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人1973

剧情片美国1973

主演:吉恩·哈克曼,阿尔·帕西诺,多萝西·特里斯坦,艾琳·布伦南

导演:杰瑞·沙茨伯格

播放地址

 剧照

稻草人1973 剧照 NO.1稻草人1973 剧照 NO.2稻草人1973 剧照 NO.3稻草人1973 剧照 NO.4稻草人1973 剧照 NO.5稻草人1973 剧照 NO.6稻草人1973 剧照 NO.13稻草人1973 剧照 NO.14稻草人1973 剧照 NO.15稻草人1973 剧照 NO.16稻草人1973 剧照 NO.17稻草人1973 剧照 NO.18稻草人1973 剧照 NO.19稻草人1973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0 00:30

详细剧情

  马克斯(吉恩·哈克曼 Gene Hackman 饰)和莱恩(阿尔·帕西诺 Al Pacino 饰)都觉得彼此相见恨晚,因为个人原因不得不分手的两人约定了再次相见的日子。莱恩是一名船员,在结束了长达七年的海上漂泊作业后,他终于可以回到家乡,回到思念多年的妻子身边。马克斯是一名囚犯,在监狱里服完刑的他决定开一家洗车店,并且修复他和妹妹可莉(桃乐茜·崔斯坦 Dorothy Tristan 饰)之间的亲情。  马克斯邀请莱恩加盟他的洗车店,在见到了马克斯的妹妹和其女伴后,四个血气方刚的成年人迎来了属于他们的狂欢。没想到,放纵让莱恩犯下了大错,他因此被判处30天的拘禁,这段惨不忍睹的回忆,成为了莱恩不幸生活的起点。

 长篇影评

 1 ) 无与伦比

alpacino 没的说,这部电影让我想起同样是al主演的热天午后,
两部片子里都流露着淡淡的同性倾向。
gene hackman 同样表现优异,特别喜欢影片结尾,他买了票后,在柜台上拍皮鞋。

 2 ) 《稻草人(Scarecrow)》:好基友畅游美利坚【第28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http://blog.trivialfilm.com/2012/08/scarecrow28.html


稻草人

本片获得1973年第28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

电影讲述两个男人一同旅行的故事。刚刚出狱的高个子在搭车时认识了曾是水手的矮个子,两人意气相投。高个子提出两人合伙做洗车生意,但必须在匹兹堡。矮个子同意了,但他先要去底特律看望从没见过的孩子。于是,两人开始旅途。之后,两人在一个城市打工被撵了出来,在一个城市与一个女人寻欢作乐。一段旅程后,两人去找高个子的朋友。高个子朋友见到他后非常高兴。亲切的欢迎两人。同时,高个子与朋友的合伙人打得火热,之后就发生了关系。随后,在高个子朋友的生日宴上,四人玩得很开心。但是一个男人挑衅高个子,两人就在餐厅外大打出手。因此,两人关了起来,要做一个月的苦工。在狱中,矮个子与一个小有权利的金发男人相处得很好,高个子则在一旁生矮个子的闷气。一天晚上,矮个子与金发男人喝的很晚,金发男人就要强奸矮个子。矮个子誓死不从,被金发男人打得不成人样。之后,高个子在劳动时,趁人不注意将金发男人痛打一顿。出狱后,矮个子来到女人家门前,但没有进去只打了电话。女人告诉矮个子自己已经嫁人,并骗他孩子根本没出世。最后,强颜欢笑的矮个子经受不住这个打击,疯掉了。高个子决心照顾他,他就从身上找出很多钱,买机票去匹兹堡了。

这是一部很平淡的电影,而且又是众多“反映社会现实”电影中的一部。为什么差不多每部艺术电影都可以套上这样的模式?“社会现实”我已经看够了,能不能拍点别?戛纳电影节的评委们一点创意都没啊!还是说回影片,本片就是通过两人在旅途中的遭遇,反映七十年代美国社会中小人物的生活状况。但是,本片反映的社会现实并不彻底,没有深入挖掘出社会中的主要矛盾,只是走马观花般的表现一下。现在让我回想影片都提出了哪些问题,我根本就答不出!因此,本片是一部很泛泛的“社会现实”电影,看起来煞有介事,其实内部空洞的很。或许,影片就是想表现这样的效果,如“稻草人”一样,表面看起来是一部好电影,其实里面只是一堆稻草。

