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之子第四季

综艺大陆2020

主演:邓紫棋,郎朗,欧阳娜娜,周震南,梁龙,朴树

导演:张佩

 剧照

明日之子第四季 剧照 NO.1明日之子第四季 剧照 NO.2明日之子第四季 剧照 NO.3明日之子第四季 剧照 NO.4明日之子第四季 剧照 NO.5明日之子第四季 剧照 NO.6明日之子第四季 剧照 NO.13明日之子第四季 剧照 NO.14明日之子第四季 剧照 NO.15明日之子第四季 剧照 NO.16明日之子第四季 剧照 NO.17明日之子第四季 剧照 NO.18明日之子第四季 剧照 NO.19明日之子第四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3 04:03

详细剧情

  《明日之子乐团季》以“有一群伙伴,比啥都浪漫”为节目口号,由邓紫棋、郎朗、欧阳娜娜、周震南和梁龙组成“明日教师团”,分别从唱作实力、器乐演奏、舞台经验、音乐态度等角度,在热血高校的背景设定下,助力音乐才子们找寻志同道合的乐团伙伴,共同背负梦想,最终组建一支有态度、有实力的五人新生代乐团。

 长篇影评

 1 ) 第一期,简单聊聊

之前仿superband的几个节目,都糊了,我也没少喷过,也就不在这里实名批评了。最大的问题是:以“组乐团”作为目标的综艺,我们到底看的是什么?

之前的《乐队的夏天》出圈,大家觉得乐队这个主题挺好的,然后整乐队选秀吧,结果都整得一塌糊涂。因为前面哥几个都没整明白:superband的模式,说白了还是偶像的养成、历练;虽然作为乐手,你很难在短时间里面,在技术层面获得进步,但技术只是乐团的一部分。记得中国队打入世界杯的那一年,米卢是怎么调教的?当时踢前腰的祁宏硬指标真的这么强?这就是一个团队,米卢当时给中国队的提升,不是在个人技术层面,而是在团队建设、球队氛围建设上。同样的,在“组乐队”的过程中,个人的技术的提升其实并不重要,如何地和团队交流,如何让你的个性和团队其他成员一起碰撞,最终吸引到大家的,和我们看其他偶像选拔计划是一样的,最后还是你的“偶像魂”,你的人格魅力,吸引人。

而不是天天去炒你的导师,这个那个,我的吉他50万的借你弹,什么跟什么这是。

有了拍死在沙滩上的前浪的教训,《明日之子·乐团季》开播第一期,诶,还真的可以。它没有去尬炒导师的部分,把主要的叙事都留给了学员,而且在表现学员的手法上,也并不是一味地去凸显他弹琴很厉害等等,然后再大字报标几个看起来好像很厉害的专业术语,不懂的人不想理你,懂的人觉得你很幼稚。在看完第一期之后,我印象最深刻的反倒不是郎朗综艺导师首秀、梁龙综艺导师首秀,而是踏踏实实的那些学员。

比如一上来的小眼睛走日式EMO范儿的王舜禾,他选的one ok rock的《We are》本就是18祭里面的一首青春热血曲,由他那个年纪来唱很合适(谢天谢地终于不是《灌篮高手》了,我们能后浪一点儿吗),你看他那种刻意模仿taka的台风动作,演完之后小尴尬小窘迫的样子,就是可爱啊,就是有魅力啊,你节目组别去尬吹什么巨燃就好了。

唢呐手闫永强,用民乐吹出alan walker神曲的那位哥,技术好得没话说,连郎大师都说好,但你看他并没有持才自傲,也还是很谦逊的表示,自己的乐器其实很霸道,不容易搭,还是你们哪位敢选我吧,这种真正的高手范儿,略带佛性但又骄傲的性格,也一下就出来了,就让大家记住了。

杨英格,他的穿衣打扮,尤其是他的发型,太像即将会在《乐夏2》里面出现的joyside主唱边远了——当我以为这哥就是一个花架子的时候,原来他的弹唱还可以!?马上又让我记住了。

还有杨润泽,看起来拽拽的,弹funk,还有但凡funk都要有的下蹲式弹法,可是,他的技术,你听得出来,确实是差蛮多的,和click #15的ricky那成熟的技术比起来,他的音色控制、推弦的准确性、节奏感,都要差太多太多,就快要出锤了,但是你不讨厌他啊,你觉得他还挺可爱的小孩不是,垮垮的,虽然我不厉害但是我气势就要先起来。

像我上面说的这些小哥,他们技术可能参差不齐,但是他们都有观众缘,而且性格上特征还挺明显,你会因为他们的那个尴尬或者青涩的样子记住他们,而不是他们的演奏记住他们——他们本身就不是成熟的表演者,你如果要用《乐夏》里面的那些成熟乐队去要求他们、或者以那个标准去呈现他们,那你的节目一定是垮的。

所幸的是,《明日之子》节目组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节目,所以呈现出来的是一群年轻的、有缺陷但又讨人喜欢的孩子们。这就对了。

