羊!很多时候缺乏辨识能力而已!现在的社会环境还是羊群么?你们自己想!

3..警察发现受害者临死前录像和首犯被人打死,警察本部一位高管说:是高中生么?总部的人对这个事件很震惊。开始没理解为什么说这句。

然后刑警没有追查线索而是回到警局,除了看完受害者视频后抱怨了一句这个世界怎么了,就坐在那本没有查案的动作。

而一直被内部调查的科长原来是因为一起骇人的高中生暴力案件的侦查,致使对方精神出现问题正在治疗而无法向家长和社会舆论交代的处罚。正是那位学生为了得到朋友的游戏机,不停的打了他三天,不停地用打火机烧烧了三天,最后像垃圾一样把尸体仍在垃圾堆里。

直到这里我才明白,原来警察局的高官不是因为高中生犯罪的残酷感到震惊,而是高中生被害引发的对警察的不良社会舆论震惊!

在去嫌疑犯受害者父亲家的路上,警察科长说了一句我认为最针砭时弊的一句:犯罪哪里分大人和小孩,只有坏人而已?

警察科长在学校调查发现,原来孩子们都知道这件事,除了家长和警察还有社会。他们真的都不知道么?瞎的聋的?

这个时候他们也许还在争论是死刑好还是无期好吧!还在关心那些影响了前途和声誉的问题吧!还在想生存和发展之道吧!于是对身边的事情根本无暇顾及,与其说视而不见还不如说逃避!

这样的事实存在,而去谈量刑。难道不是本末倒置,难道不会出现更大的社会问题?这并没完,后面的电影会给我们答案!

3.最戏剧性的一幕发生在事情爆发后,学校里,从犯被同学们以“告密者”的罪名殴打着!媒体像没头苍蝇一样吸吮着各种有冲击力的可能并大肆渲染!警察局里高层们想着怎么样平息这场风波!

而最有趣的是罪犯(第一个死亡未成年)的家长质问:17岁啊,小孩子犯错能错到什么地步啊?警察科长:已查明你孩子,强奸及杀人并录制了视频,有20多个受害者。家长:父亲(啊强暴?)母亲(现在说的什么话啊,死啦我的孩子死了啊!说这些有什么用?然后是要死要活的哭声)父亲(对母你安静点!对警察科长我家孩子也是受害者啊!)母亲(听到这哭声大作捶胸顿足,老公啊我怎么办,请帮助我们抓住犯人....)

而另一边,因为受到上述那个未成年强暴的一名未成年女孩因为承受不了自杀了,而其母在警察局扬言要杀了那个施暴的孩子....并恳请警察抓捕罪犯.....

在此我要特别感谢编剧和制片,你们真是做了一件大好事啊!我相信,这个镜头我们日常生活中都见过。只是事情和事态不如此激烈罢了。看看家长就知道孩子为什么这样了!怎么还好提出这样的要求?

当然我之前也提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里的家长也是如此!对不起,我说句实话,你在羊群里养狼难道不感到羞耻和一丝愧疚么?有些激动了!

舆论的正能量这个时候又跑哪去了?难道只是报道发生的实况转播就是彰显正义了么?

警察们什么时候开始关注自己的形象可以委屈求全不顾事实真理了?请各自好好想想吧!你们这样的行为是在做什么?篇未即晓!

4终于当警察、罪犯(未成年人)、受害人家属(罪犯)同时出现在一个空间的时候,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

警察蒙了!他们的第一反应是用枪指着受害者家属(此刻应该已是罪犯了吧),他们的潜意识在保护弱者,因为此刻罪犯手里没武器!

天啊!有理性的人自己想吧!一个猎人拿着猎枪对着狼,当然,这个狼看起来未成年是头幼狼,然后你拿着枪让猎人把枪放下?

农夫与蛇,东郭先生?不知道你们此时清醒没有?如果没有,那结果是猎人被打死了!