当然,很多人会觉得电影表现的两个男主角如稻草人一样,外表看起来与普通人无异,其实内心充满了不如意。如果真的这么理解的话,那么这部影片更没有价值了。因为在现实社会中人人都是小人物,人人都有着自己不幸的一面,谁的生是顺风顺水?谁的生活事事如意呢?如果片中两个男主角是稻草人,那么社会中的大多数人都是稻草人。说白了,电影讲得是一通废话!而且,从片中看,高个子是有钱人,矮个子虽然生活孤单但也有一定的积蓄,这样的两个人生活起来并不辛苦,谈何“稻草人”?总之,本片虽然反映了社会现实、底层生活的小人物,但是视角选择得不对,太牵强。

电影拍摄方面比较普通。除了片头最开始的、犹如“大漠孤烟直”的大远景外,其他场景都很普通。当然,本片导演还是非常喜欢远景的,在监狱外的几个镜头就很有特点,只可惜与剧情没什么关联。此外,高个子与几个女人调情的场景太突兀,根本没有贴近影片主题。难道这部分场景是要告诉观众们,高个子很好色,矮个子对女人没兴趣?

额外说一句。本片虽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电影,但片中人们的生活与二十一世纪无异。这是说明七十年代美国社会就很进步,还是我们现代社会进步不明显,步伐太慢?

本片出彩之处在演员。高个子扮演者Gene Hackman是非常有实力的演员,他的电影看过不少。从本片第一个画面中,他远远的走来,我就猜出是他了。因为在那个年代他是一个非常有实力的演技派,各类型电影中都有他。矮个子扮演者则是初出茅庐,但已经有所成就的Al Pacino,他在片中的样子还很青涩。这两人的演技在片中非常精彩,一个字形容就足够了——棒!其他人都是龙套,不说也罢。

总结一下,这是一部名副其实的“稻草人”电影,内容普通、主题乏味,而且还非常泛泛。唯一值得看的是,不暴虐的Al Pacino和演技炉火纯青的Gene Hackman。

截图:

稻草人.Scarecrow.1[00_26_39][20120824-172426-2]稻草人.Scarecrow.1[00_26_39][20120824-172401-0]

序列:0907

稻草人.Scarecrow.1973.D5.MiniSD-TLF

2012-08-24

 3 ) 同是天涯沦落人 —— 有感于美国影片《稻草人》(Scarecrow)(1973)

同是天涯沦落人 —— 有感于美国影片《稻草人》(Scarecrow)(1973)

电影开场Max(Gene Hackman饰演)从远处走来,背景为荒漠中光秃的黄色土丘,寥寥几株旱地树木在丘顶冒着翠绿。镜头静对他,直至他走到中景处的铁丝围网。Max先把公文包扔过围网,然后弯下身,试图从两道带刺的铁丝网中钻出来,铁丝尖刺挂住他的衣领,他生硬地拽下衣服,先迈出右腿,接着探出上身,最后抽出左腿。他捡起公文包,站直身体,顿了顿,看向远方。这是一个以固定机位拍摄的长镜头,表现另一位男主角的观察视角:镜头切至Lion (Al Pacino饰演),他正从一棵大树的树叉间观察Max。Lion的这个出场镜头极短,镜头迅速切回Max。他目视远方往镜头方向走,没留心脚下,在土坡边踩空,滑到公路上。紧接着是Lion在树叉间极轻微的一个笑容近写。两个男人就此相遇于美国中西部荒漠中的一段公路上,笔直的公路伸向远方的山脉。时值正午,阳光强烈,忽而灰云遮日,风沙大作,大风将枯枝卷成一个大球,从Max身边滚过,接着是另一个枯枝球蹭过Lion的小腿滚向公路的对侧。一个有趣的象征。