先说到这儿吧。晚点再展开讲讲。这节目看着有一点《闪光少女》的味儿了。

 2 ) 对国内乐队综艺无比失望

原来是冲着有重型看的,后来听说买了superband版权,总的来说,我个人很失望。

如果有朋友是为了音乐和乐队本身而来,希望你耐心看完,再决定要不要去花费时间。

这个节目实质上是模仿了乐队的夏天的低幼风格,学习了一起乐队吧我们的乐队这些节目的糟糕赛制,想学superband却只学到一点皮毛的,偶像乐队选秀节目。

第一,剪辑乱七八糟,硬生生切入一个“热血高校”主题,我却觉得很违和,为什么乐队就等于热血?风格上也是模仿乐队的夏天,整体十分低幼。旁白浪费了很长时间,而且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快进快退。科普的内容其实可有可无,却也耗费大量时间。基本没有完整的表演,我根本没办法去认真听音乐。

第二,收音太差,把背景的尖叫声全都收进去,尤其不能理解为什么导师在表演途中讲废话的声音也要收,非常破坏整体的观感。

第三,一开始挺期待导师的,然而全程基本没有专业性的评论,大概就是“我很喜欢”“非常好”之类的话,如果专业评审都不能凸显节目的专业性,这个节目就完全只具有娱乐性而已了。

第四,选人。之前从没有看过明日之子,因为是滚圈的朋友推的,我还以为是正经乐队节目,当看到哇唧唧哇我就有不祥的预感…果然出场的大部分是音乐学院出身、二十岁上下(大部分是二十岁以下)、外貌总体过关的年轻人(也能称为小鲜肉)。我提出两点质疑:1,部分选手为什么实力很差却还能入选?最极端的,比如少年宫小号手,选他的意义是?2,这档节目的选人和super band的选人雷同几率是否太高了?都有身体上有明显缺陷的选手(韩国版的贝斯手有白斑病,明日的主唱脸上有胎记);韩版有一位用菜刀弹电吉他的选手,明日的电吉他手则用螺丝刀;两版都有一位多面打击乐手。并不是说,各国的音乐人玩音乐的方式不能有重复;但是我并不相信音乐只能玩出这些花样。我能想到的解释是,明日节目组的选人也是参考了super band的配置和特点。这只能说明一件事:节目组的选人标准非常狭小,因此也就节省了大范围选人上的时间和精力(讲难听些,就是为了省事,可能只是直接到音乐学院里面找,就不可能有韩版街头卖唱类型的选手)。但看过韩国原版的观众会感觉到“怎么又是这种类型的人”,完全没有惊艳感,也没有感到音乐的多样性(而这是韩版最大的优点)。

第五,我也混耽美圈,但是我极其极其反感,一切以推广和盈利为目的,把两个男的拉郎配的做法。何况选手互动事实上不多(喊麦那个环节着实尴尬),硬凑在一起还要人磕cp…令人反胃。

第六,为什么不用“乐队”,而用“乐团”?一般语境下,“团”的人数会更多,按照这个节目最后五人(还是六人?忘了)组合,用“乐队”足矣。节目里很多选手导师都会不小心嘴瓢。我猜测啊…因为这其实是一个“偶像乐队”,最后组的其实是一个男团,只是一个会音乐的男团,所以叫“乐团”。一方面可能也是嫌弃我们听乐队的?呵呵。

听了很多年乐队很多年摇滚,对国内乐队类型的综艺我一直抱有期待,但事实上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看谢霆锋王俊凯那档《我们的乐队》,导师第一个要求就是“长得好看”,我一下就明白了,这是挂着“乐队”之名,实际上组男女团的节目,看的时候非常气愤。

昨天也是抱着期待的心来看明日之子的,朋友挺推荐的。结果又又又失望了。当得知这节目还买了super band的版权,更加无语了,买了版权,结果只学了一点点皮毛。

我今天想明白了。国内这些节目之所以这么让人怄气,最根本的原因就是:

不在乎音乐性。

什么叫作音乐性?就是节目里除了音乐,什么都没有,一切以音乐为核心。以上面提到的super band做一个正面例子吧,那个舞台上除了人和乐器,就只有几盏昏黄的小灯,或十分抽象的背景画面。当看到每个人都背着自己的乐器入场,舞台上到处都是电线,我能感到音乐本身的纯粹。包括对选手特点的捕捉,也都是从音乐这个点切入,几乎没有任何私人领域的多余信息。

但是反观这几年国内一系列综艺,包括乐队的夏天,包括上面提到的这些(当然三个的诚意有区别),一集两三个小时,真正在播音乐的有多少?

只要讨好观众就好了。带着一堆乱糟糟的八卦,从私人角度窥视选手(而不是从音乐角度。顺提一句,节目组对脸上有胎记的选手的态度,强硬地让人卸妆,还说自己能尊重他,这真的是在尊重人吗?还是说目的性极强地想以此为卖点呢?)做一些十分误导人的科普,最后剪辑成乱七八糟。

像superband那样一味强调音乐性的节目没有出路吗?才不是啊。s在韩国收视率很好,在国内也火出圈了,连我这种根本不看韩综的人都为它到处安利。从国内几档乐队节目都以它为蓝本就可以看出这档节目对业界的影响。

国内的节目们为什么总是做不到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最好笑的是,他们喂别人吃屎,还觉得别人喜欢吃屎。

奉劝冲着音乐和乐队来的朋友,可以绕道走。

浪费几个小时,不值得。

 3 ) 选手的质量,真的决定了一个节目的质量。

选手的质量,真的决定了一个节目的质量。大家懂的。(收敛了某些吐槽)

当我们在看这一季明日之子的时候,我们是在看他们的表演,实力,而不仅仅是一个一个新鲜面孔,那不是最重要的。

其实节目上期就已经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个人感觉算是今年比较超出预期的综艺了。

不过,首先吸引住我眼球的倒是节目的整体画风,蓝色与日式高校动漫风格集合,诙谐搞笑的旁白语气,一下就精准传递了整个节目的青春气息和活力,节目中的学员们也都:

少年气十足。

充满才华。

节目的这位导演,这位选角导演、这位设计师,都是高手啊!