5.我之所以将受害人父亲死前最后一句放在最后说,是想以此结束这篇冗长无趣的评论。
受害者的父亲的举动除了义愤和私仇外,其实隐含了更深的意义。

受害人的父亲在深林里取出子弹意味着放弃仇恨,毁掉女儿受辱的视频意味着给自己一个活下去的理由,忍耐着和伤害自己的人共同生活在一片蓝天下!这也许是羊的心理作用,宽恕!

忍受着爱女惨遭凌辱悲惨死去的绝望,生活的各种压迫,世人冷漠的目光,舆论颠倒黑白的评论,背负着恶名也要活下去的羊的慈悲之心,在听到罪犯的一句,不是我做的!之后彻底清醒了!狼就是狼怎么会是羊呢?怎么会幻想它改过自新重新做羊呢?

于是说出了发自内心的一句呐喊:

我不能和一个畜生一起生活在同一个世界!

就这样被羊杀死了!也是在绝望中自杀了!

事实就是这样,在羊群里的我们不但纵容、宽容、用我们的心血和肉体饲养狼群!

而且还亲手杀死自己的同类!

就是这样的,我们各自反思吧!在各个领域!在各个行业!虽然很沉重,但事实就是这样!

再次感谢韩国编剧和导演,的辛勤工作和勇气!

谢谢!

 3 ) 彷徨之刃

这的确是很难改编的故事,但电影的立场却是不失分寸的,枪击对决的戏里四方各执己见,几乎都做了那个当下的自己“应尽”的事,没有任何人虚伪的越过了自己的界限,那种复杂的对峙拍得非常立体。杀人之刀的彷徨无可避免,但重要的和真实的是,杀手直到最后一刻也并没有放下那把刀,这场失败的复仇依然在缓慢的偏执里完成了它应存的意义。心情复杂的原因很简单,罪与罚。宽恕还是严惩一直以来是司法界争论不休的话题,包括昨天我提到的拐卖妇女儿童问题。

 4 ) 观感明显好于2009日本版,故事讲得更透彻,角色刻画得更丰满

2014韩国犯罪悬疑片《彷徨之刃》,根据东野圭吾同名小说改编,豆瓣评分7.3,时光网评分7.2。

韩国版的观感明显好于2009日本版,故事讲得更透彻,角色刻画得更丰满,无论是父亲角色还是警察角色,都体现出了“彷徨”二字,双男主的两个演员都演得不错,都演出了情与法两难之下的彷徨与挣扎。

未成年人犯罪无法接受法律制裁,是个非常残酷而矛盾的社会问题,有的未成年人犯下的罪行是令人发指的(比如本片中两个男孩性侵女孩致死),但却可以因为年龄而逃脱法律的严惩,法律在这种情况面前显得苍白无力,任何被害人家属都难以接受这样的结果。作家东野圭吾正是探讨了这一背景下的矛盾现实。

这一题材是韩国犯罪片很感兴趣的题材,揭示人性的大尺度犯罪片历来是韩国电影的特色,本片中,未成年人性侵未成年人,被害人父亲千里追凶私刑处置,警察游离于情与法之间,未成年凶犯究竟该以什么方式得到严惩,构成了故事激烈的戏剧冲突。

郑在咏和李星民都是韩国演技派演员,虽然不算一线男星,但表演都可圈可点。有趣的是,我看过本片后,觉得二人如果角色对调,各自都能有另一种发挥,两位男星从外形和演技上都很适合饰演对方的角色。

两部电影故事框架大致相同、大同小异,韩国版细节更多、更胜一筹。

在猎枪的来源上,日本版是来自于旅馆老板,韩国版是来自于妓院老鸨。

性侵录像,日本版是录像带,韩国版与时俱进为影碟。

父亲的消息来源,日本版是电话机留言,韩国版与时俱进为手机短信。

在女儿的死因上,日本版强调了毒品注射过量而死,韩国版还额外强调了女儿有先天疾病,这一细节的目的是为了让凶犯只能获得6个月刑期,从而促使警察向父亲透露凶犯信息。

父亲深入妓院并杀死老鸨的剧情,在日本版中没有。

父亲举枪的情节,日本版是父亲想看到凶犯的悔恨,韩国版

我很喜欢本片的港台海报中的宣传语“非法正义”,这四个字恰如其分地点名了影片的主题,正所谓“合情合理不合法”。在本片中,未成年凶犯付出的法律代价太小了,而这仅仅是因为几岁的年龄差距。

东野圭吾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共有三部,一是本片,二是2009年的日本版,三是2021年的中国版。各国争相拍成电影,足见原著小说之受欢迎。

 5 ) 谁在彷徨?