两个男人的故事自此直线叙述下去。起初相遇时Max对待Lion近乎敌意,但在二人同搭一夜顺风车后,Lion赢得了Max的好感和信任。他们在清晨金色的薄阳中下了车,走进一家小酒馆。这场戏以朴实洗炼的手法:通过二人的交谈交待了两人的来历和去向。Max刚服完6年的刑期,准备前往匹兹堡取出他在银行积攒多年的钱,在当地开一个洗车房。Lion做了5年的水手,准备回底特律看望他的妻子和五岁的孩子。Max邀请Lion与他合伙做洗车生意,二人一拍即合,决定同路,先落脚丹佛看望Max的妹妹凯丽,再去底特律完成Lion的心愿,最后前往匹兹堡开始洗车生意。这段戏里交代了一件重要的道具:一个白色礼盒,盒盖上打着红色的丝质花结,里面是一盏儿童台灯——Lion为他五岁的孩子准备的礼物。他多年未和家里联系甚至不知道孩子的性别,所以选了这件男女童皆宜的礼物。这个盒子既是一个象征也是重要的情感寄托,随Lion颠沛辗转,直到在结尾的悲剧情节中成为点睛之笔。

后面的戏因情节性不足而略显沉闷。二人经历三两波折按计划来到Max的妹妹凯丽家。她和一位叫弗兰琪的朋友做废品回收的生意。四个人聊天喝酒共渡愉快时光,直至Max为弗兰琪在酒馆打架而Lion帮架,二人被送至丹佛的感化农场为止。这段戏通过凯丽、弗兰琪以及公共酒馆里的群相描绘中下阶层人们的性格和休闲生活。他们头脑简单,情感直露,善良,乐观,容易快乐和满足。他们在酒馆里喝酒跳舞,讲着粗俗的玩笑。有一场戏是Max点燃酒馆外的垃圾桶做篝火,人们从酒馆涌出,勾肩搭背围着篝火唱歌跳舞,很有感染力。导演用中立而克制的呈现手法,给影片一种易于产生共感的单纯气氛。

关于稻草人这个主题,电影中有一段过于明确的解释。美国影评人Roger Ebert批评这段题解画蛇添足,甚至有用后面的故事强化这个题解之嫌,他认为克制处理会更胜一筹。稻草人源于Lion问Max乌鸦是否惧怕稻草人这个问题。Lion认为乌鸦其实不怕稻草人,稻草人让它们笑,它们开心了就决定不去骚扰农夫的稻田了。 这个解释以及Lion认真的样子让Max觉得愚蠢可笑。当然这个问题只是用来点出Lion的处事哲学:用善意和微笑去解决问题和冲突。这绝非心灵鸡汤式的箴言,而是彻头彻尾的弱者哲学,是Lion拒绝成人世界之行为准则的藉口,是他以逃避来保护自己的自欺手段,一如他五年前抛弃怀孕的妻子逃到海上。他在心理上依然是一个男孩儿。他与Max形成鲜明对照:Max高大健壮,态度强硬,用拳头在残酷的社会上生存。Lion对Max多少产生一种依赖之情,他珍惜Max,爱他,担心他因暴力受到伤害而失去他。Max与Lion在酒馆相识的时候告诉Lion自己不相信任何人,不爱任何人,他以先发制人的粗暴和强硬姿态保护自己。他在Lion身上或许看到了自己已经失去的,于生存无益的特质:纯真、善良、信任还有脆弱。他被这个拒绝长大的男人感动了。两个孤独的人在与世隔绝多年后(Lion5年在海上,Max6年在牢里)面临同样的问题:重新适应已经发生很大变化的社会,生存下去,而有一个伙伴总好过独自一人。于是在旅途中二人互相依靠,心生温暖,鼓起生活的勇气和信心。有了这层感情,才会在Max于小酒馆里化干戈为脱衣舞秀的滑稽桥段中,体味出笑中带泪的温情。彼时Max和Lion刚从感化农场出来,Lion在农场里险遭一个叫Jack的人的强奸未遂,在反抗中他被打得满脸是血,Max以饱拳教训了Jack。Lion的内心是否起了变化不得而知,但是在酒馆戏中,Max为了挽留并取悦因愤怒而欲离开的Lion,而跳起滑稽的脱衣舞时,Max的神情有一个微妙的变化:他开始时还配合Max点唱了一首舞曲,跟着众人大笑,但随着Max越跳越high,表现得越来越滑稽可笑时,他的笑容收敛了,眼中的光亮黯淡了,一层淡淡的失意笼罩上他的面庞。这个颇微妙的表情变化是否意味着Lion内心的某种变化?又是什么?颇有些神秘。