就最初的印象来说,学员的性格多样,玩转的乐器多元,舞台表现都很不错。比如:杨润泽奶拽的性格,却能让观众沉浸在他的音乐世界里,看他表演仿佛是在玩一样的轻松惬意;王江元在进场的时候一直很活泼,上台则是实力演出,用提琴弓拉吉他(提他),舞台表现力肉眼可见的扎实;闫永强用"最强唢呐“演奏《The specter 》也是十分霸道了,民族乐器演奏这些现代电子音乐时候很带感;等等。

而且,这次的教师团阵容也完全配得上这个称呼该有的质量了,在看到他们的时候,充满了少年青春气息的实力派音乐新秀选拔+教师团音乐新秀选拔综艺,就应该是这样子的感觉。

还有一个很让让我印象深刻的感动瞬间,就是周震南对廖俊涛说:

"明日1的时候我们都没有走到最后,我希望这次能够陪你一起走到最后。"

此时,阿南眼神和眼泪都是真诚的。

其实以前有见到过周震南,特别可爱真诚的一个人,(照片就不上了)在这一节目了又让我加深了这种感受到。

真诚,可以说是音乐新秀选拔综艺里不可或缺却又很难得珍贵的东西。也是对教师与学员来说最最重要的一件事。周震南作为学长也毫不保留的,把自身的经验及个人的观点分享给选手,这就是作为“教师”的称职与真诚。

1.

寻找一个发光的自己。

发光。

是我在看到鞠翼铭打鼓时,心里想到的第一个词。

所以我一定要分享这位学员!!虽然男生的风格多变。但是无论是哪种风格,其实最特别的,是有一种发光状态的人,或者说那个正在“巅峰体验”的人。

这个词来自于心流:

“在心理学中是指一种人们在专注进行某行为时所表现的心理状态。如艺术家在创作时所表现的心理状态。通常在此状态时,不愿被打扰,也称抗拒中断。是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的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

而心流能带来一种无可比拟的难以用语言描述的“巅峰体验”,当这个人处于此状态的时候,是忘我的,是发出“光芒的”。

这个憨憨可爱的外表下,却藏有极具爆发力的力量,好胜心很强,明确的要拿F-MAN,并且之前已经拿过连续三次比赛的打鼓冠军。

在心流巅峰体验下的他,音乐性与舞台表演是极具引力的,让人情不自禁跟上他的节奏。就像他在表演前直接喊话全场,表示自己的态度;我就是打鼓第一。在心流巅峰体验中的人,感到更自主,更有状态,而且会更加自信。

人们会强烈感受到这种能力,在“发光“,也会感染影响周围的人,会觉得 "此时的他不太一样。“这不仅仅是我个人的感受,教师团也很快发现了他能进入到某种状态。欧阳娜娜在台下也跟着节拍在晃动,郎朗说他一下就换了一个人。

朴树也连连说太喜欢他打鼓了。其实,作为一个完全的外行在音色音质音准专业内容上没法评判,但是传递的状态却能够瞬间被感知到的。所以,欧阳娜娜说,那种沉浸在音乐里的感觉也是有共鸣的。

这个真正宝藏的男孩,1米9的个子,他说自己,性格慢热, 傻啦吧唧的感觉 。前面介绍他片段的内容也确实搞笑。但也极为可爱。

希望看到他走的更远。

其实,上一期的“唢呐之子”闫永强也极具舞台感染力,他当时演奏的《The specter》实在太过霸道了,电音和民乐的融合可谓是浑然一体。

其实,人要做那些让自己处于放光状态的事。

那时候一定是最优秀的你。

果然顺利F-MAN 拿到。

除了这种状态会发光的学员,还有让邓紫棋评价舞台表现是“专辑水平”的张旸。和一秒让人感到“白云草原”的哈拉木吉。都很值得欣赏一番。

2.

教师团的引导与教,是并重存在的。

在整个少年感很强的节目气氛中,明日教师团也显得很活泼且专业。互怼是免不了的家常戏。

欧阳娜娜还不忘在节目之余调侃梁龙哥“你有没有听过《创造101》”,龙哥毫不示弱的表示必须知道的,虽然很快被欧阳娜娜拆穿这个小吹牛,但是这气氛也就到了位的。

习惯了选秀一直是别人的事,但是在这一档节目里,至少从在我看来可以看出一些循循善诱的不同。比如,引导。

当欧阳娜娜与任胤篷双人在舞台上合奏的时候,虽然任胤篷有些紧张,但是欧阳娜娜一直在音乐中引导他,这个画面很美,舞台周围也变得安静,仿佛时间变得缓慢了起来,只有两人的大提琴的音乐在演奏,如同流水般在流淌。这是我喜欢的状态,所以也对台上的人羡慕不已。