《彷徨之刃》,谁在彷徨?为何彷徨?

一、父亲李胜贤

剧中受害者的父亲李胜贤,在爱女被杀后,经历了一系列情感上的转换。他身上体现出彷徨,是一种受害者家属的典型心理:该放过还是该报复?

父亲原本的心思,是期望警察能够帮助自己找到真凶。父亲深爱女儿,他为自己从未为女儿做过一件事而懊悔。他迫切地希望能将凶手绳之以法,但是也为自己的无能为力、只能傻傻等着警察的调查而感到愧疚。

当父亲从匿名短信得知女儿相关的消息并看到凶手之一金哲勇欣赏强暴视频时,父亲无比悲愤,忍不住冲出来暴打金哲勇。而在金哲勇逃避那一系列强奸行为而极力抗辩自己的偷窃行为时,他对于女生生命的不尊重和轻视彻底激怒了父亲,父亲冲动之下杀了金哲勇。

父亲的杀人行为遭到了警方通缉,同时也错过了面对面杀死另一个凶手赵斗植的机会。雪夜里,老警察劝他放弃,说就算杀掉两个凶手也不会改变事实。父亲满身伤痕躺在雪地里,听到女儿劝他放弃。父亲心疼女儿,不甘心放弃,认为这带给所有人的印象、带给凶手的惩戒都抵不上给女儿的伤害。但这位父亲终究没有被女儿被杀的悲痛冲走了良心,他决定放弃仇恨,给剩下的一名凶手一个活下去的机会。于是在片头的特写中我们可以看到,父亲在离开雪地的时候取出了枪里的子弹、毁掉了女儿受辱的视频。

父亲知道自己杀人犯法,但是他宁愿杀完人自首也要去杀掉伤害女儿的凶手。就在这样的情感下,在他杀赵斗植时,他还是有过彷徨和动摇。一方面他维护女儿心切,认为杀掉可怜的女儿的凶手应当得到相同的惩罚,但另一方面他内心深处的人性还是唤醒他的良知,这体现在他在雪地里恍惚间见到女儿,女儿劝他放弃之时。他内心悲痛,但是在离去之时,他的慈悲战胜了报复之心。但是最后赵斗植的表现还是令他失望了,忍受着爱女惨遭凌辱悲惨死去的绝望,他曾经为了要不要杀掉他的内心彷徨换来的只是凶手的短期刑罚和不认错,他用丢弃子弹没有换来预期的痛哭道歉,这位父亲清楚的意识到自己即将面临的只是无止尽的悲痛,讨不回公道也让他对世界失望,最终假装开枪引得警察杀了他。电影末端父亲的彷徨,与父亲的结局形成了巨大反差,让人感受到了深深的悲哀。

二、老警察张亿观

老警察张亿观表现出来的彷徨,更多的是其内心与外在职业要求的冲突。

电影中以两位警察为代表的韩国警察群体更多表现出来的是其职业要求的合法性。这种坚守法律行事的特点更多地体现在老警察张亿观身上。影片开头李胜贤作为被害人家属时,老警察便上前安慰他,并向他保证会尽力抓到凶手。然而当李胜贤杀了人之时,老警察还是决定依法律行事,逮捕杀人犯李胜贤。

这点在老警察与年轻警察的对话中便可以体现得淋漓尽致。当年轻警察表达自己对于李胜贤的理解和认可时,老警察以摔勺子这种激烈的方式反驳了年轻警察的观点,认为警察的义务就是保证社会安全,而李胜贤作为证据确凿、动机明确并有可能继续杀人的杀人犯不能被放过。