影片尾声,Max陪Lion来到了底特律Lion的妻子所住的街区。影片的色调由先前金黄的明亮暖色一转而为蓝灰的冷色调,不惟是地理气候的变化,更是气氛的特别渲染,预示后面的悲剧。Lion到妻子家门口改变了主意,决定先给妻子打个电话。电话中Lion得知妻子Annie早已再婚,Annie进而在电话里撒了一个谎让Lion万念俱灰。Lion木然地挂了电话。观众知晓一切,而等在电话亭外的Max一无所知。Lion定了定神,慢慢推开电话亭的折叠门,他突然雀跃着扑向Max,欢呼着说他的孩子是个男孩儿,太棒了,他们过得很好,自己不想去打扰他们。Lion兴高采烈地勾着Max的肩膀提议去喷泉广场,重游他和Annie曾经常去的地方。那个白色礼盒被遗忘在路边汽车的后备箱盖上。镜头给了它一个特写:颠沛辗转后,盒身脏污,盒盖四角已经开裂。Lion想要像成年男人一样承担责任的勇气和希望,被现实挫败,像那个礼盒一样被丢弃。此时,悲伤积淤在强颜欢笑的Lion心里,也堵在观众的嗓子眼儿被压抑着等待爆发。喷泉广场的那段戏用欢乐的气氛反称悲伤,使悲剧的张力达到极值。观众的悲伤情绪被延宕从而压制到最大限度,直到Lion最终崩溃才得以释放。此处戏在情绪酝酿和转化时,对演员的表演是个挑战,年轻的Al完成得不错。影片的结尾是开放的,我认为它多少暗示了希望,至少是勇于面对和承受生活艰难的一种信心。

Gene Hackman在表演上可以说是做到深入浅出,功力了得。Al Pacino表演不足处却恰好贴合了Lion的个性,用拙成巧。

 4 ) 击垮一个人到底有多简单?

人们常说,活得简单点,快乐就多一些。简单似乎是每一个人的追求,对于做人的追求可以是简单,对于做事情的追求,同样可以是简单,简单,既少了很多复杂的难以面对的局面,同时又少了很多让生活走向泥潭的选择。做一个简单的人,似乎也不错,然而天从来不遂人愿。

《稻草人》是今天给大家推荐的电影,本片的名字和本片的内容紧紧相扣,这并不是一个供人娱乐的名字,然而却能说尽一个人的辛酸。两个好朋友,一个怯弱且善良,另一个粗中有细,看似喜欢暴力实际上心肠也是软的。两个人分别了很多年之后,按照约定相遇,结伴而行的他们,选择做一番事业。然而事业之路却并不顺利。

怯弱的朋友,一心想要带给旁人欢乐,他也一直是这么做的,暴力的朋友在遇见自己妹妹之前,两个人就这样嘻嘻闹闹的也挺不错,然而故事却在醉酒后的一场狂欢中起了波折。怯弱的朋友因为意外导致两人双双入狱,在狱中,怯弱的朋友遭受到了真正的恶。这种恶是善良无法化解的,虽然被暴力的朋友用暴力的方式拯救,然而这种阴影却无法弥合。