节目中的这种教学和耐心,不仅仅是可以分享给学员,也是可以分享给看节目的每一个人。那些难能可贵的感悟,并不是哪里都能随处听来,而是真切时光沉淀与岁月的历练。

郎朗分享了他的经历来告诉学员们,那些容易的与不容易的,那些经历过的挫折,虽然对他打击很大,但是他还是努力跨过了这道坎,这是坚持和信念的力量。

他还说,看到钢琴就想去弹,甚至是“逼”自己去弹,几天不碰就开始“发痒”了。另外你也会感觉,如果你不练琴的话,你会很“不安全感”。这是作为一个职业钢琴家必须要有的一种危机感。全世界弹的好的人太多了。自己对自己放松了。那,你就不一定能保住自己的理想中的位置。

郎朗说,是音乐让我变成了一个更好的人。

我也想,也许是因为能在音乐中找到了自己,就有了更强有力的力量。

在很多的行业我们都可以找到那个,能够让你找到自己的位置。

或许,了解这些亲身感受和力量,会比一个音符的技法传授更为重要。

3.

音乐新秀选拔好不好看,主要是看学员的实力。

就像回答开头说的。有实力,基本上节目质量就没跑。然后才是不同风格的舞台和性格迥异的学员,这些都会成为整个综艺节目可圈可点的优势,和成为话题的加分内容。

仅仅靠老师的名气,想完全拉高一档综艺的热度,获得口碑是很难的。

总的来说,我在老师们的分享里收获分享。在学员的演出中欣赏演出。在整个赛制与节目中跟着节奏一起感到紧张与快乐。

我还蛮期待之后能够看到更多鞠翼铭的演出,和看到更多的专业分享与人生的感悟。

 4 ) 所有的横冲直撞都应该发生在音乐叙事的框架里 | 第七期观后感

这期的明日之子,充满了魔幻、玄学、少年的横冲直撞,但唯独没有音乐。

在做新的节目之前,主创通常都会要思考究竟想要一档什么节目。百度了一下《明日之子乐团季》的简介,节目类型里写的是“新生代乐团选拔节目”。所以,主创们其实想得很清楚,这不是一个音乐节目,归根到底,这还是依附于“明子”IP下的选秀节目,只不过,这次选秀的载体变成了“乐团”。

所以,或许一开始用音乐节目的标准去要求它可能不太准确。音乐节目,看舞台,看表演,看作品,像《乐夏》,舞台一刀不剪,乐队的个性淋漓尽致,你能在很轻松的氛围下感受音乐的魅力,你能因为你喜欢乐队的作品奔走相告,你能在看完一期节目后立马到听歌软件里把你全场最喜欢的乐队的歌分享到朋友圈,大声告诉你的朋友们:这乐队太他妈牛逼了!更不用说每个live都是神级现场的《Begin again》。

但明子承载不了。看完第一期的时候还以为会在之后的节目里看到原版superband那样的技术高超、创意无限、让人叫绝的音乐作品,但今天这期,发现节目主创的意向好像不在于此。两个小时的节目,司职的部分和改编表演的部分就占了30分钟。剩下的1个半小时里,都是真人秀。而且是“精彩绝伦”的真人秀。

我很喜欢前30分钟,就像我很喜欢第二期开头的大家集体表演主题曲一样,这种时候总会让人感叹音乐真好,少年人真好。按照音乐节目的逻辑,这部分应该出现在第二期。但现在它却在赛程过半后的第七期的片头前面类似于先导的位置,而且完全被压缩,只能说有些遗憾。当少年们展现自己擅长的、享受音乐的时候,他们真的都是在闪闪发光。

说说后面“精彩绝伦”的抓马部分。我想说,如果把它当真人秀看,真是牛逼的情节和牛逼的后期叙事。这部分让我想到当年的《花儿与少年》。后期Bkw也是剪花少的公司。姐姐也是这个公司剪的。如果稍微对比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姐姐和明子在后期上有个很大的共同点,就是音乐部分(特指舞台表演部分)剪辑平平,但真人秀部分绝了。

拿明子来说,其实“选人”这个元素从第一期下就开始铺垫了,铺垫到第七期已经到达一个高潮。第七期30分钟后,以气联为主角,矛盾的铺垫,采访的选择,采访辅助事件讲述,节奏的把控,情绪的渲染,两次停录前中后的起承转合,真是教科书级别真人秀的剪辑。这部分无论现场是如何抓马,如果没有这样的后期叙事是没法直观呈现给观众的,就这个层面来说,真的是很厉害。

Ldn在朋友圈说这期“没有讲音乐,而是真实的讲青春少年的成长。”从内容层面,我觉得她确实做到了,而且故事讲得很好。假如这是一个类似于花样青春那样讲少年成长的真人秀,或者甚至是变形计那样的,我都会觉得它很好,很打动我。好的真人秀该做到的它都做到了,突出的人设,细致的故事,起承转合的叙事,留有悬念的结尾。

但,这一季是做“乐团季”啊。怎么可以没有音乐啊。你可以疯,可以魔幻,可以不顾其他,可以横冲直撞,甚至可以头破血流,但是怎么可以没有音乐啊!