尽管老警察知道李胜贤这么做是为了女儿报仇,他杀的人也的确都做过犯法的事,都是人渣。在李胜贤杀了凶手金哲勇,警察们前去查证之时,老警察曾对年轻警察说过 “犯罪哪里分大人和小孩,只有坏人而已”的话,这说明他也认可凶手的罪恶。在听到凶手赵斗植致人死亡却只能判刑不到十年的时候,老警察既吃惊也愤怒。这些细节都体现出老警察追捕李胜贤并非他不近人情,并非他不痛恨强奸和杀人的高中生,而是他的职责便是依法行事。

老警察对于李胜贤也怀着悲悯之心。他能够理解他失去女儿的悲痛,但不能赞同他在冲动之下做出犯法的事情。在最后李胜贤拿枪指着赵斗植、警察拿枪指着李胜贤时,老警察匆忙赶来劝李胜贤,劝他放下枪让法律来制裁赵斗植,也劝他要好好活着去看赵斗植被法律制裁,因为他清楚地知道,只要李胜贤一开枪,警察也会对他开枪。

老警察身上体现出来的彷徨,是法律与道德的彷徨。他能够明白被害者家属的悲痛,也能明白凶手的邪恶与狂妄,但是他无能为力,他只能劝他们守法,劝他们忍耐。因为韩国法律规定保护弱者,即便赵斗植杀了人,但是在持枪的李胜贤面前,警察下的命令依旧是“安全逮捕赵斗植”“阻止李胜贤开枪”。法律面前不谈人性,只要他们犯了法、伤了人,即使有再多的无可奈何,警察也必须忍住内心的同情,依法去逮捕和惩处违法者。从老警察的彷徨中,反映出来的更多是社会上此类现实的缩影,引发人们去思考这样的问题:当法律与道德相冲突时,该何去何从?

三、金民基

电影中金民基是两个杀人凶手金哲勇和赵斗植的帮凶,同时他也是推动剧情发展的人物之一,在他的身上体现出的是善与恶的彷徨。

金民基虽然是杀人凶手的帮凶(开车),但是从电影中可以看出,他拒绝了共同强暴女孩的提议,也会为了女孩的死亡而感到不安,良心尚未完全泯灭。且从学校同学对他的评价和态度也可以推测,他本人参与赵斗植和金哲勇的犯罪行为多少是受到两人的胁迫的。从这一层面来看,金民基身上还带有一些善意,不至于坏得无药可救。

而从后续他的行为来看,他也有自私的恶。可以说他把两个实际凶手的情况透露给李胜贤带有一些对被害女孩的同情,但是更多的是求自保。赵斗植金哲勇曾说过,万一事发就将他拖下水,因此他希望借李胜贤的手杀掉两人,才不断给李胜贤透露两人的具体位置。电影最后在江陵站前的突然逃跑,也可以说成是为了引开警察给李胜贤制造杀赵斗植的机会。不论从他为求自保还是出于对赵斗植金哲勇的恨,在这里他表现出的是他人性中自私的一面,是恶的一面。

 6 ) 让我想起了江歌案

现实这个剧本远远比电影来的更加令人悲伤

江歌案你们都知道

陈世峰在江歌自己居住的公寓门外,残忍杀害了她。

十刀、刀刀致命。

背后就是自己居住的房子,却退无可退。

对于江歌来说,不知道那是怎样的绝望。

然而这一切,最后凶手,也仅仅是被判了20年。

他真的有悔过吗?

江歌妈妈应该如何抚平内心的创伤?

不得而知,不了了之。

 短评

悲剧性的复仇,唯有以暴制暴能一解心头之恨。

10分钟前
  • 游泳鱼
  • 推荐

郑在泳饰演的父亲,李成民饰演的警察,还有那个年轻警察,各自胸中或迷惘或执着的那份东西,清晰毫无保留地呈现。“罪犯哪里分大人小孩,只有坏人而已!”阴暗的色调,却讲述的是何其需要延续的故事。

13分钟前
  • 终结者
  • 推荐

不喜欢这个结局,应该把那几个小崽子都毙了!