怯弱的朋友开始怀疑自己之前的行为是否像个傻瓜一样,而此时此刻,暴力的朋友一心想要带他走出困境,然而这更加加深了他内心之中的自我怀疑。善良简单太愚蠢了。

在这样的自我怀疑中,他最终面临了最后一根压垮自己的稻草。打电话给前妻的时候,却被欺骗自己的儿子已经死去。就是这样的欺骗彻底的葬送了怯弱的朋友的希望。此后,他疯了,两个好友的事业之旅画上了句号,怯弱的朋友后来只能在疗养院度过一生。

本片在讲故事之余带了很深的讽刺的味道。结合上映日期来说,信仰的崩溃是造成这种悲剧的源泉。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自由主义兴起。自由主义之下是美国青年人的觉醒,他们对于眼下的困顿乏味的生活感觉到了厌倦,年轻人们无不憧憬简单的快乐以及善良的品性。然而这些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情绪和性格却不能在现代化极度发达的地区成为唯一。

当年轻人们憧憬着美好的生活的时候,生活并没有向着他们满怀善意。就如同片中的怯弱的朋友一样,他所期待的且一直以来都在进行着的生活原本是非常简单的,他对于任何人都没有恶意,且能报以善良,然而这种善意和善良就如同稻草人一样,在面对正常人的时候,这种善良会被付之一笑,然而当鹰隼落到了稻草人身上的时候,这种善良却会被啄的鼻青眼肿。绝对的恶,彻底的恶是不会在意善良与否的,然而善良在面对这样的情形的时候,该怎么选择?

这不仅仅是本片中的怯弱的朋友面对的问题,而且是整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等西方青年们面对的问题,他们向往着共产主义,向往着人类理想,向往着一切体现平等自由的生活环境,然而在这样的向往中,他们却经常被现实中的“恶”砸得鼻青脸肿。信仰能给予他们的支撑太少了,长此以往下去,不断地失利的打击之下,没有人能真正的挺过去,大多数人都会像片中的青年人一样落寞,且最终在自己的理想中陨落。

没有人不会期待美好的生活,人们的印象里,美好的生活总是非常简单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也是比较顺畅的,然而这样的生活也需要一个像片中那样“暴力的朋友”进行维护的,如果没有人能站出来维护那些向往美好生活的人的权力,那么这样的美好的生活肯定会变的更糟糕。

而美好生活的基础就是信仰的构建,就如同稻草人一样,它总有约定俗成的规则,当稻草人这个规则有人维护的时候,稻草人的身份是可以带给周围的稻田安宁和平静的。然而当有人打破了稻草人的规则之后,稻草人本身带给稻田的就成了笑话,或者说稻草人本身就成了笑话。而这种笑话,就是压垮稻草人的致命一击。

任何一个人,之前赖以维生的方式或者说是做人的准则,一旦成为了笑柄,那他就没有继续下去的动力了,进而在接下来的生活中,只要看到别人进行自己曾经的行为,那种屈辱感就会一下子蔓延开来。别人越是接近于之前的自己,自己就越是感觉到之前的行为是一种“游戏”甚至是愚蠢的行径。长此以往,心中的那些屈辱感会逐渐地击垮自己,悲剧往往在这个时候就会诞生。

击垮一个普通人有多容易,彻底的摧毁他的自信,然后他的世界观就会自然而然地分崩离析。

……

你好,再见

 5 ) 乌鸦与稻草人

我想如果不是Al Pacino,我不会看这部电影,或许短期内不会看,或许一辈子不会看,尽管此片拿了73年的戛纳金棕榈,可还是足够冷门(豆瓣不足千人的评价)。我想主要原因有二:一是题材的陈旧,讲述两个老爷们友情的影片,毕竟在之前的69年(天啊,在某些人眼里那真是个黄金时代:嬉皮士、反战运动、伍德斯托克)单单一年美国就出了三部同类型的旷世杰作:能列入公路电影鼻祖的《逍遥骑士》,无可比拟的《虎豹小霸王》和那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午夜牛郎》。二是导演的不出名,这名低产的导演只拍了不到10部长片,基本上都是冷门到不行的。其实片中唯一的亮点就是片中两位影帝的演出:Al Pacino和Gene Hackman。本来看此片时,并没有对这部电影抱有多大的期望值,但是看完之后我就后悔自己怎么还是改不了动不动就喜欢盖棺定论的臭毛病。五星乖乖送上。