所有的聚散离合,所有被逼上末路的“向死而生”,这些都应该发生在音乐叙事的框架里。

不要忘了这群少年为了什么而来。

 5 ) 追剧式评论(更新至EP02-03— 少年心与胜负欲)

EP 02-03:少年心与胜负欲

其实一直都无法对二、三期进行很好的总结,单纯感受层面有点复杂,就是——

一方面我很喜欢导师和学员,认为十几二十岁的小孩子能够展现出更多意外的、区别于其他综艺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我又对节目组磕CP过high的劲头非常反感,而且感觉导演和编剧组(可能)因为不懂(音乐)创作,而丢失掉非常多有趣的采访和话语;又因为节目没有熟练的叙事方法,而让这几期看起来没有连贯性和主题性,从而浪费掉了卡司和出好作品的机会。

第二期的主要内容是运动会选曲+1/3第一次公演(简称“一公”),因为有首播做基础,加上导师学员一起表演太青春中二魂,所以我本身对第二期有很强的期待和观看黏度,但是看下来还是觉得第二期高开低走,后半程略水。

第三期的主要内容是2/3一公+二公组队选人,一公拆分成二、三两期播放,导致观看的时候有一种强烈的割裂感,外加当晚乐夏开播,有一种不自觉的无法集中注意力,一旦感觉到无聊就想换台,而且第三期无论从音乐表达还是叙事上,感觉有点过于平淡和模式化。

我一直在想是不是明日之子乐团季本身的策划基因导致了这种倾向。

怎么讲?

从策划根基上来看:

表面上,它买了superband的版权,看中了音乐人组乐队的特点。

但内里,它又把目光聚焦在还没有成长起来的、过于年轻的孩子们身上。

这就直接导致两个问题,第一,参赛选手音乐上的多元性、顶级性、新颖性、古怪性大大缩减;第二,参赛选手人生经历、经验上的故事性、戏剧性、可挖掘性也大大减少。

这个改变让传统叙事失效,也即本季的明日之子注定很难单纯通过舞台打动观众(歌手等节目),也难以通过对选手自带的经验和故事构建故事线(其他男女团选秀节目等)。

这是给节目组的挑战,节目组需要重新搭建故事框架,寻找到叙事亮点和主题,向这些白纸一般单纯的年轻人身上抛过去更多问题,期待他们给出更多的可能性。

(我观察的)综艺叙事包含两个层面,第一,是比赛的赛制,强规则相当于把人物置于某种困境中,在参赛者展现主动性的过程中,能够产生意外的戏剧性,通过贯穿的赛制,把整体叙事的骨架搭建起来,通过人物行为的主动性,将肌肉纤维填充妥当;第二,是节目组各个环节中设置的采访、游戏和追问,通过语言等更柔软轻松的部分,把人物的血肉补充完整。从而构建起人物弧光。

也就是说,明子只要赛制上合理好玩,让任务互动起来,采访上面精准抓住每个小朋友的特质,策划一些有足够输出价值的问题,那么,整体上这个节目会好看很多:

可是,明子是怎么做的呢?

-赛制层面

(1)评审及淘汰规则

放弃了superband的完整评审规则,也即五位评审直接给分的简单但专业的标准。

现场打分套用乐夏的超级乐迷+专业乐迷+现场观众的规则,变成了小考+导师现场分+观众现场分的规则。

淘汰规则,除了第一期小海选,后面几期看预告,貌似变成了男女团选秀的标准,也即,看线上投票排行榜,实行末位淘汰制?

这样最直接的问题是,导师的参与感不够,既没有给分的揪心度,也没有完全融入的参与感。

因为导师的票没有什么完全的决定性,打分就很容易出现,不同组用不同的标准,也即有时候看个人喜好,有时候又看专业度。

然后一旦两组表现都没有很出色或者差不多,或者导师对歌曲/乐手等不感冒时,容易出现多人弃票的现象。比如这两期大量的弃票。

(2)组队创作规则

首先说一下比赛内容,也就是大家的表演曲目。

明子是节目直接给曲,选手根据各种不同的游戏规则选定;superband是组内自己定。

选曲,如果一公的选曲是导师参与选曲的,那么我没话说,只能说各位老师让我大跌眼镜。

但是,看下来,很明显是节目组做的选曲工作。

《咆哮》

《权御天下》

《我的舞台》

《夏夜晚风》

《胆小鬼》

《小小少年》

《让我留在你身边》

《燃烧的爱火》

《Leave Me Alone》

可以说,选曲非常、非常、非常、非常没有新意/审美/品味,拉出这个选曲,放在任何男女团选秀节目的公演舞蹈上,你会发现一点点违和感都没有。

但是放在一个乐团类的节目中,显得特别不伦不类。

歌曲是最大的限制,你一上来就把人困住了,那你选这个干什么呢?你让大家玩什么呢?

我不明白策划团队是在搞什么?这么好的导师团队和参与选手你们不用,自己上手,真不觉得太自以为是啊?!

节目组完全可以让导师团队商量选曲,无论是导师分开给曲目,还是联合给曲目,光这个环节,不光能出很多玩法,还能让导师全身心参与进来,给曲目的时候既要考量选手的能力,还要想象他们会怎么改编,还要在自己的曲库中拿出一个符合自己品味和这些小孩定位的……专业上手不比你节目组好得多吗,而且如果导师给的是自己或者自己认识的人的曲目,到时候还能再联系原唱一起玩啊……就……我不知道节目组是怎么自信到觉得自己的选曲能出好效果的……

好了,就算你不想让导师选曲,那你完全可以让学员自己商量表演什么曲目啊,节目组只需要掏版权费就可以了,这种SuperBand原版规则拿来就用的,需要自己强行做个低配版选曲出来吗?闲的慌啊?看看学员自己在宿舍弹唱的各种非节目组选曲的歌,是不是好很多?