14分钟前
  • siji小猪头moli
  • 还行

韩国人这是第三次改编东野的作品了。《白夜行》改成了狗血韩剧,《嫌疑人X》更像日本片,倒是《彷徨之刃》改得接“韩气”。较原著而言,有改动,但大的框架都留了下来,算是一次成功的改编。演员很棒,郑在咏演得牛逼极了。

16分钟前
  • 陈赖汉
  • 推荐

我倒是一直支持以暴制暴!父亲就是处在彷徨的状态,情感纠结,以及复仇的快感。杀第二个人的时候眼神里都是死的。青少年犯罪一直是社会和法律要探讨和反省的问题,印象很深警察长官的一句话,小孩杀大人不是什么大新闻,大人杀小孩就严重了,什么屁!这种事只有一命抵一命能解心头恨

17分钟前
  • 梦行30
  • 推荐

这个世界,有和爱一样多的无法原谅

19分钟前
  • 木棉
  • 推荐

未成年的坏家伙多着呢,杀人强奸就判六个月😡😡😡

20分钟前
  • Vivian
  • 还行

个人认为改编的非常好!更戏剧化,效果更佳。父亲杀第一个少年的处理,小说和日版都是进屋发现女儿被性侵录像,等少年回来直接下杀手,这版让父亲进屋先是慌张躲在暗处,少年回来打开录像,暗处的父亲看到女儿被性侵录像,无能地哭泣,这时,他听到了录像里女儿对自己的呼唤....这张力....这情绪...

22分钟前
  • 脏字名
  • 力荐

又玩了一次血性气质,上中学的女儿被未成年混混奸污杀害,老实的父亲决定复仇,没看过东野圭吾原著小说的可以一看,电影改编一般,好在郑在咏演技一流,绝望和憋屈能博同情分。未成年人作恶有少年法保护,不必死,他们的恶怎么消除?日本小说经常探讨这种问题,凑佳苗《告白》是榜样。

25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还行

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是禽兽,一个父亲的复仇,悬疑性差了点。

27分钟前
  • 方枪枪
  • 还行

基本上就是个正常的案子,没看到有什么推理的地方,东野圭吾的贡献在哪里呢?

30分钟前
  • 贝果在唱歌
  • 还行

两位男主角,一位辛苦了,一位值得称赞,但电影后60分钟太拖沓了……

34分钟前
  • 祥瑞御兔
  • 还行

什么时候有资源啊?!

38分钟前
  • 是 你的益达
  • 力荐

没死太不解气了

43分钟前
  • untery
  • 还行

没有一路高歌猛进的主角光环,也没有善恶到头终有报的政治正确。甚至都替他着急,怎么战斗力这么渣,怎么最后又放弃。可是,这才是普通的父亲,没有高智商的布局和战斗力爆表的复仇,有的只是愤怒绝望和悲忪,以及拼尽全力的一搏。到底什么是对的,似乎不管怎样都无能为力。

45分钟前
  • 鲸落51.7
  • 推荐

杀人偿命有什么问题吗?

49分钟前
  • 朋克大帝
  • 推荐

有改得不错的地方,比如胜贤杀掉哲勇(小说里是自行发现录像,然后埋伏后杀人;改为当场看着哲勇回温录像,冲击力更大)。但总体反思性变弱,不如小说中的那般情与法的纠结。

54分钟前
  • mOco
  • 还行

又是一部韩国现实题材的片子,全程压抑。法律与正义的两难,换之当下社会,困境如是,未成年人保护法不该作为未成年人犯罪的保护伞。

57分钟前
  • 鸟倦知还
  • 推荐

其实是先看的小说后看的电影作品,题材真的挺沉重的(未成年人犯罪)尤其是看到两位母亲在警局的各自诉求,真的感觉看的要窒息了。未成年人伤害未成年人,社会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保护、判定真的值得深入研讨,否则真是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60分钟前
  • 元宝宝
  • 还行

犯罪不分大人和小孩,只有坏人。即使是未成年人也应该严惩。

1小时前
  • 三十七度二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