人的一生是一条坎坷不平的单向路,路上充满了无常和无奈的事情。我们可以强装笑脸来迎接,也可以灰头土脸的逃避。片中Al Pacino饰演的弗朗西斯无疑是乐观的前者,他在年轻时为了逃避做父亲的责任而出海做了一名海员。他这次回乡是见未曾谋面甚至不知性别的孩子,为此他还随身带了一件送给孩子的礼物——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灯。这灯或许会照亮他的生活,或许会熄灭他的生活——人生的无奈之处就是在于只能有这两种结果。在途中他遇上了他一生最好的朋友马克思,马克思是一个刚出狱的强壮男人,阳刚野蛮。马克思是打算开一家洗车店并诚邀弗朗西斯入伙,两人一拍即合,开始了他们在路上的生活。路上他们有过寻春整蛊的荒唐欢笑,也有过难堪受辱的无助痛苦。虽然两人的心态在此中慢慢改变,但是他们之间的友情却是越来越坚不可摧。

如果把人比作一头骆驼的话,那么让人烦恼痛苦不已的繁琐俗事就是一根一根的稻草,总有一根会把你压垮,然后就再也站立不起来。压垮弗朗西斯的那根稻草是妻子改嫁、父子不认这件无比痛心的事情(更痛心的是他们之间连面都没能一见)。当他把一路珍惜维护的礼物像垃圾一样随便扔掉的时候,他的家就不存在了,他的生活也没有了意义和依靠。在一个美丽的喷泉边,弗朗西斯在与几个小孩玩耍嬉戏,马克思在一边喝酒。突然弗朗西斯刚扛起了一个小孩走到了水池中,他的精神已经崩溃了。马克思把他救了下来,送到医院,可是得到的结果却是弗朗西斯完全疯掉了,这个连差点被鸡奸和痛殴都撑过来的乐观男人疯掉了!在医院里马克思说要好好照顾看护弗朗西斯。

在车站,马克思翻兜脱鞋(真的脱鞋,因为最后的10刀藏在他的鞋跟里)凑齐了回家的车费,买上车票的他没有穿上鞋而是用鞋子一下一下捶打着柜台…黑幕,演职员表出现,影片结束。

这个开放式的结尾会使观众产生这样一个疑问:马克思回到家后还会回来照看弗朗西斯吗?这个问题不在此讨论,因为还是那句话,人基本上就两个选择,因为人就在生与死两点之间不停徘徊,非进即退。

至于影片名《稻草人》,源自片中弗朗西斯讲的一个小故事:一个稻草人,穿着破旧衣服做着鬼脸站立在田里,乌鸦们会害怕他吗?不!乌鸦会笑。乌鸦会想:这个家伙被农人放到这里已经够可怜了,我们就不要烦它了。我不禁联想到我们在世上的每一个人又何尝不是一个一个的稻草人呢,有的看起来华丽美观一些,有些看起来粗糙简陋一点,这些都无所谓,而生活中无休无止的琐碎事情便是一群一群的乌鸦,只是它们都是冷酷的,它们不但要豪夺我们的生命,还要巧取我们的精力。