这里面根本性的问题是什么呢?是这些小孩子,还没有到特别成熟的音乐创作层面,或者说,就节目中的观察,他们才刚刚开始创作,有些人还只在练习乐器层面。一旦表演曲目无论从风格还是偏好上,和他们本人不符合,那么就会出现一道天然难以进入的屏障,外加上,如果他们不会编曲,或者创作能力很基础,表演很容易降水准,没新意。

没感情,也没技术。加多少东西都没用。一公现场没有记忆点的原因就在这里,孩子们被困在了曲目中,完全没有办法施展。

-采访层面

首先,我觉得策划团队完全没有对十几岁音乐少年的好奇和想象。

怎么讲?

采访内容除了磕cp,或者专门问一些硬造CP的问题之外,跟音乐/少年/比赛/学乐器/未来想象……毫无关系(摊手

问哈木,哈木觉得导演老问这样的问题,他开玩笑说只能回答因为爱情。

就……都是些什么垃圾提问!

其次,我觉得策划团队根本不会讲故事和剖析人物。

就是节目总共10期,现在已经第3期了,如果后面不分什么上下集重时长的话,目前过了三分之一,但是除了被节目组按头硬磕CP之外,完全没有单独看到少年们各自独特的特点。

看不到特别的特点,意味着观众记不住人,记不住人物,故事又讲得不好,意味着节目大概率的糊。

举个例子:

第一期出现的几个特点人物

1、鞠翼铭-193微笑鼓手

2、闫永强-怼人唢呐

3、杨润泽-奶拽

4、杨英格

但是,2-3期的时候,并没有把这几个人的特点展开,或者用其他层面做补充,或者节目组并不敏感,只顾各种cp,完全漏掉了人物性格的展现。

比如,闫永强是个胜负欲很强、得失心(可能)也很强的男孩,他第一个出场然后输掉了比赛,一直闷闷不乐,比起其他打输了的人,他有一种从头到尾、格外的丧,还有因为能力局限(不会编曲)乐器霸道怕祸害别人的自责。——节目组怎么做的呢?掠过了,没有跟着挖下去。

比如,鞠翼铭是个重义气、胜负欲强,但不善/不愿沟通的男孩,出现了问题后,内心可能有抱怨,但只默默对自己发脾气,别人主动沟通又碍于面子接不下去。——节目组怎么做的呢?找欧阳娜娜来“说教”了两句,也略过去了,没有跟着挖下去。

比如,杨英格有很强的通感症,也就是能把音乐视觉化的本能。这个很少有人能做到,所以他的创作过程应该是非常有趣的,完全不同于其他人的。——节目怎么呈现的呢?是通过朗朗顺口一问,杨英格顺口回答了一句,结束了。

……

再其次呢,如果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主题,可以从导师的话里进行扩展,朴树这么一个行走的文学书放在面前,全都漏过去了可还行?

朴树在第二期还是第三期有几句金句点评,节目组完全可以拿过来用的,好像有一句是“每一场都是没有胜利者的开心”,这种就是完完全全节目组可以延伸下去去探问一下小朋友们的想法的。

然而什么也没有。

就算前期节目组没发现,但是在每期成片的时候,你总是要拉你的故事线和节奏的,看你给镜头的每个人物的,前期没采访不要紧,后采的时候详细问、好好问、现场问啊,那么长时间,问不出来???这几个人抓不住也就算了,其他人呢???

我还能说什么?节目组牛逼,一期三个小时你们都在拍什么啊?别硬磕cp了行不行?孩子们都青春年少的,大人们稍微给自己挽尊一下可以吗?

(塑造人物实在不会的话,可以看看隔壁青春有你2学习一下)

好了,以上是我复杂的个人情绪,主要篇幅用来咒骂式惋惜节目组。

以下是本期表演我的看法。

在这样的赛制和选曲下,对于我这么一个离草原近、喜欢马头琴的人来说,一公我最喜欢哈拉木吉X萨木哈尔的《权御天下》。单纯的好听,呼麦唱歌惊艳到我了,哈拉木吉做到了他说的,创作的想法是和小伙伴骑着马去城里走一圈(大意)。

喜欢哈拉木吉,不单纯因为他创作、编曲、演奏能力强,还因为他身上有一种腼腆的沉静,台风又好,不疾不徐。

喜欢萨木哈尔,就是一种感觉?还有可能他和麦克思·明格拉有一丢丢像。萨木在节目里太拘束了,希望他能玩开一点吧。

印象深刻的还有闫永强的出场《咆哮》,这期感受到了他在编曲上的吃亏,对比对方的的编曲,他们组唢呐一出来,直愣愣的就有点傻。想想下期是《倍儿爽》我就又忍不住骂节目组选曲问题了。

剩余几组不是因为小孩们改编得不好,我单纯觉得选曲太差了,而又因为选曲的限制,导致改变上的难尽人意,演奏一出来,没有新意和惊喜,反而是各种失误和叠加造就的缺憾。

朴树说,你们不必变得熟练和圆滑。青涩和笨拙本身就很珍贵。

很同意啊,希望青涩和笨拙的少年们有更自由的创作形式和选择。


EP 01:00后登场

明日之子乐团季第一期结束。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弟弟们身上散发出来的、属于千禧一代的“轻松感”。

相比于70后沉重的历史使命、80后的与时代擦肩而过、90后的迷茫和分裂,00后身上,安放着单纯的自信和自洽,拥有没有被人欺负过的纯粹。

喜欢就大大方方表达出来,想要就去争取,一次不行说两次,不喜欢也不强求,期待下次一起玩。爸爸把梦想加诸于我身上没关系,好像学着学着觉得这个梦想也还不错。

不拧巴,不较劲,不苦大仇深。那种绷着一股劲儿,准备随时随地跟人拼命的竞争感不见了。

这和他们富足的家境有关,能从小学乐器,家庭条件或理念不会太差,小康以上的中产背景。但也更得益于改革开放40年来,社会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理念的提升,以及大国崛起给新新一代与生俱来的底气。

一个很明显的点是梁龙说的,看到年轻人喜欢民乐,对唢呐很 high,他觉得非常“感动”。因为在00之前,或者说95一代之前,西洋乐器是高级的,民乐与之相比总摆脱不了“土气”的评价(例如:土摇)。但是对于新世代而言,西洋乐器和民乐是平等的,甚至从个人特色和民族自豪感上来说,民族乐器更胜一筹。

所以看这个节目,能够最大化地感受到代际之间剧烈的区别:00后登场,成熟的个人主义完全来临,他们在舞台上尽情摇摆享受,毫无负担。

在这种轰轰烈烈地时代感面前,我也在节目地夹缝中,过度解读到了一点点社会主义特色的东西,比如,小rapper给朗朗解释完英文rap和中文rap在语言特点上的区别,最后加了一句——当然,我认为中文说rap是最牛的(大意)。emmmmm……就是这种微妙的补足语,总能让人不自觉感受到某种映射。

此外,这个节目最大的惊喜就是朴树了,希望他可以慢慢慢慢慢热起来,多说一点点话——万一不想说也不要紧。

第一期上下集看到现在,非常喜欢,喜欢观察新世代这个整体多过于音乐本身,多了那么一点点。

当然,如果节目组能够把强行组CP、按头给弟弟们鸳鸯配的画风去掉,再少一点刻意的中二漫画涂鸦的话,豆瓣至少能多给一颗星。

弟弟们本身就是中二少年,他们聚在一起就是热血高校,在这些真漫感面前,节目组无处不在的花边提示、剪辑设计出来的强行配对,显得非常劣质,也让画风变成了另一种油腻。

希望后期能够成功去油,不要再按头配对、强拉CP、乱点鸳鸯谱了!!!!!

如果不能,那我只好去雍和宫拜佛求愿,祝节目组的各位策划、编剧、导演和剪辑,在节目结束都谈不到恋爱!!!!!!!!

 6 ) 看第四集有感—————三星纯为了歌好听

这赛制就离谱,观众投票能投出来个啥???还不是看脸投???有音乐性的歌曲就这么被埋没了,看得我真的意难平,那个弹冬不拉的明明是个很优秀的乐手,为什么人气比唱歌跑调的小熊低那么多???我真的不能理解了。我本来在看第一集的时候就摆脱了明日之子是个选秀节目的观念,因为第一集每个人的发挥都太音乐了,让我感觉这次节目就是想做好的音乐,结果淘汰不淘汰都指望那群喜欢烂大街人设的喜欢爱豆的喜欢磕cp的喜欢看帅哥的不懂音乐的观众???????真的,那段呼麦说唱简直不要太好,票数居然干不过平淡如水的追光者????真的这赛制对一些专注于音乐的选手太不公平了,因为他们个性没有其他人那么鲜明,就要被习惯了爱豆的观众不喜欢,真的离谱。

一个跑调歌手都能第四,这么好的音乐人排名就这????????????????????????? 别什么乐团季了,就是个好听一点的101 --------------------------------------------------------------------

杨英格退赛了,我喜欢的另一个选手离开了

--------------------------------------------------------------------

第六期不是唱原创歌曲嘛?为什么王江元那组是改编的二手玫瑰的《E时代桃源》?为什么他们能改编???

 短评

能不能不要一直在那说话啊,我快进键都按出来火星子了

4分钟前
  • 2020,偶尔有风
  • 较差

选手也太年轻了,旁白和剪辑都挺烦的。前面靠着梁龙和朴树留住了我,看到了唢呐永强,惊艳!!选人组队和剪辑意象,都有浓浓的基腐味~最后证明选手真的不太行,不仅仅是跑调冠军,其他选手的实力也没有达到让人气翻转的地步,以前毛不易,张钰琪都是靠实力逆袭的。

8分钟前
  • kakakarl
  • 还行

我到底是看选手玩音乐还是听各路人马说话的??听音乐的时间占比才多少??就这么几种乐器就这么个破舞台??就这还搞乐队??这版权也不知道是买了还是没买,要是买了版权参考原舞台和剪辑比例还能拍成这样真心建议别拍综艺了,有样学样都不会,看完一肚子气……

12分钟前
  • 蛋叮嘀
  • 很差

没看过之前的几季,乐队这季非常喜欢。杨英格、马哲、张嘉元、王江元都是让人印象深刻。有在专业上很强势的、有舞台魅力很charming的、有既没有台风也许实力也没有那么强但就是有观众缘的。没有卖惨、没有故事线就是一群爱音乐的少年凭本事组团。这届评审间的化学反应也很好,梁龙老师美妆博主梗、朴树老师话少点评是精准到位。周震南和娜娜都很不错。这档综艺我追定了。还有这个节目的剪辑画风也是很赞。