而这个有关乌鸦的故事,我听过最凄惨的笑话了。

 6 ) 两个稻草人,每天对着笑的难兄难弟。

平凡的叙事电影。对于多数人来讲是枯燥乏味的。前半部分有些拖沓,没有很好的表现出兄弟二人感情由浅入深的过程。直到二人被拘留,莱恩被同性恋打伤开始,才有点儿难兄难弟的味道。之所以给四星是因为有两个地方让我挺感动的。一是莱恩盼望已久与妻子和孩子团圆终于要实现,当他到了门口发现有些不对劲,于是就到附近的电话亭,想先打个电话探探底。当他得知妻子早已改嫁,孩子在一次事故中不幸流产的时候,顿时感到天崩地裂,同时也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他看看电话亭外为他打气的马克思时,推开门给了好兄弟一个淘气的拥抱,仿佛所有噩耗烟消云散。他其实是不希望好朋友为自己的事感到失落。最终他憋出了精神病,马克思这时感觉到莱恩的家中出了变故,但不知道具体发生的事情。作为一路走来的难兄难弟,他毅然决然放弃了在匹兹堡开洗车房的想法,他要到匹兹堡取出所有存款为莱恩治病。二是影片的最后既诙谐又感动。马克思去买到匹兹堡的往返车票,现金不够时,他用小刀切开鞋跟,原来里面藏着一张钞票,然后狠狠地在柜台上把鞋跟敲回原位。

 短评

我是个冷血的混蛋 从未感到过温暖 可是你把最后一根火柴给了我

8分钟前
  • 屍身人面獸兒
  • 力荐

懂得了很多道理,却仍旧过不好这一生的人太多了,不缺你我

12分钟前
  • обломов
  • 力荐

喜欢这俩人。那盒礼物留在车上,没有到他孩子手上,我很伤心。

13分钟前
  • 力荐

比午夜牛郎好看得多!滑稽的面具是向世界求饶亦或对抗的最后手段,辛酸但不绝望,落至谷底再笑一笑,心是金子,就像绿野仙踪。哈克曼好福气啊有帕西诺这样的小可爱全心倒贴。劳教所金发坏哥哥面孔棱角分明挺美的,跟黑发的小可爱那个一下太棒了!

17分钟前
  • paradiso
  • 力荐

很难不去把这部和午夜牛郎相对比,不过相比施莱辛格镜头下的残酷、无以为家的大都会,沙茨伯格眼中的美国和流浪汉们更浪漫、疯狂(实际也很脆弱)。啊,帕西诺年轻时候怎么一点都没有后来的痞气,太惹人怜爱了,还跟哈克曼这种硬汉搭一起,那段脱衣舞之后变得真的有点腐。。。结尾不错

19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阿尔.帕西诺演出了热情下的恐惧,吉恩.哈克曼演出了冷漠下的热情。

20分钟前
  • 陈哈
  • 推荐

虽然是要表现那种冷漠背后的感情,但却有午夜牛郎的感觉

21分钟前
  • [Deleted]
  • 还行

光是看哈克曼和帕西诺飙戏就已经很满足了,而且帕西诺演得好受,才导致Bromance那么基。

25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想了半天,还是引用主流影评,在当下更为恰当。因为美国早已经不存在那种替兄弟付账的时代了,更毋论说是精神病!---两个流浪汉身上凝聚着美国的传统价值——友情、义气和自由独立精神,但时境变迁,美国社会的势利、现实使主人公的美梦破灭,只得以悲剧告终。

27分钟前
  • 老羊
  • 推荐

电影里很多东西讲的并不隐晦,但一开始真的没有看懂。《稻草人》就如莱恩说的,它是用自己搞笑的样子赶走地乌鸦,莱恩也信奉着这一点,他单纯善良没有城府用着自己的幽默化解着世间的恶意。但他的朋友麦克斯却是个不信任他人信奉以暴制暴,外刚内柔的人。直到噩梦开始他们进了监狱,莱恩遇到了单纯的恶,原来不是所有人都是乌鸦,也会有更凶猛的野兽会撕碎稻草人,他被打的面目全非,最终麦克斯的以暴制暴才帮他得以解围。莱恩所信奉的规则被打破,出狱后在酒吧麦克斯跳着脱衣舞引得众人大笑,莱恩看着他像极了曾经的自己,就像一个跳梁小丑一样,他们角色互换了,他濒临崩溃。不再在信任他人的莱恩回到家门口却打电话给妻子,妻子出于抱怨说孩子早就死了,他最后的执念也就此破灭,在掩饰和欢笑中他疯掉了。剧本可以更精简一个半小时会更好。