13分钟前
  • Augenstern
  • 推荐

这么多主打素人的选秀,就这一季《明日之子》真正让人为素人的纯真青涩所感动。不过看这节目完全是为了朴树。朴树一点没变。这货有魅力的地方在于他无限接近于一个「人」,这在绝大数人都尽可能将自己表现得不像一个人,热衷于将「纯粹」当做最崇高标签的当代,是显得如此出尘——缺钱上节目,大大方方地说,但遇到不乐意的地方,又没有拿了钱的觉悟,愣生生地冷着脸砸场子,浑身都拧巴,像是一条湿水的麻绳,谁都不甩,想要扬长而去,又终归没办法跟钱过不去,不断地继续这个循环。一点都不纯粹,一点都不干脆,一点都不灵光。所以既可爱,又讨厌,可爱得讨厌,讨厌得可爱。多点这样的人,世界不太平。少点这样的人,世界又太平。

15分钟前
  • F
  • 推荐

引进的韩国superband。第一期看下来的个人观点——同样是五个评委,superband每个评委轮流说话,都有自己的很深刻的观点,会批评会夸奖,会给观众小科普,不单单是娱乐向的综艺吧。再看这边的,欧阳就像她自己说的只是个“列车员”,全程只有邓紫棋说的多一点,不是说他们不行,是好的歌手们但不是好的评委,场外点评算什么?打分机制也是,大家你看我我看你打的分那不如一个人说的算。再说版权问题,选手唱什么歌没有事先沟通吗?又不是什么不能说的秘密,还给剪辑到第一个,佛了。

19分钟前
  • 豆友172634453
  • 很差

好看!!就是好看!永强给我冲!!朴树哥哥不要再散发魅力了好么好么好么!

20分钟前
  • 你手短短
  • 力荐

这个夏天最真情实感追的一个节目,虽然过程各种不爽,吐槽。尤其直播还不能快进。但是,还是一路追完了。加油水果星球,加油小智,加油小李,加油rainbow。

22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终于,一群中产甚或是上层阶级之子粉墨登场,原来他们才是明日之子。

24分钟前
  • 云雀在巴黎
  • 还行

都是一些什么奇奇怪怪的CP啊?!比预想好太多,可能是综艺史上第一档全无卖惨的选秀节目,整体风格很像神仙辈出的大学社团,满屏的青春+才华+个性=旺盛的生命力。朴树太亮眼了,他的直拍我可以连看两小时不停歇。

29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推荐

身为音乐性节目的定位,却音乐性不行,只能看故事性。如果是因为看到据说买了隔壁super band版权来仿的节目来看的,你会因为剪辑和音乐性的差距而失望。评论里有位伙伴说得好,为国内的娱乐产业居然要自成一套降级的评价模式而感到悲哀。差距就在那里,在没解决问题内核所在的情况下,资本盲目流入,一味模仿“学习”,并不会改变很多。

31分钟前
  • Μουσαι
  • 还行

Rainbow居然走了…………为什么要淘汰???随机组合他不香吗???

32分钟前
  • 油和水不相溶
  • 还行

年轻的乐手们礼貌、恭敬,只把跋扈和张扬放在音乐里,非常符合千禧一代的画像了。他们从小接触的音乐风格之多样、玩儿的乐器的丰富度都远超上一代。说不羡慕是假的。如果说上一代乐团人的音乐情绪是一种对社会的回应,那这代人的更多是内化、自我的。看完第一期喜欢唢呐、小邓典,整体都不差。

36分钟前
  • cybatman
  • 推荐

水果星球,永远自由!柚智就是坠叼的!但我的OP还是强哥,强哥嫁我!

37分钟前
  • ChrisKirk
  • 还行

一个被cp粉毁了的节目,还做个屁的乐队,你们干脆放着BGM全程麦麸算了。毫无音准唱歌跑调的“主唱”,一个卖自闭孤僻人设不听主唱只管自己弹花的“键盘”,现场倒数第一被cp粉投成第一就特么离谱。粉圈真特么恶臭。恶臭。恶臭。

40分钟前
  • 望仔放弃减肥了
  • 很差

校园式舞台的青涩感爆棚到突破天际,各路cp感kswl,中二感有《闪光少女》那味。剪辑的节奏和调性都抓得超级棒。/ 8.5更:希望节目组做个人吧,看完各种瓜心拔凉拔凉的😢/8.31更:从来没见过这么丧心病狂的节目组,崩塌、毁灭。🙄 / 9.12更:最后两期节目的确“起死回生”了点,情感浓度炸开,半决赛银河系离场发言是全季最感动的时刻,总决赛可爱且好看,喜欢每一个有个性的选手。

44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欧阳娜娜?她是导师?……

48分钟前
  • 还行

只为看朴树。

50分钟前
  • 白马窃玉
  • 还行

这节目给我的感觉就是舍本逐末 cp好嗑是真的 但是做乐队节目 收音未免也太差了 在长得好看和乐器真正玩得好之间 节目组也显然看重前者比较多

55分钟前
  • 聪明转转🍡
  • 还行

不怎么样,朴树你是真的很想赚钱养家了

57分钟前
  • 也难不倒图图
  • 较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