32分钟前
  • 南风暖_
  • 推荐

小鸟依人的阿尔·帕西诺。

37分钟前
  • 女杀手
  • 还行

和《午夜牛郎》相比有点相形见绌,但是…但是!这部里的阿帕!pocket-sized…第五颗星送给小狗帕宝。一段磕磕碰碰的公路旅程,教会了爱暴力疑心重的人享受幽默和笑容。强迫性想好计划从不变更的他,也为另一个人打乱行程。你把最后的火柴送给了我,所以我选择你做我的伙伴。零散沿路碎片指向未尽的梦,好哀好伤,从未见过如此痛的强颜欢笑,搞怪开心果好难处理心殇。电影里的帕总是仰头围着男主转,歪头就能靠肩挽手也很自然的高度,真的就是有种不自知的色气…而且漂亮可爱天真活泼的忠诚小狗。以及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知道:年轻的阿尔帕西诺演过在监狱里差点被rape的角色。use this information well‼️

42分钟前
  • 待拆乌托邦
  • 力荐

帕西诺太擅长运动面部的小肌肉了

47分钟前
  • 希尼莫
  • 还行

一个伪装快乐,一个伪装冷淡。

49分钟前
  • Loyf
  • 推荐

稻草人没有心,还任凭乌鸦的嘲笑,所以踏上旅途,梦想成为一个真正的人。70年代流浪的边缘群体和这个国家一样都在渴求着,家庭的温暖、事业的成功,但幸福终究没有伴随着谎言和暴力如期而至,反而撕掉你一层层的伪装,残酷呈现,稻草人原来也有心,只不过这颗心更加脆弱、敏感,也更容易受伤和被禁锢

51分钟前
  • 幽灵不会哭
  • 力荐

最后半小时太伤了。前面还笑得出来,农场不讲话心酸到电话亭简直鼻酸。虽然没字幕肯定错过不少信息,但这个了解到故事的大概我已经觉得很难过了。we are all scarecrow.唯一的治愈点:最后机场的Round trip?yeah round.我会陪着你,在敲击鞋底的声音中。

53分钟前
  • 已注销
  • 推荐

谁能想到惯以硬汉形象示人的阿尔帕西诺也可以这么受呢?那小眼神也真是让人怜爱,还有那个突如其来的吻,真是令人大惊失色。

54分钟前
  • 盲忙
  • 还行

相当忧伤的公路片,其实一切从吉恩·哈克曼钻铁丝网的踉踉跄跄早已注定,他和阿尔·帕西诺的命运就像是那团随风而逝的稻草球,只是没想到结尾会如此悲情,两个时刻用鲜明的个性武装自己的莫逆好友终究敌不过现实的无情,他们成了惹乌鸦发笑的稻草人,可谁又是乌鸦呢?还是其实大家都是稻草人?

58分钟前
  • 超cute侠
  • 推荐

当阿帕还是个愣头青的时候,他的表演就很给力,有时太用力了。。。而电影本身,除去因为时长的关系而被剪辑掉,所以部分细枝末节交代不清之外,完美的人物刻画

1小时前
  • 甲龙
  • 力荐

Francis Lionel Delbucci和Max好似被命运不断折腾的亡命鸳鸯。外部环境彰显的是从未见到过完整的有前途的工作条件,内部是不断被自身性格缺陷给引爆的混乱纠缠。两人即便是冲着非常明确的开洗车店的目的去拿钱,可是计划却并不清晰,这也是隐隐暗示着未来的黯然。虽然剧情中的两位男主角都有非常鲜明的缺点,可一点都不妨碍他们散发着可爱的光辉。Francis和前女友的一通电话非常经典,这一段对话直接宣告了Francis的精神死亡。Francis和Max,他们代表着被这个世界抛弃的人。Francis说着这个世界是会变的这样理性的话,却活得那么感性,为人善良。Max虽然经常暴力相向,但都是为了维护身边朋友。他们一路去寻钱,却未曾探寻一下自己的钱是否还在那里,他们傻乎乎地还相信着这个世界。两位表演真是绝了。

1小时前
  • LoudCrazyHeart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